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作文300字(模板五篇)

小编: 碧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童年作文300字篇一

我常听爸爸说:“在我们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二八大杠自行车在我们那个年代都是很稀有的东西,只有条件好的人家,才买得起自行车,更别说给一个孩子买儿童自行车了。”

可是爸爸小时候就很想骑自行车,他经常缠着爷爷给他买,由于家里孩子们多,生活困难,能吃饱就不错了,更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自行车。因为当时一辆最便宜的自行车就要普通人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资才买得起。无奈之下,爸爸只好去找别人借自行车学骑。

爸爸嘴巴磨破了,好话说尽了,才从别人家借到了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爸爸得到自行车以后喜出望外,但是爸爸当时只有八九岁,这辆车对他来说太大了,爸爸只能歪着身子,跨在三脚架中间骑,这样脚只能转半圈。

那个年代,没有哪个爸爸有时间,耐心地教孩子骑自行车,爸爸只能自己学,一开始他经常摔跤,刚骑两步就摔,脚被铁丝勾破了,血肉模糊,手掌心被擦破了皮,但爸爸丝毫不放弃,扶起车子继续骑,到后面越摔越狠,但他一点儿也没想放弃。

我越听越惭愧,再想一想,我学骑自行车,爸爸妈妈给我买的是合身的儿童自行车,而且他俩当“左右护法”,从没让我摔到。

爸爸说他摔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了又摔下去,简直是有点绝望了。

我无法想象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让爸爸如此坚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渴望成功的力量。

因为爸爸知道他只有一天的时间能学,一旦他学不会,可能以后就已经没办法学了,于是他想一定要成功,这样一种力量,让爸爸无论摔倒多少次都不放弃,最终他成功了,在渴望成功的力量下,爸爸居然只用一天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虽然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但是爸爸用自己的汗水换取了童年的快乐,爸爸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童年作文300字篇二

风车,民间也称为“风齿喽”,是中国民间年代久远的一种传统玩具。它既是一种玩具,又是传统节日的应时之物。风车通常以纸、木等材料制成风轮形式,借助风力而旋转,这种简单的玩具迎合了孩子们都喜欢奔跑、追逐的特点,并且价格低廉、制作简单,所以深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同时作为一方风物,也为古代的画家所垂青,在南宋画家李蒿的《货郎图》中就绘有6叶小风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些头脑活络的农民在农闲之际制作风车,然后插在草把上,赶集或进城去卖以添补家用。

作为玩具的风车只有中国有,其他地方不多见。老话说“风吹风车转,风吹幸福来”,风车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吉祥祝福的寓意,与老百姓的生活乃至民俗节日息息相关,风车现已成为各地春节庙会和节俗活动的文化标志物之一。原始的风车玩具制作简单,用料就地取材,在中国分布较广,主要有纸制风车、木制风车2种。

纸风车的制作一般就地取材,找一张较厚实的纸张,实在没有孩子的作业本撕下一张也行,裁成正方形,将方形纸的两角对折,沿着折痕把纸的四个角用剪刀(小刀)往中间剪开,剪到离中间交叉点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了,将四个开口右方的四片呈45度角用浆糊粘贴到中间位置,待干后,用点燃的细香头在中间烧成一个小眼,然后再串上大头针或者细铁钉,非年节没有香可以用大头针或图订直接穿入,然后将其插在一根高粱杆上,这样就完成了纸风车的制作。

纸风车做好以后,将纸风车对准前方,然后迎风猛跑,或者手里拿着插着风车的高粱杆左右摆动,风车就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呼呼旋转,常常是很多小孩子一起,人手一个风车,一起向前奔跑,大家比赛论输赢。

还有一种木制风车,这种风车是一般大一点的男孩子在过年时做的玩具,类似于飞机的螺旋桨,往往是固定在灯笼杆子上。小时候的乡村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家家户户都要选择一根长长的直直的松木杆或者杨木杆,在农家院子里竖起灯笼杆。在灯笼杆的顶端要用木棍钉一个三角形架子,三角架子的尖上用铁丝拧上一个铁圈,穿条绳子直垂地面,腊月三十日晚间,点盏灯笼拴在杆绳上,把它拽到空中去照明,这根杆子是为挂灯笼才竖的,所以称它为灯笼杆。据说灯笼杆的起因是从《封神榜》这部小说来的,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忘了封自己,没留一席之地,只能蹲在灯笼杆上。出于对姜太公的钦佩吧,人们为他准备栖身之所的时候费尽心机,灯笼杆上除了红灯笼以外,很多心灵手巧的孩子还要在上面挂上风车和彩旗。

制做的时候首先要选一根拇指粗细的干木棍,大约十厘米左右,不能过长,过长风车转动不灵活。用尺子画出中分线,然后用刀将两端削成方向不同的斜面,中间部位两侧用到削平,用烧红的钉子或者铁条烫出圆孔,并且把边缘磨光滑,用一根稍细一点的钉子穿过空洞,在风车的前后穿上几块铜钱,为的是在风车旋转的时候铜钱相撞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然后将用钉子串好的风车固定在一个大约十几厘米长圆木的顶端,在圆木的尾部还要用线麻染上鲜艳的颜色,做个风车尾巴,就像一个风向标,使风车始终对着风吹来的方向,这块横着的木杆要在中间位置穿洞,然后用细一点的钉子钉在灯笼杆的顶端,但是注意不要订死,要能够随风左右摆动,一阵凛冽的北风刮过,风车欢快的旋转起来,并且伴随着铜钱相互撞击发出哗哗哗的声音,整个正月里都会发出悦耳的响声,直到召唤得春天来临。

风车,作为经济匮乏岁月里一种简易的儿童玩具,深受广大的少年儿童喜爱,60、70后的我们,可以说是风车这种简易廉价的玩具伴随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现在虽然能够制作、愿意玩的孩子太少太少,但是那留存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游戏,不受贫穷还是富裕的影响,每个孩子心中的童年都是快乐的、回味无穷的,那在思乡的梦里依然呼呼作响的风车,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童年作文300字篇三

我的故乡在安徽省淝河一个小村庄,名字很上口:板桥镇。不知与大画家郑板桥有何关系乎?

小村旁有一条小河,河边长着许多小野花,红的红,白的白,黄的黄,新鲜漂亮。溪水不深,溪流也不宽。但是水很清冽,而且甘甜,渴了,随便喝。

每到夏天,我便光着膀子,约几个好友,在河里游泳。我们玩的兴起,突然,奥迪弟弟一个鲤鱼打挺,溅了我一身水,我拿起水枪,将他淘汰了。这溪边,我们一玩就是一下午,谁也不会来阻止我们。——这就是乡村的童年!

河边长着许多茅茅针,剥开外面绿如翡翠的外皮,露出里面洁白如雪的果肉,将果肉轻轻抽出,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便感到一股清凉又带着几分甘甜的味道直沁肺腑!——这就是乡村童年!

写完作业,饿了,咋办?不怕,咱叫上几个狐朋狗友,带上一个打火机,一两块砖块,一个小铲子,一些柴火,去红薯地。

用一两块砖块搭起一个烧烤台,挖几个红薯在火上烤。烤熟了,把它掰成两半,咬一口,外焦里嫩,那香味,能馋死树上的鸟儿。

最喜欢老家,因为在那里,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在那里,有我童年生活最美好的回忆。

童年作文300字篇四

丢失的童年 爸爸买了新房子,原来的房子奶奶住了,有许多儿时的东西都没带走,因为儿时的布娃娃已变得"缺胳膊少腿"的了,我其实也想带走的,但爸爸说∶"新房子里的东西全是新的,那几个娃娃放在新房子里一点也不协调"无奈我只好不带走了。

一天我去奶奶家,奶奶突然对我说她要把我的布娃娃丢掉,我一开始还舍不得但在经过妈妈的劝说后我同意把我喜欢的留下其他不喜欢的丢掉。

下午,我腾出了一些时间去选布娃娃,看到地上的布娃娃我的心突然被颤了一下,看看那些娃娃当我孤单的时候那些娃娃就是我的`好朋友,儿时的我还幼稚的认为那些娃娃在不久的将来会真的变成我的小弟弟小妹妹,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我与它们一起演的一幕幕的戏。

我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导演,为了满足自己的小小愿望,我就让娃娃们当演员,因为娃娃不会动所以我就用手抓着它们的后背,这样从前面看就像娃娃在动一样我就这样把娃娃们幻想成一个个演员,我就是导演,所有的内容包括它们的台词我都是在脑子里想的从来都不说出来,这也养成了我默默无闻的幻想的习惯,那时的童年生活比现在的青春生活号上好几倍。

现在要把我的"演员"都丢掉能舍得吗?

我不想丢,我去找奶奶和妈妈想让她手下留情,童年固然回不来了但我还希望童年的玩具还在,好让我永远有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可奶奶和妈妈肯本不领情硬是把我的娃娃丢掉了。

唉!童年时光被时光老人偷走了,童年玩具被大人们丢了,现在只能凭记忆去找我儿时的童年了。

童年作文300字篇五

虽然,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也经常说我像个小大人了,可是我却十分怀念我的童年生活,每次回想起童年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幸福的眼泪。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每到星期五晚上,外婆就会迫不及待打电话让爸爸一大早就要把我送过去。

外婆家后面有一个池塘,河水清澈见底,池里的水草碧绿碧绿的,只见一条条小鱼在水草丛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追逐嬉戏。到了夏天的时候,外公就带我下水捉鱼,因为河水不是很深,只有我半个人高,所以我可以在水中追着鱼儿跑来跑去,河面上充满了我的欢声笑语。外公在一旁看着我,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仿佛一朵盛开的大菊花。

下午,外公会带我去钓龙虾,看着池里那活泼的龙虾,我想立即下水把它们抓起来,可外公说:“钓龙虾要靠自己的努力,钓上来的龙虾才有意义。”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就坐在小椅子上,手拿着钓竿,耐心地等待着。过了一会儿,忽然,钓线在晃动,我立即把钓竿提起来一看,“哇!”一只张牙舞爪的龙虾被钓线缠得紧紧地,在空中一晃一晃地抖动着身体,像一个小精灵在空中飞舞,好看极了。

晚上洗完澡,外婆总是搬一张摇摇椅放在一棵高大的柳树下,我舒适地躺在摇摇椅上前后摇摆,外婆在一旁给我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童话故事,听着生动有趣的故事,伴随着清凉的晚风,我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这就是我的童话生活。它不仅给我带来了欢乐,还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我要永远把它藏在我的心里,永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