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人教版(通用12篇)

小编: 飞雪

大班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体育教案:学习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与战术,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语文一年级天地人教案

本课是本册书第一课,课文配有插图,六个生字。“天、地、人”三个字选自《三字经》,“你、我、他”三个字则进一步解释了人与人的关系。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六个生字,理解六个字的字义;而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的教育。

会认“天、地、人、你、我、他”六个生字。

学会辨认词语,学会一字多组的方法,在识字中积累词语。

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会认“天、地、人、你、我、他”六个生字。

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

1.播放《三字经》的朗诵视频,会朗读的学生跟着朗读。

2.视频定格在“三才者,天地人”。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天地人。

1.教师出示“天”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像什么,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出示“天”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说说其形状像什么。

3.教师边用两只手做出“人”字的形状边讲解:人和人之间要相互支撑,相互交往,互相帮助,这样才能谓之“人”。

过渡:人和人之间就像“人”一样,要互相支撑,互相帮助。在学习中,同学们也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大家一起学习生字,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1.学习“你”“我”“他”。看图说你看什么信息?

结合实际:哪一位同学能给“你”组词,并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学生交流汇报。

1.出示“天、地、人、你、我、他”,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读。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说“天”时,手往上指;说“地”时,手往下指;说“人”时,双臂张开。

说“我”时,手指自己;说“你”时,手指说话的人;说“他”时,手指除了自己之外的人。

3.指四名学生上台游戏。(比一比,看看哪一位学生指得对且快。)。

走进生活:你是_____,我是_____,他是____,我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今天认识了六个字,你们专注的学习、认真的听讲,老师给你们点赞!

1.把本课的识字内容讲给家长听。

天地人。

你我他。

2.寻找生活中有这几个字的生活场景并学会组词或说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在反复诵读中,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逐渐熟识诗歌,热爱诗歌。

学习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学习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方案一、听音乐导入  。

1、播放《百鸟朝凤》片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到、看到了什么。

2、导语 揭题:

学生齐读课题。

方案二:看图导入  。

1.出示插图: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学生齐读课题。识记“蛋”字。(给“蛋”组词。)。

方案三:观察、触摸实物导入  。

1、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有什么感觉?猜猜这是什么?——鸟蛋。

2、让学生观察实物后齐读课题。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条件及学生实际可采用不同的导入  方法。上课伊始,播放听音乐、看图片或者触摸实物等都能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寓教与乐。)。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学习其优点,纠正其缺点。

5、齐读全文。

三、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用多种方法识记。

做动作识字:“取、捧、抬,连”

联系生活常识识字:“蛋、凉、轻”

找反义词识字:轻。

说话识字:“仿佛、定”

做练习题,区分“向”和“像”,学习“向。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生字的特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识字更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4、把生字放回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5、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读后指名评价。

6、分小节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小组内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四、总结。

从这篇小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再一次对这位小男孩儿投去敬佩的目光吧。(出示文中插图)。

五、作业 。

把课堂上收获说给你的家人或好朋友听。

第二课时。

巩固字词。

抽读生字卡片;读字组词;有选择地组词造句。

(设计意图:复习这一小小的环节对于低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旧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而切不可轻易放弃。)。

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节学习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当你看到或摸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3、指导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说说学懂了什么。(如: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讨论:为什么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条件的可出示或播放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或课件。

2、指导朗读。

1)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2)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练习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因此,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和同学的互帮互助中,提高发展。)。

第三小节:

学生朗读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或引导(教师范读),读出"我"送还小鸟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第四小节:

1、学生读理解后,质疑。(如: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2、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这是全文的高潮段落,也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朗读逐渐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借助想像,升华感情。

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2、喜欢读这篇课文吗?为什么?——再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四、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掌握以下重点:

1)、写好口字旁——“听、唱”

2)、写好“走之”。

3)、写好“向”字的半包围结构上包下的形式。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实践活动。

小调查:保护鸟类。

为了了解有关鸟儿更多的知识,组织学生在课外去寻找关于鸟儿的各种资料等,包括图片、实物等,然后在班内交流。

拓展性资料。

1、鸟蛋。

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2、鸟类的有关知识。(略。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p67)。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授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直接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呀?(齐读课题)。

2、强调蚂蚁和蝈蝈的读音。(再读课题)。

二、品读文本,感受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真热。指名读。齐读。

是呀,夏天真的很热,太阳像火一样,这就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大汗淋漓。

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夏天的炎热吧。齐读。

2、整体感知:天气这么热,不知道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呢?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3、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1)你觉得小蚂蚁搬得累吗?自己读读这句话。

(2)指导朗读:读出蚂蚁的辛苦、累。

(3)是呀,小蚂蚁搬得很累,汗都流出来了。用一个词表示就是满头大汗。

(4)读好满头大汗。指名读,齐读。

(5)小蚂蚁背呀、拉呀,有没有偷懒的,谁来读好这个词?个个满头大汗。

4、同学们想一想:小蚂蚁除了用背、拉的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搬粮食呢?(推、抱、扛、抬、顶、举、咬、拖)交流。(动作演示)。

6、小蚂蚁真勇敢,真勤劳呀!用我们最美的读书声来夸夸这群小蚂蚁吧。

三、品读文本,感受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蚂蚁在烈日下起劲地搬粮食,干得热火朝天,蝈蝈们在干什么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想象一下,蝈蝈们除了唱歌,睡觉,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什么?

2、对比总结,引导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

3、蝈蝈们的生活如此自由自在,怪不得在看到蚂蚁搬粮食的时候都笑蚂蚁是傻瓜。

(1)蝈蝈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嘲笑,讥笑)。

(2)蝈蝈会怎么笑话蚂蚁呢?可以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说说。

(3)(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蝈蝈嘲笑蚂蚁的语气。

5、让我们拿起书,摆好读书姿势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蝈蝈自由自在的样子。

6、朗读比赛:同学们,同样是在夏天,蚂蚁和蝈蝈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请第一、二大组的同学做勤劳的蚂蚁,读第一自然段,第三、四组的同学做懒惰的蝈蝈,读第二自然段,比比哪一组读得棒。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

(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4、此时的蝈蝈:

(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真是一群可怜的蝈蝈呀!

5、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

五、总结课文,揭示主题。

小学语文一年级天地人教案

《天地人》是一篇识字课文,全文由6个单音节词组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人与人、人与天地的认识。这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是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学习的识字课文,也是学生首次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换言之,这篇课文的学习将会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

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1.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

2.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

3.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

生字字卡,ppt。

1课时。

1.小朋友们,在上一年级以前,你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字宝宝?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2.逐个出示:“天、地、人、你、我、他”,学生齐读;

3.指名念随机点到的“天、地、人、你、我、他”,说说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认识这些字宝宝。

1.出示甲骨文的“天”,猜猜是什么字;

2.出示“天”,读一读;

3.配合图片,结合甲骨文,教师讲解“天”的本义;

4.同“天”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学“地、人”;

5.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解“天地人”的含义。三才,就是天、地、人。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1.出示三个小朋友做游戏的图片,认识“你我他”三个生字;

2.根据句式:“你是______,我是______,他是_____,我们都是______________。”上台做小朋友互相认识的口语交际小游戏。

3.课中操:大家看幻灯片起立唱一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在歌唱中巩固生字“你我”。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

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教师相机指导:

“天”字。

(1)联想识字法: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字。

(2)字理识字法:象形字。古时候的天字像站立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

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法:天上,每天,天真。

地:

(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

(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人:

(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

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我:

(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你:

(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字宝宝?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每天里,无论在哪里遇到这些字宝宝,以及其它你认识的,想认识的字宝宝,都留心读一读,比一比谁交到的字宝宝朋友最多。

1.用6个字各组两个词语,并各说一句话。

2.亲子阅读半小时。

1天地人。

天地人。

你我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授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病字旁。

2、能辨析“清、晴、睛、情、请”等同音字,学会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学生回答出答案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为什么说它是“绿衣小英雄”呢?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绿色的意思呢?(出示“青”字,注意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3、小组选一个说的的同学全班交流。

4、填空:(课件出示)小青蛙住在()的河水里,长着一对(),专吃害虫,()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5、老师范读课文。

6、学生自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反复练习。

(1)带着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3)单独生字打乱顺序读;。

(4)多种形式练习。(开火车,跳青蛙,摘苹果)。

2、请同学们找一找“青”字家族的字,老师随机讲解。

(1)用“汉字加一加游戏,让学生知道:

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2)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3)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4)让孩子们回忆象形字、会意字。

3、指导书写。

(1)注意:“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晴”的左边是“日”字旁,不要写成“目”字旁。注意偏旁要写得小一点。(具体范写到哪个字再单独去说。)。

(2)教师指导书写"青"。

a、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c、学生书空跟写。

(3)教师指导书写"请、清、晴、请"。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c、学生书空跟写。

(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延申。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课本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指南

设计说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篇课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许多一点儿。

(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漂亮呀!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课文故事。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是第3自然段骑手所说的话。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师简介南美洲的骑牛比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重点读一读。

3、检查自学效果。

(1)自读生字词。

(2)正音。

翘舌音:术、束、洲、致、超、掌。

平舌音:曾。

后鼻音:掌、曾。

边音:烈。

只: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检查读书情况。

4、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5、指导停顿,领读、练读,指名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再读课文。

(1)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生互相交流。

(4)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引导用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

3、反馈检查。

4、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5、指导书写。

“术”、“末”:中间的竖要写直,而且都要写在竖中线上。

“热”、“烈”:下面的四点底要写得宽一点,能托住上面的部分。

“特”、“观”、“技”、“位”:要写得左窄右宽。

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热”、“烈”两个字很难掌握,读长句停顿不够。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培优辅差

小组合作

1课时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小学语文一年级的教案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给多音字“撒”、“和”据词定音,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笋芽儿自强自立的精神。

初读课文。

掌握生字新词。

读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

1、认读生字词语。

2、指导用形声字的方法记住生字词。

3、多音字“撒”、“和”的组词及成词规律。

4、指名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根据笋芽儿成长的过程给课文分成三段。

2、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1、抄写生字词。

2、作业本第1、2、3题。

3、朗读全文。

2、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使学生知道只有经风雨,风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同目标2。

复述课文。

1、轻声自由读第一段。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记住这一句。

2、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撒娇”、“央求”各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1、轻声自由读第二段。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记住。

2、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向竹妈妈表示?

“沉不住气”什么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唠叨”是什么意思?表演。

4、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5、分角色朗读。

1、轻声自由读第三段的10、11自然段。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记住。

2、笋芽儿遇到了谁?小草对她说了什么?(指名读)。

3、笋芽儿怎么说,怎么做?最后结果怎样?

理解“暖烘烘”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写了什么?

5、指导朗读。

理解“爱抚、滋润”的意思,读出温柔的'语气。

理解“和煦”的意思,读出“暖和”的感觉。

下面两句描写笋芽儿的句子应该怎么读?

她为什么感到自豪?

6、指导背诵。

1、朗读笋芽儿先后说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的思想感情变化。

2、说说这则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作业本第4、5题。

2、有感情地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了解省略号的用法,训练复述课文。

2、使学生知道只有经风雨,风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3、进行词句训练。

复述课文。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指名读、评议。

3、分角色朗读。

1、根据课后题1的提示轻声练习复述。

2、指名复述、评议。

3、鼓励中下学生复述,并给予肯定。

4、同桌复述。

1、找出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

2、讨论用法。

(1)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2)表示说话未完。

(3)表示重复词或或列举事物的省略。

1、作业本第6题。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1.巩固已学的生字词,积累词句。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优美句子。

3.知道北京的夜景很美,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通过体会重点词句,读出北京夜景的美。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北京的夜景”。(学生齐读课文。)

2.上节课我们已经和文中的生字朋友、认读字朋友打过招呼了。好学的孩子们,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美丽的夜景金色的项链高耸的大厦

l有了这三个词的帮助,夜景更美了,项链更亮了,大厦更高了。多神奇的词语呀!让我们通过美美地朗读记住他们吧。

l还可以说美丽的什么、金色的什么、高耸的什么?今后同学们还可以在连一连、填一填中积累更多这样的词语,让它们帮助我们使所说的景物更形象、更具体,在脑海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二、细读感悟,入境悟情。

师:天渐渐黑了,北京就要到了,飞机慢慢下降。我们坐在飞机上从窗口向下望。(示图)望你看到了什么?――夜晚的北京城灯光明亮而美丽,成了灯的世界,成了灯的海洋,此时,我们不禁高声赞美:啊,整个北京灯火辉煌!(师板书:灯火辉煌)认真的孩子们,快用心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感受到北京的夜景灯火辉煌?也可以试着用笔画一画。

你是从文中哪句话感受到北京的夜景灯火辉煌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生交)

那是一条条高速公路,一盏盏路灯连在一起,有的像金色项链环绕京城,有的像一串明珠伸向远方。

1.老师听出来了,你是说高速公路灯火辉煌,美丽极了!

3.你们看,这是一张北京的交通地图,这上面有我们知道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这些环形公路环绕着我们的首都北京。除了环行路外,还有北京通向全国各地的高速路。我们最熟悉的京石高速,就是从北京到石家庄的快速路。到了晚上路灯连在一起,从空中看就像是给北京戴上了一条条金色的项链,就像是一串串明珠伸向远方。(示图。)看到这如画的夜景,你想说些什么?想象图片,把这么美丽的景色读出来。

生:(自读、指名读、评价读、齐读)。――再现北京高速公路的灯火辉煌。

你们还从哪句话感受到北京的夜景灯火辉煌,读给大家听一听。

那是一座座高耸的大厦,五颜六色的彩灯给它们披上美丽的衣裳。

1.五颜六色的彩灯给它们披上美丽的衣裳,“它们”指的是什么呀?(板书:大厦)

2.你想象一下,都会有什么颜色的彩灯呀?这么多颜色汇聚在一起,多美呀,就像给大厦披上了美丽的衣裳,大厦多漂亮呀!(示图)看,在颜色变幻中的大厦,多像神话故事里的承包呀。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夜晚大厦灯火辉煌的亮丽之美告诉给更多的人们吧。

还有一个地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北京夜景的美,你找到了吗?

那是一片片住宅小区,闪闪的灯光,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还亮。(板书:小区)

3、看到同一个美景,读到同一句话,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请你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前后住同学一起读,用朗读将小区的美景清楚地印在脑海里。

4、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提个要求:请听的同学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着我们的朗读,静静的欣赏大厦和住宅小区的美丽夜景。

坐在飞机上的我们,看到这灯火辉煌的北京,会有怎样的心情?(示图)

1.生:非常高兴、很激动、很惊喜。

2.出示:看见了,看见了!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读出激动惊喜的心情。)

3.继续保持这种心情,把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公路、大厦、小区的灯火辉煌之美读一读,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都看到北京美丽的夜景。我们齐读二、三自然段。

一条条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北京的交通更便捷了;一片片住宅小区的建成,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的改善,咱们北京的变化可真大呀!除了这些地方,还有好多地方的夜景也特别美呢!你们想不想看看。

(放录像)。

l天安门----天安门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l中央广播电视塔----最神奇的塔,我们喜欢的大风车节目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l西单文化广场----是北京城区的休闲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l北京西站――每天从这里去往全国各地的乘客很多很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l中华世纪坛――传承着中国的文化,是走进新世纪的标志。

l奥与会比赛场馆“鸟巢”、“水立方”,它们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展现了中国人民用行动争办成功奥运会的信心和决心。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课文,欣赏了北京的夜景,你能说说北京的夜景怎么美吗?我听出来了,我们大家听出来了,北京的夜景真美呀!用甜美的声音放声朗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借此来抒发我们的赞美之情!

让我们想象着美丽的景色,再来读读这篇课文吧,愿北京的夜景越来越美,北京的明天越来越美!

三、积累句子。

1、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子向北京的夜景一样很美很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出示课件)

2、一边欣赏北京夜景图片,一边背诵文中优美句子。

3、走下飞机,走出机场,行驶在公路上,各式各样的路灯排列在公路两旁。各式各样的路灯像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各式各样的路灯,有的像(),有的像()。

4、把你们刚才说的句子写在纸上,要求:书写整洁、字迹规范、注意标点,用心再一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丽。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当个小导游,把美丽的北京夜景介绍给家人听,介绍给小伙伴们听,别忘了用上文中优美的句子。

课后反思

五、有层次指导朗读,使学生读中感悟。

“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但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把写景文章的情感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则,我设计了有层次的指导朗读,使每一次的读都有一定的目的,使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本,从而感悟语言文字魅力。

例如:感悟高速公路夜景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

第一层:读课文,追问::高速公路上一盏盏路灯连起来像什么?从中感悟美。

第二层:出示图片,理解高速公路上一盏盏路灯连起来和金色项链、一串明珠的关系,再读提升美。

第三层:介绍用朗读表达情感的方法,运用多种读的形式,学习表达美。

力求学生能够读得一次比一次体会深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从而真正走进文本,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六、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它不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精神活动,只有激发学生动态生成需要,课堂才能充满活力,而这动态生成的关键,我认为应该是学习兴趣。为此,我在“北京的夜景”一课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手段。

1、我设计了我们乘飞机在北京的上空看夜景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兴趣盎然,融入文本。

3、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入情入境。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着我们的朗读,静静的欣赏大厦和住宅小区的美丽夜景,缩短了学生与课本距离。

七、注重词句积累,促进学生能力养成。

文中的优美词句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乘此东风,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我进行了读、看、说、写为一体的说句写句训练――走下飞机,走出机场,行驶在公路上,各式各样的路灯排列在公路两旁。各式各样的路灯像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各式各样的路灯,有的像(),有的像();把你们刚才说的句子写在纸上,要求:书写整洁、字迹规范、注意标点,用心再一次感受北京夜景的美丽。

学生们积极地参与着,在老师的引导下,句子内容由单一到具体,再到形象优美,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对学生能力养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教学《王二小》,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学文,熟悉课文的语言文字,了解王二小的事迹,激发学生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感情。为此,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2.看图说话。先指导学生逐一观察插图,说出插图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将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把故事说完整。

3.读通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找一找。引导学生先找出与四幅插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再从这些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然后分别用一个短评来概括每幅插图的内容。如:(1)边放牛边放哨;(2)叫他带路;(3)带进埋伏圈;(4)消灭敌人。

2.想一想。引导学生回想平时观看过的影视片,如《小兵张嘎》等,让他们了解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体会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并结合有关内容理解儿童团员扫荡敌人八路军等词语。

3.议一

议。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呢要求学生讲述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并要求结合讲述用上迷了路带路装着顺从埋伏圈上了当消灭等词语。

4.写一写。引导学生对照插图,根据课文,把下列句子填写完整(括号内是应填内容):

(1)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2)王二小被敌人逼着(带路)。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