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国平的书有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通用8篇)

小编: 文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一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爱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生。

在一个完美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因此我选取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刻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爱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必须会有喜爱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就应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刻、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正因他已经把对生命的明白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生,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持续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方就是他关于感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生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生。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生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生,永远持续第一回接触女生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性-爱五题》)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感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性-爱五题》)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二

周国平说:新年伊始,我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我希望在离城市很远的地方有一间自己的屋子,里面只摆几件必要的家具,绝对不安电话,除了少数很亲密又很知趣的朋友外,也不给人留地址,我要在那里重新学会过简单的生活。

周国平的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虽然,这种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对自己而言不太容易实现。但却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小变通。譬如,现在正值大年初二,就可以放弃回自己的安乐小家,强烈要求在娘家多值班几天。利用春节的几天大假,过一个简单安静的生活。这几天里,就干脆放弃和朋友一起喝酒聚会,放弃一起去豪情的唱歌,也放弃自己最近最喜欢的呱呱读书,就这样专心陪伴最亲爱的妈妈,和妈妈说说话聊聊天,陪妈妈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待妈妈休息时,自己还可以静下心,弥补前段没写的读书感想。何乐而不为。

这会儿,初二晚上九点。白天孩子都回娘家,人的大聚会,整整热闹了一天。现在妈妈躺床上休息了。我也可以欢欢喜喜写读书感想了。妈妈家好安静啊!真好。

我本来就属于不喜热闹的人。有时虽然处在热闹的人群中,但人在心不在,思想却不知游离在何方?心远地自偏,喜欢安安静静做好本职的工作,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闲暇时光去欣赏自己想欣赏的人和事。从不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喜欢把人和事复杂化。喜欢简单的做人,喜欢专一认真的做事和生活。

此刻,手捧着浓浓的咖啡,呆呆的望着妈妈家的天花板,自己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也认真读着自己灵魂的这本书,更寻求着心情的宁静。这时候看起来自己很寂寞,但,其实不!这简单的生活,即使算是寂寞,那么,这种寂寞的感觉,真好。

突然想起一首歌:寂寞使我如此美丽……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三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平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平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平是中国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平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习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平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平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平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这本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散文集,是那么质实,让我在安静中品味人生。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四

最早接触哲学,还是在中学的政治课上,那是不得不学的,当时我的班主任带这门课,虽然不是主课,但上了几堂课后,我就被这门课吸引住了,课堂上我成了活跃分子,老师也最喜欢提问我,直到现在只要提起中学时代,我就会想起那个给我感觉淡泊又睿智的哲学老师。而自发地去阅读哲学类书籍,应该是在大学和工作以后,从随笔、随感录开始,培根的人生随感录、蒙田的随笔集,曾经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后来也尝试去看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但却被它们的高深晦涩吓跑了,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小册子上读到的著作精选,而对哲学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隽语的高深学科。

真正想静下心来写点哲学的话题,还是在读了《周国平文集》以后,因为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说的话,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发表系列文章,以诠释我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周国平喜欢上哲学,也和随感录有很大关系。他说“每当我捧读一部哲学巨著,即使它极有价值,我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做功课,搞学问。读好的随感录,却好象在和作者谈心。”“学问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摆学术的谱,彼此搞不同的课题,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态人情来,朋友间时有妙语博人一笑又发人深省,便打破了学术的樊篱,沟通了心灵。”“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学海无边又何足悲叹?读随感录时,我获得的正是类似的慰籍。”

读到这里我已经克服了自己对哲学的那种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读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学,也可以体会到哲学的智慧。

那么,哲学的真谛是什么呢?我从周国平的话中读到了这些东西,他说,他尤其喜欢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我寻找过我自己”,“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学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寻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学而从不寻找自己的人讥为“美丽的猴子”。

哲学的真谛其实就是教人智慧,寻找自己,就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博学未必智慧,让人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博学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认为哲学就是教你“道”的学科,认识了“道”,就获得了灵气,即使步入全新的领域,你也不会迷失。这或许就是很多领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学专业的原因,比如索罗斯等。

认识了哲学的真谛,我就不再把它当作是高深晦涩的学科,是表现自己深刻的装饰品,它和其他学科一样,甚至比其他学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个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在合适的时间我一定会为他引入智慧的哲学。

说起书来,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图书馆生活。开始是利用课余时间泡图书馆,后来发展到课堂时间也泡。记得有一门叫做《线性代数》的课,我上完第一堂课后,就认定了这是一门既无用也无趣的课,是无论如何不会提起我的兴趣的,从第一堂课后直到考试,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旷了一学期的课,时间全部在图书馆度过。那时读的多为社科类和文学类书籍,特别是外国文学,那种一心读书的生活真的很享受。从那时开始,读书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国平说:“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实际的交往和行动来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书本。”只有到了“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

我不想说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国平论述悲剧情感时所说,“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我肯定属于后者,即使我一帆风顺,悲剧情感也依然会笼罩着我,更何况我不是一帆风顺的人。那是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独,我惟有在书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许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现在,书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书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进去看看,每当我买到一本好书,想到夜深人静,独坐灯下阅读时的快乐,喜悦之情便溢于言表。

对书的选择,我完全赞同周国平的观点,“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

关于文章,特别是散文,周国平认为平淡是极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备的条件,“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

周国平关于文章的观点,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对于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辙,“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为信也。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五

最近,读了周国平的散文集,里面优美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它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叫《等的'滋味》的文章。文章以“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开头。的确,从我们成为胚胎的那一刻,我们就等着出生;从我们出生后我们就等着长大;从我们长大后,我们就等着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无时无刻在等。

等的滋味同样也是不同的。或幸福,或悲伤,或烦闷。但唯一相同的是,等的人都是处于被动的一方。等的可拍就在于此,对于自己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

等在不同的角度上也不同。等在命运之门面前,等的是生存和死亡;等在生计之窗面前。等的是柴米油盐。因此人们对不同的等的感觉也不同。

其实,我们等的最终就是死亡,但是人们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就是这种思想,才让我们不断地,去追求,去创造,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在等待死亡的时间里有是可做。

所以,等不仅是排着队向前走,它同时也在催促着我们去做更多的事。

在这本书里还告诉我许多,生与死的意义,生命的名字,失去的价值。它使我更加理解人生,更看透生命的本质。我也在读这本书中,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我相信,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了解更多。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我们的生活也一定能在此中得到充实。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六

读书的人是幸福的——时而像纯真的孩子,在清风里与星星一起唱着歌;时而是年轻的追逐,在风雨中实践着生命的激情;时而是慈爱的目光,在悲天悯人中抚慰受伤的心灵。

那么,读过周国平散文的人,更是幸福的——《丰富的安静》告诉我们,在这喧嚣的时代里,“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在义与利之外》周国平将“情”作为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走进一座圣殿》启迪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凡此种种,周国平的散文透示的是哲学的思考、人生的哲学。这样一个充满智慧,勤于思考人生的作家,他一直都在探索人生中的困惑,关注人类精神生活,在执著和超脱之间,他给现代社会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人群打开一扇认识自己的窗户。

灯红酒绿、迷离都市,作为一名新松江人,当初远离亲人的惆怅,远离家乡的孤独,常常伴随夕阳下的斜影越拉越长。好像是文中《都市里的外乡人》一样,豪华的商场和娱乐场所,迷失了我对松江的认识;千万灯火,唯独没有我的温暖之家。但是,“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了下去的时候”。当那一条条沧桑的古道石桥映入眼帘时,似乎又有几分似曾相识。当置身于那一条条朴素弄堂胡同,品味那一缕缕槐树飘香、流水绕城时,一切都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理想的坚定。在这样的思念与坚定中,我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中心医院是我梦想的起点,医疗工作是我价值的实现。然而,工作就像海面,时而平静如镜,令人流连,时而波澜起伏,暗流涌动。我也曾迷茫、彷徨,理想和现实真的是这么大的差距吗?这就是我离开家乡所追寻的人生吗?周国平用文字告诉我“一味执著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患得患失,则无法凌驾于福祸成败;操之过急,则容易在追求中迷失了自己。真实的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后来有人问我,每天上班要奔波于松江新城和老城,累吗?的确,医院的工作非常辛苦,为了方便松江的百姓就医,我和我的同事们天天都至少提前半个小时上班。医生的伟大,是救死扶伤的宗旨;医生的伟大,是默默付出的坚持。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岂不是成功的风景吗?如周国平所说,成功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做的尽善尽美,让自己满意,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既然选择了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那么,就去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让病人少一点病痛的折磨,多一份关怀的温暖。何况每日清晨鸟语花香,与爱人相伴而出;每天黄昏日影横斜,调皮儿子翘首相盼。幸福美事几何哉!

工作中作为医者,乐于奉献;在生活中作为市民,乐在松江。周国平在《人生贵在行胸臆》中引用袁中郎的一段:“山水朋友不相凑,一败兴也。朋友忙,相聚不久,二败兴也。游非及时,或花落山枯,三败兴也。”与之相反,身在松江,此地山美水美人美。周末三五好友,结伴而出,或是辰山植物园踏青觅花,或是泰晤士小镇欣赏异域风情,或是小昆山乡村品读风土人情,抑或是程十发纪念馆感受文化内涵。松江这方水土,孕育了多少文明古迹啊,今天依然青春勃发。一城两貌既是发展的风景,更是历史的见证。

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行走在松江,思考着人生,贡献了青春,一步一步朝着医者的目标进发,“我们也就算得上是圣人了”。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七

周国平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和重要的思想启蒙者。他的书大部分我都读过,在那段青涩懵懂的岁月里给了我许多精神上的慰藉与启发。

心灵上的共鸣首先来自于性格上的相似。同样是内向而又敏感,所以常会对他的想法深有感触,有着虽然素昧平生却可以灵犀相通的默契。不过,另一方面,也因为爱看他的书,性格变得更加内向自闭,喜欢独处。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周国平的散文大多是他的哲学感悟。哲学从死亡开始。当混沌的心触不及防地被死亡震撼到,一种巨大的无力感与悲伤开始翻腾,从此留下一片再也挥之不去的阴影。作为一枚硬币的另一面,随着对死亡的感伤的加剧,对生的疑惑也不断扩大。而这时,周国平用他的哲学视角给了我许多启发。

“中西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大全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活?或者说,怎样处世做人,应当用什么态度与别人相处?这时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寻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安静)

这一番中西的对比,表现出我们国家历来对灵魂的漠视。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周国平作为一个有性灵的人,和我们分享他的内心世界,真是一件幸福的事。他对灵魂的探寻与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我。

周国平还热诚地把他喜爱的人推荐给我们:蒙田,尼采,爱默生。由此我开始了解西方哲学。现在还记得他引用的一句爱默生的诗,大意是在安慰一个失恋的小伙子“你应当知道/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一次失恋的挫折也可能引发一个人内心的觉醒。多么美妙的句子。

当然,最令我扼腕感慨,也是周国平最为喜爱并且极力推荐的人还是尼采。这个超越了他的时代,宣布“上帝死了”的世人眼中的异端。他的结局一直是深埋在我心中的隐痛,每每触碰到都会让我欲哭无泪,黯然神伤。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马车夫在狠狠地抽打着一批老马,突然情绪失控冲上前去抱着那匹马痛哭不已,从此精神失常,再也没有作品问世。十年后,这个痛苦的灵魂终于安息了。这个天赋异禀,思想深邃,目光锐利的人,终生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启蒙普通大众,却不被周围的人理解,饱受孤独与痛苦的折磨。这是作为先知的悲哀。也许死对他来说真的是一种解脱。不知道在他疯了之后,终于不再思考那些问题时,是否感受到了一丝幸福和来自人间的温暖?如果我可以穿越时空,来到他面前,我一定会抱住他,就像那天街头他抱着那匹马。我会用我的体温温暖他,即使他已经没有了意识。

最后谈谈周国平的不足之处。不知道是因为性格上的相似还是已经被他的思想同化了,看到他的标题便可想见他的观点,因此觉得他有些老生常谈。一开始被深深地吸引,看多了不免觉得有些缺乏新意。而且我不太喜欢他谈论爱情与婚姻。因为爱情本来就是人的激情的产物,非要上升到理论便觉得有些迂腐,就像诗一分析就无味一样。婚姻则更多涉及到责任,而他对婚姻的看法完全暴露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一个普通男人的弱点,他的评论就像在为男性开脱。

和别的作家相比,比如他提过的爱默生,他的散文确实太散了。文字的凝练度和思想深度都逊色很多。大家毕竟是大家。周国平的文字在爱默生面前顿时变成了生活小感悟。和同时代的另一位致力于向大众传播哲学的傅佩荣相比,又不够有逻辑性。可能与周国平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哲学,全靠自学与自身的悟性有关。傅佩荣则接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所以他认为应该:“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我觉得他的观点更全面而有条理。

读周国平的书有感篇八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面就是他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性-爱五题》)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性-爱五题》)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