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15篇)

小编: QJ墨客

教学反思需要我们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改正错误。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音乐《萤火虫》教学反思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教学之后我认真的分析了这堂课,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过程,围绕主题,环环紧扣。

《萤火虫》这一课堂的设计我把它分为四个部分:导入、学唱歌曲、打击乐伴奏、舞蹈肢体的创编及音阶游戏。本课的导入运用了谜语的一种意境,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己来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来勾勒夜晚的优美的,抒情的,温馨的气氛,《萤火虫》歌曲那优美的旋律使每一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夜晚的气氛里,跟着音乐大家都唱了起来,从歌词里让学生自己发现萤火虫的高尚的品质,从这里也启发了学生的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优美的音乐使孩子们随四三拍节奏动起来,又通过学生自己的创编随着音乐一起舞动。最后的游戏唱唱做做将课程推向高潮。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一环紧跟着一环,层层深入,最后气氛让人陶醉。

(二)合作的师生关系,指导、引领协调融洽。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改的精神之一,在《萤火虫》这一课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注意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复习环节中,教师积极参与同学生一起表演;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舞蹈肢体的创编中,教师还起到合作者、引领者的作用。在学生小组的交流时,能深入到学生的小组中去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和成果,同时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

(三)声音的美——贯穿始终。

音乐是一种美,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始终贯穿着美、体现着美,充满着许多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尤以声音最为突出。一是教师的语言美,采用轻声教学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促进音乐课的优化和艺术化,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包括课堂中的师生问好、鼓励、过渡、情绪渲染等。教学语言应贯穿于整堂音乐课,使学生一直沉醉于音乐气氛中,增强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音乐。二是学生的歌曲美,流畅自然优美的声音在教师指导下贯穿整个课堂。

在本节课中我自己还有些不足的地方,对于学生出色的回答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一点在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

音乐活动《萤火虫》教学设计

1、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正确地演奏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2、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进行交流和综合表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队意识,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三拍子音乐的伴奏下,能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表现出强和弱。

2、唱好八分音符。

3、指导学生能用轻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教具准备】。

打击乐器、多媒体。

【教学内容】。

1、感受、体验三四拍音乐。

3、综合表演。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随三拍子音乐飞进教室。

师:与小伙伴一起舞蹈,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摆出你们最漂亮的造型。

(二)快乐音乐园。

2、猜谜语。

3、揭示课题,出示歌词,学生朗读歌词。

4、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媒体出示)。

(2)师:你能根据这种拍子的强弱规律用动作来表示吗?

(3)师:你能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演奏吗?(媒体出示)现在就请各组一个小朋友拿好打击乐器,其他学生模仿该乐器一起拍一拍,敲一敲。

(4)学生小组进行练习。

(5)师:小朋友都练习得很认真,现在请每一组先来演示一遍。

5、舞蹈乐园。

(1)学生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喜欢的萤火虫。

师:申能模仿飞舞的萤火虫,请小朋友做一做,看谁做的'最好看。

(2)与老师一起共舞。

师: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和你喜欢的萤火虫一起舞蹈吧。

(3)师: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师;老师从你们刚才的舞姿中已经感受到了。

6、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给我们带来了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2)师弹奏旋律,学生用lu哼唱旋律。

(3)使用连和断唱第一和第二小节,请学生说出不同的感受。

(3)师弹旋律,轻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对唱歌曲旋律。

(4)师: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5)师;让我们完整演唱一遍旋律。

(6)填上歌词,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用舞蹈表现歌曲。

(9)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7、表演乐园。

师:让我们和你喜欢的萤火虫一起唱唱跳跳吧。第一遍齐唱,第二遍学生小组唱加上打击乐,第三遍舞蹈表现,第四遍边唱边跳。

(三)总结。

2、师:无私的萤火虫又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黑暗中的朋友了,就让我们跟着它一起轻轻地飞出去吧!

音乐《萤火虫》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示范法、情境创设法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并使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课前,我制作了课件,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本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整节课在师生、生生的热烈互动中完成,使学生始终沉浸于愉快的`气氛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不足之处:在弱起小节的地方,学生掌握的还不是很熟,还应该多练习。在学生表演环节上,我应该和学生一起参与我觉得会更好。

音乐《萤火虫》教学反思

《萤火虫》这首歌曲,它刻画了一幅萤火虫在黑夜里飞来飞去象小灯笼的形象,生动优美,惟妙惟肖。在学会歌曲后,我和往常一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根据乐曲中的萤火虫形象一起进行表演,随着轻轻的乐曲声响起,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表演了起来,喜欢跳舞的同学,纷纷展现出了或优美,或活泼的舞姿;喜欢画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勾勒出美丽的夜色图;喜欢打击乐的同学用乐器给歌曲伴奏;喜欢唱歌的同学手拿书本,好似拿着麦克风在歌声中陶醉。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为自己平时的教学感到自豪时,“轰-轰轰”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大家的耳膜,“怎么回事?”“老师,刘明宇来捣乱了!”有学生忿忿地喊道。我向发出声音的地方望去,只见刘明宇扭动着腰肢,张牙舞爪地在同学们中乱挤,我看了有些恼,很想制止他,而脑中的教育观提醒我,发火是不明智的,我再看他的动作挺像狗熊的形象,于是灵机一动,微笑着对他说:刘明宇你在表演狗熊吗?”他以为我要批评他,歪着脑袋低着头不吭声,眼睛却偷偷地往我瞧,同学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们,看我怎么做,我笑着对跳舞组的同学说:“萤火虫们,原来你们请了狗熊来做客呀,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大胆点的学生冒出一句。“请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萤火虫音乐会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布谷鸟,他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天鹅,它会跳舞!”……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再看刘明宇也不再乱叫搞乱了,跳得也是有滋有味。

由此可见,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完全可以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教师的宽容,象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气氛比起疾风骤雨更见效。她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无拘无束,更好的发挥创造力。

《萤火虫》的教学设计

明月从缝隙中洒下清亮的光,把岩石上的喷泉清理干净。在一个布满星星的夜晚,一轮明月从冉冉升起。蠕虫们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地下宫殿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而且昆虫王国有很多大明星。谁邀请他们的?哦,原来是蚁后主持的盛大舞会。殿外群星拱月,月明。银色的月光下,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蚁后高高的头发,镶嵌着美丽蓝宝石的皇冠,优雅的淡粉色连衣裙。在皇宫门口恭敬地迎接前来参加舞会的客人。

宫殿里,舞台上,蟋蟀合唱队载歌载舞,表演欢快的《小苹果》。舞台上,郭果吹小号,螳螂先生拉大提琴,优美的歌声流淌。一些漂亮的蚂蚁、帅气的蚂蚁、螳螂女和螳螂先生随着《小苹果》的音乐在舞池里翩翩起舞。另一边,斯派德先生和瓢虫,以及一群小蚂蚁,在电影明星甲壳虫小姐周围表演了美丽的空中芭蕾。一只小蚂蚁正在跳踢踏舞,用手指吹着口哨,欢呼着。已故的蚱蜢和炉边的马仍然一个接一个地来到洞穴。

突然,灯灭了,大家顿时慌了。大声喊出来:救命!救命啊!萤火虫提着灯笼在花丛中行走,听到呼救声,冲过去发现灯全灭了。于是他赶紧叫朋友们拿着小灯笼过来,宫殿里一如既往的明亮,舞会继续。

夜越来越深,月色朦胧,舞蹈完美结束。大家小心翼翼地吸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蚁后的地下宫殿。

多么美好难忘的夜晚!

文档为doc格式。

《萤火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

2、能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儿歌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儿歌?

3、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

1、猜谜:一位小姑娘,电灯装身上,夜里出门去玩耍,灯光一闪又一亮。

2、猜谜:生在天地玄黄,身穿珠宝夜光,不怕云腾致雨,只怕露结为霜。

学习“萤”:读准后鼻音,字形下面是“虫”字。

4、今天我们学习的.儿歌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一首儿童诗。

5、简介叶圣陶: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曾经写过许多儿童喜爱的作品如:《快乐王子》、《稻草人》。

6、出示第一首儿歌。

7、指名读一读。

8、学习“姊、裁”

9、自由读儿歌,齐读儿歌。

1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首儿歌。

12、试着背一背。

三、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

2、背诵儿歌。

四、布置作业。

了解有关萤火虫的知识。

大班音乐活动《萤火虫》课后反思

很高兴参加镇江市幼教“艺术教研协作发展共同体”教师歌唱教学赛课活动,感谢组织者给爱好音乐教学的年轻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感谢评委老师给予详细点评,让老师在日后教学过程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感谢丹徒新城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的付出。

此次赛课活动倡导“以基础课程为着落点,注重歌唱教学的学科特点、促教师内涵发展”的理念,我在大班的综合活动丛书中选择了歌唱活动《绿色的家》,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反复的演唱这首歌曲,从大的框架上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歌和副歌部分。歌曲中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活泼、轻快,同时歌曲中有两句话还用了二度模进的写法,主歌歌词中述说了大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关系,副歌分为两句话,在轻快的沙沙沙声中体会两句不同的旋律走向。通过自己对于歌曲的理解,我的教学目标定了三点:

1、学习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2、尝试仿编歌曲。

3、体会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感情,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首先是通过《快乐的小鸟》教师扮演鸟妈妈带领幼儿进入歌曲的情景,鸟妈妈给鸟宝宝唱歌,引来小树叶和我们做游戏导入活动,紧接着就是将歌曲的副歌部分进行前置,提到前面来进行教学,将副歌部分是附点节奏和旋律的音高做为了教学重点,节奏部分通过趣味的图片,让孩子们念准节奏。并且用手势正确的拍打附点节奏。音高部分,通过范唱,指挥手势让孩子们看到,听到音高的走向,并跟老师指挥模唱准音高,我的范唱应该是非常好的,所以幼儿能用轻快地声音学唱沙沙沙、沙沙沙„„没有出现喊叫现象。

第二部分就是教师示范唱主歌,请幼儿仔细听,并且请他们回答歌词内容,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教学出示图片,让幼儿熟悉歌曲的内容,在幼儿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感知小树和小鸟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唱歌曲中采用了轮唱(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齐唱、分角色演唱等演唱方法,让幼儿多次去演唱歌曲。最后一部分就是让幼儿进行歌曲的创编,教师给幼儿准备了很多图片,尝试幼儿能根据图片创编歌词。

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的配合都很不错,能够很迅速的掌握歌曲的内容,教师在本次课中,请幼儿表演唱时,没有去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让他们能用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去各种各样形状的大树和小鸟,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但是我也很困惑,就是表演唱中如何发挥孩子的想象让他们能表现自己也能很好的歌唱,因为发现有绝大多数孩子表演就忘记歌唱了,还是就直接让他们表演,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还有创编环节,我给他们提供了三张图片,创编了三次,所占课堂时间过多,当时在设计课的时候是考虑到是大班的歌唱活动,而且这首歌曲比较短小,通过创编可以让孩子知道,原来换成别的歌词也能演唱,还有通过更多的图片和创编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生态和谐。可能内容有点偏多,其实公开课,不一定要考虑到很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看老师是如何引导小朋友的。

艺术活动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我们要在活动过程中有想法、有教法,利用最适合、孩子们最能够接受的方法达成目标!

音乐活动《萤火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童谣的趣味。

2.以诵读感受三言童谣节奏的明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领读员带领全班复习以前所学。

1.导入:出示《萤火虫去许愿》这本书,这个萤火虫名叫——(亮亮),它帮助了——(小仙女),那如果这只萤火虫有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愿意)这只萤火虫在《日有所诵》的第147页。

3.老师领读,注意学生在后鼻音字以及轻声字的发音。

4.学生自由读。

5.再用心齐读,想一想,萤火虫遇到了哪些困难或危险呢?

下地去——(火烧你)哦,这不能去。

进洞去——(蛇咬你)哦,这也不能去。

翻坡去——(猫抓你)嗯,这还是不能去。

过河去——。

上树去——。

这也不能去,那儿也不能去,那萤火虫只能去哪里?

(小朋友的手里去)。

7.男女生合作对读。

8.同桌合作拍手对读。

9.其实,左手和右手也能合作,左手表示萤火虫的动向,右手表示它遇到的危险,教师慢慢示范,学生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诵读。

10.稍快节奏的拍手背诵。(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决定是否再读再背)。

11.你们喜欢萤火虫吗?很多诗人都喜欢,把他们写进诗歌里,你们看:(出示泰戈尔的《萤火虫》节选,老师范读,指名读,学生齐读)。

12.出示李白的《咏萤火》,老师诵,老师起头,学生齐诵或吟)。

13.老师问:同样是写萤火虫的诗,三首诗有什么不同吗?(字数的长短不同),读法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自由读读,比比看。

14.指名学生说读法上有区别吗,三字童谣读起来有什么感觉?(节奏感强,可以打着拍子读,很欢快等)。

16.出示学生邵诗原的三字童谣《新年到》,由邵诗原领读。

17.教师小结:三字童谣不仅好读,而且还好写。你们都可以像邵诗原一样创作出这样的三字童谣,发表到本班的心语诗社。

18.今天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你可以用三个字来问好吗?想一想。向后转,一二三,一起说——。该跟老师们道个别了,一起说——。

萤火虫教学反思

在导入时,我通过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夏天夜晚的情境。首先,让学生聆听一段《月光曲》的旋律,提问学生:这段乐曲仿佛把你们带到了什么时间和什么地方。听完后,很快就有学生说:“这段乐曲把我们带到了一天的晚上,好像是站在一个美丽的湖边。”之后,我说道:“这是一个美丽的夏夜,满天繁星,非常漂亮。这么美丽的情景,还引来了一群特殊的朋友。”这时,出示一个谜语引出课题——萤火虫。短短的几分钟,便使学生进入了音乐世界,融入到轻松愉悦的课堂中,使得紧张的一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夏夜,然后用出示谜语的方法引出上课的主题,激发起他们的学唱兴趣。之后,在节奏训练时,我采用了师生互动:学生按节奏朗读第一段前半部分歌词——师朗读后半部分歌词——生按节奏朗读第二段歌词这一方式,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歌曲的节奏,还对每段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有所了解。然后,通过师生接龙学唱的方式,有目的地把歌曲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指导,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节奏和音高。最后,我再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在拓展部分,我要求学生对原先歌曲的节拍进行了二度创作,将4/4拍改成3/4拍。在变化多端的音乐变奏下,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情绪的变化。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模仿教师课件中出示的一个例子,进行第二段歌词节奏的创编。五分钟后,我请一位学生将其作品写在黑板上。之后,我通过课件出示我的答案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歌曲第一段的后半段一开始有一个弱起的地方。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我没有及时提醒学生们注意,所以演唱过程中,有的时候学生唱到这里时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准确。

二、在创编环节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我引导学生将旋律改成3/4拍,并指导他们与4/4拍的旋律进行了情绪的对比。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我进行了小结。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不过,在解释3/4拍所能表达的情绪时,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不够。可能给学生在理解方面造成了一些困扰,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正。

三、本节课中,我有一个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一些志愿者的图片和演唱歌曲,更进一步升华学生爱的奉献的思想品德,培养爱心精神。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欣赏一些志愿者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萤火虫的精神就在身边。而只是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简单谈了一下萤火虫身上具有的品质。这也是我觉得这节课比较遗憾的一点。

总的来说,本课的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整节课在师生、生生的热烈互动中完成,使学生始终沉浸于愉快的气氛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萤火虫教学反思

大家好!今天上午我们大家观摩了大班音乐活动〈〈小小萤火虫〉〉,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黑夜开始有了害怕、恐惧的心理,为了让幼儿转变对黑夜的看法、消除幼儿对黑夜的恐惧,并引导幼儿发现黑夜中隐藏的美,我们从〈〈黑夜秘语〉〉这一主题当中选择了歌曲〈〈小小萤火虫〉〉,在上午的活动中,我们看见整个音乐活动孩子们都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幼儿都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并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在歌唱歌曲当中自主发现黑夜并不可怕,相反黑夜还很美。

认真反思本活动,我从“趣、妙、情、颖”四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说“趣”活动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怕黑是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也遇到过的问题,在情感上能产生共鸣,萤火虫又是幼儿熟悉而喜欢的小动物,所以很快就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帮助幼儿初步熟悉了歌词。

再说“妙”为了突破难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歌曲最后两句,在旋律、歌词都有细微差别之处,先提出来先学唱,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妙之处。幼儿通过欣赏、教师清唱,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别,教师带唱,幼儿很快就掌握了难点。

说“情”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播放cd,还有教师充满感情的歌声,幼儿一直沉醉于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幼儿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让幼儿更加体会到歌曲的优美,达到了抒发情感,进一步感受美、体验美。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教师开始复习部分层次不清,每首歌曲之间没有过渡语,并且时间过长了。

二、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别两段歌词不同之处时,没有启发幼儿观察图片,所以幼儿没有说出来,而是教师自己说出来的。

音乐活动《萤火虫》教学设计

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挂小灯”进行同伴间的互动和肢体的碰触,完成合作游戏。在相互表达感谢的同时使同伴间的感情得到升华。

在演唱的同时,利用肢体动作对歌词进理解和表现,能准确表现歌词。

学唱歌曲《萤火虫》,在游戏活动的不断变化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_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仔细聆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谜底是什么。

“一群星星,小又亮,个个长着小翅膀。过草地,穿树行,小灯挂在屁股上。”老师在念谜语的时候,节奏按歌曲节奏来念,边念谜语边做动作。(萤火虫)。

2、学习歌词以及相应的动作。

通过幼儿的回答,再次巩固歌词,以及相应的动作。

3、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清唱带动作来范唱歌曲。

教师:老师刚才是在歌曲的哪个字的时候,拍屁股的?(第二个“上”的时候)。

(2)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尝试将小灯“挂”在屁股上。(请个别幼儿站起来在老师的伴唱下表演相应的动作。)。

4、幼儿给自己“挂小灯”并演唱歌曲。

幼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演唱歌曲并表演相对应的动作,连续进行两遍。

5、幼儿相互“挂小灯”并演唱歌曲。

(1)教师请一名能力弧的幼儿一起来示范游戏的玩法,教师提示游戏规则。

(2)请幼儿俩俩站起来面对面相互“挂小灯”,同时演唱歌曲。

6、幼儿依次转圈演唱、表演、进行游戏“挂小灯”。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并进行游戏示范。

(2)幼儿集体进行游戏。

幼儿转身,逆时针再次游戏。

幼儿再次游戏,自由改编歌词。

7、总结歌曲名称,请幼儿欣赏歌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设计反思

《小屋》是作者童年的家。那里是一个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生活异常丰富的地方。瘸腿的大门,方方的窗子,光光的火炕,木呆呆的箱子……都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妈妈对儿的声声呼唤,儿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书中好听的故事……怀恋之情让作者无法割舍。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难忘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力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品味优美词句,感悟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记忆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4.认识“秸、笆、沃”3个生字,会写“巢、沃、蹈、勾”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记忆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

(播放歌曲《童年》)同学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时期,童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说说你童年的快乐时光。

2.谈话导入。

(多媒体出示画面“小屋”图片)在那绿油油的田野深处,有一间装满儿童作家王立春整个童年记忆的小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那间小屋,去感受作者对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标出易读错和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说说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写了童年时在小屋生活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那段童年生活的难忘之情。)

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一)细读探究,体会小屋的简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描写小屋的语句,想一想,小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汇报,概括出小屋的特点就是“简陋”。

3.体会小屋的“简陋”。

请找出关键词语,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屋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以下几处引导深入体会:

(1)门是“瘸瘸”的。

因为门是由“几根长短不齐的木棒结成的”,立不稳,所以是“瘸瘸”的,用“瘸”来形容这样简陋的门,拟人化的描写,生动有情趣。

(2)窗口是一只方方正正的大“眼睛”。

窗户只有一个,可见小屋的小;把窗口说成“眼睛”,又让人感觉到语言的生动,富有童趣。

(3)地上站立的两个箱子,木呆呆的,绿色的鼻子,总也不会笑。

用拟人的手法写箱子的笨拙。一切简陋陈设,在“我”的眼中,都是富有情感的,都是充满情趣的,都像是“我”童年的伙伴。

(4)北墙上挂着一面拥满半边花的镜子。

此处要向学生说明,镜子用的时间长了,背面的水银会脱落,留下许多斑块,就像花一样,把镜子上的斑块说是“拥满半边花儿”,可以看出在“我”的心里,小屋的一切都是美的。

4.请再一次快速浏览3、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由屋外到屋内的顺序)

教师小结: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有序的描写,小屋虽然简陋,读后却感觉充满了愉悦,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过渡:这样一间简陋的小屋,为什么会让“我”终身难忘呢?

(二)细读探究,感受小屋带给作者童年的快乐。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快乐?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的快乐?把相应的词句画下来。

2.前后桌4人小组交流画下的语句。

3.全班交流,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

预设:

(1)伙伴们在小屋里玩耍的快乐。

从“震天动地地喊”“扭着荒诞不经的舞蹈”“莫名的喜悦”看出“我”和伙伴们玩得自由、尽兴。小伙伴们在一起,不需要什么好的游戏形式,没有像样的玩具,就是放纵心情,就是释放童真,就感到无比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终身难忘。

(2)在大自然中找到的快乐。

在第6自然段中运用多个“abb”式词语,写出了令“我”神往的小屋外的世界。语言生动,富有韵律。

第7自然段中连续几个“拼命”,真切地展示出了“我”玩得是多么的尽兴。段尾的反问句,更是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外面世界的留恋。

(3)深入探究:写难忘小屋,为什么又要写小屋外面的世界给我带来的快乐呢?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明白,这是为下文在小屋中读书,体会书给“我”带来快乐做的铺垫。尽情玩耍的年龄,也是需要学习、读书的年龄。先有了“心野野的撒在外面”,再有下文的妈妈要把“我”的心拢回来。既想着要在外面撒野,心中又放不下小屋,所以作者说“梦里我变成小鸟要飞了,小屋却系在翅膀上,好沉好沉”。

(4)在小屋里听书、读书的快乐。

喜欢听妈妈读书,让“我”了解到书中的故事,书中的世界;自己读书,心被紧紧地栓在了小屋南角的那个装满书的箱子上。所以这时的小屋是满满的。

4.从5—9自然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教师适时指导,要读出愉悦、欢快的心情。

过渡:小屋,不仅仅养育了作者,也给了作者难忘的童年时光。当作者要离开这与他朝夕相伴12年,给了他无穷快乐的小屋时,心中又有着怎样的深情呢?到文中亲身感受一下吧。

(三)细读探究,体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感受。

1.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从哪看出“我”不舍得离开小屋?

2.读文后交流读书收获。

(1)从“车轮卷起一股烟儿,泪扑噜噜掉”看出对小屋的不舍,“我”是流着泪离开小屋的。

(2)从“小屋小了”“小屋远了”看出对小屋的不舍,从“小了”“远了”可以感受到“我”离去时,眼睛一直在望着小屋。

(3)从窗子“愣愣地望着我”和大门“傻傻地踮着脚”看出对小屋的不舍,这样的表情描写,表面是写窗、门,实际是写“我”离去的心情,自己不明白为什么要离开。读了让人感到离别的惆怅。

(4)“我”长大了,可念念不忘小屋,要背着小屋去逛大海,更深切地表达了“我”对小屋,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3.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请你再一次浏览全文,此时作者笔下的“小屋”又让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生活异常丰富)

2.谈一谈在你的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5、6自然段。

2.小练笔:写写你自己的小屋。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5、6自然段。

3、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二、积累内化

1.学习生字、

(1)先独立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认一认。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扩词练习。

(3)指导书写。

学生汇报生字的写法,教师重点指导“巢”的字头部分是3笔写成,注意收笔,不要写得太宽。

2.练习,比一比,再组词。

蹈()躁()睬()蜗()

滔()噪()踩()锅()

3.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或童年最有意义的事。举办“童年的记忆”交流会,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四、小结

本文写了我的童年时代在小屋居住的一段生活经历,通过写自己对小屋情感的三个阶段,写出我成长历程和对小屋眷恋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会走入误区: 要么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上成了纯粹的技术课,这就使学生怕语文,不愿意学习语文。教出来的学生呆板,没有创新意识,不会运用,知识也成了死知识。要么就是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置文章的语言文字于不顾,一味地去“感悟”“体验”,忽略了词句的积累、句式的训练,丢失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教学变得空洞而不够踏实。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尽量寻找一个结合点,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首先是改变了过去单一开掘人文价值的做法,在教学中尽量辅以对字、词、句、段的训练与品读,同时在训练中蕴涵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热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本文写作方法上始终以儿童视角、儿童语言、儿童心理叙述故事。同时,他赋予小屋以人的情感,把一个简单的搬迁,写得充满了浓郁的感伤和牵挂。

但是在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对小屋的情感时,处理得比较简单,不够细腻,应该逐步分析每一个我对小屋的情感变化,从孩子的视角,体味“怀念”这种情感。

此外,在本课教学导入时,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较为成功。但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延续这种做法,教学效果就不够圆满。应该围绕“我”对小屋的情感变化,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会使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训练达到双赢的效果,更加圆满地走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萤火虫教学反思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教学之后我认真的分析了这堂课,归纳为以下几点:

《萤火虫》这一课堂的设计我把它分为四个部分:导入、学唱歌曲、打击乐伴奏、舞蹈肢体的创编及音阶游戏。本课的导入运用了谜语的一种意境,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己来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来勾勒夜晚的优美的,抒情的,温馨的气氛,《萤火虫》歌曲那优美的旋律使每一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夜晚的气氛里,跟着音乐大家都唱了起来,从歌词里让学生自己发现萤火虫的高尚的品质,从这里也启发了学生的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优美的音乐使孩子们随四三拍节奏动起来,又通过学生自己的创编随着音乐一起舞动。最后的游戏唱唱做做将课程推向高潮。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一环紧跟着一环,层层深入,最后气氛让人陶醉。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改的精神之一,在《萤火虫》这一课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注意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复习环节中,教师积极参与同学生一起表演;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舞蹈肢体的创编中,教师还起到合作者、引领者的作用。在学生小组的交流时,能深入到学生的小组中去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和成果,同时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

音乐是一种美,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始终贯穿着美、体现着美,充满着许多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尤以声音最为突出。一是教师的语言美,采用轻声教学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促进音乐课的优化和艺术化,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包括课堂中的师生问好、鼓励、过渡、情绪渲染等。教学语言应贯穿于整堂音乐课,使学生一直沉醉于音乐气氛中,增强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音乐。二是学生的歌曲美,流畅自然优美的声音在教师指导下贯穿整个课堂。

在本节课中我自己还有些不足的地方,对于学生出色的回答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一点在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

萤火虫教学反思

大家好!今天上午我们大家观摩了大班音乐活动《小小萤火虫》,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于黑夜开始有了害怕、恐惧的心理,为了让幼儿转变对黑夜的看法、消除幼儿对黑夜的恐惧,并引导幼儿发现黑夜中隐藏的美,我们从《黑夜秘语》这一主题当中选择了歌曲《小小萤火虫》,在上午的活动中,我们看见整个音乐活动孩子们都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幼儿都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并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在歌唱歌曲当中自主发现黑夜并不可怕,相反黑夜还很美。

认真反思本活动,我从“趣、妙、情、颖”四个方面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说“趣”活动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怕黑是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也遇到过的问题,在情感上能产生共鸣,萤火虫又是幼儿熟悉而喜欢的小动物,所以很快就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帮助幼儿初步熟悉了歌词。

再说“妙”为了突破难点,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歌曲最后两句,在旋律、歌词都有细微差别之处,先提出来先学唱,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妙之处。幼儿通过欣赏、教师清唱,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别,教师带唱,幼儿很快就掌握了难点。

说“情”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播放cd,还有教师充满感情的歌声,幼儿一直沉醉于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幼儿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让幼儿更加体会到歌曲的优美,达到了抒发情感,进一步感受美、体验美。

最后说“颖”在本次活动中,让幼儿为歌曲取名,是本次活动的新颖之处,在这里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想的都黑夜的美好之处。完全改变了以往对黑夜的看法,消除了对黑夜的恐惧。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教师开始复习部分层次不清,每首歌曲之间没有过渡语,并且时间过长了。

二、在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区别两段歌词不同之处时,没有启发幼儿观察图片,所以幼儿没有说出来,而是教师自己说出来的。

三、在幼儿为歌曲取名时,很多幼儿取的名字都很美,但教师没有及时肯定表扬。

萤火虫教学反思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清新、颇富儿童情趣的歌曲,全曲的一、二乐句以童谣式的歌词,富有民歌的旋律曲调,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回家的情景。三、四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起伏,把儿童担心萤火虫的灯笼被吹灭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在初听歌曲时,同学们能够很好的把握歌曲的情绪风格,活泼有趣轻快的。整首曲子的学唱并不难,但是要很好的掌握歌曲中的三处下滑音很有韵味的演唱,是整节课的亮点,也是学生很好处理歌曲演唱的难点。

在孩子们学唱歌曲的环节里,认为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虽然用了很多方法,但是关注学生不够,旋律学习的时候并没有循序渐进,而是匆匆的把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一步步走下去,并没有停下脚步来听听孩子的歌声,没有注意临机应变的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以至于孩子们的旋律没有掌握得很准确。

在处理下滑音这个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处理的很好,整节课我注重创设情境去引导学生感受下滑音的妙处,和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听的很认真,想象力丰富,把萤火虫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都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了。以致于他们都十分认同这几处用上下滑音真是妙不可言。可是理解归理解,这毕竟不是语文课,光理解就够了,理解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把这几处下滑音唱好而做准备,而我却仅仅只做到了让他们理解了情境,但是当他们开口唱的时候我却没有强调歌唱声音,毕竟音乐课最终是要落实到声音上的,以至于孩子们下滑音的`感觉没有唱出来,歌曲情境用歌声也表达得不够好,值得好好思考。以后的课应该在孩子理解了情境的基础上及时的指导声音,指导孩子们用正确的声音去表现情境是我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拓展学习中,我播放了伊能静演唱的流行版的《萤火虫》,同学们被优美的旋律吸引了,而且有很多同学会唱这首歌,所以同学们情不自禁的哼唱了起来,以至于冲淡了学生对这节课所教的歌曲《萤火虫》的喜爱,有的孩子似乎更喜欢后面这首歌曲。这一点也值得思考,以后在拓展的时候,应该选那些不会冲淡主题音乐的歌曲给孩子们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