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第四课(精选17篇)

小编: 紫薇儿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激发我们对写作的兴趣,提高我们的写作积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四单元《乘法》教学设计

一2/17-2/18寒假作业(1)机动(1)2。

二2/21-2/25p1-p8  4。

三2/28-3/4p9-p14  机动(1)5。

四3/7-3/11p15-p21 4。

六3/21-3/25p27-p34  4。

七3/28-4/1p35-p39   机动(1)5。

八4/7-4/8p40 单元测验(1) 2清明节放假。

九4/11-4/15p41-p49 机动(1)5。

十4/18-4/22p50-p61 4。

十二5/4-5/6p68-p73  新课标第一网。

4

十三5/9-5/13p74-p83  机动(1)3劳动节放假。

十四5/16-5/20p84-p89  4。

十六5/30-6/3p96-p103  机动(1)4端午节放假。

十七6/7-6/10p104-p108  机动(1)5。

十八6/13-6/17p109-p114  4。

十九6/20-6/24总复习  期末考试。

教学计划。

2011~20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一除法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掌握验算的方法,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和。

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包括整百数或几百几十除以一位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以及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建议: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2、结合具体情境引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重视发展学生估算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主课题。

渗透1、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较好地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实践活动安排《小小商店》。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买卖玩具中巩固算法,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二年、月、日3。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和。

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建议:

1、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必要的素材。

2、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3、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主课题。

实践活动安排《生日快乐》。

1、猜几个小朋友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

2、小组活动:从猜猜各人的生日到统计每个月出生的人数,算出每个季度出生的人数等。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____三______学科_____数学_____。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三平移和旋转2。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设计图案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体验几何图形的美。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本单元的内容为认识简单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教材通过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3、教材选择的素材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通过说一说、画一画以及设计图案等活动来进一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主课题渗透让学生会表达“平移”和“旋转”等英语单词。

实践活动安排美丽的花边www.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____三______学科___数学_______。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四乘法9。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简单的估算。

2、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者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4、本单元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5、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产生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现实需求。

6、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7、合理安排口算、笔算和估算,让不同计算方式相互支持,为学生自主地探索计算方法提供机会和保障。

8、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发现计算规律,产生新的体验,提高计算能力。

主课题渗透让学生会用英语表达数学乘法算式。

实践活动安排游公园。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____三______学科_____数学_____。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五观察物体2。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本单元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2、让学生同时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积累观察经验,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 空间观念。

3、不仅重视组织观察活动,而且重视组织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进行拼摆的活动,并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探索不同的拼摆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

主课题渗透让学生会表达“正面”和“上面”“侧面”等英语单词。

实践活动安排观察校园。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六千米和吨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好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

教学建议1、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认识千米,认识吨。

2、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悟知识。

3、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主课题。

渗透介绍长度等一些量的产生以及各种测量工具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初步体会社会发展对数学的影响。

实践活动安排了解千米。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七轴对称图形2。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材分析和。

教学建议1、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3、设计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4、结合观察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欣赏有关图案、图片的对称美,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主课题。

渗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

实践活动安排奇妙的剪纸。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八认识分数6。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通过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3、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材分析和。

教学建议1、本单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二是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

2、有层次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

3、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逐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4、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5、让学生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主课题。

渗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分数的意义及其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

实践活动安排分水果。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第九。

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9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已有的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合理选择不同策略,比较、计算或估计一些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3、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学内容: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还安排了实践活动《我们的试验田》。

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注意运用实例引出概念和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3、重视为学生提供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思考。

4、注意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把握面积与周长的联系与区别。

主课题渗透1、使学生能掌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英语单词。

2、能用英语来表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实践活动安排我们的试验田。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第十。

单元统计4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本单元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还安排了实践活动《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

2、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认识平均数。

3、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描述数据,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实际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求平均数的价值,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锻炼实践能力。

主课题渗透1、使学生能掌握平均数这个概念的英语单词。

2、能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实践活动安排运动与身体变化。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11认识小数4。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在通过探索,掌握一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教材分析和。

教学建议1、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合理组织内容,突出对一位小数的认识。

3、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4、重视知识应用,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课题。

渗透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从实际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取有用信息来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安排收集小数的产生与发展的资料。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单元教学内容(课题)总课时数。

十二整理与复习5课时。

标1、复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列式解答。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的关系,能区分大月、小月,会判断平年、闰年、认识季度。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和方法。

教材。

分析。

教学。

2、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数学。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给学生充分探索算法的空间,在探索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教师的知道和帮助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之处,并能作出认定或修正,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主课题。

渗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主动运用有关策略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实践活动安排关注班级同学的身体变化,制统计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1.大自然的语言。

2.奇妙的克隆。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4.生物入侵者。

5.你一定会听见的。

兴趣情境导引。

初二(一)班主题班会。

主持人: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首先由王浩同学演讲。

王浩: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科学之光驱散迷信的阴霾》。同学们知道恐龙吗?这个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却突然销声匿迹了,是上帝灭了它们吗?可地球上哪来的上帝呢?大家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吧?可我奶奶却说,那是鳌鱼翻身。我想同学们一定读过吴承恩的《西游记》。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真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子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你相信吗?人类从远古走来,从洪荒走来,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不断壮大,日益成熟,而今已步入了科学文明的新纪元。

……。

师:这个班的主题班会很有意义,形式也很好。

生1:意义在哪儿?

师: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2:王浩同学的演讲很精彩,听了之后,使人精神振奋,激起了我们探索自然、崇尚科学的热情。

师:说得对。我们所处的的年代,科学日新月异,你们应与时俱进,千万不能成为科盲。

生3:老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师:首先要有科学意识,其次要有科学态度,还得具备科学思维方法。对于你们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将主要来源于书本,因此,你们必须认真读书,不断学习。课文将会为你们打开一扇扇科学的大门。

生4:老师,我们知道了,我们应该从书本中获取科学信息和知识。

师:是的。我们马上要学习的第四单元大都是科普文,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事理说明文,通过学习,你们将获取许多新的科学知识。尽管这几篇文章说明的事物事理有所不同,但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则是一致的。

生5:学习这一单元有什么具体目的吗?

师:学习这一单元要培养语文基本功,品味语言,积累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求证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注重培养我们利用搜集、运用资料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下面我们就学习第四单元的要点:理清顺序、品味语言。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概括主要内容。

生1:老师,什么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简言之,一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如说记事的文章,大致要知道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参与了这件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结果又怎样。又如写人的文章,大致要了解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再如状物的文章,就得知道这个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有什么特征。写景的文章,就应该了解是怎样的景色等等。

生2:老师,我知道了。那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好处呢?

师:在阅读中,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简明的理解课文的要旨,为进一步领会文章中心,概括中心思想打下基础。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有助于发展我们的思维。

生3: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师:第一,要注意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要整体的把握,要从整体上加以归纳,不能以偏概全,以次要充当主要,以部分代替整体。第二,分析文题进而概括主要内容。文章的标题与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标题是文章的“窗户”,我们往往可以透过这个“窗户”去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题,就是从标题入手,适当展开,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做法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标题提出若干问题,再把这些文题的答案归纳起来,成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凡是课题能启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第三,抓重点段概括主要内容。一个文章有若干个段落,其中有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之分。主要段落就是对表达文章中心起关键作用的段落。我们就可以用抓重点段的方法去概括主要内容。第四,还可以采用段意归并概括主要内容。

生4:何为段意归并?

师:段意归并,就是把段落大意合并起来。对一篇文章来说,段落大意是“局部”,主要内容是“整体”,整体总是由部分组成的。如果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都是围绕同一个内容写的,这时就可采用段意归并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链接。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点要点提示。

1.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分析。

2.抓住文题,可运用课题扩展的方法。

3.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尤其是那些直接揭示文章主题的句子。

4.因为是主要内容,就得从内容的角度去概括,要能与中心思想区别开来。(主要内容是指“写什么”,中心思想则是回答作者“为什么写”,两者不能等同。)。

5.抓住关键段落概括文章内容,品读精彩章节。

6.根据课前提示、书后注释和课后习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范例1:《大自然的语言》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分析:

1.注意文体特征。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也是事理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首先必须通过整体感知,认识说明的对象。通读全文,可以知道文章说明的对象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是文章介绍的是一门科学――物候学。

2.分析标题与作者。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而作者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根据这些,本文内容应该着重介绍物候学方面的知识,如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观测对于农业有什么意义等。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层次。文章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现象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解答:

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物候、物候学、影响物候学的因素以及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影响物候的因素有四个: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解题方法链接。

文体是说明文的内容要点如何概括,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分析标题,了解说明对象。

2.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身份、职业、取得的成就等,这就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

3.理清结构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范例2:克隆技术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分析:

《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这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2、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感受江山的美丽多娇,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方法,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

《小石潭记》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1课时。

《阿里山纪行》2课时《美丽的西双版纳》2课时。

《蓝蓝的威尼斯》1课时.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2课时。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都是些美文,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在诵读中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发展语感,加深对写景抒情类文章的体会和理解,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小石潭记》(一)。

学习目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思,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初步读顺、了解课文。

收集有关柳宗元的诗词、文章、生平介绍,有关《小石潭记》的图片资料等。

课堂学习:

第一块:交流对柳宗元的了解: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材料。欣赏并说出其中主要人物柳宗元。

2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的柳宗元的文章学生思考回答。

3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准备,比一比谁对柳宗元的`了解最多。学生发言,交流图片资料。

第二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集体朗读,再由个人朗读。

2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读懂课文。再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准备交流。

3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4启发学生归纳文章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朗读课文。归纳、交流。

5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引导学生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思考交流。

课后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第2课时《小石潭记》(二)。

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

课前准备:收集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楹联的背景和内涵。

课堂学习:

第一块:引导联想,体会并能说出作者的情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在黑板上写一首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然后提问作者是谁集体回答。

2联系到作者坎坷的一生,以及被贬永州之后孤寂悲凉的心境,再提问,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觉?作者的心境如何?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思考交流。

3找出文中反映作者同样心境的语句。读课文,寻找,交流。

4质疑: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小组讨论后交流。

第二块:品位探究文章语言。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

2请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谈一谈喜欢的理由。各抒己见。

3引导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思考归纳。

4引导体会寓情于景,以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读。

5组织有感情地朗读。个别朗读。互评。

第三块:拓宽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创设活动情景:为开发小石潭的旅游资源,要在小石潭边建造一座凉亭,请给亭子命名,并题写一幅对联。(导入)明确要求。

2利用课前收集的本地风景名胜的楹联作写对联的指导。交流,点评。

3为开发小石潭的旅游资源,要在小石潭边建造一座凉亭,请给亭子命名,并题写一幅对联。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4组织全班交流,评选最佳楹联。交流,评选。

第三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思,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课前准备:收集苏轼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初步读顺、了解课文内容。

收集一些古人写月的诗句。

课堂学习:

第一块:音乐导入,引导“咏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启发联想:月亮,以其皎洁的光辉,娟秀的姿影,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和词人的遐想啊,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大门,走入月光下,一起来吟咏“写月”的诗句。学生吟咏课前准备好的诗词。

2.总结:一缕月光能抒发人的情怀,或壮烈或缠绵。当人有心事时,把心托给明月,何尝不是人生一种情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宋代大学问家的美文《记承天寺夜游》进入新课学习。

第二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集体朗读,再由个人朗读。

2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读懂课文。再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准备交流。

3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4提问:作者写此文时心情怎样?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独立思考,交流。

5组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体验作者的心情。

第三块:品味赏析,深入理解。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闲中生愁,对愁又能以超然的态度对待,这就是苏东坡,人生仕途不顺,难免心中不快,但却表现得非常理性,透露出他胸襟的旷达与磊落,问:文中哪一句描写最能体现这一心境?独立思考,回答:“庭下••••••交横,盖竹柏影也。”

2引导联想:这短短三句话,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散文的笔调描绘出这月下美景。学生书面描绘,交流,评点。

3品味赏析:说说这月下之景有何特点,给人以什么感受,是如何传神地表现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组织有感情地朗读投入地朗读。

课后学习:熟练背诵课文。

本文篇幅很短,却表达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透露出他在被贬期间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在被贬期间,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请同学们课后查一下,看看这期间作者还写了哪些优美诗句,把你喜欢的诗句整理下来。

第四课时:《阿里山纪行》(一)。

学习目标: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品味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课前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资料,了解阿里山的风土人情、秀丽风光。可以是图片,文字,还可以是歌曲。(分组活动)。

课堂学习:

第一块:交流关于阿里山的资料,导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欣赏歌曲《高山青》,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阿里山。每组派代表发言。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解说。如实物投影展示图片等。时间:每人2―3分钟。

2导入:阿里山的风光真是迷人,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还是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跟着吴功正再去游览一番吧。

第二块:品味语言。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可以反复朗读,体会它好在哪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写的好的地方并做批注。独立思考。

2指导:从多个角度去赏析从各个角度进行赏析。

如词语用的精当、修辞、节奏感等。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讨论。

4布置任务:课后将好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

第三块:欣赏歌曲,朗读优美语段。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4、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

5、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主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

6、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春》2课时。

《三峡》1课时。

《济南的冬天》2课时。

《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

单元专题小结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情感。色彩明丽、诗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颂歌;《济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树美,雪美……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三峡》篇幅虽短,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夏季。《古代诗歌四首》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写、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与诗人同喜共悲。

学习这个单元要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诗文文质兼美,是绝佳的朗读材料,要在朗读中体味感情。

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要求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具体、生动,就会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教后反思。

3布置活动: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准备3―5分钟,然后口头作文,注意要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讨论,结合阅读提示,谈谈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4][5]。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四五单元的练习题

一、填空。

1、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要对齐,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满十,要向()位进()。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一位退()再减。

2.验算加法时,可以用()减去(),看是不是等于()。

3.验算减法时,可以把()和()相加,看是不是等于(。

4.根据370+460=830,可以写两道减法算式:()和()。

5、用4、9、0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6、比9999多1的数是(),是()位数;比1000少1的数是(),是()位数。

7、一个数比1000少370,这个数是(),1000比一个数少370,这个数是()。

二、判断。

1、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一位数或两位数。()。

2、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3、计算减法时,只能用加法验算。()。

4、和是1000的两个数一定是700和300()。

三、选一选。

1、养殖场养了120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40只,一共养了多少只鸡?正确算式是()。

a、120+40b、120+40+120c、120—40。

2.一个数减去329,差是488,这个数是()。

a.159b.707c.717d.817。

3.301比()多84。

a.217b.227c.385d.317。

4.()比276多198。

a.78b.474c.374d.464。

5.()加上649得1000。

a.351b.161c.361。

6、最小的三位数减去35,差是()。

a、75b、135c、65。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39+468=627+589=。

600-354=807-118=。

925-456=567+498=。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8747501。

+416+309-227。

593779384。

()()()。

3、列式计算。

1、一个加数是385,另一个加数是609,和是多少?

2、减数是346,被减数是450,差是多少?

3、546比832少多少?

4、甲数是306,比乙数少94,乙数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2.文具用品商店有各类笔共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

(1)第二天卖出了多少盒?

(2)两天一共卖了多少盒?

(3)还剩下多少盒没卖?

3.购物。

(l)买一条裤子和一件衣服共花多少钱?

(2)一部电话比一一个凳子贵多少钱?

(3)买一辆自行车和一部电话600元钱够吗?若不够,还差多少钱?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学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画画

我是城关一四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名叫乔乔。我很文静,很喜欢画画。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妈妈带我去老师那里学画画。今天老师教我们画小白兔。

画小白兔轮廓的时候,我就是画不好,不是太小了,就是太大了。过了一会儿,老师轮着给我们一个个进行修改。改到我时,老师告诉我怎样才能画好怎样才能画好这幅画,还把轮廓简单的修改了一下。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画的那么好,为什么我就画不好呢?我想了又想才明白:我刚开始学画,怎么能画的比老师的'好呢?我就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先粗略画出轮廓,再仔细描绘。小白兔在草地上吃萝卜,画出来了,还真象。该涂颜色了,因为小白兔的身体是白色的,所以就不用涂了,眼睛我涂成了红色的。那只三瓣嘴底下还有两个红色的胡萝卜,身子下有绿绿的草地,鲜红的花朵。

这幅画画完了,老师还表扬了我,说我画的很好,很认真。妈妈高兴的笑了,说:“画的真逼真,真漂亮!”我高兴的笑了。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从前,兔子和乌龟在一场森林赛跑中并列第一。

竞争对手有小狗,小猫,猴子,乌龟,兔子。比赛开始了,“一,二,三,开始!”裁判熊猫给了口令。他们一起向前跑。

过了一会儿,一条小河挡住了他们。会游泳的直接跳河游泳,不会游泳的绕河走。兔子要绕河走,却被乌龟抓住,说:“绕河走太远了。你坐我背上,我背你过河!”兔子说:“谢谢。”他们过河,然后向前跑。另一座山挡住了他们。对于兔子来说,爬山不是一项困难的任务,但是对于乌龟来说,爬山就像爬天空一样困难。正当乌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兔子跑回来说:“乌龟哥哥,让我背你上山吧!”于是小兔子把乌龟扛到了山顶。下山时,乌龟说:“我们一起拿第一名,让我做你的滑板吧!”说完,兔子坐在乌龟的背上,滑下了山。他们专注地向前看,哇!他们的眼睛是直的。原来他们已经站在讲台上了。他们太幸福了!

熊猫裁判高兴地说:“你们在比赛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再给你们两个颁发一个‘风格奖’。”兔子和乌龟听了,非常高兴。之后,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几周前,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天津动物园的春游。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天津动物园。

我们去了动物园的正门,那里雕刻了许多鸟和动物。进了前门,我们先去了浣熊馆。有的浣熊在柔软的草地上晒太阳,有的躲在房间里,不时探出小脑袋看我们“不速之客”。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去了石湖山。一进狮虎山,就听到微弱的吼声。我们急忙加快脚步,好奇地向狮虎山跑去。又一声雷鸣般的吼声从铁笼子里传来,吓了我一跳。我看见笼子里有一只强壮的狮子。他头上的长发像一团乱麻一样不停地抖动,身后的大尾巴不停地挥舞,就像一只钢鞭。它在笼子里走来走去,很不耐烦。最后累了就伸直前爪,抖抖头发,弯曲后腿蹲下,然后舒服的躺在那里。他眯起眼睛,打了个哈欠,把头转向身后的小门,不想让所有人再看到他。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河马馆。河马的嘴真大!灰色的皮肤,小眼睛,四条又肥又短的腿,看起来像一头大肥猪。就是耳朵有点小,尾巴不卷,全身没有一根头发,滑溜溜的。这只是一只小河马。如果是大河马,听说有个小孩跳进它嘴里假装不满意。

不知不觉,随着夕阳西下,我带着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天津动物园。下次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游泳。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1、准备检阅。2、检阅时的情景。

二、回答问题。

1、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第3自然段)。

(非常为难。因为队员们怕拄拐的博莱克会影响到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如果不让他参加,又担心会伤害他,因为感到为难。)。

2、“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这件棘手的事是什么?

(这件棘手的事是检阅时博来克怎么办?“确实”、“非常”看出事情的棘手。)。

3、“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是对队员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队员们(心存顾虑,不知怎么安排拄拐的博来克。)。

4、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第12自然段)。

兴奋、自豪。

5、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这个小伙子真棒”:因为博莱克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而是很自信,对充满了热爱之情。

“这些小伙子真棒”:因为这些儿童队员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没有歧视拄拐的博莱克,而是大胆的让博莱克站在队伍的第一排。所以人们赞扬了他们美好善良的心灵。

三、我想对博来克说几句话:

1、博来克,我真的很佩服你的勇气,欣赏你的自信。我也会象你一样,做一个坚强的人,而且我也会热情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2、博莱克,我真佩服你,你并不因为自己的残疾而自卑,你是一个自信,自尊,自强,并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你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在小学的一段期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很多,其中,最让我自豪的是我学会了勇敢。说起来还真怕人笑话。

我二年级的时候,事情发生在一节语文课上。我们正好学了《古诗三首》,老师让我们来介绍,那时我静如水的心一下子变得激动无比,这时,我变得焦急不安起来,怎么没人举手呢?我颤抖的举起右手,但一看到周围人那惊异的目光时,我急忙假装摸头,将手放了下去。就在我反反复复、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底的角落,老师发现了她这位害羞的学生此时的“异常行为”,她就那样对我微笑,知道他把我心中最后一点担心融化了。我在她微笑的沐浴下,一字一句的介绍古诗,在我发完言时,我惶恐不安地望着老师,老师竟然表扬了我。接着,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红着脸坐了下来。从那以后,我都争取每一秒发言的机会,人也变得开朗起来。语文老师的一束目光、一次微笑、一片掌声从此改变了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说得真好!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鼓起勇气,勇往直前,别被困难所屈服,迎难而上,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中秋节假期的`一天,我和季雨欣参加牛通社组织的活动,去桐庐学做米果。

终于到桐庐了,我们来到了做米果的地方,领队吩咐我们先品尝米果。过了一会儿,一锅热腾腾的米果出炉了。我拿起一个米果就吃,米果可好吃呢!米果白白胖胖的,外面是由糯米和面粉做的,里面的馅是竹笋、豆腐干、咸菜和肉丝做成的,味道好极了!

开始做米果了,我先去阿姨那儿拿了一个小面团,就开始做了。第一步是先把面团搓成碗形。我搓,我搓,搓得大大的。然后,再往里面加馅。馅加完了,就要把“碗口”合上了。哈哈,一个白白胖胖的米果做好了。

心里开心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领队叫我们集合,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桐庐。

三年级第四单作文

这个暑假,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游泳。

第一天,教练教我们下水,靠近水。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我激动得终于可以在水里玩了。教练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走到我面前说:“想学好游泳,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在学会屏住呼吸的过程中,我终于明白了教练对我说的话。然后,教练教我们蛙泳,教练先给我们做了标准示范。然后,我们被教练习划水和踢腿,这让我们漂浮在水面上。但是当我做自己的动作时,我像一只有牙齿和爪子的螃蟹一样跳舞。教练告诉我:“手脚并用,使劲踢。手往下按的时候慢一点……”在教练耐心的指导下,我的动作越来越规范。

经过一周的训练,我终于学会了游泳。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成功。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今年暑假,我报了游泳包会班。上的是学校游泳队刘教练的班。班上共有八个小朋友和我一起学习,还有班级同学张芷芊。学习游泳的时候,由于我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胆怯,所以用了很久才学会自己在水里游泳。但是由于我的努力和勇敢,刘教练很高兴,就奖励我再多跟她学习一天的游泳课程。

在这里要感谢刘教练。在游泳课的最后一堂课,我还学会了跳水。虽然还是得刘教练帮助在后面推我下水,但是,刘教练说只要经常练习,就一定会有好成绩的。

三年级第四单作文

有一年夏天,爸爸带我去七里河游泳。我认为那里的水很浅,所以我欣然答应我和父亲去那里看看水有多深。我说:“爸爸,你会游泳吗?我不会游泳。爸爸想了想,说你是河边的观众。我能游泳吗?爸爸说,我说好,我们就开始脱衣服。我脱完衣服,爸爸也脱完了。父亲到处玩,问我:“你想游泳吗?我说:“当然有。爸爸说:“我教你。

爸爸说:“首先你要左右摆动手臂,把腿往后爬。我照爸爸说的做了,我学会了游泳。我高兴地说:“我终于学会游泳了。

回家后我告诉了妈妈这件事。妈妈,别这样。我很好。我学得太快了。有一天哥哥来我们家,爸爸带着我和哥哥去七里河游泳。我哥哥不会游泳,所以我教了他。过了一会儿,我们洗了个澡,穿上衣服,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星期六,爸爸拿了一条青虫给蚂蚁吃。我一把青虫放进蚂蚁工坊,蚂蚁们就跑过来咬青虫,青虫也扭动着挣脱蚂蚁的攻击。可是,青虫哪是蚂蚁的对手,不一会儿,青虫就流出了绿色的“血”,且不再挣扎、一命呜呼了。

但我正想观察蚂蚁怎么吃青虫时,妈妈让我去上羽毛球课了,没办法,我只好无奈地乖乖上羽毛球课。当我回到家时发现青虫的尸体丝毫没动过,我想:应该是蚂蚁们不饿吧,或者是青虫压根儿不是它们喜欢的食物。下次我给它们吃点儿别的试试。

这时,一只正在挖洞的蚂蚁吸引了我,只见它把钳子般的颚插进凝胶挖出了一块块几乎看不见的颗粒。如果你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他们的洞又深了许多。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意中,我发现了一只全身翠绿的螳螂。它的腰部非常长而有力,大腿下方有两排锋利的锯齿,末端还有尖锐如针的硬钩和两把双刃刀,犹如一把大镰刀。它的头十分奇特,可以朝任何的方向随心所欲地自由旋转,向各个方向凝视。

突然,一只蝗虫慢悠悠地爬了过去,毫无察觉到危险。刹那间,螳螂举起自己锋利的双刃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这只蝗虫一砍,再用自己的头猛地一撞,这只蝗虫就已经成为螳螂的“战利品”了。它一口一口地咬噬着蝗虫,并举起自己的双刃刀,好像是在炫耀呢!

你别看它是那么的残忍,其实是一只益虫呢!它每年都可以吃掉50万只蝗虫或1万只青菜虫,为农业帮了许许多多的忙。我无比佩服威武的螳螂。

三年级第四单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看见人们在游泳。我很羡慕,想学游泳,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我妈很同意,我开心的笑了。但是当我去报名的时候,已经满了,所以我妈妈给我做了一张卡片,让我和在那里学习的陈熠的哥哥一起游泳。我妈还说别人叫我游泳多看点,我就出250,别人出600多。如果你学会了别人的所有动作,那就真的很棒了!

当我来到游泳池时,我迫不及待地想跳,但我不敢动。我妈一直鼓励我。想起妈妈的话,我就看着别人游泳。当我看到我哥哥在陈一的老师教他们如何屏住呼吸时,我学会了,所以我深吸一口气,然后跳进水里。后来看他们怎么学蛙泳,我自己在学,慢慢的,慢慢的,真的让我喜出望外。我成功了!我反复练习,游泳越来越好。心里真的很开心。现在我可以在深水里游泳了!

明年一定要让妈妈早点给我报名,多学学游泳的方法。游泳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喜欢游泳!

三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的小组就接到了班主任李老师给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出黑板报。

当时,我们觉得这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等我们真的接受任务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在旁的徐佩芸说:“这不是存心为难人吗?真希望有高手助阵,如果神笔马良在就好了。

我们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并构思了好半天。黑板报终于”出世“了。我们现在黑板报的顶部写了几个美术字——新学期,新气象。有的同学在一旁拿着本黑板报书打边框我在一旁头头是道的说:”我们一定要把这期黑板报出好,一期好的黑板报要有“装饰、插图、美术字、花纹,还要不停地修改。”在旁的值日组陆梦露说:“打边框要轻一点。”我点点头,便认真地打起边框来,只要有一点没打好,我都会认真修改,等把边框打完后,其他几位同学过来检查验收,果真不错!

开始写字了,该小书法家袁凡迪上场的时候,她心里有些紧张,说:“虽然我的钢笔字写得不错,可是和粉笔字比起来毕竟是有区别的,我们在旁鼓励她。于是,袁凡迪一笔一画认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写完看,我们几位出黑板报的同学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望着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高兴无比。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本文通过写“我”从外祖母去世知道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过去了,就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小孩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了。时间一去不复返。“所有”和“永远”在句中的作用是:强调时间的宝贵。

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一天过去后,这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成为过去。虽然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但这个太阳却是新的一天的太阳。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比喻时间飞快,突出时间的宝贵。

4、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回答问题:

(1)“我”着急什么?悲伤什么?(“我”着急时间过得飞快,悲伤时间一去不复返。)。

(2)“我”又高兴什么?快乐什么?(“我”高兴“我”跑赢了时间,快乐“我”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3)“和时间赛跑”是怎么回事?(“和时间赛跑”就是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做完每件事。)。

5、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受益无穷”的意思是:得到无尽的好处或利益。益:好处。穷:穷尽。)。

三、学了《和时间赛跑》这一课,你有什么启示?

答: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四、背诵默写课后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非常宝贵,你能写两句关于时间的.格言吗?课余时间我很会收集,我又收集了很多时间的格言,我就为你写两句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