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乡村建设情况汇报(模板15篇)

小编: 雨中梧

在进行情况汇报时,应该根据受众的不同制定适合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希望以下情况汇报范文可以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情况汇报经验和心得。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集合

县人大常委会:。

及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多措并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进一步压缩企业办证时间。将辖区范围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全面实现“一窗联办”。二是积极开展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行政审批事项入驻政务大厅集中办理248项。出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办事指南》,公布县本级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涉及25个部门529项事项,公布“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清单共计1840项。将100余项事项纳入一小时办结清单。实行“周六延时服务”,2019年共受理延时服务事项2126项,办结2126项。

2.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一是实施“三十三证合一”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政策。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074户,新增注册资本(金)123759.4087万元。二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整合完善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包括21大项、59小项)、抽查指引、执法人员名录库和分类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7次,抽取执法人员219人次,检查市场主体97户次。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一是积极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正有序编制。二是对某电站未按规定下泄生态流量开出了首张行政处罚决定书。三是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巡河检查。结合汛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化工行业专项检查等工作多次对小河乡沙坪至白沙河段流域开展巡河巡查,并对沿线砂石企业进行巡查。四是强化执法监管,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2019年,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企业35家,罚款金额163.9232万元,查封扣押1件,限产停产1件,移送行政拘留3件。

(二)完善规范性文件工作机制,助推依法行政。

一是严格落实规范文件管理制度。切实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二是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登记备案和公开制度。2019年,公布实施《天全县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奖补办法》《天全县贫困户农业产业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天全县集体和个人所有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管理办法》等5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合法率均为100%。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效能。

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认真部署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制定了改革方案。以城市管理为基础,形成“4+1”(4个领域+城市管理)的执法模式,着力推动执法队伍专业化。

2.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天全)、天全县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公示栏等平台依法公示行政许可6074件,行政处罚517件,行政强制96件,开展执法检查1266次。全面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采取文字全程记录共4881次、录音记录98次、录像或照相记录2361次。目前,10家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推行音像记录。全面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主要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共配备法制人员34人,其中专职11人、兼职23人,法律专业15人,通过司法考试3人。2019年,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301次。

3.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协调机制。2019年,依法开展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共评查行政处罚案卷12件,就评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指导各执法单位及时进行整改规范。各执法部门开展内部评查,共评查行政处罚案卷81件、行政许可案卷26件、行政强制案件34件。同时,对50件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件备案进行严格审查,对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四)自觉接受监督,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1.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通过全面自查,加强查处顶风违纪的人和事。全年办理人大代表批评建议意见65件、政协委员提案51件,答复函规范化率达到100%,按时办复率达100%。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0024条。编发《天全信息》21期,累计上报政务信息780条,其中,综合信息编报364条,上报国办专报15篇,省政府期刊、专报采用37条,信息工作全市排名首位。

(五)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1.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19年,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3047件,化解2679件(随手调1020件),调解成功率达87.9%,(其中通过始阳涉藏纠纷调解室,化解各类涉藏矛盾纠纷55件,涉及藏族群众116人),上报分析研判材料640篇。积极开展特定利益群体诉求疏导化解工作,确保在春节、全国全省“两会”“县三会”、藏区3月敏感期和国庆70周年大庆期间社会安全稳定。深入开展“民转刑”命案防范工作,2019年,全县范围内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2.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严格落实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制度,实行政府法律顾问、县检察院等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案件会商机制。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近三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情况汇报。2019年,县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7件,受理7件,已办结5件(驳回3件,维持2件),另有2件因案件裁决结果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中止。

3.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法律七进”作为法治宣传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结合“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实,深入推进以“12.4”宪法日宣传活动为统领的“1+10”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2019年,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7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0份,宣传用品6000余件。全县各单位聘请律师、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代理民事诉讼72件,行政诉讼8件,仲裁1件。办理公证274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961件。

2019年,县政府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门法治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主要原因是个别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行政执法部门法治宣传的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深入传达学习2019年全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召开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了我县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全年开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7次。

(二)严格履行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科学化、法治化。

1.加强决策程序管控。2019年,县政府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德瑞特色生态养殖示范园区项目、食用菌种植项目、重卡汽车城项目、年产5万根混凝土电杆项目等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事项纳入重大行政事项决策范围,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程序,保证重大行政决策落实到位,强化对决策实施情况的跟踪、调查与评价。

2.加强决策合法审查。进一步优化审查各环节流程,切实提高了合法性审查效率和质量。2019年,共审查各类行政决策事项78项,提出建议意见121条。县政府法律顾问(执业律师)参与了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涉法涉诉事项11项,出具法律意见书13份,提出法律意见32条,为县政府科学准确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3.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推进决策民主化。一是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征集调查”专栏对我县民生实事项目、安全生产、环保设施开放日活动、促进就业创业和城区犬只管理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二是在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决策过程中,累计向全县发放《天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公众意见调查表》73份,收回73份,收集意见建议40条。向社会各界人士下发征求意见表3501份,收回有效征求意见表3067份,同意率达100%,收集高质量的意见建议40余条。

(三)严守法治底线。加强法律学习,坚持县政府党组会学习和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法律法规26部。完善依法决策程序,结合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关于巡视天全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县政府工作规则》《县政府常务会议事决策规则》《天全县关于扩大开发促进投资的实施意见》,规范了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推动阳光行政,依法公开政府信息2.1万余条。

2020年是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目标的验收之年。县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重点推进以下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一)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1.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持续推进以“八个一”+“四配套”为核心内容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一步清理制约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各类文件。

2.完善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证、律师等法律服务业与产业项目整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建立企业困难职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营造和谐稳定用工环境。

(二)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推进“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持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全面推行“一窗分类办理”,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三)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1.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有效落实。深入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注重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

2.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和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强化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对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四)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城市管理等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对执法部门相关工作指导,推动执法重心下移。

2.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地落实。

3.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围绕事关社会安全稳定大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医药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实施常态化执法监督。

(五)进一步加大行政权力监督力度。

1.自觉接受司法监督。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确保既出庭又“出声”,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

2.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备案审查工作,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3.深化政务公开。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发挥好政策解读和引导作用,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科学管理。

(六)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宪法法律学习宣传。深化“法律七进”等活动,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2.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建立基层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机制权责边界,改进工作指导方式,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工作能力和水平。

3.健全基层法律顾问制度和法律援助机制。保障“一村一法律顾问”持续有效实施,重点做好农民工及其子女、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等群体法律援助工作。

完善行政约谈和行政问责机制,增强行政约谈和行政问责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

2.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要求、部署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配合上级部门持续做好定期督查和专项督查,推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2020年如期完成法治政府建设目标。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集合

2019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根据《连平县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总体要求,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法治乡镇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以来,全镇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委对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工作的领导。

成立了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负责制和绩效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具体工作人员,确保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工作在村、各部门真正落到实处。

并及时召开法治创建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工作目标任务,把法治乡镇创建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下发《田源镇法治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镇各单位、各部门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查职能作用,按文件要求贯彻落实创建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要深入人心,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常态,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达到。

2019年我镇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培训、宣传活动,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宣传车、微信公众好、散发传单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扎实推进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使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

利用村级远程教育平台,认真组织各级干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

镇水产畜牧站结合畜禽防疫工作,大力开展《防疫法》宣传工作;

镇司法所通过开展“七五普法”宣传《宪法》、《公务员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村级组织及广大村民学法、懂法、讲法、用法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三)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政府建设更上一层楼。

政务公开是我镇服务群众的一个得力平台。

今年,我镇着力抓好政务公开栏建设,及时更新政务公开栏目信息,及时发布政务信息,着力抓好部门办事流程的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方便群众来访办事。

民政、建设、安监、计生等部门办事流程均上墙公示。为各村制作了宣传橱窗和宣传栏。

以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为重点,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涉农资金监督员制度,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

(四)坚持依法办事,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坚持做到严格、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按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无政策按惯例、无惯例请示领导的行政效率规则,严谨地开展各项依法行政工作,工作实效明显,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

在征地拆迁工作中,特别是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人性化、合法化的原则,上门做思想动员工作,使工作内容合法、程序合法,顺利推进“三清三拆”工作,既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又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采取依法打击取缔与监管教育相结合,加强了违章建筑巡查、专项检查和督导、教育工作,使辖区违章建筑、乱搭乱盖现象有所减少。

在征收社会抚养费时,认真调查核实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为处罚对象后,报县计生局备案并核定处罚数额;在取得《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书》后,送达违法超生户,限期交纳罚款;最后,在“超生户”拒不交纳罚款的情况下,按照法定期限起诉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此过程中,严格遵守“七个不准”的规定,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五)妥善处理好群众信访工作,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妥善处理群众信访工作,彰显法治政府本色。

镇党委、政府努力加强信访工作,制定了以教育、疏导为主的工作思路,以解决重点疑难问题为突破口,落实了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变上访为下访的预防措施,明确了重点案件领导包挂、镇村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

同时,在信访工作中,严格执行《广东省信访条例》,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河源市初信初访事项首办责任制的通知》(河委办地[2016]9号),坚持落实领导接访制度,落实首办责任人和首长责任制度。

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依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本年度,我镇接待信访案件20件,调处20件,确保辖区内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二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今年,我镇各行政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同时进一步加强完善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置、督办和考核机制。

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有效提高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

注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发挥“大调解”机制的作用,妥善处理把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二是依法行政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三是极少数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强,口头上讲法制、但在实际工作中轻法制、或不讲法制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依法行政水平不高。

四是各下属单位、各村社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一定差距。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加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推进现代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继续加强法制培训、加强普法教育,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意识。

一是要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建立并坚持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和法律业务素质,增强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社会的依法行政。

二要抓住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从侧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加强政务信息透明度、强化行政监督。

公开各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利用各种渠道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提高政务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改进行政执法;

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从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府的廉洁廉政建设。

在新的工作起点上,我镇全体干部职工将凝聚共识,齐心全力,为建设“法治田源”、“美丽田源”、“平安田源”继续奋勇前进。

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xx乡位于xx县西部,距县城55公里,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2186人。今年以来,xx乡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五美”为目标,抓规划、抓基础、抓产业、抓民生,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通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集镇有了新的面貌,农业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新的提高。

坚持“低水平的规划是一种落后,低水平建设意味着浪费”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集镇。聘请城镇规划专家和县建设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土地测量、实地勾绘,并邀请部分村民代表、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草案进行会审论证,确保规划既体现现代集镇品位,又符合xx发展实际。

针对街道窄、乱、差的现状,我们实行镇村联动,把清理违章建筑和完善基础设施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严格把控,对违章建筑绝不姑息,今年共拆除街道违章建筑1800平米,拆除破旧房屋14栋,按照村庄规划新建房屋5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修水沟1400余米,清理路障几十余处,拆旧房修路600米,街道拓宽3.5米,巷道建设1000米,墙面改造4000平米。加强集镇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清洁卫生工程,下大力气整治家禽乱养乱放、乱设摊点等不文明现象,整个集镇面貌有了新的改观。为扩大乡集镇面积,启动保太村新区开发建设,前期测量、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涉及征地村民260余户,210户已签字同意,近期有望全面完成。

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动力,只有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才会高涨。主抓特色富民产业,选定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真正给农民找到一条能够快速致富的渠道。同时,高山羊、野猪畜禽养殖等固有的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增容,武功山大鲵养殖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

加快推进清洁工程,设立垃圾桶50个,清运车1辆,配备专职保洁员两名,垃圾全部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有效的保障了xx集镇街道的清洁干净。集镇全部完成了改水工作,新安装路灯12盏,太阳能安装户13家,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居民生产生活日趋便利。同时,注重文化服务能力,成立新民村文化艺术团,广场舞等各种新鲜的文体活动在农村不断呈现,丰富了农民业余生活。

一是继续争取项目扶持,并加大乡、村自筹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实行乡、村干部包干负责联系户,健全网络化责任体系,通过倒排时间表,推行逆向责任机制。

三是优化升级农业主导产业,引导支持发展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改善集镇基础条件和商住环境,促进全乡经济发展。我们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xx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扎扎实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能使xx焕然一新,让xx人民拥有更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

一是规划情况。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全面完成并经过专家评审;薛城镇规划最终稿已完成正在请主要领导审核,待审核修改完善后报州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批;桃坪镇集镇规划已完成第一次会审,正在修改完善中;全县乡村振兴详细规划正在挂网招标;已修订完善1镇2村及23个示范村五大行动:《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污水处理实施方案》《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于本周内修订完善后下发;完成31个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各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0日三个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

二是摸排情况。在4月底前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组成的工作组对31个村户用厕所改造情况和污水处理摸排进行摸排,经统计需改造农村户厕11000余户,分散污水处理500余户。对20xx年垃圾分类处理热解处理站进行了三个点位确定,计划在通化乡、古尔沟镇、上孟乡建立垃圾热解处理站。

三是项目情况。分两次对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修订完善,并组织林草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初步审核,从而建立全县乡村振兴项目库,确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的补短类项目4884万元,提升类项目2。06亿元,目前补短类项目已报财经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将于近期开始全面实施,提升类项目正与各部门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安排,计划年内实施4000万左右的提升项目。

四是产业振兴情况。

1、全面完成春耕生产工作,引导农户种植以大白菜、莴笋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7万亩(按未确权数据)。

2、落实遂宁援建资金120万元发展林下种植,本月共发放蜀香二号辣椒苗320余万株。

3、落实浙江援建高半山产业项目资金317万元,计划采购生物有机肥料800吨、黄板20万张、太阳能杀虫灯100盏,目前正在挂网采购中,预计本月底前完成采购。

4、基本完成浙江援建中蜂实施项目,建设中蜂示范场9个,发放蜂箱3000个、摇蜜生产设备400套。

5、加快推进3个浙江援建养殖场建设,预计于6月底前完成。

五是环境整治情况。全县乡村环境整治已全面展开,安排落实资金59万元采购草种花种1.8吨,分发给全县13个乡镇结合环境整治进行绿化美化,已开展80余万元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资金尚未到位),同时要求全县各村开展绿化美化和农户房前屋后清理工作,因正式方案尚未下发,尚未进行检查和统计。

六是乡风文明情况。充分利用妇女节、劳动节等节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优秀评比等,增强群众凝聚力。同时,结合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挖掘、弘扬优秀藏羌传统文化。

虽然我们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乡村振兴中重点工作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涉及部门多,覆盖范围广,方案制定和项目匹配需多次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因此方案出台较慢。

二是当前省州尚未出台相配套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指导性意见,目前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指导性和规范性的运作模式造成部分部门和村仍处于观望状态。

三是部门、乡镇宣传引导不到位,未能营造乡村振兴全民参与氛围,造成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只重视室外环境整治,忽略了室内环境卫生清洁。

一是《关于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实施方案(送审稿)》现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按照会上提出的建议意见,修改完善后印发至各乡镇组织实施,以一镇两村为核心紧扣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要求,逐项对标落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于9月30日前建设完成,于10月开启考核验收工作。

二是力争5月底前完成薛城镇乡村振兴规划审批审核工作;7月30日前完成桃坪镇集镇规划;10月30日前完成全县乡村振兴详规编制进行定稿送审。

三是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负责,力争5月30日前完成农村户厕改造和分散污水处理试点工作,为召开全县乡村振兴现场会作准备。

四是由住建局负责,于6月30日前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所需物资采购工作并完成培育引进废品回收公司、村组保洁员选聘、依托小超市、小卖部设立一个垃圾超市等工作;9月30日前完成通化乡、古尔沟镇垃圾热解处理站建设工作。

六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各部门、各乡镇营造乡村振兴氛围,通过两微一端上对乡村振兴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群众意识和参与度。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依当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由我汇报乡村振兴27个示范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如果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是规划情况。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已全面完成并经过专家评审;薛城镇规划最终稿已完成正在请主要领导审核,待审核修改完善后报州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批;桃坪镇集镇规划已完成第一次会审,正在修改完善中;全县乡村振兴详细规划正在挂网招标,预计六月四日开标;已修订完善1镇2村及23个示范村五大行动:《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污水处理实施方案》《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于本周内修订完善后下发;完成31个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各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0日三个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

二是摸排情况。在4月底前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组成的工作组对31个村户用厕所改造情况和污水处理摸排进行摸排,经统计需改造农村户厕11000余户,分散污水处理500余户。对20xx年垃圾分类处理热解处理站进行了三个点位确定,计划在通化乡、古尔沟镇、上孟乡建立垃圾热解处理站。

三是项目情况。分两次对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修订完善,并组织林草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内容进行初步审核,从而建立全县乡村振兴项目库,确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的补短类项目4884万元,提升类项目2.06亿元,目前补短类项目已报财经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将于近期开始全面实施,提升类项目正与各部门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安排,计划年内实施4000万左右的提升项目。

四是产业振兴情况。

1、全面完成春耕生产工作,引导农户种植以大白菜、莴笋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7万亩(按未确权数据)。

2、落实遂宁援建资金120万元发展林下种植,本月共发放蜀香二号辣椒苗320余万株。

3、落实浙江援建高半山产业项目资金317万元,计划采购生物有机肥料800吨、黄板20万张、太阳能杀虫灯100盏,目前正在挂网采购中,预计本月底前完成采购。

4、基本完成浙江援建中蜂实施项目,建设中蜂示范场9个,发放蜂箱3000个、摇蜜生产设备400套。

5、加快推进3个浙江援建养殖场建设,预计于6月底前完成。

五是环境整治情况。全县乡村环境整治已全面展开,安排落实资金59万元采购草种花种1.8吨,分发给全县13个乡镇结合环境整治进行绿化美化,已开展80余万元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资金尚未到位),同时要求全县各村开展绿化美化和农户房前屋后清理工作,因正式方案尚未下发,尚未进行检查和统计。

六是乡风文明情况。充分利用妇女节、劳动节等节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优秀评比等,增强群众凝聚力。同时,结合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挖掘、弘扬优秀藏羌传统文化。

虽然我们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振兴中重点工作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涉及部门多,覆盖范围广,方案制定和项目匹配需多次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因此方案出台较慢。二是当前省州尚未出台相配套的'项目、实施方案和指导性意见,目前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指导性和规范性的运作模式造成部分部门和村仍处于观望状态。三是部门、乡镇宣传引导不到位,未能营造乡村振兴全民参与氛围,造成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只重视室外环境整治,忽略了室内环境卫生清洁。

一是《关于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实施方案(送审稿)》现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将按照会上提出的建议意见,修改完善后印发至各乡镇组织实施,以一镇两村为核心紧扣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要求,逐项对标落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于9月30日前建设完成,于10月开启考核验收工作。

二是力争5月底前完成薛城镇乡村振兴规划审批审核工作;7月30日前完成桃坪镇集镇规划;10月30日前完成全县乡村振兴详规编制进行定稿送审。

三是由科技和农牧水务局负责,力争5月30日前完成农村户厕改造和分散污水处理试点工作,为召开全县乡村振兴现场会作准备。

四是由住建局负责,于6月30日前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所需物资采购工作并完成培育引进废品回收公司、村组保洁员选聘、依托小超市、小卖部设立一个垃圾超市等工作;9月30日前完成通化乡、古尔沟镇垃圾热解处理站建设工作。

六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各部门、各乡镇营造乡村振兴氛围,通过两微一端上对乡村振兴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群众意识和参与度。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集合

2020年,在县法制办的正确指导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依法治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完成了我乡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副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站所、各村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为加快我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职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强化制度建设,确保职能发挥到位。二是强化工作落实,按照《临洮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要求,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促进职能作用的发挥;制定了工作规划,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办所中心以及各村,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三是健全运行机制,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认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自觉将法治政府建设与本乡重点工作和任务同步推进。常态化研究部署法治工作,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增强党政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开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测试1次。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办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提高行政效能,激发社会活力。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加强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审查论证。

(二)优化公共服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统一了规范的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大厅,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互联贯通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市场化改革,有序整合交易平台,完善交易体制机制和配套制度,形成了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

(三)强化执行,将法治政府建设与本乡镇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统筹谋划推进。强化了党政主要负责人责任。按照《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责任人职责规定》,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汇报2次,及时研究、协调解决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使法治政府建设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推进。压实了党委抓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将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评定的参考。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突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实行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界定审查范围,明确审查内容和标准,细化审查流程,落实审查责任,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

(二)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根据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上位法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清理了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实行集中清理、专门清理相结合,规章每隔5年、规范性文件每隔2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落实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对已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或废止。探索建立公众参与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长效机制。

(三)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现全乡执法单位全覆盖。主动公开行政执法权责清单,明确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事项,及时对执法信息进行公示,全力推进“三项制度”各项工作任务稳步高效完成。

(一)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定西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细则》《临洮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细则》,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操作规则。完善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制度,对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进行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二)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搭建意见建议征集平台,拓宽意见建议征集反馈渠道,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听取意见,与利害关系人充分沟通,并注重听取有关人大代表、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及时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并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切实解决征求公众意见意见渠道不畅、范围不广的问题,对相对集中的意见未予采纳的,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反馈和说明,使公众意识和诉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

(三)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今年我乡制定了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了法律顾问,并在司法局的支持下,为各村免费配备了一名法律顾问,建立了一支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作用,让法律顾问在处理综治信访工作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建立健全了社会矛盾预警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引导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解决纠纷。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及时收集分析热点、敏感、复杂矛盾纠纷信息,加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监测,切实提高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预知、研判、预防和处理能力。进一步健全了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完善信息收集、报送分析和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联动机制。

(二)重视人民调解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大力发展人民调解组织,实现村委会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在全乡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对人民调解的指导支持,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坚持每月4次的矛盾纠纷排查,极大地加强了对矛盾隐患的控制力。今年1至12月,全乡各级调委会调处各类民间纠纷48起,调处成功48起,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定期听取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汇报。落实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

(二)坚持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将***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制定了乡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年度学法计划,全年理论中心组专题学法2次,重点学习了《宪法》、***同志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

(三)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实现全体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督促执法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办事,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制度规则意识,通过实践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落实乡镇“七五”普法规划、加强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村社延伸,创新发展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参与的普法新格局。制定了全体干部职工会前学法计划,每月开展会前学法2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1次。

(四)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加大宪法宣传教育力度,认真组织开展6月禁毒、12月宪法等法治宣传月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寺庙、进单位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借助广播、网络等媒体力量和优势,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氛围。

我乡法治政府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一是依法行政、科学行政贯彻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执法主体存在畏难情绪;二是依法行政监督不够有力,行政问责机制尚未健全,影响依法行政深层次推进;三是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还需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今后,我乡依法行政工作准备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树立法制观念。计划组织全乡领导干部集中学习一次《行政强制法》。二是搞好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同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服务体制。四是科学决策。我们将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合理确定听证代表,通过听证达到充分听取民意,提高决策的执行力。五是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和监督制度,对不进行报备的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制机构的影响力,围绕全乡经济发展,政府法制建设重点开展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基层单位加强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集合

桂平市是个农业大市,辖区有26个乡镇,7个社区,425个村,全市人口170多万,农村的比例占城区的85%以上。随着近年来桂平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快了城区建设的步伐,同时,城乡联动、共创文明的氛围也逐渐形成,据统计,全市有自治区级文明村6个,贵港市级文明村10多个,县市级文明村80多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有文化活动室300多个、卫生室280个、体育健身场所250多个,农村通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金田镇理村、中沙镇上国村、石咀镇小汶村等一批村级创建典型,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主要成绩。

桂平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情,农民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其中,认真搞好村庄规划,进行改水、改厕、改灶、改房、改路,绿化、美化村庄、庭院,硬化乡村道路和户间道路,积极配合做好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全市已建沼气池4万多个、卫生厕所约5万多个,初步实现了道路畅通、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美化,取得了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新发展,带来了农村人居环境、群众精神面貌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促进了城乡共同繁荣,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特色经济得到发展。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桂平市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特色、无公害产品和"农家乐"特色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如中沙镇上国村以企业为龙头,带动村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村级经济发展;金田镇理村利用傍山依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绿化、美化村庄,搞生态旅游,发展旅游经济,取得满意的效果;石咀镇小汶村搞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效益显著。

2、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进步。首先,从总体上说,农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已初步形成。随着近年来桂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各类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等这些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创评活动入村入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农民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其次,政策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在农民的思想观念中也日益增强。

3、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乡镇、村、街道均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党员活动室、文化站(室)、图书室、文化娱乐中心、录像室、音像电子信息馆、体育活动场所等农村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文艺调演、卡拉ok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书画展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趣味性强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

4、农村村居环境有所改观。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xx大精神鼓舞下,各村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抓好村边环境、村内环境和农户家中环境建设,从农民反映强烈、生产生活急需解决也有条件解决,又最能凝聚民心的硬化道路、净化庭院、绿化村庄的"三化"入手,并以此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抓好村中道路硬化,修建水泥路、柏油路、沙石路甚至砖路,硬化连村公路及串户道路;净化庭院,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二乱"现象。绿化村庄,在庭院和村道两侧植树,在各个角落种植经济林木,利用荒山荒坡、废弃地营造环村林带。经过努力,农村"三化"取得明显成效,如中沙镇上国村和金田镇理村成为桂平市文明村建设的两张靓丽的"名片"。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桂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分散精力,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对创建工作不够重视,走过场。

二是整合社会力量不佳,齐抓共创力度需加大。创建工作涉及很多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有的各自为政,对创建工作不是那么热心和尽力。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靠许多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创建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齐抓共创的局面,不断探索新的创建形式。

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近年来,中国乡村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乡村建设变得更为重要。同时,随着法治的推进,将法治融入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主题。在我深入学习和实践法治乡村建设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农民的法治思想教育是法治乡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农村缺少法律意识,导致很多法律纠纷难以解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聘请法律工作者、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法律培训等方式,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让他们了解法律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法律维权。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农村的矛盾和纠纷,促进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在网上建立一个法制化的乡村信息平台,也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帮助村民了解政策法规、信息公示等,增加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难度和公正性。同样,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可自行传播的信息工具,将法制化的信息传递给村民。这样可以提升农民群众的任务意识和执法意识,同时强化对农村土地、产权等法律问题的认识。

再次,加强乡村律师队伍建设,是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法治服务的重要手段。律师队伍是帮助当地解决纠纷的一支有力量的力量。为了帮助当地群众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有关各方可以联合为乡村律师队伍提供必要的途径、保障、培训和服务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让乡村律师们依据法律为当地的村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推动乡村法治事业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

第四,强化基层调解机构建设,也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关键一步。基层调解机构是解决乡村法律纷争的重要支点,它能够很快地妥善解决一些简单的矛盾争议。乡村调解员是基层调解机构的核心力量,他们是乡村法制宣传、纠纷调解和文化普及的重要人才。基层调解机构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受纠纷的群众提供便捷和及时的调解服务。

最后,乡村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形成合作网络、联合攻坚,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只有形成公共意识,壮大政策好处和工作负担的合作,才能让法治乡村建设走得更远。

总之,要实现法治乡村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建设法制化信息平台、强化基层调解机构、完善乡村律师队伍建设、以及行政部门的联合合作等方面的努力,让法治落地生根,真正为改善和推动我国乡村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乡村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通过“一对一”、“点对点”达到“心贴心”,把专业化、精细化、“保姆式”的服务贯穿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达产乃至持续发展的全过程,坚决避免“虎头蛇尾”,确保签约一户、落户一户、达产一户、带动一片。豆花问答网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乡村法治建设工作计划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今年为使保密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检查,决定对单位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对保密工作做的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触犯保密法律、法规的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一、领导重视,加强学习。

在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带领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保密法律、法规,中央、省、县委关于保密工作的安排、意见等,对保密知识应知应会内容要求干部职工熟练掌握。特别是对涉密人员重点加强教育,严格遵守保密守则,对党和国家秘密事项做到守口如瓶。

二、建章建制,消除隐患。

为使保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失窃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况。

三、

大力宣传保密法律法规。

按照全国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为使广大职工进一步学习熟练掌握保密法律法规,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次保密知识考试。

四、检查评比。

为使保密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检查,年底万隆镇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单位保密工作进行检查,对保密工作做的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触犯保密法律、法规的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总之,20xx年的保密工作要紧紧围绕本乡镇的中心工作做好保密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遵守各项保密规章制度,为乡镇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建全招商体制。

立足区域实际,实行“1+5+8”招商模式,“1”是用好国家级高新区这块牌子,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来区投资;“5”是发挥五大行业牵头部门作用(区经信委、区商委、区文广新局、区旅游局、区金融办),协助各招商平台开展专业招商;“8”是以八大板块为项目承接对象,结合板块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招商。

把准招商方向。

结合全区产业发展导向、功能板块发展定位,瞄准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和高科技、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重点出击,精准招商。特别要研究分析功能板块的资源、优势、前景,找准市场要求、企业需求结合点,提高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拟定招商名录、确定招商对象,第一时间组团对接,上门开展招商。

创新招商方式。

注重实施产业招商、中介招商,突出项目招商,通过项目策划包装提升吸引力、竞争力;重视政府引导,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产业链聚集效应,大力实施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业态定制招商;抓好“主题活动推介、组团定向对接、新闻媒体宣传”多层次立体招商,开展“引技术、引人才、引资金、引项目”四位一体的综合招商。

做优招商服务。

通过“一对一”、“点对点”达到“心贴心”,把专业化、精细化、“保姆式”的服务贯穿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达产乃至持续发展的全过程,坚决避免“虎头蛇尾”,确保签约一户、落户一户、达产一户、带动一片。同时,通过内挖潜力、外拓市场,引导企业、产品、技术,积极“走出去”发展,加快建设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打造一流团队。

逐步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招商队伍,不断提高招商人员综合素质,突出招商引资的专业性,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变等项目为找项目。通过外聘等方式引进一批沟通协调能力强、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招商人员,不断充实招商队伍。同时,注重对招商人员的培养,定期举办招商引资专题培训,提高招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工作计划吧。工作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镇年度工作计划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统计工作制度,严格考评程序。

为了促使统计工作进一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转变,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应的奖惩办法,并落实责任制,确保统计报表的按时上报和统计数据的质量。一是落实责任到人。针对任务重与人手少的矛盾,我们坚持"一岗多责,一人多职"的工作模式,特别是从20xx年开始,我们对各类各项报表要进行考核评比,通过细化任务、量化指标、强化措施、严格奖惩,把每项工作任务都落实到人到岗,确保每项工作都做到有人抓、见成效;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统计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工作效率要靠好的制度来支撑,所以要制定具体的岗位责任制度、培训制度、工作业绩评比制度、报表报送制度、村xx考核制度等;三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今年我们将对各xx村的报表进行综合考核评比,从报表的及时程度、报表的数据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核评比,年终评比出报表及时报表质量高的xx村给予经济上的奖励。

(二)规范统计基础台帐,努力夯实统计工作基础。

逐步建立起“农村牧区住户基本情况台帐”,重点保存好夏季普查台帐、全国人口普查台帐和农业普查台帐,建立健全农调户台帐和个体工商户台帐,努力做好今年的经济普查工作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这些基础台帐要同时建立在镇和各xx村,以便镇村两级能及时、准确掌握农村牧区的基本情况。这些工作将充分显现它的优越性,在一些专题调查和临时性调查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涉及到象母猪补贴和煤炭补贴这样的惠农资金发放上起到决定性控制作用,而不会出现象现在这样老百姓闻风而动,一哄而起,让政府在对待这些事情上很被动,最终还不能真正体现党委政府的意图。同时还能给xx村一年的工作省一半力。

(三)加强统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做好统计工作,队伍是关键。只有提高基层统计员业务素质,保证基层统计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严密性,才能保证统计基础源头数据的质量,才能促进统计工作朝着“快、精、准”的目标不断迈进。为此xx年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村xx29名统计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指导全体统计工作人员立足本职干好工作。

(四)以《统计法》为保障,努力营造和谐的统计环境。

依法治统是我们做好一切统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20xx年我们紧紧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这一中心环节,以《统计法》为保障,以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目标,积极配合上级统计部门,切实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要努力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统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做好统计工作制度是保障,队伍是关键,更与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密不可分。20xx年我们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外,还要继续做好各项常规性调查工作,部分法人单位、企业、个体户统计证的办理工作和验证工作,以及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等。要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提升统计影响,为xx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镇开发开放的关键一年。为做好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全镇经济跨越式发展,特提出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商贸兴镇、产业富民”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扩大开放为动力,优化投资环境,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积极推进我镇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总体目标。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项目建议书3个,落地项目2个。

三、主要措施。

(一)发挥资源优势,拓宽招商引资领域。

要从“三个围绕”入手抓招商引资:

一要围绕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充足的土地资源储备、电力资源、水资源是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的优势,也是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要以资源吸引外来客商,以开放促进园区开发,重点做好产业招商,尽快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二要围绕盘活存量招商引资。现有存量资产是对外招商引资的“资本”和潜力。要按照“你求发财、我求发展,你图创业、我图就业”的"思路,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项目,以眼前“失利”换长远得利。

三要围绕培育新型产业招商引资。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引进技术、资金、品牌,发展新型产业。

(二)创新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一要促进以商招商。要服务好落地企业并与之建立长期友好的信任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牵引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兴业。要本着“结识新客商、巩固老客商”的原则,建立“客商库”,促进以商招商。

二要实行委托招商。聘请县内外有实力、有门路的投资个体以及籍在外人士为经济发展顾问或招商联络员,明确他们的招商责任和奖励标准,建立有偿招商制度。

三要开展亲缘招商。充分发掘各方人士的对外联系,精心策划,激励引导,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走访亲友、书信电话联络等方式,宣传镇情和招商政策。

(三)狠抓项目落实,搞好项目跟踪服务。

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工作,要抢时间、争进度,千方百计克服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对计划实施的工业项目要抓紧抓实抓好,切实做到“线索项目抓跟踪,跟踪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报批、报批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增资”。

一要抓好计划开工而未开工的项目。要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下大力气逐一解决,为项目建设创造基本条件,力争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收益。

二要抓好已建项目。包括长征驾校、通江东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确保稳定收益。

三要抓好预建项目。对于计划在我镇投资建设的生产项目要提高服务水平,加大洽谈力度,争取开始建设。

(四)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

要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努力营造“四个环境”。

一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引进资金、引进人才、用电用地、税费征收等方面执行原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办法,让客商在有利可图,有钱可赚。

二要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要创造条件,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给客商打开一条“绿色通道”,让他们放心投资,安心创业。对重点项目实行“一章先行”制度,做到跟踪服务和全程服务。

三要营造规范的法制环境。要大力制止和严肃查处“三乱”行为,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使行政审批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要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凡是干扰、破坏、延误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屡教不改、明知故犯者,从重、从严、从快查处。同时,追究其单位或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责任。

四要营造完善的硬环境。要重点抓好镇区交通路网、通信网络、广电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切实抓好镇区街道建设、绿化美化建设、人文景观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完善优美的硬环境吸引客商,留住客商。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是我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到“四个抓”:

一要领导带头抓。要带头解放思想。要做到“四个树立”。即树立环境开放观念;破除吃亏上当思想,树立合作双赢观念;破除“求稳怕乱”思想,树立敢闯敢冒观念;破除平衡用力、样样争先的思想,树立只争发展第一的观念,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要带头转变作风,要把招商引资当作第一要务来抓,找准招商引资的切入点,争取洽谈一个、建设一个、见效一个。

二要部门联动抓。各行政村、各部门必须增强全局观念,服从、服务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各职能部门要紧密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服务于招商引资工作。要实行招商引资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搞好全程服务,使其发挥示范作用,确保引进一个、带动一片。

三要发动全民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民工程。要鼓励各种经济组织踊跃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要激发干部、农民、个体私营业主以及在外地工作的籍人员招商引资、项目开发热情,营造一个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

四要检查督办抓。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衡量村、组干部工作成绩的第一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实行责任追究,继续坚持“一月一通报,半年一初评,全年总考核”,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紧,常抓常新。

201x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六五”普法检查验收之年。201x年全局法治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x届x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及局中心工作,加强法治宣传,全面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提供法治保障。

一、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x届x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系列贯彻意见。统筹运用各类媒体和传播渠道,深入学习宣传十x届x中全会和县委、县政府系列贯彻意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定位和部署要求上来。深入学习宣传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加强宪法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普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围绕党委、政府和局重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及****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加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认真落实全体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积极推动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干部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制度。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通过学法用法无纸化考试系统网上学法考法。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

3.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充分利用房产展销会、房管网格、“三送”等活动组织全局法制宣传工作者、普法志愿者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农家,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活动,把法律送到群众手中。

5.积极组织“六五”普法。

总结。

验收。对照局“六五”普法规划,认真开展自查,搞好查缺补漏,全面系统总结。通过各种宣传平台,积极展示我局“六五”普法的成功经验和明显成效,积极申报“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1.落实专业普法责任。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局属单位和机关股室认真落实好所管理的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普及。

2.落实公益普法责任。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传媒,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建设,广泛运用电子屏、微信等新型传媒不断拓展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3.建立以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在推进依法行政、制定重大决策、处置重大资产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事前咨询、事中审查论证和事后救济的作用,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4.将依法治理纳入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加*治教育、依法治理在目标考核中的权重,法治教育、依法治理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股室,不能参加评优。

三、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廉洁性评估、备案审查、单独编号等制度,有计划、高质量地制定规范性文件。认真承办政府及其他部门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工作。

2.强化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围绕决策事项是否于法有据、决策程序是否依法履行、决策内容是否依法合规三个方面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格的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不得作出决定。

3.全面推行权力责任清单。坚持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法治准则,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及时对外公布,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推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

四、开展行业依法治理工作,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二是开展****中介机构执法检查,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开展物业管理专项整治,为居民创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2.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力度。成立案卷评查工作专班,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程序规范,从行政执法案卷的事实证据、执法程序、适用依据、文书格式、案卷整理等方面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综合分析和评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切实规范行政执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我校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水平,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原则,逐步将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和促进法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于建喜。

副组长:付振山。

成员:梁亚娟严振海张爱华。

三、主要工作。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法制意识的再教育,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2、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依法治教建设,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争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自觉维护合法权益。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倡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学生自觉学法、守法,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4、加强法制教育宣传载体和阵地建设。要加强法制教育宣传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以及组织文艺宣传等形式,寓教于乐,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普法过程及。

教学。

过程中,安排相应的法律知识教育内容。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等,做好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要在校园开辟学法专栏,引导青少年学法。

要积极推动社会普法工作。学校要积极组织法律进村、法律进家庭等活动,鼓励全校教师、学生加入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要利用好纪念日、宣传周、宣传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5、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构。要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普法规划的职责,发挥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逐步建立完善各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估、监督激励等机制。

为认真贯彻《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和我市法治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审计机关依法审计工作,根据《泸州市依法治市201x年工作意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x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我市“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经济工作重心,深入开展审计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审计干部的法律素质,增强审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观念和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把审计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我市审计工作更加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普法工作环境。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以及《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全面提高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审计人员的审计法制意识以及依法决策、依法审计的水平和能力,正确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切实加强自我约束机制,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深入学习《公务员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等行政法律法规,提高审计人员法制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3.组织法律法规培训。充分发挥“金审二期工程”视频会商系统的作用,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审计法律法规视频培训班或自主组织相关培训,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及时开展新颁布重要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能力。

4.做好法制宣传日宣传工作和普法考试工作。充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开展以《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和《审计法实施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向全社会宣传审计法律法规,使全社会了解审计,营造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按照法制部门的工作安排,组织好“六五”普法的学习和考试工作。

5.结合实际,积极运用报章、网站、电视等宣传媒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审计机关普法依法治理和审计工作及其成效进行宣传,以增进全社会对审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完善审计制度体系。

1.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不断总结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研究制定和修订各项审计业务制度,抓好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的督办落实。不断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严格依法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增加审计执法透明度,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2.积极推进审计执法责任制。合理确定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目标,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提高审计工作人员依法执审、规范执审的责任意识。

(三)加强审计管理,建立健全审计管理机制。

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发挥优秀审计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

改进和完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2.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严格按照上级审计机关有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的工作要求,加强对各业务部门本年度实施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进行检查,严格审计执法行为,着力对审计执法行为中程序是否合法、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恰当、依据是否充分等方面进行自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不断提高我市的审计执法水平。

(四)合理安排审计项目,促进提升依法执政水平。

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有关规定的监督,促进提升各级党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全市审计工作质量水平。

(五)积极开展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行政职权目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四川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电子监察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在审计过程中,对涉及到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以及其他行政权力事项时,要按规定上网公开运行,接受公众监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执法水平。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上下要充分认识依法行政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认真学习有关依法行政的政策规定,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增强责任意识,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高度重视,依法办事,扎实推进全市审计机关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进程。各部门要按照岗位工作职责、任务,始终把普法和依法行政作为部门工作的基本准则,根据各自肩负的工作任务,将普法和依法行政贯穿于日常各项工作之中,努力促进审计机关的政治文明建设。

(三)市局各审计组在完成审计工作的同时,要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纳入到日程审计工作中。各业务部门在年内应报送普法宣传图片两张,普法信息一条。区县审计局以局为单位报送同等资料。

(四)区县审计局应做好201x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做好当地法建办、法制办布置的各阶段、各时期的普法宣传方案和总结,并及时报送市局法规科备案。

法治宣传教育是乡村振兴建设的助燃剂。

上半年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我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成立了镇级乡村振兴工作站和村级乡村振兴工作室,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基本建成。

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镇始终坚持产业强镇发展方向,认真细致谋划产业项目,巩固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今年以来,奖补特色种养殖户109户,奖补金额30.63万元。完成、前戚、四山、秦场、西马村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工作,发放防治药剂215桶,防治面积达4.3万亩资金42万元。完成秦场村小圩组、潼南村小秦组、付圩村马圩组“一户一块田”改革试点。结合“五小园”建设对前戚村和西马村作为重点村打造,共栽植桃树、榆树3800多株。完成刘周路高标准栽植楸树1800多棵,完成周道等村金银花栽植400余亩,完成中幼林抚育1500亩、林网建设2000亩,实现全民义务植树10万余株。乡村两级林长定期开展巡林工作,督促全镇27名生态护林员对全镇所有林带、林网进行常态化管护。镇级实施专项扶贫资金项目2批,其中新建道路12条2.88公里,投入资金178.19万元新建产业配套设施3个,投入资金17万元。2021年第一批水利工程大杨沟及新庄2座板桥、第三批金银花基地2座板桥和5眼机井已全部完工。第二批水利工程板桥10座、维修涵闸2座、新建水源井1眼、街道更换管网和秦场村小区新建管网项目正在设计招标当中。每月督促镇村河长对全镇3条国有河道、3条大沟进行定期巡河。

三是深入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月活动。

我镇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抓手,组织精干力量进村入户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台账,压实整改责任。共排查发现问题141条,已整改完成138条,整改完成率97.87%,大排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全力守护碧水蓝天。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一是认真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省、市、县交办附近粮食收购点污染、老濉河国考断面污染源排查问题、四山镀锌厂河道秸秆垃圾等各类环保交办案件,迅速开展整改,顺利通过上级验收。在全镇范围内扎实开展“严、重、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开”工作。对辖区内固体废物堆场排查卫星遥感监测疑似问题进行认真核查,整改销号问题2个。集中开展物料堆场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出问题1个,整改1个。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上半年共整治黑臭水体12处。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行为,上半年集中开展排查行动9次,取缔“散乱污”企业2家,拆除禁养区内养殖户5家,净化了企业、百姓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整体提升、规范建设、长效管护”的基本思路,持续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加大垃圾治理力度。镇村两级累计投入到改善镇村环境卫生及基础设施的资金多达275多万元,更新更换破损垃圾桶181个,上半年,共清理转运日常生活垃圾1280车2780多吨,全镇垃圾转运率100%,镇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以县人居环境观摩、村庄清洁行动、“五面红旗村考核”为契机,先后召开专题会议7次,开展大规模的整治活动12次,拆除乱搭乱建棚户12处170平米,清理固定广告牌21块,各类广告牛皮鲜300多张,清理主要干道两旁乱倒垃圾48处,组织志愿者河道、路面清废行动5次出动人数256人次。上半年共发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行动1840多人次,真正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镇域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三是大力实施沟渠河治理,村庄庭院“五小”产业及房前屋后的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上半年,全镇共清理25个,面积300亩,放养鱼苗5000头,藕苗2000株,栽植白榆树、桃树、枣树等12407株,折合面积153.6亩。新建户用旱厕73户,围绕全镇3391户户用旱厕认真排查,共排查问题97个,目前正在整改。118个公共厕所管护正常。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暨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促进粪污转化增值。

区营造环境法治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区政府始终把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作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深入推动法治与营商环境的结合,倾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模式”。上半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占年度预算的*%,顺利实现“双过半”。上半年,我区新开工重特大项目*个,其中服务业项目*个、工业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

一、良法善治,营造坚实可靠制度环境。

1.建立完善营商环境机制。*从企业最迫切的法治需求入手,精准施策,研究出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条”《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指导意见》《高质量服务企业“十个一”工作机制》《*区“张謇式”优秀企业家评选办法(试行)》《*区“*强”创新型领军企业评选工作方案(试行)》《*区“*”工业大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区党的组织工作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项措施》等政策文件,从企业权益保护制度建设、政策环境营造、涉企法律服务等方面赋能助推发展。区领导,园区、镇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建立“海企通”平台、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使面对面、点对点服务企业常态化。建立拟开工重特大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对纳入跟踪推进的在手成熟重特大项目,做到每周一次进度汇总、半月一次集中会办、一般问题即时即办、疑难问题办结不过周。上半年,我区协调解决胜宏线路、中新工业绿岛、海螺水泥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兴*g等一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环评审批、湿地置换、能源指标等各类问题*个。

2.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工作。把公平竞争审查贯穿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过程中,将是否有法律法规依据、是否违法减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是否违法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是否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作为合法性审核的重点,对备案审查中发现的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相关内容,及时依法作出处理。近年来,共对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南通市*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件涉及产业、企业发展议题内容,*余份拟签约的区政府合同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同时,积极参与省、市在涉及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法规规章征求意见,对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充分听取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对合理意见吸收采纳,树立平等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立法理念。

3.全面清理不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区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并将其作为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制度障碍、构建完善制度体系的重要抓手。今年司法局牵头在全区部署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助力解决招商引资、行业管理等领域政策冲突问题。目前清理工作已经完成,共纳入清理范围文件*件,其中宣布失效和废止*件、予以修改*件,占*%。

二、严格规范,营造亲商文明发展环境。

支持慧聚药业技术改造,获批*个新药,预计新增年销售*-*亿元;

*家首次进规和*家扩大规模的企业奖励申报审核工作已进入尾声,预计发放奖励*万元。推动量质提升,将招商局重工(高技术海工船舶产业链)、振康机械(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当升科技(新材料产业链)、慧聚药业(生命健康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主”企业优先纳入“*”培育库。推动产业链上企业提档升级,在分类梳理出链上*家规上企业基础上,做大规模以上企业增量,上半年应税销售超亿元骨干企业达到*家,其中超*亿元的有*家。

2.聚焦服务企业家,提升市场主体服务满意度。落实落细高质量服务企业“十个一”即成立一个专职服务机构、建立一个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一月一会办机制、出台一份“亲商护商”指导意见、建立一套挂钩走访制度、每月举办一次企业发展专场培训、每季度举办一场诉求对接“超市”、每季度进行一次满意度测评公示、半年度召开一次涉法涉诉联席会议、年度召开一次企业家座谈会。工作机制,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持续优化“海企通”平台,协同打造“一网通办、一站服务”的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中心,在原有手机app平台基础上开发“*海企通”网页版,新增“就医、就学申请绿色通道”“惠企金融服务”等功能,服务平台更加便捷高效。依托张謇企业家学院,全年对重点优势产业链重点企业组织*期培训,目前已完成*期,先后组织*家产业链企业参加培训。编印《*惠企项目申报指南》和《*惠企政策汇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其中《*惠企项目申报指南》涉及发改、科技、财政、人才等各领域惠企项目*个,包括国家级项目*个,省级项目*个,南通市级项目*个。《*惠企项目申报指南》详细列举了每个项目的申报条件、扶持方式、政策类型、往年申报参考时间等内容,并附有“*受理科室联系表”,方便企业咨询、申报,不断提升企业家市场主体满意度。

3.聚焦贯彻落实,做优做细营商环境顶层设计。对照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结合*营商环境实际,发改委牵头起草了《*区关于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重点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监管环境、法治环境”四大领域,明确“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改进电水气接入服务、完善企业注销机制、鼓励和促进开放性经济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创业、规范政府采购、规范招标投标行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推进人才集聚、顺畅政企沟通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严格安全生产监督、提升涉企诉讼质效、加强法治服务保障”二十项重点工作任务,落细*项具体工作举措,明确各项举措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确保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在我区全面落地。

4.聚焦政务诚信,持续提升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建设完善信用管理制度,编制出台政务失信防范治理长效管理办法,在政府采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地方政府债务、招投标领域、统计领域、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出台行业信用管理制度,提升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制度水平。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力度,上半年归集社会法人信用信息*万条、自然人信用信息*万条。持续推进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信息“双公示”,上半年归集“双公示”信息*条。加强信用信息应用,制定“信用*红黑榜”发布制度,上半年发布信用红榜信息*个,曝光失信行为*次。多领域开展信用审查,*年累计企业信用审查*家、个人信用审查*人。建立信用关爱修复机制,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坚持信用修复不是给失信主体“断后路”,而是“谋出路”,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流程,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通过整改失信、信用承诺、接受培训、提交报告、参加公益慈善活动、消除不良影响等方式修复自身信用,重树企业发展信心。今年以来,共对*家企业的行政处罚信息进行了修复。

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司法环境。

开展全区公安机关涉及民营企业执法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组织“服务企业百日行”、“千警访千企”等活动,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财产等刑事犯罪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税收征管中的行贿受贿、渎职等犯罪重拳出击。*年至今,共破获各类涉企经济案件*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名,为企业挽回损失*余万元。人民法院秉承“谦抑、审慎、文明、规范”司法理念,制定并出台高质量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条意见”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条意见”等文件,健全产权司法保护配套机制和司法救助制度,在全省率先试点《个人破产案件审理办法》,推出“金融审判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审理涉及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买卖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加工承揽等各类纠纷,依法保护其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和各类新型权益,让企业在相同的司法条件下合理竞争、合理预期、合理收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涉企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共*件,涉及金额*万元;

涉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件,涉及金额*万元。

3.服务有效,切实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专业服务优势。推行政法部门“一窗办多事”,降低民营企业寻求法律服务的成本。组织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干警、公证员等专业力量结对帮企,引导律师积极参与企业决策论证,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护等服务,促进依法办企。凝聚多元服务合力。充分激发府院联动机制活力,以诉调对接为抓手,充分实现企业合法权益保障与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有机统一。在行政赔偿、补偿类案件中力促以调解方式化解争议,避免当事人反复诉讼,浪费司法和行政资源。打造精准服务模式。围绕在司法判例中出现的高频热点问题、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法律需求,发布典型案例和专题讲座,助力民营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快速服务通道,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突出加大对建筑、家纺、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提高司法服务效率。

四、深化改革,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1.推进“多审合一”改革,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将立项用地、规划审批、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中的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阶段合并,推进项目施工领域的并联审批、预审服务、联合踏勘、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服务机制,组建全市代办中心,确保项目快速上马。持续推进“一件事”改革落地见效,以构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为目标,出台《南通市*区政务服务“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个高频“一件事”服务标准,对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办事指南按标准化方式予以明确,实现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上压缩*%以上。通过设置专窗一次办、搭建网厅自助办、下沉服务就近办、升级系统线上办等方式,促成“一件事”服务标准多渠道落地实施,已累计办件*万余件,有效提升了审批服务效能。目前,我区正在推进包含工程建设、农民建房、义务教育入学等项目建设、民生、教育等领域新一批*个“一件事”服务标准的落地运行。

2.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提升营商便利。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进一步推动部门数据共享、线上线下融合,综合利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平台、自助终端等载体,实现办事程序“一口清”、办理事项“一张网”、办事效率“一趟路”,办理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目前区镇两级“一窗受理”覆盖全领域无差别。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围绕“一次办好”的目标,我区标准化推进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热线整合,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全面推行群众办事“一门办理”、政务大厅“一窗受理”、关联事项“一链办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热线“一线连通”、贴心代办“一次办结”。“六个一”集成套餐服务,大力压缩办理时间,提升服务效率。企业开办时间由*个工作日减至*个工作日,简单事项*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

3.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营商质效。梳理公布区第一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清单,共涉及区教体局、民政局、司法局、人社局、交通运输局、医保局、卫健委等*个部门,*个事项*个证明,其中企业行政服务事项*个,证明事项*个。制定出台《南通市*区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方案》,督促涉及部门结合本领域各事项办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补充完善工作程序、机制,规范出台《南通市*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规程》《南通市*区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申请人承诺书》《申报材料一次性告知目录清单》。建立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数据月度报送通报机制,将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成效纳入年度法治建设考评重要指标,加强日常检查督查,对落实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或进展缓慢以及未按要求纠正查处不合理证明事项引发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同时大力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行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将工作中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确保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切实提高群众、企业办事的便捷度和对机关行政(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获得感。今年以来,使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件*件。

4.推进税务e+,为企业稳定发展减包袱。通过聚力“税悦e讲”(elaborate精心)、“税银e融”(easy简便)、“税企e家”(efficient高效),打造服务新模式,拓宽服务新领域,持续优化便民办税新环境。办税服务厅实现“一厅通办”,“新办企业套餐”审批时限半日内,*%的办税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的办税事项一次性办结。服务窗口全面覆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社保费征缴实现网格化管理,增配置*台自助办税机,实现“*分钟办税缴费圈”。组织“党员先锋队”“青年事业部”“巾帼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开展便民办税大讲堂、减税降费大讲堂和纳税风险大讲堂,实现走访*家企业宣传辅导*%覆盖、红利账单*%推送。今年以来共为*万户次纳税人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新办市场主体登记*户,同比增长*%,退税时长平均为*小时,低于全南通平均*小时,税收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前*名。

存在问题:

法治贯彻于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在小微企业营商活动中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目前,具有一定经济体量的大中型企业已经树立起法治营商意识,主动配齐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长效的法律服务。而小微企业依旧保留着传统淳朴的营商理念,用工、经营多凭交情、信任,惯以口头约定代替规范的法律文书,一旦在经营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很容易发生纠纷。虽然小微企业通常涉诉金额不高,但企业数量庞大,切实关系民生,关乎全区营商法治环境建设。

对策:

人民法院应进一步规范立案、审理的程序与处理环节,提高审理和执行效率,完善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动制约、惩戒机制。

要坚持宽严相济、处罚适当的原则,防止过度执法,越权执法,违规执法。二要完善执法程序。明确执法具体操作流程,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三要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规范执法主体,界定执法权限,减少执法层级,整合执法资源,加强监管协同,形成市场监管合力。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整合精简执法队伍,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

(三)要在全面优化服务企业法治保障上下功夫。重点执法部门应设置法制审核岗位,培养法律专门人才,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推进依法行政的咨询论证和审核把关作用,优化法制审核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不履职或者履职不当的情况发生。发改、安监、劳动、工会等部门要下沉服务力量,强化小微企业法治意识。发挥职能部门和基层服务的优势,联合法律专业人士组成工作小组,深入全区小微企业“面对面”提供服务,现场梳理法律风险,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服务指引,打通小微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要积极引导经营主体主动使用法律服务,完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安全生产、依法纳税等法治营商理念。加强制度保障,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要强化律师服务民营企业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合开展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定期组织律师开展“法治体检”“法律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解答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涉法问题,促成企业享受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法律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确对接。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将持续加强法治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打造“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和饶平县《关于上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启动村的通知》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我镇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进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

选取八个行政村作为第一批启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三清理、三整治、三拆除”环境整治任务的启动村,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分别选取我镇的溁西村、大光村、扬康村、下葵村、汕水社区、中联村、锡康村和泮洋村八个村作为启动村,八个村都属于省级卫生村,共涉及65个自然村,惠及6226农户。

截止至20-年年底,我镇八个启动村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各村累计自行投入资金170.7万元(其中中联村7.5万元、溁西村45.6万元、下葵村28.5万元、锡康村10.65万元、扬康村42.098万元、大光村15.141万元、泮洋村11万元、汕水社区10.2万元),工作共计清理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99处,合计559.5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145处,合计4235吨;沟渠池塘溪河淤泥90处,合计1050吨;漂浮物和障碍物45处,共计118吨;拆除危旧房418间,共计16446平方米;拆除露天厕所、茅厕15间,共计189平方米;拆除废弃牛猪栏259个,共计3204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间,共计45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27处,共计13平方米;整治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线路480米。

目前,八个先行村即将进入“三个三”的工程验收工作,届时我镇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验收工作。

根据《关于申报20-年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饶委农工办〔20-〕23号)文件精神,经由各村级党支部委员审定后向镇申报,我镇政府经过认真筛选,将符合条件的溁西村、下葵村及锡康村3个村,列入我镇20-年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已向上级申报,并等待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争取社会和乡贤筹资,共同推进八个启动村的下一步建设工作;二是我镇将继续巩固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成就,对清拆工作进行回顾整理,确保工作不留死角;三是我镇将继续积极配合上级的下一步的20-年启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安排,妥善安排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基层单位加强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集合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土兴镇全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土兴镇位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壮大主导产业、狠抓基础配套、强化社会治理稳步推进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坚持产业优先,增强振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坚持基础配套,夯实振兴保障。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19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坚持有效治理,探索振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各位领导,土兴镇乡村振兴工作在起步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华山村也被县委政府确定为全县精准脱贫的示范村、改革创新的示范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副省长杨洪波、尧斯丹等领导先后到村指导;接受了国家财政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多个党政部门检查和调研;2020年土兴镇将积极申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同步抓好华山村、龙池村、宇皇村、郭寺村、农科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奋力推进土兴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乡村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整个创建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由镇“法治乡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平安、司法、劳保、民政、区域发展等部门要紧密配合,主动参与。各村(社区)应明确专人负责,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创建任务的完成。

2、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各村(社区)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阵地,大力宣传“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明确目的、意义和要求。各单位在宣传发动中,应组织村(社区)干部、党员、居民代表讨论研究制定本单位开展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分解任务,明确工作内容。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组织制度建设。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社区)两委成员、村(社区)成员按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建有岗位责任制度,例会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居务、党务和财务公开制度,民主议事协商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村(社区)建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居务和财务公开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

(2)依法完善民主自治机制。“四个民主”制度健全完善并正常坚持。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修改补充居民自治章程。以财务为主的居务公开按季进行。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会活动正常。无因决策失误或权力决策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无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行为。依法治理,居民自治的制度上墙,各类软件资料齐全。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普法骨干队伍人员;制定全年学法计划;探索设立村(居)民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阵地,设立固定法律图书室(角、柜),并确保拥有200册以上法制类书籍;针对不同人群、行业特点,结合街道、村(社区)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力求广泛性、针对性、时效性三者统一;村(社区)干部带头学法;法治宣传资料齐全;法治宣传教育经费有保障。

(4)扎实推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健全法律顾问工作制度,为村(居)委会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点工作制度;健全纠纷登记、排查化解制度,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不低于98%;治安防控机制健全,无严重治安案件发生;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网络和制度健全,无帮教脱节、无重新犯罪;积极协助做好村(社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和帮教工作,无脱管漏管现象、无再犯罪。

(5)无违反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现象发生,无违章搭建、乱占耕地,无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无刑事案件,无失学儿童,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赌博、吸毒等现象,无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无非法婚姻、非法收养,无偷税漏税,无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环境整洁优美、卫生,居住环境良好,秩序井然。

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情况汇报

优秀作文推荐!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仙河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仙河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仙河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是实施领头雁工程。提高村支部书记境界水平。组织召开镇级层面乡村振兴培训6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组织赴江苏、青岛、寿光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和农村供给侧改革3次。二是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强化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研究制定《仙河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实施方案》,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集中学习方案内容,并签订《知悉书》。各支部根据党员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条件分类管理,建立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台账,明确考核标准,利用各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得分情况公示栏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服务群众等情况公开公示,规范党员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素质提升。三是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仙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联合包村组、各站所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探索制定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探索发展路子,聘请农科院统一规划设计,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加文化加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与大生态、大健康、大服务、大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仙河镇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生态振兴。一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上半年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公里,完成天然气“村村通”改造93户,新建海星村综治中心1处,完成渔村文化广场、振东村、卫东村文化大院建设,村居环境及配套设施显著改善。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对镇区、各行政村、三团棚户区及渔村周边插花地卫生保洁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招标,新购置洗扫车、洒水车4台,安排专业保洁队伍不间断清扫卫生、清运垃圾,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排名较去年显著提升。三是强化水气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镇村两级河长制建设,辖区6条主要河流全部明确镇级、村级河长及河管员,及时巡查、制止向河道倾倒污水、垃圾及沿河私搭乱建行为。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改造,目前全镇4个行政村,其中3个村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渔村通过旱厕改造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开展镇区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拆除10吨以下燃煤蒸汽锅炉23台。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辖区至今未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开展土小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与公安、土地、油区以及济军基地成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定期对镇区外围、辖区边界以及油田空置院落进行巡查,今年来共查处小化工、小作坊5家,现已全部拆除设备并予以关闭、取缔。

(五)树立正确导向,推动文化振兴。一是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结合仙河镇实际,从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在各村宣传栏张贴《“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倡议书》,下发《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文件,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发动。各行政村均建成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办事程序等,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新风尚深入人心。二是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评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做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及时挖掘、发现好人线索120条。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网上祭英烈”及“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系列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浓厚氛围。三是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农村文化大院、电子书屋、学校道德课堂等载体,通过理论宣讲、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新建海星村村史馆1处,绘制文化墙400㎡,将村规民约、法律法规、村民移风易俗文明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上墙,进一步提升村文化内涵。四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要求,对镇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剧场等基础文化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康器材室等进行更新维护,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五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海星村春节晚会,参加全区元宵节活动,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与孤东、桩西、社区等部门结合,组织消夏晚会,开展篮球、乒乓球联谊赛,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总结上半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仙河镇作为一个油区工矿小镇,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农村建设长期滞后于镇区发展,部分党员干部认为仙河的优势不在于农业农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满足于被动应付上级安排,等靠思想严重。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仙河镇无集体土地,除海星村依托海星集团有较为稳定收入外,其他村集体经济均较为薄弱,农民创收渠道单一,各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三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不充分。仙河镇城镇人口多,工业、服务业较发达,这些优势条件均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但受历史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限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效应仍不明显。

下一步,仙河镇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开创发展新局面。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为主线,继续巩固畜牧、渔业高效农业产业地位,提高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海洋渔业、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农业实体教学点堡垒作用,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举办“村官班”,加快家庭农场等新业态形成,丰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发挥工业强镇优势,明确东营港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拉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换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依托澳亚两大牧场资源,强化澳亚—奥克斯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建技术支撑,努力打造中国放心奶生产基地和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示范区,加快实施牧场小镇项目,20xx-20xx年主要建设景区入口打造、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海上仙河”战略,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四大渔业基地标准化水平,鼓励引进开发高端养殖技术,完善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推进渔村休闲农村游乐园、海星湿地参观采摘园、镇东农产品集售物流配送园及二团九分场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集采摘、观光、旅游、民俗、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典型示范基地。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契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镇东花苑党群服务中心及村民休闲广场建设,加快推进渔村、镇东花苑“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以拆违治乱为契机,加大排查和惩处力度,持续推进港城起步区、滨港路、兴凯湖路沿线和济军三团棚户区的集中整治;依托神仙沟流域综合整治,推进孤北干渠沿线养殖区、棚户区拆迁,实施神仙沟强排站及周边区域整体改造,实现乳制品加工厂、澳亚牧场、神仙沟湿地路网联通;建立完善镇村联动、共建共管机制,争创“无违建乡镇”,逐步实现存量和新增违法建设“双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