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案设计(优质18篇)

小编: 雁落霞

思想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塑造人的个性和命运。思想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以下是一些思想整合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启迪。

思想政治的教案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是个体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他们一方面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容易冲动,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增强法律意识。

思想政治课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自信的含义;能区分自信、自负、自卑,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找到自信的感受,调整心态,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我能行”,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在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1.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

2.教学难点: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

活动法、角色体验法。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1.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不平凡的一年,它因为哪些事而变得不平凡?(学生说出2008年的重大事件)。

2.在汶川地震中最感动你的人物是谁?请你介绍他的事迹。

3.教师出示林浩的图片急事迹,并启发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推动林浩救出两名同学?(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自信。

过渡:林浩一个10岁的孩子便拥有这么强的自信,比他小的孩子有没有自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面的探究。

1.活动一:我有“我能行”

(1)多媒体出示小孩爬楼梯的材料并思考。

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正努力在爬楼梯,他的肚子紧紧贴楼梯上,翘着小屁股,两只小手使劲地忙乎着,两条小腿儿使劲向上蹬,怎么也爬不上去,两次、三次……他失败了,他趴在那不动了,是累了?还是在想着什么?妈妈急忙跑过去,想帮帮他,可他推开妈妈的手,继续爬,最后,他终于靠着自己爬上去了!

a.这个小孩为什么要推开妈妈的手?(因为他相信靠自己也能爬上楼梯,这就是自信)。

b.如果这个孩子会说话,当妈妈帮她时,他会说哪一句话(三个字)?(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过渡:这个孩子有自信,其他孩子有没有?

(2)多媒体出示孩子图片组并引导学生感受他们都有“我能行”。

过渡:这些孩子都自信,都有“我能行”,跟他们相比,你有我能行吗?

(3)我有“我能行”

a.写出你的“我能行”

b.说出你的“我能行”

c.谈谈你在做“我能行”事情时的感受。

(4)总结自信的含义。

这种“我们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是对人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过渡:自信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能让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下面的探究:

2.活动二:自信人物故事会。

(1)多媒体出示魏敏芝的材料并思考:

有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开进了一辆车,这可是件新鲜事,全村人都围过来。从车上走下来几个人。其中一个穿黑皮甲的中年男子问大家:“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请站出来。”一连问了好几遍,村民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站了出来。

a.你认为女孩会说一句什么话?(“我想演。”)。

b.女孩敢站出来,这说明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充满自信的人)。

(2)说出你心目中的自信者及事迹。

(3)多媒体展示自信者形象并引导学生讨论:自信者应有什么样的风采?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自信的表现: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过渡:我们刚才看到、听到并说到的人都是自信者,是不是生活中的人都是自信的人呢?他们之间的行为有什么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个活动。

3.活动三:请你来评价。

(1)多媒体出示情境材料并引导学生思考:

得知全市要开展英语口语竞赛,某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成绩教好的同学中选拔了三位同学去参加比赛,这三位同学分别有这样三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结果。同学甲:我一定要拿个好名次,打败竞争对手。于是更加刻苦用功地学习,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同学乙:在英语竞赛中获奖还不是小菜一碟,不用复习就能拿到好名次。最终名落孙山,败下阵来。同学丙:如果在比赛中失利就会被同学和老师看不起,该怎么办呢?对假装生病,不去参加比赛。果然在比赛那天没有看到丙的身影。

a.你认为甲、乙、丙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b.请你猜想一下三个人的比赛结果,并说明理由。

(2)教师小结。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的能力,即使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从容享受生活的乐趣。

(3)情境表演:在90分面前。

小品内容:英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之后,自信、自负、自卑的三个人都得了90分,这三个同学拿起了自己的试卷。

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各编一个小品进行现场表演。

第二步:根据表演猜测所扮演的角色并说明理由。

第三步:说说自己想成为哪种人?

过渡:大家都已了解了自信的重要性,并愿意做自信的人,那么,你现在的自信度是多少?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检测:

4.活动四:自信检验。

(1)多媒体出示检测题目,学生如实回答问题。

a.假如可以自愿调座位,你会选择什么位置?

b.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答案你拿不准时,你会怎么办?

c.数学测验后,在老师公布成绩前,你会怎么样?

(2)师小结:大家已经发现自己的自信心还存在问题,我们就应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信心。

1.你在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觉得本节课中有哪些问题没有清楚或者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

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

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

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

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思想政治的教案

1、继续调查关于诚实守信方面的事例。(正反事例均可)。

2、访问身边的人,请他们举例谈谈培养诚实守信品质的重要性。

3、收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古语、名言、警句等。

4、你认为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重要吗?请你举例说明你的观点。

5、收集靠信誉求生存的商家或企业的事迹,将给同学们听。

6、学了本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是对某件事发表看法,也可概括地谈收获)。

思想政治课教案

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目标: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2、难点: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以及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预设。

板书课题:我知我家。

引言:(学生阅读教材p3页第一段后,教师引入本课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我知我家》,那么,你知道家是什么吗?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我们首先来阅读p4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页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图一:有房子——没有家:家不只是房子。

图二:没房子——有家了:加中有亲人、亲情。

至于地域、住所、人群集合体、好朋友、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

但都只能是家庭的一。

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家、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家庭的含义。

活动一:

(1)想一想、写一写:

我们每个同学想一想在自己家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写出一句话“家是————”来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2)读一读、比一比:我们再来看看书本上写的“家是什么”(指导学生讨。

论回答)。

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与依靠,无论是远方的游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那里有着骨肉相连的亲情,有着如山如水的父爱与母爱。

所以可以说:

家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

家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家有形式上的东西,更有丰富的内涵。

(3)教师归纳: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板书)。

过渡:前面我们从感性层面上了解了“家”,下面再让我们从理性层面上认识一下“家”活动二:

(1)想一想、说一说:

请大家来具体介绍一下自己家的情况(包括由哪些人、哪几种关系),先写在小纸条上,把他们的相互关系用线条表示出来。(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父亲、母亲、子女父亲、母亲——婚姻关系;

父母、子女——血缘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

养(继)父母、养(继)子女——收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2)教师归纳: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板书)。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那么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

(1)结婚(2)子女出生(3)收养(4)随父(母)再婚(5)非婚生。

3、现在家庭结构的形式。

过去——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现在——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板书)。

4、家庭的功能。

活动三:(学生阅读教材p5页——相关链接后讨论)。

下列材料的中的内容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家庭功能?

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休息娱乐功能)。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物质生产功能)。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消费功能)。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抚育和赡养功能)。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家庭功能:

人口生产消费抚育赡养教育休息娱乐物质生产具体表现:(见教材p5—6页图表)。

活动四:畅所欲言。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到,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1)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学生畅所欲言)。

(2)子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

(3)你是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页——相关链接)教师归纳: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三)做一做:填写家庭树,知道自己与家人、亲戚的血缘关系。(p教材7页)。

(四)效果评价(让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什么?

(3)在你的家庭(或家族)中,有什么好的家风和传统?

(五)本课知识点。

(1)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2)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3)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4)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形式:结婚、子女出生、收养、随父(母)再婚、非婚生。

(5)现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六)课后作业:

1、把下列知识点抄写一次。

(1)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2)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3)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4)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形式:结婚、子女出生、收养、随父(母)再婚、非婚生。

(5)现在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2、阅读家庭树,分辨其中哪些属于你的直系血亲?哪些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3、什么是家庭?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

4、现在常见的家庭形式有哪几种?你的家庭属于其中的哪一中?

(2)想一想:你在自己家庭中都感受到了哪些温暖和激励?(试举一、二例)。

(3)说说家人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你自己对家庭都有哪些贡献?

思想政治的教案

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奔跑能力和平衡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体验了集体合作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有部分幼儿光注意速度而使路得两边没有成一条直线,别的小朋友再去纠正而耽误了时间,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要予以纠正。

思想政治的教案

教师提问:

(1)今天早晨自己穿衣服的请举手;

(2)今天早晨洗脸了的同学请举手;

(3)今天早晨自己洗脸了的同学请举手。

(这三个小问题看起来非常滑稽,而且也非常浅显,但却紧扣主题。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给予肯定的回答,然后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要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学生的回答一般都会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出本课的主题。)。

教师总结:洗脸穿衣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干,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讨论学习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有个别同学可能由于特殊原因会给予否定的回答,比如:手受伤、生病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排除有极个别同学是父母给穿衣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让这名学生自己说出理由,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讨论之后教师小结,再引到本课主题上。)。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设计模板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线,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构建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问题为主线,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发展。

2、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促进者。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种教学方式有所了解,下面结合高一经济常识《商品的价值量》一框的教学作简要说明。

1、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颤抖的手写不出好字,恐惧的心理提不出好问题。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的教学氛围,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感到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在讨论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商品的价值量》教学时,出示三幅漫画:漫画一,拿破仑用银碗宴请宾客,而自己用铝碗;漫画二,沙皇奖给门捷列夫一只铝杯;漫画三,第28届奥运冠军刘翔高举金牌。在出示漫画时,用故事的形式加以叙述,通过生动形象漫画,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

2、提出问题,引发思维。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因此,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问题哪里来?一方面来自于教师。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且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还要有梯度。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以问题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和基本作用就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存在问题,才能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去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得出问题的“问题意识”。例如,从漫画情景中唤起注意:涉及那些东西?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研究谁与谁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回答,引出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等概念,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在学生初步建立了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概念后,进而设问价值量的大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后纷纷作出回答:和劳动时间多少有关,和个别劳动时间有关,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关等。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在这些结论中,尽管有些是错误的,但教师始终要用赞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3、自主探究,自我纠错。

对于以上的问题,教师先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进行思考,积极思辨,通过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解决部分问题,而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具体数据通过计算进行探究。此一环节,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架设知识的桥梁与阶梯,启发学生的思维,指点学生如何运用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并对课堂教学秩序进行适当的调控,使课堂教学开放有度、有序,搜集相关的信息,为交流反馈、完善结论的环节作准备。

4、协作学习,互释疑难。

在学生独立探究后,教师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遗留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相互交换,发表见解,使同学形成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治学作风。此环节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讨论中搜集普遍性的问题,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开拓解题的思路,鼓励每一同学发表高见,特别要引导平时不善言的同学谈出自己的看法。

5、交流反馈、完善结论。

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后,教师及时汇总学生的探究情况,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发表在探究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用赞赏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友好的微笑倾听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在毫无压抑的氛围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态度。此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正确的,但有些仍然是错误的,如学生得出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有关,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观点,而应循循善诱,铺设认知的台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使学生得出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完整的结论。

二、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以情感共鸣作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创设情境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设计,一是进行功能设计,二是进行方法设计。

所谓功能设计,就是创设情境服务于不同的教学需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引发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巧妙地导入讲解教学内容,使学习水到渠成。例如,在学习“矛盾”概念时,教师可先讲一个小故事:一个船夫在很急的河水中驾着小船,船上坐了一位哲学家。航行中,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答:“我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续交谈时,一阵飓风把船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一情境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趁机开导学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只有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立足于世,才能不致使自己陷于窘境。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引发思维。引出内容的目的还在于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内容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现在穿的衣服、用的文具是不是商品?”这一疑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迫不及待地查看教材,积极思考,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所谓方法设计,就是以不同的手段来创设情境。常见的有:

1、语言描绘法。即用规范、精确、形象、生动、幽默、优美的语言来叙述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当前国际与国内所发生的事件、相关的经济与政治等社会现象。丰富生动的语言是一种优良的情境创设手段。

2、画面再现法。即利用挂图、课本插图、漫画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此法给学生的印象比较直观、深刻。

3、有意示错法。即教师故意在讲课中设置一些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上能够发现的错误,然后让学生辨别并予以纠正的教学情境创设法。例如,在系统地把握“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的时候,教师可有意设置一个“陷阱”:桔子刚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比较高,随着市场上供应量的增加,不久价格就会逐渐下降,越来越便宜,因此,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着商品价格的高低。有些学生会认为现实情况确实如此,表示赞同;有些学生知道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两种观点显然抵触;还有学生表现困惑不解。于是,矛盾激化开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书本只是的理解。

三、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多边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构建。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互动式教学设计应以“思维互动”作核心。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标志,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师生互动的本质应把握在“思维互动”上。实现“思维互动”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趣味引“动”。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如寓言、典故、幽默、漫画、时政材料等,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学习“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时,教师可引用一则广告语:“蓬头垢面进来,容光焕发出去。”学生立即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及时让学生思考:此广告语怎样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学生很快抓住“进”与“出”、“蓬头垢面”与“容光焕发”的对立统一,而且由此赞扬了理发师的劳动,因为正是他们的劳动,才使“蓬头垢面”转化为“容光焕发”。接着教师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出: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对立统一?通过幽默风趣的广告语言,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2、问题激“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可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关键是问题应由师生双方交替提出,若问题仅由教师提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互动”。例如,在“一国两制”的教学中,分析台湾问题时,教师可提出有关台湾的历史方面的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并一起分析台湾的现状,剖析了李登辉“两国论”的实质和危害性,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都达成了共识,然而,当有学生沉着地亮出了异议:“我们为什么不能象印尼的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的归属问题呢?”,一石击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同学的议论。这时教师首先应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学生的思维,然后从更高更远的角度与同学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四、以开放题为载体,设计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它是指把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放化;走出教室,实现空间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开放的空间,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用开放题作为载体,来承载开放式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设计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思想政治课开放题可从四个方面来体现“开放”理念:

1、开放结果。即没有所谓的唯一标准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的是获得结果的过程。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条件下,不断地寻求多种可能存在的答案,例如哲学第三课的练习:你认为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自己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类运用哲学道理来分析自己的题目,它的具体答案是不可能一样的。这样的题目设计可以不断开拓学生思维创新的空间。

2、开放方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问题解决程序。例如,在学完“价值规律”后,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春节期间购买鸭梨为什么比国庆节期间价格高?对这一问题解决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也可以合作探究,进行讨论,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把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眼去看,用心去体会,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锻炼了他们的潜能,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开放内容。即所提问题与课本知识有关联,但教材涉及不多或不深,需要学生借助独立的思考和实践活动,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例如,在学经济学第六课时,在讲如何选择正确的家庭投资,针对学生中相当部分的家长购买了债券或商业保险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当一回家长,假如你有10万元你打算如何花,每人设计一份“家庭投资计划”作为作业。又例如,在学习经济学第四课,在讲解我国日益严睃的就业压力形成的社会原因之后,谈解决压力的出路并引伸出“如何看待民工潮”。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掌握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又结合了社会实际,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接触现实生活,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知识,增长社会知识,提高观察力、分析力、探索力,拓展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

课程改革为实现教学改革和培养人才设计了宏伟蓝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作为联系课程与学生纽带的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工作,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更进一步的发展。

思想政治的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

在这一重点中,讲自傲自负不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并不难,难在如何向学生讲清“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对于自尊自信与虚心的关系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指导学生确切地理解、把握,才能落实于行动。

2、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卑自傲有本质的区别。

这是本框教学难点之一。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初一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自尊自信的理解容易有误会,不能完全理解自尊自信反面的一极是自卑,相对的另一极就是自傲等。本框是换了一个角度,从侧面,力图使学生认识对自尊自信的曲解会导致的不良后果和危害。

3、持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这一重点虽然在课文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包含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对于阅历较浅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讨论、事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学会调节心态,从而保持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思想政治教案

通过案例分析、观看图片视频、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能学会如何讲礼貌,但课后仍有一些学生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这些可能都需要通过今后的课外实践来逐步完善。

思想政治教案

本课地位与作用本单元前一课时讲述了面对挫折,人们的不同态度。初步认识到应该具有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的品质。那么如何培养这种优秀的品质,掌握一些合理的方法,是本单元学习的目的与落脚点。因此,经受挫折的考验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可以在学习及生活中培养,并初步掌握培养这种品质的几种途径和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将学习的这些锻炼方法转化成一种观念并付诸于实践,从这些方面努力,实现“知”向“行”的转变。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这种优秀的品质。

思想政治教案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师:小朋友,开学了,步入新的校园学习也好几天了,谁来大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指名数人回答:育才小学一年级一班)师板书:育才小学。师: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师:你去过学校的那些地方(场所),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说来听听。学生发??

二、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校园实景图)小朋友,看图,你们知道这是学校的哪里吗?你们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先参观那儿。

2、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学校大门、传达室、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教学楼、科技楼、厕所、小花园……)。

3、学生排队,选出小组长,由老师带队集体参观。

三、活动进行。

方式:集体参观,学生观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解说。

1、参观学校大门,提示观察大门上的字及匾牌荣誉,感受学校的好。

2、参观传达室,要求学生向传达室的周爷爷问好,教育学生要尊敬学校教职员工,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传达室做什么用的,平时怎样利用传达室的功能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3、参观宣传栏、体育馆、大礼堂、儿童食堂、大操场,感受校园的美好。

4、参观教学楼,数一数有几楼,有几间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们路过教室时要轻轻地,不能影响别人,使他们明白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习,大家一起学习,就必须按统一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回教室,总结参观情况。交代还有不明白的下课后与同学再去看看。

六、布置:下节课小朋友可带照相机、水彩笔、铅笔等东西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继续参观校园。

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参观。

2、学生自主参观。

三、回教室,总结活动情况。交代还有没照完、没画完、没编完、没说完的下课后与同学继续搞完。

四、布置:下节课将画的画、拍的照等带到教室来。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二、以“我们的发现”为主题汇报交流。

汇报的形式可多样,答案可多种。

1、学生选出主持人。

2、将学生分组,将画、写、编、唱、照、说等不同的同学各自一组。

3、先各自交流,再集体交流。(学生为主,老师做听众,利用电脑或显示屏展示学生成果。)。

学生自由发言。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觉得……。

我还想……。

画了画的同学和拍了照的同学说完后,老师要求现场将画和照片粘贴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栏内。

三、活动小结。

四、活动延伸:

1、班级办墙报,主题为“我心中的学校”。

2、回家,向家长介绍学校,也可在休息时间时以导游的身份带家长来参观学校。

高一思想政治教案

style="color:#125b86">教学准备

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

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4、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

5、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难点。

适度消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面面观。

教师点拨:我们的消费往往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常常影响到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点评: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总结的商品。所以,我们是否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从众。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我们应该看待这种消费行为?

教师点评: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展示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来。这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教师活动: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

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教师提问: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教师总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

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

教师活动:大家辩论: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观点自动分为辩、反两方,对上述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辩论作点评、总结: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

总之,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

四、实例探究。

[例1]目前,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答案:c。

[例2]有位准备买汽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开始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

答案:b。

[例3]近几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

a.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答案:c。

[例4]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

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

c、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

d、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答案:d。

五、课余作业。

1、深入社会实际,写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

2、撰写小论文: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适度消费之我见等。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同步练习题。

板书。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思想政治的教案

贯彻实施新课标整体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经历探究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法和教法的统一。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现象的分析、学生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2.贯彻主体和主导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角色扮演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

3.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的原则。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直观性原则。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从分析社会现象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从本框的地位和内容要求来看:

(1)本课是全书的切入点。

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旧教材把它放到最后来讲),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单元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本课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落脚点,本框所涉及的消费原则不仅仅是一般的指导原则,而且包含了在实际生活消费中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如量入为出、绿色消费等具体内容,直接告诉人们在消费中应具体怎样做。这些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5.课程结构:

本课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第二部分“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

两者之间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后者是前者的落脚点,也是重点。(正因为多样化的消费心理中存在错误观点,因此要强调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6.教学流程:

思想政治教案

1、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从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语言、行为、仪表方面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文明礼貌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思想政治教案

如何讲礼貌》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第2站的内容。学会如何讲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如今中学生在文明礼貌上存在很大的欠缺,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课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如何讲礼貌》的上一站内容主要向学生说明了礼貌是什么?为什么要讲礼貌?这一站内容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做到讲礼貌,承接了上一站的内容。同时,讲礼貌也是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本站内容在教材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思想政治的教案

1、课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开门见山,以“两会知多少”导入,介绍了“两会”的相关知识,直接引出人民代表大会。

2、第一个环节“科普大讲堂”。在本环节中,组建“任务学习群"。在学生自愿,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了10个学习小组,课前分别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当面讨论和课堂展示开展对问题的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

(1)知识学习目标:通过“科普大讲堂”环节,学习有关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及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任期、权利与义务。

(2)能力目标:通过第一个环节,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2、第二个环节"模拟人大代表"。模拟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通过亲自参与,让感悟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同时,体现政治学科的公众参与核心素养。

总结: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总结,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一思想政治教案

1.徐黎鸣你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内向沉稳,不事张扬,为人敦厚,与人为善,大事讲原则有分寸,小事不斤斤计较,同学之间相处和睦;学习基础好,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成绩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高中生活和学习适应能力强,让老师放心和省心,希望你下学期充分利用班级的优势,好学善问,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高手如林的班集体为自己争得一个领先的席位。

2.金咏春从特殊家庭走出的你坚强刚毅懂事有礼能干,老师认为你的开朗积极的心态尤其值得称道;农家子弟好好努力吧,不理想的家境不是你的错,用你的刻苦耐劳,用你的不屈不挠,用你的学业有成去改变家庭,让所有关心厚爱你的人能因为你而感到幸福,可是你的文化成绩上升空间这么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希望你下学期能正确地定位自己,时刻用困苦提醒自己,再现初中的风采,在班做一名品学兼优的领跑人,坚持三年定能打开大学的绿色通道!

3.施思你为人敦厚诚实,待人和气,与人为善,同学之间不斤斤计较,因此人际关系好,对老师彬彬有礼,表达落落大方,个人素质和修养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队率先垂范,先人一步,对老师分配的任务能高效高质地完成;上课注意力集中,勤学好问,成绩上升的空间大,能主动和老师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希望你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在高手众多的班占领制高点,三年后把成功带回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4.陈荣你性格开朗,既文静内秀又善于表达自我,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班级首屈一指;热心集体事务,模范遵守校纪班规,让老师放心又省心;待人接物得体落落大方,为人处事既有原则又不斤斤计较,深受师生好评;更可贵的是具有积极良好的心态,虽然家庭困难,但从不攀比,体谅家长的艰苦,在校学习勤奋生活俭朴,成绩稳步上升;你这么优秀的女孩,生活会厚爱你的,美好的人生将从淮海展开精彩的画卷。

5.姜天伦你性格内向,不善多言;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学习投入,善于思考,能独立完成作业,成绩曾居班级前列,但波动较大,不稳定,数学学得有效,成绩显著,但两语相对滞后,影响了总分排名,另外字迹有待工整,但你基础好,功底扎实,稍加努力就会赶上来的,老师提醒你要多与师生交流,学人之长,改进学法,作业再严谨些,下学期再占班级上游。

6.你是一个懂礼貌明事理的好孩子,你待人热情,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对待学习态度端正,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但有时你粗心大意,还未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相信经过努力,你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7.蔡曙旭你性格内向,不多言语,待人真诚,与人为善,对老师彬彬有礼,同学之间相处融洽,能乐意接受老师的建议,关爱班集体,能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毫无怨言,学习自尊心强,各科成绩上升的空间大,但是在高中,你明显的不足是适应高一学习慢了一拍,没有及时地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角色转换,所以成绩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高一年级要多花时间补差,夯实基础,以后才能脱颖而出,相信你会像冉冉升起的旭日,战胜自己,走出低谷,渐入学习佳境的!

8.夏磊你能遵守校规班纪,不给师生添麻烦;文化学习基础较好,但以前可能虚度了一段时间,所以成绩在班级还不是太理想,这成了家长最大的心事,希望你利用节假日下苦功补差,越到后来时间越紧,偏科总分和名次都不容易上去;你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家庭经济好,班级学风浓,上学又极方便,好好珍惜并利用,老师提醒你到高中适当放弃个人的一些爱好,专心学业,把字写工整,养成好习惯,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身,另外各学科全面发展,做一名让家长不操心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9.严加星你是一个非常聪明、优秀的男生,反应敏捷,往往能答出其他同学答不出的问题;思路又快又好,尤其是数学学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这是你最大的优势,对其他同学影响很大,可称得上是班级的数学王子,并且你能全面发展,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两语学习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一定要确保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把字写好了,严于律己,相信三年后,你的收获会最大,也一定会学业有成,榜上有名,成为永不陨落的耀眼的明星!

10.何兆坚你长得帅,但字写得差;你不善多言,但很有个性;你对人真诚,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你学习基础好,但听课时精神不是很集中,目光迷离易走神;能独立完成作业,但字写得不工整,缺乏美感;有集体荣誉感,但有时自控力不强;老师希望你下学期抖擞精神,抢抓时间,自加压力,只有你坚定方向,刻苦努力,何愁好兆头不光临于你,这可能就是家长为你命名的初衷吧!

初中思想政治教案

政治不同于语文,语文读起来会感到有味。这是因为它是人们感情的直接流露,语言生动形象,语言的节奏感较强。而政治的语言比较抽象,它主要表达的不是人的情感,而是一种思想,理论性较强。那么,政治是否原本就是淡而无味的呢?不是的,政治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辩证思维是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要学好政治必须把握其特点,因此,不能像读语文一样去读政治。关键是去理解政治的思想观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书中举的例子是如何来论证原理的。

同时,自己也必须举一些已了解的例子。只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当然,举例并不是目的,应该在具体的事例中归纳出本质,这个过程也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过程,你也就会在思考中找到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