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反思(精选20篇)

小编: 影墨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会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内容。欢迎大家查看以下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以获取灵感和思路。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

1、教学例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额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额的人。

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的。

学生自由发言。(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字等)。

(3)、教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1、有的把纸币分为一类,把硬币分为另一类。

2、有的把分币分为一类,角币分为一类,元币分为一类。

老师利用课件并配以音乐展示第2种分类的过程与结果。

a、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

b、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5角)。

c、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师: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

观察上面的人民币,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能侮辱人民币。)。

3、学生通过给人民币分类观察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数学认识1~5的认识教案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网上学习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歈借助网络硬件,按照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来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网络上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显示器、鼠标、键盘、音箱、打印机、主机箱里面还有主板、光驱、硬盘、电源、cpu、内存条等等都是硬件设备。

3、组建家庭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网络的组建分别需要用到哪些设备?

有线网络需要网线,如果计算机有3台及以上的话,一般还需要一个交换机。无线网则需要有无线网卡,笔记本上一般都有,台式机上一般没有,如果需要的话要另外配备。最后,一台机器建立无线网络,其他机器接入就可以了。

一、网络自身问题,isp提供商决定。

二、网线问题导致网速变慢。

三、网络中存在回路导致网速变慢。

四、网络设备硬件故障引起的广播风暴而导致网速变慢。

五、网络中某个端口形成了瓶颈导致网速变慢。

六、蠕虫病毒的影响导致网速变慢。

七、防火墙的过多使用。

八、系统资源不足等。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

(1)师与生换钱。1张5角可以换()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5角。

1张1元可以换()1角。

2张1角是几角?

2个5分可以换()个1角。

1角可以换()1分……。

(2)生与生换钱。(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分别拿两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兑换。(学具中的模拟人民币)。

(3)学生独立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通过换钱活动,我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数学认识1~5的认识教案反思

1、师述: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下面请小组长给每个小朋友发1张1元的人民币。

2、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2)橡皮自动铅笔铅笔尺本子美工??

2角7角4角3角5角9角5分。

(3)安排售货员和收钱、找钱的人员——准备好盛钱箱。

3、进行购物活动。

拿1元钱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

4、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1元钱你买了什么东西?

先交流买1件,应找回多少钱,再交流用1元钱买两件或更多件东西的付钱、找钱情况。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

2、练习十二第1、2题。学生审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答案,教师巡视,订正做错的,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3、模拟购物。

进入小小超市的文具店去购物。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有几种标价不同的物品。(文具盒5元/个、铅笔5角/支、橡皮6角/个、练习本3角/个、转笔刀2元/个)。

指名一人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分组当顾客来购买不同的商品,并说出自己的的购买方法。(渗透:购物时我们应该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

本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把人民币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兑换人民币,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开展各种购物练习,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

这节课我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摆钱、换钱、购物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把握时机,渗透了我们要爱惜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样数学课程既不单单是数学内容,也不完全变成法制课,恰到好处地渗入一些法律知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一些法律知识。

数学认识1~5的认识教案反思

本节“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为起始课。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1角、1分、2角、2分、5角、5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分析,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依据这一理念,结合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有的基础,对教材的呈现可做如下调整:把1元、1角、1分、和5角、2分的认识融合在一起,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寓教学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认识圆柱体教案及反思

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一、走线。

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二、摸一摸。

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三、找一找。

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

固体胶,灯管小鼓…。

四、活动总结。

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认识五官教案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考虑到学生较小,识字量有限,生活经验较少等原因。我选择了《认识自己的五官》这一活动,我感觉学生对五官相对比较了解,应该有话可说,再者我认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五官的用途,启发他们如何保护五官。否则他们经常用手挖鼻孔,经常把脏东西放在嘴里或把类似珠子的东西放在嘴里,如果有灰尘、沙子进入眼里就用手揉,这既不安全又不卫生。因此组织这项活动很有必要,它能提高小学生保护五官的意识,对他们很有教育意义。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五官,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并懂得应该如何保护五官。活动一开始,我先和孩子们一起玩个“指鼻子”的小游戏。目的是为了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我通过课件让学生认识五官的名称。第二个环节是《指五官》游戏,让学生指指自己的五官,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任选五官之一,用一句话来完整的说一说它的作用。然后出示一幅代表性的.图片来总结五官的具体作用:说、闻、看、听、尝。它们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活动的最后是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物做得对吗?为什么?最后渗透到要保护五官这一情感中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五官。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总体感觉是: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多方面考虑,比较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多数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中,从而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要精炼。

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学中的语言尤其要精炼、准确。比如在教学中,我问:“刚才我们所指的这些都长在什么地方呀?”多数学生们没有领悟到我所说的意思,如果我换成这样说:“刚才我们所指的这些都长在我们身上的哪个部位呀?”这样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看来我没有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我的意愿,最短距离让学生明白我的意思。

2.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形式要多样化。

3.老师在课堂中的调控课堂能力有待提高。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和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教师是教育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由他们去设计,组织和实施。在师生共同参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的基本功对课堂教学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常常看到有经验的老师讲课时,潇洒自如,驾驶得法,一派大将风度,这不仅取决于他们的个人素质,教学设计得法,更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应变有方,驾驭课堂及调控课堂的能力高强,而并非一些人所说的,这些教师具备表演者的天赋。这些应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认识日历教案及反思

1、让幼儿认识日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个月。

2、让幼儿学会看日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课件:认识年历。

活动过程。

出示日历,让幼儿观看,并向幼儿介绍日历。

二、介绍日历。

1、让幼儿辨认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2、教师介绍。

每一大格内是一个月的日历,数数一共有几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几个月了。

反复让幼儿回答一年有12个月。

三、让幼儿知道一年有365天。

1、告诉幼儿一年中所有的天数加起来共有365天。

2、观看日历。

提问:一个大格子里(即每一个月)有多少天呢?

(让幼儿自己看格子里的数字来回答)。

提问:为什么有的格内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

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吗?

3、教师讲述故事。

四、了解一年有大月、小月、平月。

凡关节凸处为月大,凡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陷处为月小,其中二月为月平。

四月小……的口诀。

五、了解一周有七天。

1、让幼儿知道,每大格内,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几,从星期日开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

请个别幼儿上来在日历上找出这一天。

六、让幼儿自己练习看日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说出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提问:每周有几天要上幼儿园?(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几天呢?

再指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日历表,学会看一周,明确7天为一周,一周共有7天。

七、老师小结,并巩固提问:

1、一年有多少天?

2、一年有几个月?

3、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几月,有多少天?

4、一星期有几天?

八、欣赏诗歌《时间伯伯》,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时间伯伯时间伯伯,你是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停止自己的脚步,从过去走到现在,

从昨天走到今天,从现在走向将来。时间伯伯,叔叔阿姨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们一定爱惜你,跟随你的脚步,做时间的小主人。

认识日历教案及反思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头戴绿色帽子,身穿1~31 数字衣服的为大月份娃娃;头戴红色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头戴粉红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磁带等。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帮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日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 。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日历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虎年、兔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历最上面有数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日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日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认识数学教案反思

用实物投影出示模拟钱币。(学生回答钱或人民币)。

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钱,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板书)。

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出示教材第52页第四幅主题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图意。

先在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零花钱的,有存钱的习惯吗?存钱可以做什么?老师再指名回答。

认识日历教案及反思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多种不同的日历。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20xx年)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

认识正方体教案及反思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

认识动物教案及反思

关于动物的卡片,挂图。

1、从图片上和挂图上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它们的`名字及特征。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小卡片。

1: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安静入座并向小朋友们问好。

2: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3:教师学动物叫声,出示卡片,让幼儿说出名字及特征。

4:让幼儿模仿动物叫,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及特征。

在本课堂中,幼儿从卡片中,叫声中感知,并进一步认识动物名称及特征。

由于时间匆忙,有点过快,没有注意孩子的接受情况。但是整体感觉很好,整个课堂中,孩子们表现得很棒,个别孩子表现不好,我应多学习,实践,让课堂上更轻松一些,活跃一些。

体育教案-认识轻重认识球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步入神奇的数学领域。

2、帮助幼儿理解物体轻重所具有的相对性,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3、幼儿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图片两幅;小筐子一个;铁球、皮球、棉团各一个;绒毛玩具小猫、小鸡、小老鼠、狮子各两个。场地画有迷宫图。

活动指导:

首先请幼儿画一画,把第一幅图中重的.物体下面画。

比一比,比较第二幅图中桶和袋子谁重,谁轻?

试一试,完成以上任务后,幼儿在筐中用自己的方法比较铁球、皮球和棉团的重量,将最重的给爸爸,比较重的给妈妈,最轻的给自己。

玩一玩,三人快速来到迷宫前,放下手中的物品。手持重物者(爸爸)走蓝线,手持最轻物品者走红线(孩子),妈妈作裁判。爸爸和孩子分别从起点出发,依次比较两动物的重量,取重量重的动物前行,沿线走到终点,又快又正确者为胜。

教学反思。

以前,孩子们总认为大的物体就重小的物体就轻。他们是从外在感官上去判断物体的轻重,却不知物体的轻重可以测量。所以我设计的这节课以幼儿操作为主探索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本文扩展阅读:轻重,指重量的大小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体育教案-认识轻重认识球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用眼看一看、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小朋友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活动准备:图片、天平秤,各种水果若干。

活动重难点:

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动物乐园可热闹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动物乐园来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噢,有马、大象、小兔,还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呢!)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轻和重。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比一比。

师: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你还知道谁轻谁重呢?你们又是怎么知道它们的轻重的呢?(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回答)小朋友们的方法可真多啊,下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物体都可以怎样比较轻重吧。

2、掂一掂,比一比。

幼儿操作,掂一掂。(现在请一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两本图书的轻重,以及其它感兴趣的物体的轻重)。

3、称一称,比一比。

1、出示水果提问。

师: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2、教师示范并提问。

教师示范称一称,课件出示称苹果和梨的图画。问: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天平秤的指针会偏向重的那边呢,可见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啊!)三、幼儿操作,秤物体,比轻重。

师:下面小朋友们可以用天平撑一撑你带来的水果,看一看那个水果更重。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幼儿根据本节活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对,小朋友们用这些方法就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了。

将天平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比较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