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案(精选8篇)

小编: 雨中梧

一分钟的机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分钟内确定你希望通过总结得到的启示或教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一分钟时间规划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一

1. 诗文并茂,领悟意境。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一、 导入:

1.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交流一下。

2. 师:看样子大家读书读得有收获。从刚才的发言中,看出大家对李广这位西汉名将很是佩服,唐代诗人卢纶专门写诗介绍他,李广月下射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美谈。

3. 出示古诗《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 师:谁来读这首诗?读得懂吗?(怎么读懂的?有什么办法读懂?)

5. 师:课文第3、4自然段将射虎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读懂了课文,也就能读懂古诗了,对李广的认识也会更深了。

二、 品读感悟。

1. 出示课文3、4节内容。

2. 师:请大家默读这两段话,想想它们分别与《塞下曲》的什么内容一致。

根据发言,把课文内容与古诗对应显示。

3. 师: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再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夜晚,跟随一代名将亲历

一次月下射虎。谁为我们来朗读一下课文,带着我们来一次镜头回放。

4. 师:喜欢这段文字吗?喜欢的自己也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5. 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阅读体会。(生或:环境看似平静,实际上在夜幕的掩盖下并不平静;或:李广巡逻警惕性很高;或:李广箭术高超;或:李广遇事镇定等等)

老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一名耐心的听众,倾听学生各抒己见,同时也要当好智慧的组织者,适时点拨,让学生“感言、会意”,让第一轮阅读读得自主。

(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师:谁能读好这段话?(生先练习,再朗读,评析)

“批文以入情”,学生由前面的自主、宽泛、浅层的阅读,转入到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理性思考,深入感受,使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并进行言语实践,学生就能更深地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学生的第二轮阅读读得扎实、深入了。

7. 师:李广发现老虎后是怎么做的,画出来,比划比划,表演给大家看看。

(同桌表演,互相指点)

师:大家看了表演,要对照课文中李广射虎的动作描写,看看演得是否逼真。

提示:演出“连忙”的意思了吗?(突出反应快,动作敏捷)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演得像吗?交流评点,体会李广出手果断,技艺高超,沉着冷静。

周围士兵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体会当时环境的安静,突出李广的威猛形象。)

学生通过演与评,解读了文本,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悟,锻炼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揣摩、鉴赏、品析。在意趣盎然的活动中,学生的第三轮阅读读得灵活生动。

8. 师: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他的胆识、箭术确实不同凡响,难怪他多少次令敌人闻风丧胆,又能一次次救自己和战士们于生死边缘。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来朗读,领略“飞将军”的风采。

配乐朗读。

9. 师:这就是古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所描绘的内容。谁来读诗句?

10. 师:李广一箭射出去,此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老虎射死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11. 出示第4节。

12.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不可小瞧,在哪?

师:自由读课文,细细咀嚼,你能从这个“呀”中体会到什么?如果你是李广身边的一名士兵,目睹了这一切,你会说什么呢?(意外、惊讶、赞叹、佩服等等)

你能用你体会出来的情感来读好课文吗?

学生在第四轮阅读中,入情入境,张开想象的翅膀,充满独特的感受,读得有个性。

13. 师:这就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所描绘的内容。

三、 总结。

2. 动画,配乐诵读古诗,表现意境。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读生字词

说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

3、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李广)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

(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

过渡: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谁能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评价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一)第三自然段

a,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2)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3)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交流(拈、搭、运、拉)

(5)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6)观察课文插图。

(7)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8)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1)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明确: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2)听范读,闭眼想象画面,感受射虎的环境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投影片、字词卡片

两课时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卡片出示,读准生字的音。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塞下曲》的含义。

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指名读《塞下曲》,再齐读。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3)指导朗读。

(4)齐读《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他是怎样的将军?

(2)指名说,齐读第2段。

(4)交流讨论。

3、第3自然段

(2)指名回答。从这儿可以看出李广将军有什么特点?

(3)李广将军还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

(4)指导朗读。

(5)解释:暗、草、惊、风。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解释:平明、寻、没,并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什么特点?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导回答。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你从这课中明白了什么?

背诵《塞下曲》,并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2、能够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词语。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塞下曲》。

教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二、 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自主探究部分。

三、 展示交流:

1、课文朗读展示。

2、字词,课堂听写,检验学习效果。

3、分段读课文,概括段意。

4、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到了什么?

四、点拨拓展:

1、重点生字指导书写:“卢”“纶”“惕”“扎”

2、多音字辨别:“塞”“没”“扎”

3、难懂词语帮助理解:“朦胧”“警惕”“影影绰绰”等。

4、课文朗读指导。

五、达标检测:

练习册1、2、3题。

六、本课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五

师: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李广射虎)。上节课,俺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俺们一起来复习几个。

生:(正确地读教师出示的词语)

师:唐代诗人卢纶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塞下曲》,谁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出示《塞下曲》)

生:(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 )

师:你读的很正确,还有谁愿意读?

生:(也很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

师:你读的也很流利。

师: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生:(齐说:李广)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

生: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生: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

生:李广是一位将军。

师: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了你们朗读课文是多么地仔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这节课让俺们边读、边想、边议,一起来学习。

师:现在,让俺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教师配乐背述§3

师:李广将军为什么要射虎呢?让俺们自由朗读§3,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和全班同学交流?

生:从第三自然段中,俺知道了李广射虎的时间和地点。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生:俺是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知道的。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第一句)

师:你读得真仔细,一天夜晚,月色朦胧,这就是告诉俺们李广射虎的——(时间、地点)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俺知道了李广为什么要射虎。因为草丛中好像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所以他拉起弓射虎。

师:你能从当时的环境想到李广将军以为草丛中有虎,真了不起!说明你在读书中真正做到了边读边想!

师:李广将军为什么会以为这是一只老虎?

生:因为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师:李广将军以为前方有虎,他是怎么做的?

生:(读课文中的“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教师出示重点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找一找,哪些词语写了李广将军射虎的动作?

生:“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这几个词下面加点)

生:(很平淡地读)

师:你的朗读还没有让大家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还有谁能来试一试?

生:(读出了紧张的气氛。)

师:通过你的朗读让俺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师:“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生: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

师:你说得真好,读书读得真仔细。

生: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师:你们看,李广将军是“拉开硬弓”,弓箭那么难拉,李广将军还能飞快地把白羽箭射出去,说明李广将军的力气——(很大)让俺们想着当时的情景,想着李广将军的动作,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师: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俺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男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

生:齐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生:(有感情地读第一二句)

生:(举手的一起读)

师:李广将军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指图),可“平明寻白羽”,却“没在石棱中”(指着黑板上的诗句)。刚才同学们边读、边想、边议(出示:边读、边想、边议),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俺们也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一二两句的意思,现在,俺们用同样的方法读一读§4,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三四两句的意思了。

生:(自由读§4)

师:把三四两句诗再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词不理解。

生:(再读再想)

师: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生:俺理解了“平明”的意思。

生:俺理解了“石棱”的意思,“石棱”就是石头最坚硬的地方。

生: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没在草丛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没在草丛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你读得真好,真让俺们感受到了那枝白羽箭扎得非常深(用红笔圈出“深深地”),难怪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李广将军能把白羽箭深深地射入石头中,你佩服他吗?

生:佩服。

师: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

生:(读出了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

师:请男同学读第三四两句诗,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

生:(配合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学习§3、4,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还知道了李广不愧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

师:你们佩服李广吗?让俺们想着故事的经过读一读《塞下曲》,老师特地为你们添加了朗读符号,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试一试?

生:(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自发鼓掌)

师:你读得真棒!让俺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生:(一二两大组读§3 三四两大组读§4)

师:《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李广射虎》这篇课文更是具体表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武艺高超,让俺们在优美的古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生:(感情朗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塞下曲》。

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身的头脑中去吗?

生:(齐说“有!”)

师:自身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师:谁来背给大家听?

生:(流利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小组背诵)

师:让俺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生:(配乐齐背)

四、作业。

师:打开语文指导用书,让俺们在古曲声中把《塞下曲》这首诗默下来。

生:(在语文指导用书上完成作业。)

五、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他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师: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语综课上,俺们一起来讲一讲李广的故事。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六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意思。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认识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情况,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三、再读课文,在正确基础上读流利

四、再检查读书

五、写字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1、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诗文对照结合,理解诗意。

一、背诵古诗。

二、指读课文,思考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1、指名说。古诗与课文联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讲哪句诗的含义,引导读书。

2、读懂他“神勇无比”的句子。

3、肯定有价值的提问,展开讨论。

从“拉开硬弓”、“深深地”、“巨石”、“任”、“嗖”这些词中看出了什么?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射得准。夜晚,射中目标。

他为什么会射石头?他为什么要射虎呢?

引导再读书。夜晚,巡逻,常有猛虎出现。

4、质疑。

三、将古诗含义与课文联系起来

1、暗、惊、没。

2、读、背。

3、理解含义。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摘抄有关战争的古诗文。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2课时。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自主识记。

3、 能结合文中与诗句对应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1、 出示一张李广射虎的简笔画图。

2、 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3、 质疑。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4、 看来同学们对这幅图充满了好奇,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关这幅图的精彩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 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

(3) 遇到长句或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书姿势。

3、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发现问题集体正音。

(2) 同桌互读生字词,比一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 指同桌读,评价。

(4) 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4、识记生字。

(2) 四人小组讨论识字方法。(选择一到两个生字)

(3) 集体交流,评价。

(4) 师范写扎,学生练写。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往学得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出示古诗(不含题目)。

(1) 指名读。借机指出多音字没的读音,在这里读m。

(2)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3) 教师范读,学生找读诗的方法,仿读。

3、这首诗和我们平常学习的古诗相比少了些什么?自己去文中找找,把古诗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1、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位将军,你知道是谁吗?他和这首诗又有什么关系呢?读读课文,给大家介绍介绍。

3、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与诗句对应的句子,用 画下来。思考:你是怎么判断的?

(1) 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古诗。

(2)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默读方法,纠正读书姿势。

(3) 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平明是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白羽是白羽箭、引弓就是拉开硬弓的意思。

4、理解古诗的大意后,再读古诗。

5、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先在随堂本上写一写。

1、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你能依靠你对古诗的理解来背诵它吗?

2、自由练背,同桌互背。

3、师生共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塞下曲》这首古诗,同时也认识了西汉时期人称飞将军的李广,课文中说李广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究竟他如何神勇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塞下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1、指名背诵《塞下曲》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3、评价。

1、这首诗主要写了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李广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快速浏览课文,用一个词概括。(出示:李广是一个 的将军。)

2、从课文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神勇无比的人吗?

(1)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李广神勇无比的语句。用~~~~~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所画内容,互相说说是怎么理解的。

(3)集体交流:

a.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对比句子:便用目光看着)

b.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c.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d.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4)结合理解,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3、当将士们看见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头里,都十分惊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李广将军又会怎么回答呢?写在随堂本上。

4、集体交流,评价。

5、看来李广将军不仅神勇,而且还十分的谦虚呀。在了解了李广将军这个人之后,我们再来背一背《塞下曲》,会不会更增添了几分敬佩呢!(自由练背,指名背。)

1、在我们的课文里,有一对标点符号特别的活跃,你们知道谁什么吗?

(1)找出文中使用双引号的地方,思考用法。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3)小结:双引号在文中的三种特殊用法。a、引用古诗里的句子或词语。b、特别称谓。c、使用象声词。

2、《李广射虎》是一个故事,那么故事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呢?(事情发展的顺序)

李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任务,因为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大诗人卢纶写了一组,共六首古诗来记录李广的戎马一生。希望大家课后找来读一读。

第一课时:

一、背诵《塞下曲》。

二、好朋友之间互相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三、读一读另一首《塞下曲》。

第二课时:

一、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给你打分。

二、片段练习。

当将士们看见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头里,都十分惊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李广将军又会怎么回答呢?发挥想象,写段对话。

8、李广射虎

《塞下曲》 卢纶

千古流传

神勇无比 李广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篇八

师: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李广射虎)。上节课,俺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俺们一起来复习几个。

生:(正确地读教师出示的词语)

师:唐代诗人卢纶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塞下曲》,谁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出示《塞下曲》)

生:(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 )

师:你读的很正确,还有谁愿意读?

生:(也很正确地读出了《塞下曲》)

师:你读的也很流利。

师: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生:(齐说:李广)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

生: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生: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

生:李广是一位将军。

师: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了你们朗读课文是多么地仔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这节课让俺们边读、边想、边议,一起来学习。

师:现在,让俺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教师配乐背述§3

师:李广将军为什么要射虎呢?让俺们自由朗读§3,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和全班同学交流?

生:从第三自然段中,俺知道了李广射虎的时间和地点。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生:俺是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知道的。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第一句)

师:你读得真仔细,一天夜晚,月色朦胧,这就是告诉俺们李广射虎的――(时间、地点)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俺知道了李广为什么要射虎。因为草丛中好像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所以他拉起弓射虎。

师:你能从当时的环境想到李广将军以为草丛中有虎,真了不起!说明你在读书中真正做到了边读边想!

师:李广将军为什么会以为这是一只老虎?

生:因为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师:李广将军以为前方有虎,他是怎么做的?

生:(读课文中的“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教师出示重点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找一找,哪些词语写了李广将军射虎的动作?

生:“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这几个词下面加点)

生:(很平淡地读)

师:你的朗读还没有让大家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还有谁能来试一试?

生:(读出了紧张的气氛。)

师:通过你的朗读让俺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师:“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生: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

师:你说得真好,读书读得真仔细。

生: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师:你们看,李广将军是“拉开硬弓”,弓箭那么难拉,李广将军还能飞快地把白羽箭射出去,说明李广将军的力气――(很大)让俺们想着当时的情景,想着李广将军的动作,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师: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俺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男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

生:齐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生:(有感情地读第一二句)

生:(举手的一起读)

师:李广将军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指图),可“平明寻白羽”,却“没在石棱中”(指着黑板上的诗句)。刚才同学们边读、边想、边议(出示:边读、边想、边议),学习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俺们也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一二两句的意思,现在,俺们用同样的方法读一读§4,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三四两句的.意思了。

生:(自由读§4)

师:把三四两句诗再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词不理解。

生:(再读再想)

师: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

生:俺理解了“平明”的意思。

生:俺理解了“石棱”的意思,“石棱”就是石头最坚硬的地方。

生: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没在草丛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没在草丛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你读得真好,真让俺们感受到了那枝白羽箭扎得非常深(用红笔圈出“深深地”),难怪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李广将军能把白羽箭深深地射入石头中,你佩服他吗?

生:佩服。

师: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

生:(读出了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

师:请男同学读第三四两句诗,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

生:(配合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学习§3、4,明白了《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还知道了李广不愧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

师:你们佩服李广吗?让俺们想着故事的经过读一读《塞下曲》,老师特地为你们添加了朗读符号,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试一试?

生:(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自发鼓掌)

师:你读得真棒!让俺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生:(一二两大组读§3 三四两大组读§4)

师:《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李广射虎》这篇课文更是具体表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武艺高超,让俺们在优美的古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生:(感情朗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塞下曲》。

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身的头脑中去吗?

生:(齐说“有!”)

师:自身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师:谁来背给大家听?

生:(流利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小组背诵)

师:让俺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生:(配乐齐背)

四、作业。

师:打开语文指导用书,让俺们在古曲声中把《塞下曲》这首诗默下来。

生:(在语文指导用书上完成作业。)

五、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他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师: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语综课上,俺们一起来讲一讲李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