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汇总5篇)

小编: 曼珠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篇一

本课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追求创新,实践体悟,并合理组合学习内容,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本课立足于小学5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目标,紧紧围绕《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将几个学习内容合理串联起来,设计了既动手又动脑的一系列趣味活动:模仿“孙悟空”——少年拳——比功夫——太极拳。

1.通过教学,学生能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

2. 85%的学生能够很好掌握少年拳前四节,15%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

3. 通过游戏,学生能进一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根据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开放课堂的教学时间,内容空间和思维空间,变教师教授者角色为欣赏者、主持者角色,采用情景带入法,语言诱导法,游戏竞赛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掌握动作,提高能力。

1、情景导入:(师生敬抱拳礼)

教师播放《敢问路在何方》

学生踊跃举手,并刘声说《西游记》

2、情景展开:

a:准备活动:欣赏音乐,再通过教师引导,从《西游记》主题曲引出孙悟空,学生自己动脑模仿猴子的走、跑、跳、爬等动作,另外教师放出《敢问路在何方》,为课堂创造积极、愉悦的氛围。

b:少年拳:采用分组练习,先看老师做两次,再分组到每组的挂图前模仿着自己做,边做边互相交流心得,一起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同时又为以后的武术教学打下基础。

3、快乐游戏:学生通过蹲步穿过栏架——马步移动过独木桥——绕过小旗杆——弓步过呼啦圈——燕式平衡(投健子入小篮圈)等几个步骤,再由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进一步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

4、情景结果:用太极拳的简单动作,学生与老师一起做,配合上轻柔的音乐,慢慢的使身心得到调节放松。

在课的设计上注意到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培养,围绕着同学们喜欢“孙悟空”这一主线,安排学生模仿以及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自动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把更多的时间、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让他们体验成功。

在课的各个部分,力图通过开放课堂的教学时间、内容空间、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学、自觉、互评、想象、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寓教于乐,情景创设”,本课以少年拳为主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通过描述创设出活动情景,并做到情景为教学目标服务。合理使用电教设备,适时播放轻松音乐,愉悦师生身心。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篇二

第课时执教:班级:人数:

太极功夫扇介绍、武术基本功

1.了解太极功夫扇基本内涵及练习要求

2.学习武术基本功

3.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一.课堂常规

二.介绍太极功夫扇基本内涵及练习要求

1.特点:精神抖擞,意高气扬,挥拳舞扇,声浪冲天

2.内涵:包括武术中的多种练习形式,包括长拳、太极拳、刀、剑、棍、枪术等。全套共56式六段动作。

3.要求:掌握武术基本动作,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并能表现出劲力与精神

4.备注:器材自带,考勤事宜

三.热身

1.踢腿:正踢腿、侧踢腿

2.仆步压腿

3.蹲马步练习

四.武术基本功练习

1.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2.掌: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

3.勾:屈腕五指撮拢;或拇指与食指、中指撮拢成刁勾

4.冲拳:拳冲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出击,力达拳面

5.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掌外沿

6.刁手:手腕由伸到屈,向内或向外刁捋,力达手指

7.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

8.虚步:后脚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组织:二列横队面朝中间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纠错

学法:跟做,自我体验,互相指导

练习:5次/组;30s/组

要求:动作到位,表现力度,坚持不懈

五.放松。互相评价。下课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篇三

中学武术教学 教学内容 选择与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内容,事实上就是选择、加工、处理教材。可以说处理教材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处理教材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成,明确教学目标,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的潜在功能,找准教材处理的着力点,从而提高教材效应,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和优化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要素,完善课堂结构,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

在《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国出版了多种中小学体育教材,还没有专门的武术教材。各地区普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和《体育与健康》为首选体育教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和《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武术内容在形式上突出了动作组合,降低了套路的难度,增加了攻防格斗如散打、女子防身术等内容,但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武术运动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授武术技术、增强学生体质、传承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及激发学生习武兴趣等方面还很欠缺。武术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在现实武术教学中运用的如何呢?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以套路和功法类内容为主,分别占59.2%和31.4%。套路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五步拳、少年拳、形神拳、三路长拳、青年拳、太极拳和棍术、刀术、剑术为主,武术功法类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功。虽然近年来围绕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小学武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沿袭原有的技术内容体系,未有突破性进展。显然,教材及教学内容自身存在陈旧、枯燥、难学问题,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

3.1中学武术教学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武术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宗旨,依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武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独特作用,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防身自卫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3.1.1武术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3.1.1.1简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在遵循中学武术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青少年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既要简单易学、便于开展和推广,又要体现武术不同拳种的特色、时代感和竞争性。同时,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层次要合理,内容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形成较系统、完善的内容体系。

3.1.1.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拳种繁多,在传承过程中,一些简便易学、便于普及的内容,已沿着规范化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统一的动作规格,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学校武术教育既要进一步巩固这类成果,又要注意保存武术内容的丰富性这一中国武术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编上,理应按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编适合与全国性推广的示范性教学内容的同时,编选地方拳种特色教学内容,如南拳是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广西地区的特色拳种,群众基础扎实,理应考虑选编南拳拳派的内容,并赋予时代特征。考虑到武术教材内容选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武术教学的时效性。

3.1.1.3健身与攻防相结合

武术的健身价值,是通过练习具有攻防表现性和具有攻防再现性的武术技术体现的。攻防技击是武术有别于我国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本质属性,是吸引青少年的魅力所在。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动作方法的记忆和展示,则无异于“体操”,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武术教学应以武术的攻防表现性和再现性为脉络,将功法、套路和格斗练习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编选出的武术教学内容才能突出武术健身价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

3.1.1.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叶朗先生说:“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的活力就存在于它的动态变迁之中。”庞朴先生说:“任何一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民族性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时代性既是内容也是形式……传统既有民族性方面又有时代性方面……”可见,武术要发展不能丢掉传统这一根基,同时与时俱进,以创新促发展。武术教学内容的编选应遵循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客观分析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的得失,根植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创编出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的内容,丰富武术教学内容。

3.1.1.5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编不能忽视其趣味性,因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形成此项运动爱好。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参与武术运动和提高武术学习兴趣的助推器。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应当考虑其实效性,武术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体现在是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任何达不到促进健康甚至是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内容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武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3.1.1.6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相结合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武坛上的一个缩影。历史上,以武术为内容的尚武精神激励武术有志之士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践行了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统一。中学武术教育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尚武精神,引导学生努力锻炼身体,增强传承武术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2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3.2.1教学内容形式

从教学内容的运动形式看,武术教学内容的选编应注重套路、格斗和功法三种运动形式的交融、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套路这一中国武术所特有的运动形式,使其充分体现武术的特点,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需求。

3.2.2教学内容分类

从教学内容的分类看,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全国统一示范教学内容、地方拳种特色教学内容和适合高年级女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3.2.3教学内容层次

从教学内容的层次看,武术教学内容可分为“趣味武术”、“技能武术”和“文化武术”等,从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入手,逐步过渡到掌握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中学阶段应是“技能武术”向“文化武术”过渡阶段,让青少年在掌握一定的武术技术技能,增进健康、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同时加强武术文化内涵的学习和体验,为进入“文化武术”阶段打下基础。

3.2.4教学内容构成

从教学内容的构成看,武术教学内容包括徒手武术、器械武术和武术文化知识,徒手按照“踢、打、摔、拿、靠”的系列及相应功力锻炼方法进行分类,并综合运用上述五种方法,编组成突出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器械以青少年喜爱、便于开展、安全性较高的短棍、两节棍、剑术和流传较广的武术器械内容为主。

3.2.5教学内容创编

教学经验表明,中学武术的难学、难记、难做、难练这四难特征往往让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望而却步,参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部分提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可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因此,在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掌握好难易程度、重视基础性,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和教练程序,即应体现武术运动的本质特征和符合青少年“求快、求新、求奇”的心理需要,以及简单、实用、有趣的兴趣所在,选择符合青少年学生接受层次的简单实用、易学、易练、易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如,以传统太极拳为素材创编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太极操的推广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拥有近百年官学历史的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的好坏对于中学武术教学能否发挥上述作用有重要意义,有必要明确中学武术教学内容选择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认真完善现有的武术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内容,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室组编.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11.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xx:94.

[3]郭琼珠,等.当代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体育科技,20xx,6:26.

[4]李迎雪.如何开展有效的武术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30.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篇四

中学武术教学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内容,事实上就是选择、加工、处理教材。可以说处理教材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处理教材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成,明确教学目标,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的潜在功能,找准教材处理的着力点,从而提高教材效应,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和优化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要素,完善课堂结构,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

在《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国出版了多种中小学体育教材,还没有专门的武术教材。各地区普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和《体育与健康》为首选体育教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和《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武术内容在形式上突出了动作组合,降低了套路的难度,增加了攻防格斗如散打、女子防身术等内容,但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武术运动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授武术技术、增强学生体质、传承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及激发学生习武兴趣等方面还很欠缺。武术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在现实武术教学中运用的如何呢?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以套路和功法类内容为主,分别占59.2%和31.4%。套路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五步拳、少年拳、形神拳、三路长拳、青年拳、太极拳和棍术、刀术、剑术为主,武术功法类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功。虽然近年来围绕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小学武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沿袭原有的技术内容体系,未有突破性进展。显然,教材及教学内容自身存在陈旧、枯燥、难学问题,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

3.1中学武术教学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武术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宗旨,依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武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独特作用,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防身自卫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3.1.1武术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3.1.1.1简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在遵循中学武术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青少年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既要简单易学、便于开展和推广,又要体现武术不同拳种的特色、时代感和竞争性。同时,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层次要合理,内容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形成较系统、完善的内容体系。

3.1.1.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拳种繁多,在传承过程中,一些简便易学、便于普及的内容,已沿着规范化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统一的动作规格,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学校武术教育既要进一步巩固这类成果,又要注意保存武术内容的丰富性这一中国武术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编上,理应按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编适合与全国性推广的示范性教学内容的同时,编选地方拳种特色教学内容,如南拳是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广西地区的特色拳种,群众基础扎实,理应考虑选编南拳拳派的内容,并赋予时代特征。考虑到武术教材内容选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武术教学的'时效性。

3.1.1.3健身与攻防相结合

武术的健身价值,是通过练习具有攻防表现性和具有攻防再现性的武术技术体现的。攻防技击是武术有别于我国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本质属性,是吸引青少年的魅力所在。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动作方法的记忆和展示,则无异于“体操”,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武术教学应以武术的攻防表现性和再现性为脉络,将功法、套路和格斗练习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编选出的武术教学内容才能突出武术健身价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

3.1.1.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叶朗先生说:“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的活力就存在于它的动态变迁之中。”庞朴先生说:“任何一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民族性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时代性既是内容也是形式……传统既有民族性方面又有时代性方面……”可见,武术要发展不能丢掉传统这一根基,同时与时俱进,以创新促发展。武术教学内容的编选应遵循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客观分析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的得失,根植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创编出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的内容,丰富武术教学内容。

3.1.1.5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编不能忽视其趣味性,因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形成此项运动爱好。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参与武术运动和提高武术学习兴趣的助推器。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应当考虑其实效性,武术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体现在是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任何达不到促进健康甚至是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内容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武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3.1.1.6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相结合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武坛上的一个缩影。历史上,以武术为内容的尚武精神激励武术有志之士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践行了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统一。中学武术教育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尚武精神,引导学生努力锻炼身体,增强传承武术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2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3.2.1教学内容形式

从教学内容的运动形式看,武术教学内容的选编应注重套路、格斗和功法三种运动形式的交融、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套路这一中国武术所特有的运动形式,使其充分体现武术的特点,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需求。

3.2.2教学内容分类

从教学内容的分类看,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全国统一示范教学内容、地方拳种特色教学内容和适合高年级女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3.2.3教学内容层次

从教学内容的层次看,武术教学内容可分为“趣味武术”、“技能武术”和“文化武术”等,从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入手,逐步过渡到掌握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中学阶段应是“技能武术”向“文化武术”过渡阶段,让青少年在掌握一定的武术技术技能,增进健康、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同时加强武术文化内涵的学习和体验,为进入“文化武术”阶段打下基础。

3.2.4教学内容构成

从教学内容的构成看,武术教学内容包括徒手武术、器械武术和武术文化知识,徒手按照“踢、打、摔、拿、靠”的系列及相应功力锻炼方法进行分类,并综合运用上述五种方法,编组成突出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器械以青少年喜爱、便于开展、安全性较高的短棍、两节棍、剑术和流传较广的武术器械内容为主。

3.2.5教学内容创编

教学经验表明,中学武术的难学、难记、难做、难练这四难特征往往让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望而却步,参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部分提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可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因此,在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掌握好难易程度、重视基础性,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和教练程序,即应体现武术运动的本质特征和符合青少年“求快、求新、求奇”的心理需要,以及简单、实用、有趣的兴趣所在,选择符合青少年学生接受层次的简单实用、易学、易练、易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如,以传统太极拳为素材创编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太极操的推广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拥有近百年官学历史的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的好坏对于中学武术教学能否发挥上述作用有重要意义,有必要明确中学武术教学内容选择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认真完善现有的武术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内容,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室组编.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11.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xx:94.

[3]郭琼珠,等.当代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内容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体育科技,20xx,6:26.

[4]李迎雪.如何开展有效的武术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30.

小学体育武术教学设计篇五

学习内容:武术操

学习步骤:

一、 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游戏《贴大饼》教师组织游戏队形

2.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的纠正游戏中存在的错误。

学生活动:

1.和同伴完成游戏。

2.注意在游戏时注意遵守游戏的规则和安全。

二、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记住游戏的名称和练习方法。

难 点:作到动作的方向,路线正确。

教师活动:

1.教师示范武术的动作并讲解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逐节的进行学习。并要记住动作的路线。

3.组织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集体练习。

学生活动:

1.认真的观摩教师的示范动作并要记住动作的要领。

2.跟随教师的示范动作积极学习动作。

3.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人积极的进行互学。

4.集体练习时要相互的学习,弥补自己动作中不足的地方。

组 织:集体练习时以四列横队为主,互学时以散点练习为主。

三、 总结经验、提高自我

教师活动: 邀请同学发言总结今天练习的内容,并请部分同学演示今天学会的武术操。

学生活动:积极的发言并踊跃的展示自己学会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