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辩证法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精选5篇)

小编: 书香墨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辩证法读后感篇一

“自然辩证法”一词是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所作的《矛盾论》,读完之后我深刻理解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所花费的巨大精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使全党的思想高度统一,并且使党构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且发扬光大。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资料有三大块: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这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简略,因为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能够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异常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终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作者对于客观情景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法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遵循的规律,科学和技术无论是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或者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具体、生动的表现。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我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来阐明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并揭示各种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和过渡。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回应时代发展的科学主题,转变自我的理论指向和话语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因而,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哲学出现了不一样的转向,它们或陶醉于对自然科学巨大成就的狂热欣赏之中,把科学领域的具体知识等同为哲学的一般;或漠视回避现代科学的巨大提高,割裂自然科学与理论思维的关系,使哲学陷于抽象的思辨和玄想。而恩格斯则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对自然科学的各项巨大成就的热切关注中提炼出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赋予了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以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即使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没有仅仅局限于事实领域,又把哲学从神学或抽象思辨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建构出了同科学时代相适应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法读后感篇二

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经过对其认真仔细的阅读,不免让我有种醍醐灌程,以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中的作用。经过这次阅读导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我的阅读与理解都这么吃力,那么恩格斯的研究工作将是多么的艰难,但他仍旧孜孜不倦的为人类事业奋斗终生。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忙,他的精神将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对于自然的研究,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是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他在这本导言里,很好的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恩格斯认为,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当前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孜孜不倦,循环加以运用的学习态度。

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恩格斯经过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正顺应了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经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很多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由此恩格斯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一样,它唯一到达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能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供给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帮忙和促进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进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必须要灭亡”。而此刻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发展过程。我们人类对自然无限的索取,征服,人类妄自尊大,最终却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种种事实说明,人类应当改变以自我为中心,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将其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看作人类自我的身体一样去爱护。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人类,造福子孙。

正如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揭示的,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资料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经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本事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提高,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当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我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同样要意识到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供给的科学的方法训练、本事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学习中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能够汲取的营养。关键是我们要从这些专门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认识自然,进行科学研究有益的观点。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广泛的积累,人就不能充分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我明白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促进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就必须要正确、科学、全面的去学习认识大自然。

经过学习自然辨证法这门课程,更是让我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考和发现精神竖然起敬,他们为人类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我们远远所不及,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理由继续沿着这条路勇敢的走下去,虽然我们是工科的学生,可是万物都是相通的,在教师的讲解下,我也彻底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其实一个人不可能孤立的学习,我们需要广泛的涉及与学习,文科专业中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并灵活加以运用的地方,仅有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我们才有可能在自我的学术生涯中越走越远,在自我的人生道路中越走越宽。

辩证法读后感篇三

这学期我选修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收获了很多。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这一切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引起的。它源于实践,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及认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认识和改造自然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把握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将所学自然辩证法的知识运用到家乡建设的实践中,简要谈谈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对家乡建设的思考。

我的家乡就是拥有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内蒙古 四胡之乡 安代之乡 和 乌力格尔之乡 等诸多称号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全旗26.2万人,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5%,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居住地,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北端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育水平落后等诸多原因,是一个典型的 老、少、边、穷 地区。

学习了这门课之后,我认识到要想改变家乡这种落后的面貌,就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然后从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加以改善和整治。

1、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风沙治理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我旗位于大兴安岭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加之近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旗干旱少雨,草场沙化、退化、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着农牧民生产生活,制约了我旗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环境改造力度。如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公益林补偿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等环境保护工程。

2、兴办教育、注重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三要素的全面飞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然而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而推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根本保证。所以兴办教育,推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基础教育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援建希望小学、成立 贫困学生救助基金会 ,向全社会征得爱心捐赠等。还可以推出蒙古族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 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 和 五角枫情 作家笔会,打出 中国民族赛马之乡 、 四胡之乡 的品牌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等。

3、兴修水利工程,推广电灌,帮助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随着时间推移,地下水位降低,农牧民需自备柴油才能抽水,这对贫困的农牧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水井使用率偏低。因此,我们应当申请一些财政补助,兴办一些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这样既可以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获得 双赢 。

4、发挥农业特色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附加值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传统农牧业几乎没有科技含量,这种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应当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例如二龙屯有机农业就是中旗的优势特色农业,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是我旗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订单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带动一大片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但受困于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生产的有机农业产品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帮助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与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进行了多方探讨等,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引进资金。

5、自力更生,招商引资

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要想实现富民强旗目标,必须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两大收入,以工促农,推动产业升级改造,提高整体实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要求,瞄准国家投资方向和社会投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文章,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消耗的最小化。此外,还应当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

6、协助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推动建立学习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是自然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加强中旗执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依法治旗步伐,巩固全旗公安干警、司法行政人员、政府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的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当地干部尤其是基层旗县、嘎查的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所作所为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决定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懂技术,能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既要有服务百姓的意识,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又要讲究办事的方式方法,公平、公开、公正。

7、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就业,提高致富能力,稳定社会环境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化的,而其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因此处理好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当扩大就业门路,组织剩余劳动力,到需要劳动力的公司联系,帮助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工作之余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养技术能手,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之,改变家乡这种落后现状,就要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科学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重视人口素质的培养教育,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进而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环生态环境建设友好协调可持续发展。

辩证法读后感篇四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揭示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把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揭示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被揭示出来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针对以往的向度,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自然面前由无所适从的茫然变得豁然开朗,它的价值更在于从此往后的向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这个语词的原意是指自然界的辩证法。早期的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迸的发展,个性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带给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它拓展成为一门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这意味着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模式发生了一次新的转变。科学技术史与自然辩证法这两大学科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自然辩证法的许多研究思想与成果也影响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并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带给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支持。

传统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方法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发掘、考证和记录历史史实;第二类是根据经过必须考证或核实的史料进行比较性研究,归纳分析出一些能够阐明“法则”或“规律”的资料;第三类是挖掘史实及其逻辑关系,以必须的历史背景,透过“虚构”“想像”等手法,编纂出类“故事”情节,进行历史的、艺术的再创造,以完成科学技术史的撰写。无论哪一类,研究者务必有必须理论思维或观念作为指导,并掌握必须的研究方法论,而这恰是自然辩证法所能带给的。许多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人,努力总结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经验教训,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方面作出贡献,丰富了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资料。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范畴性的理论,但也有必须的规范性。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潜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它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带给了理论依据,对我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好处。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能够促进对自然科学的人文理解,有肋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沟通。忽视和误解自然辩证法和功能都是有害的。在哲学中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的、早已在哲学上被废弃了的命题,常常在研究理论的自然科学家那里作为全新的智慧出现,并且在一个时候甚至成为时髦的东西。一些杰出科学家相信最肤浅的经验论走上了证明神灵存在的神秘主义道路。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前苏联有些人根据他们的所谓意识形态需要排除被谴责为“资产阶级的”和“反动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及微耳和的病理学,关且在肉体上消灭了这些学说的苏联支持者,导致了李森科式的伪科学家及其伪科学。中国“文革”指使一些人从所谓的哲学思想出发,扣帽子、大棍子、贴标签,对自然科学横加干涉,甚至支持不懂科学的人研制永动机,使中国的科学事业大受摧残。把哲学当作“科学的科学”凌架于科学之上,用意识形态评判科学理论,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揭示,开启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新篇章,历时百年其深邃的思想依然散放出科学的光芒"对于伟大思想家的纪念,并不在于把他的作品透过精美的印刷珍藏在博物馆中"对恩格斯最好的纪念,莫过于用他为我们打磨的辩证思维的`武器去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指导我们的人才培养"恩格斯同马克思一道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已经在远离他们故乡的东方结出了硕果,用恩格斯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来武装社会主义公民的头脑,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事业,更快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辩证法读后感篇五

《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诡辩论的总结,也是对他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所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的思想的进一步说明和发挥。文中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阐述了形而上学发展观与辩证的发展观的根本对立,说明了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列宁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分析和批判基础上,黑格尔在论述辩证法时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它只反映出认识过程的特点是通过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论述结构表现出来的封闭的圆圈。但是却没有反映出辩证法是开放的系统。

列宁明确提出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容是永远增加着的。我们说,看到了唯物与唯心对立性质的确立,而没有看到其同一性质,是形而上学式的观点;把握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之间的同一性而忽视两者的对立性,则是知性辩证法的观点。理性辩证法,是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事物转变为事物的本质,把握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具体矛盾中。在知性辩证法看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在辩证法内部则是同一的,没有矛盾的。理性辩证法认为,本质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辩证法的实质。因此,在辩证法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列宁的发展观,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停留在运动的表面形式上,它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只有重复,没有转化,因此这种发展观具有片面性。第二种观点深入到运动的本质中,把握了自己运动的源泉,把握了变化的本质是飞跃和质变。这两种观点分别处在不同的认识层次上。它们二者之间属于形式和本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当前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这种观点确实有其合理性。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有矛盾的存在就肯定既有统一又有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绝对的,不能只强调斗争的绝对性;斗争是绝对的、贯穿始终的,只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能因为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否定其本质的绝对性。那么,对于同一性做这样的理解和说明,从而认为同一性是绝的也未尝不可啊。可见,作为同一相对性前提,也可以构成斗争绝对性的前提,而作为斗争绝对性的前提也适用于证明同一绝对性。这种观点和列宁的观点并不矛盾,单纯的只看这两种观点似乎是相对立的,但任何一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立场,这里,两种观点的出发点和立场是不一样的。列宁说“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是从将两者区别开的角度来说的,将两者表现更加突出的特性提出来加以比较,显然斗争的绝对性较相对性更能体现其特征,而统一的相对性较绝对性则表现得更为突出。

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搞清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列宁就这两者的关系作了说明。

“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的差别也是相对的”这句话体现了两层意思:一是相对和绝对是有差别的。“相对”一般指有条件的、特殊的、暂时的等等,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暂时的静止状态、矛盾的特殊性、同一性都指事物的相对性的方面;“绝对”一般指无条件的、普遍的、永恒的等等,如:矛盾的斗争性、普遍性。相对和绝对反映事物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

但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别是相对的,这即是本句话的第二层意思。相对和绝的差别不是固定不变,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于事物的范围很大且无限发展,在一定场合为相对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会成为绝对的;在一定场合为绝对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成为相对的。

“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这里列宁指出了“相对和绝对”关系的另一个层面。相对和绝对两者不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而且相对包含绝对,相对之所以是相对就是因为它包含着绝对,同时绝对总体现在相对之中。没有不包含相对的绝对也没有不包含绝对的相对。

最后,列宁指出了主观主义关于相对和绝对关系的错误观点。“对主观主义和诡辩轮说来,相对只是相对,因而排斥绝对。”这是说,在主观主义那里,相对和绝对的差别是绝对的,相对就是相对,相对中没有绝对,两者香水火一样毫不相干。那他们对于“绝对”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绝对中没有相对,绝对就是完全、纯粹的绝对。这很容易走向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两者都是十分有害的。列宁在这里重点是批判相对主义,反对诡辩论。

掌握辩证思维方法还必须熟悉生活,熟悉所研究的对象。为什么有一些深入生活、对实际情况了如指掌的同志,看问题往往比较全面、比较辩证呢?道理就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就具有辩证的性质。为什么有的同志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强,看问题也会陷入片面性呢?原因是他们不熟悉生活,不熟悉所研究的对象。

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除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还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进行比较和分析,注意克服知识水平、工作岗位、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给认识带来的局限。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思维的全面性,防止和克服片面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指导实践的最佳准则。作为新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来提高自身的哲学认识水平。同时我们也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随着不断的实践被继承和发展,未来也将诞生更系统、全面、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短文,写于1915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为了替他们的沙文主义立场辩解,公然用诡辩论冒充辩证法,列宁为了批判第二国际社会沙文主义者的诡辩论,为了解决社会主义革命所面对的新问题,潜心研究辩证法,做了大量的笔记,并在此基础上写了《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谈谈辩证法问题》和《辩证法的要素》是列宁专门论述辩证法学说的上下篇。上篇即《辩证法的要素》是讲构成辩证法本身的基本内容,列宁在概括十六要素的实质时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的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的”。作为下篇《谈谈辩证法问题》就是对这个核心的说明和发挥。该文即是阐发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要求,也是当时俄国革命运动的实践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基础,但是没有完成系统阐述辩证法理论的夙愿。列宁通过一系列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读,准确的把握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对辩证法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述,该文就是这一理论努力的成果之一。

(二)意义

在本文中,列宁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首次阐发了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和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是否承认对立统一是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的关键,并提出阐发了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的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这篇文章文字虽然不多,但却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纲要和精华,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这里既包括统一物分解为对立面的客观法则,又包括反映这些矛盾的认识法则,强调客观意义的辩证法实质上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2、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对立统一规律不是“实例的总和”,而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和认识的规律。列宁认为为了通俗化而举例说明对立统一规律存在的普遍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像普列汉诺夫那样举例来替代论证,甚至举例来代替对规律的揭示。

3、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对立面的统一就是承认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这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具有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二者又统一又斗争构成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关键。

对立统一的内涵即统一的过程或现象具有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和斗争才导致事物的发展,两种发展观的对立。是否承认矛盾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的发展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5、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列宁认为,两种发展观的对立首先就在于辩证法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而形而上学发展观则否定对立面的统一,而把发展看成简单的量的增减。由于这一根本对立导致了第二个对立。辩证法将发展看成是事物的“自己运动”,即认为事物运动发展的泉源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而形而上学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放到事物的外部,主张外因论,因为物质世界之外的原因只能到神或主体那里去寻找。由于这个队里又产生了第三个对立。辩证法把发展理解为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是死板的,贫乏的,认为是同类事物的简单的重复,实质上否认事物的发展,列宁在这里指出只有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出发才能理解事物的发展何以经历否定之否定的道路,才能理解事物何以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的真正动力或内在源泉,由于这一根本对立,便产生了其他方面的对立。

6、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辩证法认为相对的和绝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诡辩论则只承认相对而排斥绝对。由此引申的理论问题是:辩证法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划界等问题。矛盾两方面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就构成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列宁不仅第一次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对立面的斗争的关系式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而且还进一步指出辩证法和诡辩论在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上是根本对立的。列宁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相对中有绝对。

列宁系统的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并把此规律概括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列宁对辩证法理论的贡献,它不同于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辩证法核心的思想。

(二)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辩证法是客观世界发展的逻辑而是人类历史认识发展的逻辑,辩证法与认识论是一致的。

1、分析矛盾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列宁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例,说明马克思以商品的内在矛盾的发展为核心,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构建的资本论的逻辑,既揭示了资本主义辩证转化的规律,也反映了人类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因而作为客观意义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所以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法就是辩证的分析矛盾的方法。

2、任何事物、命题都有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体,人们对客体事物的认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a.个别和一般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个别也一定是与一般联系而存在,一般和个别相互连结,不可分割。

b.个别和一般是对立有差别的。个别和一般之间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每个个别的特性并不完全的包含在一般之中,个别比一般要丰富。

c.个别和一般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d.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中包含着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3、辩证法和认识论是一致的。

认识离不开辩证法,辩证法就是认识论。正是在辩证法这个本质的为题上,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这一方面,因为他不懂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懂对立统一规律也是认识的规律,不懂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

(三)认识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

1、黑格尔和福尔克曼都把人类的认识看作是一串圆圈。

由于外部世界是无限广大的,因而人对世界的认识只能是一个圆圈一个圆圈的进行。在圆圈的往复过程中,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确。

2、哲学思想的螺旋式上升运动。

三个时期,四个圆圈,十三位代表性哲学家。

a.第一个圆圈是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开始,经过柏拉图到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柏拉图:理念世界,否定了德谟克利特的哲学。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

b.第二个圆圈是文艺复兴是到的笛卡尔、伽桑迪和斯宾诺莎。

c.近代,列宁认为有两个圆圈,一个是从霍尔巴赫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到黑格尔。

第二个圆圈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近代哲学思想的发展。

3、列宁指出,由于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从而使认识获得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调到丰富的发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四)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1、认识论根源。

在认识过程中,由于人的认识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的近似于一串圆圈,这就存在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性,而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思想方法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由于思想方法上的直线性就会把无限曲折前进辩证发展的螺旋式认识过程中的任何一小段抽取出来,就会人为的把曲线变为直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加以扩大使其脱离物质自然界,变成超然于客观世界之外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而陷入唯心主义。

2、阶级根源。

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反动统治,不仅依靠暴力镇压而且还从精神方面进行欺骗,他们是利用唯心主义和宗教作为精神武器,竭力支持它,吹捧它,雇佣和收买一批反动文人宣扬它。

列宁在这里说“唯心主义时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的一朵无实花”。这段话表明,第一,唯心主义时有根基的,有他产生的认识论和阶级根源,他不是偶然的产物,从人类社会产生那天起就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唯心主义这朵无实花适合唯物主义这朵结果实的花生长在同样这棵人类认识之树上,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总是想比较而存在的,相斗争而发展的。第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欺人之谈,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不仅无益而且极端有害,它阻碍着人们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加以批判。

1、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

2、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3、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论述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的?

4、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是怎样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

5、如何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简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区别?

7、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

8、为什么说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9、简述唯心主义产生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