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微信散文表达内心(优质6篇)

小编: 紫衣梦

和谐共赢,共创伟业。如何让企业标语与品牌形象相一致?请看以下的一些企业标语范文,它们反映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如何通过标语来展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微信散文表达内心篇一

令狐冲要退出江湖,任我行道:“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

人与人之间就是江湖。但那天的江湖,让人感动。

盛夏,骄阳把大地烤的像一个熟透大红薯。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喊着,仿佛这样才能让它更快似的。

一家公司门口,一辆送外卖的车子停在路边,外卖小哥提着餐盒飞快的走下车。外卖匆匆穿过人群,向电梯飞奔而去,在电梯门即将关上的瞬间,外卖小哥挤了进来。

“嘀、嘀、嘀”,电梯的警报响了起来,因为他,电梯超载了。外卖小哥看了看周围的人,大家也都在默默地看着他,似乎在责怪他耽误了所有人的时间。外卖小哥只好无奈地走下了电梯。

他看了下手机,送餐时间只剩下不到三分钟了,如果超时,将会遭到客户的投诉。他惴惴不安地站着,焦急的心情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然而,“叮――”的一声,电梯的门居然又重新打开了。

一位大哥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走楼梯,你着急就先上去吧。”外卖小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关心,竟有点不知所措,他一边激动地说着谢谢,一边飞快的再次走进电梯。

这时一阵清脆明亮的声音响起,电梯里掌声四溢。外卖小哥笑了,他的笑容里充满了感激和欣喜。

事情总是在你最不抱期望的时候得到解决,所以,永远不要放弃。

有人就有江湖,有心才是美好的江湖。

微信散文表达内心篇二

童年时总想一个藏有绝世武功的琅环玉洞,让我练成可以随便拍死强人恶徒的身手;少年时总想有一个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让我可以免去许多突如其来的烦恼;现在算是青年时的我总想有个光明磊落的江湖,让我可以独善其身的策马扬鞭;我想我的壮年会想有一个迎风破浪的帆船,让我可以直挂云帆的背负责任;我还在想我的老年会想有一个鸡犬相闻的村落,让我清静而不感孤独却可含饴弄孙;我想我的暮年想有一杯甘涩恰宜的茶水,让我在将暮未暮的人生含笑而去。

然而,世事许多时候是背离人愿而行的,有许多书,却不是武功秘籍;有桃园却不是世外;有江湖,却风云叵测可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于是有的人不禁感叹:做人难,比吃屎还难。

名利场上风浪起,赢到头来却是输。

倒不如从一开始就躺在山坡,看看风卷云舒,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还来得万般从容。

微信散文表达内心篇三

江湖是相对于庙堂而言的。巍巍乎庙堂之高,渺渺兮江湖之远,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的生态现象。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有江湖的地方,却不一定都有庙堂。世界之大,事无巨细,总有庙堂覆盖不到的地方。庙堂代表着神圣、高贵和威严,是权势的象征;而江湖则代表着边缘、偏僻和草莽,是芸芸众生的象征。

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却在坚定不移地推动着人人平等的原则。随着互联网和电脑、手机的普及,媒体信息已不再是少数人可以操控的工具,而自媒体的兴起,更是对众声喧哗的推波助澜,彻底改变了“我说你听”的陈旧格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微信的异军突起为人类带来了一个新的江湖。我们不妨可以称之为微江湖。自古以来,江湖不像庙堂那么庄严神圣、富丽堂皇,当然也不像庙堂那么装神弄鬼、欺世盗名。所以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一句广告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才会更加深入人心。这种自信,既来自于科技进步本身,也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从尊重个体出发,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正是微信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在其最本质的意义上,应该是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愿意力行的。如果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而只有少数几个人做到,那就是伪道德,甚至是不道德。

就这样我迎来了自己的微信时代。两年前初次接触微信的时候其实我并不在意,反而觉得种种不适应,既然已经有了网络论坛,有了qq空间和移动短信,再弄出来个微信岂不多余吗?这情形有点儿像清朝末年的遗老遗少,眼看着江山易主,改天换地,除旧布新,总不忍一朝揖别,从此陌路。曾有人劝我开办个人微信公众号,也有人劝我向某团体微信公众平台投稿,我都不以为然,一概拒绝,其实心中还深深依恋着论坛和博客时代的繁华旧梦。无奈何网络论坛在一次又一次的清洗中渐显萧条,仿佛一夜之间,秋风瑟瑟,冰封大地。到后来连盛极一时的“新浪杂谈”、“红袖论坛”、“天涯社区”、“大河论坛”也变得门可罗雀、寂寂无人了。没办法,我只好收拾行囊,另寻去处。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qq空间荒置已久,还可利用,便洒扫庭除,开荒拓土,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朝夕经营,笔耕不辍,倒也赢得些许人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固步自封终究是没有出路的。微信的横空出世,席卷九州,终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到去年八月底,禁不住各种诱惑,我也开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磊子独白》,经过不到半年的试运行,深深体会到了微信的神奇和便利。“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此时再回顾自己的论坛和博客时代,恍兮惚兮,依稀有前世今生之叹。微信的江湖,其实也就是人世上的江湖。那一个一个的微信群,便是人间烟火,正如同一个一个的村镇集市。自由结合,自然生成,自由生长,自生自灭。今儿你封一个群,明儿就能冒出十个群;今儿你封一个号,明儿就能冒出十个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微信群的繁荣和泛滥,也是人间百态的反映。有些群俨然政坛,官家面孔,又是正能量,又是主旋律,三令五申,煞有介事;有些群自许清流,拒绝污浊,党同伐异,口水四溅;有些群拉帮结派,臭味相投,一言不合,踢你没商量;有些群来者不拒,一团和气,红包频飞,皆大欢喜。凡此种种,莫不是人间万象的折射,正是江湖生态的呈现。其实江湖本就是如此,好者好,恶者恶,只要不违法乱纪,你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微信群中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演,有唱的有跳的,有玩的有闹的,有撒娇的有卖萌的,有当婊子的有立牌坊的,有拉票的有贿选的,有乞讨的有献媚的,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吹拉弹唱,各擅胜场。无论你喜欢也罢,生气也罢,厌恶也罢,享受也罢,既然身在江湖,就要适应这个江湖。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才是江湖的生命力所在。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江湖上的事情,从来就是这样潮奔浪涌,泥沙俱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可能像军营和监狱那样整齐划一、唯命是从,那样也就不叫江湖了。

过去有句老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的微信群是流水的营盘流水的兵。群散群聚,分分合合,生生不息。每天都有人拉你入群或加你为好友,每天也都会有人求你点赞邀你留言拉你投票。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旋生旋灭,乃是常事儿。要不然怎么叫作江湖呢。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在微信群中,正如在网络群中一样,大家都只是一个符号,别把自己太当个人物,没人管你是老板还是员工,专家还是教授。众生平等,自说自话,兴之所致,来去自由。别把群主不当干部,也别把群主太当干部。今天你把我踢出一个群,明天就会有人把我拉入更多的群。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演员在寻找观众,观众也在寻找演员;作者在寻找读者,读者也在选择作者。我在微信群中把自己定位的角色就是一个街头贴小广告的,或者是推销手工产品的小商小贩儿,只是把自己公众号上的文章匆匆一贴便悄然遁去,或者也吆喝两声以招揽顾客。其实你爱看不看,爱赏不赏,我都管不着,一切顺其自然。看了也白看,不看白不看。喜欢者自然喜欢,不喜欢者强拉硬扯也没用。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随行就市,物竞天择,这正是市场规律的精髓所在。

微信不同于网络论坛之处在于,论坛是固定场所,一切都由后台操纵,无论你混得如何风生水起,都不过是在赶别人的场子。而个人微信公众号则完全是自主经营,以我为主,混得怎么样全靠你自己的那点儿本事。好者好,恶者恶。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这都是人家的自由。至于有人愿意花钱买点击量,有人愿意花钱买赞美,有人愿意花钱圈粉,那都是人家的自由,谁让人家有钱呢。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圈个粉点个赞呢。由他去吧。江湖中总不乏急功近利之人,也不乏投机取巧之徒。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村的地道都有各村的高招,只要不是损人利己,欺行霸市,坑蒙拐骗,怎么做都是人家的自由。道德的要求如果超出了自律的范围,往往就会变成一道枷锁而强加于人。其实并不能取代法律的作用。微信的江湖自然也不是世外桃源,如果有人触犯了法律,自然会有法律来约束。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微信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只要明白,做人有做人的原则,江湖有江湖的规矩的行了。大道通天,各走半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就是微江湖上最基本的道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微信的横空出世,不过短短三五年工夫,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期间收邮电、缚银行、掠博客、扫论坛,登高一呼,望风影从,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横槊河内,马踏五湖,收拾八荒,一统华夏。竟有纵横世界,包容宇宙之势。若不是万众归心,众望所瞩,岂能有如此煌煌成就?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微信之天下。

磊子/文

公众号:磊子独白

微信散文表达内心篇四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江湖梦。

即使年少时,我们不懂什么是江湖。看了太多武侠,总觉得游历漂泊很美。那些故事里的女侠们,书剑飘零,未见风尘仆仆,也没有老去,更是从不缺银子,只是快意恩仇,情缘起落。

几年前,我建立了一个群,用的关键字,就是“江湖。”

有人和我一样,记得曾经的那个群吗?

有人记得那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和那些邂逅与擦肩而过吗?

在它最繁华热闹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加入。而腾讯的限制是,人数超过了二百,就要续费。

我不忍看着他们徘徊在门外,却不得其门而入。把群转给了一个朋友。

据说凶手做完案之后,都会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心理,会重回案发现场看一下。我也在后来,用另一个qq,悄悄重回旧地。却发现那里已经是空茫一片。群居然被解散了。

有一种自己的心血未被珍惜的感觉。

回想建群的最初,周围的几个女孩一起为此忙碌。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在想怎样把它办好。那几天,我加了无数同城群,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向群里的各个成员发广告。没有白费的心血,群很快就有了人气,甚至超乎了我最初的想象。

一些故事也纷至沓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各种莫测。平时,我是清冷的性格,工作和生活的范围狭小,很多人并没有机会接触到我。因为群的缘故,遇到过精神病,碰到过伪单身,结识过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得罪过陌生人。

哥哥问我为什么重建这个群。我只是个单一的人,很多年来只吃同一个牌子的泡面,只喜欢一种类型的人,只有一个长期的爱好,写作。也只有那么几个朋友。我只建过那么一个群,也不想轻易就放弃它。即使当年的那些人,多半已经散落各处,但我仍旧想拥有,那个属于一些人记忆里的江湖。

这样,仍旧可以重回故地。

有那么一个地方,即使每天挂在那里,不想说话,可是仍想看到它在。仍旧想潜水,看着那里的热闹浮华。看着人来人往。

微信散文表达内心篇五

今天的日记之所以要写这样一个题目,缘由是在逛朋友空间的时候,读到了一位广州的朋友写的《所谓江湖》的文章,因此就想来说一说淡出江湖的话题。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或者自己也会鹦鹉学舌的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重走江湖”、“混迹江湖”、“重出江湖”等等,但对“江湖”二字的真实含义却知道的并不那么确切。这位广州昵称叫“ky”的朋友在文章中是这样诠释“江湖”的:

江湖的称谓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原句是‘泉涸,鱼双与予处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历来以寓言的形式阐述玄妙的真理,可谓寸字寸金。江湖不是小溪,也不是大海。之所以不是溪水,是因为溪水不能容纳更多,给人的感觉更是潺潺细水,清澈见底,我们不忍心看到它浑浊;之所以不是大海,是因为大海广阔,深不可测,心中只有敬畏,感觉望而却步。只有江湖,才能真正表现人的处境,江有溪之隽永绵长,而且有奔腾之势,复杂的水境泥沙混杂;湖有海的深沉,无穷的生命蕴涵其中。

原来江湖是这样的啊。

由此延伸开去,窃以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个自己生活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呆的人,就可以理解为你已经身在江湖了,这也很好理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的,在一个圈子里的人,也要遵循“圈规”的,否则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了,就如本人在网易博客里被拉进了这圈那圈的,有的“圈子”就规定要定期参加圈的活动,不然就要怎么怎么的!嘿嘿,这还能身由自己?于是,我就想如果在一个圈子里呆久了,呆累了,呆厌了,就会很自然的想离开,就会很洒脱的去找寻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便淡出了圈子也淡出了江湖。这点我也是很有切身体验的:当了6年兵觉得累了,就放弃再等一年转自愿兵的“盼头”复员回乡了;干了8年人寿保险,觉得“没意思”了,也毅然选择了淡出……就在选择淡出的那一刻,我的心释然了。我就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淡出后你肯定会有失落感呢?这是完全不会的哦。失落,是因为在意,不舍得放弃,当一切都看开了,释然了,犹如出家人的心境,就不会感到失落,反倒会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快乐之感。姜子牙垂钓,是一种心境;古时文人墨客隐居也是一种活法。你选择了淡出,你也就选择了自由,选择了快乐!

呵呵,淡出江湖,关键是在于一个“淡”字。淡出,就是悄悄的退出,不求虚张声势,也不苛求什么,更是看淡世事端倪、淡泊一切名利,才能够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坦然心境。“江湖多险恶,惟有淡出好”啊。

笑铀

20xx,05,28.

微信散文表达内心篇六

习惯了看那个人从我窗前走过,仿佛整个江湖里的春风细雨都拥入了这方江南水畔的烟幕中。习惯了这江南水畔的某一个季节烟幕,似乎无论在哪一个烟幕里,那个人也都会有始有终,厚重的踽踽而行,依次路过我的矮小门菱。

倘若没有记错,这个江南里的春夏秋冬,我已经历经了区区数十载。数十年的光阴如雪,如雨,我一点也不迷糊,对着那个我曾谋面过很多次的人,我还是轻巧的和他见面,再无意的说着再见。

江南在这个一方水畔的江湖里,距离我很近很近。我记得在有一年的暮春时节,那个男人曾经捧着满满的野花,死心地守在我的窗下。四月清丽的晚霞映衬在他看似坚毅的脸庞一侧,我看着他,低头,絮语,镇静的感觉让我心生爱怜。

我觉得那个男人的秉性和江南很像,离江湖很远。无数次我对着小窗,画窗外的风景,江南小镇上的主角都是他。那个男人在用自己清静而又帅气的脸颊,为我的画纸添上了幽远的意境。

我的画室,她的故事,江南里的悠悠意境自此云散烟消,漂泊的近乎咫尺。

有些场景我是记忆的特别深刻的,在有烟雨的时节,我在画室里冥想,那个男人在画室外怅望。男人撑着伞,我拿着笔,故事发生在江南,江南遗忘了故事。于是江湖,就这样风生水起,被刻画成无边风景。

我是跺着脚步在画室里徘徊的,那个男人,却立着不动,好像江湖烟雨再波涛汹涌,他都安宁如故。我起一步,他立一处,我走两步,他还是守在一处。我的步子有节奏,我听着那个男人心里的声音,好久好久,不再协调。

我从很多年前就知道,那个男人在等待的人不是我。我看着他很多次,从我明快的画布一头走向另一头,我的画布意境是美丽的,那个男人带着忧郁,或者彻底打破,我的喜怒哀乐。

我用七步的韵律,画出江南里的江湖,那个男人,会去向哪里我终于没有弄清楚。江湖和我的距离,比江南和我的距离还要远,我听见那个男人渐行渐远的声音。

他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江湖,无论安宁繁华,喧嚣遗忘。

江湖本应该是清楚的,那个庄周却遗忘了,以至于他最后自己都糊涂了,到底是谁变成了蝴蝶。后世法家的人大都以此嘲笑庄周,庄周对此不以为然,依旧潇洒地垂钓于滩涂,楚王听说了这件事情认为他还是有些才华的,于是派人去请他出山。

传奇的故事便是这样开始,当楚王的使者真的来到庄周垂钓的滩涂前时,他已经不知道在这江湖里垂钓了多少个年头。历史上有很多垂钓留名的人,怕也只有庄周是真的想收获几条鱼,因为他实在是太悠闲了,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何时和惠子争论于濠梁之上,到底是谁不知道谁的快乐。

早就听说过江湖龙蛇混杂,两个使者,像蛇一样往滩涂那边奔去,一步步地走向那个不能给他们信任的江湖小人身边。但世事偏偏如此有趣,两个从庙堂之上赶来的人就要卑躬屈膝的',迎候那位江湖之远的“小人”。

庄周正在江湖里等他们!

庄周不是神,在妻子死的时候,他怎么会不悲伤呢?但思前想后,他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终于不再悲伤。他的桀骜不驯,不以古法之习惯,使他在应付那两个俗人时格外自如。

庄周说,他听闻楚王庙堂之上供过一只老龟,但已经死了很多年,那么,请问它是愿意在野外自由游曳还是死在那里。两个人很快应和,愿意游曳野外。

是的,庄周提竿中鱼,收竿跺步,一步两步。庄周每走一步都让两个远道而来的人诚惶诚恐,这次,他们没有回答错误吧,那么,这个叫庄周的怪老头应该会和他们一起回朝堂。将这个人从江湖拉去庙堂,管他会不会成为那只老龟呢,反正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不料庄周却回答,“你们走吧,我愿意游曳于野外!”然后,他继续跺着脚步,几步走开,走向遥远的江湖。

江南和庄周的故事特别让人清净,看破江湖纷争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矫健的一二步行而已,时光不远,心宽体胖,我听过那么多的故事,轻巧的从江湖一路飞来。所以无论走到了哪里,我都会在江湖的阵阵烟雨中,撇下尔尔行程。

很多人说,对得起,此生便流浪江湖,对不起,江湖便只剩下漂泊寂寞。

有谁能猜得透,那个曾经行走在我江南窗下的男人原来对我并没有任何念想,他所有的踱步思量里,想的都是如何追上另一个女人。当然也没有人能够描摹得出,我在那之后看过的庄周先生故事,他在对我说,即便踱着步子,也要自由的流浪于江湖。

那个在七月里将江湖写为诗的纯真女人,原来并不是真的喜欢写诗,她只是不知道,在面对这么一大栋城市时,该如何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她因而转向文字,像几千年前的古人那般特色,用汪洋恣肆的言辞为自己辩驳。

在穿梭于江湖很久之后,我终于明白,那么多冗杂的文字,图画,在面对真情的表述之后,居然那么苍白无力。

女人的故事很无力,你知道吗?

男人和女人相遇于江湖,彼此孤单零落,在多少个黄昏细雨里,男人都在女人面前表现出了一个孩子样的轻快和浪漫,然后转身,用更加成熟稳重的方式去解决江湖里的另一些事情。女人含泪如雨,她在那个男人身上,观望到了明媚的回忆,尽管那些回忆很遥远。可在这样的江湖里,女人还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女人说,感动了就是爱情!

为你,我在这江湖里死了都值。但在看见你的时候,请对我微笑,或者碎步走来。用这样的方式去解读江湖里的爱情,用这样的结局去守候爱情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