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和感悟(优秀6篇)

小编: BW笔侠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哲理故事和感悟篇一

在科学上有一个关于分寸的定律叫黄金分割,德国科学家刻卜勒称之为神圣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学价值的比例,也是人类的视觉感到最舒服的造型。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叫他与人为善,学习忍耐。结果很多孩子欺负他,推他,甚至打他。迈克对父亲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道这样做,妈妈会生气。”父亲静静地对他说:“你不必揍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不能再忍受他们的欺负。比如争取自尊,比如树立自信。”

有一天,迈克与孩子们在篮球场上打球,那几个经常欺负他的孩子便设法戏弄他,但迈克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那里忍受,而是叫他们停止,但他们不听,迈克只好把其中两个紧紧地摁倒在篮球场上,但没有打他俩。后来,迈克班上再也没有发生过那种恃强凌弱的事件,迈克也成了班上最受欢迎的人。后来,迈克还成为了无数球迷崇拜的英雄,他就是迈克?乔丹。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也应该学会维护尊严和权利。要做到二者兼顾,就需要像迈克·乔丹那样把握好分寸,这样才能使自己更有力量,而这种力量将会是我们走向成功人生的开始。

哲理故事和感悟篇二

有一个伐树的工人身体非常强壮,而且勤劳工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可是,他发觉自己的伐树树木却日渐减少。一天,他的管工看见他满脸愁容,便关心地问:"你为何愁眉苦脸呢?"这个伐树工人回答说:"我对自己失去信心了,我以前每天伐树十几棵,现在每天在减少,但我真的没有偷懒,而且还增加了工作时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

管工看一看他,再看看他手中的斧头,心有所悟说:"你是否每天用这斧头伐树呢?"工人认真地说:"当然啦!这是我从开始伐树以来一直不离手的工具呢!"管工又问:"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再使用它呢?"工人回答他:"我每天勤劳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磨利这把斧头?"

管工向他解释说:"你可知道,这就是你伐树树木每天递减的原因,你没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如何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心语:

磨斧不误砍柴功,这是一句再常见不过的俗语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像这个伐木工人一样,因为过于沉溺于一个活动之中而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工作更简单、快速。每个人都应该时常充实自己,改善自己的"工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哲理故事和感悟篇三

多年来一直想去绍兴,主要想看百草园、三味书屋和沈园。前者和鲁迅连在一起,后者和陆游连在一起。一个矮个子的鲁迅,是一座翻越不过去的文学大山;一曲柔肠寸断的《钗头凤》,唱碎了几代人对爱情的无奈和惆怅。

真的到了绍兴。

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路上,到处卖着孔乙己牌的茴香豆,就连华老栓也被当成了店名,高悬在店堂的匾额上面,不会是卖人血馒头吧?店前的孔乙己塑像比孔乙己本人要辉煌得多了,不少人和他合影留念,但可能已忘记了他曾经的屈辱。

三味书屋比想象的要小得多,如今三味书屋前的小河有漂亮的乌篷船,戴旧毡帽的老汉在和你讨价还价,载你畅游绍兴。

想象中的沈园,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总是带着几分凄婉。真的到里面一看,多少有些扫兴,最扫兴的是最里面的墙上刻的陆游和唐婉各自所写的《钗头凤》词,现代人写,现代人刻,沦落风尘中一般,演绎着电视剧的味道,哪有想象中的气派和韵味。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让从来没有见过的它们和你想象中的它们作对比,无疑会将你多年来积蓄的想象和瞬间见到的现实做一番无可奈何的碰撞。

所以,有些一直在你心中存有美好想象的地方,最好不要轻易去。

风景只在想象中。

哲理故事和感悟篇四

一只大碗和一只小碗,很久很久没有人用它们来盛水了,它们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焦躁不安。

它们前面有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但瓶口只能容下小碗。大碗沮丧地想,看来我是没办法喝到水了。就在它一筹莫展的时候,小碗说,我可以帮你。

小碗去盛水,先把自己盛满了,然后倒进大碗里,来来回回倒了好几次才把大碗装满。

大碗喝饱了,而小碗在给大碗倒水的过程中,身上的裂痕都被水浸泡着,它滋润了,无比鲜活。不知不觉间自己也喝饱了。

每个人的心,都可以是那样一只小小的碗。

小小的碗,盛着小小的善,在尘世间幸福地走动。

哲理故事和感悟篇五

世事总无常,但有些善意的谎言却暖入人心。

一日,天空灰蒙蒙的,看着要下雨,但是又光打雷,没半点雨声,一位父亲,脸色有点苍白,不过幸福的感觉洋溢在面容。

父亲:儿子你看爸爸,这体格如何,是不是很壮?

儿子兴奋地说:爸爸,我要举高高。

于是父亲吃力地把孩子托在肩膀上,孩子那个甜蜜笑容犹如一朵花,绽放着。

父亲如是说:你觉得少林寺的和尚功夫怎么样。

儿:我看了电视,他们会这样飞起来。

父亲:如果我剃成光头,是不是也可以学到一点功夫呢?

儿:可以的,爸爸,你学会了带我飞哦。

于是第二天,儿子看到爸爸,剃了关头,高兴地说:爸爸好厉害啊,要学少林武功了。

其实那是一位父亲在做化疗的前一天。

虽说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有时候是一种悲悯,但暖心,因此我们不要单单看表面的现象,还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哲理故事和感悟篇六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有200多年历史,是美国4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该图书馆藏书l。28亿册,书架总长超过800公里。

可是,2007年的一天,一个图书管理员却对毕灵顿馆长说,这里的有些书因为太难读懂,从来没有人借。

毕灵顿博士于l987年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第l3位馆长,之后一直连任,他是一个睿智的学者。听了这位管理员的话,他沉思了一下说,这件事我来想办法解决。

第二天,毕灵顿馆长让管理员把那些无人借阅的书都收集在一起,放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然后写了块牌子放在上面:“告诫大家,这些书很难读,只有学问渊博的人才能读懂。”

这块牌子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目光,很快,这些很久无人借阅的书全部被借出去了。

现在,毕灵顿馆长的名字和前12任馆长的名字一起被镌刻在杰弗逊大楼一侧的大理石墙壁上,迎接着人们充满敬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