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国名句句 爱国诗词名句(实用10篇)

小编: 书香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爱国名句句篇一

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国,那么关于爱国的诗词有哪些?

1、《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3、《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4、《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0、《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爱国名句句篇二

2.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3.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4.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5.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6.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7.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8.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0.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 编《六亲五法》

11.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2.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13.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15.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16.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7.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18.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19.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0.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爱国名句句篇三

1.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2.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3.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陈毅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5.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 海涅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7.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 大仲马

8.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9.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 陆游

10.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

11.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 吴仲华

1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来

13.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 聂鲁达

14.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 林耐

15.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16.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17.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18.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19.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 马雅可夫斯基

20.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21.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华罗庚

2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23.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 居里夫人

24.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 肖邦

爱国名句句篇四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文天祥少年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到侯城书院去。一进大门,只见对面墙上挂着几幅人物画像。

“这是谁呀?”文天祥指着一幅画像问。

“欧阳修。”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读过他的文章!”文天祥兴致勃勃地说,“那篇《醉翁亭记》,写得妙极了!”

“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杨邦义,”父亲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画像,“他被金兵俘虏后,坚贞不屈,宁死不降。金国大将张真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杀了,还挖出了他的心……”

“太惨了!”文天祥眼睛里喷射出怒光。

“这边两幅画像,分别画的是周必大和胡铨。他们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亲深情地介绍着,每一言每一语都强烈地撞击着文天祥纯真的心灵。

文天祥决心学习欧阳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气度学识,杨邦义、胡铨的气节忠勇,长大了报效国家。为表达这种雄心壮志,他当即从附近的山坡上找来五棵柏树苗,栽在书院门前。前四棵柏树,象征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后来,这五棵柏树不仅全成活了,而且长得格外苍翠。

清代著名诗人胡友梅还写过一首《吊侯城书院古柏》的五言古诗呢!可惜,由于战乱,先后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为灰烬。幸存的两棵,现已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接受人们的凭吊。

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

“我们不想灭掉宋国!”

“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拼!”

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

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

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了几年,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这样,我死了以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样?”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斩钉截铁地说:“我别无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

刑场上,文天祥面色从容。他对监斩官说:“我的祖国在南方,我要面对南方而死!”说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几拜,仰天长叹道,“我事已毕,心无悔矣!”

文天祥小的时候,父亲教他读书,而且总是喜欢在功课之外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让小文天祥受益匪浅。

一天,父亲和他在书房读书,一陈凉风吹来,窗外的竹叶发出一陈细微的声响。父亲喜欢竹子,所以家里种了好多。小文天祥看着窗外几百棵翠竹,不禁问道:“您为什么这样喜欢竹子?”

父亲拉着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的亭亭玉立、硬朗有节的绿竹对他说:“你想想看,竹子还在没出土的竹笋时就已经有节了,就像人从小就要有节操;而竹子长到了凌云的高度竹竿里还是空心的,就像很多人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后依然很虚心一样;竹叶也不像别的树叶天气寒冷就会凋落,现在即使是冬天依然是翠绿的,它有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竹子本身也是,你可以将它折断,但却不能让它一直弯曲地存在着,就像人一样宁折不变。所以说,竹子本身的构造很有寓意,象征着人的一些美好品质,做人也要这样才行啊!”文天祥听得入了神,也从心底萌发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还将“像竹子一样做人”的话写成条幅,并当成座右铭贴在床头,挂在书桌前,以警示自己。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所以他暗下决心:“将来,我不但要为国家做事,成就一番事业,还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屈不挠。”从此后读书更用功了,他要像竹子一样,做很优秀而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天祥长大后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元朝军队入侵宋朝时,他自己招募军队,反抗“侵略”。在不幸被俘后,面对高官厚禄的引诱不为所动,最后被杀,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而他的壮节高义,也鼓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南宋在崖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爱国名句句篇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爱国名句句篇六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爱国的.诗词名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5、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6、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7、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4、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15、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7、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2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2、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23、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6、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28、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29、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 和蕃》

30、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31、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32、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33、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34、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3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9、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4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3、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4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4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4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4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50、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51、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2、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5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55、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5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6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6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68、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70、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 编《六亲五法》

爱国名句句篇七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7、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11、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送许郢州序》

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1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14、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6、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7、有谁知?鬓残,心未死。——陆游《夜游宫》

1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9、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0、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爱国名句句篇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清·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清·龚自珍漫感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瑾对酒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毛泽东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洪秀全《吟剑诗》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爱国名句句篇九

2、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5、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6、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7、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9、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10、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1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1、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2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2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24、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25、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2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27、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2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爱国名句句篇十

1、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2、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3、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4、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7、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

12、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13、但愿天下,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文天祥的爱国故事,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宁死不屈的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文天祥栽树的故事

文天祥少年时候,有一次跟父亲到侯城书院去。一进大门,只见对面墙上挂着几幅人物画像。

“这是谁呀?”文天祥指着一幅画像问。

“欧阳修。”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读过他的文章!”文天祥兴致勃勃地说,“那篇《醉翁亭记》,写得妙极了!”

“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杨邦义,”父亲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画像,“他被金兵俘虏后,坚贞不屈,宁死不降。金国大将张真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杀了,还挖出了他的心……”

“太惨了!”文天祥眼睛里喷射出怒光。

“这边两幅画像,分别画的是周必大和胡铨。他们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亲深情地介绍着,每一言每一语都强烈地撞击着文天祥纯真的心灵。

文天祥决心学习欧阳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气度学识,杨邦义、胡铨的气节忠勇,长大了报效国家。为表达这种雄心壮志,他当即从附近的山坡上找来五棵柏树苗,栽在书院门前。前四棵柏树,象征欧阳修、周必大、杨邦义、胡铨,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后来,这五棵柏树不仅全成活了,而且长得格外苍翠。

清代著名诗人胡友梅还写过一首《吊侯城书院古柏》的五言古诗呢!可惜,由于战乱,先后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为灰烬。幸存的两棵,现已列为重点保护文物,接受人们的凭吊。

我要面向祖国而死

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

“我们不想灭掉宋国!”

“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拼!”

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

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

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了几年,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这样,我死了以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样?”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斩钉截铁地说:“我别无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

刑场上,文天祥面色从容。他对监斩官说:“我的祖国在南方,我要面对南方而死!”说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几拜,仰天长叹道,“我事已毕,心无悔矣!”

像竹子一样做人

文天祥小的时候,父亲教他读书,而且总是喜欢在功课之外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让小文天祥受益匪浅。

一天,父亲和他在书房读书,一陈凉风吹来,窗外的竹叶发出一陈细微的声响。父亲喜欢竹子,所以家里种了好多。小文天祥看着窗外几百棵翠竹,不禁问道:“您为什么这样喜欢竹子?”

父亲拉着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的亭亭玉立、硬朗有节的绿竹对他说:“你想想看,竹子还在没出土的竹笋时就已经有节了,就像人从小就要有节操;而竹子长到了凌云的高度竹竿里还是空心的,就像很多人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后依然很虚心一样;竹叶也不像别的树叶天气寒冷就会凋落,现在即使是冬天依然是翠绿的,它有一种坚强不屈的性格。竹子本身也是,你可以将它折断,但却不能让它一直弯曲地存在着,就像人一样宁折不变。所以说,竹子本身的构造很有寓意,象征着人的一些美好品质,做人也要这样才行啊!”文天祥听得入了神,也从心底萌发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还将“像竹子一样做人”的话写成条幅,并当成座右铭贴在床头,挂在书桌前,以警示自己。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所以他暗下决心:“将来,我不但要为国家做事,成就一番事业,还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屈不挠。”从此后读书更用功了,他要像竹子一样,做很优秀而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天祥长大后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元朝军队入侵宋朝时,他自己招募军队,反抗“侵略”。在不幸被俘后,面对高官厚禄的引诱不为所动,最后被杀,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而他的壮节高义,也鼓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决不投降的文天祥

南宋在崖山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