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论文初中(优质14篇)

小编: 文锋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风格,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初中科学论文

随着能源的减少,人们逐渐变得重视节能了。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教育我们要节约能源,让我们人类能在地球上永远的生活下去。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大多数人仍不清楚怎样节能,让节能只是一个说的到,却不能完全做的到的事情,往往还因缺乏科学的节约常识和“小窍门”,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现在我来就家庭节电方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小窍门。

一、电饭煲节电小窍门。

现在市面上的电饭煲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电饭煲,另外一种是电脑电饭煲。使用机械电饭煲时,电饭煲上盖一条毛巾,注意不要遮住出气孔,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当米汤沸腾后,将按键抬起利用电热盘的余热将米汤蒸干,再摁下按键,焖15分钟即可食用。电饭煲用完后,一定要拔下电源插头,不然电饭煲内温度下降到70度以下时,会自动通电,这样既费电又会缩短使用寿命。尽量选择功率大的电饭煲,因为煮同量的`米饭,700瓦的电饭煲比500瓦的电饭煲要省时间。电脑电饭煲一般功率较大,在800瓦左右,从而节能。

二、电视机节电小窍门。

电视机节能可以通过如下几条途径:首先控制好对比度和亮度。一般彩色电视机最亮与最暗时的功耗能相差3o瓦至50瓦,建议室内开一盏低瓦数的日光灯,把电视对比度和亮度调到中间为最佳。其次控制音量,音量大,功耗高。再次是看完电视后,不能用遥控器关机,要关掉电视机上的电源。因为遥控关机后,电视机仍处在整机待用状态,还在用电。一般情况下,待机10小时,相当于消耗半度电。最后是给电视机加防尘罩。这样可防止电视机吸进灰尘,灰尘多了增加电耗。

三、电脑节电小窍门。

不用电脑时尽量把电源开关给关掉,这样可以降低耗电量。不用电脑的时候要用一个套子把它套住,不要让灰尘进入电脑,降低用电量,还要不定期的把主机内部的主板和*部件拿出来清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降低用电!能尽量不用电脑的时候就不要用电脑。

节能是很重要的,人人都应该用这些小窍门,不应该因嫌麻烦就不去做这些事。这些事对谁都有极大的好处的,仅仅需要举手之劳而已。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节能力度,多多宣传。让人类都来节约这并不是永远都有的能源吧!也让我们每个人为造福我们的后代而加油、努力吧!

前几天,隔壁邻居小丽家要搬家,我们去为她们送行。一切准备妥当后,爸爸又搬起了两盘妈妈最得意的吊兰。我心想:小丽家都有两盘小树做装饰了,爸爸还搬吊兰干什么?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思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搬两盘吊兰去吗?”“我就是不明白”。我说,“小丽家已经有植物了呀,她们又不是不搬走那两棵小树,你还搬吊兰去干什么呀?”爸爸说:“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它!”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我半醒半疑,决定自己去证明一切。

星期天的时候,我从小笼子里取出两只小白鼠。这两只可怜的小白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隔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用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透明的缸里,把缸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想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着缸壁,绕着缸底走动着。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走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说时迟那时快,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只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放入了妈妈种在一次性杯里的小植物。然后轻轻地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着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我们所需要的氧气。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老家附近一个大型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味道,熏得我直咳嗽。然后,我又跑到我们家屋后的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到极为凉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这两个实验证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与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呢?我又去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1、人必须依靠植物提供氧气,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气。都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氧气可是人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呀!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氧气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啊!2、动物与植物的呼吸,物质的燃烧,也都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一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间之所以没有产生过这种危机,就是因为植物既是天然氧气“制造厂”,又是二氧化碳的“广阔市场”。3、有人做过统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制造氧气750千克,消化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来,只要有10万平方米的林木,就能提供一个人氧气的需要量,并把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就是因为有植物源源不断地补充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气大概只要50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用完。

所以,人类和动物能够维持生命,活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必须归功于绿色植物。植物与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的人们不要再砍伐植物,让植物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报纸上就不会刊登乱砍乱伐树木的报道!加油!为我们的后代留一个美丽的世界。

初中科学小论文

前段时间,在我家阳台浇花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发现它们总是向着有光的地方生长。我很好奇,于是就查了书,原来这种现象叫做植物的向光性。我为了更好的了解向光性,做了一个实验,叫做“会走迷宫的豆苗”。

实验材料如下:豆苗一盆,纸箱。步骤如下:一在纸箱左面(或右面)开一个圆洞;二把豆苗放在纸箱里面,盖好。过几天之后,就会发现豆苗的头深处洞头了。这个实验是我在一本书上发现的,我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于是就按照书上的方法做了这个实验。我拿了一盆豆苗,和一个大小合适的纸箱,在纸箱的左面开了一个洞,然后把豆苗放进箱子里盖好。没想到,才过了两三天,豆苗就从洞里探出头来了!我真是好高兴啊,因为实验顺利成功了,耶!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原来植物大多数都是向着有光的地方生长,这种特殊现象叫做——植物的向光性。通过实验,让我明白植物如果一旦失去阳光,就会四,所以家里的植物要多晒太阳哦!

科学小论文初中生

不知大家是否尝试过捏鸡蛋,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没有意义,因为谁都知道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碎,有多少人知道这其中鲜为人知的奥秘。

那时我在家上网查资料,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徒手打碎一块砖,可是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大力士拿起鸡蛋使劲捏了半天,却怎么也捏不破。”我看了半信半疑,决定找个机会试验一下。

这天,妈妈答应中午给我做我最爱吃又最有营养的番茄炒蛋,想到那甜甜的番茄,滑滑的`鸡蛋,我便口水直流。到了中午,我主动请缨要去帮妈妈,妈妈答应了,让我去打两个鸡蛋。我先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然后拿了一个大碗,看着鸡蛋,我心想:试验的好机会来了。第一个鸡蛋,我按平常的方法打到碗里去,一敲就破的鸡蛋让我对那个故事产生了更多怀疑。第二个鸡蛋,为了防止捏碎鸡蛋时蛋黄洒一地,我刻意把鸡蛋对准碗中心。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手心都冒出了汗。鸡蛋破碎那一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双眼一闭,然后等待鸡蛋破裂的声音响起。但令我吃惊的是,当我睁开眼睛,鸡蛋竟然没破。第一回合的“失利”没有让我气馁,我准备进行第二回合。第二回合,我吸取了“教训”,我这次用两只手把鸡蛋紧紧握在手里,然后咬紧牙关,瞪大眼睛,使出全身力量去捏鸡蛋。尽管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在我认为这回鸡蛋“必死无疑”的时候,它却安然无恙地在我手中。这让我又懊恼又惊奇,我只好去问在旁边的妈妈。

妈妈听了我的一番话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这其实蕴含着一个科学原理。鸡蛋壳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当你去捏它时,它就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全部均匀的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其实这个世界真的非常奇妙,我相信只要大家爱发现,爱观察,爱劳动,就能与科学邂逅。当今社会可以说已经离不开科学了,相信我们明亮的眼睛能发现许多奇妙的事物。

生物科学初中论文范文

(浙江省富阳市东洲中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为了提高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自主获得生物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当然也是生物学重要概念构建的一种重要途径。初中生物教师应多为学生们提供一些亲自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且应尽量将科学探究的相关内容充分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学生们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科学探究活动建议,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一、关于《骨的结构与成分》的探究活动。

《骨的结构与成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首先使学生了解长骨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认识到长骨属于一个坚实、中空的生物器官,接着引导学生对鱼骨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使学生增加对骨特性以及成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分析得出骨特性和骨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人骨在一生当中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树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健康观念,进而为学生后期运动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习这节课时,教师应让学生们自由分组,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尽量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教师在实验分析以及小组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主动参与、自主思考,进而达到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层次结构的相关内容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细胞是生物体功能以及结构的基本单位”,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比如人的皮肤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番茄果肉、黄瓜果肉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等,构建一个植物、动物都有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结构,然后进行生命活动。植物细胞相对于动物细胞而言,特殊结构在于液泡、叶绿体、细胞壁等结构。然后再组织学生们探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使学生了解成熟区细胞、伸长区细胞、分生区细胞、根冠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通过观察细胞的不同结构以及不同形态,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物体细胞在生长、发育、繁殖等方面的作用,进而了解细胞是生物体功能及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探究实验,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积极动脑,开发思维,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编辑吴敏。

初中科学的小论文

曾经,我们幻想着黑夜能如白昼一般,现在,晚上万家灯火通明。曾经,我们幻想着大洋彼岸的样子,现在,想去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轻而易举。曾经,我们想与远方的亲人见一面简直是异想天开,现在,异想天开变成了小事一桩。归根到底,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为我们的生活开辟了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炎炎夏日可以享受清凉的生活,打发无聊的时光,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有的人总说,科学不是我们该考虑的,我们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想那些没必要。是啊或许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真的离我们很远。或许,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些。

但不得不说,科学和生活紧密关联却又显得无关紧要。

是科学的进步才有了人类的进步,在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它,但不需要过度的依赖它。

初中科学小论文

去年年底快过节时,妈妈给我买来一个水仙花的球茎,我高兴极,我按妈妈说的把它放进盆子里,然后倒进干净的水,并在盆子里放几颗小鹅卵石。

我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水,妈妈说春节就能开花,还说花特别香。过几天,水仙抽芽,很像葱苗。大概一个月后,碧绿的叶片中探出几棵花苞。

春节快到,那几个花苞还是没有开,它也许不知道我看花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啊!春节过,它不但没开花,而且花苞枯萎。妈妈告诉我,它已死,再也救不活。我伤心极!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它死亡的原因。于是,我去电脑上查找资料,原来,水仙花的生长要求有阳光,适宜温为12摄氏度——16摄氏度,如果水温太低,那水仙花就只长叶子不开花,甚至死亡。那段时间,正值南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我们这里的气温降至0摄氏度,一连十几天的低温,我没有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来保护花苞,导致水仙花的死亡。它就这样因为我的失误,被冻死,我后悔末及。

我明白,养水仙花也需要学问呀!养水仙虽然不需任何花肥,只用清水即可。但是为使水仙生长健壮,白天应拿到阳台晒太阳。如果想推迟花期,可采取降低水温的办法,不可太低,10摄氏度为宜。此外,如果节前10天看不到饱满花苞,可采用给水加温的方法催花,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有这次的失败经验,今年年底我肯定能养出清香四溢的“凌波仙子”。

初中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小实验,初中

摘要: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决定了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在当前数字校园的环境下,高校对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实验课程的开设对培养文科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而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也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对开放性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考,并结合国内部分高校一些具有文科特色的实验室构建模式对传统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与创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科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开放性教学;创新发展。

一、绪论。

文科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1]。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于文学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这种方式影响下,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实证与调查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创新能力。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理工科实验室的建设同等重要,其应用和管理水平也日益成为评定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2]。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人文社科类实验室的建设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但是因为文科实验室起步较晚,距离理工科实验室相对成熟的构建模式和应用水平还有差距,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实验室开放性和多模式教学、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等,成为当前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高校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综合性要求,使得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从单纯的理论性学习变为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穿插,再到构建专业实验室、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实验训练和教学。从这个角度上讲,文科实验室的建设经历了从仅仅配置有教学设备,用专业设备辅助教学,再到建立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的逐步转变,“应用型”的特点逐步凸显。

传统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理论的灌输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很少设置有学生交流或互相提问的内容,师生、学生之间互动性差。实验课虽是专业理论外的辅助课程,但有利于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拿出来运用或求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性大大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为文科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和场地,专业设备、教具和软件的配备,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这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对专业实验作品的设计创造、对文科特色实验室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较早建立文科专业实验室的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筹备资金购入设备,并组织专业人员建立了汉字研究实验室,以“学研一体”为宗旨,充分证明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作用,成为了学科内的先导;在文科研究数据化平台的构建方面,浙江大学创办了社会科学研究实验室,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开展对信息资源的组织、检索,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重组和优化,是文科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的典范。

(二)当前文科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实验教学被纳入到文科实验教学大纲中,每学期有固定的实验课时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高校对文科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与此同时,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和思路仍有待完善。1.重数量、求规模,资源重复率高。文科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的改善,一定是从“质”上首先满足需要,要建立专业要求达标、技术水平先进、符合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中心。一味追求实验室数量多、规模大而不求内容的达标和丰富,非但不能满足教师科研和学生实践的需求,也造成了学校经费和专业资源的浪费。2.缺少专业人才,管理模式存在缺陷。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有丰富的行业内实践经验,是优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从理论而言,从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教师应该是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但从目前现状来看,诸多高校实验岗的教师学历和职称水平都偏低、实践经验缺乏、工作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的制约下,实验课程一直都处于教学的辅助地位,实验岗福利待遇低、职务升迁机会少,造成许多科研或教学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无心创新实验室教学内容以及管理工作[3]。3.开放程度不够高。目前高校的文科实验室一般只针对本专业学生开放,开放范围小,没有发挥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能;其次,开放时间短,学生课程以外的时间可以申请借用实验室,但又缺乏专业的实验教师或管理者进行技术指导,很容易造成设备或软件的损坏。4.硬件设施更新换代速度过慢。实验室建设一般以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设备为基础,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做好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文科实验室的计算机和专业设备都比较陈旧,更新换代慢,软件升级节奏落后,造成课堂实际操作与现实应用要求的严重脱节。以传媒行业为例,当今社会媒体已经广泛采用高清摄像机和编辑系统,并有专业制播流水线保证节目的高品质播出。但在一些培养传媒人才的高校内,专业实验室建设落后,摄像和非线性编辑系统使用的已经是被淘汰的器材种类,软件版本过低,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大大降低。

三、开放性教学改革的模式及重要性。

对于文科实验室的发展而言,建立专业化实验室,设置实验教学课程和课时,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教学效果,为理论转化成实践经验而服务。

(一)开设不同形式的开放性教学,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覆盖范围广,对学生而言,参与实验课程可以从本专业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要求扩大学习范围;对实验教师来讲,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设施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创新。首先,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加强沟通互动。小组内同学以某一个实验教学方向为学习目标,自由掌握课内课外的实践操作,形成协作团队。实验教师可通过对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并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近两年来“无人机”的现实应用和技术操作等,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课下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次,培养实验助理,辅助教师指导完成课堂实验。由于实验课程大多涉及到专业软件或信息平台的使用,与计算机或专业设备打交道,因此课堂上容易出现多位同学同时需要解决多个问题的情景。这样的情况下,实验教学助理相当于学科代表的身份,具有较强的'技术和操作能力,可以协助教师完成课堂内外对实际问题的解答和处理。最后,为学生参赛作品、毕业作品的制作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涉及专业学科方面,文科也有较多的专业领域内比赛,如何选定并完善参赛作品,实验教师应当提供更多的技术性指导,可以由学生申请后在实验室设备上完成个人作品的创作与润色。

(二)改革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加强实验环节。

传统实验课程给人的印象是呆板、枯燥和难以理解,课堂互动性差。在文科实验教学中,最应当注重的问题是,教师不再引导学生去“想当然”,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并完成实验作品的能力。因此,实验课程课时的前半部分应为理论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投入实践,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个人或小组作品。

(三)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注重实验作品或成果的产出。

对成果的鉴定与考察也是检验一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为学生更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文科实验室应当设立专门的素材资源库,一方面为更多学生提供各类专业素材,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分类归档留存学生实验作品,并可以作为实验教学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四、构建文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发展的新体系。

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应当有“三个注重”,即:“基础实验注重分享、专业实验注重方向、综合实践注重个性”[4]。这既是教学理念,也可以作为教学目标。文科实验教学要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全面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设,构建新的实验教学理论体系。在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实验室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优化创新实验教学的结构体系,促使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协调发展[5]。

(一)继续加大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及时更新设备,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已经建立的文科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70%是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中心,少量的为艺术和传媒、法学,而其他的文科类专业几乎没有相应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文科实验室目前的建设发展主要以院、校极实验中心为基础单位。高校应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立建设,从数量、质量上严格把关,加大技术扶持和资金投入,从本学科特点出发,把早日创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当做目标。

(二)进一步完善具有文科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形成专业教材。

1.打破原有课程限定,凸显实验课特色。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动手操作两部分,实践环节可以不受场地和原有课堂规定的限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传媒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有《摄影摄像》《视频剪辑》等实践课程,此类课程因为涉及到专业照相机、摄像机、剪辑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进行取景拍摄,由学生自由设定主题进行练习。2.结合专业特色形成实验课教材。每次实验课程的教学理论、实践操作内容、课堂作业设计、备用练习素材、学生提出的问题等,都可以作为实验教师的课堂记录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专业实验教材。这样做有利于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对彰显专业特色、宣传推广实验中心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入实验岗人才时注重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实验教师的身份进行融合,管理的同时承担教学,可以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实验队伍建设,鼓励实验教师参与讲座、培训或深造,努力打造出一支事业心强、技术水平和管理技能过硬的专业化实验师队伍。

(四)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考核办法和规章体系。

针对实验人员的职称考核要结合实验室工作的特性,制定更为合理的综合考评体系,这应该有别于对教师岗的职称考核办法。比如除强调学术论文、教学论文的成果以外,也应该注重实验教学成果的产出,有无创新性实验项目报告、有无指导学生完成的大赛获奖作品等等,都可以纳入综合考评的范围。

(五)构建专业化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实验教学成果。

数字化校园背景下,实验中心网络平台的构建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文科专业而言,在专业平台上上传学生作品、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教师和学生风貌、开辟留言分享区加强互动、设置大赛链接专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等,都是文科专业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推广实验教学平台对促进文科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加强与文科兄弟院校间的沟通交流。

文科专业实验室存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差异化现象,不同院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互动,有利于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五、结语。

文科实验室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进行人才培养提供了场地和条件,加大对文科类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断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科实验教学中心,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新需求。此外,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文科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经验,总结自身不足,进行专业技术人才的补充。要充分了解并及时适应学科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为满足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综合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2]魏晴.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趋势[j].中国市场,2017(5).

[3]陈玉涛.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对策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7).

[4][5]李殿鹏,吴华洋,李艳酥,韩莉.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

[6]刘二虎,戴玉蓉,熊宏齐.高校人文社科类十堰市发展现状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

科学小论文初中生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我想。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做了个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心急的我没等蜘蛛织网,就捡来一只死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却置之不理。我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走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的东西。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却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尖轻轻地触动了网的边缘。蜘蛛这才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就断了。它又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又停了,与上次一模一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是否是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匆匆忙忙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时,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黏乎乎的蜘蛛丝将苍蝇捆住,接着我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了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又到图书馆、书店与互联网上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资料。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说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被完整的弃留在蜘蛛网上。这些资料都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这证实了蜘蛛只吃活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初中科学小论文

科技改变生活,时代在渐渐发生变化,科学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在以前,农民伯伯每到春天,就要辛辛苦苦的进行插种,播种等的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种其他农作物。他们要一年四季,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顺序,天天佝偻着背下地干活,经常弄得自己筋疲力尽。可有时候天气会喜怒无常,下几场大雨或连续几天的干旱,再加上某些地方环境的污染严重,害虫随处可见,这些足以让农作物无法生长,农民辛苦的劳动得来的却是落得一场空。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培育方式—太空育种。它是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地面卫星,借助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地面不可模拟的环境变化,使种子发生变异,经过地面多代选育获得稳定的遗传性状,从而培育出新的农业品种来。

自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地面卫星,先后进行多种植物的空间搭载实验,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的新品种。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从太空的带来的果实,它的重量和外形都发生变化,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好吃得多。

科学之门已经打开,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随处可见,以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我们来探索,来创造。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遨游,发现并探索我们生活中的科学,为未来的科技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初中科学小论文

上个星期,我买一个小巧玲珑的指南针。

我把指南针转来转去,不明白为什么,它的指针总是指着南面。晚上,妈妈回来,他看见我在摆弄指南针,就问:“遇到什么问题啦?”我说:“妈妈,为什么指南针总是指着南面呢?”妈妈说:“指南针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的,我们祖先知道磁石能够吸铁,并且制成可以自由移动的指南针。为什么指南针可以指出方向呢?原来,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磁体,它和磁铁一样,也有两个极,一个叫地磁北极,一个叫地磁南极。因为指南针是一个磁体,并且可以移动,而磁铁是同性相排,异性相吸,所以地球上的指南针就总是一头朝着地磁北极,一头朝着地磁南极。”“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太有趣!”我说。

妈妈还告诉我,指南针还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指南针称为罗盘。我问妈妈:“那么,这个指南针怎么用呢?”妈妈说:“把它放平,之后指针会受到地磁影响而旋转,等它停下来的时候,其中一头指的是南方,另外一头指的是北方。指南针主要是在方向不明的时候,用来分辨方向的,但某些地磁不稳定的`地方是不能使用指南针的,比如沙漠中和某些峡谷中。”

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天上飞行,都需要指南针指明方向;我们到郊外旅行时,指南针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指南针真是我们的好帮手!

初中科学小论文

不知大家有没有尝试过捏鸡蛋,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没有意义,因为谁都知道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碎,有多少人知道这其中鲜为人知的奥秘。

那时我在家上网查资料,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徒手打碎一块砖,可是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破,大力士拿起鸡蛋使劲捏半天,却怎么也捏不破。”我看半信半疑,决定找个机会试验一下。

这天,妈妈答应中午给我做我最爱吃又最有营养的番茄炒蛋,想到那甜甜的番茄,滑滑的鸡蛋,我便口水直流。到中午,我主动请缨要去帮妈妈,妈妈答应,让我去打两个鸡蛋。我先从冰箱里拿两个鸡蛋,然后拿一个大碗,看着鸡蛋,我心想:试验的好机会来。第一个鸡蛋,我按平常的方法打到碗里去,一敲就破的鸡蛋让我对那个故事产生更多怀疑。第二个鸡蛋,为防止捏碎鸡蛋时蛋黄洒一地,我刻意把鸡蛋对准碗中心。这时,我的心“砰砰”直跳,手心都冒出汗。鸡蛋破碎那一幕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双眼一闭,然后等待鸡蛋破裂的声音响起。但令我吃惊的是,当我睁开眼睛,鸡蛋竟然没破。第一回合的“失利”没有让我气馁,我准备进行第二回合。第二回合,我吸取“教训”,我这次用两只手把鸡蛋紧紧握在手里,然后咬紧牙关,瞪大眼睛,使出全身力量去捏鸡蛋。尽管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可在我认为这回鸡蛋“必死无疑”的时候,它却安然无恙地在我手中。这让我又懊恼又惊奇,我只好去问在旁边的妈妈。

妈妈听我的话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这其实是一个科学原理。鸡蛋壳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椭圆形,当你去捏它时,它就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全部均匀的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听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其实这个世界真的非常奇妙,我相信只要大家爱发现,爱观察,爱劳动,就能与科学邂逅。当今社会可以说已经离不开科学,相信我们明亮的眼睛能发现许多奇妙的事物。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科学实验的教学趋势呈现出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以探究型实践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动手率低,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实施对策,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广,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教学既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两个方面,与同行一起探讨实验教学的趋势与实施对策。

不同时期的科学课程中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是分层次逐渐提高的。它们分别为学科知识+基本操作—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生产和环境问题。实验的主要形式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实验+设计实验—编号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家庭实验+习题+模块。

科学实验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相应于科学实验作用和功能的变化,其实验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1.科学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

不言而喻,科学实验的趣味化可进一步发挥实验的动机功能,而贴近生活、体现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的实验更有利于科学价值的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现行浙教版科学教材体系中,实验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但这些实验还多分布在选做实验和家庭实验等课外实验中,在新课标课程中,这种趋势已成为教科书实验改革的重要方面,这类实验不仅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内容深度上显著加大。

在实验的趣味化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趣味实验不仅出现在家庭实验一类的课外实验中,而且类似“彩色喷泉”这样紧密配合学科教学内容的趣味课堂实验也增加了。如“通过气球体积的变化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石蕊试液染制的花朵代替试纸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等。这类实验在完成其呈现原理、概念等使命的同时,用更引人注意的趣味化方式展现其魅力,融学科教学目标与情感培养目标为一体。二是更多地采用了可激发学生研究趣味活动实验的创新设计,如研究静摩擦的“筷子提米实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实验本身的学科价值和潜能开发功能的作用逐步增强,这正好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相符合。

实验生活化的体现,一是实验内容多采用来自平时生活中例子;二是用科学知识、技能探讨的也大多是身边的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如“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用塑料瓶,砂石等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的绿色化最初是从师生健康角度关注实验环境的清洁,后来逐步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不仅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体现了绿色化,而且要求学生就实验的绿色化进行思考、讨论,甚至研究、设计。不仅视角更大,力度更强,而且其教学功能大大扩展。

2.实验形式的多样化和探究化。

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仅与其内容有关,而且与实验的形式、呈现方式,甚至与实验在教学中出现的位置均有关系。如课内实验、课外实验与家庭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就不尽相同。又如物质性质的实验,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的介绍之后,这个实验就只是在验证事实;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介绍之前,并配以相应的问题思考,就赋予了这个实验一定的探索性、启发性;如果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这个实验就具有了探究性,而探究程度的高低仍与实验的具体设计有关。

新课标教科书提倡尽可能由学生动手做实验,没有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分。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和习题中也安排了不少实验。这些实验分布于各章节之中,这种编排将实验由原先的附属于各章节变成了与各章节平行的独立内容,显著提升了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新课标不仅多用探索性和探究性两类实验,而且统筹考虑安排,使实验的探究程度循序渐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增多而逐步提高,使实验的探究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科学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实验动手率低”、“实验纸上谈兵”、“观看课件代替真实实验”等情况还普遍存在。同时教师对新课程中实验探究的实施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嫌麻烦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学时间紧张,怕实验时间控制不好而影响教学进度;。

二是学校的实验设备跟不上;。

三是教师还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手段;。

四是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分开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教材中的多数实验属于开放性、探究型,学生必须经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而且结论可能不唯一。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与结论”和“实际应用”等关键词构建“设计实验”这个栏目的框架。在每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中又细化实验目的。例如,在“分析与结论”这个关键词中要常常强调“进行描述”“制作图像”“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辨认关系”“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进行推测”“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等,用具体的实验内容来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下列方法以供参考。

1.实验方案微型化。

所谓实验方案微型化,就是为了保持原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系,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重点,将实验方案简化、精炼,安置在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内容附近,以栏目“小实验”的形式出现。虽然实验方案微型化了,但其教学功能仍定位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对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之上。举例如下。

描述与推测:描述声音的差别,分析引起声音不同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学习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音色、分贝等概念、频率和人的听觉关系等内容;通过调查研究获得证据;通过研究听觉实验的数据,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活动化。

将科学实验的教学与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调查、讨论、辨别等有机结合,使得实验过程活动化。这样设计中学科学实验可以使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点能够得到贯彻。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技术的真实世界,实验过程应包含:活动、实验、调查、讨论、辨论、提出论点和质疑等,使它们相互交织在整个实验活动中。

活动通常分为五个循环步骤:请你思考、请你做一做、反思与挑战、科学在前进、拓展练习。在循环步骤二中,一般融入相关的学生实验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家庭用电”为例。

活动一:电流的形成(学生实验:电路的连接)。

活动二:电路连接(学生实验:串联与并联电路)。

活动三:火线与零线的鉴别(演示实验:测电笔的使用)。

活动四:保险丝(学生实验:保险丝的作用)。

3.实验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认为,科学不能脱离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然而科学实验本身是非常具有学科特色的。如何将实验内容和生活世界结合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重要问题,因此实验设计要表现出“实验内容生活化”的特点。

教材中提出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学生经历科学证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习对科学证据的获得、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探讨科学证据的两面性,即对人们生活、健康、环境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然后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基于科学证据而不是个人感觉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恰当的决策。学生亲身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他们逐步理解科学的力量和局限性,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收集与整理证据的过程,而不是掌握一系列现成答案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给予学生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评价行为化。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具备各种探究的技能,是实验评价的重要特点。行为化的实验评价也是真实而公平的评价的具体表现。

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分为四个方面:档案袋评价、知识评价、行为评价和技能评价。其中的行为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设计科学实验”和“小实验”中的表现。行为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是否遵守安全规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

(2)对实验技能的掌握:观察、交流、预测、测量、解释数据、使用数据、制作图表、控制变量、归纳、推理、推导公式、构建模型、操作性定义等。

(3)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使学生明确概念、定理建立的依据,掌握其建立的方法,理解概念、定理的内涵,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分析和总结:在遵循证据法则和运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释和总结必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通过批判性思考,合理地接受他人的质疑,并进行更改。

(5)情景的应用:思考、讨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发表观点,评价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生活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并给出每个方面的比重,其中实验教学的比重最大,分别为实验室活动和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占40%;知识评价占30%;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占20%;参加班级活动占10%。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对图表、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的语言描述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学生参与讨论和表现的过程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

21世纪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智力资源为重要因素的社会经济文化时代。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并不在于增加其知识和信息的容量,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它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不只是定理的收集和事实的罗列,它更是人类智慧伴随着各种新思想和新概念的创造和结晶。”

科学发展的趋势启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学科学的教学功能,并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与课程的三维目标和科学探究内容有机结合的科学实验,从而使实验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9).

[2]戢守志(译者).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1,第一版.

初中科学小论文

刚接触物理,觉得并没有什么的,可由浅到深地进入物理的世界,我发现物理的趣味。渐渐地对物理产生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对于物理研究与实验,我也想不断地去尝试与探究,寻根问底,获取更多的知识。

通过学了时间的测量后,我发现生活中其实许多东西是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甚至是路程、重量……那么下面我就实验举例给你们看吧:

实验器材:细沙、两个一模一样的413ml的小水瓶,瓶口直径为2。5cm。两个比这两个更大容积的大水瓶,瓶口直径也是2。5cm。

实验过程:

实验一:首先,在一个小水瓶中装进500克的细沙,然后,与另一个小水瓶的瓶口相接,做成一个漏斗似的形状。接着,我经过许多次实验,测出了结果:500克的细沙,在一个容量431ml,瓶口直径是2。5cm的小水瓶中,流完一次需要约3。75秒。

实验二:根据上面的实验。这次,我把沙子增加到1000克。以相同方法,相同步骤去实验得出的结果是:1000克的沙子,以与实验一相同的条件、方法与步骤,流完一次约用7。52秒。

实验三:最后,我换了小水瓶,用大水瓶来实验,以相同的沙量,瓶口直径相同,方法、步骤相同,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最后,我计算在具备以上条件时,每秒流沙量约133。33克。因此,若有8000克的沙,在通过一个直径2。5cm的瓶口,约需1分钟。而且,从实验三可以得知,容量的大小不影响每秒的流沙量。只要瓶口直径大小不变,每秒的流沙量基本相同。

另外,我还发现可以粗略测量时间的东西。如:

(1)人的脉搏与心脏的跳动。当脉搏或心脏跳了七十几下时,那么就等于过了一分钟左右。

(2)走路也可测量时间与路程。假如我每秒约走一步,每步约0。5m。则一分钟约走了60步,走了约30米。

(3)呼吸,一个呼吸完成约需要4秒左右。因此一分钟约呼吸15次。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肯发现,物理有趣的现象也会时常伴随我们,帮助我们,使我们解决一些科学问题。

前路茫茫,物理趣事间不断,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探究,去追求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趣味,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初中科学小论文

去年年底快过节时,妈妈给我买来一个水仙花的球茎,我高兴极,我按妈妈说的把它放进盆子里,然后倒进干净的水,并在盆子里放几颗小鹅卵石。

我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水,妈妈说春节就能开花,还说花特别香。过几天,水仙抽芽,很像葱苗。大概一个月后,碧绿的叶片中探出几棵花苞。

春节快到,那几个花苞还是没有开,它也许不知道我看花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啊!春节过,它不但没开花,而且花苞枯萎。妈妈告诉我,它已死,再也救不活。我伤心极!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它死亡的原因。于是,我去电脑上查找资料,原来,水仙花的生长要求有阳光,适宜温为12摄氏度——16摄氏度,如果水温太低,那水仙花就只长叶子不开花,甚至死亡。那段时间,正值南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我们这里的气温降至0摄氏度,一连十几天的低温,我没有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来保护花苞,导致水仙花的死亡。它就这样因为我的失误,被冻死,我后悔末及。

我明白,养水仙花也需要学问呀!养水仙虽然不需任何花肥,只用清水即可。但是为使水仙生长健壮,白天应拿到阳台晒太阳。如果想推迟花期,可采取降低水温的办法,不可太低,10摄氏度为宜。此外,如果节前10天看不到饱满花苞,可采用给水加温的方法催花,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有这次的失败经验,今年年底我肯定能养出清香四溢的“凌波仙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