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生物多样性保护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小编: 紫薇儿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反思。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CBD)是全球范围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国际公约。通过参加CBD,各国许诺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CBD大会,并深有感悟。以下是我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署和执行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人类活动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威胁,野生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署和执行将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努力保护物种,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生物多样性公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指导原则。

其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得到全球社会的认同和行动。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和行动还不够,导致保护工作的进展缓慢。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共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第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跨领域和跨界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也涉及到农业、能源、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制定和执行综合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例如,在农业领域,应推广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健康,从而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第四,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需要定期检查和评估。只有通过不断的检查和评估,我们才能了解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及时纠正不足,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因此,各国应加强数据收集和共享,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同时,CBD秘书处应提供更好的技术和财政支持,帮助各国加强监测和评估能力。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发挥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无论是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还是普通公众,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选择环保的生活方式,支持野生动物保护项目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守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为我们自己和未来的世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

总之,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公约,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与CBD大会,我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和全球合作的必要性。我相信,在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共同创造一个美丽而可持续的地球家园。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心得体会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物种、种群、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重要步骤。我在生活中参与了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并且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人类的健康、食品、水源、作物和药品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改变会导致环境问题的加剧,使人类生活水平和健康状态受到威胁。保护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方式主要有减轻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限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保护面积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增加植被覆盖、产生环保经济和逐步消费绿色产品。

我参加过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花卉整治和垃圾分类等。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我们帮助保护和调查了中国的一些珍稀野生动物,了解它们的环境和生态需求。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困难之处和意义,人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更好地维护自然权益和生态安全。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规划和特别管理,更需要人们思想上的改变和自愿的行动。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宣传、科技创新、人群组织和制度化等各种方式,产生环保意识和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从个人层面出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环保产品、减少浪费、节约能源和志愿服务等方式,以行动组建起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运动。

第五段:结尾。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历史的珍贵遗产,它涵盖了人类、动物和植物所有的共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文明、世界和平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我深深地相信,只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希望未来的人们不仅能看到中国的金丝猴和樱花、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还能体验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作为社会成员和广大的环保爱好者,我们应该担负起生物多样性保育的责任,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建设绿色和文明的未来。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心得体会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资源,全球许多组织和个人开始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手段努力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本文旨在分享我的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二段:了解与认知生物多样性。

要想保护好生态环境,首先我们需要对生物多样性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只有深入了解和认识生命的多样性,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和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在了解雪豹这一物种时,了解到它在高海拔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猎物链顶端掠食动物。在保护雪豹的过程中,我们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维护,必须考虑到猎物和掠食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三段:行动与实践。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付诸实践。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积极参与各种生态保护实践活动,包括植树、野外调查和宣传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例如,在参与一次大规模植树活动时,我亲手种下了一个小树苗,看到它一天天长大,我也越来越意识到环保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四段:关注与参与。

除了直接参与生态保护行动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可以关注环保组织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了解最新的保护动态和政策法规;我们也可以加入志愿者团队,参与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和前沿,同时也有机会与其他关注这一问题的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

五段:总结。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的保护经验和心得中,了解和认知生物多样性、行动和实践、关注和参与,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三个核心要素。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各种生态保护行动,扩大生态保护整体宣传和教育的影响力,为生态保护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一段:引言(150字)。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严重的威胁,众多物种濒临灭绝。为了保护地球上宝贵的生物资源,1992年诞生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有幸参与了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学习和研究,并且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性。本文将分享我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体会和心得。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个全球性的多边环境合作机制,旨在保护和维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明确规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和目标,也制定了行动计划和政策指南,鼓励各国采取行动来保护自然资源。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各国加强了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公约的重要性在于,它促使各国共同努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第三段:实践经验(300字)。

在我参与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践中,我亲身感受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脆弱。通过参观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我了解到许多物种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栖息地破坏、非法狩猎和非法贸易等因素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影响。我还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例如植树造林、野外清理和保护动物栖息地。这些实践经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众多国家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区和珍稀物种的保护力度,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政策。各国在保护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加强了野生动物贸易的监管。此外,生物多样性公约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提高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和水平。这些成果无疑对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段:个人收获和展望(250字)。

通过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学到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而且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对生物多样性负有保护的责任。我将继续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动态,并积极参与相关公益活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绵薄之力。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地球上宝贵的生物资源。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世代留下更为美好的自然环境。

总结: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全球性的保护机制,在保护地球生物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唯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地球上宝贵的生物多样性,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心得体会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物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中所存在的不同品种、物种和基因的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它是地球上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正在面临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了解和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保护它的第一步。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能提供食物、药物和其他资源,对人类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从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中提取的药物在医学上有着巨大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保护它。

第三段: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使用可再生资源来降低我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环保教育,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政府和国际组织也应该采取措施来管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四段:个人行动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例如,我们可以开车少一点、步行或骑自行车,减少空气污染的数量和种类,从而改善自然环境。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购买环保产品,减少塑料和其他垃圾的使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命。

第五段:结论。

在今天的社会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地球上生命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马原生物多样性心得体会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对应的遗传信息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而马原,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马原的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深入了解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和物种组成,并从中汲取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体会一,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马原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先是参观了该地区的多样生境,包括湿地、森林和岩石山脉等。在这些地方,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物种,从大象、犀牛到小型昆虫和植物,每一个物种都在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如果其中一种物种灭绝或数量减少,将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段:体会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马原作为自然保护区,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见识到了保护区对当地居民的努力。他们通过开展生态旅游、环保宣传等活动与当地居民合作,使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依赖于自然资源,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这让我明白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科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人们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各种植物物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满足了人类的需求;其次,生物多样性中的某些物种还具有医药价值,可以来源于它们的化学物质成分来制造药物;最后,享受自然风光、与动物互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也在情感上有积极的作用。人们应该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并主动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马原的考察活动,我对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我们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保我们能够与各种动植物共享这个美丽而宝贵的地球资源。

马原生物多样性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马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和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马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介绍该保护区的特点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马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植被和特有的动物群落。在考察中,我们看到了茂密的森林、草原和湖泊,也见证了许多珍稀物种的存在。马原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三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阐述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仅关乎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更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首先,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环境稳定。物种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了土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其次,生物多样性是医疗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药物和化学品都来自于大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够为药物开发和经济产业提供资源和机会。此外,生物多样性还为教育、旅游和娱乐等领域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第四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介绍一些有效的保护策略)。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划定合理的边界和管理措施,限制人类活动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次,推广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方法,确保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恢复。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同时,重视跨界合作和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段:总结(综合以上内容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体会)。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马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和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了解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策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努力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马原生物多样性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马原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宝库。在近期的考察中,我亲身体验到了马原的独特之处。马原蕴藏着许多神奇而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使得马原成为了大自然的珍宝。通过这次考察,我不仅对马原的物种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马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在考察期间,我目睹了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类,其中包括丹顶鹤、东北虎、红鹿和东北豹等濒危物种。这些物种的存在丰富了马原的生物多样性,不存在于其他地方。此外,我还发现了许多特殊的植物品种,如松树和山毛榉等,它们在马原的自然环境中独特而壮观。这次考察使我意识到,我们身边仍然存在许多我们不了解和不知晓的珍稀生物,这也迫使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生活至关重要。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更多的生物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微生物的分解和有机物的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生物多样性还对农业、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重要的农作物、药物和科学研究对象都来源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会导致这些资源的减少,从而威胁到人类的持续发展。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个人。

第四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挑战与措施(300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人类的不断扩张和开发对自然界的破坏。城市化、工业化和过度开采等活动使许多物种失去了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流失。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之一。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政府和组织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其次,公众应当提高环保意识,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最后,科研机构应当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寻找更有效的保护方法。

第五段:结语(150字)。

参观马原的生物多样性,使我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和繁荣。

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定义、依据和目的;

2、了解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的分类;

3、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并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4、培养学生自主建立知识构架的能力。教学重点:

重点: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难点: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教学过程:

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逐级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

2、生物分类的目的:

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总的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植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特征;种子的有、无;根茎叶的有无;叶脉的不同类型;果皮的有无;种子中子叶的多少。

4、植物分类。

5、动物分类。

6、生物分类的单位(等级)最基本的单位是:种。

7、从种到界------马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

分类单位的特点:单位越大,种类越多,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8、生物的命名-----双名法。

生物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名。

(2)、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

三个层次的关系: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1)、裸子植物最多,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

(1)、基因多样性不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基因组成也不完全相同。

(2)、基因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基因共同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我国拥有海洋、森林、草原、湖泊、农田和城市等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特别提醒: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物多样性就越丰富,森林比草原的生物多样性丰富。

特别提醒:人类的活的使生物绝灭速度加快!物种一旦绝灭,不可再生!

14、建立自然保护区。

(1)、概念:人们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区域划分出来加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

(2)、类型:

保护生态系统类型:(长白山、九寨沟)保护珍稀动植物:(鸟岛、四川卧龙)(3)、功能:

天然的基因库------保护功能;天然的实验室------科研功能;活的自然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

特别提醒: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5、我国的珍稀物种。

(4)、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5)、鱼类:中华鲟。

(6)、爬行动物:扬子鳄(中生代活化石)。

复习题。

1.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方面的特征。a.数量。

b.大小c.生活环境。

d.形态结构。

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

b.纲。

c.科。

d.种。

4.下列各项不属于被子植物分类主要依据的是()。

a.叶。

b.花。

c.果实。

d.a+b+c6.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由于生活污水排入等原因,水底生活的动物从113种减到26种,造成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过度捕捞。

7.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最为有效措施是()。

a.人工喂养。

b.建种质库。

c.建动植物园。

d.建立自然保护区。

8.以下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

a.扬子鳄。

b.熊猫。

c.白鳍豚。

d.珙桐9.植物的营养器官不是被子植物分类主要依据的主要原因是()。

a.出现的时间早。

b.生存时间长c.受环境影响长。

d.以上都是。

10.马和斑马在相同的分类单位中的最小的单位是()。

a.界。

b.门。

c.纲。

d.属。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

12.下面是小麦、满江红和月季的分类等级图,请用所学知识回答:

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稻属、小麦。

植物界、蕨类植物门、真蕨纲、槐叶萍目、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满江红。

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科、蔷薇属、月季。(1)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判断理由是。(2)在进化中比较低等的植物是________。(3)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

(4)如果增加“亚门“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单位应处于________之间。

(5)确定小麦和月季分类等级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13、我国的四川、甘肃等地,在海拔2000米—4000米的高山中,生活着珍稀的动物大熊猫,据统计,目前野生大熊猫仅存800只左右。请分析:

(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很多,大熊猫的食物结构________,繁殖能力________,但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如果大熊猫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_,在地球上全部消失。从长远看,必定会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_造成影响。

(3)有的学者提出,通过克隆技术大量繁殖大熊猫,然后送回野生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目,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________。

(4)ailulropodamdlanoleucadavid是大熊猫的学名,它的种名是________。在分类学上,大熊猫与长鬃山羊同纲不同目,长鬃山羊与台湾梅花鹿同目不同科,三种动物中亲缘最近的两种是________。

(5)1969年最后一只野生台湾梅花鹿被捕杀,该物种已濒临灭绝,一般来讲,一个物种的灭绝,代表着这个物种个体基因组成的________也随之消失;同时该物种生物的灭绝必将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反过来,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也会加速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的丧失。

(6)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和“活化石”的珙桐与处于同等地位的桫楞相比在分类特点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生物多样性保护

——节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查阅资料,区分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保护对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教学重点。

1课时教学过程。

陆川导演的作品《可可西里》,讲述了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播放影片片段: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悲剧,有枪声,有哭声,还有荒漠上无情的风声……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

引导:大家对刚才看的影片片段有何感想?

生甲: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盗猎屠杀。

生乙:使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师补充:藏羚羊由于它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是濒危动物的典型。但在可可西里藏羚羊却饱受人类欲望的蹂躏,那里似乎已经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屠场。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捕杀野生动物,让美丽的可可西里变成了藏羚羊等生物的地狱。

(过渡语:人类的一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数量逐年减少,本节课让我们一起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它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生甲: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它们的遗传基因更是丰富多彩,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也变化无穷,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乙:生物多样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中生物多样性又可以称为物种多样性。

2(过渡语: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的重要因素,据专家统计,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大约有870万种,已发现和命名的有200多万种。但是很多动植物数量在逐年减少,变成珍惜甚至是濒危物种了。那么,你们课前调查的珍惜动植物有哪些呢?请各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三、收集资料,展示濒危生物及生存现状。

第一小组:我们组收集和整理了濒危动物——大熊猫的有关资料,展示课前打印好的图片,同时介绍: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盆地西部一带的高山深谷中,据调查如今有不到1000只大熊猫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山系中,并且被分割成近20块孤立的种群。由于森林不断被砍伐,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这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关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的祖先比我们人类还古老。至今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和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它是水生到陆生过度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类的滥捕滥杀使它的数量急剧减少。

第三小组:(展示图片: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中华白鳍豚,是世界范围内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属淡水鲸类。近年来,由于长江鱼类产量下降,食物减少,加上长江航行的船只增多、水污染等原因,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我们觉得白鳍豚急需引起社会的关注。

师总结:好,刚才三个小组介绍了几种典型生物及其生存现状,总的来看,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下面请看我国濒危灭绝的生物名单。(课件展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植物和部分二级保护生物名称和图片)。

(过渡语:据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越来越多的物种成为濒危物种。请大家阅读课本97页的两则资料,分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四、阅读课本,探讨生物多样性衰减的原因。

(一)资料分析。

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伐林垦荒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讨论:

1、水葫芦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北大荒垦区停止垦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

生甲:水葫芦疯长,抢占了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空间,导致其他水生植物减少。生乙:水下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少,缺氧,导致一些水生动物死亡。师补充:以水生动植物为生的鸟类数量减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生丙:北大荒的做法是对的,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生丁:生物遭到破坏,会影响食物链中其他生物,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师补充:对的,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引起众多物种的消失,破坏生态平衡,而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归纳总结。

第四小组:通过资料一,我们小组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会使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第五小组:滥砍乱伐也是原因之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减少,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减少,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锐减。

第六小组:《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滥捕乱杀也导致生物数量的减少。

师引导:其它小组还有不同想法吗?

第一小组:环境污染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比如我们学习过的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生活污水使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些生物被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师生共同总结: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诸如森林过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过渡语: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呢?你知道的措施有哪些?)。

师引导:假如你是政府部门、生物学工作者、动物园管理人员,或者就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哪些事情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角色,并陈述你们的观点。第一小组:我们是政府部门。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例如,水杉、桫椤、珙桐、银杉、金花茶等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等动物都被列为一级保护级别。但是面对这些珍贵的生物,人们的保护意识仍然很微弱,因此,我们觉得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明文规定,以警示人们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

第二小组:作为生物学工作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每种生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生存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觉得应当就地保护一些濒危动植物,就地恢复和保护一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生:例如可可西里、四川卧龙、西双版纳、长白山、青海湖鸟岛以及盐城滩涂等自然保护区。

第三小组:建立自然保护区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有些生物原来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或者数量实在太少了怎么办呢?因此,我们觉得植物园、动物园或者水族馆就可以成为这些动植物的第二个家,这就是迁地保护的措施,它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其它小组补充:以后我们再去植物园、动物园这些地方的时候,应该小心翼翼了,不能做伤害动植物的事情。

第四小组:我们查阅资料,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对于那些繁殖时间长、存活率低的动植物,可以采用人工繁殖、栽培的手段。例如扬子鳄、中华鲟、水貂、水杉、红树等。

其它小组补充:作为一名中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觉得需要了解更多的知识,需要更努力地关注、保护身边的濒危动植物。

师总结:恩,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可以采取以上的几个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总结起来包括依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以及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既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尝试着进行一种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研究”模式教学。

(一)合理分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然。

(二)有效探究,促进课堂交流展示的必然。

课前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不充分,学生收集的许多信息没有进行取舍,而是全盘讲出,浪费较多时间,从而导致本组其他成员的时间不足。

(三)置身角色,提升理论升华实践的果然。

本节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老师没有拘怩于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将知识与问题延伸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分组讨论、研究的教学方法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本节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方法适合了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上的思维对话的设计,学生主体活动的发挥,无一不为“问题--研究”模式教学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问题的研究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相关的新旧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本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整个课堂的教学富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较强,气氛和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通过信息的讨论、交流、总结、评价等方面将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很好的倡议。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生物多样性保护

a.经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资源d.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2012德州15.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无限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利用自然资源。

c.“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d.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生物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章有限的篇幅里不能详尽地介绍,从学生的认知水和接受能力看也没有必要。因此为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

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1、就地保护: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3、建立基因库: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4、构建法律体系:

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人们共同的努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进行宣传教育。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

保护生物多样性倡议书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今年5月22日,是第23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宣传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20日上午,由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南湖新区金鹗小学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在金鹗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中心城区学校代表与会。

主办者要求“三个一”行动;一是让学生了解今年宣传“主题”知识,懂得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意义;二是引导学生牵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践行保护生物的“三套”行动举措;即“保护鸟类八不”不打弹弓、不掏鸟蛋、不掏鸟巢、不养鸟、不网捕、不毒杀、不买卖、不食用鸟类;“农村四护”护林、护鸟、护蛇、护蛙;保护东洞庭湖的“湿地四护”护鸟、护鱼、护水、护一切生物。三是在家庭践行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据了解,由朱再保倡导的以“把物种保护理念植根于青少年心田”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每年1-5月有6次行动。即分别开展:1月冬季爱鸟周、2月世界湿地日、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月12日植树造林、4月上旬全国爱鸟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品牌项目。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将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确定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威胁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于12月29日与年末很多其他节日时间冲突,为确保该国际日主题活动可连续如期举行,205月,第55届联大通过第201号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5月22日。

目前,全球有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种生物、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产品谋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在威胁着10亿多人的生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致辞中指出: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是保障今世后代福祉的关键,养护、恢复和可持续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解决广泛的社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