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发展思路及规划(实用18篇)

小编: GZ才子

规划计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下是一些关于规划计划的真实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经验。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范文

规划,意思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14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14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1.5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农村全面确立。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地制度弊端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双层经营体制落实的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而村集体经济却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重分抑统”的发展格局,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地解放农村劳动力,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奠定了劳动力基础。

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重分抑统”不平衡发展格局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分散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使得推广农业科技和生产经验的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现代化。其次,分散经营的众多农户,很难及时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脱节,不利于农民增收常态化。最后,村集体经济边缘化,使得农田水利、环卫保洁、治安联防等村内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困难,抑制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利于农村治理现代化。

要规避这些弊端,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进入新时代以前,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南海模式、吴川模式等众多知名模式,涌现了华西村、东岭村、长江村、塘约村等大批明星乡村。灵魂人物、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财政支持等构成了这些成功经验的核心要素。然而,这四大因素均不具有普遍性,其他乡村很难通过模仿学习来提高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进入新时代后,对于不具备上述四大因素的一般乡村而言,如何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重要课题。只有立足新时代,踏实奋斗,才能实现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一是聚焦三产融合,理清发展思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要做到产业兴旺,仅依靠农业是不够的。尽管农业是当前一般乡村的核心产业,也是国家建设现代文明的基础,但农业附加值相对较低,难以达成兴旺乡村产业的使命。因此,村集体经济应聚焦三产融合,在本村核心产业基础上进行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及仓储、农技咨询辅导、市场信息整合、销售渠道开拓、休闲农业开发等非农业态,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结构。

二是内培致富人才,外引社会力量。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致村集体经济发展者同样在人才。上级派驻、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均可以作为人才工作方式。但为了维护人才队伍稳定性,持久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就需要注重从本村内部培养思想素质高、经营绩效好的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必要时可选配为村班子成员或主要负责人。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但对于致富人才确实匮乏的乡村,还需要积极规划、宣传集体经济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本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制定扶持政策,细心呵护引导。在一般乡村,集体经济往往处于酝酿或者萌芽状态,亟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一是营造宽松环境,在不触及红线的基础上,减少限制性门槛,简化项目审批。二是减轻运行负担,制定税收优惠和补贴奖励政策。三是保障融资需求,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四是梳理项目信息,依据规模、可行性、风险性等对项目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加强推介力度。

四是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外部审计。长期以来,不断交错积累的人情面子,使乡村社会形成了独有的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差序社会格局。这样的社会格局会对规则的执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容易滋生规则意识淡薄、财经纪律松弛等问题。因此,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特别是财会事务的管理,强化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主要领导规则意识培养。同时,制定村集体经济第三方审计制度,以外部审计促村集体经济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平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党建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全新发展空间,同时也呼唤全新发展策略。只要立足时代特征,把握发展策略,持续奋斗,就能抓住机遇,实现良性发展。

一年来,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措施不足;工作量逐年增多、任务日益繁重、人手紧张,现有人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任务,调研时间得不到保障;项目策划能力、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牵头协调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局将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富民”活动工作,促进我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xx村经济发展规划。

xx村有xx个屯,xx个组,人口数xx,总的耕地面积为xx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xx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xx亩,油茶xx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xx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xx头,肉鸡出栏xx羽,肉鸭出栏xx羽。

努力发展xx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xx技术,提高xx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xx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xx、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x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xxx村民委员会2017年xx月xx日。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农村全面确立。由于人民公社时期农地制度弊端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双层经营体制落实的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而村集体经济却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重分抑统”的发展格局,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地解放农村劳动力,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奠定了劳动力基础。

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重分抑统”不平衡发展格局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分散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使得推广农业科技和生产经验的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现代化。其次,分散经营的众多农户,很难及时有效的获取市场信息,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脱节,不利于农民增收常态化。最后,村集体经济边缘化,使得农田水利、环卫保洁、治安联防等村内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困难,抑制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利于农村治理现代化。

要规避这些弊端,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进入新时代以前,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南海模式、吴川模式等众多知名模式,涌现了华西村、东岭村、长江村、塘约村等大批明星乡村。灵魂人物、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财政支持等构成了这些成功经验的核心要素。然而,这四大因素均不具有普遍性,其他乡村很难通过模仿学习来提高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进入新时代后,对于不具备上述四大因素的一般乡村而言,如何科学合理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一项重要课题。只有立足新时代,踏实奋斗,才能实现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一是聚焦三产融合,理清发展思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而要做到产业兴旺,仅依靠农业是不够的。尽管农业是当前一般乡村的核心产业,也是国家建设现代文明的基础,但农业附加值相对较低,难以达成兴旺乡村产业的使命。因此,村集体经济应聚焦三产融合,在本村核心产业基础上进行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及仓储、农技咨询辅导、市场信息整合、销售渠道开拓、休闲农业开发等非农业态,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结构。

二是内培致富人才,外引社会力量。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致村集体经济发展者同样在人才。上级派驻、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均可以作为人才工作方式。但为了维护人才队伍稳定性,持久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就需要注重从本村内部培养思想素质高、经营绩效好的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必要时可选配为村班子成员或主要负责人。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但对于致富人才确实匮乏的乡村,还需要积极规划、宣传集体经济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本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制定扶持政策,细心呵护引导。在一般乡村,集体经济往往处于酝酿或者萌芽状态,亟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一是营造宽松环境,在不触及红线的基础上,减少限制性门槛,简化项目审批。二是减轻运行负担,制定税收优惠和补贴奖励政策。三是保障融资需求,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四是梳理项目信息,依据规模、可行性、风险性等对项目信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加强推介力度。

四是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外部审计。长期以来,不断交错积累的人情面子,使乡村社会形成了独有的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差序社会格局。这样的社会格局会对规则的执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容易滋生规则意识淡薄、财经纪律松弛等问题。因此,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特别是财会事务的管理,强化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主要领导规则意识培养。同时,制定村集体经济第三方审计制度,以外部审计促村集体经济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平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党建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全新发展空间,同时也呼唤全新发展策略。只要立足时代特征,把握发展策略,持续奋斗,就能抓住机遇,实现良性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富民”活动工作,促进我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制定xx村经济发展规划。

xx村有xx个屯,xx个组,人口数xx,总的耕地面积为xx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xx亩,该村的主要产业有芒果、油茶及杉木,其中芒果种植xx亩,油茶xx亩,杉木的种植面积为xx亩,养殖业以养猪、养鸡、养鸭为主,其中猪年出栏量xx头,肉鸡出栏xx羽,肉鸭出栏xx羽。

努力发展xx等产业,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营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相关科学xx技术,提高xx的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xx的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和规模做大做强。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xx、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的发展力度、扩大xxx的知名度,做大、做强xxx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村党组织、村民委领办合作社,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本着集体增收、农民增利的原则,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或农家乐。一是参与经营。通过办理各项证件,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服务,提取利润,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入股分红。可将本村土地、资金、农业机械等入股合作社,按收入比例获取分红。三是争取项目。以合作社名义,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落地后,按村集体与合作社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再次投资,增加收入。

xxx村民委员会2017年xx月xx日。

建筑企业发展规划及思路

(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外地务工人员居住区,深入开展“四防”工作,即: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切实加强外地民工生活保障及安全保障。单位针对“四防”工作的要开展自查,同时做到检查有力度,对查出的问题有整改措施。

(二)针对地区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加大对工地的管理力度,实行责任制管理,今年继续和施工工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责任,根据责任书完成情况,给予表彰或处罚。

处力度;查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及违法分包等行为。严格规范地区建筑工地管理,确保一方平安。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为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力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坚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能力,把贫困户嵌入纳入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宝鸡副中心城市和谱写陇县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基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1.指导思想。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县集体经济组织薄弱,发展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用足内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广借外力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激活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有效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贫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

2.基本原则。坚持集体所有,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坚持统筹推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与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增收农民收入等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坚持村级主体,充分发挥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

3.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个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起对全县104个行政村,分三年按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8年:编制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明确使用方向,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推进6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3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40个,三星级村达到34个。

2019年:巩固和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稳步推进42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证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稳定的收入且增长20%以上,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2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0个,三星级村达到40个,四星级村达到10个,五星级村达到1个。

2020年:全面巩固104个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每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典型模式。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1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4个,三星级村达到30个,四星级村达到20个,五星级村达到10个,成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示范村。

3.经营主体主导,村级自主经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资产资源,共同合作,发展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积累。

4.其他方式。鼓励试点村学习借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经验等,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其他经营方式。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近年来,江南区苏圩镇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基层党建引领,自觉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风貌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该镇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截至目前,该镇16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4万至10万元(含5万)的经济发展村14个,10万元以上的村2个。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强有力抓手。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以推进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屯级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模式,在57个坡(队)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引领扶贫新机制。

积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搭建平台,组建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库,强化镇项目办对各类项目的支持与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进展。通过设立镇、村项目库,先后争取到慕村火龙果基地和苏圩社区冷库等村集体发展市级项目,两个项目共投资540万元,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以上收入。

积极开展“创业带富先锋”活动,采取技术培训、树立党员带头典型、培育能人带富工程、党员带头发展产业。近年来,该镇已培育了48名“创业带富先锋”。镇宁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吴信榜大力推进电商平台,主动为镇宁及周边各村的贫困户销售土鸡、玉米、西瓜、香瓜以及各种蔬菜农产品,并把所得收入的1%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利润,仅此项就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000元收入。

在党建引导村集体经济基础上,成功探索盘活集体资产、培育经济实体、开展合作经营、拓展服务创收以及突出产业带动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苏圩镇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将“三清三拆”、土地整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乡村保洁等项目直接下沉到村级公司,带动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输出获得收入。

此外,该镇把带动发展各村扶贫特色产业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作为攻坚重点,通过合作经营壮大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灵马镇位于武鸣区西部,与平果县、马山县、隆安县毗邻。20323国道、灵马到马山县周鹿镇两条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驻灵马圩,距武鸣城区50公里,是武鸣区主要汉族聚居地。灵马镇高楼村距离镇政府9公里,交通便利,大小车辆均能行驶。

(二)高楼村的规模。

高楼村位于武鸣区灵马镇西北部,全村辖10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1005户,总人口4530人。村总支部下辖五个支部,共有党员62名。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071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全村耕地面积4761亩,其中水田1219亩,旱地3542亩,适合种植水稻、辣木、玉米、木薯、花生、水果等农作物。

由于高楼村集体经营项目的欠缺,除每年财政拨给的村级办公经费3万元外别无其它的经济收入,没有其他资产资源,可以“造血”来增加村集体收入,由于缺乏经费的保障,导致村级组织建设不规范、集体活动缺乏,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套和修缮不完善不及时,只能通过“等、靠”上级资金扶持,村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村民“自谋生路”,难以体现和发挥村集体“领航者”和带头作用,村域经济发展“瓶颈”问题难以突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迫在眉睫。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项目背景情况。

自2014年7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访古巴,把辣木产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同时和古巴芬莱研究院签订《辣木技术合作备忘录》后,辣木这一树种才慢慢被国人认知,并悄然在大江南北兴起了辣木热潮。

辣木的用途超级广泛,因其天然的抗生素特性和天然的抗氧化特性,主要作为天然生态饲料及日化类产品的重要原料。此外,还能用于生产辣木茶、辣木饮料、辣木保键品、营养品、食品等。辣木也因其超多种类、超高含量、超全面的营养成份和超呼想像的生长速度,将作为人类粮食和牲畜饲料的重要资源而无可替代。2017年初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村委依托《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辣木种植农民合作社,并在灵马镇各村屯开展了83场辣木推广交流会,同时把辣木产品免费送给300个有便秘、三高、糖尿病、失眠等亚健康慢性病的农户服用两个月时间,其中有221个坚持服用的患者有了明显的好转,在给农户进行辣木科普活动的同时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2017年6月3日,我高楼村委带领合作社种植了130亩的辣木作为试点,长势良好,说明我们当地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合辣木的生长,第一批辣木种植共有26个农户参与,其中有3个贫困户,26户农户当年增收8000元—25000元不等,农户们对合作社十分支持和拥护,纷纷动员其他农户和贫困户把土地转入合作社,几个月时间就整合了1300亩土地。2017年底,合作社成立辣木茶加工厂,当年生产辣木茶6500斤,我们的辣木茶是由制茶名师《中国科学管理会》委员余惠卿教授亲手炒制。余惠卿教授亲手炒制辣木茶在《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产品质量和功效深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刚上市就有300多名客商慕名而来,产品供不应求。

2018年年初至今不断有农户和贫困户积极参与到合作社来,增加种植了辣木达600多亩,辣木的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生产,帮助了180多个农户和贫困户就业。今年7月,武鸣区组织部部长王智平同志亲自带队前往灵马镇深入调研辣木项目,看到辣木长势喜人,农户和贫困户增产增收,辣木产品品质优越,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今年8月份,武鸣区电视台又到灵马镇高楼村辣木种植专业合作进行采访报道,我们辣木基地和加工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全国各地区政府、单位、个人自费前往灵马镇考察,考察人数多达2000多人次。

(1)考虑所选产业抗风险能力,我高楼村资金基础较为薄弱,村集体选择的经济项目如果与《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把投资风险降至最低,从而让村集体经济能获得稳健收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考虑所选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村集体选择的经济项目应具备一定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村民发展致富的“领航者”和“火车头”带动村民集体致富。扶贫车间的投入使用将带动高楼村的“一村一品”的形成。

(3)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符合国家精准扶贫目标,让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变为“造血”,同时又能为村中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致富门路,帮助贫困人群尽快脱贫致富。

四、合作项目内容和目标任务。

(1)经高楼村村三委的讨论决定:为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的收入,我们高楼将以“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共同修建经营一新的初制茶厂扶贫车间,初步预算共投入资金为150万。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车间使用面积为2000平方米。该项目已经武鸣区发改局进行了备案;项目用地也经城区土地局到实地勘察确定能够修建扶贫车间。

(2)项目建成后产权属于高楼村村委,由村委出租给《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主体将是《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辣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自主生产,自负盈亏,同时每年支付给村委会固定租金30万,租期18年。村集体所得到的30万租金,将用于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

五、项目建成后将给社会带来的益处。

(1)扶贫车间建设好后,将带动灵马镇新龙、方和、坡江三个贫困村每个村200亩的辣木推广种植,扶贫车间制茶设备将在现有的两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增加四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可安排30人就业,届时可安排180人以上的农户及贫困人口进厂工作,按现有的辣木茶厂的人均收入计算,每人每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同时还可带动周边数百人的村民劳动力就业,每年给农户及贫困户增产增收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2)目前,灵马镇的很多农户都想将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转给《广西荣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辣木,我村干部群众已经明确辣木种植业将成为我村村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新兴的辣木种植业将成为我村的“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

(3)结合我高楼村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我村“一村一品”辣木种植的特色农业,我们采用的联营模式,将有效的提高农户及贫困户的收入。让农户真正发家致富,让贫困户从真正意义上去脱贫。

六、财政安排资金情况及资金使用方向。

如果我们能争取得到南宁市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50万元,我村将用此笔资金建设茶厂扶贫车间,每年所收到的30万元将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通过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方向,确保通过资源合理利用,进一步提升全村经济水平,提高村民的精神文明。

七、村集体成员对项目发展意愿情况。

发展集体经济可使高楼村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进一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公益事业的发展,可让农民不用外出,在家乡就可以务工,而且收入可宽。高楼村日前已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会议就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试点进行表决,参会的全体户主代表同意建设扶贫车间。

在此,我代表灵马镇高楼村全体干部群众,真诚的请求各位评委领导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若本届村集体经济项目落户我灵马镇高楼村,我们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把这个项目做成最优秀的项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此,我顺便提一下:我们高楼村委2014年在灵马镇政府的领导下,引入政府专项资金把我们高楼村三塘屯进行了新农村风貌改造工程,仅花了400多万做出了1000万的改造建设效果,在绩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荣获了“南宁市百佳示范屯”称号,如果这一次“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也要进行项目绩效评比的话,我们依然有信心,有能力拿第一名!

谢谢大家!

村级五年发展规划村级五年规划范文

《发展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规划理论的脉络,构建了规划编制的体系框架,分析了我国规划编制的具体实践。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扛起“双示范、当窗口”使命担当,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镇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围绕村年度目标任务,坚持学习不松劲,努力提升班子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提高村级可用财力,努力为民办实事,结合庄史村实际,制定五年工作规划。

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勤政廉政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凝聚班子力量,团结一致,不断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打造一支有创造力、凝聚力、执行力的干部队伍。

二、夯实基层基础,抓好各支部建设。

继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抓实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基层基础。

三、増收节支,加强资产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挖掘用活土地资源150亩,一方面可解决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还能增强村级可用财力;积极配合区、镇抱团发展项目,用好政策,提高收益。在此基础上,还要节约开支,用活用好集体的每一笔资金,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四、以民为本,办好民生实事。

1、晨阳、向阳小区及集镇管理提升:按照“农民市民化、居住社区化”建设管理标准,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生态环境整治和小城镇环境整治攻坚成果,提升村民幸福感。

2、完成向阳二期小区亮化、美化工程;

3、完成通组道路翻新5公里;

4、完成机埠翻新5座,渠道维修10公里;

5、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文化礼堂提升;

五、深化网格连心,全心为民服务。

推进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依托网格员、微网格长队伍,结合“一编三定”在职党员干部进村服务机制,完善“微网格”建设,做好服务到网格、服务到户工作。以“三治融合”经验化解基层矛盾,强化基层治理。

新年孕育新希望,新春开启新征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必须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五次代表会议、县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基层的组织建设,推动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抓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工作;继续抓好落实村里的雨污分流工作,预计投入资金约200多万元;继续抓好村里南部及西部片区的主要巷道覆盖水泥路面;清理整修车田河排灌沟横穿我村里至梅坛地段的积淤工程;解决村里西部片区居住区的排污排涝问题,填埋旧厕池、清理卫生死角、绿化美化、建设无公害公厕,规划并做好寨前大池的修建工程,同时做好大池下片区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计划投入资金约200万元,建成一个村民休闲活动中心,提高村民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中夏形象。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安全文明村;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切实做好“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的救灾救济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农保工作。

虚心倾听群众意见,认真做好村务、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办事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

以上是新一年村二委的工作计划,请各位乡亲、乡贤及热心人士一如既往支持村政建设,使我村成为亮丽、整洁的新农村。

衷心祝愿全村人民、外出乡贤、热心人士、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的友人新年愉快,身体健康,事业兴旺,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根据《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和县级、乡镇级总体规划等,结合股水村实际,编制《易门县铜厂乡股水村脱贫发展规划(2015—2017年)》。

规划期限:2016—2017年,巩固提升期:2018—2020年。

(一)自然资源条件。

1.股水村概况。股水村民委员会,是全省扶贫工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村。地处铜厂乡东北面,距铜厂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乡道路为砖石路面,距易门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18.4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2121.4亩,最高海拔2345米,最低1750米,年平均气温13.5℃。东面邻股水村委会,南面邻龙泉街道、西山村委会,西邻铜厂,北邻碧多。辖米茂、股水、张家箐、者得箐、枇杷树、黄草岭等13个村民小组,共6个自然村。下设9个党支部,共10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为20名。

2.自然资源。最高海拔2345米,最低1750米,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850毫米,属冷凉型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土壤类型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酸性,适宜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经济收入:2014年整个村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1489.2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46.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畜牧业收入334.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2.4%;林业收入7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4%;其他收入387.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3285元。

农业方面:2014年,全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18亩,粮食产量132.13万公斤;大牲畜存栏432头,出栏430头;其中,生猪存栏2522头、出栏5189头,羊存栏499只、出栏388只。

特色产业:股水村委会的主要产业为种植烤烟、油菜、菜豌豆、辣椒。烤烟销售于烟草公司,油菜、菜豌豆、辣椒正筹备以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同时正在大力发展泡核桃种植作为我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贫困现状。

1.贫困人口和比重。辖13个村民小组,共6个自然村。下设9个党支部,共10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为20名。现有农户617户2280人,2015年录入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数199户,贫困人口819人,贫困发生率35.92%。

2.“五个一批”扶持情况。

表1:铜厂乡股水村委会“五个一批”扶持情况汇总表。

分类扶持措施户数备注。

发展生产一批90。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32。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0。

教育培训就业脱贫一批17。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3。

(四)致贫原因。

1.基础设施薄弱。股水村耕地多为山地,且分散不连片,水资源总体缺乏,在申报土地整理、烟田建设等项目时,达不到申报条件无法实施,机耕路、水利沟渠不配套,耕地抗灾能力差,群众劳动生产成本较大。近年来,各级都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但仍有自然村道路还是沙石路、土路,通行条件和通行能力仍然较差,群众生产、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仍然没有转变。

2.产业结构单一。烤烟产业独大,结构调整受群众思想观念、烤烟任务影响,步伐不快、效果不好。在股水村有菜碗豆种植专业合作社,但受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因素影响,群众收入不高;依托铜厂良好的生态,林果产业有一些发展及试验示范种植中药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主导产业、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仍然没有形成。

3.群众素质不高。村组干部、党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思想观念、发展意识、服务能力与当前市县对我们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党员和村组干部掌握适用技术少,发展意识淡泊,市场信息不灵,带头致富本领不强,对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脱“空”难度较大。受区位、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等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相对落后,在融入市场、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和合作模式上积极性不高,也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影响。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云南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乡为单位,以整乡推进、连片开发为主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着力抓好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统筹方案、综合开发,扫除贫困“死角”,巩固和提升扶贫开发成果,建立脱贫致富成效机制,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与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集中资金、合力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扶贫开发乡村建设规划,安排实施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科技推广、改善民生、基层党建等重点项目。创新项目资金整合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配合协调、良性互动的大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相互支撑的原则。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整合的工作力度,鼓励群众投工、投料、筹资,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和实施。广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集中全村之智,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形成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新局面。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缺什么补什么,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村,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坚持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需要帮扶的人群、最贫困的群众和条件较差的村、组。

四是坚持产业支撑与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项目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与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高全乡农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连片开发、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原则。项目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受益权、参与权和监督管理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项目实施透明度,突出解决好贫困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制约和影响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保资金项目进村入户,让贫困群众真正从扶贫开发中得到实惠。

六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全面实行报账制”的原则。严格按照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严格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拖欠、挤占和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加大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资金使用进行专项督察,杜绝项目和资金管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七是坚持整村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结合的原则。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二者相互促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将现阶段的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在较短的时间解决了贫困,也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八是坚持“党建带动,扶贫促进”的原则。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是一个复杂、繁琐、浩大的工程,为确保股水村项目推进实现预期目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扶贫开发项目推进到哪里,基层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管理。项目实施村组则通过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加强村党总支、党支部建设。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坚持采用“四议两公开”的方法,突出基层党组织对扶贫开发建设的领导作用,发挥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监督作用、评议作用,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目标。

按照精准扶贫六到村和“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活”的总体目标,通过2年建设,3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股水村实现村小组五通、农户五有、全村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村小组,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在村,“五通”,即:

——通道路。29个小组(自然村)进村公路硬化全覆盖,实现通达通畅。村内户道路硬化,干净整洁。

——通电力。村农网改造升级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实现同网同价。

——通饮水。安全饮水项目全覆盖,水源稳定的有自来水,没有稳定水源的有水窖。

——通广电。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确保有条件的群众能够收听、收看中央、云南省广播电视频道。

——通网络。互联网宽带村村通,村委会有电子商务平台。卫星手机通讯信号,自然村全覆盖。

2.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实“五有”。即:

——有房住。通过农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及异地搬迁,采取拆除重建、异地搬迁方式进行房屋改造,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确保户均有一套安居房。

——有产业。户均有一项以上增收产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产业发展规划要全覆盖。

——有学上。按照基础教育布局,确保农户孩子,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就近上学前班、上小学、上中学,合理负担上学费用。

——有就医。村委会卫生室,要按照“三房一室”规定,配备基本药品和医疗设备,有合格乡村医生,提高农村健康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基本要求。

——有技能。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就业技能、“两后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每个劳动力至少学会和掌握一门以上致富的实用技术。

3.全村到2017年末或者2020年前,必须做到“五达到”,并持续发展。即:

——收入指标达到。到2017年末或2020,全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指标达到或超过易门县平均水平。

——脱贫目标达到。到2017年末,全村达到如期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要求,确保全村贫困人口比重下降到5%以下,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消除。

——服务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完备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全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法治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各项村规民约,并有效执行,农村治安秩序井然,村民和村干部因违法犯罪现象减少或零发生为率,依法依规治村,成为法依治国的前提和坚实基础。

——文明指标达到。全村居住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成为美丽乡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精神文明全面展现;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家庭团结、邻里和睦、习惯科学的文明村风誉满全村。

村级五年发展规划集合

为加强治保会工作,充分发挥治保会优势,以创建“五好”治保会为工作目标,(组织建全,发挥作用好,消除隐患,安全防范好;化解矛盾,纠纷调处好;典型教育,法制宣传好;维护稳定,服务经济好),通过“四落实”(人员,待遇,制度,任务),形成“三化”(组织网络化,管理常态化,工作规范化),最终实现农村稳定这个目标,特制定20xx年初工作计划如下:

一、群防群治队伍的骨干。根据农村治安实际,治保会要充分发动群众,组建治安巡逻队伍,开展治安巡逻防火等工作,并对辖区的出租房屋,暂住人口,居住地进行检查,加强管理,严格登记制度,各村要因地制宜,采取邻里守望,院户联防,轮流值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巡逻防范,特别是在春播,秋收节日期间要扎实开展工作,切实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发案起到作用。

二、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调查处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治保干部土生土长,人头熟,情况明的优势,经常组织治保人员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三、情报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积极收索建立重大案件2小时,重大纠纷6小时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情况报告工作制,形成以派出所、责任区民警、村治保干部为依托的三级防控模式。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当好大箕镇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并深入辖区调研,指导各行政村成立治保组织,严格按照治保工作的条件选好、选足治保人员并积极协助大箕镇党委政府做好“人员,待遇,制度,任务”的落实。

都江堰市面对全域成都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新航程中扬帆快进的形势,经历大灾、沐浴大爱的都江堰,正处于乘势奋进、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都江堰市紧紧围绕成都市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部署,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推动文化旅游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率先突破,努力将都江堰打造成为成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开放前沿区、形象展示区,建成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生态田园化的国际旅游城市。都江堰市的乡村规划师应在各级党委、政府、规划局的指导下为把都江堰市建成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样板示范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20xx年都江堰市乡村规划师小组具体工作如下:

(一)都江堰市立足“全域”成都以城乡统筹为主线,以创新为关键,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为核心,以岷江和都江堰水系为脉络,依托青城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北部山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山丘特色种植区,“顺山依水”,构成以成灌快铁为骨干,五纵五射骨架路网为纽带,中心城区为重点,青城山度假旅游片区、蒲阳高技术产业片区为示范,若干风情旅游小镇为特色,新型旅游村落为基础的“一体两翼、北山南田、四级布局、网络生长”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城乡空间体系。都江堰市的乡村规划师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结合本镇特点提出该镇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为乡镇政府决策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二)科学地完善乡镇、新农村及专项规划编制。

以市域城镇体系为指导,按照“产城一体、两化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思路完成胥家镇、紫坪铺镇等总规修编工作。

以市域城镇一体化协调发展为目标,确定合理的居民点位置、规模、产业特点,科学完善新农村布局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给排水等专项规划。

(三)按照法律法规及乡镇发展要求,对乡镇政府投资项目、社会投资项目严格初审与流程申报工作。

(四)对乡镇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向政府与规划部门提出具体意见与解决办法。

(五)参与乡镇建设项目实施及后期管理工作。

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照设计要求、时间进度、质量标准进行建设,并了解项目在后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以后类似的项目中重复出现。

6、全面参与乡镇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申报、实施及后期管理工作并总结乡村规划工作经验,在完成好基本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按照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产业兴镇、城乡共融”的工作思路,围绕四态合一,主要做好以下亮点工作:

(一)推进“产业兴镇、城乡共融”

以中国道教青城“太极岛”为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启动农趣园(天马镇)、“田园香花”(青城山)、培养“家庭农庄”等项目。

(二)按照“三三联动”的要求,推进“十万亩猕猴桃聚集基地建设”、“都江堰市十万亩农经产业基地暨都市现代农业展示区建设”等项目工程建设,实现产业“一条龙”,成片推动产业,以产业带动旅游,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城市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加速发展,提高城镇化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开展“规划进万家”活动。将城市规划、乡村规划政策、形势、理论以及地方政府的各种相关政策,通过在各乡镇举办乡村规划讲座的方式,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乡村规划,了解目前的土地政策,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为农民办实事。推进土地整理、居民聚集点建设等工作的开展。

(四)力争做到乡村规划技术服务全覆盖,向未派驻的乡镇提供技术支持。

(一)田园村落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以都江堰市紫坪铺镇灾后重建后为例,参与的乡村规划师为张友国、陶蓓、郑耀、胡军。

(二)乡村规划师角色定位差异分析。从心理学、经济学以及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工作压力下,乡村规划师在工作中不同的角色定位;比较乡村规划师与城市规划师之间的异同;以期为乡村规划师培养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乡村规划师制度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意见。参与的乡村规划师为王洁、高翔、段荣刚、罗光亚。

2022年都江堰市乡村规划师小组组织一次外出学习考察,每个月进行一次小组交流会,每半年进行一次交流总结会,每年进行一次年终总结会。

在村两委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本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管理工作。

1、贯彻执行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省、市、县及乡镇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负责扶贫工作宣传及时将上级脱贫攻坚政策向群众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击舆论导向。

3、负责与镇扶贫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村进行沟通和联系,随时掌握各定点帮扶单位、干部结对帮扶动态,推进落实进度。

4、会同村两委班子因村因户制定帮扶措施,落实精准扶贫项目,负责本村各类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进度及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做好项目验收工作,并做好产业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

5、做好全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检查、资料统计上报工作。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原则,认真研判每户贫困户,不允许出现非整户识别、错评错退及漏评。

6、处理好镇、村两级精准扶贫上传下达工作,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7、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扶贫业务工作。

8、奖惩措施。

村级五年发展规划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十九大。

报告。

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所以,我认为要想让村振兴、让村的村民过上好日子,就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意义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2018年10月16日,在管区纪工委戴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学习参观了遵化市的四个村庄,尤其是沙石峪村,发扬的活愚公精神和山里各庄村“村企”联姻的经营模式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因地制宜,才是农村发展的方向。所以,按照组织和领导要求,我对张绪庄村作了发展规划,现在向大家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最基本的,就是看村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任职以来,我一边熟悉工作内容,一边深入村民当中调研走访,我发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确实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生火做饭的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燃烧柴火造成大气污染,最终会影响生存环境,“农村通上天然气,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还间接保护了环境。”

农村煤改气工程项目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有利于优化乡村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燃料向清洁化转变,促进美丽乡村和生态文建设。

为了加强我村的安全防范工作,创建文明村庄,预防全村盗窃案件的发生,保障全体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将在全村重点部位再增加10个摄像头。

一是产业建设方面。发展是首要任务,我出生在农村,深知产业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说一千、道一万,增加收入是关键,只有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才能够切切实实用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我感到,张绪庄村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紧邻宁河和滨海的区位,交通便捷,非常适合产业发展,要围绕产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每年都争取有改变有进步,最终构建成一套完善的产业体系,让张绪庄村的好日子无限持续下去。

二是人居环境方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要注意因地制宜,保护、保留乡村风貌。进一步亮化村庄增加路灯100盏。

三是依法依规办事方面。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必须按照程序办事,首先提供承包、出租、转让或出让用途说明,可行性。

报告。

等材料,填写村集体资源发包申请表并向镇三资办提出申请,然后村两委研究,形成初步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在镇主管部门及三资办监督下公开招投标,最后承包双方签订合同,村书记主任审核签字、盖村委会公章。

四是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结构,充分发挥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1、把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党支部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支委会议,研究此项工作,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贯穿于整个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2、高度重视发展新党员,尤其是要在农村生产第一线发展文化高的青年、妇女入党,充分发挥村级业余党校的阵地作用,定期开展性教育培训,着重解决党的力量较薄弱的村民组发展新党员和建立党小组的问题,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力度。

3、加强支部建设。党支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建强支部,加大党员的发展力度。

4、加大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力度,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培训加大教育力度,不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加强对要求入党先进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他们参加支部或党小组召开的会议,不断增强他们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6、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定向帮助和培养,严格考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三是村民自治方面。近些年来,村民自治在体现村民意志、保障村民权益、激发农村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村民自治不是说让村民自己管自己、村两委可以偷清闲。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认为,法治是自治的前提,我们会联合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村务治理的指导、对农村各类问题的预防和监管,绝不允许任何破坏法治、践踏自治的行为;德治是自治的基础,我们会进一步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增强农村地区的集体意识、法治精神和民主氛围,从根本上铲除损害自治的土壤。

村级发展规划范文收集

xx村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在实地调研并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拟定xx村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xx村地处xx镇西北部,距清xx镇x公里,与xx镇隔河相望,为xx片区中心村。全村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常驻人口xx人。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亩,山林面积xx亩。平均海拔高度在xx左右,地势较为平坦,属二高山气候,适宜烟叶、银杏、魔芋、贝母、五倍子、葡萄等经济作物生长。

地区种植葡萄xx亩,高山地区种植银杏xx亩、贝母xx亩、木瓜xx亩,生态农业产业规模达到xx亩左右。

二、目标定位通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开展一系列乡村振兴项目,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魅力xx。

三、规划年限2020年-2025年。

四、规划内容(一)巩固改善基础条件。

1.建成村级集中供水管理协会,规范运营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维护和改善供水条件。

3.规划新修及硬化村内产业路x公里。

4.规划路灯xx盏,新建垃圾收集点xx个。

5.完成《xx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1.在xx组规划建设标准化葡萄基地xx亩;在xx组规划建设样板型木瓜和茶叶种植基地xx亩;在xx组规划建设贝母、厚朴、木瓜等特色产业种植基地xx亩。新建标准化农业综合型厂房x座。

2.培育和招商引进农业专业合作社x家,为全村特色产业提供产销对接保障。

3.指导建设标准化农家乐和特色民宿x家,探索建设标准化康养模式。

4.围绕花天河流域发展特色旅游景点x处。

5.规划建设标准化山羊养殖基地x处。

(三)抓好乡风文明建设。

1.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学习教育。让乡邻互帮互学、互敬互爱、和谐共处,增强人民群众的活力氛围。

2.建立健全村级图书室,丰富百姓文化知识。规划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增设文化文娱设施设备,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

3.加大美丽乡村的建设力度,加强垃圾治理工程,洁化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文化品位。

4.组建1支文艺宣传队伍,建设x个村级文化广场,积极宣传乡村文明和村规民约,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的号召力,支委的凝聚力。

2.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紧密干群关系。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活动,确保支部“三会一课”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支部会明确村领导干部分工,通过组织生活会找出各自的不足,通过党员大会查漏补缺,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来促进集体的发展。

3.频繁组织“警示教育”,保证班子清廉。通过支部集中学习、组织专题活动等不同方式方法,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教育,让村支两委每个成员脑里绷紧一根弦、手里把握一个度,保持在为群众服务上是高效、清廉、干净。

4.认真做好xxx员的培养发展工作,结合本村实际,吸收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青年同志加入党组织,培养其成为优秀的后备干部力量。

五、组织机制(一)严格执行村务公开,规范村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是保障农村稳定的重要环节,我村将严格执行上级的“四议两公开”及相关规定,保障村民对村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有关财务制度、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

(二)做好计生服务工作,加强计生信息系统的管理。建立完善计生信息台账,并严格落实计划生育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生任务。

(三)重点关心帮扶五保、低保、残疾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不定期上门走访关爱,解决特殊群体的生活实际困难。

(四)切实做好综治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确保全村社会治安稳定。

(五)深化结对帮扶机制,持续稳定推进发展。继续深化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在驻村工作队撤走后,建立稳定的工作协调和沟通机制。争取建立第一书记长效机制,让第一书记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优势资源,在项目建设和资金计划方面多予以倾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五年工作目标已定,未来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力争把xx村打造成为环境优美、村民幸福、和谐稳定的美丽乡村。

村级发展规划范文收集

按照乡党委、政府对20xx年工作的具体部署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因地制宜,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村主任为组长,村委会副主任为副组长,党的小组长、无职党员、村民小组长为成员,认真做好20xx年康居示范点建设工作。

以村部为中心,以自然村庄连片进行规划,对一些分散户向中心村搬迁,不断改造和完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确保20xx年拆迁100户,康居示范点入住达到120户。

以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减负作为突破口,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和落实好高效农业建设工作。

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1、引进浙江客商来我村投资新扩种200亩美国“金满园”薄皮核桃兼种绿化苗木。

2、带动农户种植黄心山芋1000亩,杭白菊200亩。

3、引进不低于200万元的工业项目入驻乡工业集中区。

4、关注民生,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改善基础实施条件。

5、扶持一个返乡青年创办玉米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认真学习建设文明新村的先进典型经验,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进行消化和吸收。全面规划和落实好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村级五年发展规划村级五年规划范文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期稳定的总体目标,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精神18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自治区实施各种政策和政策,农业和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劳动力的输出,促进全村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具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期稳定、有利于人民的政策的实施,及时实现扶贫、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教育,“五个保证”支持,最低保障和农村综合疗法,努力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村.

(1)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为某地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领导下争取人们的心,做一个好工作在群众的工作,专注于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主导作用,团结和领导干部和群众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变化,敢于承担责任,并专注于改变干部的风格,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重点工程建设。

1.落实住房建设项目,配合民政部门落实住房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安居乐业.

2.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解决过境道路和周边矿山的环境污染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

1.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饮用水工程改造,使全村居民随时可以使用自来水.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年加固泥泞道路,完善渠系和绿地建设,美化明亮道路,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4)工业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将努力探索出适合盈瓦提村的种植模式,改变现有的玉米、小麦单一种植模式,发展新鲜玉米、林果、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农业.

2.集成育种资源.整合现有农户,建立养殖合作社,提高科技养殖水平,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有可能实行人户分离栽培模式,改善生活养殖环境.

3.支持和鼓励短期平稳企业到村落户,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农产品个体加工回收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4.在完成环境管理和美化的基础上,拓展庭院经济产业,发展乡村假日旅游.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堡垒作用.继续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村委会学习和团结,进一步提高村委会的凝聚力、执政能力和执行力;推进党政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廉洁节约型村级组织,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职责.集中精力制定目标,齐心协力,在大局中下棋,画好蓝图,抓牢实施,确保计划如期实现.

***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三推”是指,推行“六种模式”、推广农安县巴吉垒镇资产清查经验、推动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

——推行“六种模式”,即深入推行资源利用型、资产活化型、村企合作型、合作社带动型、资本运营型、“三农”服务型六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经济基础、产业状况、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因素,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种模式”进行再研究再对照,找准与本地推行的契合点,研究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盘活村级现有资产,鼓励进行合作化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比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增强”。

——推广农安县巴吉垒镇资产清查经验。参考借鉴农安县巴吉垒镇在资产清查工作中成立专班、宣传先进、阳光操作等经验做法,积极开展违规发包和乱占集体资源清查工作,挽回集体收益损失。同时,建立村集体资产定期清查、登记、评估和经营制度,实现资产规范化管理,杜绝村集体资产流失现象再度发生。

——推动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把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拔尖人才选拔到村班子中,提升村班子抓集体经济发展能力。采取乡镇领导督促、县乡教育培训、年底重点述职等方式,消除村班子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同时,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力度,全方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两帮”助力。

“两帮”是指,支部联建帮助建强集体经济、党员结对帮扶增强集体经济活力,即从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个层面,助力集体经济更好发展。

——支部联建帮助建强集体经济。积极推进组织联建,坚持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中心村带周边村,放大组织、产业、资金等要素效应。发挥强村、弱村的独特产业优势,充分整合两村的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找准最佳利益链接点,激发单元效能,壮大优势产业,实现强弱互补、产需平衡,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经济共同体。

——党员结对帮扶增强集体经济活力。推行“1+2+1”模式,即1名致富党员联系2名群众和1名困难党员。组织有带富能力的党员与创业农户对接帮扶,帮助抓服务、送技术、打品牌、提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志愿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最大帮扶效果。

扶持聚力。

培育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扶持”是指,中央和省集体经济扶持项目。通过做大做强扶持项目,发挥项目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建好集体经济扶持项目。通过压实责任、落实包保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做大做强扶持项目,发挥扶持资金最大效用。通过加强对工作落实和扶持项目的监督检查,实现扶持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全程跟踪问效。对好的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着力产生“立起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发挥项目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切实用中央和省扶持资金“撬动”长春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局。

村级发展规划范文收集

香樟坪村地处清太坪镇西北部,距清太坪集镇9公里,与大支坪镇隔河相望,为兴隆片区中心村。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333户1310人,常驻人口1345人。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80亩,山林面积亩。平均海拔高度在1100m左右,地势较为平坦,属二高山气候,适宜烟叶、银杏、魔芋、贝母、五倍子、葡萄等经济作物生长。

香樟坪村目前已形成由葡萄、银杏为主导产业,木瓜、厚朴、贝母等中药材为补充产业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全村二高山地区种植葡萄100亩,高山地区种植银杏1000亩、贝母300亩、木瓜200亩,生态农业产业规模达到2000亩左右。

通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开展一系列乡村振兴项目,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魅力香樟坪。

2020年-2025年。

(一)巩固改善基础条件。

1.建成村级集中供水管理协会,规范运营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维护和改善供水条件。

村级五年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员干部包联责任,花好村社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确保村社“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基层党员、驻村干部要深入一线了解百姓的需要、诉求,通过网络询问、调查问卷、实地座谈等形式,开展单独走访、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村(社区)班子和干部履职、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认证收集,分析研判,找出老百姓生活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按照“群众有期盼、组织有行动”的原则,发挥“一约两会三团”作用,通过“五议两公开”的路径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谋好谋实,确定一批具有代表性、普惠性和可行性的民生实事项目分布实施,并将项目、实施进度、完成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级五年发展规划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振兴农村的奋斗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向小康生活迈进。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员干部包联责任,花好村社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确保村社“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基层党员、驻村干部要深入一线了解百姓的需要、诉求,通过网络询问、调查问卷、实地座谈等形式,开展单独走访、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村(社区)班子和干部履职、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认证收集,分析研判,找出老百姓生活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按照“群众有期盼、组织有行动”的原则,发挥“一约两会三团”作用,通过“五议两公开”的路径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谋好谋实,确定一批具有代表性、普惠性和可行性的民生实事项目分布实施,并将项目、实施进度、完成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各项方针政策,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鼓励劳务输出,促进村域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具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落实惠民政策,如期实现脱贫,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教育、“五保”供养、低保、农村合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努力把英阿瓦提村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优村、经济强村。

(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夯实新疆稳定发展的基础。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引领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变化变革、敢于担当,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重点项目建设。

1.贯彻落实安居工程,配合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安居房政策,保证所有群众都安居乐业。

2、争取上级支持解决过境公路、周边矿场环境污染问题,

(三)基础设施建设。

1、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改造饮水工程,让全村百姓随时都能用上自来水。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年硬化泥泞的巷道道路,完善渠系、绿地建设,美化亮化巷道,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试点摸索适宜英阿瓦提村种植,改变现有的玉米、小麦这种简单、单一种植模式,发展鲜食玉米、林果、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农业。

2、整合养殖资源。整合现有的养殖户,成立养殖合作社,提升科技养殖水平,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如果可能实行人户分离养殖模式,改善居住和养殖环境。

3、支持和鼓励短平快企业在本村落地,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个体农产品加工循环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4、在完成环境治理和美化亮化的基础上,延伸庭院经济产业,发展农村度假旅游。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堡垒作用。继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班子的学习和团结,进一步提高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执政能力和执行力;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好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节约型的村级组织,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工作责任。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上下一条心,全局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的抓好落实,确保规划如期实现。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将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进度。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环境。认真摸排安全隐患,化解矛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抓好维稳、防汛、防火等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全村大局和谐稳定。

坝洲村辖5个村民小组,农户608户,人口2010人,耕地面积2751.92亩,主要村集体收入7万元,人均纯收入11280元,党员81名,村组干部6人。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目标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向小康生活迈进。

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户户都通了公路、自来水及生产生活用电。

2、9公里田间作业道奠定了农业规模发展和机械化作业基础。

3、7公里的沟渠疏浚及8口堰塘清淤大大减轻了自然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4、银洲大道及三洲路扩宽、振兴路的兴建方便了农户农副产品的运输,减轻了错车、会车的压力。

5、全长5公里的“亮化工程”路灯安装方便了老百姓晚上出行。

1、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有些堰塘、桥涵、水闸因常年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有待改造。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大多数分散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制约村经济发展。

3、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基础差、为民办事经济能力不足。

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坝洲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抓好村务和党务公开,村委会设立政务、财务公开栏,对村里的各项重大决策、财务开支、征用土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村干部工作目标等重大村务问题做到定期公布。

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议事制度,年终总结报告制度,财务管理公开监督制度等,完善村民监督机制,促进民主管理。

大力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展各种座谈演讲和实践活动,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加强“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得是干部,“村两委”班子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支部“双带致富”活动,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和塑造新风貌为实践平台,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和水平建设着力培养和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党组织战斗的堡垒作用,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根据《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和县级、乡镇级总体规划等,结合股水村实际,编制《易门县铜厂乡股水村脱贫发展规划(2015—2017年)》。

规划期限:2016—2017年,巩固提升期:2018—2020年。

(一)自然资源条件。

1.股水村概况。股水村民委员会,是全省扶贫工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村。地处铜厂乡东北面,距铜厂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乡道路为砖石路面,距易门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18.4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2121.4亩,最高海拔2345米,最低1750米,年平均气温13.5℃。东面邻股水村委会,南面邻龙泉街道、西山村委会,西邻铜厂,北邻碧多。辖米茂、股水、张家箐、者得箐、枇杷树、黄草岭等13个村民小组,共6个自然村。下设9个党支部,共10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为20名。

2.自然资源。最高海拔2345米,最低1750米,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850毫米,属冷凉型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土壤类型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酸性,适宜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经济收入:2014年整个村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1489.2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46.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畜牧业收入334.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2.4%;林业收入7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4%;其他收入387.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3285元。

农业方面:2014年,全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18亩,粮食产量132.13万公斤;大牲畜存栏432头,出栏430头;其中,生猪存栏2522头、出栏5189头,羊存栏499只、出栏388只。

特色产业:股水村委会的主要产业为种植烤烟、油菜、菜豌豆、辣椒。烤烟销售于烟草公司,油菜、菜豌豆、辣椒正筹备以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同时正在大力发展泡核桃种植作为我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贫困现状。

1.贫困人口和比重。辖13个村民小组,共6个自然村。下设9个党支部,共10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为20名。现有农户617户2280人,2015年录入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数199户,贫困人口819人,贫困发生率35.92%。

2.“五个一批”扶持情况。

表1:铜厂乡股水村委会“五个一批”扶持情况汇总表。

分类扶持措施户数备注。

发展生产一批90。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32。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0。

教育培训就业脱贫一批17。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3。

(四)致贫原因。

1.基础设施薄弱。股水村耕地多为山地,且分散不连片,水资源总体缺乏,在申报土地整理、烟田建设等项目时,达不到申报条件无法实施,机耕路、水利沟渠不配套,耕地抗灾能力差,群众劳动生产成本较大。近年来,各级都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但仍有自然村道路还是沙石路、土路,通行条件和通行能力仍然较差,群众生产、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仍然没有转变。

2.产业结构单一。烤烟产业独大,结构调整受群众思想观念、烤烟任务影响,步伐不快、效果不好。在股水村有菜碗豆种植专业合作社,但受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因素影响,群众收入不高;依托铜厂良好的生态,林果产业有一些发展及试验示范种植中药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主导产业、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仍然没有形成。

3.群众素质不高。村组干部、党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思想观念、发展意识、服务能力与当前市县对我们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党员和村组干部掌握适用技术少,发展意识淡泊,市场信息不灵,带头致富本领不强,对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脱“空”难度较大。受区位、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等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相对落后,在融入市场、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和合作模式上积极性不高,也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影响。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云南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乡为单位,以整乡推进、连片开发为主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着力抓好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统筹方案、综合开发,扫除贫困“死角”,巩固和提升扶贫开发成果,建立脱贫致富成效机制,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与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集中资金、合力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扶贫开发乡村建设规划,安排实施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科技推广、改善民生、基层党建等重点项目。创新项目资金整合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配合协调、良性互动的大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相互支撑的原则。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整合的工作力度,鼓励群众投工、投料、筹资,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和实施。广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集中全村之智,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形成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新局面。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缺什么补什么,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村,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坚持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需要帮扶的人群、最贫困的群众和条件较差的村、组。

四是坚持产业支撑与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项目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与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高全乡农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连片开发、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原则。项目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受益权、参与权和监督管理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项目实施透明度,突出解决好贫困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制约和影响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保资金项目进村入户,让贫困群众真正从扶贫开发中得到实惠。

六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全面实行报账制”的原则。严格按照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严格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拖欠、挤占和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加大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资金使用进行专项督察,杜绝项目和资金管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七是坚持整村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结合的原则。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二者相互促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将现阶段的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在较短的时间解决了贫困,也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八是坚持“党建带动,扶贫促进”的原则。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是一个复杂、繁琐、浩大的工程,为确保股水村项目推进实现预期目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扶贫开发项目推进到哪里,基层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管理。项目实施村组则通过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加强村党总支、党支部建设。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坚持采用“四议两公开”的方法,突出基层党组织对扶贫开发建设的领导作用,发挥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监督作用、评议作用,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目标。

按照精准扶贫六到村和“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活”的总体目标,通过2年建设,3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股水村实现村小组五通、农户五有、全村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村小组,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在村,“五通”,即:

——通道路。29个小组(自然村)进村公路硬化全覆盖,实现通达通畅。村内户道路硬化,干净整洁。

——通电力。村农网改造升级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实现同网同价。

——通饮水。安全饮水项目全覆盖,水源稳定的有自来水,没有稳定水源的有水窖。

——通广电。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确保有条件的群众能够收听、收看中央、云南省广播电视频道。

——通网络。互联网宽带村村通,村委会有电子商务平台。卫星手机通讯信号,自然村全覆盖。

2.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实“五有”。即:

——有房住。通过农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及异地搬迁,采取拆除重建、异地搬迁方式进行房屋改造,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确保户均有一套安居房。

——有产业。户均有一项以上增收产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产业发展规划要全覆盖。

——有学上。按照基础教育布局,确保农户孩子,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就近上学前班、上小学、上中学,合理负担上学费用。

——有就医。村委会卫生室,要按照“三房一室”规定,配备基本药品和医疗设备,有合格乡村医生,提高农村健康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基本要求。

——有技能。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就业技能、“两后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每个劳动力至少学会和掌握一门以上致富的实用技术。

3.全村到2017年末或者2020年前,必须做到“五达到”,并持续发展。即:

——收入指标达到。到2017年末或2020,全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指标达到或超过易门县平均水平。

——脱贫目标达到。到2017年末,全村达到如期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要求,确保全村贫困人口比重下降到5%以下,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消除。

——服务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完备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全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法治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各项村规民约,并有效执行,农村治安秩序井然,村民和村干部因违法犯罪现象减少或零发生为率,依法依规治村,成为法依治国的前提和坚实基础。

——文明指标达到。全村居住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成为美丽乡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精神文明全面展现;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家庭团结、邻里和睦、习惯科学的文明村风誉满全村。

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发展经济、社区治理、稳定社会、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结合我社区实际,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特制订2021-2025年五年发展规划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党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践规则》和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立足社区实际,奋发作为,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乡村振兴等到全面推进。

依托启动“十四五”规划以及迎接“建党百年”的关键节点,结合社区优势和发展状况,推动社区多样化发展,继续坚持党委对各项工作的统领,坚持经济统管,人事统领,走壮大集体经济为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集体企业姓“公”不姓“私”,坚持发展理念不动摇,以建安公司、卓越置业公司、物业公司三大企业为主,逐步退城进园,利用好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盘活资产,确保社区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抓好社区治理,打造“生态宜居、居富民强、文化繁荣、政治稳定、风清气正”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社区;进一步提升居民福祉。经过五年发展,到2025年底,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5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

1、班子建设。

以党建统领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创“泰山先锋”、“齐鲁先锋”党组织为目标,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抓好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做到分工合理,职责科学、清正廉洁、齐心干事,加强后备年轻干部培养。一是强化“两委”干部培训,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及战斗力。任期内,每年开展“两委”干部培训班2次,通过实地学习、外出参观等形式,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发展经验,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三是抓好党委和村委会换届工作,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任期内培养后备干部3-5名,为班子补充新鲜血液。

2、招商引资。

紧紧借助北部城市发展机遇,围绕退城进园和资源整合的目标,进一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抓好高新区小微产业园建设和招商服务;二是抓好七组腾空土地开发利用;三是多种方式抓好亿嘉建材城闲置商铺招商,盘活资产,扩大经营,搞活市场;四是计划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3个。

3、对上争取。

一是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对农业产业、科技项目、招商引资等各方面扶持资金、政策的对上争取。

二是对接住建局,对向阳街北段沿线、长山街至向阳街工业四路沿线进行景观打造,同时,督促向阳街至桃园街段工业四路建设及景观打造。

三是做好**小区路网配套南北中心街进行建设;。

四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引进小学-初中一体学校一处,丰富北部城区教育资源,以此带动北部城区经济更快发展;。

五是做好退城进园扶持政策的争取工作;。

4、项目建设。

一是两栋小高层居民楼建设完成,全面完成整个小区的配套建设;。

二是做好高新区小微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

三是完成长山街北端、老工业园和腾空土地的房产开发建设;。

四是抓好养老服务、老年医疗工作,提升医务室职能和医疗检查设备升级,努力打造老年康养、老年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五是利用康王河两岸自然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南岸建设亲子游乐园项目,在北岸建设垂钓园项目,把康王河两岸打造成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做好康王河两岸综合利用和开发建设并投入运营。

5、企业发展。

加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营,围绕服务城市的目标,重点培植建安公司、卓越置业房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三家集体企业,企业上交有较大增长。

6、民生实事。

一是结合小学、初中落户社区的资源优势,建设高标准幼儿园一所;。

二是进一步提升新建小区的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区净化和秩序化管理,打造居民文明,社区和谐,环境优美的高标准居民小区;。

三是抓好社区热力改造,提升居民居住环境,使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四是抓好社区“幸福食堂”建设运营,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品牌;。

五是根据我们的经济发展状况,争取在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待遇有所提升;。

六是抓好康王河北公益性墓地建设;。

七是加强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组建文艺队,培养家庭妇女和文艺青年为文艺骨干,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堡垒作用。坚持落实党建统领,抓班子、强队伍,严格落实中央、省、市从严治党的精神,加强支部工作建设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基石”工程,进一步提高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及号召力;党委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在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深入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加大“三务”公开力度,提升依法治村水平,为我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工作责任。以党委书记为核心,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坚定不移抓好规划落实。细化规划,制定发展台账,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责任人及工作时限,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将5年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量化、责任化,责任到人,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进度。同时,强化监督,定期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强化群众监督,提高工作实效。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5年发展规划并公示公开,欢迎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监督,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到发展规划的落实中来,充分吸纳群众意见,汇聚民智,提高规划执行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强化民主监督,促进工作进度,确保发展规划按照进度落实落地。

4、密切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切实提升群众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环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发展规划落实落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力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领雁工程”,健全完善村社书记常态学习、集中轮训机制,助力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开展,昨天上午,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暨“耕耘者说”村社书记讲堂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林根出席活动。

在今年村(社区)组织换届中,梧桐街道、乌镇镇被列为省级试点。为全力做好村社换届工作,桐乡围绕“先定事、后选人”的导向,进一步推动换届工作融入发展全局,全市各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征集民情民意,认真谋划五年发展规划。

现场,来自开发区(高桥街道)三村村、梧桐街道桃园村、凤鸣街道合星村等11位村(社区)书记,结合各村实际,依次上台进行交流发言。崇福镇湾里村未来五年将实施“137”发展计划,抓好农旅主线;洲泉镇石山头村将以苏台高速为契机,算好“大局账、经济账、民生账”,驶入发展“快车道”;梧桐街道桃园村将探索“槜李+文化+旅游”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民富村美……在1个多小时的交流汇报中,一项项规划、一张张蓝图展现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眼前,让大家倍感振奋。

桃园村党总支书记凌峰说,作为一名村书记“新人”,“耕耘者说”讲堂不仅开拓了他的视野,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启示。“接下来,我会结合桃园村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网格,对我们的五年规划作进一步修改,使其真正符合广大村民的利益。”凌峰说。

乌镇镇横港村党总支书记沈莉表示:“乌镇是村社换届省级试点,我们将认真谋划好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把横港村建设得更好。”

陈林根在点评时充分肯定了11位村(社区)书记的发言,他表示,我市各村(社区)未来五年要稳健发展,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做到积极主动谋事业;要把能力展示在“善干事”上,做到本领过硬素质强;要把担当体现在“干成事”上,做到全力以赴抓发展。陈林根希望,各位村(社区)书记要以百姓为本,牢记职责,不负重任,扎根基层务实干,全力以赴谋新篇。

此次活动还结合村社换届相关要求,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业务培训辅导》《乡村振兴视野下基层党建创新与实践》《农村建设全域秀美》等业务培训。

我村已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工作,新的“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步调一致,已满怀信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振兴乡村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农村发展方向。村“两委”班子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2021年至2025年的五年任期目标和发展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一系列重要理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经济、服务为民为中心,以提高农民利益为目标,以新型农业化为动力,以调整经济发展结果为先导,以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引,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1、搞好以党总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村“两委”干部实施考核管理。实行工作明确、责任分工、管理到人,建立完善以当务工、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为重点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实行。

2、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实行“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彻底改变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工作作风,加强“三严三实”教育,使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把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3、切实做好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把年轻有能力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成熟8名党员,帮助村民发展经济,增加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先力,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且加强乡土人才作用的发挥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一)2021年任期目标和规划。

1、进一步夯实基础,巩固脱贫成果,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着眼乡村振兴。

2、加强村风民风治理,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确保任期内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无传销活动,无邪教组织,无重大治安事件。

3、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切实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严则,努力将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二)2022年任期目标和规划。

1、每个屯有公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以上,达到全村美化亮化。

2、结合实际,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种类和种植模式种植模式应改尽改,特别加大油茶品种和规模的种植,让农民稳定增收。

(三)2023年任期目标和规划。

1、全村沿公路、有条件农户的院内门前,科学规划中花种树,达到美化、绿化,清洁舒适。

2、对各屯还有石砂路进行硬化,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四)2024年任期目标和规划。

1、争取上级资金和部门支持,搞好各屯内排污沟和农田水沟的整治,确保农民群众健康生活和有效保护基本农田。

(五)2025年任期目标和规划。

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引进有实力的能人、经商户、老板投资开发旅游、农家乐、游乐场,使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总之,村中无小事,事事谋发展;村民无小事,事事想致富。在今后的五年任职期间,我们要创抓机遇,寻求支持,重点做好民情、顺应民心、切合实际的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村级五年发展规划村级五年规划集合

规划是指个人或组织制定的全面、长远的发展规划。它是对未来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和思考,是对未来一整套行动的规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发展经济、社区治理、稳定社会、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结合我社区实际,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特制订2021-2025年五年发展规划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党建统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践规则》和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立足社区实际,奋发作为,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乡村振兴等到全面推进。

依托启动“十四五”规划以及迎接“建党百年”的关键节点,结合社区优势和发展状况,推动社区多样化发展,继续坚持党委对各项工作的统领,坚持经济统管,人事统领,走壮大集体经济为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集体企业姓“公”不姓“私”,坚持发展理念不动摇,以建安公司、卓越置业公司、物业公司三大企业为主,逐步退城进园,利用好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盘活资产,确保社区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抓好社区治理,打造“生态宜居、居富民强、文化繁荣、政治稳定、风清气正”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社区;进一步提升居民福祉。经过五年发展,到2025年底,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5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

1、班子建设。

以党建统领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创“泰山先锋”、“齐鲁先锋”党组织为目标,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抓好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做到分工合理,职责科学、清正廉洁、齐心干事,加强后备年轻干部培养。一是强化“两委”干部培训,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及战斗力。任期内,每年开展“两委”干部培训班2次,通过实地学习、外出参观等形式,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发展经验,提高综合素质。二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三是抓好党委和村委会换届工作,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任期内培养后备干部3-5名,为班子补充新鲜血液。

2、招商引资。

紧紧借助北部城市发展机遇,围绕退城进园和资源整合的目标,进一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抓好高新区小微产业园建设和招商服务;二是抓好七组腾空土地开发利用;三是多种方式抓好亿嘉建材城闲置商铺招商,盘活资产,扩大经营,搞活市场;四是计划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3个。

3、对上争取。

一是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对农业产业、科技项目、招商引资等各方面扶持资金、政策的对上争取。

二是对接住建局,对向阳街北段沿线、长山街至向阳街工业四路沿线进行景观打造,同时,督促向阳街至桃园街段工业四路建设及景观打造。

三是做好**小区路网配套南北中心街进行建设;。

四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引进小学-初中一体学校一处,丰富北部城区教育资源,以此带动北部城区经济更快发展;。

五是做好退城进园扶持政策的争取工作;。

4、项目建设。

一是两栋小高层居民楼建设完成,全面完成整个小区的配套建设;。

二是做好高新区小微产业园项目开发建设;。

三是完成长山街北端、老工业园和腾空土地的房产开发建设;。

四是抓好养老服务、老年医疗工作,提升医务室职能和医疗检查设备升级,努力打造老年康养、老年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五是利用康王河两岸自然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南岸建设亲子游乐园项目,在北岸建设垂钓园项目,把康王河两岸打造成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做好康王河两岸综合利用和开发建设并投入运营。

5、企业发展。

加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营,围绕服务城市的目标,重点培植建安公司、卓越置业房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三家集体企业,企业上交有较大增长。

6、民生实事。

一是结合小学、初中落户社区的资源优势,建设高标准幼儿园一所;。

二是进一步提升新建小区的绿化、亮化、硬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区净化和秩序化管理,打造居民文明,社区和谐,环境优美的高标准居民小区;。

三是抓好社区热力改造,提升居民居住环境,使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四是抓好社区“幸福食堂”建设运营,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品牌;。

五是根据我们的经济发展状况,争取在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待遇有所提升;。

六是抓好康王河北公益性墓地建设;。

七是加强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组建文艺队,培养家庭妇女和文艺青年为文艺骨干,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堡垒作用。坚持落实党建统领,抓班子、强队伍,严格落实中央、省、市从严治党的精神,加强支部工作建设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党建基石”工程,进一步提高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及号召力;党委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服从党委的统一领导,在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深入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加大“三务”公开力度,提升依法治村水平,为我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工作责任。以党委书记为核心,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坚定不移抓好规划落实。细化规划,制定发展台账,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责任人及工作时限,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将5年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量化、责任化,责任到人,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进度。同时,强化监督,定期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强化群众监督,提高工作实效。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5年发展规划并公示公开,欢迎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监督,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到发展规划的落实中来,充分吸纳群众意见,汇聚民智,提高规划执行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强化民主监督,促进工作进度,确保发展规划按照进度落实落地。

4、密切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任务,深入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切实提升群众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环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发展规划落实落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根据《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和县级、乡镇级总体规划等,结合股水村实际,编制《易门县铜厂乡股水村脱贫发展规划(2015—2017年)》。

规划期限:2016—2017年,巩固提升期:2018—2020年。

(一)自然资源条件。

1.股水村概况。股水村民委员会,是全省扶贫工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村。地处铜厂乡东北面,距铜厂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到乡道路为砖石路面,距易门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18.4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2121.4亩,最高海拔2345米,最低1750米,年平均气温13.5℃。东面邻股水村委会,南面邻龙泉街道、西山村委会,西邻铜厂,北邻碧多。辖米茂、股水、张家箐、者得箐、枇杷树、黄草岭等13个村民小组,共6个自然村。下设9个党支部,共10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为20名。

2.自然资源。最高海拔2345米,最低1750米,年平均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850毫米,属冷凉型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土壤类型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酸性,适宜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经济收入:2014年整个村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1489.2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46.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畜牧业收入334.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2.4%;林业收入7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0.4%;其他收入387.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3285元。

农业方面:2014年,全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18亩,粮食产量132.13万公斤;大牲畜存栏432头,出栏430头;其中,生猪存栏2522头、出栏5189头,羊存栏499只、出栏388只。

特色产业:股水村委会的主要产业为种植烤烟、油菜、菜豌豆、辣椒。烤烟销售于烟草公司,油菜、菜豌豆、辣椒正筹备以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同时正在大力发展泡核桃种植作为我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贫困现状。

1.贫困人口和比重。辖13个村民小组,共6个自然村。下设9个党支部,共10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为20名。现有农户617户2280人,2015年录入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数199户,贫困人口819人,贫困发生率35.92%。

2.“五个一批”扶持情况。

表1:铜厂乡股水村委会“五个一批”扶持情况汇总表。

分类扶持措施户数备注。

发展生产一批90。

易地搬迁脱贫一批32。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0。

教育培训就业脱贫一批17。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13。

(四)致贫原因。

1.基础设施薄弱。股水村耕地多为山地,且分散不连片,水资源总体缺乏,在申报土地整理、烟田建设等项目时,达不到申报条件无法实施,机耕路、水利沟渠不配套,耕地抗灾能力差,群众劳动生产成本较大。近年来,各级都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但仍有自然村道路还是沙石路、土路,通行条件和通行能力仍然较差,群众生产、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仍然没有转变。

2.产业结构单一。烤烟产业独大,结构调整受群众思想观念、烤烟任务影响,步伐不快、效果不好。在股水村有菜碗豆种植专业合作社,但受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因素影响,群众收入不高;依托铜厂良好的生态,林果产业有一些发展及试验示范种植中药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主导产业、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仍然没有形成。

3.群众素质不高。村组干部、党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思想观念、发展意识、服务能力与当前市县对我们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党员和村组干部掌握适用技术少,发展意识淡泊,市场信息不灵,带头致富本领不强,对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脱“空”难度较大。受区位、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等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相对落后,在融入市场、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和合作模式上积极性不高,也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影响。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云南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乡为单位,以整乡推进、连片开发为主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着力抓好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统筹方案、综合开发,扫除贫困“死角”,巩固和提升扶贫开发成果,建立脱贫致富成效机制,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与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集中资金、合力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扶贫开发乡村建设规划,安排实施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科技推广、改善民生、基层党建等重点项目。创新项目资金整合方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配合协调、良性互动的大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多措并举、相互支撑的原则。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整合的工作力度,鼓励群众投工、投料、筹资,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和实施。广泛动员一切社会力量,集中全村之智,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形成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新局面。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缺什么补什么,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村,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在规划编制和资金、物资的投放上,坚持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需要帮扶的人群、最贫困的群众和条件较差的村、组。

四是坚持产业支撑与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项目村特有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与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高全乡农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连片开发、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原则。项目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受益权、参与权和监督管理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项目实施透明度,突出解决好贫困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制约和影响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确保资金项目进村入户,让贫困群众真正从扶贫开发中得到实惠。

六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全面实行报账制”的原则。严格按照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严格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拖欠、挤占和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加大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资金使用进行专项督察,杜绝项目和资金管理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

七是坚持整村推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结合的原则。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二者相互促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将现阶段的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在较短的时间解决了贫困,也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八是坚持“党建带动,扶贫促进”的原则。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是一个复杂、繁琐、浩大的工程,为确保股水村项目推进实现预期目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扶贫开发项目推进到哪里,基层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管理。项目实施村组则通过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加强村党总支、党支部建设。管理使用项目资金坚持采用“四议两公开”的方法,突出基层党组织对扶贫开发建设的领导作用,发挥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监督作用、评议作用,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员干部的群众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目标。

按照精准扶贫六到村和“新产业、新发展、新生活”的总体目标,通过2年建设,3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股水村实现村小组五通、农户五有、全村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村小组,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在村,“五通”,即:

——通道路。29个小组(自然村)进村公路硬化全覆盖,实现通达通畅。村内户道路硬化,干净整洁。

——通电力。村农网改造升级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实现同网同价。

——通饮水。安全饮水项目全覆盖,水源稳定的有自来水,没有稳定水源的有水窖。

——通广电。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确保有条件的群众能够收听、收看中央、云南省广播电视频道。

——通网络。互联网宽带村村通,村委会有电子商务平台。卫星手机通讯信号,自然村全覆盖。

2.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实“五有”。即:

——有房住。通过农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及异地搬迁,采取拆除重建、异地搬迁方式进行房屋改造,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确保户均有一套安居房。

——有产业。户均有一项以上增收产业,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增收产业发展规划要全覆盖。

——有学上。按照基础教育布局,确保农户孩子,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就近上学前班、上小学、上中学,合理负担上学费用。

——有就医。村委会卫生室,要按照“三房一室”规定,配备基本药品和医疗设备,有合格乡村医生,提高农村健康服务水平,做到小病不出村基本要求。

——有技能。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就业技能、“两后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每个劳动力至少学会和掌握一门以上致富的实用技术。

3.全村到2017年末或者2020年前,必须做到“五达到”,并持续发展。即:

——收入指标达到。到2017年末或2020,全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指标达到或超过易门县平均水平。

——脱贫目标达到。到2017年末,全村达到如期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要求,确保全村贫困人口比重下降到5%以下,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消除。

——服务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完备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全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法治指标达到。建立健全各项村规民约,并有效执行,农村治安秩序井然,村民和村干部因违法犯罪现象减少或零发生为率,依法依规治村,成为法依治国的前提和坚实基础。

——文明指标达到。全村居住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成为美丽乡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精神文明全面展现;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家庭团结、邻里和睦、习惯科学的文明村风誉满全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

在新会区罗坑镇,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关于沟通、信任、认同的故事很多。近年来,罗坑镇通过实施“头雁”培育“十个一”工程,培育了一批政治上合格、经济上廉洁、能力上胜任、工作上尽职的村级“头雁”。

实施“十个一”工程精心培育“头雁”

为培养“头雁”,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后,结合“头雁”培育“十个一”工程,罗坑镇党建办常态化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和后备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重走红色道路,贯彻落实导师制。由该镇各驻村组领导担任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导师,通过“心贴心地谈、肩并肩地走”,为“头雁”指点迷津,解难答疑,有针对性地对“头雁”进行培养,协助“头雁”带领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同心同德、奋勇前行。同时,该镇邀请上级部门领导、业务骨干为村干部开展培训20多场,进一步增强村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履职能力。

罗坑镇的“头雁”们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

躬行实践投入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党员,村民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包括应急救援、矛盾调解、政策咨询、法律帮助、清洁家园等。无论是政策大事,还是邻里关系小事,我们都设立了红色服务热线,24小时专人接听,全天候为群众提供红色服务。”林焕洋介绍说。

下沙村“积分+红色服务不打烊”启动仪式现场。

亮出“十四五”规划蓝图确定各村发展目标。

“未来5年,南联村希望借助国道g240,及自身的生态产品和生态环境优势,引进工业园区或生态产业园区,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另外,进一步推进民心工程建设,如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维修‘老人之家’,为所有村边鱼塘设置护栏。”凡启红说。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扛起“双示范、当窗口”使命担当,做好村民的“跑腿员”,立足自身岗位,守住初心,担当务实,切实提升村民幸福感、归属感,为绘就“五彩嘉兴”,打造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贡献新民力量。结合新民村实际,制定五年工作规划。

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和学习。建设一支高效运作、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奉献于村建设事业的村委会班子团队,切实履行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各项职能。加强村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建设,一切为了民众,一切依靠村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村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党建引领,组团服务,积极发挥网格长、微网格长的作用,深根入户,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优势,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围绕党建总要求,明确实施方案,强化工作部署,通过网格支部分类分层开展学习教育,确保不留空白,打造富有新民村特色的党建队伍,提升党员服务影响力,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新形态。

加快对老自然小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村9.7公里乡道亮化;实现通组达户水泥路维修提升8公里;农田机耕路硬化提升5公里,完成农业泵站改造和新建20余个,实现3a级景区村庄正常运营,积极争取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切实为农户提升获得感。

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全域秀美工作,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才能真正“秀美新民”。时时“回头看”,建立网格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网格环境卫生进行自查,让农户驰而不息对待环境整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常常“来分享”,利用村妇联已有的优美庭院整治经验,常态化分享整治效果,潜移默化改变农户观念,并通过垃圾分类、微嘉园积分有奖兑换等常态化活动,有效助力环境整治,实现秀美乡村。

新民村以传统农耕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在结合农村土地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上,利用新传媒新渠道,拓宽农业产业链,帮扶助农,打造新民村特有的农业水果供应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景区村庄提档升级,充分开发乡旅资源,切实将传统村落转变为美丽经济,拓宽增收渠道。

坝洲村辖5个村民小组,农户608户,人口2010人,耕地面积2751.92亩,主要村集体收入7万元,人均纯收入11280元,党员81名,村组干部6人。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目标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向小康生活迈进。

1、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户户都通了公路、自来水及生产生活用电。

2、9公里田间作业道奠定了农业规模发展和机械化作业基础。

3、7公里的沟渠疏浚及8口堰塘清淤大大减轻了自然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4、银洲大道及三洲路扩宽、振兴路的兴建方便了农户农副产品的运输,减轻了错车、会车的压力。

5、全长5公里的“亮化工程”路灯安装方便了老百姓晚上出行。

1、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有些堰塘、桥涵、水闸因常年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有待改造。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全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大多数分散经营,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制约村经济发展。

3、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基础差、为民办事经济能力不足。

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坝洲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抓好村务和党务公开,村委会设立政务、财务公开栏,对村里的各项重大决策、财务开支、征用土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村干部工作目标等重大村务问题做到定期公布。

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议事制度,年终总结报告制度,财务管理公开监督制度等,完善村民监督机制,促进民主管理。

大力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展各种座谈演讲和实践活动,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加强“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得是干部,“村两委”班子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支部“双带致富”活动,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和塑造新风貌为实践平台,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和水平建设着力培养和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党组织战斗的堡垒作用,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期稳定的总体目标,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精神18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自治区实施各种政策和政策,农业和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劳动力的输出,促进全村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具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期稳定、有利于人民的政策的实施,及时实现扶贫、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教育,“五个保证”支持,最低保障和农村综合疗法,努力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村.

(1)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为某地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领导下争取人们的心,做一个好工作在群众的工作,专注于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主导作用,团结和领导干部和群众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变化,敢于承担责任,并专注于改变干部的风格,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重点工程建设。

1.落实住房建设项目,配合民政部门落实住房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安居乐业.

2.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解决过境道路和周边矿山的环境污染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

1.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饮用水工程改造,使全村居民随时可以使用自来水.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年加固泥泞道路,完善渠系和绿地建设,美化明亮道路,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4)工业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将努力探索出适合盈瓦提村的种植模式,改变现有的玉米、小麦单一种植模式,发展新鲜玉米、林果、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农业.

2.集成育种资源.整合现有农户,建立养殖合作社,提高科技养殖水平,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有可能实行人户分离栽培模式,改善生活养殖环境.

3.支持和鼓励短期平稳企业到村落户,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农产品个体加工回收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4.在完成环境管理和美化的基础上,拓展庭院经济产业,发展乡村假日旅游.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堡垒作用.继续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村委会学习和团结,进一步提高村委会的凝聚力、执政能力和执行力;推进党政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廉洁节约型村级组织,为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职责.集中精力制定目标,齐心协力,在大局中下棋,画好蓝图,抓牢实施,确保计划如期实现.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各项方针政策,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鼓励劳务输出,促进村域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具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落实惠民政策,如期实现脱贫,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教育、“五保”供养、低保、农村合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努力把英阿瓦提村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优村、经济强村。

(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夯实新疆稳定发展的基础。以争取人心、做好群众工作为统领,以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为重点,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引领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变化变革、敢于担当,着力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重点项目建设。

1.贯彻落实安居工程,配合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安居房政策,保证所有群众都安居乐业。

2、争取上级支持解决过境公路、周边矿场环境污染问题,

(三)基础设施建设。

1、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改造饮水工程,让全村百姓随时都能用上自来水。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逐年硬化泥泞的巷道道路,完善渠系、绿地建设,美化亮化巷道,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四)产业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试点摸索适宜英阿瓦提村种植,改变现有的玉米、小麦这种简单、单一种植模式,发展鲜食玉米、林果、庭院经济相结合的新型混合农业。

2、整合养殖资源。整合现有的养殖户,成立养殖合作社,提升科技养殖水平,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如果可能实行人户分离养殖模式,改善居住和养殖环境。

3、支持和鼓励短平快企业在本村落地,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个体农产品加工循环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4、在完成环境治理和美化亮化的基础上,延伸庭院经济产业,发展农村度假旅游。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堡垒作用。继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班子的学习和团结,进一步提高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执政能力和执行力;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好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节约型的村级组织,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工作责任。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上下一条心,全局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的抓好落实,确保规划如期实现。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将目标进一步细化、量化,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进度。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环境。认真摸排安全隐患,化解矛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抓好维稳、防汛、防火等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全村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