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模板8篇)

小编: 雨中梧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果你正在写军训心得,不妨先来看看以下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军训心得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一

2月8日,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18岁少女谷爱凌夺冠。这也是中国冬奥历,雪上运动的首枚金牌。

在决赛的最后一跳之前,谷爱凌排在第三,已经可以登上领奖台了。妈妈建议她做个左边的1440,确保拿到一块银牌。但她没有采纳妈妈的建议,而是跳出了目前世界难度的左转双周偏轴转体1620。这一跳,让谷爱凌反超泰丝·勒德,排名升至第一。相比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池,大跳台并不是她的项,训练时间也是最短的。但她却敢于放手一搏,选择在最重要的时刻挑战自己的历史,做出了一个她从没公开做过的高难度动作:1620。

谷爱凌的勇气并不仅仅来自于她过往的经验和实力,更多的是一种对未知无所畏惧的心态。在受邀为《纽约时报》撰文时,她在文末这样写道:"在恐惧面前,我永远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从这个18岁女孩的身上,我发现了克服恐惧的`三种力量。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二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需要运动员们记住跳台腾空,完成高难度反转动作。从1998年长野冬奥会时,女子空中技巧队就一直在冲击金牌,至今未能如愿,这也成了笼罩女子空中技巧队的魔咒。夺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空第一金的重担就落在了四战冬奥的队长徐梦桃身上。

身边的队友不断迭代,老将徐梦桃在雪场上一战就是20年。在北京冬奥会上,为中国女子空中技巧队拿下历史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是这位32岁老将最后的希望。

徐梦桃挑战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之旅

伤愈复出咬牙坚持

积年累月的运动损伤,不断折磨着不再年轻的徐梦桃。早在2007年全国锦标赛上,徐梦桃右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断裂,在腿上打上了一根钢钉。从没有运动员在如此伤痛后重新回到训练场。命途多舛,2016年全国冬运会赛场,徐梦桃在挑战后翻腾三周失败后,重重摔在了地上,造成左腿前十字交叉韧带断裂。但伤痕累累的徐梦桃仍然咬牙坚持,她要为冬奥会夺金而努力。

徐梦桃努力进行康复训练

极限挑战共获荣耀

对于观众来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是一场极致的视觉享受,不过,对于运动员来说这是一场极难的挑战。三周台,是徐梦桃在2022年冬奥会上冲击金牌的杀手锏,这也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最难等级的动作,代表着运动员要在空中完成三周空翻的转体动作,这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在十几米空中加速落地的冲击力,可达人体自身体重的七到八倍。作为难度最高的技术动作,三周台也是冬奥金牌兵家必争之地。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三

今年寒假有些特别,除了全家热热闹闹的团圆过春节之外,我们中国还有一场世界性的冬季运动“节日”——那就是2022北京冬奥会。在这之前,我对冬奥会的项目其实并不熟悉,只知道有一些冰上和雪上的运动项目,直到认真关注了本届北京冬奥会,才发现冬季的运动项目也是那么的精彩!

从开幕式上冰立方中雕刻出冰雪五环那一幕开始,我知道冬奥会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惊喜和感叹!而这其中最让我关注的便是自由式滑雪选手谷爱凌和惊险刺激的短道速滑比赛。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全程观看谷爱凌参加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这个项目要求运动员从一个近50米高的斜坡上下滑,(要知道那可是有将近17层楼的高度)然后在斜坡的尽头腾跃,完成空翻、转体、抓板等动作。整个动作的高度和难度都很大,当然危险性也相当大!几乎没有不曾摔倒的选手,谷爱凌也不例外。这不是她的强项,在第一轮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之后,她在第二跳选择了一个较为保守的动作,因此积分暂时排名第二。此时,大家都认为她会采用难度较低的动作,来保住这难得的奖牌,电视屏幕里看着她高高地腾空跃起,翻滚,落地,闪电似的冲向雪道尽头,最后稳稳停下。谁也没想到她竟然选择了超高难度的1620来全力一搏,幸好她成功了!最终赢得这个项目的金牌。

之后,我上网搜索了一些谷爱凌的资料和采访。她才18岁,只比我大6岁。同时,我了解到自由式滑雪作为极限运动,非常容易受伤,谷爱凌也不例外,身体的很多部位都骨折过,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摔到脑震荡失忆,但因为热爱这项运动,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更令我钦佩的是,谷爱凌还是个学霸,提前一年就完成了高中学业,其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比如篮球跑步钢琴等。她的作业几乎都是在往返各个比赛的路上和间隙完成的。谷爱凌的自律和高效非常值得我学习。

除了谷爱凌,其他的比赛也很精彩。比如男子短道速滑队的中国队员们在比赛时团结合作,相互保护,武大靖因为领跑体力不够了,还想着为队友卡位,最终中国队包揽了金银牌。虽然第一名只有一个,但中国队员还是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北京冬奥的看点还有很多,总之,这个寒假看冬奥让我领略到了之前不甚熟悉的冰雪运动的风采,更是再一次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和祖国的强大。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四

自律努力,未来可期。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而把握命运需要高度的自律精神,松下幸之助说:“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谷爱凌“一边读全日制的学校,一边训练并参加比赛”,她是时间管理大师,她自觉而自律,训练时的自律体现极高的职业素养,这也是她在体育上不断突破的必然;学习上的自律,让她如愿考上斯坦福大学,成为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五

谷爱凌姐姐,满怀着对您的好奇和敬仰之情,我查了您的相关资料。您今年只有十八岁,虽然年纪不大,却早已在世界各类滑雪大赛中斩获数十枚冠军奖牌。我不禁感叹:谷姐姐,您只比我大六岁,但获到的荣誉却是我望尘莫及的!

谷爱凌姐姐,您三岁时就开始跟着妈妈一起滑雪,随后进入专业滑雪队进行训练。您勇敢地选择了危险程度很高的自由式滑雪。

最近您还学会了一个新动作:一千四百四十度的两周空翻转体。您以无比惊人的毅力,不断超越自我,只用了三周时间就学会了这个超高难度的动作。要知道,这个动作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女子在比赛中完成的高难度动作。您凭借着这个动作,一周之内夺得了两个冠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谷爱凌姐姐,您的天赋真叫人羡慕!但您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却是别人无法承受和想象的。您每天训练非常辛苦,从早晨九点到晚上九点。从您艰苦严格的训练中,我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您不仅体育优秀,在赛场外也同样优秀。您提前一年高中毕业,以优异的“美国高考”分数,被斯坦福大学录取。您还会弹琴、跳舞、骑马、攀岩,足球等等。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谷爱凌姐姐,您毅然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并代表中国队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您为我们树立了心怀感恩,为国争光的好榜样!

我们学校里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迎接北京冬奥会的活动:旱地冰壶的体验会展,冬奥知识的宣传讲座,以冬奥为主题的绘画展览……我也更加热爱体育,热爱冬奥,希望将来的某一天也能像您一样为国增光。

冬奥会即将来临。谷姐姐,希望您能为祖国增光添彩,给国人带来惊喜!等您站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的时候,我一定会为您欢呼喝彩!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六

凛冬已至,这个冬天亦承载了人类挑战冰雪与寒冬的热望,随着2022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展开,滑雪运动员谷爱凌成为了2022年初最受关注的人物,关于这位“00后”超级运动明星的一切随着飞扬的冰雪推至大众舆论场中心。

就在刚刚结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决赛中,谷爱凌再次收获金牌,以两金一银的成绩为她的2022冬奥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用实力强势地回应了大众积攒已久的期待。

作为中国滑雪首位归化运动员,在谷爱凌初出茅庐之时,无数个声音便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着对这位强大女性的赞颂与钦慕,她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存在:体育明星、就读斯坦福,还有如超模般美丽高挑的外貌。

在“完美”之外,她有着极强的话题性,附着在谷爱凌身上的标签精准对应了当下中国舆论场的焦点:何为女性之美、女性运动员如何在领域中突围、精英阶层教育、民族骄傲……这些讨论的叠加,让这位18岁的女孩在这个冬季成为了横跨多个舆论场的现象级人物。

在冬奥会期间,谷爱凌极强的舆论热度引来媒体无孔不入的报道,我们也借此了解了一个更加具象的谷爱凌。引起广泛关注的是谷爱凌的“强心脏”:她在两跳的间隙不忘在社交平台发出情人节祝贺、在比赛的前夜还在与“黑粉”进行“对线”,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果断放弃保守方案,在第三跳以难以置信的“反脚偏轴1620”一举逆转形势勇夺金牌,而这个动作此前仅仅在谷爱凌脑海中“试跳”,似乎正是这强大得难以置信的心态阐释了谷爱凌为何得以成为谷爱凌。

当我们认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谷爱凌似乎不知恐惧为何物时,谷爱凌却在采访中表示,恐惧正是在她从事极限运动的乐趣所在,也是她不断挑战极限的“武器”,在运动中,她与“恐惧”建立起了独特的关系,让情绪与身体感受得以被识别与积极利用,让心跳与紧张转化为自我超越的乐趣。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七

在18日上午结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青蛙公主”谷爱凌不断刷新高分,展现绝对实力夺得冠军,以两金一银为自己的首届冬奥会完美谢幕。19岁的她也成为第一位在冬奥会3个不同的自由式滑雪项目中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

顶着上轮失误的压力,张可欣在第三轮比赛中刚出场就拿出高难度动作,结果出现失误,摔倒在赛道上,医护人员入场诊治后,张可欣滑离赛道,希望张可欣无碍。

本届冬奥会,中国队在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上实现了4人满额参赛,选手是清一色的“00后”。除了谷爱凌一骑绝尘,队伍的整体实力也具备了与全世界高水平选手一较高下的实力。张可欣在平昌冬奥会拿到该项目第9名、2019年世锦赛第8名,本赛季世界杯排名第4名。而出生于2003年的李方慧则在2020年冬青奥会与谷爱凌一同出战u型场地技巧,收获一枚银牌。

在昨天的资格赛中,除了吴梦失误被淘汰,张可欣和李方慧都成功晋级。谷爱凌也关注着中国队友的表现,“我的队友表现非常好。李方慧是年轻的、非常有天赋的,张可欣倒滑非常有力量,非常能激励我。我也在向张可欣学习,她比过一届冬奥会,比我有经验,我希望从她身上学习到。”她坦言,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进步,给予她帮助和力量的有教练、有妈妈,更在于“其他运动员”,“我是很愿意学习的人,我在其他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会观察,如果他们哪里做得好,我会去学习,如果他们犯错误、失误,我就会提醒自己避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心理上的调整,有些人一直做得很好,面对大小赛事都能有好的表现,我就会关注他们调整自己的方式,看看他们怎么对待压力。这些都帮助了我成长。”

谷爱凌虽然是首次参加冬奥会,但要参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u型场地技巧3个项目的她算得上最忙碌的选手,“而且是(自由式滑雪)唯一3个项目都进决赛的选手。”以头名轻松进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后,谷爱凌坦言,“从开幕式到今天,我一天都没休息过。”

谷爱凌的冬奥赛场首秀出现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极少数有能力同时参加自由式滑雪3个项目的女运动员,大跳台算是她接触时间最短、最不擅长的项目。但在前两轮排名第三的情况下,她挑战了从未尝试过的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的超高难度动作,并精彩完成,获得94.50的高分,一举夺魁。

这一跳让谷爱凌十分兴奋,也消耗了不少精力,“毕竟是奥运会,创造历史没那么容易。”谷爱凌坦言,这是她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没进入状态”的原因之一。决赛第二轮,她出现严重失误摔在雪地里,但第三轮便调整心态完成逆袭。

“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对运动员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一旦失误了后面就做不了了,运动员的动作熟练程度、心理状态对这两项的表现影响比较大。”滑雪技术专家、知乎滑雪优秀答主王宇承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谷爱凌此前主攻u型场地和坡面障碍,但后来用很短时间就在大跳台连创佳绩,“把自己的极限推得很高”,足以说明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到技术掌握均处于高水准,“无论是像大跳台这种单次的发挥,还是像u型池这种连续平稳的发挥,以及像坡面障碍这种既有平稳发挥又需要有不断的小爆发的连续过程,她都能做得完美,称之为天才不过分。”

而在自由式滑雪裁判杨金荣(化名)看来,项目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兼项对运动员最大的考验在于辗转于项目之间的精力和能力,这对从小就有多种爱好、适应多重身份转换的谷爱凌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这就是她与其他滑手间最大的区别。”

对此,谷爱凌在赛后也提到,自己从小体验篮球、足球、越野跑、冲浪等运动,“虽然不够专业,但为我打下了基础,让我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尤其我始终坚持跑步,即便来中国隔离期间也坚持每周刷一次半马。”天才也需要日常积累,谷爱凌多次提及,“我的天赋只占0.1%。”

“这一年多,谷爱凌针对大跳台作了很多准备,而且把握相对较低的项目放在开场,她有足够的体能与心理的兴奋点去应对,这对她冲击金牌有激励作用。”杨金荣介绍,在谷爱凌参加的3个项目中,u型场地技巧的专业度相对更难,对运动员的滑行要求更高,而这正是谷爱凌的`强项,“谷爱凌在大跳台上练习一年多就能解锁1620很大程度得益于她在u池扎实的基础。”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谷爱凌在2020年冬青奥会和去年世锦赛都拿到金牌,并且在本赛季拿下4站世界杯冠军,排名世界第一,被视为本届冬奥会该项目最大夺冠热门。

可虽然是夺金把握最大的项目,但自从转战张家口赛区以来,谷爱凌就十分重视u型场地技巧的备战。在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结束后,经过混合采访区,她只回答了“我吃的是韭菜盒子”就匆匆赶往u型场地训练,即便惊险摘得银牌后,她也一边吃包子一边接受采访,为的就是节省时间赶去u型场地训练,她不断强调:“奥运会还没完呢,我的训练时间和其他人相比,只有不到50%,我马上得去了。”

“我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来做,每天都是自己主动去训练,从来没人要求我,因为我滑雪的初衷就是因为热爱,我很明白,这是我的滑雪(事业)。”谷爱凌很清楚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只被称作u型场地选手或者坡面障碍选手,我想做一位‘全能的滑雪选手’。”她曾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谈到自己参加的3个项目,“它们都是彼此相关的,同时参加u型场地和坡面障碍比赛的选手不太多,这也让我的动作更加独特。”

2020年的洛桑冬青奥会,谷爱凌首次在大型比赛中三线作战,收获了大跳台、u型场地两金与坡面障碍一银,此后,连轴作战与身兼多项几乎已成为了谷爱凌的“规定动作”。而到了北京冬奥会,再次谈及自己的3个项目时,她表示,“参加3个项目反而让我轻松,因为有3次机会去实现目标。”

央视荣耀征途第一集尖峰对决个人学习心得篇八

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的故事,记录了中国的冬季运动员——顾爱玲、徐梦涛、韩愈、赵家文和张家豪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了准备和战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2022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晚八点,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冬奥会在一片片欢呼声中终于拉开序幕。

当开场曲响起,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用他们的激情洋溢将整个跑道点燃。现场,再次响起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我思绪纷飞。

中国是敢于挑战的国家。虎象征着勇气、力量和成功,与北京冬奥完美契合。中国一首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让奥林匹克精神传遍寰宇。让世界领略中国的敢于挑战,勇于挑战的气魄。也让此次冰雪之约成为各国运动员为之拼搏的最高竞技场,为本就喜庆的新年又平添了一份“仪式感”中国在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勇于挑战”的代名词。

中国是承古萌新的国家,我们在二十四节气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流传千年而依旧有强大生命力。从开幕式上,人们看到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场景,也看到了时刻捕捉运动员精彩瞬间的高科技摄像机。在坚持传统特色文化的同时,中国也非常积极的探索着、创新着、让中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用奥运会向世界阐明了“更团结”的含义,让某些西方政客抨击中国冬奥会,并且扬言“不派本国运动员参加此次冬奥”的混乱场面成为了国际笑话;各国代表团走入运动场时中国人民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更是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

北京冬奥让世人见证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虎年立春喜迎中国盛会,奥运五环重回中华古都!北京冬奥让世人共享这美好盛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冬奥让世人更加热爱冰雪运动,让运动更加“可感”。

在体育赛场,为最高奖项拼搏与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并不矛盾。赛场之外,各国深入理解。中国正追求的是人类爱好和平,谋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冬奥盛会,让世界共享荣光,让世界一起来,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正开得热火朝天,我也沉迷其中:打听中国的奖牌数量,看看可爱无比的冰墩墩和雪容融。为中国健儿的精彩表演和拼搏精神喝彩!

今天下午,我和表哥们在中心广场一起玩时,聊起了北京冬奥会。我国第三金在2日8日获得,是中美混血儿谷爱凌获得。回家后,我查阅了她的资料,不禁目险口呆:一个19岁的姐姐,获得了奥运冠军而且是学霸,多才多艺的美女!这不正是大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吗?太厉害了!

谷爱凌自己说:“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写作业,再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滑雪。”原来天才的背后拥有的是自律、努力和高效。有句俗话说的好:“三分靠天注,七分靠努力。”“青蛙公主”谷爱凌之所以成为人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除了她的良好基因,更多的是她自己本身的刻苦学习和认真训练。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像谷爱凌那样的优秀孩子。但我们必须要洒下汗水,流下泪水,用它们浇溉成功之花。“一份耕耘不一定就有一份收获”但“不付出肯定没有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付出的有多少,就会有获得相应的回报:付出得多,自己自律自信,就有可能得到累累果实。自己的努力和自律一定会有回报的。那时,我们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一个胜利者。

开学后我们会进行迟到的期末考试,这个寒假的真实努力和虚假面套会由成绩来告知。但愿我们每一个努力的孩子都成为像谷爱凌那样,成为别人家孩子的孩子!

在18日上午结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青蛙公主”谷爱凌不断刷新高分,展现绝对实力夺得冠军,以两金一银为自己的首届冬奥会完美谢幕。19岁的她也成为第一位在冬奥会3个不同的自由式滑雪项目中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

顶着上轮失误的压力,张可欣在第三轮比赛中刚出场就拿出高难度动作,结果出现失误,摔倒在赛道上,医护人员入场诊治后,张可欣滑离赛道,希望张可欣无碍。

本届冬奥会,中国队在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上实现了4人满额参赛,选手是清一色的“00后”。除了谷爱凌一骑绝尘,队伍的整体实力也具备了与全世界高水平选手一较高下的实力。张可欣在平昌冬奥会拿到该项目第9名、2019年世锦赛第8名,本赛季世界杯排名第4名。而出生于2003年的李方慧则在2020年冬青奥会与谷爱凌一同出战u型场地技巧,收获一枚银牌。

在昨天的资格赛中,除了吴梦失误被淘汰,张可欣和李方慧都成功晋级。谷爱凌也关注着中国队友的表现,“我的队友表现非常好。李方慧是年轻的、非常有天赋的,张可欣倒滑非常有力量,非常能激励我。我也在向张可欣学习,她比过一届冬奥会,比我有经验,我希望从她身上学习到。”她坦言,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进步,给予她帮助和力量的有教练、有妈妈,更在于“其他运动员”,“我是很愿意学习的人,我在其他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会观察,如果他们哪里做得好,我会去学习,如果他们犯错误、失误,我就会提醒自己避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心理上的调整,有些人一直做得很好,面对大小赛事都能有好的表现,我就会关注他们调整自己的方式,看看他们怎么对待压力。这些都帮助了我成长。”

谷爱凌虽然是首次参加冬奥会,但要参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u型场地技巧3个项目的她算得上最忙碌的选手,“而且是(自由式滑雪)唯一3个项目都进决赛的选手。”以头名轻松进入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后,谷爱凌坦言,“从开幕式到今天,我一天都没休息过。”

谷爱凌的冬奥赛场首秀出现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极少数有能力同时参加自由式滑雪3个项目的女运动员,大跳台算是她接触时间最短、最不擅长的项目。但在前两轮排名第三的情况下,她挑战了从未尝试过的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的超高难度动作,并精彩完成,获得94.50的高分,一举夺魁。

这一跳让谷爱凌十分兴奋,也消耗了不少精力,“毕竟是奥运会,创造历史没那么容易。”谷爱凌坦言,这是她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没进入状态”的原因之一。决赛第二轮,她出现严重失误摔在雪地里,但第三轮便调整心态完成逆袭。

“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对运动员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一旦失误了后面就做不了了,运动员的动作熟练程度、心理状态对这两项的表现影响比较大。”滑雪技术专家、知乎滑雪优秀答主王宇承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谷爱凌此前主攻u型场地和坡面障碍,但后来用很短时间就在大跳台连创佳绩,“把自己的极限推得很高”,足以说明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到技术掌握均处于高水准,“无论是像大跳台这种单次的发挥,还是像u型池这种连续平稳的发挥,以及像坡面障碍这种既有平稳发挥又需要有不断的小爆发的连续过程,她都能做得完美,称之为天才不过分。”

而在自由式滑雪裁判杨金荣(化名)看来,项目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兼项对运动员最大的考验在于辗转于项目之间的精力和能力,这对从小就有多种爱好、适应多重身份转换的谷爱凌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这就是她与其他滑手间最大的区别。”

对此,谷爱凌在赛后也提到,自己从小体验篮球、足球、越野跑、冲浪等运动,“虽然不够专业,但为我打下了基础,让我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尤其我始终坚持跑步,即便来中国隔离期间也坚持每周刷一次半马。”天才也需要日常积累,谷爱凌多次提及,“我的天赋只占0.1%。”

“这一年多,谷爱凌针对大跳台作了很多准备,而且把握相对较低的项目放在开场,她有足够的体能与心理的兴奋点去应对,这对她冲击金牌有激励作用。”杨金荣介绍,在谷爱凌参加的3个项目中,u型场地技巧的专业度相对更难,对运动员的滑行要求更高,而这正是谷爱凌的`强项,“谷爱凌在大跳台上练习一年多就能解锁1620很大程度得益于她在u池扎实的基础。”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谷爱凌在2020年冬青奥会和去年世锦赛都拿到金牌,并且在本赛季拿下4站世界杯冠军,排名世界第一,被视为本届冬奥会该项目最大夺冠热门。

可虽然是夺金把握最大的项目,但自从转战张家口赛区以来,谷爱凌就十分重视u型场地技巧的备战。在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结束后,经过混合采访区,她只回答了“我吃的是韭菜盒子”就匆匆赶往u型场地训练,即便惊险摘得银牌后,她也一边吃包子一边接受采访,为的就是节省时间赶去u型场地训练,她不断强调:“奥运会还没完呢,我的训练时间和其他人相比,只有不到50%,我马上得去了。”

“我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来做,每天都是自己主动去训练,从来没人要求我,因为我滑雪的初衷就是因为热爱,我很明白,这是我的滑雪(事业)。”谷爱凌很清楚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只被称作u型场地选手或者坡面障碍选手,我想做一位‘全能的滑雪选手’。”她曾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谈到自己参加的3个项目,“它们都是彼此相关的,同时参加u型场地和坡面障碍比赛的选手不太多,这也让我的动作更加独特。”

2020年的洛桑冬青奥会,谷爱凌首次在大型比赛中三线作战,收获了大跳台、u型场地两金与坡面障碍一银,此后,连轴作战与身兼多项几乎已成为了谷爱凌的“规定动作”。而到了北京冬奥会,再次谈及自己的3个项目时,她表示,“参加3个项目反而让我轻松,因为有3次机会去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