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作文文言文赤兔马范文(14篇)

小编: 灵魂曲

高考作文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以上高考作文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规律和技巧,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高考文言文作文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

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要以直译为主,实词翻译要到位,虚词用法要准确,注意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总之是综合能力的考查。(1)句“王”,作动词,称王。(2)句“困于故苏之上”,是被动句;“于勾践”,介宾后置,要移到前面作状语。(3)句注意“之”的'用法,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翻译。

答案:

(1)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2)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3)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高考作文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作《龟虽寿》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心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乎?”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之。

高考文言文作文

一、从高考真题入手,熟知“考点”和“考法”

高考的试卷风格具有相对严格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所以从备战高考的角度出发,我们首先应该收集近一两年来全国卷和本省卷的文言文试题,静下以来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对于文言文考查的考点分布,知道“考什么”;研究高考对这些考点的考查方式,明白“怎样考”。经过这番研究,我们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较高的制高点,以一种宽阔而全面的视角从整体上了解这一板块,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的复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研究高考真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查一般都是从文言实词的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文意的综合理解与整合以及文言文的翻译这四大方面入手考查的。文言实词的推断更侧重于多义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文言虚词在考纲规定的18个之中更多地侧重“之、而、其、因、于”等七八个高频虚词身上。从考查方式说,命题的基本方法是“点”在课内,“题”在课外。所谓“点”在课内是说考查的这个词的这个用法,一定在我们所学过的教材中呈现过,比如湖北卷中有一题“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在此处考查的应是“目光短浅,见识低下”的义项,这一义项在《左传.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就曾出现过。“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籍”的这一义项就是《鸿门宴》中“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的延续,像这种情况,绝不是偶见现象。可以说,高考试卷上不论是文言词句的理解,还是被视为“得分点”的语法现象,都能直接间接地在课文中找到相同点。所谓“题”在课外是说高考题的选材一定是课外文言材料,保持相对陌生,既体现了对所有考生的公平,又充分体现高考选拨“以能力为意”的原则。

二、立足教材,凸显以“本”为本。

在备战高考的复习阶段,经常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着课桌上的“资料长城”“试卷高山”“习题大海”发呆,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茫然。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删繁就简”,牢牢地抓住课本,把教材中重点篇目吃透,如果能通篇背诵就坚决背下来,即使不能背诵全文,也一定要熟读,反复读,牢牢抓住教材中的知识点理解记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高考试题我们无法猜也不能猜,但我们相信“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怎么考,不管命题者对题目如何包装,在陌生的外表下隐藏着的一定是熟悉的“心”,既然如此,我们就坚定不移地从最核心的教材入手,直捣黄龙,既消除了茫然之心,又少走了许多弯路,何乐而不为呢。

在复习教材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重视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论是学习还是复习,都要养成动笔的习惯,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自己经常出错的或者有困惑的词语,不要光在心里念叨,一定要把它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本上,这样既能够加深印象,又为以后的复习提供了重点,节省了时间,建议同学要养成“积累――逐步淘汰――形成精华”的学习模式。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在学习同时随手积累知识点,然后慢慢地把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从笔记本中删除,最后形成的是属于自己的难点疑点精华,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学们不妨一试。

学会分类整理。

举例说吧,高考对于文言实词的考查,更多集中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方面。而这些知识点恰恰都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那么在我们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就不妨从日常的积累本中分化出来,把一些重点实词的常用义项连同例句整理在一起,这样就把原本零碎的知识点相对集中化系统化,有了这一步,在考试当中遇到这个词,你的头脑中就会闪现它的常用义项,这样对你的高考解题就提供了答题的方向,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更关键的是平时的'积累为你攻克这个题目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及时回头反复。

积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应用,我们高考的备战一切都必须突出“实”,讲究落实、扎实,讲究实用、实效。所以对于我们精心积累的笔记,对于精心整理的重点难点,我们不要积累了整理了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定要经常看,反复看,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琐碎,而这种琐碎的特点注定了很多东西容易遗忘,所以对于语文复习要“抓反复,反复抓”,不是有人说“反复是遗忘之母”嘛。

善于总结反思。

聪明的学生总是有他聪明的一面。在学习方面,聪明不光体现在天资,更体现在思路上,他们不光反应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更在于他们比别人更清醒,在努力同时不忘反思,及时总结自己的得与失。这种阶段性总结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和矫补,从而使自己的学习一直处于轻松和高效的状态,这是他们高出于其他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高考文言文作文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依靠情节呼应和逻辑关系推断出其意义。

修辞推断。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句式。这类句式一般上下句结构整齐,相对应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即利用上下文中并列、对偶、同义复用等修辞,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

1、并列。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2、对偶。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同义复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组词推断。

古汉语单音词占多数,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素组成若干个双音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一些词语的意义。

1、太尉尽辞去《段太尉逸事状》。

推辞去除。

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败坏。

3、罪且及副元师《段太尉逸事状》。

涉及,牵连。

高考文言文作文

造:到-----去,造访;制造;成就,造就。

谒:拜见,请见;请求;告诉,陈述。

过:拜访,探望;责备,批评;错误,过失;胜过,超越。

存:看望,问候,如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如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劳:慰劳,如帝亲自劳军;功劳;费力,吃力;疲劳。

访:看望,拜访;询问;查访,侦察。

问:问候;问,询问;追究,考察(问罪);管,干预。

顾:探望,拜访,如三顾茅庐;关心,照顾,如大臣争于私而不顾于民;思念,如顾恋慈母;回头看,如瞻前顾后;看,如君臣相顾,泣下沾巾;回头,如康顾视日影;只是,不过,如顾吾念之。

吊:慰问,如吊民伐罪;悼念死者;。

延:邀请;引进,迎接;蔓延,扩展;伸长,延长。

遇:对待,接待;待遇;会见;接触,感触,如臣以神遇;遇合,逢时,指得到君主的信任,如怀才不遇。

通:交往;交换,如通财货;通报,传达,如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如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如前代通则。

致:送达,如远方莫不致其珍;献出,尽,如事君能致其身;传达,表达,如遣吏存问致意,再如致谢,致敬;招引,引来,如致市民,取聚万货;取得,得到,如知其可以致功也;意态,情趣,如闲情逸致。

遗:赠送,给予;遗失;遗留。

施:给予恩惠,施惠;施舍;施行,实行;。

怀:安抚,如怀敌附远;(人心)归向,如黎民怀之;想念,怀念,如思乡怀远;关心,如“少者怀之”。

赡:供给,供养,如皆以赡给九族;富足,充足,如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比:勾结,如朋比为奸;比较,如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如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如鳞次栉比;及,等到,如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如比三年日蚀。

信:言语真实,如信言不美;讲信用,如言必信;相信。

攻:攻打;抨击,指责,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夺:强取,夺取;强行改变,如匹夫不可夺志也;丧捧,耽误,如勿夺农时。

高考文言文作文

no2、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no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no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no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no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no7、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no8、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no9、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no1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no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no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no1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no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no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no1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no1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no1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no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no2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no21、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no2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no2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no2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no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no26、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no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no2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no2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no3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no3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no3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no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no34、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no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no3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no37、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no38、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no39、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no40、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no4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no4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no4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no4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no4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no46、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no4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no4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no4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no5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no5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no5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no5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no56、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no5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no5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no5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no6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no6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no6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no6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no65、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no6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no67、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no68、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no69、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no7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no7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no7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no73、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no7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no7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no76、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no7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no7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no79、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no8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广州日报7月22日报道:20作文是根据提供的一段故事,要考生对“诚信”作出评价,而该考生蒋昕捷的作文题目是《赤兔之死》,作者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突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并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主题立意更上层楼,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老到的语言功夫使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也令阅卷老师赞叹不已,一致打出了满分。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高考《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诚信的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可以没有漂亮的容颜,却不可以没有信用。自古以来,诸位英雄豪杰,都是以信用、武艺和勇敢出名的。在漫天黄沙中,英雄中那股因诚信发出的劲,总能挫败一切。

古代如此,现代也是如此。代也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也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记得我才八九岁时,就有过依次诚信的经历。那天,我下楼骑车准备去玩,兴高采烈地骑上车要走了,谁知,踩了半天,车却在原地不动。检查了之后,才发现是轮胎没气了。

修车摊的叔叔打完气后,我给了他一个闪亮的一元硬币。打气二角钱,应该找八角钱。边想着,一边数着找回来的一叠钱。不数倒没有什么,一数,怪了!明明应该找八角钱的,手里却有九角钱,难道,我的算术不过关?可一连数了几十遍,手里还是九角钱。该不该换回去?我和自己打起了心理战。换吧,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还吧,这是人家的.劳动所得,虽然只差一角钱......我想了半天,还是还给了修车的叔叔。

现在,在迷乱的社会中,有许多不诚信的东西存在着:商场卖的是过期产品;向别人借了东西却不还;同学因为考试没向家长隐瞒了分数......虽然这都是一些小事情,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有的人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的人却把诚信撇在一边。其实,人们不断地挖掘财宝,却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诚信就是最大的财富。心灵深处的诚信,残忍地被人们用不诚信掩埋了。

慢慢地,人们似乎悟出了诚信的重要性,开始寻找遗失的诚信。人们有了诚信,世界就发生了变化:许多人立下字据;商家向受骗的顾客道歉.......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二字有多贵重,所以,人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诚信,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省会被引向崇高;因为诚信,在世界的每一个封尘的角落都漂浮着诚信之美,人们的言谈举止中不时表现出对不诚信举动的厌恶。

世上,诚信最美。社会越是扑朔迷离,就越能显出诚信的宝贵。诚信,能奏出最美妙的音符,能使一个人彻底地改变。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世界创造了“最美”。

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从非专业的眼光来看,个人觉得蒋昕捷这篇文章胜在一个“奇”字,出奇制胜,在千篇一律的冗杂的高考作文之中,十几秒阅一篇作文的'境况之下,古白话文作出的《赤兔之死》成功得引起了阅卷老师的注意,这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

另外,从情节和情感角度看,短短八百个字,却将赤兔马的忠而死节的风骨演绎的淋漓尽致,对于考生而言实属不易。

蒋昕捷在《鲁豫有约》的采访中说道这篇作文带给他的整个人生的影响,破格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从一个理科生转变为文科生,如果不是《赤兔之死》,让他明白了自己对于文字的爱好和在文史哲上的天分,可能如今还会在各类机械和化学实验中焦头烂额。

2005年蒋昕捷从大学毕业后,签约了中国青年报,成为了一名记者,并没有像大家预想中的那样,走上跟他同时代的韩寒郭敬明等人的作家之路。成为记者的蒋昕捷在2010年,因为揭露地沟油的报道再一次被众人所熟知。如今,蒋昕捷在南方周末依旧做着记者的工作,希望未来,他能带来更加出色的作品。

由此,可以看出,书中自有黄金屋,文字的力量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蒋昕捷在年幼时即热爱文学,爱读书。坚持阅读经典的好作品,有助于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悄然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曾经听过一句话,你可能读过很多书以至于连你自己都忘了,但是残留下来的却都成了素养。

高考文言文作文

no2、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no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no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no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no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no7、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no8、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no9、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no1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no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no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no1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no1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no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no1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no1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no1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no1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no2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no21、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no2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no2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no2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no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no26、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no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no2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no2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no3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no3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no3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no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no34、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no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no3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no37、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no38、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no39、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no40、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no4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no4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no4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no4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no4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no46、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no4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no4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no4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no5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no5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no5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no5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no56、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no57、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no5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no5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no6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no6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no6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no6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no65、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no6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no67、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no68、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no69、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no70、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no7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no7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no73、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no7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no7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no76、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no7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no7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no79、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no8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高考文言文作文

一、总体要求:还是要在文言知识的积累上多下功夫。

文言文阅读是一种书面语言,你不接触书本就无法获得语感,所以要多接触。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多做题,至少两天一个文段,配合一定量的练习检测。文段最好涉及到高考有可能考到的各种古文类型及各种语言现象、题目类型。

(二)是多读古文。如果可能,读读《古文观止》、《史记》等名著。实在没有时间,也不要忘记回读自己的中学教材。实在觉得乏味,读一读所做的练习中的文段也行。每天20分钟,就可以保持语感和对各种语言现象的记忆了。

而古诗词曲的阅读,我以为障碍也是在文句的疏通上,至多再加上想像。不要被鉴赏、评价这样的字眼吓唬住,许多时候读通诗句,补足诗句间的跳跃,掌握一定量的典故就可以掌握其主旨与情感了。而正确把握诗歌的主旨与情感显然是诗歌鉴赏的要害之所在。

文言知识除常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之外,还包括文学、文化知识,甚至包括基本的历史知识、伦理道德、思想观点,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理解、读懂古代诗文的重要因素,要尽量给以关注,充分涉猎。

二、具体做法。

1、复习时把读懂文言文文本作为重点,利用每一个文段编织知识网,对经常出现的'文言实词必须牢记其常见的词义,对经常出现的文言虚词则要把这个词的所有用法和意义重现一遍,建立牢固的知识网络。

2、多让学生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次话不假。

3、多做翻译练习,经常把老师讲过的文段进行翻译,提高翻译水平。

4、多总结做题的经验,掌握考场阅读的规律和选择答案的方法。

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看到这篇奇文的第一感觉是,很惊讶!在中学生中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吴新江老师是古典文献学专家,虽然他负责的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阅卷,但当作文阅卷组发现这篇奇文时,只能请他来救援,“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不过光会用文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高考作文,切题才是第一要务。“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考生和《赤兔之死》、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都不一样,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切题,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的和谐,他用他的特殊语言和特殊文字来自由表达这样的主题,非常值得嘉许!”而且对这位考生的文风,吴新江也大力推崇,“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是古老的文言,有赋体特征,也有骈文特征,非常善于描写,文采恰到好处,特点是拙、实、沉,我印象中,这种文风和汉代杨雄以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鲁迅比较接近,作为中学生,非常出类拔萃。而且他的古字也好,典故也好,运用得非常流畅自然,可见这种文化修养已经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吴新江本学期正好在南师大文科基地班教授实用文言写作,“不过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认为他在这方面的程度已经超过我了。”吴新江谦虚地说。

而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也对这位“古文奇才”推崇有加,“简直绝了!”何教授说,“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一泻千里,非常难得!我想他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相当高了,不是一般的优秀可以形容。以他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被高校破格录取,如果招生政策允许,他甚至可以直接攻读研究生。”

这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考生?大家都充满了好奇。“我猜想,他一定特别爱读书,而且读过很多书,对于杨雄、章太炎、鲁迅的文章烂熟于胸,第二,他肯定非常聪明,作为高考考场作文能写出这样的水平,靠耍小聪明可做不到。一句话,真是不简单!”吴新江说。

高考文言文作文

no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no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no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no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no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no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no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no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no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no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no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no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no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no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no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no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no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no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no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no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no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no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no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no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no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no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no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no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no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no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no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no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no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no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no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no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no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no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no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no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no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no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no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no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no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no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no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no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no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no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no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no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no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no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no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no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no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no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no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no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no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no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no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no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no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no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no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no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no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no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no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no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no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no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no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no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no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no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no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no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no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no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no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no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no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no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no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no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no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no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no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no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no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no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no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no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no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no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no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no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no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no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no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no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no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no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no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no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no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no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no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no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no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no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no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no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no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no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no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no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本报讯昨天本报一篇《今年有位古文奇才》引起读者强烈关注,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写成,自如运用大量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谁?记者昨天采访了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他对这位考生表示高度赞扬,“相当难得!前途无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而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也表示在看了这篇“奇文”后,自己光对字词的注释就写了4页。但由于考卷仍处于加密状态,阅卷老师也不知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谁。希望这位“古文奇才”或知情者看到报道后主动与本报联系(热线电话:025-96096)。

“看到这篇奇文的第一感觉是,很惊讶!在中学生中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吴新江老师是古典文献学专家,虽然他负责的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阅卷,但当作文阅卷组发现这篇奇文时,只能请他来救援,“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不过光会用文言,会写古字还不算什么,这毕竟是高考作文,切题才是第一要务。“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考生和《赤兔之死》、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的都不一样,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切题,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的和谐,他用他的特殊语言和特殊文字来自由表达这样的主题,非常值得嘉许!”而且对这位考生的文风,吴新江也大力推崇,“不是唐宋散文式的,而是古老的文言,有赋体特征,也有骈文特征,非常善于描写,文采恰到好处,特点是拙、实、沉,我印象中,这种文风和汉代杨雄以及近现代的章太炎、鲁迅比较接近,作为中学生,非常出类拔萃。而且他的古字也好,典故也好,运用得非常流畅自然,可见这种文化修养已经内化为他自己的东西。”吴新江本学期正好在南师大文科基地班教授实用文言写作,“不过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学生,我认为他在这方面的程度已经超过我了。”吴新江谦虚地说。

而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也对这位“古文奇才”推崇有加,“简直绝了!”何教授说,“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一泻千里,非常难得!我想他在这方面的修养已经相当高了,不是一般的优秀可以形容。以他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被高校破格录取,如果招生政策允许,他甚至可以直接攻读研究生。”

这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考生?大家都充满了好奇。“我猜想,他一定特别爱读书,而且读过很多书,对于杨雄、章太炎、鲁迅的文章烂熟于胸,第二,他肯定非常聪明,作为高考考场作文能写出这样的水平,靠耍小聪明可做不到。一句话,真是不简单!”吴新江说。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高考作文素材:守护童真,感恩成长。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类: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