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案公开课(实用5篇)

小编: 念青松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夜归鹿门歌教案公开课篇一

经过了讲解推荐作品和练习题的锻炼,我终于可以开始讲正课了,而我的第一节正课就是讲孟浩然的诗歌《夜归鹿门歌》。新教材与我们以前使用的旧教材有很大的改动,这首诗我以前也没有学过,因此我花了较长的时间来解读文本、查阅资料,最终将这节课设计成了2个课时的讲读课。

按照诗歌讲解的一般规律,我由李白杜甫引出盛唐时期另一位杰出诗人——孟浩然,介绍孟浩然的生平为人和他的诗作风格,在解题的过程中介绍“鹿门山”的典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旨,然后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找出诗歌中的意象。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具体分析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主要分析《夜归鹿门歌》的艺术特色,比较阅读王维的《归嵩山作》,体会两首诗在诗境上的异同。

所有的'教学内容在两节课的时间里顺利完成,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分析全面深入,基本实现教学目标。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提问不够明确。在整体感知部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首诗由渔梁渡头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场景,试概括一下”,自己设计的回答是“汉江舟行图”和“鹿门山途图”。但实际上,学生还无法直接概括出来,课堂出现了短暂的冷场,最后还是在我的引导之下才有一位同学说出了“江边”和“山上”两个场景,离预期的答案尚有一定的差距,只能自己加以概括了。

第二单元介绍的诗歌赏析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那么就要重点把握诗歌的意境。学生面对“诗句写了什么景象”一类的问题,总是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这样根本无法深入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这些问题也常常显得没有价值。不妨明确提出让学生置身诗境,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从而帮助他们把握诗歌的内在意蕴。

(2)备课时不够仔细,有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到。在首句“山寺钟鸣昼已昏”中,“昼已昏”即照应了诗题中的“夜”,明确道出了此时的时间点,这一个细节问题被我忽略了。在讲到“幽静的古寺传来报时的钟声时”,我直接说这一句表现了环境的安宁静谧,没有指出“古寺钟声清晰可闻”这一听觉现象,过渡太快,跳跃性较大,也忽略了“本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描写”这一知识点。

看来,我以后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更加深入细致,反复推敲,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真正做到全面具体,讲解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夜归鹿门歌教案公开课篇二

生(齐):孟浩然。

师:又是何种风流,令李白爱慕不已?今天我们就走进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去感悟斯人的高风余韵。

我们认识孟浩然可能从他那首简单的《春晓》开始,而诗人的一生也显得那么简单。正如李白所言,他是“红颜弃轩冕”,早年一直隐居于家乡。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试,本想一鸣惊人,不料却名落孙山。他漫游几年后返乡,从此“白首卧松云”。他经历简单,但在诗坛上的地位很高,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夜归鹿门歌》是一首古体诗,请大家结合注释自由吟读这首诗歌。

生:(自由吟读)

师:我们读一首诗,往往从语言开始,初读后,你觉得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就像在和谁聊天似的。

生:很朴素。

生:轻描淡写。

生:云淡风轻。

师:感觉有了,我们借助一下闻一多的评价(见课后相关链接)。他说:“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在这段话中,哪一个词最关键?它能比较准确的概括闻一多先生对孟浩然的诗以及诗的孟浩然的特质。

生:淡。

师:淡,但是有味。谁用自己的声音将这首诗演绎一遍?

生:(投入地诵读)

(师生评读)

师:正如同学们所言,这首诗不是浓墨重彩的油画,而是一幅流动的淡淡的水墨长卷。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述一下,以此方式为我们具体展示这幅“水墨长卷”。

(音乐伴奏《归去来》)

生甲:黄昏时候,山寺里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的人。

生乙:沿着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小船儿,回归我的'鹿门。

生丙: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庞公的隐居旧地。石门松径,长寂寥。只有幽人,自来去。

生(全体):(沉醉其中)

师:大家愿意再读一遍,感受一下吗?

生(欣然地):愿意。(齐读)

师:标题中“夜归鹿门”是叙事性的,关键词是……?

生(齐):“归”。

师:“归”应该有过程,它的线索是什么?

生:应该是“时间”的变化。

师:何以见得?

生:首句有个“昏”字,即写的是黄昏时归途上的所见所闻。而第五句出现了“月”字,表明已到了夜晚。

师:伴随时间变化的,还有什么呢?

生:地点。从诗句看,先在江边,后来离舟上岸,到了山中“庞公栖隐处”。

师:以“时空变换”为线索,这段归途可分为哪两幅图景呢?

(生讨论,交流)

生:“黄昏江边争渡”图和“月夜山中鹿门”图。

生:从“世俗”生活回归到“隐居”生活。

师:所以标题中的“归”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

生(齐):归隐。

生:一种志向。

生:一种追求。

(生讨论,交流)

生:对比。

师:好,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生:前后四句所各侧重的“世俗”生活与“隐居”生活就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能不能说得更细致些?

生:有“争渡喧”的“世人”与“自来去”的“幽人”的对比。

生:还有动静对比。前者侧重动态;后者侧重静态。

师:还有其他什么对比吗?

生:有。“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中“我”和“世人”的方向不同,心境不同,志向也不同。

师:可谓“殊途异归”?

生:是。“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中“悠然的钟声”与“尘杂的人声”形成对比,一显幽人的清静,一现世俗的喧嚣。而后者又与后四句的内容形成对比。

师:很好,能够整体把握。那“悠然的钟声”对后四句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为后四句内容做了铺垫。

生:也衬托了隐居地环境的清幽。

生:对比中又有衬托。

师:还有吗?

生:还有一处对比。从最后一句看,虽说诗人追随了庞公的踪迹,但庞公是自愿的,而诗人却显得无可奈何。

生:它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的气定神闲。诗人显得很洒脱,很恬淡。

生:白衣飘飘,超凡脱俗。

师:(小结)概括地说,运用对比,凸显了清高洒脱的隐士形象,歌咏了归隐的情志。

师:刚才提到衬托,诗中还有别处用到它吗?

生:有,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或形象。

师:再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生:最后四句“月照开烟树”,“岩扉松径长寂寥”渲染了清幽静淡的气氛。

生:本来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因一路有月陪伴,有月指引,景色朦胧而清幽。

生:一个“忽”字,写出诗人一路上都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诗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师:如果不是陶醉,会用哪个词?

生:才。

生:可。

师:(小结)是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享受过程,一路陶醉。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在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情志。

师:刚才有同学认为诗人追随庞公,却显得无可奈何。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归隐”呢?可以结合其他诗作略作探讨。

(大屏幕投影:《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岁暮归南山》)

生:(讨论,交流)

生:从本诗看,“忽”也可理解为是诗人走向归隐之处的一种下意识的很自然的选择,这表明归隐对他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牵引与召唤,使他产生潜意识里的向往。

生:可是“长寂寥”、“惟有”等词又显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似乎归隐是一种无奈之举。

师:能否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谈一谈?

生:诗人往往是浪漫的,当处境不如意时,总会潜意识地选择归隐,这应该是一种追心逐梦的理想化的行为。

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醉心山林,不过是面对世间种种不如意而做出的排遣忧愁,逃避现实的无奈选择。他只能离群索居,蜷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我慰藉,自我陶醉。我理解他但并不认同他的行为。毕竟“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只有“小隐”才“隐于林”。

生:孟浩然生当盛唐,有用世之志,清高洒脱,却仕途失意。所以他诗中静淡的意象,冷清的色彩,都隐含着他个人的失意、落寞。

生:深究当时的时代背景,孟浩然隐逸有深意。身处盛唐,墨客雅士比比皆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渴望入世,又苦于无门,怎么办?隐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遗世独立,而是另有用意,是一种造势,以在人才济济的时代引人注目。一颗看似宁静而实则渴望入世的心主导着诗人的行为。他的归隐与陶渊明的归隐有很大区别。

(投影)真正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心灵的落寞;真正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苦难,而是心灵的困惑;……“修养”心灵,修养人生,宁静优美的人生,往往要从心(新)开始。

师:课外请以“修养心灵”为话题写一段文字,800字左右。

师:好,下课。

夜归鹿门歌教案公开课篇三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

昼已昏:天已黄昏。

渔梁:在湖北襄阳城外污水边。

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

岩扉:岩洞的门。

幽人:隐士。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指。

参考翻译: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樹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

赏析: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的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为“南园”或“涧南园”。鹿门山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对。汉江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带家眷,隐居于鹿门山,因此,鹿门山便成了隐居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中,后来,在长安谋仕不遇,游历数年后,决定步庞德公之后尘,隐居鹿门山。但是,只是偶尔去住住,不过是标榜隐居罢了。

诗中描写了诗人夜归时一路所见的景色,抒写了隐者清高的志趣和情怀。本诗自然流畅。笔墨淡雅,景物描写充满了生机,令人倍感亲切。

夜归鹿门歌教案公开课篇四

1、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带着这个目标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落实不够

“四步12法”的第一步就是自主学习环节,每天都给学习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不过学习完成的怎么样,尤其是语文,很难保证,因为语文的主观性很强,自主学习环节所给与的助读材料很多,学生是否认真阅读,这是其一,还有就是学生手头的资料很多,对于文章结构的分析等问题是否是出自自己思考的结果,这是其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填写内容过简,所以自主学习环节必须保证,这是高效课堂的强有力的保证。

2、自己备课有待细化

有专家说“备课用加法,上课用减法”,此言甚之,可是自己在备课环节还是不够细致,例如,本文与王维《归嵩山作》比较阅读的理解不够透彻,比较阅读这一问题就有失偏颇,没有给学生很好的分析透彻两篇文章的异同。

3、对诗歌的引导方法不对

诗歌重在吟咏,可是由于自己的诵读功底不是很厚,于是在诵读环节给学生的示范性不够。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诗歌的.诗境,我在让学生发挥想象这方面做得不是很扎实,没有充分拓展,每一首诗歌学完,总觉得或多或少有些缺憾。

4、自己理性的分析太多

我们学校一再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的主任必须是学生,可是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还是没有完全改变,依然是自己理性的分析太多,而经过学生自己分析、消化、思考过的内容太少,造成课堂沉闷、课堂精彩的生成就无从谈起,所以以后在这方面加强。

总之,在学校实施新的教学理念以来,自己虽然努力实践,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希望我早日能趋于成熟,很好的驾驭自己的课堂,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享受的过程。教育家朱永新毫不客气地给教师行业提高入门槛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希望我能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正在仰望这一高度。

夜归鹿门歌教案公开课篇五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一、导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二、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少时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到长安应进士举,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后病死。

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语言清淡,意境高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于诗坛。

三、解题: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于汉江西岸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有时也去住。这首诗就是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这首诗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四、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指定学生朗读诗歌:

2、学生参看注解,理解诗歌意思: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口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鹿门山的月亮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石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

3、学生熟读背诵诗歌:

五、赏析全诗:

1、诗歌首联写了什么景象?

首联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

2、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手法:首句表现的是远离人寰的安宁静谧的禅境,次句则表现的喧杂纷扰的尘世,两者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中,使人想起诗人洒脱的胸怀。

3、颔联实际上是承接首联的诗意,说说它是怎样承接的?

颔联的出句承接首联的“渔梁”诗意,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对句承接首联中的“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

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5、颈联写诗人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见到什么景象呢?

鹿门山的树木本被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

6、如此景象,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我们从哪里看出?

诗人尽情地欣赏归路上的美景,被大自然所融化,自己到达了庞公隐居的地方也不知不觉。这种微妙的感受,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7、尾联中的“幽人”指谁?

诗人自己。

8、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因为这里环境寂寥,诗人生活在这里没有尘世干扰。

六、背诵诗歌:

七、课外拓展: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从第一个场景到第二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2、将此诗与王维的《归篙山作》诗对读,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

《归篙山作》是写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可见,诗人对归隐是积极向往的,感到闲适自得。

《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