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违自查报告(精选5篇)

小编: 书香墨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三违自查报告篇一

首先,我要感谢组织者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幼儿教师培训机会。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幼儿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如何更好地与幼儿互动,如何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以及如何评估他们的学习进展。我了解了各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等,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以促进幼儿教育的跨学科合作。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我更加注重在教育中加入游戏、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在反思培训过程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我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学习风格。同时,我也需要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总之,这次培训对我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幼儿教育的复杂性。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会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幼儿教师。

教师三违自查报告篇二

今年x月,我荣幸地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第一届幼儿教师培训,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听了多位幼教专家的讲座,也参观了县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她们的讲座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此次培训,专家们都用自己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让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了解到如何定位教师角色、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幼儿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等等。虽然我从教已经有二十年的经验,但通过讲座,让我认识到,要使教育能够更好地开展,作为教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天上午讲座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吴佩芳教授。吴教授给我们做了《新教师成长必读》的讲座。吴教授讲到:一、新教师一定要有师德,这是干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二、新教师首先要上好课。3年内,上课要成为新教师的主旋律。新教师一定要学会备课,一定要学会写教案,一定要学会思考。备好课,上好课,是成为好老师的基础。三、新教师一定要学会沟通,学会和同事相处,学会和学生相处,学会和家长沟通。学会和同事和学生家长相处是干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四、新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讲座时吴教授还给我们列举了许多发生过的事故,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不仅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学会提醒同事和孩子注意安全。

下午,县幼儿园的张园长给我们做了《幼儿园常规管理》的讲座。张园长告诉我们,一要善于学习,二要善于反思,三要善于研究。要善于学习,就要学习一些园所的文化,要善于反思,就要反思自己的管理,要善于研究,就要研究教师和幼儿。

第二天上午讲座的是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的园长,他给我们做了《环境创设与一日活动》。南京鼓楼幼儿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幼儿园,是全国十佳幼儿园之一,幼儿园环境创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张园长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内容、方法、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下午,参观了县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环境创设突出了“主题性”,每一个主题环境的创设都与主题教学相结合,做到了“主题与环境相融,与幼儿互动”。环境创设还体现了“共享性”,一些大型玩具设备,都在充分利用,做到了“幼儿与环境互动”。

两天的培训结束了,但讲座老师们精彩的内容和充满智慧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多反思、多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幼儿教师。

教师三违自查报告篇三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不易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几点体会: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与创新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创新教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传统教育中之所以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教师思想上重知识轻实践造成的。一个大学物理教师不会修简单的收音机就是一例。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中去,改变封闭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三、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2016关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00字3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了这个基础,教师的教育观、质量关、人生观等就比较容易调整到位,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才会自觉地站到素质教育的前列,成为合格教师。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额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我们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做?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新幼儿教师培训心得反思4

教师三违自查报告篇四

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 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 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 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 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 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 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 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 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 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 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 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 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 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 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 才会导致所谓的 “病态、 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 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 , 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 ,回复到正常 状态 ,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 ,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 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 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 ,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 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 ,这是一种异常行为 ,包括他自己在内 , 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

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 ,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 生就无法预测。 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 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因此 ,谈不上是其价值观、 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 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 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 ,他们要求给予指 导 ,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 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 差 ,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 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 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 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 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 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 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 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 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 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 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 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 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 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 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 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师三违自查报告篇五

在学校的第一堂课,是从我的暑期培训的那一刻,正式开始的,作为一名刚步入校园的新老师,这样的培训机会对于我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在两天的培训中,我认识了大量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及班主任;细心聆听了他们绘声绘色的报告,他们的侃侃而谈,精彩的讲说,让我的内心既佩服又倍感压力。因为我深知台上的他们,只是代表了学校老师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没有机会上台的骨干教师,能与这样的老师共事,我想是我人生职业生涯之幸,他们身上有无数的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将成为我之后工作的榜样。

在暑期培训的报告会中,五位班主任把他们带班的体验讲的深入浅出,让我认识到了他们工作的艰辛,班主任工作不仅是一项体力活,更是对管理能力的一种挑战;校领导关于“明确德育现状途径,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的报告,以专业扎实的基本功为根底,其中穿插了大量鲜活生动、令人深思的哲理小故事,让我对于德育有了深入的理解;“新课改”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做报告的老师满载着在教育先进地方学习到的新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诠释,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新课改的理论知识及他们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

班主任工作和新课改对于“初出茅庐”的我,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自己没有全面的去关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很难深入体会班主任工作之繁复;没有一线教学的经验,很难对新课改有灵活的发挥,在这两方面,我需要通过更过的时间来磨砺自己,提升自我。而“德育”,不仅贯穿学生一生的成长中,更是一个年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的内在能力。

在现代所编的教育学教材中,对于德育的理解为道德教育,而学校的德育,一般说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的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这些概念更多的是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德育”观念,更多的对于德,育,教,道等的零星阐释。但是,我们现在再来具体深入的谈德育的核心内容,很难逾越古人的一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