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读后感 李清照词传的读后感(优秀5篇)

小编: JQ文豪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李清照读后感篇一

今晚雨疏风骤,也定然是绿肥红瘦。究竟谁肥谁瘦,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

但清秀罩婵娟,才情卓越,我真的为你心动!——题记

第一遍是听了百家讲坛康震教授的《李清照》,从未有过的好奇,让我难忘。第二遍终于让我在学校图书室的一角找到了你,窃喜!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你。

一直以来就对宋词情有独钟。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都是我喜欢,那样细腻那样柔美却不失意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在我眼里,你“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你风韵脱俗、你个性张扬,深深地感染着我。

其实,让我最欣赏的还是你那份坦率,不羁的思想,所有这一切能让你敢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那些率真词章,甚至让人才辈出的北宋那些男儿都自叹弗如。

中国历史上诗歌文化灿若星河,也成就了很多伟大的诗人,但女子为诗人却屈指可数。作为一名女子,你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更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样作为女子,美好的爱情追求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样执着、那样美好、那样独立。《一剪梅》中你酣畅淋漓倾洒你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你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有如此“颇尽离别之意”的词来?你用女子特有的那种细腻,那份与生俱来的敏感去捕捉你心中的感受之时,你可知道,也捕捉了我的心。

当我惊叹你的才华横溢这会,哪想你却生不逢时,北宋破败,金人入汴京。对于丈夫赵明诚的弃城而逃你羞愧难当,继写下千古绝唱的诗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身都难保,却心系国家,显示出了女子难得的大节大义。赵明诚返回建康,后患疟疾,你接到家书急忙赶赴建康,最后一面还是无缘相见。等你赶到,赵明成已去,至此你流浪于江南。

孤身一人在乱世苟活,又多次遇到南犯的金兵,随身的家当被抢被盗,所剩无几。几车书卷被金兵焚毁。即使是这样,你依旧写出了惊世的词令《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好一个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居无定所,国破家亡,物是人非,前半生悠然生活,后半生漂泊潦倒。在济南生活时还是丰韵,脸色圆润的女子。流落金华时已经面部消瘦。你几十年孤身一人有家不能回,失去至爱的丈夫,终生没有生育一儿一女,最后郁郁而终在离济南老家遥遥之外的临安。人生天地反差之大,但优越的前半生你没有居深闺而有德无才,后半生你没有自叹自哀,自我放弃,留下千古诗词让我们这些后人咀嚼、传唱。

这就是你,即使在刀剑上跳舞,依然舞姿卓群。

宋代的蒋捷说:时光匆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外面虽喧嚣,可对于你,今天的我依然痴迷;痴迷于你的特立独行,痴迷于你的才情卓越,痴迷于你的敢爱敢恨。

忘不了你的那“争渡,争渡”的调皮可爱,你那“和羞走”的美丽娇羞。一份勃勃的生机,一片斑斓的色彩,演绎了你多少的欢乐与朝气。

我想问你,你究竟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阕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生;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一般苟且偷安的男人还要刚强。

正如后来人这样评价你——正值花季时期的你已彰显出过人的才华。你的出现在男性主宰重要地位的封建时期是一个精彩的意外,同时也是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群山中突然崛起的一座秀美山峰。

在我心中的你是一位活泼,坚强的女子。

你分明教会了我——人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才能战胜困难,活出自我,尤其是女子!

清秀罩婵娟,才情卓越,我真的为你心动!

李清照读后感篇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鉴赏一首词。往往要用:心,眼,耳,鼻,舌,身,意,七种感官交叉感悟。心是最难说的一个字。佛经用三藏十二部都没全说清。词人往往只能用‘心’字。心比‘意’高。意如虚空。手通意。所以如来之手连孙悟空都跳不出。人的七种感官感物不同,不仅有高低,各职不同。一般人都丧失俩至三根,每一根或多或少都还不很健全,所以感悟不准确。

常记溪亭,是心与意识,溪为心记住的物,是不磨灭。亭为意造,在一段时间不磨灭。溪对人与万物来说,是最珍贵。作者的心也是这么认为。可以说刻骨难忘。沉醉是五根随心而高兴,还希望心时时带它们去玩。五根感觉要差些,只能用醉来形容。所以不知归路。这里‘归路’是比兴,是心所感觉的路,这里作者感觉身体太放纵了,忘记心来世间的目的。

兴尽晚回舟,一个晚字,当然有后悔之意。舟是渡人与万物的。

误入藕花深处,藕花是长在郁泥里,艰难突破水层。这里只佛看见人们生活艰难而忧郁。

全句是说李清照进入佛门感觉晚了些,但她还是如溪水高兴得很。

争渡,争渡。是一争一渡,再争再渡。争是万物再生存中竟争,万物难逃这个法则,这叫命运。渡是自己生存下来还得舍身躯救别人,这叫生命。比如人在船上,已经危险,明知危险还去驾船渡人。有人在火中,明知去救会死,但还是跳进火中。这时命运与生命就容入一体。.所以争渡四字是人们几千年都没搞清的问题。一般人难以协调。这时受惊得是鸥鹭。鸥鹭是一种能飞但又不肯飞的鸟,有能力救人但又不去救人。清照对这部分人太失望。它不仅学佛。还学易。这首词还包含易经河图与洛书。

李清照读后感篇三

但清秀罩婵娟,才情卓越,我真的为你心动!——题记

一直以来就对宋词情有独钟。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都是我喜欢,那样细腻那样柔美却不失意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在我眼里,你“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你风韵脱俗、你个性张扬,深深地感染着我。

其实,让我最欣赏的还是你那份坦率,不羁的思想,所有这一切能让你敢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那些率真词章,甚至让人才辈出的北宋那些男儿都自叹弗如。

中国历史上诗歌文化灿若星河,也成就了很多伟大的诗人,但女子为诗人却屈指可数。作为一名女子,你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更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样作为女子,美好的爱情追求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样执着、那样美好、那样独立。《一剪梅》中你酣畅淋漓倾洒你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你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有如此“颇尽离别之意”的词来?你用女子特有的那种细腻,那份与生俱来的敏感去捕捉你心中的感受之时,你可知道,也捕捉了我的心。

当我惊叹你的才华横溢这会,哪想你却生不逢时,北宋破败,金人入汴京。对于丈夫赵明诚的弃城而逃你羞愧难当,继写下千古绝唱的诗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身都难保,却心系国家,显示出了女子难得的大节大义。赵明诚返回建康,后患疟疾,你接到家书急忙赶赴建康,最后一面还是无缘相见。等你赶到,赵明成已去,至此你流浪于江南。

孤身一人在乱世苟活,又多次遇到南犯的金兵,随身的家当被抢被盗,所剩无几。几车书卷被金兵焚毁。即使是这样,你依旧写出了惊世的词令《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好一个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居无定所,国破家亡,物是人非,前半生悠然生活,后半生漂泊潦倒。在济南生活时还是丰韵,脸色圆润的女子。流落金华时已经面部消瘦。你几十年孤身一人有家不能回,失去至爱的丈夫,终生没有生育一儿一女,最后郁郁而终在离济南老家遥遥之外的临安。人生天地反差之大,但优越的前半生你没有居深闺而有德无才,后半生你没有自叹自哀,自我放弃,留下千古诗词让我们这些后人咀嚼、传唱。

这就是你,即使在刀剑上跳舞,依然舞姿卓群。

宋代的蒋捷说:时光匆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外面虽喧嚣,可对于你,今天的我依然痴迷;痴迷于你的特立独行,痴迷于你的才情卓越,痴迷于你的敢爱敢恨。

忘不了你的那“争渡,争渡”的调皮可爱,你那“和羞走”的美丽娇羞。一份勃勃的生机,一片斑斓的色彩,演绎了你多少的欢乐与朝气。

我想问你,你究竟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阕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生;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一般苟且偷安的男人还要刚强。

正如后来人这样评价你——正值花季时期的你已彰显出过人的才华。你的出现在男性主宰重要地位的封建时期是一个精彩的意外,同时也是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群山中突然崛起的一座秀美山峰。

在我心中的你是一位活泼,坚强的女子。

你分明教会了我——人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才能战胜困难,活出自我,尤其是女子!

清秀罩婵娟,才情卓越,我真的为你心动!

李清照读后感篇四

读《李清照传》,品宋词滋味,不禁被作者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世界所折服,顿觉新,流连忘返。从平时的“不感兴趣”,到连天,脑海不时萦绕的,都是宋词的精彩段,以于想静下来读下本书,都变得有点困难。没办法,只有停下来理理这纷乱的思绪,写点读后感之类的字。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南宋杰出学家,章丘明(今属济南),是婉约派词代表。于名宦之家,幼时过不忘,出语惊,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时代即名噪时,崭露峥嵘。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过着幸福美好的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部分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漂流在杭州、越州、华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依”的奇巧妙思,不能不令击节称道。

像《乌江》的“当作杰,死亦为雄”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项那虽死犹荣、傲然孑的影,黄钟吕般慷慨激昂的响,那感天地、泣神的英雄主义,疑对国难当头的们具有精神感召的量,同时对于苟且偷安、昏庸能的南宋统治者也是种讽刺。还有《感怀》、《春残》、《分得知字》、《偶成》等诗,或感怀志、或睹物抒情,也同般笔;李清照流传下来的章,当推《录后序》,这是清照散中的代表作。章介绍了《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夫死乱离34年间的忧患得失,有叙有议,情并茂。全叙述线索清晰、叙述顺序井然、细节描述动形象,尤其是贯穿全的今昔迥异、聚散常的情感,跌宕起伏,感深。

?录后序》之外,她的《词论》,更是彪炳千古,开创学评论之先河,是中国学批评史上第篇论词的理论章。对于词的品评标准与创作原则,建树了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为词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清照以性跻于男性的世袭领地,并以其创作的总体成就及多的才华傲视群雄,在中国学史乃中国封建社会史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李清照读后感篇五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中华文坛几千年,女词人寥寥无几。才貌双全又兼具人格魅力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李清照就是其中翘楚!凭词可与苏试,陆游辛弃疾媲美。与陶渊明,杜甫,李白等,各个时代风格的开创者比美!我怀着一颗崇拜的心走进这个第一才女的世界!了解她的丰富多彩的一生!

李清照出生在山东章丘明水镇!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学士,母亲也是知书达礼之人。他们都是一个非常有胸襟颇有远见的视野,只有这样的家庭,才成就了一代词女,词宗——李清照!

家有小女初长成,长到了16岁,在一个春天里和小姐妹一同出去玩回家晚了的情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女肆无忌惮的欢笑,随心所欲的玩耍,而忘了归途的情景!古时候的少女,几乎都是不能出门的。而在李清照这里完全看不到。看到的是一个少女活泼可爱的面孔!

17岁,她有了小心思。等着一个痴情的人,从此恩爱一生。她是幸运的,他与她,遇到了真命天子——赵明诚!他与她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到温暖依偎,在繁华而深重的汴京,度过了美好的岁月,这时少女风情,才子佳人,人间添了一对伉俪情深!这次携手同行,成就了李清照的金石!

十里桃花三生三世,人世间轮回,李清照一生就是为了有幸遇到与自己心境想通的人!可是苍天没能眷顾这个才女!最终还是把她的挚爱夺走了!这期间经历了北宋亡,南宋始!在山河破碎,夫君罹难!生逢乱世,她没能得到一个安稳的流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尽了一生!于尘世之外,她终于还是做了一个性格独特的人!那样的真挚的爱她的夫君和国家!

她怀着对死去挚爱的人的无尽思念,对故土难归的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千古才女走完她一生,享年71岁!

她爱花,爱酒!敢爱敢恨敢饮!领袖聪慧!少有的才名,她兵工书画,通晓金石。既有巾帼之淑贤,更有男儿之豪气!她经历了爱人离世,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却依然心怀家国天下她有聪慧傲骨,柔情相思,坚强悲戚!她就是词宗李清照独一无二!

她绚烂了中国诗词里整个花季,飘散着淡淡的清香的诗笺!她摇曳生姿走来,行于汴京,青州,金华。更行于中华五千年的灿烂的文化!她用沾满诗香的笔墨,描绘出了一个春暖花开的人间!易安倜傥,有大丈夫气概!她的一生!半生烟雨,半世桃花!

读古典诗词,与读小说一样的,会为主人翁的遭遇或同情,或唏嘘,或赞叹,或敬仰!与诗有约我不曾悔过!

易安居士,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