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鹭》听课记录(案例16篇)

小编: 雨中梧

绿色出行是环保的一种方式,可以选择步行、骑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环保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下是一些关于环保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白鹭》听课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白鹭的背景和作品的重要性(200字)。

白鹭是中国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在这首诗中,白居易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自然界宁静美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在文学课上,我们进行了《白鹭》的课堂听课活动,深受启发和感动。听课心得体会如下。

第二段:欣赏白鹭之美的启示(200字)。

白鹭这一形象,给予我无尽的想象空间。诗中的白鹭穿梭在江湖之间,展翅飞翔,宛如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启示我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用心去感受和品味。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琐事,很容易忽略了身边的美景和美好时刻。而白鹭则告诉我,应该用灵魂去观察生活,用心去感悟美丽。无论是一朵盛开的花朵、一片碧绿的草地,还是一声鸟鸣、一滴晨露,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第三段: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反思(200字)。

《白鹭》一诗给我启发的另一重要意义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白鹭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不受外物干扰,显得十分宁静。生活中,我们常常为琐事烦忧,充满了压力和焦虑,难以获得内心的宁静。然而,白鹭却教会了我,内心的安宁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自心灵深处的宁静。只有放下一切杂念,与内心对话,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平静。因此,用白鹭的形象警醒我们,要远离世俗的喧声,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与和谐。

第四段:追求美好生活与人文关怀的思考(200字)。

《白鹭》中洋溢着对人文关怀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白居易通过描绘白鹭自由翱翔的景象,借此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的向往。这启示我,美好的生活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风景,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然而,白鹭却让我明白,美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是构筑美好生活的关键。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身边的人们,用真挚的情感与他们相互交流,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和谐。

第五段:诗歌的力量和现实意义(200字)。

《白鹭》的诗歌之美令我深受感动,让我更加明白诗歌的力量和现实意义。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够启迪读者的心灵。通过欣赏《白鹭》这样一首优秀的诗作,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得到心灵的滋养,也能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因此,我认为,诗歌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点燃我们对美好的渴望,并为我们的人生注入一份别样的情感力量,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总结。

在《白鹭》的课堂听课活动中,我受益匪浅。通过欣赏诗歌中的白鹭形象,我明白了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关注他人与人际关系的重要以及诗歌的力量和现实意义。希望通过不断欣赏和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思想境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白鹭》听课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堂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白鹭》的课程。这堂课不仅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这篇经典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它对于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和思考。在此,我将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与大家分享我个人对《白鹭》的听课心得体会。

首先,我被《白鹭》所展现的高尚道德情操深深震撼。《白鹭》通过描述年迈的父亲和两个儿子的塞外田园生活,再现了一个充满纯真、善良和宽容的人间世界。尽管两个儿子都曾经犯下过错误,但父亲始终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宽容和理解,用自己默默的行动感化了两个年轻人。这样的家庭和睦融洽,处处隐藏着人性的美好品质,让我感受到了一份真挚的温暖。

其次,我深入思考了《白鹭》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品中的塞外自然景色如诗如画,与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使得他们与白鹭等鸟类有着特殊的情感纽带。正因为对自然的热爱,人们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的宝贵,并追求内心深处的安宁和宁静。在当今社会,我们忙碌于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忽视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白鹭》提醒我们,应当时常重回大自然,去感受和体验那份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美好。

第三,《白鹭》带给我对命运与个人选择的思考。在故事中,年轻的儿子看到白鹭与那只松鼠斗争,选择为弱者鸣不平,而大儿子选择了视若无睹。这样的对比给我深思,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到底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年轻的儿子舍弃了一切物质利益,选择了坚守正义,而大儿子却因功利而选择保持沉默。这令我意识到在生活中,我应该选择坚持正义和人伦底线,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自己的良知。

第四,通过《白鹭》的故事情节,我更加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作品中的父亲始终心系两个儿子的成长与幸福,他在家庭中扮演着父亲、朋友和引导者的角色。而两个儿子也通过家庭关系的交流与塑造,不断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坚定信仰的人。这个家庭故事让我认识到,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小社会,是培养孩子品德和意志的摇篮。只有在真正的家庭关系中,人们才能得到爱与理解,才能在面对人生困境时获得支持和激励。

最后,通过参与《白鹭》的听课过程,我深刻认识到文学对于个人修养的意义。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感受的结晶,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阅读和理解《白鹭》,我懂得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只有通过欣赏和研讨经典文学作品,我们才能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为自己的人格建设添砖加瓦。

通过这次《白鹭》的课程,我不仅对这篇古代文学名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加深了我对家庭、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文学作品的力量如此强大,它能够影响和启发人的内心,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存在的思考。而我们作为当代人,更应该通过阅读与理解经典作品,去探寻内心的真善美,塑造自己更优秀的品质与人格,实现自身的完美与美好。

听课记录

听课内容:《庐山的云雾》第2课时。

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读)。

复习生字词。(字的结构、部首、读音)。

增光添彩。

(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勿写成“小”)。

笼(注意读音)“返”的第4笔。

遮半包围结构。

师:课文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又多、又快、又美)。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庐山云雾的特点吗?

生:(畅所欲言)。

二、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品文的方法。

师、你觉得这节课我们该解决哪些问题?

生:

1、作者是怎样把这两个特点写明白的?

2、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

师: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庐山云雾的特点写清楚的?

第一小节:

生: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从“尤其”可以看出来。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体现了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人们漫步山道有虚。

无缥缈的感觉。

(教师补充词汇:缭绕、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师:读完这一小节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仿佛自己如临其境。

师:读好这一小节,读出美。

第二小节:(千姿百态)。

生: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句式基本相同。

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像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

写作顺序由上往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位置上的云雾,为什么?

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分句,并谈谈喜欢的理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仿照书上的句子来说说别的位置的云雾。

(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对学生的错句进行纠正,适当补充词汇。)。

(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瞬息万变)。

生:这一小节,作者运用了一些词语,突出变化的快: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好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四、揭示中心:

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呢?

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欣赏庐山云雾的美景。

体现出作者喜爱庐山的云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板书:

山头绒帽。

千态姿态半山像玉带。

庐山的云雾。

山谷大海。

奇丽。

瞬息万变眼前„„刚刚„„。

转眼间„„。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

带劲,课堂气氛十分活泼。

听课内容:习作3《春游》。

过程:

一、看图:

师:你觉得图中哪些景物能体现春天的特点?

要求:按顺序说,要体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

生:燕子从南方回来了,报告着春天的消息。

麦苗、岸边的小草长得正旺、柳条、河流、鸭子、花。

二、学习例文:

师:有一位小朋友就用文字写出了春天的特色。

请同学们用“~~~~~~”划出观察的地点。

用“(三角形)”划出看到的景物。

生:麦田旁麦苗绿油油泛起波浪。

小河边桃花、小草、河水、鸭子。

(清、缓慢、荡起波纹)。

师:作者又是怎样写出这些景物的特点的呢?

用圈把相关句子划下来。

(划句子)。

师:你觉得这些句子好吗?好在什么地方?

生:

1、麦苗:不光写出颜色,还写出了它的动态美。

2、娇嫩的景物让人不忍去破坏它。

3、鸭子:春江水暖鸭先知。

动作写出了鸭子的可爱。

师:作者选出了最能体现春天到来的动物,鸭子选得与众不同。

齐读例文。

三、指导习作:

师:那天春游,哪些景物能体现春天的特色?该怎样来写?

归纳要点:

1、写景不需要写人或事。

2、有详有略,选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来写。

3、观察景色的地点之间转换要有连贯性。

学生口头说景:(内容见板书)。

可挑选景物有详略地进行描写。

四、板书:

阳光、空气、风。

花柳树动物。

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杜鹃、紫藤)。

柳枝吐翠柳絮飞舞(枝、叶、絮)。

柔软。

忙碌的蜜蜂、昆虫。

小河。

重要。

听课记录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地点:xx班级。

播放一段西湖的录像。教师配以优美的语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镜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镜。亭、台、楼、阁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犹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画卷。

请学生自我读一读课文,再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读时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学生可借助于每小节后的小花所连接的词语flash,扫除朗读障碍。

请学生再读课文,这一次要求学生读出自我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读时,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看看相关的连接;读不好的句子,点点小喇叭,听听电脑中的朗读。

播放悠扬的琴声,让学生借着《春江花月夜》这首优美的曲子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并鼓励学生读后质疑。

西湖这颗明珠一景一物,无不突显出它独特的美来,让学生选择自我喜欢的一景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出它的美来。帮忙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大致了解了文中的美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配上音乐选上一景来读一读。

请学生点击生字flash,自主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了解生字的书写笔顺,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

结束本课之前,激发学生深入了解西湖的兴趣,鼓励他们经过自我浏览网站,去领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听课记录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地点:xx班级。

1,学习生字:

(1)画出生字词,经过拼音认读,自我读----指读----齐读。

(2)指导写字。

3、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

5、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

6、再带着这种感觉读。

7、抽生读、齐读。

8、学生汇报此刻让教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是自我最想说的把它写出来。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是这堂课的难点。

听课记录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地点:xx班级。

教师联机出示地图,让学生自我找出西沙群岛。(出示课件地图页)为同学们讲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以假想参观的方式进入西沙。很快便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以读为主线,首先让学生点击课文朗读,自由欣赏,初步感知课文。(教师适时抛出西沙群岛“什么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让学生到西沙小站尽情地畅游)。

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的检索加深了对课文资料的理解,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自然而然地倾泻出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来总结自我的收获,感情自然充沛,到达了教育教学的最高潮。

本节课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地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理解课文资料,鉴赏语言文字,供给条件。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检索到更多、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提高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本事。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所流露的情有着更加真切的感悟,帮忙学生抓住西沙群岛的特点,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整节课教师旨在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平等、愉快的氛围中,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探知,培养学生多方面本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动活泼地发展。

听课记录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地点:xx班级。

谈话:看教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我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最终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教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谈话: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日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经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一样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供给很多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构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经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我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忙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本事、操作本事、表达本事及分析、概括本事。

小学听课记录

上课铃响后,学生还是比较吵闹,教师立刻采取措施——这堂课采取小组加分制,这决定今日小组作业的多少,放学的快慢;刚才第二小组坐的最端正,加三分。

1、大家一齐齐读课题——“长相思”预备起。

2、“长相思”是词牌名。这首诗还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字数不对称,有长有短。

朗读古诗,回答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畔”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

(学生):“风一更雪一更”什么意思?

(教师):哪个同学能够帮一帮他。

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

“风一更雪一更”,读到这一句时,你能想象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样的?

(学生):当时下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迎面吹来。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

(学生):士兵们走遍了千山万水……山崖险峻,河上结冰,可是他们都没有放下。

(教师):还有其他表达吗?错了并不可怕,教师欣赏你开动脑筋。

这些环境描述都突出了什么——行军之难。

当时诗人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可是行军之地仅有什么?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叙事抒情。

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练笔:假如你是纳兰性德,经历了行军之难。请你把当时行军的环境具体描述下来。

白鹭林通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白鹭林通是一家高端的在线教育机构,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学习课程。最近,我有幸参加了白鹭林通的一次听课活动,对于这次听课的收获和体会,我深感非常深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听课内容的质量、教师的专业水平、学习氛围的浓厚、课后反思和学习动力的提升五个方面,详细地阐述我对白鹭林通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白鹭林通课程的内容质量让我印象深刻。每一堂课都科学地设计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且紧扣课程主题,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对于关键知识点的讲解,白鹭林通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同时,课程还设置了大量的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其次,在白鹭林通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在课堂上,他们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到讨论中来。同时,他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成长。教师们还经常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三,白鹭林通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白鹭林通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活跃,大家相互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会不断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习。

第四,在课后,我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通过参加白鹭林通的听课,我发现自己存在一些学习不足和问题,比如词汇积累不够、听力理解能力有待提高等。于是,我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同时,我还积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寻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

最后,白鹭林通的听课给我带来了学习动力的提升。在每次听课后,我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动力明显增强。白鹭林通的课程内容丰富、教师水平高、学习氛围浓厚,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我可以在这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从其他同学和教师身上获得学习的动力和激励。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英语的决心,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综上所述,通过白鹭林通的听课活动,我从课程内容的质量、教师的专业水平、学习氛围的浓厚、课后反思和学习动力的提升等多个方面获得了丰富的收获。我相信,在白鹭林通的帮助和引导下,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实现自己的英语梦想。

小学听课记录

1、谈话。

师:同学们,此刻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

生:应当是六年级的任务重些,因为他们大些。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分配给六年级同学的任务。

2、看图列式,口算。

课件出示六年级同学植树的任务:共要种树90棵,有3个班。

师:根据这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

师:你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口答,师板书:90÷3=30(棵)。

课件依次出现五、四、三年级的植树任务,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口头说算式再口算结果。

教师板书:81÷3=52÷2=42÷2=21。

3、揭题。

生1:能够用计数器。

生2:估算、

生3:列竖式。

师:这些方法都行,要准确明白结果,能够用列竖式,也就是用笔算。看来,我们有必要用笔算来解决。这节课就来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1、学习例2。

师:52÷2=的竖式你认为该怎样写?请你在本子上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展示学生各种的竖式写法。

学生分小棒,汇报:你是怎样分的?请上台演示。

生1: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把1捆拆成10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5根。再把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根。5+1=6,20+6=26根。

生2: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将1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齐再平均分两份。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先分2根,每份是1根。再把5捆平均分成2捆,还剩余的1捆拆开又平均分成5根,1+25=26根。

师生讨论得出比较合理化的方法:先分整捆,再分单根的。余下的一捆不能再整捆的分,要先拆开与单根的合并在一齐后再平均分成2份。

课件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再演算竖式一遍。

质疑,说算理。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教师提问:这次我先来提问大家。1、6是怎样来的?两个12分别表示什么?

简析刚才学生尝试做的几种错误的列竖式格式,让学生订正。

2、尝试笔算81÷3=。

个别板演,学生间互相提问,同桌互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辨析学生中出现的错题。

3、学习例1。

师:大家刚才口算出42÷2=21,此刻你会不会用笔算来解决呢?

试试看,把竖式列在本子上。

个别学生板演后,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你点名同学来回答。

生1: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2?

生2:第一步除后十位上怎样没有拉下来的数?

4、看书内化。

师:刚才这两题在书本第19、20页,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还有哪儿不明白的?

比较一下,这两题在笔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生:例1的被除数十位上除以一位数后没有剩余,例2有剩余。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自我说说看。

师:这两题还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交流并小结算法。

1、基本练习。

列竖式计算36÷2、36÷3、36÷9。

比较它们的不一样点(被除数十位上被除数除够除还有剩余的、刚好整除的及不够除的三种类型)。

2、辨析练习:“确定对错,有错就改。”书本第21页第2题。

先独立练习,再团体反馈。

3、自选练习。在5分钟之内自选以下习题,再评出计算之星。

26÷284÷656÷775÷366÷664÷4。

85÷591÷755÷564÷856÷2。

出示综合应用题。

今日来听课的教师大约有84人在食堂吃中饭,食堂总管张师傅准备了。

9张桌子,每张桌子能够坐6人,够用吗?如果不够,还要再准备几张?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

师:经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计算教学课,它体现了当今课改理念下计算教学的特点和本真,它为枯燥的计算教学洞开了一片可供学习和欣赏的天地。

1、选择教材中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图片作为本节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引入笔算除法的知识。在学习笔算前,允许学生用估算、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解决52÷2=,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一样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2、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笔算时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两个知识点,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构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贴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3、安排学生安安静静的看书这一环节,令课堂上动静结合。使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及时总结算法,加以归纳和概括,实现算理到算法的过渡。

4、练习设计把知识线与情感线串起来。基本练习三题中以新带旧,不但及时强化了新知,也复习了旧知,沟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确定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提议:

1、能够让学生经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今日的算式和算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加深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认识。

2、试商的方法主要看高位,而不是看个位。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并加以拓展讲解。

听课记录

一、导入。

1、师语: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学一篇什么课文?

生:给予树。

2、师板书,逐字进行写法指导,生齐读课题。

3、正音,再读课题。

二、生字学习。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生自由练读。

课件出示:宽裕。

分享。

担心。

卡片。

沉默不语。

立即。

援助。

体贴。

仁爱。

如愿以偿。

圣诞节。

棒棒糖。

2、指名读(师评价方式多样,贴切、平淡而有效)。

3、齐读词语。

4、师板书:如愿以偿。

5、生读,找出文中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6、师直接讲课文大致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7、书写指导:予、即、盼、仁。

(1)。

生观察,师作详细指导,每个字的注意点提醒到位,生书空练习(2)。

师范写。

(3)。

生练写,写到自己满意再停笔。

三、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表扬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表现,齐读问句。(2)。

师引导发现课文前两句和后两句中,主人公的不同心情。(3)。

师范读,生观察师的表情。

(4)。

生自由练读,师语:看了老师的朗读,小朋友肯定有启发(5)。

再次指名读,强调生读得好的地方,相机板书“一百”、“五”

2、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师直接评价,在肯定之后,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

师范读。

(3)。

生自由练习,强调读这段就和说话那样自然。

(4)。

再请那位学生读,考验他的模仿能力和听课效率,让大家体会他的进步。

3、第三自然段。

(1)。

指名读,发现优点时,不惜打断他,以插话的方式及时肯定(2)。

师范读。

(3)。

生自由练读,师语:象老师这样读,超过我,好吗?(4)。

展示读,师语:展示你的进步,展示你的体会。

4、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直接说这一段非常难。

(2)。

引导发现金吉娅说话时要抓住的两个关键词“低”和“难过”(3)。

帮助理解:金吉娅为什么难过?为什么说话声音低?(4)。

生练金吉娅说的话。

(5)。

师范读,连读4、5自然段,要求:仔细听,除了听出她难过之外,还听出了什么?(6)。

交流:害怕、担心、善良……。

(7)。

生自由练习,师语:象老师这样去练,不仅要读出金吉娅外表的难过,还要读出她是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小女孩,那就更了不起了!

(8)。

请同学推荐读金吉娅说的话,听的同学观察他的表情,开展同学间赛读。

5、第五自然段。

师语:还记得老师刚才是怎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吗?你们一齐读一读!

7、师引导,交流:“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当金吉娅知道后……如愿以偿了!”(休息5分钟)。

一、巩固生字。

观察字型——默写生字——自己检查——交流学习。

二、练笔。

10月21日上午,高新区教研室在付山小学举行语文教学研讨会。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付山小学邢慧清老师指教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宝鑫小学宋杰老师指教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教研室曹志广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并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了四点意见。最后教研室晏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现将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整理如下。

一、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8:09)。

(二)学习课文。

1、集体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指导理解“抽出”

(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

(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3、交流讨论。

(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板书花园、宝库。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今天在组内听了一堂《葡萄沟》。这是人教版二下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朴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应该是一篇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范文。

今天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富于儿童化,很好地激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见老师是很适宜教学低年级的。遗憾的是,她在没有动足脑筋,把教学设计的更富有情趣一些。一堂课下来,自己有些不成熟的体会,趁着记忆还没彻底消失,记下一些,互相学习:

今天主要说:定位教学目标,体现低年级特点。老教材里这篇课文是放在三年级的,现在在二下就解决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这一点,不要过渡挖掘。如:窦桂梅老师的目标设计了三个层次: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组别超级版主帖子86476积分86984性别注册时间2008-01-06网站工作室2010-12-0918:04|只看楼主2#字体大小:tt语文园地一(综合性学习)。

1、教师介绍自己的姓。

2、让一组小朋友到黑板上写自己的姓。并用姓说一句话。(8生)学生说的都不一样,相信学生,他们会做得很好。

3、给自己认识的姓圈上圈。(教师课前把全班同学的姓打印在纸上,每位学生都一张)让学生们自主地学一学,他们学得很认真。而且因为是自己身边的知识,所以学生兴趣很浓。

4、把学生的练习纸投影出来,让他读一读。(2生)。

5、四人小组合作读一读,认识还不认识的姓。

6、小组合作还没有认识字,请这个姓的小朋友帮助他。

7、如果你还有不认识的姓,请你课后找到该姓的小朋友,请他帮助。关注学生个体,并向课外延伸。

8、你还知道哪些姓?/8:50。

9、放录音儿歌《百家姓》。(课间操)。

10、导出“骆宾王”(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也还真知道不少呢!

11、你知道骆宾王的哪些事?

12、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咏鹅》(2生)。

13、有感情地朗读。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价。齐读,背诵。

14、想象当时骆宾王写诗时看到了什么呢?(10生)/9:06学生说:骆宾王看到“咏鹅”说明他不懂这个题目的意思。老师应加以引导。

15、做一做,玩一玩。让学生自己选择,有些写诗,有些配图,有些既写以画。

16、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送给他人。9:15/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

总评:

1、充分挖掘了本地、本班的课程资源。把学习姓氏与本班学生的姓氏相结合。并适当补充本地名人骆宾王的信息。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学本班同学的姓氏。自己去学骆宾王的诗。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

3、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帮助他。

一、复习生字词,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句,练习说话。

1、出示第一句话和图片,指名读。

2、师范读,注意听老师停的地方。

3、什么时候,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

一天晚上,什么在太空散步?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哪儿散步?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干什么?

4、看三幅图,运用这样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过渡:出示第二幅图和图片,读这句话。

你想一想,嫦娥姐姐遇到小飞船会问什么?

三、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2、标自然段序号。

指名分自然段来读课文。

3、自由练习朗读。

四、学习课文。

1、师讲引号的作用。只读嫦娥姐姐的话。

按老师教的方法,找找第二、三自然段中他们说的话。小组可讨论。

2、指名读第二段,指名只读飞船说的话。你从这句话知道什么?

分组自学。(一组使用文字资料,一组使用图片资料,另一组看幻灯片。)。

大组交流。

再读飞船说的话。

3、嫦娥姐姐又是怎么说的?

读了她的话,你们有什么问题?

听故事《嫦娥奔月》。

嫦娥姐姐的家在哪儿?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练习朗读,指名读。

五、小组练习表演。学生自我评价。

评课稿。

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组别超级版主帖子86476积分86984性别注册时间2008-01-06网站工作室2010-12-0918:10|只看楼主4#字体大小:tt今天早上听陈老师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现点评如下:

一、亮点:

1、教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语言生动、简洁。

2、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课文内容分析得较清楚。

3、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4、朗读形式多样,时间较充分。

如分析小柳树的话,猜猜它怎么想,“喂,小枣树,你的枝干多难看,看我多漂亮。”这句话点了3名同学读,然后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读小柳树在春天的美丽,小柳树的话点了5名学生读、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

二、建议:

1、生字教学有点浮光掠影、粗略,没有落到实处,不符合阶段训练目标。

在播放完整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后,要求学生找生字,标出自然段。然后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只粗略地读了一两遍就收场。在讲解课文内容时,也只提到了一个多音字“曲”。还有“呗”字的读音也应着重强调。

2、教师没有挖掘好教材的教育意义,学生对课文的思想认识没有上升到一个高度。

学会表扬夸奖别人这一主题地挖掘不够准确。准确来说应是:谦虚,不能骄傲自满,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胸怀宽广,做到别人在挖苦、讽刺你时还能坦然面对,还能去称赞别人。当然也包含有学会表扬夸奖别人的意思,但不是主要的。

3、以听录音代替自由读,简化、省略了学生自主感悟的过程。

老师在教学时,每个自然段的教学都让学生先听课文录音,然后展开教学。如此千篇一律,只重视了学生听觉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在自由朗读中多种感官并用的作用。

4、读得较多,但忽略了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只是枯燥地堆积。

比如一个学生读了之后,让另一个学生再读,上面提到的小柳树的一句话点了5名学生读。没有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读得再多,可能效果也不太好。

5、按课文情节内容串讲,虽然层次清楚,但主体生动性不够,模式单一。

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应是课文的重点,课堂中若能抓住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让学生两个一组自由搭配比赛读,读出各自的语气,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用过多的分析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非常明白。下载链接:小语全册试题小数全册试题小语全册课件小数全册课件top返回列表(本内容来自精华本站http://原文地址:http:///fanwen/c370704/)。

听课记录

《荷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美、境美、情美。这么好的美文最适合朗读。所以,这个课上,我努力体现活力导读的教学思想,以引导学生充分地感情朗读为主线,经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本文的教学设计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经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的独特感受。

一、感官引入,激活美感。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经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想不想跟教师一齐去看看美丽的荷花课件播放了很多精美的荷花图片,配上美妙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直观地感受荷花之美,以便激活学生的美感。之后,我又让学生谈感受,引出课题。然后经过视频情景朗读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来,学生有了兴致,在我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自我先去感受课文的优美,此时学生对课文资料有了初步了解,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课文对荷花的描述方法。由直观形象的荷花图片到优美的文字描述,美感已从学生心中悄然升起,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调动了学生情绪,构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美读课文,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课中的美读。他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并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荷花这篇课文运用美读法教学,十分适合。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充分的交流你认为哪一小节写的最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经过抓重点词句和指导朗读来发现美。如:描述荷叶的经典之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在朗读中学生抓住“挨挨挤挤”读出了荷叶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描述白荷花的句子,是经过三种不一样形态的荷花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运用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来感悟荷花的婀娜多姿以及与荷叶相衬相映的美感,这样学生明白作者不仅仅在赞美荷花,更是在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都能熟读成诵,感悟优美的语言。在教学第四小节时,我主要运用美读让学生发现美。在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经过富有动感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从示范朗读到自我朗读再到朗读的比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发现美,增强语感。

三、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在教学“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做出多元解读。如让大家想一想“冒”在句子中的含义,经过课件展示: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再体会一下,怎样长出来才能够叫做“冒”出来。经过各种的朗读,悟一悟,来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紧之后又抓住“冒”字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冒出来想要干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荷花的美,活跃思维,发展智力。千姿百态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用句式:“有的,仿佛;有的,似乎;有的,好像。”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说话。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有的微微摇摆,仿佛在跳舞;有的弯下腰,好像在鞠躬;有的点点头,似乎在轻声细语。”“有的侧着头,好像在深思;有的紧紧地靠在一齐,似乎在说悄悄话;有的昂首挺胸,仿佛在展示自我美丽的身姿。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想象力,又对第二自然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表达本事,并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学习“想到变成荷花”部分,重点引导创新想象不一样动物对荷花的不一样语言。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做到“图文结合”、“情境学文”,“体会情境”、“升华情感”。

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学中让我也认识到了一些自我的不足,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几点启发:

其一,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不够,训练不到位,或者说对有些重点字词的理解,把握不准。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这个“冒”还能够换成别的什么字呢怎样长出来才能够叫冒出来学生懂得“冒”有长、钻、伸的意义,可是用“冒”又比这些词好,可具体好在哪里似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虽然小结时,我点明“冒”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它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比其它字更为传神地写出了荷花不经意间钻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机。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很多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其二,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教师应当接纳和珍视教学中的“意外”,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教学就不会局限在“认知维度”一隅了。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意外”建构生成为“高效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学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最终,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必须好好斟酌,应当更有针对性。

我想,仅有认真思考,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听课记录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学生朗读“冻僵”段,谈感受。

“舍己为人,做好牺牲前的准备……”

教师提问“镇定”、“安详”的意思。

评:训练学生随课文理解词语的本事。

3、猜猜“军需处长牺牲前想到了什么?”

评:那里学生回答很虚假造作,缺乏真情实感。

4、指导学生带着对老战士的崇敬之情配乐朗读“冻僵”段,谈感受。

“沉重,悲伤难过,悲痛,尊敬……”

评:朗读指导效果不明显。

5、找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谈感受。

“爱战士,对君处不满,爱兵如子……”

6、教师范读“将军愣住了……”段。

板书:

22丰碑。

舍己为人。

7、带着必胜的信心朗读课文最终一段。

评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精益求精的教师来说,一堂课结束后,总会留下一些遗憾。

这堂课的教案设计很好,看得出教师很用心。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留下一些遗憾。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重要的是以情打动人。但革命战争年代离学生很远,学生很难投入。把学生带入情境,是本节课的重点。这很需要教师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培养一种感情基调。唐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她直接进入主题,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导致下头的教学没有打动大部分的学生心灵。

让学生谈感受,这点子很好。但前面感情铺垫不够,学生的回答大多空泛虚假,口号式的,遗憾。

对于学生错误,如:用“恼怒成羞”形容将军。首先,应是“恼羞成怒”,再次,这个词用在那里不适合。

整堂课节奏拖沓,时光把握不好。如:“贴”字纠缠了很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才答到点子上。由于前面花费了很多时光,导致“将军”这条明线没有深入分析。

听课记录3

教学过程听课意见和建议一、驱动导入谈话导入师:四季就是这么有趣,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离开了,夏引入很有激情。小伙子正满怀热情准备迎接我们呢!小朋友,夏天里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单元展开第一单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通道导学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7页,先别急着读,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1、你都读到了哪些小动物?2、它们分别在哪里干什么?注意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现在开始吧。2、自主性预学学生根据导学单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3、交互式研学一、认识生字请生说说找到的小动物,黑卡纸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蜻蜓第一文库网”“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师:谁来叫叫它们的名字?个别读,帮助正音师:让我们一起叫叫它们的名字吧。齐读。二、认生字师:你发现这些小动物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都有虫字旁)虫字旁的字都跟昆虫或者体型小的动物有关。师:大家再读读每个字的右边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右边部分的读音和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样可以读半边的字叫做什么?――形声字。形声字的归类很及教师的语言富有童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应该放在下面。因为学生没有预习,第一遍读文,首先要读准、读通。

的经历。所以我们也要把它们的生机勃勃给读出来呀。再读。

第二单元写字教学1、书写指导: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其中有一个小动物的名字我们不光会念,还要会写,它就是“蚂蚁”。把蚂蚁字卡请出来,请生说着写这两个字有什么注意点。(都是左窄右宽;虫字旁的横变成了提。)强调“蚁”的“义”笔顺是点、撇、捺。2、学生写,教师评议。板书设计: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听课白鹭心得体会

学校里的教室里总是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每个同学都在专注地听讲,老师们也在竭尽全力地传授知识。然而,在某一天的上课时间里,一只白色的大鹭鸟的出现打破了这平静的氛围,它的存在让上课不再单调乏味,我也通过和它的接触,深刻体会到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第一段:不同于寻常的上课气氛。

当白鹭第一次踏进教室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我们平日里熟悉的教室突然多了这样一位特殊的“同学”,它挺立如山,目不斜视。教室里的同学们为之一阵哗然,有的开始拍照,有的冲动地伸手去摸。而老师们则纷纷主动走到教室一角,开始用手机摄像下这难得一见的奇特画面。

第二段:白鹭的“听课”态度。

与其它同学不同,白鹭并没有被周围的喧嚣吵到,它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透露出一种专注而安详。无论老师们如何放眼狞笑,学生们如何嬉闹,它都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姿态。那样的专注,让人仿佛感觉到它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探索。

第三段:被白鹭教给的奇妙观察。

白鹭虽然不会说话,但它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跨越人与动物之间的交流方式。白鹭在教室里待了整整一个上午,每次响起下课铃声的时候,它总是第一个站起来,像一个守望者一样,示意我们应该散课。当我们合上书本,拿到课桌上丢弃的垃圾,白鹭仿佛在默默地告诉我们,保持教室清洁也是我们的责任。

第四段:白鹭对人类的启示。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白鹭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启示远远不止在教室中。它的存在让我明白了,在浮躁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有时候应该放下执着,去寻找内心深处的宁静和专注。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只有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才能更好地想清楚、做决策。而且,白鹭也给了我们一个鞭策,就是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五段:教室改变了。

虽然白鹭的突然到访给学校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它的存在让人们惊喜不已。从那天开始,学校瞬间变得生动起来,每个人都开始关注教室的动态,生怕错过白鹭的再次“来访”。每当上课时,学生们也变得更加尊重和专注,他们不再敢怠慢,而是齐心协力地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前进。

通过这次与白鹭的“亲密接触”,我体会到了一个新的学习观念和生活态度。如同白鹭一样,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也应该保持专注和平静,勇敢面对挑战,不怕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素养的人。

听课记录听课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听课记录的重要性(200字)。

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听课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仅仅坐在课堂上听讲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记录和整理所听到的知识。听课记录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是备考和复习的重要辅助材料。通过良好的听课记录,可以避免遗漏重要知识点,以及忘记一些细节。因此,我们应该养成严谨认真的听课习惯,并将所听到的知识及时记录下来。

第二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听课记录(200字)。

要进行有效的听课记录,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有的人喜欢用纸质笔记本,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清晰的框架。还有些人喜欢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查找和修改。无论是哪种方式,我们都应该保持记录的规范和整齐,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要点。在记录过程中,要做到听会即写,不要追求完美,重在抓住重点。还可以通过使用颜色标记、画图等方式增加记忆效果,使记录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段:如何制定听课计划和目标(200字)。

制定听课计划和目标是进行有效听课记录的重要前提。在课前,我们可以先预习一下课程内容,了解大致的主题和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确定自己的学习重点。在听课过程中,要保持专注,集中精力听讲,及时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设定一些听课目标,比如增加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深度,提高听课速度等。通过合理制定听课计划和目标,可以更好地发挥听课记录的作用,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段:如何理解和整理所听到的内容(200字)。

理解和整理所听到的内容是进行有效听课记录的关键。在课程中,教师通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我们要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在记录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如用自己的话表达、进行概括、归纳总结等,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框架。这样可以使所听内容更加具有逻辑性和完整性,便于后续的回顾和复习。

第五段:如何充分利用听课记录(200字)。

有效的听课记录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还可以用来进行复习和备考。通过回顾所做的记录,我们可以迅速复习知识点,并发现不足之处。在备考时,我们可以根据之前的记录,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弥补,提高备考效率。此外,听课记录还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我们可以与同学们交换和分享记录,互相学习和补充知识。通过充分利用听课记录,我们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听课记录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良好的听课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方便复习和备考。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规范和整齐的听课记录习惯,并制定合理的听课计划和目标。同时,要通过理解和整理所听到的内容,使记录更具有逻辑性和完整性。最后,要充分利用和分享听课记录,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提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听课记录,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