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模板5篇)

小编: 雁落霞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一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节位于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八章第4节第三课时,在研究了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后是第5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作用:是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也是解其他方程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索过程,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团结互助精神,让学生体会到解方程中分析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3、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归纳。

关键:每一步的`依据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历了两节简单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大部分学生应已经初步了解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方法,对本节学习大有帮助,但在去分母及其余各步骤中都有易错点,是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的。

三、教学思想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每一环节的主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思考,将知识与技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师生定向

了解学情出示上节

习题练习了解具体学情确定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三、自主预习

预习检测布置任务

巡视督导

板书例题

预习检测

抽查学生

指导学生自改自评

自学课本内容,思考解方程的每一步变化的名称及具体做法,思考易错点

闭卷答题

自改、自评预习效果

教师指明做法,帮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文本,把握重点。

通过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将部分知识内化。

检查预习情况,暴晒问题

让学生将技能内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四、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指导学生互评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步骤及具体做法,易错点小组合作解决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

由会的同学展示

小组讨论总结每一步的易错点兵教兵

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精神五、达标自测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完成相应学案上的问题

独立完成

自评互评

小组交流后当堂完成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用以确定课后作业六简谈收获

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谈课堂收获了解学生收获情况

布置课下任务,让学生继续牢固学习成果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提高学生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重点:

1、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后如何验证它的合理性。

2、解决打折销售中的有关利润、成本价、卖价之间的相关的现实问题。

难点: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

学习指导:

一、知识准备

1、通过社会调查,亲历打折销售这一现实情境,了解打折销售中的成本价、卖价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而能根据现实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谈一谈:

请举例说明打折、利润、利润率、提价及削价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算一算:

(1)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元;

(2)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元;

(3)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元。

二、学习新课

一)思考:

1、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九折八八折七五折

2、你是怎样理解某种商品打“八折”出售的?

二)问题:

1、说说“打折销售”中自己有过的亲身经历。

2、假设你是一个商店老板,你的追求是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商品的利润?

三)新知探讨

1、你认为商品的标价、折数与商品的卖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结合实际,说说你从打折销售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问题?

(1)某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4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2)一种画册原价每本16元,现在按每本11。2元出售。这种画册按原价打了几折?

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

(1)每件服装的标价为:()

(2)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

(3)每件服装的利润为:()

(4)列出方程,并解答:

四)回顾与反思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三

《一元一次方程》是从算术到代数解决问题的转变,是初中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开端,对于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思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秋菊老师精心备课,语言简练,过渡自然,亲和力强,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巧妙地运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教学模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闪光点:

1、巧妙设计问题情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问题设计让学生倍感亲切,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人人都学习有用的数学。

2、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让学生在无声的思维中互相碰撞,代替教师的有声总结,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思想。

3、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中的动画部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效地辅助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精心全面备课,一题多种分析思路,肯定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发展,在练习题目中让学生自主填写问题并解答。

不足之处及疑惑点:章头图于本节课如何有效、有机的结合。

这节课秋菊老师不辞辛苦,多次备课、上课,虚心听取组内老师的意见,并且上出了自己的特色,真可谓难能可贵。当然,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座的都不是外人,都是专家,今天这节课秋菊老师的用心展示就是真诚的希望在座的领导、专家给我们进一步的指导,好让我们的数学教研、教学工作的步伐走得更稳健有力,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受益!谢谢大家!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四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4、巩固练习

(1)解方程(2)当y为何值时,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解5(x+2)=2(5x—1)

(巩固练习,抽两个同学上黑板去完成,其余的同学在演草纸上完成,待同学们完成后给予点评。)

5、小结:和同学们一起回顾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得解法,了解销售中的数量关系。

基本技能: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基本思想

方法: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及盈亏中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及相等关系。

教具资料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书、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观察图片引课(见大屏幕)

二、探究

探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1、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元.

2、商品进价是30元,售价是50元,则利润

是元.

2、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元.

3、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20%以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元.

4、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4.8元,则原定售价是.

(学生总结公式)

熟悉各个量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熟悉利润、利润率售价进价之间联系

三、探究一

分析:售价=进价+利润

售价=(1+利润率)进价

亏?

(2)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

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交易中的盈亏情况?

(3)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

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元.

注:标价n/10=进(1+率)

(4)2、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

价格,某种药品在2005年涨价30%后,2007降价70%至a元,

则这种药品在2005年涨价前价格为元.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亏损还是盈利对比售价与进价的关系才能加以判断

小组研究解决提出质疑

优生展示讲解质疑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盈亏问题

相关的关系式:例题

课后反思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标价、折扣数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一定清楚,之后才能灵活运用,通过变式练习加强记忆提高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