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模板7篇)

小编: FS文字使者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篇一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惠、沧、浸、殷、诲、坎、坷、倔、昂、朽”10个生字;理解“明月高悬、月光如银、月光如水、委婉连绵、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3、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

2、感悟、体验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走近阿炳

1、孩子们,你们知道课前播放的曲子叫什么名字吗?学生齐读题目。

2、《二泉映月》是一首的曲子,是谁创作的?(阿炳)你对阿炳有些什么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阿炳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合作学习生词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互相交流。

2、检查自渎情况。

(1)出示生字词,自由读,开火车认读字词。教师随机正音。

(三)感悟内涵,品味艰辛

1、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不朽的乐曲,还是有名的风景胜地。找出课文中描写二泉景色的句子,练习朗读。 出示相关语句,指导读出二泉的美。

2、阿炳是怎样创作出《二泉映月》的?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内涵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自然段。

3、出示四自然段,指名学生读,体会创作过程。

4、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胡琴,拉弓抚弦。《二泉映月》就这样产生了。(出示5自然段描写琴声内涵的句子)

(1) 自由朗读,体会琴声的丰富内涵

(3) 了解到琴声有如此丰富的内涵,现在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你想怎样听?让我们用整个心灵来聆听这首不朽的乐曲吧!(播放《二泉映月》,师生屏息聆听)

(4) 听完了,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5) 乐曲如此扣人心弦,怎样才能通过朗读把它的内涵表现出来呢,说说你的好建议。

(6) 指名学生读,师生评价。

(7) 让我们听着音乐,用心来读读这段文字。

5、师生在音乐声中激情演绎6、7自然段。

(四)领悟精神,升华情感

2、学生谈感受,齐读书上句子:他爱音乐,爱惠山的清泉。

(五)课外拓展,总结全文

2、教师总结: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孩子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如果有苦难来临,让我们勇敢的面对它!

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一段音乐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了解曲名。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欣赏《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欣赏的时候闭上眼睛,边听边用心去感受。欣赏完后交流听时的感受,为课文的学习作情感的铺垫。

二、明确三个目标。

1.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

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

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三、走近一位人物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用简短的语言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2.学生自读。

3.交流: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读音,指导朗读。

大屏幕出示词语,相机正音。

无锡  惠山  倾诉  激愤  富饶  乐坛  享有

葱茏  哭泣  倔强  呐喊  积淀  委婉  抒发

恬静  摇曳  泯灭  萦绕  患病  坎坷  搀扶

4.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读,作批注,写感受,引领全体学生动脑,动笔。为学生初步感知人物作好铺垫。

四、体验一段人生

1.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五十多年过去了,音乐家阿炳早已融入惠山的一片净土之中。然而,他钟爱一生的美景依旧。让我们再次来到无锡,来到无锡的惠山,伴着美好的月色共赏“二泉映月”这道醉人的风景。

2.出示课件:

茫茫月色             月光如银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抽生朗读,其他同学欣赏。教师激励评价。

一组灵动的文字,就是一副曼妙的风景。让我们再读这组词语,用我们甜美的声音唤出惠山的月,惠山的泉。学生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 由“二泉映月”这道给予阿炳丰富音乐情感的风景引入,既回忆了已有的认知状况,完成以旧拓新的任务;又利用声音、图片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教学的轨道上来。

(过渡)天上的明月啊,圆了又缺:惠山的清泉呀,依然清冽。

看着这月,赏着这泉,似乎依稀听得见阿炳踽踽而行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学生拿笔做出标记,交流回答。

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篇三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块儿学习来一篇课文,题目是《二泉映月》,(板书  齐读)关于二泉映月,大家都知道些什么?昨天见面的时候,大家知道的还不多,看看通过昨晚的预习,今天有没有进步?(自由谈)

不错,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它还是无锡惠山脚下一道著名的风景。原名叫惠泉,后来唐代茶圣陆羽品尝了这里的泉水,觉得它甘甜清冽,称这里为天下第二泉,大诗人李绅称这里的泉水为“人间灵液”,宋徽宗、清代康熙、乾隆都曾经亲自品尝过这里的泉水,甚至把它作为贡品。

二、美读“二泉景”

实际上,在我们的课文中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完成这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把你能够发现,能够找到的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找出来,用笔画出来。

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茫茫月夜 月光如银 )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5、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

咱们把这四句话变成八个词,谁再来读一读?边读边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茫茫月夜   月光如银-----你读出了朦胧的美

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你读出了灵动的美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你读出了宁静的美“泓”字可否改为“股”?联系静影沉璧。从“静影沉璧”你们联想到什么?再齐读。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月者寒也,泉者冷也。你读出了冷清的美

读书要字正腔圆,读词要做到声断而意不断。

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语连起来就像什么?(一首诗一幅画)对,什么叫如诗如画,这就是!咱们能不能把这种如诗如画的感觉连在一起读一遍?读—— 什么感觉? (美不胜收)

三、感受阿炳心。

师:这就是无锡惠山的二泉映月,使人陶醉,让人沉醉。但是,这样如诗如画的风景,对三十五岁以后的阿炳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看得到吗?他看到的只有什么?(一片黑暗)是啊!没有花,没有草,没有月,没有泉,没有一切景致。这是多么让人感到孤独和痛苦的事情。下面我们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认真读一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两段的内容中能读出“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是什么吗?(指名读)

是啊,一样的中秋夜,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清泉,

不一样的是---人老了,那年是小阿炳,如今已成中年;

身边的人由师父换成了邻家少年,因为---师父已经去世了;

那年是来赏月,而今只能听听流水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那年小阿炳除了流水声,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师父告诉小阿炳,等你长大了,就一定会从中听到奇妙的声音。如今阿炳从这淙淙的流水声中想到了什么?他听到了什么?(出示文字一)

(板书: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2.理解“坎坷”。 “坎坷”是这一课的生字。讲解生字。

3.谁能够用课文中的内容来具体说说“坎坷”。你知道阿炳经历了哪些坎坷?

6.然而,又是什么让他倔强的呐喊呢?(对音乐的热爱 对光明的向往 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望!)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5.你读懂了阿炳的心吗?再读这段话。

四、聆听“二泉”乐

过渡: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放音乐 二泉映月)

1、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优美 凄凉 愁苦 高昂)

2、让我们再来通过文字走进二泉映月。乐曲分三部分,谁来读开始的部分。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这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3、男同学来读读高潮部分?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这是阿炳对命运的抗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4、接下来,自然是尾声。请女同学来。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是啊!这就是著名的二泉映月,大家听:(师范读)同学们,让我们再用自己的心,贴近阿炳的心,一同走进《二泉映月》。齐读。

5、冷冷的弦,瘦瘦的人,颤颤的手,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阿炳是用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出示文字三)

6、而这一切,阿炳只能向谁倾诉呢?(茫茫月夜)为什么?(现实无知音)

在阿炳去世近三十年后,有这样一个知音广为人知,有这样一个故事传为佳话——

拓展:(出示文字四)

1978年,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当他听完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三、尾声。

最后,让我们再来听一段珍贵的历史录音。这是阿炳生前唯一的一次录音,是已故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用当时最好的国外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下的。在阿炳演奏过的270多首曲目中,仅仅留下了三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成为了这位伟大的民间音乐家留给人世的最后声音。让我们一起在这首二泉映月中缅怀这位苦难一生,抗争一生的民间音乐家吧!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委婉连绵 蜿蜒而来    赞叹 怀念 思索

步步高昂 进入高潮    抗争 向往

舒缓起伏 恬静激荡    爱

对命运的抗争 对光明的向往

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篇四

1、开头语: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同时也知道,这“二泉映月”其实也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

2、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不禁被这稀有的风景给迷住了。于是,不由自主地摘录下了一些词语。

4、(出示图片)同学看这番景色是那样的和谐、宁静,你们忍心打破这番宁静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美美地把这些次读一读。

5、学生齐读。

6、十多年前的一个中秋夜,小阿炳和我们一样对眼前的这番美景是如痴如醉。十多年后的又一个中秋夜,已是双目失明的阿炳还能看见这如画般的美景吗?他的眼前只剩下一片黑暗。

1、此时的阿炳是那样地孤单、寂寞。听着淙淙的流水声,他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的3、4小节。找一找,阿炳想到了什么?用笔划出来。

2、交流所划语句(出示)

3、是啊!那是怎样的坎坷经历啊?同学们从问中找到了吗?(板书:坎坷经历)

4、交流所划语句。(出示)

5、同学们,你觉得此时的阿炳怎样啊?(穷困、孤单、寂寞……)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去体会一下阿炳的那段悲惨遭遇。

7、阿炳在创作音乐途中的坎坷就仅仅体现在书中的这些吗?

8、同学们的脑海中可能还会浮现出这样一些场景(出示语句)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提示语。

9、阿炳可能还会有怎样的遭遇呢?请同学们拿出笔,选择一个场景,大胆地想象一下,具体地描写出来。

10、交流想象内容(注意点评)

11、是啊,可怜的阿炳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意外发生。(播放电影)

12、可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遭遇,阿炳却从没放弃对音乐的创作,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板书:不屈不挠)

13、(出示有关语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读出阿炳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14、双目失明的阿炳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在当时有人倾诉吗?他只有通过琴声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板书:倾吐情怀)

1、这时的阿炳所拉出来的到底是一首怎样的二胡曲呢?请同学们静静地欣赏《二泉映月》。

2、曲子听完了。谁来说说你听完后有什么样的感觉?

3、课文中就有一段话是来详细地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请你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4、交流所划语句。

5、请同学们再次听一听这首曲子,好好地感受一下在乐曲的旋律上和抒发的情感上都有什么样的变化。你可以一边听,一边用笔圈出一些重点词语。

6、交流重点词语。

7、刚才和同学们一起听了两遍音乐,老师被这优美的旋律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想要跟着音乐来读一读这段话,可以吗?(师配乐范读)

8、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了吧。(个别同学配乐朗读)

9、其他同学评价。

10、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读好这段话,再次感受一下阿炳那段坎坷的人生。

11、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师引读)

1、几十年来,《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就连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生盛誉。(板书:享有盛誉)

2、就像世界著名的日本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中国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时不禁泪流满面。他非常诚恳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下去听,坐着听和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说着便顺势从椅子上跪了下去。

3、为什么说“只应该跪下去听”?

4、小结:一个跪下去,表现出了小泽征尔对阿炳的无比崇敬与佩服。他跪的不仅仅是这首动人的《二泉映月》,更跪的是阿炳那历经了艰辛坎坷却不屈不挠的精神。

5、让我们一起坏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小泽征尔一起把这句话送给阿炳。

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篇五

1、同学们,你喜欢哪些音乐?能说说具体的名称吗?为什么喜欢它们?(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课前,老师已经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二泉映月》,老师想再播放其中的一部分,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感受。

(相机板书课题:二泉映月)

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部分)

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1) 《二泉映月》是阿炳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2)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大家反复读读1~4节,要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

3、分节指名朗读。

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

(1)正音:淙淙 萦绕 耳畔 倔强

(2)出示“饱经风霜”一词,理解“饱”的意思以及整个词语的意思。

(3)出示“度日如年” 一词。“度日如年”说明什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4)出示“静影沉璧” 一词。“静影沉璧”指的是什么?把什么比作什么?

5、读后指名说,教师随机板书:

时间:中秋夜

地点:二泉

环境: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流水淙淙

联想:想起了……想到了……似乎听到了……

6、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语句:“他似乎……倔强的呐喊……”

(1)、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

(2)、自读课文第2、3两节,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3)、指名回答,结合内容体会阿炳生活的“坎坷”。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1)、对照板书自背。

(2)、指名背。

(3)、齐背。

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篇六

教材说明: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三单元“有志竞成”中的一篇文章。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刚直顽强,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学情分析: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二泉映月》,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音乐和表达乐曲丰富内涵语句的意思。

2、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阿炳坎坷的人生,关注《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孕育”过程。

教学过程:

一、重温“二泉映月”美景

1、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五十多年过去了,音乐家阿炳早已融入惠山的一抔净土之中。然而,他钟爱一生的美景依旧。让我们再次来到无锡,来到无锡的惠山,伴着美好的月色共赏“二泉映月”这道醉人的风景。

2、出示课件:

茫茫月色          月光如银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淙淙流水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抽生朗读,其他同学欣赏。教师激励评价。

“一组灵动的文字,就是一幅曼妙的风景。让我们再读这组词语,用我们甜美的声音唤出惠山的月,惠山的泉。”学生齐声朗读。

二、倾听悲惨苦难人生

学生拿笔做出标记,交流回答。

2、课件出示:阿炳两次来到二泉的对比。

阿炳两次来到二泉

第一次                         第二次

·淙淙的流水声

淙淙的流水声

深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

3 、学生针对表格内容,提出问题。

4、过渡:在十多年后的那个中秋之夜,二泉池畔,究竟想到了哪些往事,让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从这淙淙的流水中听到这么多他儿时未曾听到的声音?(生默读,找一找)

预设片段:——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1)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炼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学生找一找文中描写阿炳坎坷人生的句子,读一读。

(2)“备课时,我数了数这段话,一共41个字。——6000多个日子,41个文字!短短的41个文字背后,掩盖着多少辛酸苦辣啊!师生交流命运给予阿炳的重重打击。

(3)教师总结阿炳多舛的命运:在唾弃声中降生,四岁丧母;在白眼中成长,痛丧师父;在屈辱中度日,双目失明;备课时我几度落泪,为阿炳写了一首四字词语歌。课件出示一组成语,学生读一读,感受其凄苦的人生。

痛丧师父         孤苦无依

天来横祸         双目失明

衣衫褴褛         颠沛流离

小小人生         苦苦凄凄

(3)幻灯出示:“渐渐的,渐渐的,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独坐二泉池畔,想起十多年前与师父同游惠山,共赏二泉,而如今月仍旧,泉依流,亲人面,无处寻,聆听着淙淙的流水,阿炳不禁感慨万千:

(生读片段)

——独坐二泉池畔,想到自己双目失明,孑然一身,受人白眼,遭人欺凌,聆听着淙淙的流水,阿炳不禁泪雨滂沱:

(生读片段)

三、感受刚直顽强精神

1、过渡:走进阿炳的世界,我们看到了阿炳的生活。那里只有肆虐的苦难,悲剧的命运,但无锡的人们却说,阿炳并非乞丐。相信看了下面的资料,你会对阿炳有更全面的了解。

2、课件出示:阿炳资料的补充介绍。生读一读,谈一谈。

人称阿炳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刚直顽强)。

有一次,军阀汤恩伯要阿炳为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当场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3、再次回到二泉池畔的阿炳身边,他仅仅是为自己鸣不平吗?学生说一说。感受着生命的卑微,饱尝着人情的冷暖,依然“富贵不淫,贫*不移,威武不屈。”好一个刚直的阿炳!

5、(过渡)是啊,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多少爱,多少恨,多少悲在那个寂寥的中秋之夜铺天盖地席卷着阿炳,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畔回响起来了。

四、品味不朽名曲意境

1、课件展示:二胡曲《二泉映月》

2、师:课本中,有一段文字生动地再现了《二泉映月》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请大家找一找。

学生找出课本中生动再现《二泉映月》乐曲夜阑人静,泉清月冷意境的句子。抽生读一读。

3、课件出示:

我来说琴曲:

在这段有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中,我读到了蜚声世界乐坛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好美呀,这首乐曲的起始旋律    ;渐渐的,渐渐的,随着旋律的    ,乐曲进入了     ;千回百转之后,乐曲缓缓滑向尾声,变得        。

从琴曲读心曲:

琴声绵绵,声声穿透茫茫月色;思绪翩翩,往事历历涌上心间。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阿炳可能在想:               。

乐曲升腾跌宕,步入高潮,阿炳渴望用铮铮乐音表达:          。

琴声又见恬静舒缓,叫人意犹未尽。阿炳渴望用琴声告诉人们:      。

3、抽生读——引读——示范读——配乐集体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品味。

4、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个凄惨的人世并没有善待阿炳,夺他双亲,毁他双目,在身体上彻彻底底成为弱者(板书:弱者),但是,倔强的阿炳硬是在这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奏响了强者的宣言生命的歌(板书:强者),给后世留下了无价的艺术瑰宝,与“二泉映月”共活到了人们的心中。

五、汲取积极健康魂灵

1、师生共同朗读配乐诗:《永远的二泉映月》

看不见黑暗

是因为穿行在黑暗之中

听不见苦难

是因为置身于苦难之中

一把二胡,道尽人世的沧桑

两根细弦,诉尽命运的悲凉

阿炳啊

你那把血泪斑斑的胡琴

凄凉而不绝望

忧愤而不疯狂

空荡荡的夜色中

我听到了不屈的抗争

触摸到了一颗坚强的灵魂

2、教师总结:伴着二泉映月完美无瑕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落魄的阿炳又缓缓向我们走来。苦难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阿炳穷尽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最响亮的回答。同学们,李老师想告诉大家:人在旅途,有苦有乐,笑对人生,从容不迫,穿越痛苦,赢得生活!

附板书:

二 泉 映 月

阿炳

弱者?         强者!

二泉映月的教案设计篇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3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1、读课题 复习巩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这么美的题目该读美一点!再美一点! 不知同学们读题时头脑中有没有优美的图景出现?再试试…… 会边读边想象了!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能用上节课学过的词语来表达一下吗?)

a出示词语: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镜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b读词语 

2、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b初步感知乐曲:()

(这曲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

:“很苦!”——有同感!“很凄凉!”——确实有!“很优美!”——旋律很优美!会边听边体会了!

1、设置悬念,明确目标。

(就是这样的一首曲子,一首让同学们感觉“很苦”“很悲”的曲子,它是阿炳()弹奏出来的!而且是在中秋夜弹奏出来的!你们没有疑问吗?对呀!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只要读读作者在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的描述就明白了。)

2、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导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找出关键句段。)

3、探究学习,指导朗读。

出示:“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都这么认为吗?)

a 指名读句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了吗?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原来阿炳弹奏曲子是为了“倾吐”()“情怀”()

b 理解词语:“情怀“在这里怎么讲?(情感、感情)“积淀”怎么理解?(积累、沉淀)“积淀已久的情怀”看来,阿炳的情感复杂!

(那阿炳有那些“积淀已久的情怀”呢?能联系上文来说说吗?)

 a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为什么“叹息”?为什么“哭泣”?倾诉什么?呐喊什么呢?你能联系上文来说说吗?)

b“双目失明”再读“渐渐地……”

c“卖艺度日”()再读“渐渐地……”

d 指导朗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再读“渐渐地……”

a接读: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b女生读:“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

(作者是怎么通过文字来描写阿炳这优美的二胡曲的旋律的?请用笔画出来)

a出示句子:()

a指名读(女):“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抓住“幽谷”“缓缓”)

b指名读(男):“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抓住“升腾”“高昂”)

c自读自悟:

(阿炳弹奏曲子是为了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读着这样的旋律,他想通过这“委婉连绵”的乐声倾吐什么?又想借“升腾跌宕”的琴声倾吐什么?同座相互交流,指名说,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的?)

d指导朗读

e分角色读:(女生读委婉一段,男生读高昂一段)

b学生齐读:(爱得不深!现在他只有音乐了!这么美的家乡怎能不爱?那清泉、月光他多想再看看呀!)

指名学生读:这么动人心弦的乐曲声!这么优美感人的语言文字,谁愿意再次让大家欣赏一遍!()

(就是这样的一首不朽的曲子,师生接读:(几十年来),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出示:小泽征尔跪听的故事资料

2、讨论:小泽征尔崇拜阿炳什么?

3、再听《二泉映月》

阿炳        倾吐        情怀

第三课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