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精选8篇)

小编: 笔舞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一

今天我研究了有关校车收入的情况。

我们学校有5辆校车,每辆校车从上车门到下车门之间有两排坐位,每排有4个坐位,一共有8个坐位,12+8=20(个)坐位,从下车门到车尾,有3排坐位,每排有4个坐位也就是有3*4=12(个)。其中有一个是售票员的`坐位其它还剩下19坐位,在车上还有4个拉环,也就是说车上总共载23个乘客。票价每人一元。现在让我们来算一下校车的基本收入,就是24元/辆。

校车每天早上6点钟开出第一辆车,23点钟发出最后一班车,每隔15分钟就开出一辆,一天总共有68班车。假定每辆车平均载30名乘客(每辆车在上下班高峰期有超载现象)一辆车一趟可以收入30元,每天开出68班次,一天收入2040元每个星期可以收入14280元,每个月收入57120元,每年收入685440元。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二

生活中与许许多多的数学信息,我们每时每刻也离不开数学!

说到离不开数学我今天就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数学问题。

今天等宽带连接的时候我坐下来拿起妈妈给我买的加菲猫的幸福生活,看到了加菲猫的简介,加菲猫20xx年登上大屏幕时是它26岁生日我把这句话给妈妈说了,妈妈问我那现在是20xx年,那加菲猫现在多大呢?我一听是一个不错的问题,于是我开始一年一年的算20xx年26岁,20xx年就是27岁,20xx年28岁,20xx年29岁,20xx年30岁,20xx年31岁,20xx年32岁,20xx年33岁,20xx年34岁,那加菲猫今年34岁,他也可是动物界的文学家了呀!但是我这样算太麻烦,我便思索起来到中间相差多少?我能用13减5就知道中间相差多少了13减5等于8,8年,我在用这8年加他现在的26岁不就知道他现在多少岁了吗!8加26等于34,加菲猫今年34岁了,我知道怎样算岁数了。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三

日记分为生活日记、工作日记、观察日记、学生日记作文,也可分为心情日记,自然日记。日记把你每天的精彩时段记录保存下来,有的是你高兴,有的是你心里难过的时间。写作水平不一样,日记质量也就不一样,例如雷锋日记,就会出在教科书中。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四

今天早上,我在家里看了一本《快乐学数学》,里面有一个故事叫“最后的对决”。这个故事里面的人物有希帕提亚、普勒斯和刺猪这三个主要的角色。

普勒斯和刺猪是军团里的人,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希帕提亚,她要找她的爸爸。他们一路上齐心协力答对了所有的数学题,希帕提亚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的找到了爸爸。这个故事告诉我团结就是力量!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五

今天,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鸡猪同笼,共有10个头,32条腿,问鸡猪各几只?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算了又算,还是不对。这时爸爸走过来对我说:“你看看鸡比猪少几条腿?”

“2条。”

“好,那你假设10个头全部是鸡的话,共有几条腿?”

“20条腿。”

“对,那32条腿减去20条腿,还剩几条腿?”

“12条腿。”

“对,这12条腿是猪多出来的,刚才说了猪比鸡多2条腿,就除以2。”

“哦,我明白了是6只猪4只鸡呀。”

爸爸提醒我,能不能换种思路呢?假设10个头全是猪呢?那就是40条腿,40减32少了8条腿,哦,都是鸡少的,8除以2,鸡有4只,猪就是6只。我用爸爸教的方法很快就算出来了。我感觉掌握了方法做数学题目就简单极了。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六

8月17日,做完理疗又去了教育书店买书,回到家已经六点了,爸爸都要回来了,我们还没烧饭,看来只好用上数学知识“快速烧饭”了。

妈妈告诉我,洗花菜大约要2分钟,切花菜要一分钟,把锅烧热大约要二分钟,倒油和烧油各要一分钟,炒要5分钟,想要我帮她算算,怎样的顺序时间最省。我说:“没问题!”接着就拿过一张白纸,一支笔,思考了起来。

烧热锅的时候,可以洗花菜;接着倒油;然后就烧油,而烧油时又可以切花菜;一切都干完了,就要炒花菜了。我算了算,2加1加1加5等于九分钟,原来要十二分钟的菜,经我一规划,竟然只要九分钟,数学真是融入在生活里呀!我拿着答案,告诉了正在烧别的菜的妈妈,妈妈接过答案,又给了我新任务。

在我们俩的合作下,终于在爸爸回来之前烧完了菜。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七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千米和吨,并知道1000米=1千米,1吨=1000千克。

千米是长度单位,常常会用在公路上,比如说:涌台温高速公路全长约是367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42千米,乘际列车每小时可行驶329千米。

当然,我对质量单位吨也有一定的'认识:吨,质量单位,也叫重量单位,比如,一只蚂蚁我会用克来表示,而不用吨,因为我知道吨是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而卡车的载重量我就要用吨来表示了。

千米和吨的知识还有很多,我还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日记该篇八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蕴含了等积转换的数学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学的数学学习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这枯燥乏味的简便计算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一数学思想呢?以故事为平台在简便计算中培养学生等积转换的数学思想。

一、曹冲称象,启迪等积转换意识。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当时的条件下,要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称出石头(泥土)的重量。于是就借助船为载体,把大象的重量转换成石头(泥土)的重量,称出泥土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在简便计算时,我们经常把原来的算式转换成可以简算的式子,再计算,在数学上叫等积转换。

二、利用《三十六计》中的故事,培养等积转换的思想和方法。《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书籍,那里面充满智慧的精彩故事蕴含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简便计算时,把这些故事讲给学生,既有趣,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围魏救赵》讲诉齐国为了救赵国,而不直接出兵赵国,而是去进攻魏国。在简便计算时,都不会直接计算,利用数学定律、性质把原式变换后进行简便计算。例如:计算25×9×4,利用乘法交换律变式为25×4×9,因为25×4=100.

2.《无中生有》讲诉的是本来没有的事,做出一些假象来迷惑敌人。在简便计算时,原式中本来没有,我们可以根据等级转换,像魔术一样,变一些我们需要的出来。例如:计算25×28,我们知道25×4=100,但算式中没有4,怎么办?无中生有,变一个4出来就可以了,因为28里面包含因素4,把28写成4×7就可以了。于是25×28=25×4×7=100×7=700.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解决125×58、等简便计算的题。

3.《偷梁换柱》讲诉的是制造一种假象来代替另一种假象(真相)。在简便计算中,也可以用一种新的算式来替代原来的算式,保持结果不变。例如:计算1+1/2+1/6+1/12+1/20+1/30+1/42,我们知道1/2=1-1/2,1/6=1/2-1/3,1/12=1/3-1/4,1/20=1/4-1/5,1/30=1/5-1/6,1/42=1/6-1/7。于是原式=1+1-1/7=13/7.还有计算96×87/97,用96=97-1,于是原式=(97-1)×87/97=97×87/97-1×87/97=87-87/97.运用这种方法,把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运用故事作为教育平台,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