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读后感(模板5篇)

小编: HT书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半生缘读后感篇一

顾曼桢与沈世均的缘是时间的沉淀,曼桢是一个表面柔弱却又坚强的女人,清贫的环境造就了她那倔强、坚忍、执着的性格,在姐姐出嫁后的日子,她担起了赡养家人的责任,与世均平淡而又真实的爱中,她在忙碌中找到一丝慰藉,为了家人,她作出了感情方面的牺牲,在世均的体谅中这个“弱女子”感到了幸福与快乐。在默默中,她撑起了一个家,然而曼璐在祝鸿才身边的日渐失宠,在她的私心与母亲和用人合谋草草将妹妹送入自己丈夫的怀中,在被实施暴行之后的曼璐被囚禁了,无颜面对自己深爱着的他。在坚忍的她终于又一次挺了过来,在病友帮助下,成功逃脱,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她离开了一切,包括深爱着的他,她淡淡地平静;而世均则在曼璐的误导下单纯地以为她变心,仓皇地与一个自己不爱并且不爱自己的人——翠芝结了婚。14年后的她为了自己的儿子又回到了祝的身边,但此时的她已心如止水,14年后的当再见他时已是物是人非,只有一句“他们回不去了”冷冷地收场。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这沉默也就成为一种答复了,因道:“我只要你幸福。”

两人默然,深沉的爱在时间这慢慢沉淀,任由缘尽……

留下的只有痛……

石翠芝与许叔惠的缘是无声的报复

缘,妙不可言。用在他们身上在适合不过了。她,一个千金小姐、大家闺秀,而他一介寒儒,清贫却很知趣,在南京的邂逅,让他们一见钟情,然而家人的阻挠,彼此的沉默,将爱掩藏得那么滴水不漏。她与世均草草结婚了,他赌气留学美国。

这段爱在尘封了14年之后被打开,那时的他已离婚,而她膝下有一双儿女,但却不幸福。

只有在那一片彼此的笑声中,她才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却永远无法回到从前……

顾曼璐与张豫谨的缘是黯然的离开

顾曼璐是个令人痛恨却又让人同情的人物。从一个单纯少女到妖媚舞女,最后沦落为无耻毒妇。悲剧的开始源于为了家庭的生计开始的舞女生涯。然而她最爱的还是那个与她从小结亲的张豫谨,最不能辜负的最后还是辜负的张豫谨,她选择了离开,默然地离开,钻进了灯红酒绿。一个舞女被后辈抢饭碗的哀怨,一个年华渐逝的女人拼命想抓住一点东西的急切,让她抓住了祝鸿才——这根救命的稻草,原以为会就此平静可不曾想一段畸形的孽缘开始了,面对情变,她变得愈加的泼辣,甚至残忍,面对未能添丁而失宠的境地她顿生毒计,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妹妹葬送给祝鸿才这头“禽兽”,而张豫谨在此时选择了死心,明智地找了个女人过上平静的生活。

是解脱?是逃避?

张爱玲用她那细腻的笔法,冷淡的字句,将骨子里的苍凉贯穿整部小说,以一贯的悲剧结束了这一切的爱恨情愁。

有缘相见,无缘结果,有情人在时间的海洋内未曾冲淡彼此的爱,而是选择了尘封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生命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也许,生命本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子吧。

半生缘读后感篇二

看完张爱玲的《半生缘》,又名《十八春》,主要是主人公认识了十八年的故事。沈世均、顾曼桢两个普通人从逐渐的好感、彼此心中有对方、生死之约到阴差阳错分开、互相挂念、最后为了各自的家庭而成为好友的故事。期间张豫瑾、顾曼璐、祝鸿才、许淑惠、石翠芝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也是不坚定的健忘的。在姐姐顾曼璐、姐夫祝鸿才的合谋下,顾曼桢被祝鸿才强暴怀上了孩子并关押了起来,顾曼桢对祝鸿才应该说已经恨之入骨。而当孩子出生、姐姐去世后,这种仇恨变淡,甚至到后来主动去照顾孩子,这可以说是为了孩子,但是经受不住其手段而嫁给了祝鸿才,真是记吃不记打,生活无忧虽然有了保障,孩子成了生活的寄托,幸福却全然没有了,家庭冷战一直在继续。还有张豫瑾,原来是和顾曼璐青梅竹马的,后来鼓满路已经出嫁而没有了希望,住在顾家看到顾曼桢长得很像其姐姐,于是开始喜欢起顾曼桢起来感情就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始至终的喜欢太难了,不过张豫瑾对顾曼桢的喜欢持续到了最后,虽然他也结婚了,到后来还是牵挂着顾曼桢。里面的细节描写还是很细致入微的:沈世均给顾曼桢拣手套送会时避着别人避嫌、饭店吃饭放筷子、顾曼桢给徐叔惠、沈世军织毛衣掩护着两人的关系、沈世均送顾曼桢去家教在楼下多呆了几分钟等等,都对人物内心的挣扎、彷徨深刻进行了描述。

命运是无常的,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而我们依然能继续计划着关于未来的美丽的梦想。顾曼桢因为被关押而无法与沈世均联系沟通,海枯石烂的诺言就这样被轻而易举的粉碎,在黑暗屋子里顾曼桢积攒了一肚子话想对沈世均说,可是等到双方见面,时间让一切归于平淡,原先想说的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更不知道说了的意义。时间和空间这个巨大的距离让不愈的感情缠身了缝隙,甚至是消散,毕竟都是凡人,都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的急剧变化,是的人的感情更佳的善变、热闹的诺言可信度降低,那种至死不渝的约定和行动、那种等待对方二十年、五十年的可歌可泣的忠贞不渝的传奇爱情早已经作古,所以年不见不见的他们几乎等于形同陌路之人:他结婚了、她被强暴怀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决定是最关键的,而往往却被周围的人所左右,人就这样顺从了社会、迷失了自我。沈世均和顾曼桢不顾家人的反对走在一起时,别人顺从了。而张豫瑾出现时,家人极力撮合,顾曼桢又开始动摇起来,幸亏自己理清了自己到底喜欢谁。顾曼桢被姐夫强暴,却在家人的劝说下减消了对其的仇恨。沈世均和石翠芝都知道对方是不适合的,却被撮合在了一起。

半生缘就是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故事,计划和安排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所打破,人只是在被动的接受和顺从,所有的挣扎和反抗终究是徒劳的,感情是捉摸不定的,爱情在一定时间是甜蜜的、温馨的,却很难保险,只有无趣、无聊、无味的生活能够持久和永恒下去。生命和生活虽然经常是作选择题,但是却是在优先的选择项内、选择一个被暗示、被安排、被胁迫的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选项,千百万个不愿意都抵挡不住生活的安排。而这就是生活。

半生缘读后感篇三

当沈世钧向他的家人屈从,辞掉了上海的工程师工作,其实沈世钧和顾曼桢的爱情悲剧就已经注定,就算顾曼桢没被姐姐无耻的出卖,没被祝鸿才强奸,沈世钧和顾曼桢也不可能走到一起。沈世钧的家人是瞧不起顾曼桢这种家境的人的,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做着舞女和暗娼的工作,他们这种自视清高的家庭又怎会沾上这种亲戚,因为顾曼璐的工作他们就断定顾曼桢也会像她姐姐一样,她们一家人都是“不干净”的人,所以顾曼桢和沈世钧的婚事就如同镜花水月,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我并不喜欢沈世钧这样的人,有点懦弱,有点小气。如果沈世钧可以为顾曼桢不顾一切待在上海,可能她们两个还会有一点在一起生活的希望,但在小说中可以看出沈世钧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就算勉强在一起,这么多人的阻挠,也不会生活的幸福,还是会悲剧收场。

顾曼璐是个挺可悲的人,很多人说如果不是她姐姐灭绝人性的出卖,顾曼桢就不会这样不幸了,但我认为事实并不是在这样的,刚才我已经说了沈世钧和顾曼桢的爱情悲剧是有着必然性的,顾曼桢人生的不幸,实质也是有着必然性的,顾曼桢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没有父亲,如果没有顾曼璐牺牲自己去赚钱,养活这一大家人,顾曼桢可能今后的命运会更加的悲惨,顾曼桢能接受教育,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都是她姐姐“卖肉”换来的。

顾曼璐曾经也是和顾曼桢一样的人,单纯、善良的女性。她本来有着光明的未来,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张豫瑾结婚,但为了弟弟妹妹和母亲,她甘愿放弃这一切,能有这种牺牲精神的人本性又会坏到哪里去呢?顾曼璐是被这个社会,被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扭曲的丧失了人性,顾曼璐的出发点是多么的高尚,但社会上不会有一个人同情她,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有点瞧不起她,只有顾曼桢没有瞧不起自己的姐姐。

顾曼璐的牺牲换来了什么?就换来了别人的轻视和蔑视,我相信任何人碰到这样的境遇都会心理失衡吧!顾曼璐开始知道祝鸿才对自己的妹妹不安好心时,她是想保护自己妹妹的,所以她还有意识的和家人疏远,让顾曼桢不要像自己那样落在祝鸿才这个流氓的手中。但是后来顾曼璐和祝鸿才的关系越来越来差,她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本身就被别人瞧不起,所以她就像捉住救命稻草似的,想捉住祝鸿才,如果祝鸿才这种人都不要她了,还会有谁要她呢?再加上她误认为自己的妹妹也像别人一样看不起她,还抢了自己最喜欢也是最放不下的人张豫瑾,所以产生了嫉妒之心,激起了已埋藏在心中扭曲的人性,没有一点人性的把自己的妹妹“卖”给了祝鸿才,但最终顾曼璐也受到了惩罚,悲惨的死去。

在小说中顾曼桢的坚强、独立、勇敢的和命运做斗争的精神是那样让人为之动容,特别是小说中顾曼桢千方设法逃出祝鸿才和顾曼璐魔爪的描写,感动的可以让人流下眼泪,顾曼桢在被他们俩囚禁的那段时间她本想一死了之,但是她一直对沈世钧是抱着希望的,她盼望着沈世钧会来救她或者自己逃出去还是能继续和沈世钧结婚,过上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的生活,虽然被祝鸿才强奸有了孩子,她觉得这算不了什么,她始终相信沈世钧是爱她的,沈世钧在知道她的遭遇后会更加的爱她、保护她,但她的幻想从始至终也没有实现,当顾曼桢费劲千辛万苦逃出来时,得到的却是沈世钧已经结婚的消息,这对于顾曼桢绝对是致命性的打击,但顾曼桢依然坚强的生活着,靠自己的双手,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堕落。顾曼桢为了自己孩子不受虐待,也选择了牺牲自己,嫁给了祝鸿才。她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呢?难道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

虽然《半生缘》是一个悲剧的故事,但张爱玲还是给顾曼桢设置了能看得到希望和光明的结局,最后顾曼桢成功的和祝鸿才离了婚,也得到了儿子,她又可以重新开启一段新的生活,或者在今后她还会遇到自己很想和他结婚的那个男人,但这个人绝对不会是沈世钧,沈世钧的家庭和性格已经决定这段爱情会是悲剧,顾曼桢被姐姐出卖,被祝鸿才强奸这只是他们之间的小插曲,也就把他们俩拆散,但顾曼桢的心中和沈世钧这段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爱从始至终都是美好的,她也没有去憎恨沈世钧,这一切并不能全怪他,顾曼桢就留守着这份爱独自的坚强的生活下去,况且爱一个人并不是要得到对方,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只要知道对方过得幸福这已足够。

半生缘读后感篇四

我们回不去了dd我读到最后,总是泪水涟涟,曼桢和世钧就这么阴差阳错地分开了,分开了十四年后,才消释前嫌,才知道彼此已经错过了最幸福的时光。

爱得美好。两个心地善良的年轻人,最是一低头的温柔,小心翼翼地遮掩,终有那如此炽烈的情怀,是那只遗失的红手套,是那件用心编织的毛衣,是那份未完成的信……还是父亲的那份不信任,或者是对“第三者”张豫瑾的那份嫉妒……挚爱中总有也或大或小的波澜,但是,若有爱,这些又算得了什么,所有的,都抵不住对彼此刻骨铭心的思念。再回首,爱已成殇。再深,再久,却抵不住现实的无奈。再见面,泪眼中,只能永别。

爱得错乱。翠枝明明是爱着淑惠,淑惠也是有感觉的,可是,辗转反侧,他们的只是彼此的过客,席已散,酒微醺,爱无处安放,冷了的心,继续漂泊,但淑惠赌着一口气dd我还会结婚,我定会成为一个有钱人,这分明是翠枝家人拒绝淑惠的方式。一鹏最是幸福,牵手翠枝时,却遇到了真爱。张爱玲的半生缘写尽了女人们的苍凉,细腻而悲伤,是泪也没有了的那种凄凉。

每个人,也许也正真经历过,缘来缘去,是命运。聚散离合,自成故事,苦苦的,在淡淡的生活中上演。

文档为doc格式

半生缘读后感篇五

读了《半生缘》之后,同情的是曼桢的苦命,埋怨的是世钧的懦弱以及对曼桢的不信任,痛恨的是曼璐和祝鸿才的自私他们不顾亲情毁了曼桢一生的幸福没想到,亲姐姐会如此荒唐,可笑。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半生缘的读书心得体会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次读张爱玲的书。读起来确实有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今天半天之内就读了全书的一半。这文字有种说不出的魅力,足够诱人。不过,读到结局,弱弱地有些失望——感觉张爱玲这样的女子,她怎么可能写出喜剧呢?虽然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个悖论了——很多人都不会认为这是喜剧——张爱玲啊。。

不禁感叹,时间,真可怕!没有谁离不了谁,曾经的海誓山盟最后不也归于平淡了吗?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是浮云!

只是,爱情的死亡在于什么?在于误会!!世钧和曼帧,多么纯粹、多么真挚的爱,却因种种误会被生生地扼杀,徒留终身遗憾!是怪当时的社会环境吗?不是!怪他们自己不敢坚信,坚信爱的伟大力量!

如果那时就有《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就好了,他们这种文化人应该看看这本书,就不会轻易的产生那么多误会,让反对他们的爱的人有机可乘,留下那无可挽回的遗憾。所以,吸取经验教训,必然要送冉冉一本!

其实他等同于已经说了。她也已经听见了。她脸上完全是静止的,但是他看得出来她是非常快乐。这世界上忽然照耀着一种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别清晰,确切。他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觉得心地清楚,好像考试的时候,坐下来一看题目,答案全市他知道的,心里是那样的兴奋,而又感到一种异样的平静。

曼帧想到:“这次和世钧冲突起来,起因虽然是为了姐姐,其实还是因为他的态度不大好,近来总觉得两个人思想上有些距离。所以姐姐就是死了,问题也还是不能解决的。”她反复地告诉自己,姐姐死了也没用,自己就又对反对自己有一点疑惑,是不是还是有一点盼望她死呢?曼帧立刻觉得她这种意念是犯罪的,她惭愧极了。

春天,虹桥路祝家那一课紫荆花也开花了,紫郁郁的开了一树的小红花。有一只鸟立在曼帧的窗台上跳跳纵纵,房间里面寂静得异样,它以为房间里没有人,竟飞进来了,扑啦扑啦乱飞乱撞,曼帧似乎对它也不怎样注意。她坐在一张椅子上。她的病已经好了,但是她发现她有孕了。她现在总是这样呆呆的,人整个有点麻木。坐在那里,太阳晒在脚背上,很是温暖,像是一只黄猫咕噜咕噜伏在她脚上。她因为和这世界完全隔离了,所以连这阳光照在身上都觉得有了一种异样的亲切的意味。

今天这雨是突然之间下起来的,慕瑾出去的时候未见得带着雨衣,一定是他太太把雨衣带到饭馆子里去的。他们当然是感情非常好,这在慕瑾说话的口吻中也可以听得出来。

那么世钧呢,他的婚后生活是不是也一样的美满?许久没有想起他来了。她自己以为她的痛苦久已钝化了。但是那痛苦似乎是她身体里面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永远是新鲜强烈的,一发作起来就不给她片刻的休息。

曼帧站在房门口,也呆住了,她大概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世钧。满地的斜阳,那阳光从竹帘子里面晒进来,风吹着帘子,地板上一条条金黄色老虎纹似的日影便晃晃悠悠的,晃的人眼花。

静谧的夜晚,关上门,推开窗,打开音乐,翻开书,心情瞬间平静下来,只随着爱玲的思绪流连在一段段悲戚的爱情故事之中。

半生的缘分,一生的思念和遗憾!这是我看过最悲的一部小说,还记得每晚合上书后久久不能入眠,同情曼桢的凄惨命运,埋怨世钧的懦弱和对曼桢的不信任,更痛恨曼璐的荒唐可笑和祝鸿才的良心泯灭。

顾曼桢,对于她,我既喜欢又敬佩,有同情也有气愤。一个出生清贫的女子,坚忍、倔强,在姐姐出嫁后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为了亲情牺牲自己的感情。在被姐姐和母亲私心合谋下,遭到姐夫的强暴,囚禁。而坚强的她又一次挺了过来,在病友的帮助下逃离医院,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这是一个有气节有思想的女子,可偏偏还是在命运面前犯了糊涂。关键的时候,她的善良懦弱又一次将自己拖进命运的漩涡。她恨祝鸿才,曾咬牙切齿的说不会嫁给他,可最后仍然忍气吞声的嫁了。即使她想这一切是为了孩子,可终归是不值的、错误的决定。可喜的是最后的最后,她再一次走了出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也许这就是她最好的结局了吧。顾曼桢和沈世钧的爱情错别只能怪老天对他们的捉弄和这个时代的遗憾,当然还有我对世钧的懦弱所不满。他没有一点男人的气魄,不敢像父母坦诚和曼桢的关系,怀疑曼桢对自己的感情,是他的多疑和不信任毁掉了自己和曼桢的幸福。甚至,他一再低头和翠之结婚,维系着他们不幸的婚姻。20xx年后,再次遇到曼桢,那一句再也回不去了让无数人心痛。两人默然,让这深沉的爱情在时间里沉淀,任由缘灭.....这是一个失败者,可又能把所有的过错全推到他身上么?终究都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

顾曼璐,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子。从单纯少女到妖媚的舞女,再到无耻毒妇,最后可悲的死去。她的一生就是这个时代的写照。她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抛弃和慕瑾的爱情,钻进灯红酒绿的舞厅,陷入了浑浊的人生,变的市侩和狠毒。她是可恨的,又是那样的可悲。一个柔弱单纯的女子,要不是生活命运的捉弄又何至于此?当初的有情人又怎能一个堕落、离世,一个选择离开故土。。。

正如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惟有这一句:"哦是你吗?而曼桢和世均,叔惠和翠芝,曼璐和豫谨等等终究在那个束缚思想的年代是晚了一步或早了一步于千万人海中错过。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浮生若梦,只叹情深缘浅!

红尘中,浮沉多少个梦?太匆匆,转眼又是一个秋。回首半生,恍如一梦,何处停留?迷蒙中,化作一只风筝,在天涯尽头,擦身而过,注定的结果。

顾曼桢是张爱玲笔下鲜有的几个没有戾气的女子之一,外表看似柔弱易碎,实则坚实勇敢,与世钧的爱情像缓缓流淌的乐章,沁人心脾,也像陈年老酒,愈沉淀愈香醇。秋日,在世钧目光中,踩着落叶甜蜜地离开,缠满绒线的红宝石戒指就是一生的约定,原本以为这就是她全部的故事,平静,浪漫,温馨,怎奈何,阴错阳差的一个转身,天翻地覆,空余半生缘,半生泪。

提起曼桢,不得不提起曼璐。虽说曼桢是曼璐的牺牲品,可是对于曼璐,实在不忍多说什么。醉生梦死,流光溢彩的大上海,永远是强者的天下,卑微的人在强势的压迫下战战兢兢,如蝼蚁般生活着。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背景的女孩子,声色场所陪舞卖笑,迎来送往,辛苦支撑着一个庞大的家庭。直到错过了最好的年华,才猛然惊觉韶光已逝,美人迟暮,像盛极的花渐趋凋落。当年美好的初恋成了心口的朱砂痣,挥之不去,亦无可奈何。这不是她能选择的。贫苦人家的女儿在冲突与矛盾的年代又能怎样做?曼桢可以理解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和妓女谁更不道德。”可那些自诩正派的人会理解她吗?道貌岸然的人太多,能设身处地为他人想的人太少。后来的她陷入癫狂又悲哀地死去,她最美好的时光定格在与豫瑾约会的晚上,紫色旗袍,青春明媚,只是这终究还是抓不住的过往。

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畸形社会下悲剧酿成的催化剂,一抹很重的底色,渲染了卑微、可怜的生命。充满着高尚与卑鄙,新潮与顽固的年代,嫖客可以一边花天酒地,一边一本正经地大谈时局政治,一边接受别人的谄媚与敬重;而妓女就只能永远背着沉重的道德枷锁,受人歧视,祸及家人。当新式青年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时,借腹生子,门当户对的旧习俗旧观念却硬生生冲散了原本相爱的人们,曼桢与世钧,翠芝与叔惠,他们挡不住的是命运的翻云覆雨还是内心的怯懦与退让?如果当初能勇敢一点,决绝一点,是不是就会不一样?可惜早已没有如果,没有了当初。

十四年后,兜兜转转再次相见,早已为人父母,结局已定,只能叹一声:我们,回不去了,无悲无喜。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束,世钧继续着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曼桢守着当初心花无涯的惊艳,耐得住寂寞终老。十四年物转星移,不复当年模样,各自需寻各自路。半生匆匆,就当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醒了,泪干了,曲终人散,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