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剪窗花音乐的教案(实用8篇)

小编: 紫衣梦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一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讲课,那么你们有信心来和我一起上好这节音乐课吗?

生:有!

教师:好,那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把耳朵放松一下,一起听一首欢快的歌曲。

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教师: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

生:喜欢!

教师:为什么喜欢呢?

生:过春节可以…

生:好!

生:热烈欢快,我仿佛看到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让我也来说一说好吗?

生:好!

教师介绍乐曲的情绪及背景。

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谁能说一说中国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生:包饺子......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对春节真的是非常的了解,都是“龙的传人”!那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但是听完之后呢,老师有一个小问题要问大家,那就是: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我相信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出我的小问题的。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三部分

师:为什么呢?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生:节奏,速度的不同划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真棒,这首乐曲根据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不同可以分为三部分,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再来感受一下这三部分的不同之处。

师提问:乐曲一开始表现的是什么场面?

生:大家一起跳秧歌的热闹场面和气氛。

生:红,粉。。

生:黄,绿…..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一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节奏很慢......

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也想说说行吗?我听到这段旋律,仿佛看见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他们赞美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期待美好的'明天。那么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要懂得“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生:我仿佛看见了所有的人们都在敲锣打鼓,跳秧歌,拜年,欢歌笑舞,非常热闹……

生:红、绿、各种各样……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看来我们的同学不只是小音乐家,更是小画家!

指名同学上前来进行创作。

师:刚刚的同学创作的真不错,但是下面还有很多同学也想来展示,那么下面,让我们最后再欣赏一遍全曲,我知道咱们班同学多才多艺,那么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过春节的快乐吧!

1、歌舞表演

2、打击乐器模仿

3、轻声哼唱

4、书画表演

同学们,新年到了,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一起来欢度这个特殊的春节吧!!!

同学们,今天的“春节”你们过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老师也非常开心,谢谢你们跟我一起度过了这个难忘的春节。春节代表着辞旧迎新,所以今天之后,我祝愿同学们能够忘记过去的悲伤与不愉快,以崭新的面貌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好,下课!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二

通过听赏音乐作品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旋律中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的能力。通过歌曲《妈妈》的学唱,在理解旋律的音乐表现意义,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教时

二、欣赏

1、《遵义会议放光辉》

先完整的欣赏一遍,再作领唱、合唱的比较欣赏。在比较欣赏中每放一段,让同学结合音高、节奏、速度、力度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歌曲的旋律在不同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的组合下,分别表达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内容、情感、意境。

领唱:节奏自由,起伏有致,舒缓地演唱表现了青翠秀丽的图景,象征革命事业的发展和飞跃。

合唱:快速、欢腾的旋律描绘了红军战士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通过比较欣赏,让学生领悟领唱、合唱在音高、节奏、力度、速度的不同处理,是为歌曲的音乐形象、内容、情感、意境的表达而服务的。

2、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先完整的欣赏一遍,再分段欣赏。

分段欣赏中,老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同学先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乐曲一开始是引子(节奏自由)

第一部分优美动听,旋律先是高音区的演奏,然后力度由强趋弱,如牧民骑马远行。

第二部分的旋律音高起伏跌宕,节节拍富于变化。最后在快速的.旋律中达到乐曲的高潮。

三、音乐知识:旋律

1、问题

通过以上音乐作品的欣赏,我们已经感受到在旋律中,哪些音乐要素与塑造音乐形象有关系?同学们讨论回答。

2、再看p3的音乐知识,巩固旋律的音乐知识点。

第二教时

学唱歌曲《妈妈》

重点:重点体会歌曲《妈妈》旋律的美感,以及对祖国妈妈发自内心的亲切呼唤。

1、练声曲

2、请同学思考一下,在我们熟悉的歌曲中,有歌唱妈妈这一主题的歌曲吗?请同学讲出歌名或哼唱几句。

如:《党啊,亲爱的妈妈》、《祖国,慈祥的母亲》这些歌曲的共同特点是歌颂妈妈与歌颂党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这样的歌曲《妈妈》。

3、示范演唱《妈妈》。

4、歌曲中的难点:上波音、休止符。

5、跟着钢琴唱旋律,而后歌词。

6、唱熟后分组唱、分男女生唱、请几位同学个别演唱。

音乐教案-第一课旋律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7、全体完整的演唱歌曲

请同学带好下节课要用的打击乐器,建议吃饭的筷子、可乐瓶子里装沙子、或细小的石子。也可带你认为能敲打的打击乐器。

第三教时

重点在学生的参与,感受。

1、学生跟着钢琴哼唱视唱1,唱熟后,请大家拿出自带的打击乐器,学习敲打切分节奏xxx接着两组同学唱,两组同学打节奏,再交换练习。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新疆地区最常用的节奏xxx|xx,再由两组同学唱,两组同学打节奏。练习之后,让同学了解不同地区的歌曲,风格各异可以配上不同的节奏。

2、选择题(p41、2、3)先请同学回答,再确定正确答案。

3、复习歌曲《妈妈》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在翻斗乐场景中,看看说说小动物的房子,体验寻找小动物和小动物一起玩的快乐。

材料提供:人手一只玩具小兔、小猫、小狗;三幢自制小房子。

活动场景:翻斗乐中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呀?有几幢呀?

2是谁的家?(用三种不同方式引出小房子的'主人)

二、找找玩玩,体验快乐

1你和谁一起玩的?

2你们一起玩了什么?

三、送送动物,激发情感

我们一起把小动物送回家。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四

管弦乐《四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里的一段舞曲,精巧、别致,配上舞蹈,更有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出现在音乐会上,有时以独奏或重奏形式演出。

管弦乐《糖果仙子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节奏明快,舞蹈性很强,适合于表演唱。

歌曲《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曲调流畅、活跃,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本课以“跳起舞”为题,选用了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歌乐曲,且非常适合用舞蹈和律动等方式参与音乐聆听与歌曲演唱,孩子们会非常喜欢这一课,因此学做起来比较通畅。

1、能用线条、图形、动作、打击乐器等体验方式表现《四小天鹅舞曲》轻快活泼的情绪。初步体会舞曲的特点。

2、能用动作表现《糖果仙人舞》中的力度变化,随乐曲音色的变化展开充分的想象。

3、能用活泼愉悦的歌声演唱歌曲《小红帽》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自信地为歌曲编创简单的动作,并乐于和小伙伴合作做歌表演或分角色舞蹈。

能够用活泼愉悦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情绪。

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乐于和小伙伴合作表演。

多媒体、钢琴

听唱法、欣赏法、律动法

4课时

拓展:创编新故事——胡桃夹子未来的新生活。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五

1、根据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体验歌唱的乐趣。

2、用模唱的形式学唱歌曲,感知六个宝的'位置。

音乐磁带。

1、用儿歌问答的形式理解歌词意义。

――我叫你们好宝宝,你们叫我什么?(x老师)

――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x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幼儿边说边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

――“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嘴巴(耳朵、眼睛)在哪里”,继续问答。

2、学唱歌曲。

――老师要唱着问小朋友,小朋友也要唱着回答老师。

――把“鼻子”替换成“嘴巴”、“眼睛”、“耳朵”,再次演唱。

――由男孩子或女孩子来进行一问一答式的演唱。

――将“好宝宝”替换成某个小朋友的名字来演唱。

――要求幼儿根据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如指出鼻子、眼睛、嘴巴、耳朵等方位。

3、游戏:找个朋友。

――除了鼻子、眼睛、嘴巴、耳朵以外,还有什么宝贝?

――小手、小脚也想出来玩了!

――弹奏乐曲,全体幼儿参与演唱和表演。

1、提供《找个朋友》的音乐磁带,教师与幼儿可听着乐曲共同表演、游戏。

2、学唱若干遍后,可请部分孩子唱着问,全体幼儿唱着回答。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六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能理解歌曲内容,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愉快地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多种形式演唱歌曲的乐趣。

(一)材料投放:魔术棒一根,音乐《小鸟唱歌》。

一、以魔术语形式召唤小鸟,引发幼儿的兴趣。

(一)教师演唱魔术语“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二)引导语:小鸟要来和我们做游戏,让我们一起学会魔术语,把小鸟召唤出来。(请幼儿学唱魔术语(“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

二、猜想图谱,理解歌词。

(一)播放《(小鸟唱歌》图谱》,以问题引导,启发幼儿边猜想边观察图谱,理解歌曲(小鸟唱歌)的歌词内容。

1、在引导幼儿说出图谱所表达的意思后,清唱每一句歌词,给幼儿留下初步的印象。

(二)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伴奏,按旋律节奏朗诵歌词。

(三)完整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1、启发幼儿从小鸟愉快的歌声中,说说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活泼的气氛。

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一)整首跟唱法学唱歌曲:让幼儿对歌曲留下完整印象。重点引导幼儿听前奏演唱歌曲唱准弱起小节的节拍。

(二)轮唱法学唱歌曲:感受与同伴轮流演唱歌曲的乐趣。

(三)游戏法演唱歌曲:增添幼儿对歌曲演唱的情趣。

游戏“藏在树上的小鸟”玩法:师幼跟随音乐演唱歌曲,在唱前四句歌词时教师同时用魔术棒轻点个别幼儿的头,被点到的幼儿代表“藏在树上的小鸟”,其他幼儿扮演小树,小鸟边唱边飞,与小树面对面,在音乐的最后一句魔术语“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时你一句我一句地对唱,相互呼应。

游戏活动:在音乐区中投放小鸟头饰和音乐,引发幼儿与同伴互动,戴上小鸟头饰演唱或自编动作表演唱。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七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竖笛吹奏其旋律。

2.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

3.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1.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课件、电子琴。

同学们“粤”是哪个省的简称;“桂”是哪个省的简称。它们地处我国的南部沿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音乐也有不同的特色与文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广东、广西音乐。

1.导入

八十年代,广东流行歌曲在我国非常流行,你们的父母或许都会唱一、两首广东歌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落水天》。

2.初步感受歌曲

学生听赏歌曲说一说歌曲表现的情感

然后学生用普通话读一读民谣有同学用广东客家方言话读一读吗?

学生逐句模仿广东客家方言

3.学习歌曲

学生视唱歌谱

歌谱的节奏xx︱xx。︱这种节奏有一种悲与叹息的`感觉。

学生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方言有表情表现歌曲一唱一叹的悲凉感情

4.演奏用竖笛吹奏《落水天》

注意气息,把握节奏xx︱xx。︱

1.了解广东音乐

《旱天雷》是广东音乐传统曲目之一。

什么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民间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广州市区的民族乐合奏乐种,风格明快活泼,音色清脆明亮,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清晰而富于变化,南方民间情调突出。

二胡提高音乐并辅以扬琴、秦琴称为“三架头”并逐步代替“五架头”,使乐队音色更加明亮。后来又增加了洞箫、底子、椰胡、琵琶、三弦、低胡,扩大了表现力。广东音乐大多篇幅短小,传统曲目无复杂的大套形式。有影响的有:雨打芭蕉,双飞蝴蝶、旱天雷、步步高、赛龙夺锦等。

2.听赏音乐的主题,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有纽约的基本风格和情绪。

学生交流对音乐的初步印象:音乐的基本情绪(欢欣喜悦)、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演奏乐器(扬琴主奏)

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3.听赏第一乐段,认真倾听并尝试记住它的旋律。

交流音乐的表现的情绪活泼欢快的

音乐大跳音程的艺术效果欢欣雀跃

4.听赏第二乐段,注意与第一乐段的异同:音乐表情的变化优美流畅,相同的结束

5.最后完整听赏,学生可随乐哼唱,参与表演

1.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生视唱歌曲

注意音准与节奏

3.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学生说一说对广东音乐的基本了解。布置学生回家了解广东音乐与广西音乐的特点。

剪窗花音乐的教案篇八

欣赏乐曲《荫中鸟》

欣赏曲目《荫中鸟》是一首笛子独奏曲,刘管乐作曲,创作于五十年代。乐曲取材于河北民间音调,通过对一群在树荫中嬉戏逗乐的鸟儿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乐观豪放的情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之运用了民间流行的滑音、吐音、花舌音等竹笛吹奏技巧,更加生动地表现了荫中百鸟争鸣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达了人民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引子―――a(快板)――――b(自由地)――――a

开始的引子共8小节。上下呼应的句式,历音(由上而下快速级进)、颤音技巧的运用,犹如鸟儿的飞翔和对唱,形象生动,将人们引进到一个鸟的世界。一声俏皮的鸟叫结束引子。

a段是利索的快板,活泼欢快,由两个单句式乐段组成。两个单乐段高、低音的呼应,节奏的紧缩,形成鸟语化的旋律,起伏有致,好似鸟儿在树林中尽情对歌,音乐形象生动、鲜明。

b段是鸟鸣段落。在轻快的、固定音型的曲调伴奏下,笛子运用了多种技巧自由地模仿各种鸟叫声,生动地展现了荫中百鸟竞相争鸣的艺术情境,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a段是a段的变化再现,只是在结实时把原来的旋律略加改变,并提高八度演奏,使全曲在异常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竹笛,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2、使学生感受笛子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4、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各种鸟的图片、磁带。

一、提问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笛子?会吹笛子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出示各种笛子(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并让学生触摸试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见过的笛子、会吹的笛子及教师出示的笛子实物,使学生初步了解笛子家族的种类。)

2、教师出示各种鸟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鸟名、模仿鸟叫,可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3、那么你们听过由我们中国的笛子演奏模拟的各种鸟叫声吗?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欣赏一首笛子名曲――荫中鸟。

二、展开教学

刚才我们看了许多笛子,下面老师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我们中国的竹笛。

竹笛:古时候称作横吹,它是由竹制的吹管乐器,笛上开有吹孔、膜孔和六个按指孔。

竹笛又分为梆笛、曲笛两种。那么这两种笛子的区别在哪儿呢?

首先它们在外形上是梆笛略短。曲笛稍长。

其次它们流行的区域不同。梆笛流行于北方,因常作为梆子戏的伴奏而得名。

曲笛流行于南方,因常作为昆曲的伴奏而得名。

再有它们的音色也有所不同。梆笛音色高亢明亮。

曲笛音色柔和秀丽。

2、介绍笛子的演奏技巧:教师边介绍边吹奏常见技巧如:花舌音(*)、滑音()和颤音(tr),让学生也试一试、吹一吹,以激发兴趣。

3、师:说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就开始欣赏这首动听的乐曲吧。

初听乐曲一遍(全曲)

讨论:全曲总体印象――欢快、活泼、高兴地、形象地、有变化地、热烈地……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出全曲留给你的印象)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并请在你认为能分段的'地方举手示意。

提示介绍引子:单独欣赏引子部分,试着听辩引子处运用了笛子怎样的演奏技巧?(颤音)

肯定同学们的分段。

4、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

师提出要求:第一段主要表现了什么?节奏如何?使你联想到什么?

(讨论后得出:第一段主要表现了鸟儿在树林里尽情玩耍、对歌的情景。节奏跳跃、欢快。使人联想起鸟而在树荫中穿梭飞舞、蹦跳戏耍的情景。)

(2)听赏第二段

(讨论后得出:从这段音乐中好象听到了翠鸟、画眉、布谷、鹦鹉、知了、杜鹃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鸟叫声,它们的叫声有的清脆,有的明亮、有的浑厚,有的低沉……。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百鸟争鸣的景象。)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逼真的鸟鸣都得益于什么?

生:因为笛子的丰富演奏技巧,所以把鸟鸣声表现的惟妙惟肖。

(3)听赏第三段

(讨论后得出: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相同。只是在结束时,把原来的旋律略加改变,并提高八度演奏,使全曲在异常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寓意鸟儿在蓝天中翱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像这样的变化重复,我们通常叫做再现。)

5、完整再听赏全曲一遍。

同学们可以随音乐自由地表现鸟飞、鸟叫。进一步感受乐曲带给你的美。

6、对比欣赏

(1)听一段曲笛演奏的乐曲《鹧鸪飞》。

要求感受曲笛的音色。(设计意图:通过梆笛、曲笛音色的听辩对比,加深学生对笛子的了解和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2)听一段由长笛演奏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段音乐的欣赏,使学生对笛子家族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情绪稍做平静。)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音乐课,同学们又有哪些收获?

生:………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的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更多的途径接触我们民族的音乐,学习演奏我们民族的乐器,繁荣我们民族的文化。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的朋友――鸟。让我们在这动听的笛声中结束这节课吧(再放乐曲――荫中鸟,同学们随音乐做鸟飞状,学鸟叫声离开教室)

荫中鸟

制作材料

竹笛竹制

笛子竖笛塑料

长笛金属

流行区域音色特点外形

梆笛流行于北方高亢明亮较短

曲笛流行于南方柔和秀丽较长

引子――活泼俏皮的鸟鸣

a段――活泼欢快,好似鸟儿在树林里尽情对歌。

b段――鸟鸣段落。生动地表现了百鸟争鸣的景象。

a段――变化再现段。寓意鸟儿在蓝天中翱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

摘自《教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