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学文集读后感(精选5篇)

小编: 飞雪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朱光潜美学文集读后感篇一

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来,人们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的追求美,无论是外表的美,还是心灵的美,只要能被认可为美的东西,就是值得追逐的。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的加深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解读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美的核心却是始终如一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就有一本叫做《谈美》的书,以自己的认识来谈对美的理解。而这里的美,当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了。“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是在谈论美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美”推及到人生万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便是“独立之美”。

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

独立性体现在人格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只有用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才能在世间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存在,否则就如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一般,多么的可悲。但在如今的社会里,能真正“独立”却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朱光潜美学文集读后感篇二

《谈美》一书凡十三封信,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问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悲剧性与戏剧性等;同时还总结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冲破人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等等。

说是清理过去的美学言论,其实最首要的是表明一种新的认识,强调自己新的思维的突破。朱光潜在文中说:“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全国范围的美学批判和讨论中,我才开始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美学观点的错误。”这本《谈美》的产生由来,也就是他在这些年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美学上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己新的认识。朱光潜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和研究美学,一定要把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放在首位,反复强调说“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克思主义,那就会走入死胡同”。在他看来,马列主义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因为以往的美学大师,每一个人都是有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的,只不过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形而上学的还是辩证的问题。就马克思来说,其美学体系作为哲学这个大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以及这里生发出来的认识来自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解和吸收马列主义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提出自己的“物甲物乙”说,也即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的观点。这个观点体现在,在以后关于美学的论述中,朱光潜一直恪守马列主义,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美学体系。

在《谈美》中,还有的是关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以及提出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中的禁区,这对于我们初学美学、开始接近美学的青年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排除疑惑的重要作用。比如朱光潜认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作为文艺流派和作为创作方法,是应该分别清楚的;但是同时,注意到我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作家或具体作品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漫主义的标签,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再比如,朱光潜结合自己的切身的经历,特别是我们的美学研究在“_”中收到极大的破坏和干扰,在文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一起来冲破禁区吧。”具体说来,要冲破的禁区包括哪些呢?就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以及“共同美感”等等这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划定为禁区,被认为是作品中不能表现、研究中给予否定的。我们突破禁区,表现在创作要表现它,研究中要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讨论。

朱光潜的《谈美》就是这样一本书,在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美的启示,逐步的认识美,理解美的问题,掌握美的体系。正如他几十年前创作《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一样,不是掉书袋的,而信手所致,拿来谈谈;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美学、理解美学,而不是空洞的来谈论美学大理论。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借用写诗词必须受格律约束的道理,说明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第一流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后来都做到脱化规律的境界。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遗传和环境对于天才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这只是一种本钱,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艺术。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就广义说,善就是一种美,恶就是一种丑。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的,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

纵观全书,先生博学多才的本事已经领教过了,无论是古典诗词、传说典故,还是艺术流派都信手拈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十一、十二章,因为先生系统地阐述创造与想象、情感、格律的关系时竟然把王昌龄的小诗《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优带昭阳日影来。”分析得令人叹为观止:王昌龄使用接近联想写到“团扇”,“寒鸦”是拟人的手法隐喻赵飞燕,“昭阳日影”象征皇帝的恩宠,长信宫四周的许多事物之中只有带昭阳日影的寒鸦可以和弃妇的情怀相照映,只有它才可以显出一种“怨”的情境。《长信怨》前两句拆开来看本很平凡,精彩全在后两句,但是如果没有前两句所描写的荣华冷落的情境,便显不出后两句的精彩。《长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龄的独创,但是“七绝”这种格律却不是他的特创,他以前和以后也有许多诗人用它。

朱光潜美学文集读后感篇三

“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因桥梁而入美学,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当为小玄子的美学第一课。

01、缘起

最先知道朱光潜作为美学家是在高中教室的图书角,教语文的班主任是美学硕士,在教室的窗台上开辟了图书角,放置了中外文学(美学)书籍,其中就有朱的著作(具体是哪一本记不清了)。最先注意到《谈美》这本书,也是因了朱光潜先生的名号,这本书是先生于1932年(时年35岁,算是人生早期阶段)著作的一部谈论美学的书籍,书不算厚,197页,其中讲述了中国的古典美,又引用西方美学家的观点谈鉴赏美,读来不像一般哲学书那般苦涩难懂,也不像一般美学书张口闭口引经据典,非要有厚实的文学基础才能读得顺心遂意,《谈美》这本书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以一种跟小辈人谈话的方式进行,作者说在著书前不需动辄读十几本参考书,就以最平常的语言和聊天的方式来听谈论生活中的美,文学中的美,让从未接触过理论美学的工科生深深沉浸其中,惊喜于先生的文笔和当中所蕴含的思想。

02、转合

拿到这本书,打开目录便被序列一到十五的标题惊艳到了,其中有谈论对审美三种不同态度篇朴实如“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也有谈论美感和联想且自带意境的诗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也有谈论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关系篇目的“依样画葫芦”。不同于理科课本中纯属解释概念的标题,用朴实命题、古诗、经典名句、俗语做标题,参差不齐的表述形式,视觉上本身就形成了一种美感,借他语以言己意,又是一美!首先要想用他人之语表己之思想,你得理解到他人之语的深刻含义,他人通过这段语言想表达出自己什么样的思想,之后你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再将其融为一体并以一种大众认可为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就是最简单的一种美的形成过程吗?(对标题美的初步看法)

对于书中的观点我不是都认可,只针对其中感兴趣的几点,谈论一下我的看法,简单做一下笔记。第一篇谈论对美三种态度的末尾的一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写的很有文采,朱自清作的序中也曾提到这句,下面我们简单来看看这句话。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步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步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这里看起来很有意思,漆黑的天空代指世间一切未知的混沌状态,把思想家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艺术家基于世界现实所创造的艺术看做几点星光,比喻很是贴切,也说明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那一点点,后面又说珍惜这些星光,自己也要去散布星光,这种发掘未知的贡献精神是我们应当去学习的。但这结论未免又有些绝对,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概念是否有些缩小化,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或许一切可欣赏可表达者皆可称为思想家和艺术家。

我们对美的追求古已有之。原始先民用于做饭的炊具,其上面的花纹令今人都叹为观止。炊具满足了为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提供了辅助,但花纹却不是必须的,没有花纹也并不影响人的生存,是否从这一表现中看到原始人对美的追求?按照书中的观点,这种美是最基础的物质美,是不需要系列复杂的情感和方法。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想,先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纹并将其内化使心情愉悦,产生了对这些饰有花纹陶罐的喜欢,由物之美上升到内心情感的愉悦喜爱,或许这已经不是最基础的物质美了吧。

接着先生在第一章谈论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其实是人对美的三种态度,古松是美的载体,单纯的谈美未免让人觉得空泛,古松给了美以具体的表现形式,美又是古松的表观显现,就像我们的这门课,我们要学结构美学,而桥梁就是载体,我们要在不同的桥梁中去欣赏结构美学。回到文中,作者以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三种人来表述人在不同状况下对这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用以表现美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而不能单纯理解为这三种人只能按照自己的职业思维去看这颗古松,如果非要这般解释也未免太过于武断。三种人划分只是以他们的职业为依据,但除去职业外,他们都是一个个体,可以欣赏美的个体,木商在思考这颗古松的价值时未必不会考虑到古松的苍劲挺拔,未必不知道树的根枝丫等结构,只是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看到一个事物发表意见时最容易从自己生活中得到的先验知识出发。如果给定美的话题,让上述的三种人谈论这颗古松,三人的看法未必可见高低。这里我想说,每个人都有欣赏美的眼睛,只是生活的经验让人容易从接近当前生活状态的角度出发,而艺术家恰好是从事艺术审美的工作,他的出发点较之于他人距离美便近了很多。

第一章篇末,先生提到“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每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有列举曹孟德和秦始皇的例子加以说明,其实我是不大认同他的观点的。曹明德和秦始皇是历史上真人真事,是人便会有生死,是事便会有始末,历史的流转和朝代的更迭使之然。而先生所说的艺术作品则是他们形象和精神的载体,他们肉体早已化为碳水尽归自然,而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给无数人以激励和警醒,当朝子民的记载让他们的事迹得以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知晓,感受曹孟德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豪迈气势,感受秦始皇一统六国、始制文字、统一度量衡时的雄心与壮志。此般情景因被人记录而成为“艺术”,我们今人看到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那年那人那景,借彼之言抒自己的情感,我们便感到了美。所以我们能单纯把此段要描述的艺术和历史割裂开来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论述了“艺术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以此说明艺术和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对于前面的观点我从未涉足,但对后面艺术和人生的距离有几点简单的看法。拿生活中的例子来看,人们经常会喜欢影视作品中扮演“好人”的演员,而讨厌其中扮演坏人的演员,这个现象带有一点移情作用,演员刻画人物形象很到位,因此我们便将对角色的情感带入到演员本身,像是艺术对生活的外延。但也有新闻报道观众因对扮演坏人角色深恶痛疾而上升到对演员的人身攻击,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超出了艺术的范畴,艺术的美已经被生活的带入所破坏。演员刻画坏人的形象深入骨髓,说明演员的表演功力深厚,我们欣赏“坏人”的表现来感受表演的魅力,这是一种美的体验,但当我们把艺术现实生活化后,艺术与现实不再有距离,艺术便被现实生活的基本生存需求和不受控的情感赶出了美的世界。

03、终

读朱先生的《谈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惊奇。在枯燥的理工科学习中偶尔体验一下文人墨客的情怀,感受诗词歌赋中的风花雪月,以第三视觉去看哲人的争辩,岂不妙哉?记得有一章中写艺术的移情于景,写到王昌龄的《长信怨》,写到“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写班婕妤团扇之用意,写王昌龄又用团扇之意,读完这一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初中语文老师费九牛二虎之力给你讲象征讲抽象,撑着脑袋听到头晕晕也没能明白什么是象征什么是抽象,读完这段文字,便有“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的感叹!不求一本书能读懂美学,看透美的哲理,但希望能以这本书为起点,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和眼界,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书中所写美学的魅力,让生活变得不再仅仅是柴米油盐那么简单,即使是仅仅有柴米油盐也可以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深度,应书中最后一章先生的提议,人生莫要大汗淋漓埋头向前,也当时不时停下来,慢慢走,欣赏路两边的风景!

朱光潜美学文集读后感篇四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朱光潜先生为人的准则,也是《谈美》一书最基本的观点。书中这样比喻,当你走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如果你在河岸的这边,你就会发现对岸的景色比这边的美,而当你走到了河的对岸时,你又会发现对岸的景色又要比这边的美。对此,朱光潜这样说道:你在河的这边,对岸对于你来说是孤立的,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是不受它的羁绊的,而这边的景色却因为你身处其中,为其所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俗世中的我们总抱着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心态,将它当做自己的垫脚石。须知唯有独立绝缘地看待事和物,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方能体察其美,若怀实用性目的,则心态已失。佛家经典《心经》的前三个字就是“观自在”,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获得。

全书也是以此为目的,把其中经历的各种过程、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棵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棵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做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

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通过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风平浪静,特别是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初学者”,总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顿,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分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从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体察生活,欣赏生活,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地玩味另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到美感。

举目凝神,我仿佛看见朱先生透过这茫茫的红尘俗世蹙起双眉、栏杆拍遍。

最后,以阿尔卑斯山上路牌写给游人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那就是:

“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读后感。《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朱光潜先生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就要求我们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既不是太近,也不能太远,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文末以“慢慢走,欣赏啊!”结尾,告诉读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作者的语言是那么亲切自然,知识在这种脉脉温情的态度中传达出来,其间没有美学中那种概念的堆砌,却使人们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美丽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态度,所以,我想每个人都应读一读这本书,它会对你有所启示的。

朱光潜早年学过中文,读过教育学、心理学,当过中学教员,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在《谈美书简》的第一篇中写道:解放前几十年中我一直在东奔西窜,学了一些对美学用处不大的学科。……学过英、意、德、法几个流派的符号逻辑,……费过不少精力研究过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读过不少佛典,认真研读过“成唯识论”,还看了一些医学和谈碑帖的书,可谓够“杂”了。……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我想朱光潜的美学成就与他学得“杂”,学贯中西是分不开的,应该对我们做其他的学问有所启发。

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朱光潜严谨的治学态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非分明,态度坚决,措辞严厉,即使是老朋友为了科学也毫不讲情面。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文艺作品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原来是相统一的。

朱光潜美学文集读后感篇五

看完朱光潜的《谈美》,感觉好像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谈话,翻看了塞涅卡的书信,阅读了蒙田的随笔,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来阐明自己的理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一滴水虽小,却能从中看见七彩的阳光;一片枯叶的飘落虽不起眼,却能预示着秋的来临;眼睛在整个身体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细观察它,却能洞悉人心;脉搏的跳动经常让人意识不到,但医生认真感受它,则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理论希望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抽象的,但它却来源于无数的具体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太多了,心中的误解也太多了,而这本书,正是一位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义的书,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真”的领域有逻辑学来研究,“善”的领域有伦理学来研究,“感性”的领域则有美学来研究。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美学去回答。开卷有益,作善至祥。读完《谈美》,确实对美学有了一点体味。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记得好像是2000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有这样一个辩题: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当时场上双方唇枪舌剑,说得天花乱坠,把我弄得一头雾水。说它是客观存在,有些大家看起来很难看人的,在艺术家那里也许就是美人,这显然是人主观意愿的作用;说它是主观感受,倒也不完全是,毕竟美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纯主观的。

世界,远远不止于地球这颗行星,远远不止于我们整个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逻辑性地从人身体的现在条件出发向外伸展。它从我们的位置、时间和方式出发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间、时间和逻辑方向上。世界太大了,无限的大,我们则太渺校还是禅者说的好: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看完这一节,又想起叔本华的一段话:“事实上当我们正在进行某项伟大事业或创造某件不朽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本身。我们每日辛勤劳作,考虑的只是达到眼前的目标,完成当下的计划。然而,只有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个联系着的整体时,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才能展现其真实面貌。我们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仿佛是某种幸福的灵感引导着我们在千百条趋向毁灭的道路中,选择那唯一真实的途径。”日子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觉得它是一本日历,每天撕掉一页就少一页,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干枯的。你觉得它是一本日记,每天记录一些故事就会使你的生命丰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积极的、情趣丰富的。在这个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轰轰烈烈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过都是些平凡人,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我们是平凡人,但我们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的民乐其实很美,宁静、淳朴且毫无功利性,但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听不下去这些“土气”的东西。但是,在伤心的时候偶然听到《二泉映月》,在高兴的时候凑巧听到《金蛇狂午》,也会怦然心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因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绿地越来越多了,每天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其实只要稍作停留,会发现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间蹦蹦跳跳的喜鹊和麻雀也很可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还是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