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8篇)

小编: 曼珠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思路。接下来是一些意见建议范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结合具体情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

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说一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才得又快又好?听好了: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答案:钟表

二、自主探究学习

1、引出课题:

交流:a.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知道时间)

b.原来钟表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你们想不想认识它!

2、钟面结构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闹钟,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汇报。

生1:有时针、分针、秒针

生2:有1到12这12个数字

生3:有12个大格

生4: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屏幕。

课件介绍: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么分针走5小格呢?走4大格?

3、时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钟面,看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课件展示)

生1:分针走了1圈

生2:时针走了1大格

生3:分针走了1圈,时针正好走了1大格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你知道分针走1大圈是多长时间吗?60分

师: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1小时

师:那你知道他们的关系吗?得出:1时=60分(可借助闹钟让学生拨)

4、体验1分钟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么你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

播放1分钟,学生感受。

师:试想一下一分钟你能做些什么?学生思考汇报。

1分钟后,学生汇报:从活动的内容、完成情况、感受等方面汇报。

师:1分钟虽然很短,但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生:珍惜时间。

5、认读时刻

生:敢。

复习整时:出示1时、4时、7时的钟面。学生回顾: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钟面由7时转到7时15分,学生从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显示时间。

再转到7时30分,学生合作总结认读时刻的方法

小结:看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仔细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7时55分、8时5分

师:你还见过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三、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许多关于时间的知识,还进一步知道了时间的宝贵。

四、课外阅读

让学生欣赏关于钟表的一些课外知识。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也很好。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教学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我在这课的教学中创设了多个情境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在《时、分的认识》导入新课时,我按动录音机,让同学们听,这“滴嗒、滴嗒……”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在学生回答出“时钟发出的声音”之后,我说:“对,这是时钟走时发出的声音,是时光老人的脚步声。上一学期,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有关时钟的知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时钟的更多奥秘吧!”接着我在讲台上摆出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钟表。形象的语言,精美的'实物展示,使学生感到很新奇,马上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的面时,不一会儿,生1说:“我看到钟面上有三根粗细不一的针,最粗的叫时针,几乎看不到它在走。而那根中中的叫分针,它走得很慢;那根最细的叫秒针,它走得很快。”生2说:“这三根针好比三个兄弟,大哥叫时针,二哥叫分针,三弟叫秒针。”生3说:“我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生4说:“老师,我还发现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这样整个钟面就有60个小格。每个小格就是1分钟。”生5说:“我妈妈告诉我说1小时是60分钟。”……紧接着,我出示“我们赢了”这一情境图,让学生观看挂图感受20xx年7月13日晚上10时零8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场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安排了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让他们感受“分”有多长。我让一、二小组的同学写数,看看在指定的1分钟内能从1写到几?同时让三、四组的同学测脉搏,数一数在1分钟里,你的脉搏能跳动几次……由于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本节课将结束时,我播放课件出示了一位时光老人,生动的画面,配上时光老人可亲的话语,使学生摆脱了以往单调、枯燥的全课总结,而是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清了全课的学习内容,把整节课再次推向高潮。

2、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怎样看“几时几分”的钟面时刻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了解钟面上的知识后,再通过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几个特殊时刻:如“我们赢了”这一主题情境图中的钟面时针走到数字10,就是10时,而分针走到了数字1和2的中间过一小格。我让学生认真数一下分针是走几小格,学生一下子数出了分针走了8小格。我问:“那就是几分?”生答:“是8分钟。”我说:“所以这时已经不是整小时了,而是几时几分呢?”学生脱口而出:“10时8分。”接着,我拨钟(时针拨过数字9,分针对准数字8),我问:“这时时针走到哪里?”生答:“走到数字9和10的中间。”我问:“时针刚走过数字9,还不到10,所以还是9时,只是这时已过9时多了,那多多少呢?”我再引导学生看分针:“分针走到数字8,就是走了几个小格?”生答:“走了40个小格。”“那分针走了几分钟了?”“分针走了40分。”我说:“现在是几时几分呢?”学生异口同声说:“9时40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原有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由“几时多”到“几时几分”,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

在练习认识几时几分时刻时,通过师说作息时间生拨钟,师拨钟让学生说作息时间;同桌合作:一个说几时几分,一个拨钟等形式的练习,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

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说一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才得又快又好?听好了: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答案:钟表

二、自主探究学习

1、引出课题:

交流:a.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知道时间)

b.原来钟表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你们想不想认识它!

2、钟面结构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闹钟,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汇报。

生1:有时针、分针、秒针

生2:有1到12这12个数字

生3:有12个大格

生4: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屏幕。

课件介绍: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么分针走5小格呢?走4大格?

3、时分的关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钟面,看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课件展示)

生1:分针走了1圈

生2:时针走了1大格

生3:分针走了1圈,时针正好走了1大格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你知道分针走1大圈是多长时间吗?60分

师:时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1小时

师:那你知道他们的关系吗?得出:1时=60分(可借助闹钟让学生拨)

4、体验1分钟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么你知道1分钟有多长吗?

播放1分钟,学生感受。

师:试想一下一分钟你能做些什么?学生思考汇报。

1分钟后,学生汇报:从活动的内容、完成情况、感受等方面汇报。

师:1分钟虽然很短,但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生:珍惜时间。

5、认读时刻

生:敢。

复习整时:出示1时、4时、7时的钟面。学生回顾: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钟面由7时转到7时15分,学生从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显示时间。

再转到7时30分,学生合作总结认读时刻的方法

小结:看几时几分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仔细看分针,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7时55分、8时5分

师:你还见过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三、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许多关于时间的知识,还进一步知道了时间的宝贵。

四、课外阅读

让学生欣赏关于钟表的一些课外知识。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昌乐小学 麦颖秀

(此课例在广东省生本教育研讨会交流观摩)

教学目的:

1、         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间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出表盘上的时刻。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时钟

教学过程:

教师的“导”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

放两段音乐(急噪、抒情)但长短一样。

“感觉上这两段音乐那段长些?可以用什么来衡量呢?(时间)我们要首先学会看(钟表)

“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二、请学生介绍钟面的知识,并做适当的板书

12大格

60小格         

1时=60分……

三、揭示课题

四、区分钟面的三根针,理解   1时=60分

1)“钟面上的三根针分别是什么针?你是怎样区分的?”

3)让学生拨动分针走一圈,看时针的变化。感受1时=60分

五、学会看钟面的时刻

1)指导看钟面的时间

你能说出图中3个钟面的时间吗?看时间时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

2)              组内看图说说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

3)              汇报,教师板书并介绍时间的两种写法

六、游戏

1、报时游戏

第1人拨针,第2人报时并记录

2、我说时间,你拨针

小组内1人说时间,其他几人拨针,比一比看谁拨得又准又快

3、让学生从游戏中找出较容易看错、拨错的时间,提醒大家注意

七、体会一分钟

“刚才在游戏中,时间就1分钟1分钟过去了,到底一分钟有多长呢?1分=60秒

1)下面我们看秒针走一圈,感受1分钟

2)1分钟你能做什么?

3)估计1分钟

全班一起玩

小组内玩

八、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感受音乐,并说出感受。

观察表盘,说一说对钟面的了解

让学生说出想法

小组讨论,并拨动钟面说出想法

汇报想法

用音乐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把学生从课间活动中引入课堂。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本课的资源

让学生自主探讨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105――107页的例1、例2和例3。

教学目标

1、让同学进一步学习有关钟面的知识,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

2、初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知道1时=60分。

3、进一步培养同学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4、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并教育同学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时、1分并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掌握1时=60分。

教学难点

建立1时、1分的具体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同学:实物钟

教学过程

一、信息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在的5月,我们的祖国经历了一些不平凡的时刻,这里老师向你们公布几条有代表性的信息。

最激动的时刻:5月8日上午9时17分,北京奥运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耀珠峰的盛景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发明了奥运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最凄惨的时刻: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等地发生了8.0级的强地震,那一刻,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二十多万人受伤,五百多万人无家可归。

最悲哀的时刻:5月19日下午2时28分,全国人民向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3分钟。

这些难忘的时刻,都是钟表帮我们记录下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钟表的作用可大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钟表有关的知识(齐读课题:时、分的认识)。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的:

1、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间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出表盘上的时刻。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时钟

教学过程:

教师的“导”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

放两段音乐(急噪、抒情)但长短一样。

“感觉上这两段音乐那段长些?可以用什么来衡量呢?(时间)我们要首先学会看(钟表)

“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二、请学生介绍钟面的知识,并做适当的板书

12大格

60小格

1时=60分……

三、揭示课题

四、区分钟面的三根针,理解1时=60分

1)“钟面上的三根针分别是什么针?你是怎样区分的?”

3)让学生拨动分针走一圈,看时针的变化。感受1时=60分

五、学会看钟面的时刻

1)指导看钟面的时间

你能说出图中3个钟面的时间吗?看时间时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

2)组内看图说说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

3)汇报,教师板书并介绍时间的两种写法

六、游戏

1、报时游戏

第1人拨针,第2人报时并记录

2、我说时间,你拨针

小组内1人说时间,其他几人拨针,比一比看谁拨得又准又快

3、让学生从游戏中找出较容易看错、拨错的时间,提醒大家注意

七、体会一分钟

“刚才在游戏中,时间就1分钟1分钟过去了,到底一分钟有多长呢?1分=60秒

1)下面我们看秒针走一圈,感受1分钟

2)1分钟你能做什么?

3)估计1分钟

全班一起玩

小组内玩

八、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感受音乐,并说出感受。

观察表盘,说一说对钟面的了解

让学生说出想法

小组讨论,并拨动钟面说出想法

汇报想法

用音乐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把学生从课间活动中引入课堂。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本课的资源

让学生自主探讨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1、 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间的进率,能够准确读出表盘上的时刻。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时钟

教师的'“导”

学生的活动

一、激趣

放两段音乐(急噪、抒情)但长短一样。

“感觉上这两段音乐那段长些?可以用什么来衡量呢?(时间)我们要首先学会看(钟表)

“关于钟面,你知道些什么?”

二、请学生介绍钟面的知识,并做适当的板书

12大格

60小格

1时=60分……

三、揭示课题

四、区分钟面的三根针,理解 1时=60分

1)“钟面上的三根针分别是什么针?你是怎样区分的?”

3)让学生拨动分针走一圈,看时针的变化。感受1时=60分

五、学会看钟面的时刻

1)指导看钟面的时间

你能说出图中3个钟面的时间吗?看时间时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

2) 组内看图说说图中小朋友的作息时间

3) 汇报,教师板书并介绍时间的两种写法

六、游戏

1、报时游戏

第1人拨针,第2人报时并记录

2、我说时间,你拨针

小组内1人说时间,其他几人拨针,比一比看谁拨得又准又快

3、让学生从游戏中找出较容易看错、拨错的时间,提醒大家注意

七、体会一分钟

“刚才在游戏中,时间就1分钟1分钟过去了,到底一分钟有多长呢?1分=60秒

1)下面我们看秒针走一圈,感受1分钟

2)1分钟你能做什么?

3)估计1分钟

全班一起玩

小组内玩

八、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感受音乐,并说出感受。

观察表盘,说一说对钟面的了解

让学生说出想法

小组讨论,并拨动钟面说出想法

用音乐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把学生从课间活动中引入课堂。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本课的资源

让学生自主探讨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

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能体验1小时=60分。感受一分钟、一小时有多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钟表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认识时、分两个时间单位,通过观察钟面上的大格、小格认识“时”、“分”,初步理解1时、1分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拨钟面上的针,知道1时=60分。建立1分和1时的时间观念,让学生不断丰富对1分、1时的感性认识。

重点:认识钟面,知道1时、1分的含义,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难点:理解1时=60分,感受1分、1时的长短。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钟面知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较繁琐。在本节课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有难度,所以让学生准备学具钟,感性地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但要清晰地讲清这些知识,最好的辅助方法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它清晰的逐一显示中,学生有条有理地掌握了知识。

四、教学策略与教法、学法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愿望,“自主探索”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充分利用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吸引学生,增强教学效果。“实践体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数学意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1)“龟兔赛跑”的动画设计,既有趣味性,又孕伏了知识。

(2)“认识钟面”的媒体设计,有序地处理了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了难点,教学效果尤其好。

(3)“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的媒体设计,有动感的演示过程,很清楚地建立1分、1时的概念。

(4)“1分=60分”的媒体设计,用了动感的演示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

(5)“1分钟的长短”的设计,既调解了紧张的学习气氛,又体验了1分钟多长。

六、学习评价设计

1、设计指向性的提问

2、设计针对性的练习

3、设计课外延伸的练习

你1分钟大约跳(

)下绳;你刷一次牙大约用(

)分钟;你们家吃顿晚饭约花(

)分钟;你妈妈1小时做了哪些事情?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路及媒体应用

一、情景导入

电脑显示“龟兔赛跑”画面问:在这段时间里,龟跑了多少路程?兔子跑了多少路程?

再问:这一画面和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相似呢?

实物投影第76页上的图

学生回答

回答“钟面”

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钟面知识做了孕伏。

二、自主探索

钟面上有些什么呢?

你还知道些什么?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提问: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的答案

对学生的答案适时合理作出评价

拿出自己的学具钟,看一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

不同小组的学生上台交流补充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三、精讲点拨

问:两个数字间为一大格,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钟面上共有多少个小格?

你是怎么知道60个小格?

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问:分针从12起走到4,要走多少分钟?你是怎么知道的?

分针从12起走到7,走多少分钟?你是怎么知道的?

时针从12走到4,要走几小时?为什么?走到7呢?

追问:为什么分针、时针都是从12走到4,而分针走了20分钟,时针却走了4小时呢?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

在钟面上拨一拨,分针走60个小格,时针走了几个大格?你发现了什么?

媒体显示:1时=60分

想感受1分钟有多长吗?

认识三针

指一指学具钟上的三针

观察媒体演示,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知道了时针、分针的走时规律。

根据时针、分针走时规则,再加上媒体的动感过程,能清楚地说出答案和想的过程。

按要求在学具钟上拨一拨,看一看,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

边看边思考1时与60分的关系。

闭上眼睛,边听音乐,体验1分钟的长短。

媒体显示时针、分针、秒针1——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五个小格。画面放大,接着五个五个地显示一共有60个小格。

媒体教学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教学过程简洁明了,增强了教学效果。

媒体显示清晰,再加上动感的过程,突出了知识的重点,降低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

先让学生亲自拨一拨,体验1小时与60分的关系。

再从媒体清晰、动感的演示中,进一步体会1小时=60分

媒体显示1分钟长的画面并伴有音乐。使学生放松心情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实践体验

全班巡视

1分钟测自己的脉搏约跳次。

1分钟大约做()节眼保健操。

填充: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让学生感受1分钟、1小时的长短,积累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养成按时做事,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口答

六、课后作业

你一分钟大约跳()下绳

你刷牙用了()分钟

你们家吃一顿晚饭约花()分钟,

你妈妈一小时做了哪些事?

增加学生体验时间的机会,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的经验,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