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教学教案(通用17篇)

小编: 笔舞

教学工作计划的成功与否不仅与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关,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和配合。最后,祝愿大家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时能够有所收获,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会算。(完成p97页第3题)。

(1)课前测量自己的身高。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并写下来。

(3)独立完成第3小题。

(4)指名汇报交流。余生帮助评价订正。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97页第4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提出问题,师板书。

(3)生独立完成板书出来的问题。

(4)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完成p98页第5题。

(1)生读题后指名复述题意。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3)全班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98页第6题。

(1)指名看条形统计图说数学信息。

(2)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反馈、汇报交流。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p98页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会算。(完成p97页第3题)。

(1)课前测量自己的身高。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并写下来。

(3)独立完成第3小题。

(4)指名汇报交流。余生帮助评价订正。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完成p97页第4题。

(1)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指名提出问题,师板书。

(3)生独立完成板书出来的问题。

(4)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完成p98页第5题。

(1)生读题后指名复述题意。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3)全班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p98页第6题。

(1)指名看条形统计图说数学信息。

(2)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反馈、汇报交流。

2、学有余力学生完成p98页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老师总结。

《8和9的加减法》教学教案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6、7的加减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高,如在6、7的加减法计算中出现了“一图两式”,而在本节课则只出现了“一图四式”。另外,在教材55页7题中渗透了统计思想,以及在练习中安排了比多比少的内容。

在设计8和9的组成环节中,教材只给了一部分分解的内容,其他的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设计时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8和9的组成与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8个五角星9张圆形卡片9根小棒。

1.请同学们拿出8个五角星,自由分成两份,然后写出8能分成几和几。

2.小组内互相交流,你们小组共有多少种分法?

3.按照上面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9张圆形卡片,分成两份,看一看有多少种分法。

4.导入:之前我们学习了8和9的组成,现在我们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组内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完成教材53页“做一做”,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学习“一图四式”。

1.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

课件出示8个笑脸图,左边5个,右边3个。

师:你能看图提出问题并写出不一样的加法算式吗?(学生观图,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写算式:5+3=83+5=8)。

2.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5=38-3=5)。

《6,7的加减法》教学教案

6和7的加减法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8的组成和加减法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教学是单调的,枯燥乏味的。再加上幼儿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为保持幼儿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注意游戏引导幼儿联系实际,把字形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引导观察和教师范写。这节课重点幼儿会8的组成和加减法。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

2、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8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从1数到7。

二、新课。

1、看图启发幼儿在“7”的基础上发现“8”的形成。

给“7”添“1”是8,8里面有8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8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8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8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8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8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8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7=82+6=83+5=84+4=85+3=86+2=87+1=88+0=8。

8-1=78-2=68-3=58-4=48-5=38-6=28-7=18-0=8。

6﹑活动延伸。

7、复习总结。

教学反思。

反思:对于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标签”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用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的方法,同时注意突出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加强操作,启发学生思考。

1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数的分与合进行口算。例如,计算5+3时,先想5和3合成8,所以5+3=8。又如计算5-3时,先想5可以分成3和几。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更重要的是口算加减法训练,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如:把数的组成写成卡片进行练习。以8可以分成2和6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看卡片让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与分解,也可以看卡片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要使学生能做两步计算,并记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为学习“凑十法”打下基础。

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时,要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每个例题都要结合操作直观演示,突出说明加减法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加法时,教师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合并,引出加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即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教学减法时,也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把去掉的拿走或用手捂住),引出减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即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从哪个数里去掉,就要把哪个数写在减号前面。

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都在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便于加强加减法的联系。一般是先讲加法,后讲减法。但是学生一开始接触加减法,需要从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开始,到逐步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过程必须逐步扩展,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教学和是2、3、4、5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时,一般都采用一幅图表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算式,即一图一式,要通过操作和图示,联系加减法含义引导学生想该怎样算,用加法还是用减算。

教学6、7的加减法时,出现一幅图表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师先演示,让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点,逐步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对于减法的教学,也可以仿加法的教学进行。

教学8、9、10的加减法时,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四个算式,即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的算式,再领学生一起摆学具,边摆边说算式,最后由学生自己摆学具并将算式填写完整。

这里应该只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学具和观察教师演示,初步了解加减法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不要求学生讲出来。

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时,要让学生联系情境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教师要按照图意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把式题的含义讲清楚。教学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时,由于学生学过连加连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可以多启发学生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初步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在教材中,例题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写出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实际做题时,第一步的得数最好写出来。

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产生了计算,所以学习计算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同时又是为了能解决问题。脱离生活现实的需要学习计算,就不能体现计算的价值和作用,因而也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也都以现实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需要且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加减法计算,体会加减发的含义,感受计算的价值和意义。对这些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情境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

总之,听、说、读、写在口算训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说数的组成、读口算卡片、写口算题、读口算题、听算中,口算速度逐步提高,只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2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小数加减法》教案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笔算和简便运算。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巩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有关知识。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计算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估算意识和使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意识。

3.借助生活情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笔算及简算。

三、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1.1.7+3=13.5c5=22.6+4=15.5c5=。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

2.3c1.25=7c4.88=18c4.6=0.6c0.37=。

这一组口算与上面的一组口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被减数末尾补零后,再计算。

3.12.65-2.78-7.22=14.2+5.55+4.45+5.8=。

5.79+2.88-1.79=9.65-1.43+0.35=。

解答这组口算,我们运用了什么知识?

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带符号搬家”……。

做完这些口算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严格按照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去做。

(二)运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运送水果。

苹果1.06吨香蕉0.74吨西瓜0.925吨荔枝100千克。

1.10.70.90.1。

(1)这四种水果质量各不相同,请你估计一下,四种水果能放在载重量为2.5吨的货车上,一次运走吗?看谁的速度快。

数据单位不同,怎么办?(板书:统一单位,进行换算)。

你怎么那么快的?(选用估算解决问题,精确到十分位)。

看来我们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用估算提高计算速度。

如果不能一次运走,哪三种水果能同时运走?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苹果+西瓜+荔枝2.5吨。

1.1+0.9+0.1=2.12.5。

苹果+香蕉+荔枝2.5吨。

1.1+0.7+0.1=1.92.5。

香蕉+西瓜+荔枝2.5吨。

0.7+0.9+0.1=1.72.5。

为什么三种办法中都有荔枝?

(因为荔枝的质量比较轻,可以忽略不计。)。

(2)竖式计算你选择的三种水果有多重。

展示学生竖式:

苹果+西瓜+荔枝2.5吨。

1.06+0.925+0.1=2.085(吨)。

苹果+香蕉+荔枝2.5吨。

1.06+0.74+0.1=1.90(吨)化简1.9。

香蕉+西瓜+荔枝2.5吨。

0.74+0.925+0.1=1.765(吨)。

可以分两次竖式相加,也可以一次加,但要注意数位对齐,结果化简。

如何验证我们计算的是否正确,可以验算。

请你选择一种方法验算。

2.计算价格,合理选择超市。

看投影:老师准备买以下商品,并从海报中得到以下信息(规格、品牌相同):

《小数加减法》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2页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课时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例1以本单元主题图的买书情境为线索展开教学,自然引入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学习,重点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突出计算的算理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夯实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培养迁移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数感。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学习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

(六)配套资源。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想一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出几个一位数加减法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并说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

7.8+1.6=4.7-2.8=。

11.7+2=8.6-5.3=。

1.2+0.8=7.5-2.5=。

(2)列竖式计算。

3685+279=3685-279=。

师:你能说一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10加减法》教案

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

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课件出示小松鼠

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

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那你能算出来吗?

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

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

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

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课件出示p68孔雀图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

课件出示p68 8 独立看图并填空

5、p68 7 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

第。68面的第9、10题 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图中哪些可用7+3=10来表示。

《小数加减法》教案

一、口算。

2.1+0.2=0.3+0.7=3.6+1.6=7.5-0.5=。

3.7-0.9=2.13-0.02=3.51+0.2=102+0.3=。

1.12-1.02=4.5-0.01=。

二、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

(1)12.45-1.35-0.65。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3+73.2+72.7。

(2)585+189+215。

(3)5.85-1.75-0.25。

(5)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

(1)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练习题: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4.72+0.1-4.72+0.1=0-----------------------------()。

(3)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五、解决问题。

分数加减法教案

1. 理解分数、小数互相转化的必要性,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计算的方法。

2. 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3. 通过对规律的猜想、验证和建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四课时,在学习本课时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而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是本课时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准备。

本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但几年来,我们一直抓紧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上有了很好的基础,又加上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教室内的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多媒体、实物投影使用方便,为教学的顺利进行了很好的保证。经过两年多的课改实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小数、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分数与小数的比较奠定了基础。

师(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请观察图表,说一说图的意义。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板书:林林 0.4 (小时);明明1/4(小时) )

师:请同学们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

(评析: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数学问题是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比较时,可以先让学生估计,然后再精确比较)

生1:我们小组是把小时化成分钟来比较的。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大小的。0.4小时是24分钟,1/4小时是15分钟,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2:我们小组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的。我画了10个同样的小格,0.4 涂4格,而只涂2格半,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3:我们小组也是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的。我画了100个同样的小格,0.4 能涂40格,而只涂25格,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4:我们小组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来比较的。0.4是4个1/10,也就是4/10,约分后是2/5,大于1/4,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生5:我们小组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比较的。1/4=1÷4=0.25,0.4>0.25,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评析: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即时产生的信息,引导学生,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考察时间、考察目的等多种角度考虑问题,既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又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你们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分数化成小数那个小组的。因为画图太麻烦了,而分数化成小数,直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了。

生2:我喜欢小数化成分数的那个小组的。分数化小数有的时候除不尽很麻烦,画图也很麻烦,比较时间能化成分钟来比,如果其它单位的还得又一种化法。所以我喜欢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师:谁来说一说第5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的?

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数的?

生:因为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而分母相当于除数。

(评析:给予学生适当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性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这个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从而找到了分数化成小数的另一种方法。)

师:请你把71页“试一试”第2题这几个分数化成小数。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问一下第4小组的同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生:我们是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师:能具体的说一说吗?

生:0.4是4个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四,约分后是五分之二。

师:那0.04,0.004呢?

生:0.04是4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四,约分后是二十五分之一;0.004是4个千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四约分后是二百五十分之一。

师:说的真不错,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一直约分成最简分数。

师:请观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与小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生1:小数的位数与分母1后面的零的个数一样多。

生2: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

师:请再观察分子与小数有什么关系 ?

生: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后的数作分子,

师:请按照找出来的规律,把课本第71页“试一试”的第1题做到练习本上。

1、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分数化小数。

2、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对,请改正。

3、数学游戏:你说我答:同桌之间一个说分数一个说小数,互相交换着说。

(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结果)

4、比较各组数的大小(主要是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进行练习)。

5、在直线上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在生活中寻找用分数或小数表示的信息。

大班加减法教案

1、体验加减法运算的乐趣。

2、学习4的加减法。

3、能熟练地完成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

一、随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入室。

1、教师引导语:"今天邹老师要开着小汽车搭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请跟随我来吧。

2、"瞧瞧,我们来到哪里了?"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说出:"农场"。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农场。

二、学习4的加法。

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进入马棚,幼儿观看动画,引导幼儿列出相关算式题:1+3=4,教师引导幼儿看算式,交换其中两个数,得数不会变,还可以怎么列算式?大;考吧.幼,师网出处3+1=4,教师告诉幼儿,交换前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的得数不变,这种方法叫加法交换律。

三、学习4的减法

1、播放课件,带领幼儿来到羊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1=。

2、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鸡舍,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2=2.

3、播放课件,带领幼儿前往猪棚,幼儿观看动画,并根据动画写出相应的算式题:4-3=1.

四、游戏"给动物喂食",复习4以内的加减运算。

2、游戏规则:根据动物要吃的食物,给动物喂食,没种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题,只要把算式题算出来,可以给所需要的动物喂食了。

五、送动物们回家,复习4的加减运算。

播放课件,"天晚了,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帮饲养员把动物们送回家吧。"幼儿观看图画,每个动物的家都有一把锁,动物身上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把动物身上的密码解开了,动物们就可以回家了。

六、结束活动:

天快黑了,我们也要结束一天的农场生活了,开着我们的小汽车回家吧!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分数加减法教案

2、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相加、相减。

卡片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1、根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学习思考题。

先请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题。

西师大版三年级《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教案

1、复习小数加法。

0.37+0.5810.9+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分数加减法教案

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四第5—9题。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估算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光盘或自制投影片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请学生交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直接引起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回忆。)

1、口算:

2、解方程

x+=—x=

x—=x+=

3、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

(1)学生先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可以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合理猜测。(鼓励学生进行有根据地猜测和推想)

(2)学生每人选做两组题,计算后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

(3)请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每组题中的两个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也是1,把这样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得数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乘积,而分子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和或差。(教师及时学生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1、出示练习十四第6题。

(1)理解题目意思后,学生先独立思考进行解答。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

2、出示练习十四第7题。

(1)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看看哪几题的结果接近1/2,再计算。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及时。

3、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十四第8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独立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2)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认真看图,收集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独立思考并解答三个问题。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评。

4、补充练习

2、张大伯收了1/2吨西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5,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减去1,约分后是5/6,原分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同桌之间可互相解答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练习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吗?

本节课是练习课,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还能运用已学的运算定律、性质等进行简便计算,效果比较好。但在拓展练习中,很多学生受思维定势,打不开思路,经提示和部分学生的引路,知道了很多的思考方法。另外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通过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知识的检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5的加减法》教案

1、讲述自己的购物过程,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2、学习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超市场景及贴有1—4元价格标签的商品若干。

2、幼儿人手一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再说说你的5元钱是怎么用的。

2、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你有几元钱,用了几元钱,还剩几元钱。

3、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边购物边讲述。

如:我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牙膏,还剩1元钱。

(用一道算式记录,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4、请个别幼儿根据所列的算式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

(如:5-2=3,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食品,还剩3元钱。)。

二、带领幼儿进行购物猜测活动,学习用推类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知道实物图上数字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测:

教师:我用5元钱,买了货架图上的两样食品,你们猜猜我买的是哪样食品?

让幼儿重新猜另一样食品。

(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因为这两样食品合起来是5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