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旅游心得体会(优秀23篇)

小编: 琉璃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参考。

都江堰心得体会

都江堰是一处充满神秘感和古老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是全球灌溉工程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璀璨明珠。

这次旅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都江堰的美丽和神秘。首先,我惊叹于这片土地的美丽景色,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尤其是在春夏季节,绿树成荫,江水清澈,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同时,我也对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秦国时期。在这里,我了解到了都江堰的灌溉系统是由渠首和灌溉渠道组成的,而渠首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能够控制流入灌区的洪水,并使其余水流流入农田,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都江堰,我还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博物馆,了解到了都江堰水利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博物馆中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物,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这次都江堰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我相信,这次旅行将会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之一。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暑假期间,我们一家人去了四川成都旅游。我们去了乐山,峨眉山,都江堰,映秀,金立,武侯祠,金沙遗址,熊猫基地。印象最深的是都江堰、映秀、熊猫基地。

我们先去了都江堰,世界上唯一的无坝水利工程,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们在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它由宝瓶口、分水鱼嘴和飞沙堰组成。有机合作、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溉、分洪减灾,具有“四分六、抗旱”的效果。此后,不仅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水,也保证了当地农业生产的灌溉需求。当我们站在瓶子的顶端,看着脚下汹涌的河水,不禁会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古都江堰依然造福四川人民。

参观完都江堰,我们来到了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映秀。一边是一排排重建的具有羌族民居特色的新房,另一边是宣口中学旧址,留作纪念。听了介绍,知道汶川地震死了很多同学,心里很难受。我去捐钱,送花。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研究地震的科学家,帮助人们减少地震的发生。

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熊猫基地。我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熊猫,拖着棕色的长尾巴在操场上自由玩耍。有两只小熊猫好像在说话!我还在熊猫动物园看到了大熊猫。他们胖乎乎的,“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外套”,鼓着一个大大的圆肚子。白皙的脸上长着两只黑眼睛,大大的黑眼睛,就像戴了一副墨镜,很可爱。

这次旅行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收获了很多,玩得很开心。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提起独惠岩,人们会想到宏伟而广阔的水利工程,其清澈的溪流渗入数千英里的沃土,从而创造了今天美丽的天府之国。这个假期,我走近都江堰,瞥见了她的脸。我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们到达都江堰时,我们正在沿河参观这个令人惊叹的项目。

一进景区大门,就能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岷江奔腾而下,浩浩荡荡,巨浪奔腾;水很绿,两岸的树山倒映在水中;这座山高耸入云。虽然已经入冬,但山上的树木依然挺拔,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见证着这个水利工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塔楼和亭台楼阁隐约暴露在丛林之间,仿佛置身仙境。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电缆桥。我一上桥,摇晃的桥打断了我的思绪。这时,我吓坏了。桥下咆哮的河水让人不寒而栗。——桥好像随时都会倒。我赶紧走过电缆桥,跑到鱼的口边。这里已经人山人海,大家互相推挤着冲向围墙,我们在一起了。这一刻,我看到了浩瀚的闽江水,像是被施了魔法,有意识地分开了,在水师里有雪白的波浪和涟漪,很美。后来一个导游阿姨说;“这里是引水堤。在岷江,岷江的水分为内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内江是灌溉用水。”我带着一种理解的感觉听着,渐渐入迷。转眼间,我们来到了沙飞韦尔。在堰上,清澈的河水拍着大坝,像是在抚摸,一点也没有突如其来的涌水。但导游阿姨说:“这个沙飞堰是引水大堤和宝口口之间的一个低滚坝。当水位上升时,内江多余的水流和泥沙将被排放到外江,从而保证了灌区的安全。这样灌溉渠就不会堵了。”我仿佛身临其境般倾听着,看到在水涨的时候,河水的急流和箭矢从这里经过,这里分流的景象是那么壮观。我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李冰的坚韧不拔,当时科技工程的卓越,其雄伟的外表显示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经过沙飞堰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像瓶口一样的狭窄缝隙。原来有一个密如蛛网的通道系统。啊!这么宏伟的水利工程,世界独一无二!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造福后代,对古人有着前所未有的尊重!

今天的都江堰依然美丽壮观,地震并没有动摇她。下山走出门后,城市还是那么繁华,新建的建筑已经从地上拔地而起。短短两年时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没有地震创伤,人们很幸福。这个项目就像一座纪念碑。她和这座城市雄辩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有创造人类奇迹的智慧和力量。

都江堰旅游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妈妈姐姐来到都江堰。

当我们到达都江堰时,我们沿着河边走,看到了都江堰美丽的风格。

一进景区大门,就能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岷江奔腾而下,浩浩荡荡,河水十分清澈,两岸绿树倒映在水中;群山壮丽,树木挺拔。走在小道上,树木的芳香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神奇美丽的仙境,让人神清气爽。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电缆桥。我一上桥,颤抖的感觉就把我吓坏了。桥下汹涌的河水让我心慌,冷风吹来,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这座桥摇晃着,好像随时都会倒塌。我心里慌了,赶紧带着妈妈和妹妹过桥,跑到鱼的嘴边。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每个人都想看看这条神奇的河流,我们渴望越过它。这时,我看到了广阔的闽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有意识地分开,泛着层层雪白的波浪,非常美丽壮观。

望着滔滔江水,不禁想起古人的智慧。古代有洪水的时候,人们很无奈。直到李冰的出现,他巧妙地分流河道,灌溉了一些田地,继续流了一些。李冰花了多大的毅力才把河水改道,花了多大的脑筋才想出这个绝妙的主意!

在游览风景的同时,也赞叹古人无限的毅力和智慧!

这个暑假,我学会了毅力和智慧并存,我很开心,也很激动!

文档为doc格式。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诗人单淳曾在《灌阳竹枝词》中写道:“杜江河充满了水,人们开车奔向岸边。”诗人用巧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座神奇的都江堰。暑假期间,我体验了都江堰的美丽。

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玉兰电缆桥。索桥用铁索绑在半山腰,就像一股风挂在半空中,只有游丝在抱它。只是远远的看着,我已经是打了个寒颤,害怕了。人们走在索桥上,一个个紧握着护栏,然后一步一步挪动着身体。有的人有靠在护栏上的勇气,但也很重。我看到索桥上的木板虽然结实,但很稀疏。但是,走在吊桥上,听着下面潺潺的水声,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下面的河水在不停的流淌,一点点的波浪让非常特别的都江堰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如果你继续往上走,你会来到被称为“四川小西湖”的崔月湖。啊!来这里的人都很欣赏这个美丽的崔月湖。她的美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风景宜人,美丽而凉爽。崔月湖的水真的很亮,像闪亮的dia一样亮;崔月湖的水真的很干净,像镜子一样干净,没有任何杂质;崔月湖的水真的很蓝,不知道是天还是地。崔月湖的水真的很安静,平静而没有涟漪。这个美丽的湖应该是那天从天上掉下来的宫殿的玉池。不然怎么会有“此景只应天上见,人间少有景”的独特魅力呢?真是仙境!

走到观望阶段,都江堰的大部分景色映入眼帘。往下看,都江堰宏伟的水利工程令人叹为观止,河水静静地、轻轻地流向岷江。郁郁葱葱的森林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成群的大坝是这个水利工程的一大特色。呼吸着新鲜空气,真的是詹妮弗。

玉兰索桥和崔月湖让都江堰成为古董。我希望有机会再次参观这个美丽的都江堰。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今天是10月2日。父母带我去都江堰旅游。当我看着地图时,我惊呆了!都江堰是我国aaaa级旅游区,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唯一存活时间最长、无坝引水的大型水利工程。“那是天府之国”,富饶美丽。

我们先去了虹口,因为一年四季水流长,清澈的白沙河贯穿了虹口全境。河两边的树都是绿色的,山峰相互耸立。爸爸告诉我:“这是天然氧吧,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我去白沙河,骑马!

我们来到了一个景点——龙池。爸爸说:“龙池是川西平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有许多地质奇观和四个不同的季节。在温暖的春天,有数以千计的树木复苏,鲜花盛开,让人感到醉人。但是景区还没有对外开放,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龙池没来,我们却来到了绿树环绕的青城山。到了那里,一阵风把我吹进了那座美丽的山,绿色映入我的眼帘,让我觉得风是绿色的,阳光是绿色的,整个人融入了这座绿色的山。就像另一个世界,太美了!

不知不觉中,我走得很轻松,四面环山。绿树,枝繁叶茂。远远看去,就像是千姿百态的山峰。看着它,我已经被挂在岩石上的悬崖和天空、云彩吸引住了!

走累了,水的哗哗声让我狂奔。哇,多清澈的水啊!有许多鹅卵石,给溪流增添了色彩和活力。青城山真的很美。有山,有河,有雾云。真的很漂亮!这个十一假期真的很有意思!

都江堰心得体会

都江堰是一处历史悠久且神秘的古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秦王政年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这个神秘的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探索古老智慧和自然之美中得到了无尽的启发。

我第一次踏上都江堰的土地,就被这片古老的土地所吸引。这里的空气似乎都弥漫着古老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世界中。我随着导游的讲解,对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尤其被秦人的智慧所折服,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无坝引水,既解决了灌溉问题,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站在都江堰的堤坝上,我可以感受到水流的力量。这里的河流平静而缓和,仿佛一切烦恼都被冲刷走。看着滔滔江水,我深深感受到了都江堰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这里的河流滋养了都江堰的田地,养活了这里的居民,也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通过参观都江堰,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江堰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例子,它展示了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我认识到,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自然和人类共同发展。

总的来说,参观都江堰让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被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也被这里的自然之美所打动。我认识到,自然和人类智慧是相辅相成的,都江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探索更多的历史遗迹,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都江堰心得体会

都江堰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以西的岷江上游。它是由古代蜀国时期的李冰父子所修建的,旨在控制岷江的水流,防止洪水和旱灾的发生,从而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我之所以对都江堰感到兴奋,是因为我对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和发展水平感到好奇。都江堰的修建和维护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精心的设计,这需要高度的科技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此外,都江堰的成功运行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表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持久性。

参观都江堰时,我特别注意了岷江上的大桥和橡胶坝,这些设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水流和改善航行条件。我也参观了都江堰管理局,了解了都江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和管理都江堰。这些设施和技术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钦佩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都江堰,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努力。我意识到,都江堰不仅仅是一处水利工程,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我希望未来的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都江堰,让它继续为成都平原的人民和历史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我的家乡在都江堰。它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风景优美,四季宜人。

都江堰有青城山,一个“青城山静于天下”的道教圣地;都江堰是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分田灌溉水”。2500年前,李冰带领人们建造了都江堰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以鱼的嘴命名,主要起分水作用;飞沙堰利用河湾的地形,在雨季把从山上冲下来的河沙石抛到河外,避免淤塞河道;宝瓶口是河流汇入千里荒野的入水口,因其形似瓶口而得名。

夏天是都江堰最繁忙的季节。市内水利工程得天独厚,岷江流经瓶口的水在市内分为五部分。凉爽的河风下真的很凉爽。每天晚上,尤其是周五下午,成群的车辆来到都江堰,河水顿时变得热闹起来。人们用建筑拳头喝酒,或者三五一组喝茶聊天,很舒服。

都江堰晚上更美。街上,灯火通明;在河岸上,霓虹灯闪烁

暑假在成都旅游。长途旅行累了,我赶紧下了车,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我没有去都江堰的想法,但是火车要到下午才开,这促使我下定决心。算了,路上去看吧!

一路走来,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隆隆声,仿佛天地都因为它而震动。迎面传来一阵清新的湿气,此时疲惫感一扫而空,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驱使我加快脚步。

终于到了都江堰。站在伏龙关向前看,突然大吃一惊。我看到波浪翻滚,浑浊的波浪滔天。远处传来的河水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向岸边飞奔而去。与岸边撞击后,传来惊天动地的雷鸣般巨响。河水改变了方向,然后撞向另一边,但被迫顺从地改变了方向。我终于看到,这条河不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而是一匹被驯服的好马。它按照大坝设计者的意愿运行。整个过程中,没有一滴水溅错方向。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生命旺盛的生命力,看到壮观的驯服。看到山、雾、松,各有各的胜地和水,我忘不了都江堰。

我不禁想知道是谁驯服了它。这个不得不提千年前蜀郡太守李冰。

秦国最初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准备整个世界的统一。而李冰却把都江堰的建设当成了防洪灌溉工程。他既愚蠢又聪明,又聪明又笨拙。他用田里老农的思维,进入了世界上最简单的思维。都江堰的建成使干旱的成都平原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地方。在他之后,很多治水的书已经根本看不懂了,他总结出来的治水八字真言还在滴水。

我觉得,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的很多官场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像李冰这样真正关心全世界的人却很少。

汉代有记载,站在江新的塑像是李冰本人。不管是真是假,我认为史官最了解冰的心,那就是冰最好的位置。李冰的事迹无疑启迪了我们,人应该如何站,站在哪里。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部,岷江河畔。李冰在公园前236年修建的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有幸在今年的春节参观了。它的雄伟和古人的智慧真的让我大吃一惊。

其实都江堰的一切都是那里的导游讲解的,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人的伟大。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至今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这让我们比其他国家领先很多,也让我在参观时感到自豪。

都江堰主体工程包括三个部分:余醉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口口进水口,相互帮助,惠及成都数千人。

其中我觉得宝瓶口的施工过程是最难的,也是最生动的。要修复这个瓶口,你需要凿穿一座叫做雷宇山的山。在当时发明火药之前,李冰就想到了“热胀冷缩”的方法。先把火烧山放进去,再用冰冷的河水泼过去,山就容易被砍了。这个过程花了很长时间。但是,这条河得到了妥善的分配,人们对它进行了合理的利用。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下一个主项目——“鱼嘴”。宝口口引水工程建成后,虽然起到了引水灌溉的作用,但地势较高,河水难以通过宝口。李冰父子决定在岷江上游修建一座引水堰,把这条河分成两条支流,一条顺流而下,一条被迫流入宝口口。因为分水堰的前端像鱼头,所以也叫“鱼嘴”。

为了进一步控制水量,李冰在瓶口附近修了一个平水箱和一个“飞沙堰”分洪,保证内江不会发生灾情。溢洪道前有一个弯道,河水形成环流。河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心地带的泥石流进入外河,不会堵塞内江和宝口的河口,故名。这是我参观的最后一个大型项目。

都江堰在现代人眼里可能没必要,也很好建,但它是20xx多年前建的,每一个工程都来之不易,更何况受益了多少代人!都江堰真的是古代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暑假的时候,我家和我叔叔家在南昌去参观都江堰,都江堰有着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一路上,我和姐姐一直期待着能尽快赶到都江堰。终于到了,车子驶进景区大门,两旁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流水潺潺;虽然是夏天,但感觉凉爽微风。

我们继续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闸和四根铁棒。导游说:“每年挖沙的时候,看到四根铁棒露在外面,就不用挖了,因为再挖就会造成鱼嘴分流不均,就会发生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和村庄。”一边听着解说,我们一边向前走,来到了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建造的“鱼嘴”。导游介绍说,“鱼嘴”有三大功能,第一是防洪,第二是导流,第三是排沙。“鱼嘴”是三角形的,就像鱼的嘴一样。也是人工修建的引水堤。它把滔滔江水分为两部分,分为八个字;站在“鱼嘴”前,远远望去,湍急的河水流了下来,经过“鱼嘴”的分流,水流变得平稳而缓慢。看了这个绝妙的设计,不禁惊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们一路走着,导游带我们到户外表演平台,我们看了一场精彩的历史文化表演:唐、宋、元、明、清、民国和春秋战国现代文明的故事。我们玩得很开心。

经过这次都江堰之行,我知道我们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我为我们祖国的光荣历史感到骄傲。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学好我的技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都江堰旅游总结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了都江堰,我们是从成都坐高铁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们从玉垒山那个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进发。这条路妈妈说有一段非常幽静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边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为止,年代最长、唯一留存、以没有坝引水为特点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在使用,仍发挥很大效益。让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来临的时候,江水奔流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时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许多沙石。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向东流,造成东边旱西边涝。当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灾,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浇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所以洪水季节六成泄洪。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正是这个道理。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不能代替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拥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就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此间的苦心可谓巧也。

都江堰旅游景点

青城山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是道教发祥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髓,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区,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青城山空翠清幽,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建成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核心的都江堰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位于都江堰市玉堂镇,距离成都市大约50公里。野放研究中心根据功能划分为配套服务区、科研教育区、检疫及救护区、野化繁殖及饲养区、野化过渡区和野放实验区6个功能区。该基地是集大熊猫资源、科研、教育和旅游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教育旅游示范区。

灌县古城位于都江堰城市中心繁华商业地段,它以灌县古城的历史脉络为骨架,川西明清民居为建筑风格打造,同时引水入城,蜿蜓回旋,置身其中,仿佛实现了历史的穿越,烦恼和喧嚣驱散一空。

虹口是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首个漂流小镇。拥有高山、峡谷、清泉、瀑布、原始森林等优美自然风光,且空气清新,堪称“天然氧吧”。在此,既可登山运动,又可徒步穿越,还能漂流戏水、纳凉消暑,远离喧嚣都市,体会桃花源般的闲适。

一座山、一湾水、一道堰;山倾城、水蕴美、堰传奇。一项工程,浩浩荡荡2000余载,功能不减,滋养庇佑世世代代巴蜀人民,如今新版《放水大典·道解都江堰》横空出世,重新演绎千百年来川西平原幸福安康的历史盛世画卷。

演出时间:每天上午11:00。

华希昆虫博物馆是我国首家现代化昆虫博物馆,展出标本数量居亚洲第一,博物馆收藏有全部四川省已发现蝴蝶种类和珍稀、观赏昆虫标本,以及大量其他各地蝴蝶、昆虫标本。

普照寺始建于元代,明代毁于火,清康熙甲子年重建。初仅半亩之宫,数椽陋室,后二百余年至光绪十二年方告建成。寺庙实际面积达四百亩,殿宇五重,包括堂、斋、廨、庄院、仓库大小24院,365间,正殿除大雄宝殿为全木结构,其余蓥华、弥勒、川主、藏经楼均为石木结构,各院天井都设有防火设备太平缸。普照寺建筑构思奇特,其规模之宏伟,布局之精巧,令人赞叹。

登玉垒看浮云、依南桥赏宝瓶、上文庙拜孔圣、临内江品夜啤、逛杨柳河休闲……大美古城入画来,处处留下了游人由衷的赞叹。目前,都江堰古城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业态调整大见成效、商业日益红火,依托于都江堰景区之间“景城相拥”的自然禀赋,正在成为海内外游客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了都江堰。我们坐高铁从成都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们从玉雷山搬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妈妈说有一条很安静的山路,看到岷江后顺着水流的方向走,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岷江是长江上游相对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的高山地区。春夏山洪来袭,河水顺流而下,从冠县进入成都平原。因为河道很窄,在古代经常引发洪水,洪水退去,沙石很多。冠县岷江东岸的雷宇山阻挡了河流向东流动,造成了东部干旱,西部内涝。李冰任蜀郡太守时,惠民除害,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一分为二,其中一条引入成都平原,既能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溉农田,化害为利。另一条流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重要的部分是都江堰渠首工程,它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鱼嘴导流堤、沙飞堰溢洪道和宝口口排水工程。它科学地解决了首尾相连的自动分水、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

余醉分水大堤位于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的岷江分为两部分,外河为原河床,内河用于排灌。它的独创性体现在两点。一是利用内江60%的低河床在枯水期引水,外江宽河床,因此60%的洪水在汛期排出。所谓“分四六,平穷”恰恰是这个道理。即地表水流入凹岸,下层水流入凸岸。因此,砂石含量较少的地表水自然流入内江,而底层水则沿着河湾的凸岸被挤向外江,大部分砂石会在外江上翻滚下沉。所谓“46分洪,28排沙”就是这个道理。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暑假的一天,我们一家人开车去都江堰游玩。

当我们来到都江堰时,我们涉水穿过“李杜”公园旁边的“沙飞堰”,然后来到“余醉”,站在大坝上看岷江。只见江面波涛滚滚,一座横跨内外河流的安澜索桥出此时此刻我们面前。母亲说:“这是中国古代五桥之一。”我很有爱好走在电缆桥上,打算过桥。哦,桥左右摇摆真的很吓人。我吓得一只手抓着妈妈的衣服,一只手抓着爸爸的手。再往下看啊!河水汹涌,我战战兢兢的`走过电缆桥,来到了“雷宇仙子”——二王庙。爸爸给我讲了李冰父子治水的故事,介绍了都江堰三杰:都江堰解放前只能浇灌12个县市300万亩农田,但80年头解放以来开展到浇灌27个县市900万亩农田。我们边走边看,爬上寺庙后面新建的观景楼,把壮观的古堰尽收眼底。

我们笑啊笑啊,一路到了伏龙关。在伏龙关前,中国第一座横跨大江的波浪式吊篮建成。我们走进天空中舒适而漂亮的吊篮,在杜江河里游泳,这根本没什么意思。鱼嘴坝精美绝伦,波浪在沙堰翻滚,波浪在宝瓶口飘舞。爸爸当心翼翼的指出,都江堰三大工程在他脚下渐渐滑落。我只觉得快乐和傲慢,就像仙女一样。爸爸忍不住拿起相机,对准祖国的宏大祖国,拍下了这些难忘的镜头。

啊!漂亮的都江堰,一个山川秀美的小镇。

都江堰旅游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到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都江堰景区。我是爱之馨旅行社派出的导游黄璐芷,大家可以叫我小黄。很高兴今天可以为大家服务!记得当代著名诗人余秋雨曾说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可见都江堰在水利工程里面的地位非同一般。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离堆公园。

我们进入都江堰景区,首先来到的是离堆公园。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公园大门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受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上联说,誉称“陆海”的天府,盖世无双,归功于李冰太守,他接过大禹的神斧仙椎,完成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下联说,总揽蜀中名山秀水,都江堰市第一,这离堆公园就是其中增色添彩的一处。

宝瓶口。

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宝瓶口,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宝瓶口主要用于引流入渠。我想大家一定很困惑这个口子是怎么凿出来的呢?又有什么功效呢?让我们回到2250年前吧,当时只有开凿玉垒山,打通宝瓶口才能把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蜀郡太守李冰在这个问题上很苦恼。因为玉垒山是砾岩,相当坚固,在那时的秦国没有炸药,即使有铁器,硬度也有限。突然有一天,李冰看见一老农在烧石灰,他顿时来了灵感,便带上民工,先用柴火焚烧岩石,等岩石炽热变红后就浇上冰冷的岷江水,只听“噼里啪啦”的声音,岩石表层就破裂了。就这样,整整用了八年的时间,一个宽20米,深40米,长80米的口子终于烧了出来,而被凿开的山丘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离堆公园了。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人成都平原的流量,当宝瓶口的进水量饱和(约700立方米/秒)后,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纳。这种稳定的进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运输等都产生了特大效益。

大家看到的宝瓶口旁的这小山叫离堆。选择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是极其科学的。它使内江水经过一段流程后水势便于控制,水质进一步澄清,然后被迎面独立的离堆顶托江水,创造了飞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宝瓶口的瓶颈效用。保证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所以说,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决定了整个渠首工程的布局。两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设计出这样妙绝古今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我们应该为这个水利工程感到自豪!

飞沙堰。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有点倾斜的堤坝就是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这堰修在离堆之侧,是一道低坝,堰顶距河床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内江泄洪排沙。从鱼嘴分进的.内江水,被离堆一顶,自然旋流起来,每当夏秋之季水流量大于宝瓶口的可流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主要从飞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从飞沙堰一齐流出去。“飞沙”二字的意思就在于不仅溢洪还能排沙。

测量资料表明,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特大洪水时,从鱼嘴分进内江总干渠的流量可达宝瓶口流量的四倍。75%的内江水可从这里泄出。当枯水季节,水位低于飞沙堰时,它便成了一道天然节制闸,自动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资料还表明,在飞沙堰第二次利用弯道流体力学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约15%。鱼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占5%左右了。

鱼嘴。

走过金刚堤,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鱼嘴了。鱼嘴是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部分。站在鱼嘴的坝口,看岷江迎面而来,经鱼嘴一隔分为两股,即外江和内江。鱼嘴就是分水堤的头,为什么要修在这里呢?起多大作用呢?这就要回到二王庙石崖上刻的“分四六、平潦旱”的两句话上了。

鱼嘴主要起分水作用。李冰修建鱼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韩家坝的稳固性和分水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事半功倍,用形似鱼嘴的堤坝,把岷江水一分为二,分为内江和外江。由于这段河道的河床外高内低,再加上正有一个弯道,所以鱼嘴分水后在春耕季节江水流量较小时,主流就有约六成的水进入内江,首先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用水。洪水季节,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势受河床弯道的制约明显减少,再由于外江一侧江面较宽,内江―侧江面较窄,内江的流量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约四成,这样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难题。这种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

鱼嘴还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之―,它发源于我省松潘县境内,全长760公里,源头至此约340公里,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顺流而下,根据弯道环流原理,江水在弯道产生的漩流,会将下层的沙石卷到水流上层,大部分便自动被带入外江一边而不进内江。鱼嘴正处于“正面取水”“侧面排沙”的理想位置。80%的沙石从这里排走,大大减少了内江淤塞之害。

现在的鱼嘴已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在从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笼护堤。就是用川西盛产的竹子编成长长的竹笼横置坝边,里边塞满河边冲积的卵石,一笼接一笼,一层接一层,造成了坚固耐冲又不积水的堤坝。就地取材,方法简易而效果极好。

今天我们看起来,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那样的简单,甚至觉得平凡。其实正印证了―句“伟大出于平凡”的格言。都江堰渠首工程蕴涵着极大的科学性,其设计和建造所体现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最高水平的成就。

现在大家可以随意拍照留念,注意不要翻越护栏,照顾好小孩。14:30我们在旁边的安澜索桥入口处集合,继续接下来的行程。

都江堰的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四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纬31°44′54″-31°02′09″之间,东经103°25′42″-103°47′00″之间。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旅游设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距都江堰景区24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都江堰初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完成于秦惠文王时,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灌县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说明都江堰水利在该市所占位置的重要。

行政区划。

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镇、幸福镇、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紫坪铺镇、翠月湖镇.2个乡向峨乡、虹口乡,49个社区委员会、333个村委会;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都江堰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

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1988年,撤销灌县设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4年,获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城区靠近都江堰渠首,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名居,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

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汉,民国防区时代为川军邓锡侯部黄隐江防军防区。

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都江堰市面积1207.7平方千米人口57.3万辖12镇16乡。市政府驻灌口镇。

都江堰市辖12镇、16个乡:灌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源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青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乡。

都江堰市辖12个镇、1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21980人其中:灌口镇75059、幸福镇122728、蒲阳镇26163、聚源镇30985、崇义镇26460、天马镇29936、石羊镇26377、柳街镇21828、玉堂镇20894、中兴镇26620、青城山镇10287、龙池镇6155、胥家乡26340、驾虹乡12307、金凤乡14404、向峨乡14350、土桥乡12397、安龙乡11347、大乐乡11477、徐渡乡16524、沿江乡15006、民兴乡13389、青城乡15671、大观乡10761、两河乡4721、白沙乡8472、麻溪乡5511、虹口乡5820。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41号)同意都江堰市撤销青城镇及麻溪、金凤、驾虹、土桥、沿江、徐渡、大乐、两河8个乡。将原青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青城山镇;青城山镇政府驻原青城镇场镇正中街。将原麻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紫坪铺镇;紫坪铺镇政府驻紫宽街。

将原金凤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蒲阳镇;蒲阳镇政府驻和平街。将原驾虹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胥家镇;胥家镇政府驻石龙上街。将原土桥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崇义镇;崇义镇政府驻官家花园。将原沿江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柳街镇;柳街镇政府驻五一村。将原徐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石羊镇;石羊镇政府驻政府街。将原大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龙镇;安龙镇政府驻海棠路。将原两河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观镇;大观镇政府驻双风路。

20,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幸福、蒲阳、中兴、聚源、天马、崇义、龙池、柳街、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个乡(向峨、虹口)。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区内主导风向:nw,c,风向频率(%):12、41,最大风速:17米/秒,平均风速:1.3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

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最小绝对湿度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均最小绝对湿度2.8;30年来的气象监测表明,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极端最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全年晴天日数120天,阴天日数95天,雾天日数7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16.9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8天。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诗人单淳曾在《灌阳竹枝词》中写道:“杜江河充溢了水,人们开车奔向岸边。”诗人用奇妙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奇妙的都江堰。暑假期间,我体验了都江堰的漂亮。

再往前走,就是闻名的玉兰电缆桥。索桥用铁索绑在半山腰,就像一股风挂在半空中,只有游丝在抱它。只是远远的看着,我已经是打了个寒颤,胆怯了。人们走在索桥上,一个个紧握着护栏,然后一步一步挪动着身体。有的人有靠在护栏上的志气,但也很重。我看到索桥上的木板虽然牢固,但很稀疏。但是,走在吊桥上,听着下面潺潺的水声,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下面的河水在不停的流淌,一点点的波浪让特别特殊的.都江堰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假如你接着往上走,你会来到被称为“四川小西湖”的崔月湖。啊!

来这里的人都很观赏这个漂亮的崔月湖。她的漂亮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风景宜人,漂亮而凉快。崔月湖的水真的很亮,像闪亮的dia一样亮;崔月湖的水真的很干净,像镜子一样干净,没有任何杂质;崔月湖的水真的很蓝,不知道是天还是地。崔月湖的水真的很静谧,安静而没有涟漪。这个漂亮的湖应当是那天从天上掉下来的宫殿的玉池。不然怎么会有“此景只应天上见,人间少有景”的独特魅力呢?真是仙境!

走到观望阶段,都江堰的大局部风光映入眼帘。往下看,都江堰壮观的水利工程令人叹为观止,河水静静地、轻轻地流向岷江。郁郁葱葱的森林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成群的大坝是这个水利工程的一大特色。呼吸着别致空气,真的是詹妮弗。

玉兰索桥和崔月湖让都江堰成为古董。我盼望有时机再次参观这个漂亮的都江堰。

都江堰旅游景点

其形状如鱼头,故名鱼嘴。金刚堤是与鱼嘴衔接一体的分水堤。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主要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飞沙堰主要是为了拦截当宝瓶口流量达到上限,多余的水从飞沙堰流出来,以防止决堤。

他形似瓶口,他的宽度和高度都有严格规定,石壁上刻有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

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不仅拥有实用的史学价值,还有美丽的传说,充满传奇。

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群,位于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庙内有李冰雕像,以及治水格言,院中古木参天,奇花异草等遍布整个古老的庙宇,已成为都江堰旅游胜地。

号称“川西锁钥”。都江堰位于玉垒山下岷江支流上,玉垒关的源于玉垒山古栈道,他是一座城关,保卫着都江堰。

亭榭错落有致,古木桩头,奇花异卉,水池喷泉,布局精巧,别具情趣,园中有紫薇花瓶,紫薇屏风,经二三百年培育而成,独具匠心;这株古银杏桩头,传说为东汉末年张松手植,至今仍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一支仙鹤,托这里山水的灵气,听说还结出了果实。紫薇花瓶、紫薇屏风和银杏桩,人称“园中三宝”。

位于离堆公园内,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三丈一尺五寸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伏龙观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布局是:“东临江口之关,故灵基立其左;西瞻宝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

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原名普济桥。南桥共5孔,长54米,宽12米,为桥楼似的民族建筑形式。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

都江堰的旅游导游词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对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一千八百多年前,道教创始人张陵看中了青城山的碧绿清幽,决定在此修炼道法。青城山的香火愈来愈盛,但道家修建的观宇与亭阁始终深藏于密林之间,与四周的山林岩泉融为一体。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笮桥飞虹、玉女仙姿、岷山晓雪、宝瓶春晓等自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生态性、特色性。

都江堰的旅游导游词

青城道温泉依山而建,错落雅致,返朴求真,占地60余亩,是青城山首种保健疗效,是典型的碳酸盐泉。家以养生、健康为主题的大型温泉休闲会所。它攫取地层深处的优质矿泉,常年出水温度42℃左右,选用奥运水立方o3高纯度水处理系统,循环过滤、杀菌、消毒,水质纯净,富含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无色无味,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治疗皮肤病、糖尿病、痛风、肥胖症等。

传说中太阳洗浴的地方,由五星级青城(豪生)国际酒店20__年年末钜献,位于青城山前山新山门对面。温泉攫取青城山地层深处优质矿泉,以奥运水立方选用的高纯度水过滤技术,打造60余亩全生态有水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休闲养生大型温泉。温泉依山而建,全天然奇石造就了自然野趣,数十亩名木与青城山幽绿浑然一体,吐纳青城气息,享受自然温暖。特设大型室内恒温景观汤池,生态、休闲,情趣无限;专辟50座全生态露天泉池,根据科学康疗和养生原理,提供36℃—42℃不同水温,营造不同风格和养生效果的私密个性空间。

青城道温泉设350平方米室内景观汤池、40余座全生态露天汤池、4幢vip温泉别墅。特设高级水疗、传统足道、道家木桶药浴、牛奶浴、玫瑰花浴、牡丹花浴、茉莉花浴、户外森林spa、地暖肩颈舒压等养生服务项目。问道青城山,养生道温泉。青城道温泉将优美的园林风光、浓郁的道家养生文化和五星级酒店的服务融为一体,是您养生、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都江堰游玩心得体会

昨天,星期天,我去了都江堰。

都江堰离成都很远。也许1、2个小时就到了。我环顾四周,想看看都江堰发生了什么“天翻地覆”的改变。快塌的房子是要修了,还是什么都没变?我坚信必须会有一些改变。

经过长途旅行,我来到了都江堰。父亲对我说:“今日是我姑姑。

的生日。我们要去她家庆祝她的生日。走吧。”父亲说的话让我喜不自胜,因为我不知道今日是阿姨的生日。

在去姨妈家的路上,我看到许多房子边缘都是挂牌的,就像要倒了一样。这里有个小裂缝,那里也有个小裂缝。有些窗户破了,没有窗框挂着,所以里面没人。

我看到前面隐隐有一两辆车,因为灰尘太大太厚,最终靠近才看到。是挖掘机在挖一个很烂的房子,中间有红色的'黄房子被拆了。房子被挖掘机挖了出来,几乎要倒了。

我们去姨妈家,给她唱了首生日歌。阿姨还挠蛋糕,吹灭蜡烛,许了个愿。我们庆祝完姨妈的生日后,已经很晚了。月亮已经嵌在深蓝色的天空中,但挖掘机接着不懈地挖掘着房子。

就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只听到一声巨响,突然“砰”的一声,吓了我一跳。猛回头的时候,只看到刚刚在那里没日没夜拆房子的挖掘机,最终把房子拆了。尘埃变成了蘑菇云,就像原子弹刚刚爆炸,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灰尘到处飘,路过这里的人屏住呼吸往前跑。

下次来都江堰,可以开展的更好!完备!

都江堰旅游感悟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岷江之上。这个由李冰建于公园前236年的伟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今年过年我有幸参观了一下,它的宏大和古人的智慧实在令我惊讶。

其实,关于都江堰的一切都是那里的导游讲解的,这才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古人的伟大。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留存且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这就让我们领先了别的国家许多,这也让我参观的时候心中充满了骄傲。

都江堰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个部分,它们互助互利,造福了成都的万千子民。

其中,我认为还是宝瓶口建设过程最为艰辛,最为传神。修这个宝瓶口,需要凿穿一座名为玉垒山的大山,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就想到“热胀冷缩”的方法,先放火烧山,再用冰冷的江水泼上去,大山就容易凿开了,这一过程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不过,江水得到了合适的分配,人们合理地利用好了江水。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下一个主体工程——“鱼嘴”。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起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有一处地势较高,江水难以通过宝瓶口。李冰父子又决定在岷江上游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水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很像鱼的头部,又被称为“鱼嘴”。

为了再进一步控制水量,李冰又在宝瓶口旁修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以保证内江不会有灾害。溢洪道前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央带的泥石流入外江,这就不会堵塞内江和宝瓶口,它也因此取名。这是我参观的最后一个主体工程。

都江堰在现代人眼里可能毫无必要,而且容易建成,可那是两千多年前修起来的,每项工程都来之不易,更何况它造福了多少代人啊!都江堰实在称得上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