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调研心得(实用12篇)

小编: 雨中梧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信心。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思考和收获。

外出调研经济心得体会

最近,学校安排了一次到外地进行经济调研的活动,这次经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好地认识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本次调研地点为长沙市,我们先是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工厂。这家工厂以生产高科技智能电子设备为主,我们一行人参观了工厂的研发部门、生产流水线以及品质测试中心。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这家工厂在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所以能够在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长沙市的一个电商园区,这里的企业主要是做跨境电商的,如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在电商园区里,我们看到了众多的小作坊和创业公司,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执着,打造出了一些在业内口碑不错的品牌。同时,我们了解了企业如何运用大数据、智慧物流等技术手段,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配送效率等。

此外,我们还探访了一些农村和山区的企业,如柑橘加工厂、养殖场等。这些企业多是家族传承式的,虽然规模不大,但它们都扎根于当地,因此对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作为未来的一名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应该鼓励这些小微企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当地经济的目的。

总体来说,这次经济调研让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未来的选择方向上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会更加努力,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和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外出调研科普基地心得体会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外出调研,参观了一家科普基地,并进行了相关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有体会地感受到了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下是我从这次活动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科普基地参观中,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科学知识,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前沿知识,都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掌握的只是冰山一角。在基地的展厅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设备,以及专业人员所做的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成果,对此感到十分震撼和自愧不如。这让我明白了科学知识的深度是无穷的,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实践活动,我明白了科学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在基地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知识不仅是理论,更是可以应用到实际中的工具和方法。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驾驭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此外,科普教育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由多个学科交叉组成的。在基地参观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化学、物理、生物等常见学科,还了解到了一些新兴学科,比如生态学、环境保护学等。这让我意识到,要追求全面的科学素养,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某一学科的知识,还需要跨领域学习和理解。只有当我们把各个学科中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科普基地的参观活动中,我还认识到科普教育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普及科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在基地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科技创新成果,比如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它们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这让我明白,科普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更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科普教育需要多方合力,形成合力。参观科普基地,我了解到基地与各个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科普基地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各方可以互相合作,共同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这让我认识到,科普教育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才能更好地达到其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各方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外出调研科普基地的活动,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了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科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跨学科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多方合力的必要性。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珍视科普教育,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我相信,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科普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果,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消防干部外出调研心得体会

近年来,消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消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高消防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组织外出调研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消防干部外出调研活动,并深切地体会到了这次调研对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在这次活动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体会:一是发现工作中的短板,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二是了解行业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更新升级;三是深切体会到了外出调研对工作的促进和帮助。

首先,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对消防工作的了解还很肤浅,对于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熟练。例如,在与当地消防队交流时,他们提到了一些新的灭火手段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我居然都是初次听闻。对此,我深感应对危险情况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我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制度规范了解不够,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和提高的方面。

其次,外出调研还让我了解到了行业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更新升级。在我所在的城市,近期开始引进了一种新的消防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更快速、更精确地定位火灾源,并且在火情蔓延时提供更准确的救援指导。在调研中,我参观了这种设备的操作和应用,深感技术的进步对于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此外,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消防模拟训练的新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在消防员培训中的应用等。这些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训练效果,也同时加强了我对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

最后,在这次外出调研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这种活动对消防工作的促进和帮助。通过走访调研,我明确地了解了消防工作中的一些难题和瓶颈,也认识到了一些发展机会和前景。这让我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并思考应对的策略和方法。与此同时,调研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也使我结交了一些消防领域的专家和同行,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对我个人和团队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

综上所述,这次消防干部外出调研活动对于我的工作和成长带来了深远影响。通过这次调研,我对自身工作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行业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更新升级。更重要的是,这次调研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外出调研对工作的促进和帮助。对于今后的工作,我将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消防工作贡献更多的力量。

外出调研经济心得体会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经济水平成为了衡量一个地区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我校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经济发展,组织了一次外出调研活动,让我们深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经济的脉搏。

这次调研,我们先是去了一个发展较好的小城市,这里的街道宽敞、道路整洁、绿化覆盖率高且公共设施齐全。我们考察了当地的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基地、贸易市场和旅游景区等。在工业园区,我们了解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发现当地的企业在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和转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在科技创新基地,我们只能感叹当地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对于创新的投入远远高于其他地方。在贸易市场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商品品种繁多、价格实惠,以货真价实的商品和一流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从而保证了经济的稳步增长。旅游景区的开发完善,让游客感受到绿色的大自然、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为地方经济的拓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而在另一个落后的农村地区,景象截然不同。道路狭窄、公共设施简陋、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环境差,经济落后于其他地区。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种植基地、加工厂和乡村旅游点,在与当地农民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他们仍然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简易的机械加工,在产业的发展上缺乏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支持。由于交通不便,农产品只能借助中间商的帮助才能进入市场,这使得农民负担重、利润低,生活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通过这次的考察,我深深地感受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市场营销经验和能力的提升,都是当地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将创新和发展融入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推动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回到学校后,我深受启发。作为新一代的经济建设者,我们应该以这种眼光去看待以后的发展,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动落后地区加速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

消防干部外出调研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消防工作一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消防工作水平,提升消防干部的综合素质,我组织了一次消防干部外出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主要围绕着消防工作的管理和技术创新展开。通过走访不同地区的消防部门和参观实际工作现场,我们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深刻体会到消防干部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段:管理创新(250字)。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消防工作的管理创新。我们走访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消防部门,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些消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举措,如建立了跨部门的协同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等。通过这些管理创新,消防部门能够更加高效地组织和协调各项工作,提升了应急处置和预防能力。我们深有感触地意识到管理创新是消防工作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段:技术创新(250字)。

在消防干部外出调研中,我们还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我们走访了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了最新的消防技术和装备。这些技术包括智能化监控系统、紧急疏散装置、火源探测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消防工作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了事故应急响应速度和准确度。我们从中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是推动消防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四段:责任和使命(250字)。

在消防工作中,消防干部肩负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消防干部为了拯救群众生命财产,不惜舍生忘死,伟大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牢记使命,任劳任怨,日夜奋战在一线,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敬业态度。这些优秀的消防干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消防干部,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始终保持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责任感。

第五段:结语(200字)。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消防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职责使命。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适应和引领管理和技术创新,为推动消防工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消防干部一定能够更好地履职尽责,为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个人外出调研学习心得

近期,多次下乡调研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因为业务范围的关系,没有在本单位的消息报道上全面反映看到的和听到的,只是写了一点的本职工作情况,其实还有许多感想没有表达出来。

在基层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不仅仅是有关计划生育的事情,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农村的新面貌、农民的新生活、农业的新发展。我们知道,这一切是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幸福安康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群众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而多年的下乡,让我对过去甘肃的农村和现今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沧桑巨变,感受在心。前天,省人口委有关领导给职工传达了徐省长在庆祝新中国成立__周年系列成就报告会所作的首场报告主要精神,更让我认识到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大、优势和劣势都比较突出的省情,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几十年来形成的“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肃精神的不屈不挠。现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农村有了新面貌。

今年初,省人口委总体安排部署,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示范化基地,各地计生协会积极协助,一同创建。每次进村,看到了各村的人口文化大院和生育文化长廊建设卓有成效。每到一村,迎面印入眼帘的首先是生育文化长廊,醒目的彩绘、丰富的内容,引人入胜。细看,围绕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工作,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先优惠政策、生殖保健知识为主,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字赋予感染力。感触很深的一点是:8、9月份下乡看到的要比6、7月份看到的更好,说明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兄弟县(区)之间的学习借鉴十分密切。集贸市场、社区街道“以房管人”的措施,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则彰显了“阳光计生”的透明,各地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发展确实是看得见的。我们感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的精神追求日渐丰富。随处和农民朋友聊天,都能感到他们开朗达观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发展生产、营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农村确实有了新面貌。

最打动人心的一件事:安定区为计生“两户”考上大学的子女发放奖励金,专科6000元,本科8000元,在当地反响热烈,计划生育等政府部门的行为顺应了群众望子成龙的渴望。

二、农民有了新生活。

无论是在经济较好的河西地区、还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我们都感受着农村的变化和发展,看到了与过去大不一样的农民生活。

在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我们走访了几户群众。杨秀珍,女,63岁,生育两男一女,现在二儿子家生活。二儿子夫妇外出打工,生有一子,现一岁多。居住着二层小楼,面积430平方米,其中人口居住面积210平方米,后院养殖牲畜面积220平方米。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她不但对计划生育政策很熟悉,而且对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政策都十分了解,聊到最后,她情不自禁地说:“现在的政策好得很,共产党对我们老农民真个好得很,我们的日子真格好过了,娃们上学花钱少了,种地不交税,还有补贴。计划生育让少养娃娃,大人负担轻了,日子比原来好过得很了!”她的话引得我们不时与她一起欢快地笑着。

与多年前的定西相比,这里逐渐呈现出“路宽了、山绿了、群众生活改变了”了的新景象。

三、农业有了新发展。

农村的新发展,让农民的日子过好了。调研的过程,我们偶尔也会问一些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山区农民地多,但产量小,川区农民地少,但产量高。根据这一情况,各地党委、政府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前提下,与群众商量,共同探讨,引导农民种植适宜本地的作物,或以种粮为主、或以种经济作物为主,使农民们有限的土地发挥的经济效益,加上农业减免赋税和发放补贴的政策,使得农业逐步走上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那些很具规模的蔬菜大棚、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存在的问题: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一致反映,现如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让计生工作者同群众的关系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化,一些制度在连续性上存在保障问题。如:安定区今年为计生两户子女考入大学发放奖励金的“成才工程”,共发放130多万元,年年发放,县、乡财政很吃力,承担不起等等。总之,工作中的困难就是“缺钱”的问题。

或许调研的过程还不够细致,调研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但感想和体会却是深刻的、真切的。

外出调研方案

本次考察学习活动交流学习考察海南电商模式为指导,深入探讨电商发展模式,通过开展考察和学习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进一步提升本公司项目经理及工作骨干的业务能力,为促进公司电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参加对象

1、赵渝、陈雷、宴渠、何红军、赵凯。

三、具体时间

2012年6月8日至6月11日。

四、考察地点

海南( 海口,三亚 ) 等。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考察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考察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赵渝担任,负责活动组织、协调及统筹安排,副组长由陈雷担任,何红军负责拟定前瞻性强的考察学习题目,并在考察学习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深刻剖析根源,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客观分析当前现状,深入查摆问题根源,总结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高质量、可操作性强的'学习考察报告,赵凯负责经费管理、食宿安排、人员照管、财物安全、队伍形象等日常事务工作。

六、经费

本次考察活动按照每人5300元标准,超出部分费用由考察组自理。

一、参加考察的范围

1、担任过实职的副处级离退休领导。

2、身体健康,有完全自主能力的离休老同志。

二、外出时间

三、考察地点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四、具体办法

1、所有参加外出考察的老同志,要有郊区医院体检证明,并有主治医生的签字。同时有老伴、儿女等家庭主要成员两人以上的同意外出并签字。

2、老干部外出考察期间,除组团费以外一切费用自理。

3、除规定的参加考察人员范围,退休的老同志愿意随团考察,一切费用自理。同时也需体检,主治医生和家庭主要成员的签字。

4、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做好全程服务工作,确保老同志全程安全。

外出调研报告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笔者对xx特区xx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务工经济的确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机活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企业对技术工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形成农民工相对过剩,失地后进入城镇就业又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前景令人堪忧。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现状。

xx年,xx乡总人口12510人,农村劳动力694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劳动力供给总量5528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533人,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4995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2,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2036人,占全乡富余劳动力人口的40.8。外出劳动力中16—35岁的有1546人,36—45岁的有407人,46岁及以上的83人;外出务工人口中有男性1058人,女性978人;小学及以下文化1380人,初中文化的有61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有44人。

外出务工主要的原因一是可以直接增加收入;二是可以学习有关专业技术;三是因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铁路建设征地、学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农村出现大量闲散剩余劳动力。按就业流向分: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大部分是省外,小部分流向本省其它地州市、本市其它县、区,本县其它乡镇,其中省外1689人,本省其它地州市219人,本市其它县、区94人,本县其它乡镇34人;按就业分:外出务工时间在5年及以上的有231人,3—5年的有915人,1—3年的有510人,1年以下的有380人;按收入水平分(平均月收入):1001元及以上的有347人,801—1000元的有610人,501—800元的有774人,500元及以下的有305人;按就业行业分:从事采矿业的有101人,从事制造业的有1018人,从事建筑业的有427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的有143人,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有40人,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有102人,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有80人,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25人。返乡农民工有37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规模看,增长较快。全乡外出务工人员50人,到xx年达1866人(其中:常年打工的约800人,季节性打工1066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4,占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5。

(二)从效益看,务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xx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务工收入9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比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元高出4834元。打工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三)从分布看,沿海及大中城市居多。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在沿海地区打工人员1352人,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下且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青年,年人均收入在7000元以上。在省内打工人员347人,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缺乏技能的重体力劳动者,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

(四)从组织形式看,自发外出比重大。全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有组织输出每年在100人左右,占打工人数的5左右;能人带动占外务工人数的20;约有75的属自发外出务工,他们靠“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务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务工经济在乡镇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但是,无论是组织程度还是输出规模以及经济形式,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输出无序,呈“松散”型。目前,全乡劳务输出仍处在初始阶段,对输出工作调控、引导不力,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长期固定下来,这部分队伍难以发挥劳务输出的规模效应。

外出调研报告

用,因此,校长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提升校长的领导能力和办学水平。为促进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提高校长领导能力,推动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和特色办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于5月6日——16日在昆明举办第二期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我参加了本期研修班的学习。本期研修班主题为“以专业发展为基础的校长领导力”,并按以下思路选择研修内容:首先,校长是一个具有特定专业标准的职业,有其基本要求和发展规律,这是校长领导力建设的出发点和基础;其次,校长领导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它集中体现在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等学校中心工作的改进与发展之中;第三,校长领导力是一种综合影响力,它通过自身的办学思想、内在素养及行为技能等影响、推进师生的行为。围绕这一思路,研修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校长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校改进中的校长领导力、校长的领导素养与专项技能。研修班邀请了知名专家和优秀校长做专题报告,为学员提供前沿政策信息、先进教育理念和鲜活办学经验;对校长的思维品质、发展规划、课程与教学领导力、执行力等方面的技能进行专门训练;还通过到学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云南行色学校的育人文化与教育理念;通过结构化研讨、校长论坛等方式,将学员中的经验和智慧加以挖掘、提炼和分享。短短的十天学习考察,各专家和学校校长在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特色过程中,其睿智的思想和博学敬业的态度,让我收获巨大,感慨颇多。

一、校长专业化。

教育改革的深化,校本的持续发展,必然对担负着领导和管理学校重要责任的校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呼唤高素质、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校长,因此,实现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便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小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教育改革发展、学校管理创新要求校长专业化。

首先,作为一所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在校长。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他的校长。西方教育界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位好的校长”。在我国,目前人们也有“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共识。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肩负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规划、领导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在学校的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校长担负着组织和实施的历史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次,校长的创新素质决定教育改革创新的成效。在过去多年的中小学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校长明显地表现出被动适应性、控制程序性的封闭僵化特征,如若校长仅有态度和知识方面的基础素质而缺乏与时俱进的高层次创新素质,就不可能实现教育创新的要求。第三,推进中小学教育创新,要求校长由被动执行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教育创新是一种超越式的创造活动,它既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也没有现成的可以直接套用的模式,全靠校长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因此,推进教育创新,需要校长不断增强教育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实现由被动执行型向创新发展型的转变。

2.学校转型必然要求“校长转型”,校长必须实现专业化发展。

发展之路的专业化校长。大家都希望“千校一面”成为历史,而特色学校将成为人们的选择和追求。“学校的转型”要求“校长的转型”,因此,校长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信念,必须从实践出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施政纲要”,必须千方百计把学校办成特色学校。这就要求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以满足校长转型的需要。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也要求校长专业化发展。校长的专业素养是承担领导管理责任、发挥领导管理作用的基础,是有效进行学校管理的重要条件。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专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学校发展的定位、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的设计、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校园文化的形成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作为一校之长的校长尽可能地精通学校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可以说没有较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在现今的教育改革大潮面前校长是难以适应的,更不可能带领学校走向成功和辉煌。

二、校长领导力。

校长的领导力,顾名思义就是校长在领导一所学校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校长在处理各项事务中的工作技巧,更是校长自身散发出的,一种令人钦佩折服的魅力。

1、加强业务学习,靠理论指导工作提高校长的领导力。

作为一名校长,必须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使自己的管理模式能够推陈出新,使自己永远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学校管理的脉搏。同时,不断的学习,能让一名校长完成从一名管理者向一名学者的转变,这样就能网够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用渊博的学识征服心灵。

2、注重言行举止,靠以身作则提高校长的领导力。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头领”,政府和人民赋予他的权利使他能够统领整个学校。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权利会使校长渐渐“特殊”起来,殊不知这正是校长开始失去民心的前兆。因此,作为一校之长,校长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人,校规校纪校长应该第一个遵守,会议决议部署校长应该第一执行,教师不管亲疏校长必须一视同仁„„只有这样,靠着以身作则才能使校长赢得民心,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3、走进教学一线,靠与教师齐心工作提高校长的领导力。

教学是学校管理的重点,课堂是学校管理的灵魂,一名好校长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学校发展的引路人,更应该是一名能够驾驭课堂,明晰课堂教学优劣的好老师。因此,作为校长必须走进教学一线,通过与教师们一起备课、上课、评课,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教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校长的内心想法与工作要求,与校长齐心协力办好教育。

4、营造民主氛围,靠赢得大多数教师的拥护来提高校长的领导力。

营造民主氛围就是让学校的全体师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实现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民主化。真正的民主,能使教师感受到主人般的荣耀,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由命令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最终使校长得到大多数教师的拥护。

5、勤于反思总结,靠积累经验教训提高校长领导力。

结,看到成功要学会持守延续,看到问题要学会思考解决加以避免,以达到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最终目的。

三、校长管理素养。

拿破伦说,一支由狮子所率领的绵羊部队,其战斗力胜过由绵羊所率领的狮子部队。可见校长的管理素养对学校的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

1、校长应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理想的校长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用创造的皮鞭去抽打容易僵化的头脑”;要善于观察研究,大胆质疑,及时提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了解和研究新情况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开拓创新的意识是学校不断发展的源泉,是校长必不可少的素养。

2、校长要能理性准确的决策。

排难解纷,决疑断惑,是一项复杂的高级智力游戏和实践考验,它既需要决策者具有丰富有效的资讯积累,又需要决策者具备比较权衡的算计工夫,更需要决策者拥有清明澄澈的理性素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独到地认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列宁所说的“任何管理工作都要有特殊的本领”,校长的特殊本领就是要懂得教育规律和管理知识,把握时代的脉搏,作出理性准确的决策。校长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善于展望将来,预测未知。善于从多种决策中,排除干扰,及时作出科学决断。校长们要善于等待时机,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创造条件,善于顺势而行。在纷繁复杂的情况面前,既要有胆略,又要有理性;既不能刚愎自用,又不能裹足不前,应以敏锐的眼光,抓住问题实质,迅速找到最佳方案,果断地进行决策。

3、校长应当有当机立断的魄力。

当机立断是校长在复杂而困难的条件下,及时独立地作出决定和实行决定的一种意志品质。当机立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成功与否的分界线。在当前复杂纷繁的环境中,校长的当机立断显得更为关键,因为难得的机遇可能就是稍纵即逝,善于抓住机遇的才是最终的成功者。作为校长,要有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行动做到干脆利索、提纲挈领、势如破竹。校长如果缺少魄力,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不光会影响自己的威信,更严重的是会贻误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我认为一个新时期的校长应当是一个品行正派、道德高尚的贤者;是一个知人善任、讲究艺术的能者;是一个知识渊博、敢于创新的勇者;还应当是一个睿智理性、果敢敏捷的智者。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办出一所高质量的学校。

本次外出考察,感悟颇多,体会很深。从思想上给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我将以此次参观学习培训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深入思考,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做“智慧型”的校长,办“特色化”的学校而努力!

外出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近年来,陕北地区经济形势有所回暖,山区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准确反映我村村民工外出务工的数量、流向、就业、社会保障及创业等情况,及时掌握村民外出务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村委会、保安镇政府制定农民工政策,加强和完善村民外出务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县委组织部、县委书记祁玉江对我县大学生村官提出的“十个一”要求,于今年六月初对全村常住人口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形成此报告。其结果如下:

一、杨畔村基本情况。

杨畔村位于志丹县保安镇南17公里处,东临壕沟村,南临开发区,西临杨条村,北接张沟门村;共辖9个行政村小组,152户,638人,总面积约12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1亩,人均3亩,基本农田1342亩,人均2.5亩,林草地面积5130亩,人均9.5亩。全村共有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主导产业有养殖业运输业及服务业。年人均纯收入3850元。

二、外出务工农民工基本情况及特点。

1、基本情况。

据调查,至今年五月底,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417人,占全村人口的65.3%。其中外出到志丹县境内的有329人,占外出总数的78.8%;外出到县外市内的有79人,占外出总数的18.9%;外出到省外的有9人,占外出总数的0.2%,调查得知,县外外出务工村民大部分流入到西北地区。据回乡探亲的外出务工村民反映,外出务工农民工资每年都有所增长,就今年上半年来看,平均月收入在1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8%。

2、呈现特点:

(1)、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文盲为主。在我村外出务工人员当中,青壮年有216人,居于主体位置,年龄在21-40岁的农民工在全部农民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51.7%。随着年龄增长,较年长农民工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40岁以上占11.9%。同时也应看到,这部分人没有完全或部分地接受初中和高中阶段教育,就进入了劳动者的行列,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受教育程度结构看,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占83.9%,初中文化程度占14.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01%。

(2)、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在本县区及西北以上地区。近年来由于我县经济发展较快,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外出农民在我县各个乡镇工作。

(3)、农民工外出打工形成一定规模,就业主要集中在四大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即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占总外出人员的81.1%至92.4%。

(4)、留守村民与外出农民工有一定差异。从收入上看,外出农民工的人均总收入远远大于留守村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村民均为“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农作劳力不足、科学技术得不到有效地应用,人均收入自然得不到提高,而外出务工农民在进行某项工作前,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学习,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工资自然要有所提高。在调查中,外出农民工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的占16.1%,1000-1200元的占11.9%,1200-1800元的占0.02%,1800元以上的占0.01%。就志丹县而言,当地消费水平高,农民工各项保障实施难,略高的工资待遇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从性别上看,外出农民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导致留守村民男女比例失调,留守妇女充当起了“家庭主夫”,需要进行繁重的农作劳动。

(5)、农民工素质有所提高,针对个别企业、部门的专业性,山岗前需要对工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另外,广大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从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把外面新鲜的事物带回了家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外出农民工存在问题。

(一)知识水平决定就业难度。缺少技术专长、文化素质低一直是农民工身上暴露的最明显问题,金融危机以来更为突出。企业停产或裁员,无技能、文化低、年龄大的农民工是被首先剔除的对象。靠出卖体力挣钱的农民工,生活更加艰难。

(二)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据调查显示,全县外出农民工平均周工作时间为50.7小时,日平均工作时间在8小时内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9.6%,8-10小时的占33.8%,10-12小时的占28.2%,12小时以上的占8.5%。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仍然是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难题。

(三)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偏低。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没有参加任何保险四个选项。尽管养老保险有章可循,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现状并不乐观。据抽样调查,被调查的89名农民工竟全部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由于养老保险在跨省转移、接续方面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政策障碍,农民工跨地区变动工作或返乡又相对较快,所以农民工即使参了保,待离开时,往往也只能选择退保,从而导致参保中断。

农民工主要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累、苦、险的工种,生产安全缺乏保障,尤其是在建筑、采掘行业工作,不能及时得到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保护用品,工伤保险的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全县农民工此项保险的参保率也只有27.3%。

据调查,20-40岁的青壮年是农民工队伍的构成主体。只有36.9%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

在全部调查中,没有参加任何保险的人员占总调查人员的35.8%。

四、建议。

一是加强引导、服务和管理,实现农民工外出就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各种媒介和平台,鼓励推进有关农民工就业的合作和交流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帮助农民就业,切实解决农民工盲目外出,无工而返或者收入过低的现象。将农民工失业也纳入失业登记,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就业服务,以促进和保障庞大农民工队伍的就业。

二是切实加强农民工各项文化技术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继续为农民工免费培训各种实用技能,以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稳定农民工就业状况;培训要注重实效,在时间、深度、效果和实用性上下足功夫,避免华而不实,走过场。

三是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拓宽农民工外出就业的门路。简化各种手续,提供优质服务,并大力宣传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农民工及早实现自主创业,特别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本地经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减轻就业压力。

四是继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力度和覆盖面,提高外出农民工和农民参加各种保险的比例,切实改善外出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以便真正解除农民工外出就业和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

返回目录。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占用了农民群众的大部分土地,农村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近日,笔者对特区xx乡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务工经济的确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生机活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企业对技术工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形成农民工相对过剩,失地后进入城镇就业又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前景令人堪忧。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现状。

xx年,xx乡总人口12510人,农村劳动力694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劳动力供给总量5528人,从事农业生产人数533人,全乡农村富余劳动力4995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2,已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2036人,占全乡富余劳动力人口的40.8。外出劳动力中16—35岁的有1546人,36—45岁的有407人,46岁及以上的83人;外出务工人口中有男性1058人,女性978人;小学及以下文化1380人,初中文化的有61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的有44人。

外出务工主要的原因一是可以直接增加收入;二是可以学习有关专业技术;三是因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铁路建设征地、学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后农村出现大量闲散剩余劳动力。按就业流向分: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大部分是省外,小部分流向本省其它地州市、本市其它县、区,本县其它乡镇,其中省外1689人,本省其它地州市219人,本市其它县、区94人,本县其它乡镇34人;按就业分:外出务工时间在5年及以上的有231人,3—5年的有915人,1—3年的有510人,1年以下的有380人;按收入水平分(平均月收入):1001元及以上的有347人,801—1000元的有610人,501—800元的有774人,500元及以下的有305人;按就业行业分:从事采矿业的有101人,从事制造业的有1018人,从事建筑业的有427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的有143人,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有40人,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有102人,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有80人,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25人。返乡农民工有37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规模看,增长较快。1996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50人,到xx年达1866人(其中:常年打工的约800人,季节性打工1066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4,占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5。

(二)从效益看,务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xx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务工收入9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比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66元高出4834元。打工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三)从分布看,沿海及大中城市居多。全乡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在沿海地区打工人员1352人,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下且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青年,年人均收入在7000元以上。在省内打工人员347人,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缺乏技能的重体力劳动者,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

(四)从组织形式看,自发外出比重大。全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有组织输出每年在100人左右,占打工人数的5左右;能人带动占外务工人数的20;约有75的属自发外出务工,他们靠“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务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务工经济在乡镇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明显。但是,无论是组织程度还是输出规模以及经济形式,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输出无序,呈“松散”型。目前,全乡劳务输出仍处在初始阶段,对输出工作调控、引导不力,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长期固定下来,这部分队伍难以发挥劳务输出的规模效应。

(二)信息不准,呈“盲流”型。县劳动力市场硬件虽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未能启用,加之县就业机构未建立,无相应人员上岗,缺乏对招工企业的实际考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辐射功能不强,未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信息联网,县、乡、村信息传递更是周期长、效率低,造成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因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信赖于道听途说和小道消息盲目外出,往往外出一、二个月返回,不仅给输入地造成了社会压力,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在用完路费后靠乞讨回家。

的67.7;拥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比重较小,大多从事“苦、脏、累、险”且工作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重体力工作,劳务报酬每月只在500元—800元之间。

(四)维权意识淡,呈“法盲”型。外出务工农民工群体的法律知识欠缺是影响外出务工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原因,由此而引发的劳务纠纷逐年上升。为数不少的自发性外出务工人员签订生死。

合同。

遇到工伤事故、领不到工资等问题时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机构支持而无法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五)资金、人才回归少,呈“外流”型。调查发现,部分人员通过打工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以女性居多)在外地嫁人。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资金的争夺将不可避免,也为今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如何实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的工作增加了新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设。

务工型经济,强烈呼唤政府因势利导地推进劳动力的双向合理转移,实现输出组织化、基地化,流转有序化、合理化,产业主导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氛围,形成气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特别是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重点宣传和表彰回乡创业和先进典型,着力解决县域就业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问题,高频率、多批次地发布劳务信息,关注外出务工人员的生存状态。

2、加强引导,促进循环,实现转移。一是要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和中介机构,延伸管理服务网络,统筹“输出”和“回引”工作。二是建立覆盖面广、信息反馈灵、管理科学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容量大、反应快、全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规范劳动力市场,严厉打击制造虚假劳务信息和欺诈为工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劳务协作,建立信息网络,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根据需求输送合格的各类务工人员。四是改进服务模式,开展维权服务,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加快制度与机制创新,促进大创业,做大“面包”。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放低外出人员条件,把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城镇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作用,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农民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扶贫式培育务工经济。外出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依靠借钱外出打工。目前,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部分人属绝对贫困人口,虽有外出为工脱贫致富的愿望,但无外出为工需支付的车旅费,政府部门应在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培训师资进行严格审查,对培训资金、培训方式实施全程监控,避免资金被挤占和分割。四是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鼓励他们担任村组干部,开办民营小型企业,推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鼓励返乡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增强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五是制定有利于民工流动的政策、地方法规,做到输出与回引双赢。

外出调研报告

随着山东德州人文公园设计工作的即将展开,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人文风情,以便于此次及以后对设计同类型景观装饰、主题公园和中国传统文化类装饰资料的收集,特申请对杭州宋城宋文化主题公园及横店影视城进行参观调研。

二、调研对像介绍。

1、杭州宋城。

文化是宋城的灵魂,它在表现自然山水美、园林建筑美、民俗风情美、社会人文美、文化艺术美上作了自己的探索。它模糊了时空概念,缩短了时空距离。穿过高大的城门楼,只见一条小河贯通南北。河中船只往来穿梭,两岸楼阁矗立,杨柳低垂。身穿宋代服装的商贩在此经营着仿古酒茶。城中经常有魔术、民间舞蹈及杂技表演,还有中国古代婚礼仪式的表演。宋城是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追忆与表述,它应该成为一座寓教娱乐的历史之城。

2、横店影视城。

横店影视城,位于中国东阳市境内,距160公里,与义乌市相距36公里。是杭州至丽水的必经之路。

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位于横店康庄路南端,总面积近900亩,是一座集古建筑保护、影视拍摄、观光娱乐、艺术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该景区分为“桃花源”与“秦淮河”两大部分,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彩的艺术品味,是该景区的鲜明特色。

三、调研所需。

1、调研经费3760元(4人)。

其中门票费480元/人*4人;交通费300元/人*4人;餐费30元/人/天*4人/2天;住宿费200元/2人*2间。

四、调研时间安排(共二天)。

1、10.15宋城宋文化主题公园参观调研。(早班车由丽水至杭州)。

2、10.16横店影视城参观调研。(晚班车由义乌至丽水)。

参与人员:

20**年*月*日。

外出调研报告

针对落后山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情况,本人与有关人员深入**县茶坪乡、凳寨乡、鱼市镇、天堂乡、米贝乡、扶罗镇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劳动力外出的增多有喜有忧,劳务经济管理有待进一步引导和规范。

一、基本情况。

**县目前农村人口22万,农业劳动力约13.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0%。

全县有外出务工人员4.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6%。其中,1830岁外出务工人员3.1万,占同等年龄条件劳动力的91%;3045岁外出务工人员1.5万,占同等年龄条件劳动力的39%;45岁以上中,外出务工人员0.2万,占同等年龄条件劳动力的0.7%;18岁到45岁劳动力占到外出总劳力的95.8%。

二、外出务工之喜。

“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培育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1、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20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收入达到800010000元,**县4.8万人、每月纯收入300元,人平年纯收入为3600元,农村年增纯收入为1.728亿,农民人平增收785.45元。预计,外出务工将超过5万人,农村年增纯收入超过1.8亿,农民人平增收超过818元。

2、增强了农民致富本领。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术,提高了素质。特别是部分返乡创业务工人员,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凳寨乡台洞村村民扬慎新年回乡务农,带领全家租赁稻田种烟50亩,20租赁稻田种烟120亩。该乡东村村民姚贤基利用在外务工学到的果树栽培技术,回乡开发果园15亩,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天堂乡有30余人返乡从事一、三产业。该乡绞沟村潘光强、潘光福,放弃每月1800元的务工收入,年回乡种植烤烟30亩,带动了该村40余户种植烟叶120多亩;该乡高洞村吴代云务工回乡在天堂街上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店;贡溪乡甘屯村现任村支部书记姜明豪自外出打工学习到了科技养殖技术,于回乡进行小尾山羊养殖,从当初的8只羊开始,到现在已有存栏羊164只,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现在该村养羊5至10只的有11户,养羊20至30只的有14户,农户现存栏羊数522只,甘屯村养羊业的壮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随着农村劳力外出增加,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几年来,许多外出务工农民家庭购置了家用电器,建起了楼房,购买了手机、摩托车,装上了电话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鱼市镇大坝河村116户435人,其中,劳动力251人。近几年来,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为130余人,占到全村劳动力的52%,全村每年的务工纯收入达到了62.4万元。务工收入在保障其家庭就医、就学外,主要用来改善生活条件。该村的手机、电话入户率为69%,彩电入户率为85%,冰箱入户率为20%,摩托车入户率为27%,95%的户用上了管道水,新修楼房41户占到全村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