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汇总13篇)

小编: MJ笔神

教师在编写大班教案时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分享的教案模板,这些范例具有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一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二

(重点与难点)

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是:形与体的不同概念。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骰子、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活动重点是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形与体的不同,认识正方体。难点是在自主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能力、经验基础)

幼儿的有: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平面图形,但在生活中仍会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的无:形与体的概念还不了解。

提升点:从认识正方体开始逐步建构有关立体图形的经验体系,这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规律。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形与体的不同,在初步的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对立体图形感兴趣,在探索中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物质准备:磁力片人手7个。

一、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不同。

1、出示磁力片:这是什么?

2、那正方形的磁力片能拼成正方体吗?

我们玩棋扔的骰子(盒子)。

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张纸不能做骰子。

设计意图:利用磁力片导入,唤醒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已有经验。

二、自主组合正方体,观察、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的特征。

1、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相同与不同。

材料:人手7块方形磁力片。

要求:比一比磁力片的每一面与正方体一样大吗?

数一数几个磁力片组成一个正方体,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幼儿会用手去摸一摸磁力片,用正方形纸片重叠在磁力片每个面上比比是否一样大。

共同去数一数磁力片有几个正方形的面。

设计意图: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发到小组内,便于幼儿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同伴互学的一种经验来了解形与体的不同特征。

2、师幼共同验证。

小结:像这样用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我们叫正方体。

观察教师手中每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组成。

设计意图:利用平面图形的组合和拆开,让幼儿形象地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三、生活中的正方体。

1、交流: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2、图片分享:找找正方体。

我家里的积木,玩过的魔方……

设计意图:观看一些生活中的正方体,获取更多立体图形的经验。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三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四、延伸活动: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四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1.导入环节

用礼物的形式引出认识的对象——正方体,初步认识正方体。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有6个面。请幼儿进行验证。

(2)搭一搭:幼儿进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组合作搭出正方体。

总结:幼儿在拼搭的时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个正方体。少一个正方形和六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3)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总结:突出个别的,把不正确的进行讲解。

3.结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们幼儿园中也有好多的正方体,我们出去找找吧。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五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

(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六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2、活动小结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

3.会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联系简单的生活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搭,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

2.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个人及小组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勇于探索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关键:

学生通过摆放、观察、比较、分析,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所含体积单位数正好是长、宽、高的乘积”。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一些单位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有幸来到这里共同学习一节数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与其说是共同学习,也许不如说我们共同分享。其实,我是一个愿意和大家共同分享的人,因为“分享倍增快乐,合作迈向成功”(图片)同学是否愿意一起分享你们的聪明与智慧呢?(出示故事,学生阅读)

问题: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师:对!聪明与勇敢是她最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

那么,你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呢?老师有几条秘诀给大家共同分享。(出示图片)你们能做得到吗?愿意展现自己的聪明与勇敢与大家共同分享吗?看,聪明的学生就是这么任性,愿意倍增快乐,迈向成功。好!回答老师一个问。

(问题2)为什么三个一齐就拉不上来呢?(引导学生说明三个一齐占的空间大或地方大)

师:同学们,这就是聪明,这就是勇敢,我们分享了快乐,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这位同学的回答,使我们这一节数学课从一个精彩迈向另一个精彩,因为他说出了我们数学生活学习中常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体积,什么是体积,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板书)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板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上课)

一、读题目,明目标。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白)

生:长方体的体积与哪些条件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

教师板书学习目标:

1、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2、长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分享我们的聪明与智慧吧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三本五年级数学书。

要求:

1、用三本相同的书通过摆、拼来说明此题。

2、小组合作,有讲解,有观察,有记录。

3、将你们的成果写成结论,推荐学生讲解汇报。

(教师巡视,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指导,引发学生对长方体问题的思考)

学生汇报: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因为宽和高不变,长增加,体积增加。同样,体积也增加。

师:我们找到了体积变化的相关条件,那么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呢?

探究活动二

目标: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材料:长宽高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

要求:

1、组内学员要有分工合作精神,有观察,有记录。

2、请你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3、拼一种长方体,指出相对应的长宽高,并填写到表格中。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得出有关体积的结论。(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对体积的探究)

学生汇报: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推导体积公式的过程,如: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关,也就是说长宽高的某种运算就能得到体积,相乘得到长方体的积。又试用其他几个,也同样得到相同的结论。所以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相乘。

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说明理由。并板书,学生齐读。

师: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我们将数学生活化,将生活数学化,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请看:

探究活动三:

目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要求:

1、认真审题,理解题目中的数字和问题。

2、有疑问,可以在组内进行交流探讨。

3、要写出计算公式,工整认真,格式要正确。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

师:每一组的同学都完成的很好,在组内进行了分享了自己对长方体体积的学习成果,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类特殊的长方体,那么,它特殊在哪儿呢?看!

探究活动四:

目标: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要求:

1、认识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

2、组内学生讨论,能自己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3、能利用所学正方体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看同学们学得多好啊!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意思是,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就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复习和应用,这样才能掌握地更好。

三、巩固与练习

1、完成对数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再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简单计算。

3、作业:强化训练

4、思考:组合图形的计算。

四:总结

快乐的时间就是那么的短暂,同学们这一节,我们不仅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而且学会了观察、思考、合作,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合作。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先前说过的一句话:分享倍增快乐,合作迈向成功。

谢谢大家!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八

1.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三、帮小兔子搭房子。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幼儿建构房子)

2.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

四、迁移经验,运用自己感知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判断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形体。

2.分别请拿正方体礼物的幼儿和拿长方体礼物的幼儿到前面来,其它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十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有关图形问题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长方体模型、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与教材中例4和“试一试”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可分为哪几组?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

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吗?

在交流中明确: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样列式的,并相机板书如下算式:

6×4×2+5×4×2+6×5×2; (6×4+5×4+6×5)×2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要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面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板纸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体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出示‘‘试一试’’)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刚才我们在求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四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同学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四第2题。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题中的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第(2)题,并要求学生说说用这样的方法求表面积的根据。

4.做练习四第5题。

让学生根据表中列出的各组数据对每一个物体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人表中。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说说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时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做练习四第3、4题。补充习题相关内容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

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吗?

在交流中明确: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样列式的,并相机板书如下算式:

6×4×2+5×4×2+6×5×2; (6×4+5×4+6×5)×2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要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面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修改之处: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授课时间:

20__年3月24日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探求、经历、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包装盒,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当你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

2.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请你拿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呢?

四、自主探究

深化主题

1、探索活动:长方体的表面积

2、集体研讨:学生归纳,

老师板书: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 +长×高×2 +高×宽×2或:(长×宽+长×高+高×宽)×2 2。出示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长0.7米,宽0.5米,高0.4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两种算法,指定两名学生上黑板板书,并口述列式计算的依据。

3、小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我们计算时可以选择最简便的算法。

4、迁移:把高0.4米改为0.5米,怎样计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四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只列算式不计算结果)。

五、优化训练

勇闯第二关:智力冲浪园

六、归纳知识,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教后反思: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理解底面积。

投影仪

1、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sh

1.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把这根木料竖起来实际上就是什么?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

做练习七的第10、11、12题。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二)学习新课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用手摸一下左边的面,说它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教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同学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讨论。(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把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也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教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

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宽。然后再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展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和宽。

3.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看看自己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能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

(2)试解下面的题。

例2(投影片)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一位同学板书:

32×6

=9×6

=54(厘米2)

答:它的表面积是54厘米2。

教师: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

学生:少一个面。列式:32×5

教师: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

(3)练习:课本p26做一做。(请两位同学写投影片,其余同学做本上。)

用学生投影片集体订正。

(三)巩固反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教学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