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设汇报材料(精选16篇)

小编: 琉璃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向上级或团队成员提交汇报材料,以展示自己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分享一些行业内先进企业的汇报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中学始建于1960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中学始建于-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年至20-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中学始建于1960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规范管理,保障数字化校园的顺利实施。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二、科学规划,积极投入,建设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平台。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17年至2017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

(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第二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访问地址:#url#),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搭建平台,落实措施,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教学应用。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顺应社会顺应民心民愿的历史趋势。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是人类文明传播的摇篮,是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基础,应该引领和谐社会向前发展。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打造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而打造平安校园是离不开后勤工作的,打造平安校园建设,高校后勤工作成为很重要的方面。

一、平安校园建设的形成党中央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受到普遍认同和拥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顺应社会顺应历史顺应民心的英明抉择,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对国家稳定、社会安定的意义在认识上得到了深化。高等院校是人类文明传播的摇篮,是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基础,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和谐是稳定的前提,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打造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团结稳定的校园环境,也不会有和谐校园。打造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保障力量日益增强,后勤服务能力日益提高,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突显,因此平安校园建设是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突发事态危机管理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

所谓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突然引发的事件,包括恶性事故、人为灾难、自然灾害、涉外事件以及其他敏感事件。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知、危及公众利益、易引发媒体关注等特点。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各种现象的敏感地带。社会矛盾的焦点往往会集中在高等院校,比如近期发生的学生涉日抗议游行活动。爱国热情如果引导不好,就容易导致公共危机、政府危机,比如八九**等。学校中的暴力事件、集体中毒事件,比如马加爵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对学校的稳定团结十分重要,如果引导得好,就容易形成空前团结的爱国热情,比如抗击非典等。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是建设平安校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后勤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力量。

后勤集团(公司)是学校各职能部门中一个重要部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众多,主要有饮食服务、安全保卫、卫生绿化、水电排污、商贸交通、学生公寓等,尤其是校卫队保安的管理,对学校的安全秩序有直接影响。很多高校的校卫队归属学校保卫处,楼宇保安归属后勤物业管理部门。也有部分高校后勤的物业管理既有校卫队又有楼宇保安,比如浙江树人大学,保卫处主要负责户籍、案件的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全校保安统一归口到后勤物业公司保安部,使得后勤安全保障功能增强和责任加大。学生公寓的管理,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公寓期间的生活学习。维持学生公寓的稳定也是打造平安校园一项重要工作。

(二)高校后勤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始终富有重大贡献。

从过去学校办社会到现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后勤工作对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稳定等在不同时期都付出了不同的贡献。高校后勤工作历来是关系学校稳定的重要要素。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社会办后勤。高校后勤需要维持校园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健康安全、会务接待安全等秩序,涉及学校建设平安校园的方方面面,使得高校后勤工作的稳定发展对学校建设平安校园尤为重要。

二、高校后勤工作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工作在保障学校科研、教学、师生、生活等方方面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纵深比较来看,改革在整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探索出不少成功的改革模式,涌现出一些改革成功的后勤企业集团。从横向比较来看,全国各地的改革成绩各有不同,但还不均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后勤工作对学校的安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在建设平安校园活动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春晓中学创建于20-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1、校园网络及设备维护。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1、快捷的数字化办公。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一、平安校园建设的形成党中央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受到普遍认同和拥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顺应社会顺应历史顺应民心的英明抉择,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对国家稳定、社会安定的意义在认识上得到了深化。高等院校是人类文明传播的摇篮,是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基础,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是稳定的最高境界,和谐是稳定的前提,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打造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团结稳定的校园环境,也不会有和谐校园。打造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客观要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保障力量日益增强,后勤服务能力日益提高,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作用突显,因此平安校园建设是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突发事态危机管理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

所谓突发事件,主要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突然引发的事件,包括恶性事故、人为灾难、自然灾害、涉外事件以及其他敏感事件。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知、危及公众利益、易引发媒体关注等特点。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各种现象的敏感地带。社会矛盾的焦点往往会集中在高等院校,比如近期发生的学生涉日抗议游行活动。爱国热情如果引导不好,就容易导致公共危机、政府危机,比如八九**等。学校中的暴力事件、集体中毒事件,比如马加爵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对学校的稳定团结十分重要,如果引导得好,就容易形成空前团结的爱国热情,比如抗击非典等。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是建设平安校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后勤是打造平安校园的重要力量。

后勤集团(公司)是学校各职能部门中一个重要部门,高校后勤保障部门众多,主要有饮食服务、安全保卫、卫生绿化、水电排污、商贸交通、学生公寓等,尤其是校卫队保安的管理,对学校的安全秩序有直接影响。很多高校的校卫队归属学校保卫处,楼宇保安归属后勤物业管理部门。也有部分高校后勤的物业管理既有校卫队又有楼宇保安,比如浙江树人大学,保卫处主要负责户籍、案件的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全校保安统一归口到后勤物业公司保安部,使得后勤安全保障功能增强和责任加大。学生公寓的管理,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公寓期间的生活学习。维持学生公寓的稳定也是打造平安校园一项重要工作。

(二)高校后勤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始终富有重大贡献。

从过去学校办社会到现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后勤工作对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稳定等在不同时期都付出了不同的贡献。高校后勤工作历来是关系学校稳定的重要要素。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社会办后勤。高校后勤需要维持校园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健康安全、会务接待安全等秩序,涉及学校建设平安校园的方方面面,使得高校后勤工作的稳定发展对学校建设平安校园尤为重要。

二、高校后勤工作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工作在保障学校科研、教学、师生、生活等方方面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纵深比较来看,改革在整体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探索出不少成功的改革模式,涌现出一些改革成功的后勤企业集团。从横向比较来看,全国各地的改革成绩各有不同,但还不均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后勤工作对学校的安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在建设平安校园活动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贯彻“三个代表”

”的舆论,重视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文化安全,积极稳妥地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二)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设立后勤服务新闻发言人。

当前,全国高校出现多起突发事件,并非毫无征兆的,也并非是不可避免的。

建立健全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制是校园突发事态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有了健全的校园安。

全管理机制,一般校园突发事件就能及时地化危为安,否则就容易导致校园危机。因此,要建立校园安全、卫生防疫、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水电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的安全管理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用相关的应急预案,根据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按程序处理事件过程与结果。另外,应设立高校后勤服务新闻发言人,如遇重特大事件,通过新闻发言人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以便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三)改善校园环境,建设生态校园,提升人性化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快速推进时期,学校校园建设迅速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1999年至2003年底,全国新建大学生公寓3800万平方米,改造1000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500万平方米,改造130万平方米,四年新建大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超过了1999年前新中国成立50年建设面积3340万平方米的总和。高校办学规模发生巨大转变,学校能够集中精力抓科研、抓教学,师生工作和学习条件极大改善,促进了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高校后勤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积极建设生态校园,绿色校园。美化校园环境,净化校园空气,解决和处理好污水油烟排放、废旧物品回收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活动。后勤的管理与服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一切”的服务理念,妥善处理公司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权益问题,注重员工的技术培训与服务意识的不断提高,探索有高校后勤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师生工作和生活在“安全、详和、诚信、热情”的和谐校园中,不断提升人性化后勤服务。

(四)重视校园弱势群体,完善校园救助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高校内的弱势群体主要是贫困学生和鳏、寡、孤、独、生活较困难的后勤系统教职工,以及后勤系统中的临时用工。在同一个学校,学生的贫富差距比较明显,尤其是贫困生问题,在民办二级学院和民办学校,这一现象更为突出。高校后勤在服务保障中应尽可能的为贫困生提供合适的勤工俭学的岗位,让其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并在这样的劳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后勤系统中还有不少离退休的鳏寡孤独的教职工,需要后勤团体和领导的关注与理解。要定期地走访探望,组织活动,联络感情。在后勤系统中,有很多的临时用工,大都是后勤服务中一线岗位和基础建设中建设者。他们来城市务工学校务工,主要是为了赚钱,但在高校后勤中确实是一支不能忽视的队伍,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都还很差,尤其是搞建筑的农民工,吃住在工地在校内,要给予一定用工待遇和应有的尊重。要尽可能地改善他们工作、生活和再学习的条件和环境。校园内的这部分“弱势”群体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团体,对学校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打造平安校园,要高度重视这部分校园弱势群体,完善与此相关的校园救助机制,使他们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始终发挥着他们应有的作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位为支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工作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化的、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学校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列入教学考核,并对学科教师提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平时做好使用记录,供考核验收用。

从去年开始,我校就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改造,针对老网络的布局分散,管理难等不足,现在把网络进行了集中,统一布局建立了学校中心机房。改造后,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连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我校将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等各项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校产管理方面,我校也运用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校也做到了正常使用相关软件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细化、便捷化、科学化。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先进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讨教。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组织学习多媒体制作方法,积极参加县级评比。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项比赛,能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

1、对信息化管理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尽快熟悉业务。

3、去外地学习经验。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中学始建于1960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17年至2017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 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17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17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健康校园建设汇报材料范文优选

健康卫生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明、卫生、健康素质的根本措施。一年来,我们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在全体师生中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1、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利用体育与健康课,要求体育老师每两周上一节卫生健康教育课,实现了健康教育进课堂;班主任按学校统一要求每周利用一节夕会或德育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及行为养成教育,做到有教师、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5%以上。

3、加强六病(近视、龋齿、沙眼、寄生虫、贫血、营养不良)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宣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每年配合县体检中心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一次。

6、加强日常卫生工作,积极预防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生:

(1)、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利用夕会、班会或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及行为养成教育;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2)、学校的公共卫生区、教室划分各班负责,坚持早、午、晚三次打扫,由政教处负责干事带领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列入班级评比。

(3)学校的厕所定期安排专门的卫生保洁人员对其清扫、消毒、除臭。

(4)、根据创建要求,对照《卫生检查评比标准》,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建档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调整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及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积极乐观的进取态度,培养团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现就一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所做工作作以总结。

1、开展多途径的心理救助渠道。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室天天开放,热情接待每一位急需帮助的学生。做好保密工作,无条件关心与支持来访学生。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在交流中应给予热情真诚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将心理不愉快的感受尽情地诉说。同时,开展了qq咨询和信箱平台,避免个别学生的胆怯与不安,同样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

2、开设心理阅览区。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位为支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工作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化的、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学校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列入教学考核,并对学科教师提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平时做好使用记录,供考核验收用。

从去年开始,我校就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改造,针对老网络的布局分散,管理难等不足,现在把网络进行了集中,统一布局建立了学校中心机房。改造后,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连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我校将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等各项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校产管理方面,我校也运用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校也做到了正常使用相关软件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细化、便捷化、科学化。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先进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讨教。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组织学习多媒体制作方法,积极参加县级评比。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项比赛,能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

1、对信息化管理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尽快熟悉业务。

2、可建立数字化校园qq群,进行网上交流。

3、去外地学习经验。

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位为支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工作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化的、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学校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列入教学考核,并对学科教师提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平时做好使用记录,供考核验收用。

从去年开始,我校就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改造,针对老网络的布局分散,管理难等不足,现在把网络进行了集中,统一布局建立了学校中心机房。改造后,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连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我校将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等各项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校产管理方面,我校也运用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校也做到了正常使用相关软件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细化、便捷化、科学化。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先进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讨教。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组织学习多媒体制作方法,积极参加县级评比。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项比赛,能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

1、对信息化管理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尽快熟悉业务。

2、可建立数字化校园qq群,进行网上交流。

3、去外地学习经验。

春晓中学创建于20-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1、校园网络及设备维护。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1、快捷的数字化办公。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加大投入,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近一年来作为**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投入,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

根据《**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在已有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于2013.9月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更换为70英寸最新式的触摸式投影电视。触摸式液晶屏教学一体机才艺目前最先进的触摸技术,创造性的将液晶电视、电脑、音响、投影仪、电子白板五大硬件合而为一,屏幕表面使用防爆钢化玻璃,经特殊处理,抗划痕、抗撞击,防腐蚀、易清洁、书写时屏幕无阴影,将鼠标和键盘才能实现的纷繁复杂的操作步骤完全集中在触摸上。单击、双击、移动、旋转、以及弹奏钢琴、翻阅图片都可以轻松实现。目前我校42口多媒体教室配置齐全,配置标准高。

(二)新配备了一口高标准微机室。

依据《**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我校于去年又新建设一口高标准微机室,目前我校配有三口高标准微机室,机器数为200台,生机比达到12∶1。

(三)改造了网络中心机房,新购置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硬件保障。

近几年,我校投资十余万元对网络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防静电地板,购置了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

(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安校园工程监控系统。在学校各个重要场所安装摄像头,在相关处室设置管理终端和报警中心,实现数字化平安校园。

(一)新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经过多方认真考查,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校园网平台共6个模块,分别为资源库、vod点播系统、校务管理系统、网络备课、虚拟社区和校园网站。各模块基础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并对一线教师进行了分层培训,目前已经使用的有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使用效果良好。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二)网站维护工作规范,责任明确。学校领导对信息宣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网站信息上传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由原来的专人负责变成各科室分工负责,各科室信息上传先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合格后由科室人员直接上传,并设立年终奖励机制,使信息上传更加及时,学校网站正常运行,版面内容及时调整。

(三)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分工明确。日常维护工作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负责全校42个班的多媒体设备管理与维修和维护工作,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对各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员进行全面培训,实行责任到人,并每月定期检查多媒体设备卫生情况及管理情况并汇总给政教处,并将结果纳入班级达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高效地搞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四)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管理规范。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由网络中心专门负责,及时维修各网络线路,保证使各处室组信息点的畅通。对校内教师ip地址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实名制上网,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

(五)qq和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老师们对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qq及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即时性、高效、省钱等特点,进行内部通知的传达和文件资源信息的共享等。领导和老师们经常在qq群里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许多领导和班主任们利用飞信进行通知传达,利用飞信和家长进行短信沟通,既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节省很多电话费。

(一)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高,在历次电脑作品大赛中,成绩优异。我校领导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每年在初一、初二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作品获省市级奖项。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成绩显著。我校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并且成绩优异。在历次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都有很多教师获得省级市级奖项。

(三)充分利用教师工作博客在教学中的作用。校领导对教师利用工作博客作为家校沟通的有利手段,鼓励一线教师建立工作博客,在博客上谈教学心得,上传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班级日志等,许多家长看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博客,都能收益颇丰。我校教师代士晓和王平静老师的博客被评为**市明星博客。

(四)加强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省市课题研究的越来越多,课题研究氛围浓厚,成果显著,真正实现了研究引领和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闫纪华校长担任组长,张永熙书记、丁兆森副校长、马锋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我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组织领导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做好技术指导、咨询等工作。切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切实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充分利用校园改造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经费,并多方筹措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优先安排信息技术经费,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督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加大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各处室年度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以评促建,加快发展。

中学始建于-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年至20-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期待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正。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中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对外开放型公立学校,坚持“创建人文环境,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开辟创新性理念、开拓创新性德育、开展创新性教学、开发创新性文化,建设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外语实验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荣获省市级德育、教学、教科研、体卫艺、督导评估、电化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先进称号,金明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评比中屡创佳绩。

我校现有中学教学班36个、小学教学班62个,学生6000人。我校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有电教控制室1个、学生微机室4个、大型多媒体教室2个,现有校园服务器2台,20m光纤接入互联网,建有“金明网站”(及网络资源论坛,各办公室均配有电脑,教职工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线及无线网络基本覆盖全校。

我校现有教职工302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4人,电教人员2人,全体教职工都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95%以上能利用和制作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3-4次计算机培训,每学期一次开展有关电脑知识及网络应用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效果良好。

1、健全组织。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李智慧任组长,中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电教负责人为成员。校级领导负责全面规划和软硬件建设及考核督查工作,处室主任负责教学实践计划的制订和检查落实工作,电教人员负责专业指导和技术保障,各部门通力合作,使学校数字化建设有计划地深入开展。

2、制订计划。我校制订有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加强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检查和落实,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并制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和管理力度。

3、加大投入。近年来,我校克服经费短缺、资金紧张等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为每间办公室配备了台式电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用笔记本电脑,更新了4间学生机房,增添了6部数码摄像机和15部数码照相机,并对全校的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购买服务器2台,更换了数部交换机,各教学楼间用光纤连接,达到主干千兆、桌面百兆。各教室、办公室通过有线和无线连接,网络基本覆盖全校。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大量教育教学软件并自制课件和课堂实录近500g,供广大教师使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4、强化培训。建成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教师是否爱用并会用就成了关键。因此,我校加强师资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组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3-4次,从操作系统到课件制作,从发电子邮件到撰写博客,从网络资源浏览到课堂应用,从qq聊天到上传下载,从听音乐看电影到玩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利于教师提高兴趣、易学乐学。而今,老师们会在网络环境下办公、学习、信息查询,会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和交流,促进了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学校每学期还组织近100人次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暑假期间组织几十名师生到英国、韩国等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我校电教工作注重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科研、数字化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1、建立ftp服务。

局域网建成后,我校电教人员利用windowsserverxx的ftp服务功能,建立了ftp站点服务器,放宽权限,使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匿名登录。在服务目录中建以各部门名称的文件夹,用户可以上传文件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也可下载文件和删除文件,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

2、创建“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ftp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我校电教人员不断创新发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逐步学习开发了“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1)实现无纸化办公。每当登录该论坛,首先就可以看到学校有关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等,这是由超级管理员将需要发布通知的部门负责人设置成管理员,赋予适当的权限,他们有权发布或删除通知。为了避免通知过多造成浏览麻烦,管理员可以对每条通知设置显示时间,到期会自动删除。

(2)逐步建立各种资源库。论坛分别以“金明中学教学资源”和“金明小学教学资源”建立目录,又在此基础上建立子目录,如课件资料、教案资料、试题资料等;打开子目录,又分别按照年级和学科建立子板块,点击子版块就可以发表课件、文章。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定期对上传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课件库、试题库和教案集。

(3)实现数字化教学。学校每间教室都通网络,教师在课堂上只需登录论坛,随时调用论坛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准备优盘、光盘等。

(4)实现数字化学习。论坛开设“专家推荐资料”栏目,将学校领导、教科室等部门收集整理好的资料上传到该栏目,便于教师浏览学习。

(5)实现数字化管理。论坛设有“党政工团少先队资料”和“德育活动视频”等栏目,由相关部门上传资料,供广大师生学习。人事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等,我校都有专门的软件,由专人负责使用。有些需要公开的资料也上传到该论坛中,方便查阅。

该论坛是由我校电教人员创建的,可以比较灵活地对设定的栏目进行更改和删减,能满足学校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的需要。我们计划,再运行一两年,达到成熟后,将购买空间或架设、租赁专门服务器,脱离局域网的限制,使教师、学生、家长何时何地都能访问该论坛,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平安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xx市教育局:

红寺堡开发区南川中心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教职工17 名,7个教学班,学生329名。一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和谐平安校园”的创建力度,坚持“综合治理常抓不懈”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按照“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强化建设、注重时效”的思路,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宗旨,以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以热点、难点问题的治理为突破口,扎实开展 “和谐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推动了学校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将所做的具体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

一、抓重点工作,夯实“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基础

1、抓组织建设,为 “和谐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法制副校长任副组长,所有老师为成员的“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领导;二是进一步理顺学校各方面方面的关系,建立“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层级管理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治安、防火、调解、帮教、法制教育、学困生转化、环境整治等小组,加强整体系统的协调控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一致,互相协调,分工不分家,上下一盘棋,确保“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有序发展;四是把“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列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育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验收、一同总结表彰,使“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2、抓制度建设,为“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一是先后制订了“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对“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和精心部署;二是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法制教育制度》、《值周教师工作制度》、《预防学生伤害事故暂行规定》、《安全保卫制度》、《学困生帮教制度》、《校委会议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一票否决制度》、《重大外出活动审批》等几十余项安全制度,以严格的制度要求人,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三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定了“文明学生”、“文明教师”、“文明班级”评审表彰奖励制度、师生上下课、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相关的文明礼仪制度,每年“六一”期间,都要对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进行表彰奖励,每天都对师生常规礼仪进行检查,并纳入对班级、对师生的考核之中;四是分别制定和完善了小学生“楼道管理十不准”要求、落实公民道德教育20字规范,严格督察,严肃纪律,确保“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规范化发展;五是把综治工作细化,责任到人,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各教师、班级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对确定的指标任务和标准实行量化管理,加强检查考核奖励。对综治工作落实不好的根据情况处罚,做到奖罚分明。由于建立了较强的制约机制,全校都能自觉地承担起“和谐平安校园”的建设责任。

3、抓阵地建设,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活动提供优良的环境氛围。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各功能室、教室安装了防盗窗,配备了3个探头的电子防盗监控设施,加强“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小喇叭广播站”的作用,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卫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宣传教育;三是办好学校安全宣传橱窗,利用文字、图片、宣传画等资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2017年,我校综合治理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在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和谐学校”这一主题,以制度落实、责任落实为重点,加强了学校安全防范基础工作,建立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师生安全,维护了校园政治稳定、治安环境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现将一年来我校综合治理暨“平安校园”创建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综合楼、教学楼和实验楼各一栋,建筑面积12249㎡,运动场地面积为8300㎡,绿化面积3200㎡。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95人(不含4名保安和2名公益性岗位工人),其聘4人,同工同酬5人,在编教职工86人,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8人,中级职称教师47人,本科学历教师5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有35个教学班(小学23个,初中12个),在校生1670人;其中小学生1106人,初中生564人。学生中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学生1498人,占全体学生的89.7%,流动人口子女1511人,占全体学生的90.5%。

1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综合治理维护稳定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校工作的稳定大局,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将学校综治、维稳、普法、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自护自救能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素养教育为重点,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载体,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努力构建“平安校园”,在做了大量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地同时,也积累了经验,同时,对学校综治、维稳、安全普法工作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逐步认识到综治、维稳、安全、普法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学校管理的底线要求,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共识,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学校领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和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以防为主,教育为本”为搭配原则,在学校打造“实”字文化的思想引领下,始终把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构建平安和谐校园,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到实处。

(二)领导重视,形成合力

2

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建综治、“平安校园”工作的重要性,抓综合治理工作就是抓教育教学工作,就是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抓素质教育。因此学校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副校长、政教处、教务处、工会、团队、班主任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安全、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向全体教职工明确落实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部门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任课教师为每节课的直接责任人,夜间值班人员为夜间学校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全面负责规划和实施学校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加强了与社区、派出所的联系,聘请法脉律师事务所周培岩律师为我校法制副校长,使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学校认真制定了“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把创建工作纳入了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到日常工作活动中。

领导带班制度,认真做好值班工作;改进值周小组工作,把安全检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加入到值周工作当中,把值周工作做细坐实,使我校的安全防范标准大大提高。认真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更换教室电源插座、开关、加固健身器材,维修暖气管道,确保了师生安全。本年内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1、学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如教学环节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所有制度均形成书面并上墙,并相应的制定了各项活动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信访稳定预案等。针对我校交通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制订了护送制度。确保学校综治、维稳、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1.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张焱冰为组长,副校长买合木提?牙森、王统梅、阿不里开木?阿尤甫、兰文选为副组长,年级组长以上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定,协调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分步实施,操作性强。

二、精神文化建设

1.我校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学习教育。无论是中心组学习、党小组学习还是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无论是集中学习,还是自学,我校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武装教职工,并结合学校实际,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同时,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升干部、教职工的精神境界,增强践行学校价值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校有完善的学习制度,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多样,学习效果良好。

2.我校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

办学宗旨:以德立校,以质兴校,同舟共济,和谐发展

管理理念: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要求,分类推进

办学目标:民族团结的模范校、课程改革的实验校、双语教学的示范校、教学质量的品牌校。

3.出台了第五中学教师誓词,在重大活动日集体宣誓。

4.进一步挖掘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涵,赋予新的内容,使之成为全校教职工普遍认同的`理念,为大家所共同遵守。

校训:团结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校风:团结、求实、尚礼、创新

教风:严谨、博学、敬业、爱生

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好问

5.学校通过学生入学前教育活动,学校艺术节、民汉班级结对活动,民汉教师联欢活动,参观学习座谈,德育经验交流会、教学成果表彰会、专题讲座报告等措施和活动形式,培养校园文化精神。

三、管理文化建设

1.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学校工作章程和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不断深入推进五中双语教学。

2.不断规范学校教代会建设,明确教代会运行程序,创新教代会作用发挥形式,充分发挥教代会参政议政和民主决策的职能。

3.推进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制度,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师德高尚、业务娴熟、结构合理的优秀的教师队伍。

4.出台了学校职称评审推荐实施方案,使学校职称评定工作有章有循。

5.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提高工作效能。充分利用外网、局域网,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四、行为文化建设

1.教育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素质,以“八荣八耻”为标准判断行为得失,正确行使公共权力。

2.进一步落实《第五中学教职工行为规范》、《第五中学礼仪规范》,加强行为规范、公共利益知识的教育培训,促进学校干部、教职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学生在校戴头巾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师无德则不能为师”,以争创“学生满意的好老师”以及“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自觉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从而塑造五中良好形象。

五、廉政文化建设

2.发挥学校党支部和纪检监察的作用,建立廉政谈话制度,不仅在有苗头性问题时谈,平时也要谈。通过组织上早提醒、早打招呼,防止干部犯错误或犯更大错误。

3.进一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引导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来,使教职工成为学校的主人。完善和制定学校的财务及基建管理制度,管好资金,用好资金,开源节流,杜绝浪费。

4.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两个不直管”和“末尾表态”的文件精神。

5.大力推行学校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让权力在制度约束下运行;完善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让权力在监督下进行。

六、环境文化建设

1.我校投入7万余元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先后建起了校园文化墙,规范了校园标语、牌板的设置,更换了2号楼窗户,修建了厕所外的棚,装修了阶梯教室,新增了监控探头,为塑胶运动场建设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我校努力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2.校园环境优雅,绿化、美化、净化,名人名言上墙,规章制度上墙,教室、办公室文化氛围浓厚,主题鲜明,育人功能强。

3.新辟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引导教职工高品质做人,高水平学习,高质量生活。

4.举办学校首届艺术节,充分发挥工会、德育处、团委、少先大队的作用,开展健康向上的师生艺体活动,提振教职工精气神,保持队伍的蓬勃朝气。

5.开展体育、音乐、美术、地理、生物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6.积极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市上组织的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歌咏比赛和文艺节目出等活动,并获得表彰奖励。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17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宁波市春晓中学创建于2003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17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1、 校园网络及设备维护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 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17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1、快捷的数字化办公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17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 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 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