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弘扬清廉文化校园演讲稿(汇总5篇)

小编: 紫衣梦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弘扬清廉文化校园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廉洁校园,师生共建》

我们知道——做人以立品为重,从政以举法为先。

我们坚信——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说。廉洁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发扬光大,在学生的课堂里也应该有它一席之地。廉洁文化进校园就是要教育和培养我们学生在德、智、体三个方面全面发展。

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深入、持久、有效,应该做到一进课堂,二进家庭。我认为廉洁文化进校园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廉洁种子的.生根发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土壤。首先,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结合校园实际,一是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廉洁宽阔的空间。如开辟师生廉洁作品专栏,悬挂著名的治学、治教、反腐倡廉名言的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廉洁标语等。二是搭建丰富的文化载体,通过校广播站、校刊等,播报廉洁勤政先进典型的事迹,发布廉政教育信息;以廉政文化宣传标语营造廉政文化的声势。

最后,我要说的是,廉洁文化进校园要注重教育者的群体表率作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廉洁从教,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的性别、智能、家庭状况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时时刻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进步,言行一致,真正体现出真善美的形象,用一个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去影响学生,使校园的廉洁文化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将廉洁文化进校园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教师廉洁从教的氛围,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表率,让廉洁之花真正开遍校园,在广大师生中深深扎根。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弘扬清廉文化校园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相信同学们都会背《悯农》这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近一个月,我们正在开展“三节一爱,争做节约小荷”的活动。老师也很想和同学们谈谈节约这个话题。

有同学会问:“要争节约小荷,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来听一听x班的xxx是怎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去争当节约小荷,养成节约这个良好习惯的。掌声欢迎!

(学生发言)

回想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真的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呢?事实上,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阳光明媚的日子,教室里还亮着电灯;吃完饭,桌上地上到处洒落着米粒,有时山竽啃一了口就扔在了桌上;洗完手,卫生间水龙头依然滴滴答答地响着,有时甚至还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校园的走廊上、草坪中,仍然会有废纸、饮料袋的身影……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我们的脑中还是没有节约的意识,更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同学们,“三节一爱”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不经意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一人一小步,将会带动校园节约发展一大步!只有我们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同学们,相信你们人人都想争当节约小荷,所以一定要用你的实际行动来争取,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而努力吧!

谢谢大家!

弘扬清廉文化校园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尊廉崇洁,美化心灵。

说起廉洁,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便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象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刚正不阿的海瑞,执法为民的任长霞,两袖清风的孔繁森,群众的帖心人沈浩。他们都令人们敬仰的清正廉洁的楷模。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让廉洁成为一种时代观念,一种传统美德,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值得骄傲的是,我们教师自古以来就廉洁的化身和代名词,教师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堪称廉洁的典范。

廉,有正直,品行方正,不贪污之义。洁,操行清白,品行高尚者为洁。廉洁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处处得以体现:对好学生,差学生同样关怀备至,没有亲疏之分是廉洁;有强烈的责任心,爱校如家是廉洁;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完成是廉洁;甘于乐教,乐于奉献,不被金钱所诱惑是廉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诚实正直,追求真理是廉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传身立教,成为学生求知,作人的楷模是廉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是廉洁。俗话说:积小善成大德。小一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正是工作中的点滴小事铸就了我们教师廉洁的光辉形象。

清正廉洁是青少年立身之本,敬廉崇廉为中华民族兴邦之源。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层面,活跃着心灵可塑性特强的青少年群体,廉政清风在校园的吹拂,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染和教化,帮助他们指明未来的人生之路,把握未来的人生航向。“公则生廉,廉则生威”、“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善惟德,能服于人”、“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身;俭于言,可以养气……这些出自历朝名家的诗词格言警句,以其言简意赅、内涵深邃而流芳古今。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校园中,学校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工作,更离不开我们学生的刻苦学习。在生活中,我们要像周那样艰苦朴素。在学习上,我们要像张海迪那样拼搏进取。说到这我不能不提到我们的的老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正是我们园丁的真实写照。你看,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从各科任课老师到后勤管理人员,他们无不是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乐于奉献。对比社会上的腐败要案,对比生活中的贪官污吏,我们的老师总是那样甘于清贫,默默无闻,言传身教,是我们每位学生做人的榜样。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用成绩回报老师辛勤的耕耘,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作为学生究竟如何清廉呢?我想: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认真花费父母给我们的每一分零花钱,不要铺张,更不要奢侈;不要攀比,更不要所谓的名牌,要充实自我,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不要乱扔杂物,更不要损坏公务,不要乱涂乱画,更不要折花损树。时时要有俭朴的意识,处处要有美化的环境。这就是我们尽本分能够做到的。

亲爱的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而成大德,只有这样廉政之花,才会在我们的校园开花、结果。最近,联合国调查指出:中国孩子成长的三点将决定中国的未来。这三点是中国的孩子是否有责任心,是否吃苦耐劳,是否能搞好将来的廉政建设。要想现在的孩子搞好将来的廉政建设,那么首先就要求孩子们做到清正廉洁。而只有廉洁的教师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撒下廉洁的种了,孩子们才会成长为清正廉洁的建设者,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可见,教师的廉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所谓“心到无求品自高”。做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教师,我们必须立身中正,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禁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继续保持廉洁从教的作风。敬爱的全体同仁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祖国今天和明天的廉政建设贡献力量,让廉洁之花在我们圣洁的校园中永远绽放!

一千多年前的包拯,为为官之道作了最好的诠释。他正直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为民除害,成了一位妇孺皆知的清官。他的芳名连同他的事迹穿越历史时空经久不衰:传说包公离任端州时,当地士绅欲送一块珍贵的端砚给他,被他断然拒绝。没办法,他们就用黄布包裹砚台,偷偷地放在包公的船舱里。后来被包公发现,一言不发把黄布包裹和砚台一同扔到水中。包公“不持一砚归”的故事传开后,他的美名也由此驰名天下。

又岂止是一个包拯清廉自守?古往今来,安于清贫为民办事的为官者不胜枚举,淡泊明志的诸葛亮,克己奉公的胡则,清梅素竹的郑板桥,清廉刚直的狄仁杰,还有铁骨铮铮的海瑞,这些廉洁之花虽经岁月风雨的吹打,却依然散发迷人的芳香。再看我们新时代的楷模:共产党员郑培民无私奉献,俯首为民;公安局长任长霞惩奸除恶,关爱民生;好干部孔繁森一生不染两袖清风,好军官范匡夫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一朵朵廉洁之花绚烂地绽放,绽放在我们美好的土地上。

为官如此,为民亦如此,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要如此,让我们撒下廉洁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直到开花结果。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乱倒饭菜的现象视而不见吗?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生日宴请念念不忘吗?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品牌服饰津津乐道吗?如果我们有一颗廉洁之心,我们还会对违纪违规行为熟视无睹吗?不,我们不会!

我们会做到节,进餐时不留一粒米饭;我们会做到俭,离座时随手关灯;我们会做到廉不为小利护朋友;我们会做到洁,勤奋学习不慕虚荣。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少一份奢侈,多一份节俭;少一份虚荣,多一份纯朴;少一份世俗,多一份真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以史为镜,从生活点滴开始,一起播撒廉洁的种子,让廉洁之花在我们身边绚丽地绽放吧!

谢谢大家!

弘扬清廉文化校园演讲稿篇四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文化,书香浸润校园》。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于我们来说,何其重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强盛,同样离不开书籍。

中华民族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灿烂而辉煌的文化,我们看到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博大,兵马俑的浩荡;同时,我们没有忘记虎门的硝烟,圆明园的火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辽阔土地上的践踏。12岁的周恩来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可是我们肩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而读书,要为民族的腾飞而读书。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曾整天呆在图书馆,坐在喧嚣的马路旁看书,书籍使他不断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从而让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谋求解放的道路。有人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它充实我们的头脑,丰富我们的心灵,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我们的知心姐姐张海迪,因为患有高位截瘫,一生只能依靠轮椅行走,然而她却把每天坐在轮椅上的时间变成了她的一部读书史,大量的阅读,让她的心志变得坚强,更使她获得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就在这辆轮椅上她学会了英语、法语等多个国家的语言,成为全世界青年人的杰出代表。这些名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之路无不是以书籍为奠基。

阅读开启智慧之门。从悬梁刺股到囊萤映雪,从韦编三绝到凿壁偷光……正是凭着阅读这双翅膀,我们的思想才能穿过仁爱非攻的诸子百家,最后停落在中山先生那“天下为公”的博爱上;正是凭着阅读这双翅膀,我们的心灵才能飞过“关关雎鸠”的《诗经》,最后停靠在曹雪芹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红楼梦》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慢慢合上这一章,我意识到:正是凭着阅读经典,文明得以传递,智慧得以传扬,自我得以成长。同学们,让我们畅饮着“源头活水”,打开自己的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快乐成长,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书籍是时代进步的阶梯”,它开启人类的智慧,塑造时代的伟。一本好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文明和富有爱心;一本好书,能激发我们的斗志,让我们拥有向上的动力;一本好书,更能给我们启迪,让我们获得无穷的智慧。

亲爱的同学们,爱书吧!让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创造的瑰宝,好好学习,细细品读。争做一名有思想、有内涵、讲文明、懂礼仪的优秀小公民。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让书香浸润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弘扬清廉文化校园演讲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和煦廉风拂校园,桃李不言自成蹊。在美丽的盐城市区,串场河畔,闪耀着盐城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漫步校园,楼群错落有致;人造草坪,浓翠欲滴;塑胶跑道,赏心悦目。游泳馆、天文台、文化城、电视台、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演播厅------处处展示着现代化教育的迷人风采。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精神振奋,开拓创新;教师乐于奉献,工作勤恳;学生勤奋学习,成绩优秀,深得市区人民的信赖。这就是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省模范学校、全国德育工作、艺术教育、体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的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可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这仅是一所镇办小学,低矮的房屋,灰暗的教室,陈旧的课桌,与今天有着天壤之别。如今的奇迹是谁用什么方法创造的呢?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一切凝聚着学校的领头雁----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的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兼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殷广平同志的辛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殷校长站得高、看得远,果断决策,在校园建设廉政文化,将其作为全校的净化剂、推进器,同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种下廉洁的种子。一时间,学校走廊里挂的是廉政宣传的图片,校广播站播放的是廉政的歌曲,校电视台播放的是一代清官的故事,校童星文化团演出的是“以廉为荣”的课本剧,各班教室黑板报上说的是贪婪者可耻的下场,大家歌唱的是廉政之歌。廉政文化进校园,净化了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全体师生的认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深入人心,“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成为了解放路实验学校每一位领导和老师的自觉行为。

每当走过文化氛围浓郁的长廊,殷校长总要不时地跟其他老师说,“廉洁勤政,只有心地无私和视事业如生命,才能心无旁骛,撑起事业的天空。”记得那是1988年5月,殷校长怀着对党的一颗忠心,以一个党员特有的.责任感走马上任。面对着落后的现状,他毫不气馁,迎难而上,确立了“质量立校”的理念,积极推进内部改革,经过努力,教学质量上去了,在当时的小学统考中,连续八年居市区前列,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列全省第一。他又审时度势,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办了童星艺术团,出访韩国,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贵宾演出,受到高度赞扬,被盛赞为“苏北的小红花”,学生的艺术素养明显提高。为了学校的扩建工程,殷校长把整个身心扑到工地上。渴了,喝几口冷水;饿了,啃几块面包;困了,拉两长学桌一拼就当床.8月20日下午两点,骄阳似火,在扩建工地上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饭的殷校长,突然晕倒在工地上,大家心疼地把他送进了医院.可谁也没有想到,他刚一清醒,便一把拔去手上的吊针,说:“3000多名学生等着开学,我不能离开,也决不离开工地。”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才征服了全体解放路学校人的心,成就了解放路学校发展的奇迹。

廉政更需要操守。只有甘于清贫,洁身自好,才能勇立潮头,才能闯过金钱设下的险关。学校扩建工程,总造价4500万元,他的一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为工程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他坚持公开招投标,集体会办,共同研究,异地审计,先后拒绝了十多个单位的吃请,多个送礼人被拒之门外。在杭州审计结束后,施工单位的领导趁电梯没其他人时,递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让他自己买个纪念品,他同样严辞拒绝。“公生明,廉生威”,在工作中他就是以两袖清风的形象体现了他对党的忠诚,表现了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廉政需要源泉,源泉来自高尚的人格,真挚的情感。当许多意志不坚定者倒在石榴裙下,落得可耻下场的时候,殷校长用行动谱写了人间的真情。97年7月,他的爱人为筹建市孤儿院,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急救。医生告诉从学校匆匆赶来的殷校长,这种病生存的希望只有千分之一,即使保住性命,也只能是个植物人。一听此话,他泪如泉涌,一把抓住医生的手说:“医生求求你,我爱人跟我没有享过一天福,我对不起她呀!哪怕是植物人,只要她还活着,我还有妻子,我女儿还有妈妈,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呀!”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完美的家的理念!他用一片诚心,带着瘫痪的妻子去南京下上海奔北京往西安,先后五次实施开颅手术,缝了108针。当家属处于昏迷状态的时候,他一次次用亲情把妻子从死神手中夺回。八年如一日,二千多个日日夜夜,相濡以沫,演绎着人间的至爱真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今,他的妻子已经恢复了神志,正常说话。伴着漫天的晚霞,在迎宾公园的通幽曲径上,人们经常看到: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殷校长推着轮椅,带着妻子散步的情景。人们既看到他事业上的铮铮铁骨,更钦佩他作为大丈夫的血浓于水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