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专业17篇)

小编: 温柔雨

读后感是一种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写作和思维能力。下列读后感范文展示了作者对书籍情节和主题的深入解读,让人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和影响。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作者:蒲的花间集。开始读前面几章的时候觉得写的真好,文章观点即使放到现在,也是适用的,并且中文译本,语句通顺、符合逻辑,译者功底深厚,也增加了读者的可读性。

但读到男女性名誉的时候,诸如女性一生只能忠于自己的丈夫,如果婚前被侵犯,还必须与侵犯者结婚,男女私通只惩罚女性,男性不能对自己的妻子太好,会被其他男性瞧不起这些观点。这些观点也反应出当时的女性地位极低,男性在社会占主导地位,而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这和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要求的三从四德如出一辙。

显然,这些观点已经不符合时代了。如果年纪小的孩子看到这几章,会不会被这些观点误导呢。就像这些年兴起的女德班一样,把历史文华的糟粕植入孩子的脑袋里。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

—尚福尔。

本书中,所谓“人生的智慧”含义完全是形而下的方面;“人生的智慧”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如何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书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而这样的“幸福生存”,从客观上审视,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冷静。缜密的思考(因为这里涉及主观的判断),都可以定义为肯定要比非生存好。既然“幸福生存”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我们依恋这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是否活着能够与如此定义的生存相吻合,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幸福论的这种肯定答案是基于人的一个与生俱来的错误,很多人对很多著作已经给予了批判,但是要完成这一类型的著作,就只能放弃更高的、属于形而上和道德的审视角度——而真正的哲学本来就是要引领人们进入这样的审视角度。因此,书中所作的评论是从平常、实用的角度出发,并且保留着与此角度相关的缪误时,那么,这些议论就确确实实经过了折中的处理。因此,它们的价值就只能是有条件的。其实,eudamonologie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委婉词。另外,这些议论还说不上完整彻底——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所讨论的主题难以穷尽;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我要全面讨论这个主题,那么,就只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话。

卡丹奴斯的《论逆境》其目的与这本书相似,它可以作为这本书的补充。虽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掺进了简短的幸福论方面的论述,但那些只是老生常谈。当然,一般来说,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说过同样的话语,但是很多人却在做着相反的一件事,因此,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的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多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

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们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乐,其本质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质确实肯定的。举个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顺利的,你很少感受到这些顺利给你带来的快乐,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说牙疼、损失少许钱财,这个痛苦都会时时的拜会你,给你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快乐只是表象,无法持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世上人们都去追求快乐,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权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与其追求快乐,不如避开痛苦。

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丰富,对别人的依赖性很少,才能从独处中自得其乐,而独处对于天才而言,则更是必需的部分。一个无法忍受,无法从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贫乏的,是这世上大多数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开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会好好享受独处的好处。

哲学家,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先行者,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开拓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领先于他们的时代,不被当时所理解,但最终真理就是真理,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会被重新认定;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当代就被大家赞扬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会被遗忘。因为天才就是引领人类的火把和旗帜,他们永远前行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说心里话,哲学书对我而言太深奥了,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购买这类书,因为读不懂。

人生的智慧,这五个字吸引我决定读一下,而这是第二次阅读。第一次泛泛地读了,毫无收获。

于是决定再次读一遍。应该坦诚地说,这一次读后,有了一点点的感悟。

一、纵观全书,叔本华的关于人生的智慧的哲学思想充满了哲理和美,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叔本华在书的开章,就解释了何为人生的智慧:“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也既是人生如何获得幸福。

书中用六章阐述了人生的基本划分、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财产、人所展现的表象、建议和格言以及人生的各个阶段。

作者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将人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个部分——外在之物,人的灵魂,人的身体。作者用这个观点逐一论述了人的一生中获得幸福快乐的途径和关键。

二、这本书让我明白,对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和关键作用的,是人的主体获得的好处: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快乐的性情、愉悦的感官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没有好的身体,谈何快乐?没有愉悦的感官又如何感觉到快乐呢!

所以,我们应该将身体的健康重视起来,而不是年轻时忽略身体、透支身体,年老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没有机会后悔。

所以,作者得出结论——人获得幸福快乐的智慧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两者之间达成一个平衡,明白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得到教诲才会感到快乐。所以,得到教诲就是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和新的思想,也只有学习才会让人感觉到无尽的快乐,也就是精神上的获得才是永恒的和真正的!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字

幸福本身就是一个委婉词。

人的内心快乐抑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觉、意愿、思想的结果。外在事物只能间接起作用。

全书重点把幸福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如何做好自己,让自己感到快乐,让自己免受他人外物的影响。老子和孔孟也有一些类似的描述。

同一样外在事物和同一境遇,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我们能忍受纯粹外在的灾祸,但由我们自身所致的不幸却咬牙切齿。我经常焦虑和害怕自己轻易被他人定义。我不能轻松坐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做成想做的事情。而跟我在同一环境的其他人可以做到的时候,我就很容易产生落差感和嫉妒心。因此产生焦虑和敌对的情绪,焦虑情绪影响自己的情绪,敌对情绪影响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和关系。

正是生活中细微的谈话和行为流露出的差别对比和无限重复,让我备受煎熬,难以自拔。而虽然我也有目标和追寻的方向,但我却惯常的陷入这些日常氛围和情绪中,消耗了大部分的精神和能量去找到那个相对平和舒适的相处状态。这时,人已经累了,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对自身更迫切更重要的事。所以,把自己抽离出来,把自己的内心控制起来,把自己当作工具人,没有情感,没有思想的工具人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别让生活的手段影响了生活。

我们的幸福主要取决于我们自身,取决于我们的个性。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意识,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并且只是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中。正是由于人与人自身的差别,我们会对他人自身的优点产生嫉妒,并将它小心隐藏起来。因为优势本身就会对处于劣势的人产生自卑,进而为了隐藏自己的自卑,不敢承认他人自身的优秀。

曾经我就是这么狭隘,这么自我中心,这么想当然。但似乎却是没办法,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体,自然而然关注自己更多,自恋,自大,自负都很容易产生。然后,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就会产生以自我中心的带来的束缚和牢笼。比如,讨好型人格,过度在意外表,隐藏自己真实面目。但困扰你的始终都是自己的意识和想法。所以,换个角度,换一种思考方式很重要。很容易陷在一贯的思维误区出不来,毕竟,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狭隘和偏见,而愿意掏心掏肺交流的人又无处寻得。

没有人能脱离自身个性。你就是你,你无法逃脱你自己。一个人能得到多少快乐,已经由一个人的个性所决定了。个性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潜在发展。一个人的精神力的界限尤其决定性的限定了领略快乐的上限。我极其容易想活成别人的样子,这就是想当然和幻想的快乐。不得不说,我的精神力确实不够。这个世界并没有怎么样,是人自己把它看成了那样。世界有很多种样子,但人不愿意去相信其他的样子。或者,没办法经历其他的世界。第一种,是懒惰,在逃避去认知的困难。第二种,这就是无力感。

一个人的出生,经历,环境,已经上了底色,如果恰好自己又懒又不聪明,缺乏内驱力,又缺乏适当的引导,那又会比别人少了许多色彩。我经常都会羡慕他人,因为身边的他人太多了,比我优秀的人太多了,常常让我产生对比和落差感。而我做不到安于现状,情况又不允许我停止努力。因此,我过得特别压抑,特别不自在。而优秀的人始终具备闪闪发光的魅力,始终生活在我的周围,不断的提醒我,刺激我。而往往我关注的却只是他生活精彩的表面,忽略了背后的原因。

我们都在生活的舞台上各自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差别是外在的一面,表面之下都是各有其痛苦和烦恼。如果,我的快乐已经被自身性质决定了,总量就那么多,我不能只盯着别人快乐的地方或者因为别人快乐的总量大于自己,就抱怨或者是放弃去获得自己那份快乐的能力。这不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吗。之前也看到过一句话,人不能与别人相比,而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换一种评判幸福的标准,确实没那么偏激。昨天看到了一个话题,穷留下身上的痕迹。因为从小学就受到贫富悬殊带来的差别,那种感觉深深地烙在了心里,像一个火团亮在那里时刻都在提醒自己,穷,很穷,特别穷。然后,很难交际,也怕花钱,怕别人觉得自己很穷,也很在意外表。后来,才发现,气质这种东西是装不出来的,特别是没有内外加持的情况下,装起来特别傻,装得谁都不是。

无欲则刚,那会减少特别多无用的纠缠和计算。(也可能是我懒,不想去计算妥协和委屈背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过后能获得的利益)但愿,那些努力算计过的朋友,最后都有成为赢家。

我们生存的真实性在此时此刻,连接着两段无尽的时间,过往和将来。有希望可以放在将来。但不能只盯着将来,或者为了将来更大的快乐放弃此时此刻的快乐,因为此刻是瞬间流逝的,选择不快乐等于放弃现金,选择可能无法兑换的支票。

扰乱人们的不是事情,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尽量减少自己的偏见和狭隘,在对他人和事情进行客观了解和权衡之前,不要过多做猜测和评判,只能是增加自己的主观情绪和偏见。

仅此作为自己对本书的理解和自我反思。书里面还有很多内容,也有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有空再回味。书中,建议和格言部分也很精辟,有很多参考性和可行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有人把叔本华归入悲观主义哲学家的范畴,但他的悲观多来自于对世界更理性的审视,他用他的痛苦经历去凝结智慧。

他并没有像父亲希望的那样成为巨商去贸易和赚钱,并没有延续家族的商业辉煌,然而让其父亲也没有料到的是,其思想遗产比经商所能创造力和影响程度更为巨大,绵延了几个世纪,成为了现代唯意志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创始人。一生未婚,无子无女。就像他自己所说”谁要是像我那样孤独的过了一辈子,自然更懂得孤身上路的种种滋味“。

多时候,在人群中,我们都不确信自己拥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因而会试图为自己添加各种标签,但当我们远离人群,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确信自我的存在,能够真正通过自我思考获取成长。这或许就是选择孤独的收获,或许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看明白自己。

人一旦有了欲望,为了实现这个欲望,一直就会迫使理性为自己进行策划,于是,人的全部身心也就陷入了“痛苦”之中。什么叫“幸福”?叔本华认为,人的欲望被满足的那一个刹那就是幸福。如果第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而第二个欲望还没被设想出来,那时人就陷入了“无聊”的状态之中。一旦这个人的第二个欲望产生出来,他就重新陷入了精神的痛苦之中,他的理性又忙于为实现他的第二个欲望而筹划。所以,叔本华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在追求快乐幸福的过程中,必然衍生出痛苦和无聊,无聊的人归因于肤浅,而智者体验更多的痛苦,。所以,你所知道的痛并快乐着并非你所知道的痛并快乐着,对于肤浅之人来说他们是对立着的两回事,中庸之人觉得两者关系式辩证的,而睿智之人认为他们是一码事。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人的意志所反映的表象,因此在本书中,始终强调人的自身属性对人生幸福度的决定性作用。

《人生的智慧》开篇立论,人的自身及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智力、审美等个性因素根本而直接的决定幸福与否。

快乐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一个具有乐观阳光气质的人,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寻觅到快乐与满足。一个气质悲观忧郁的人。任何外在的美好事物都无法打动它,就像是阳光照不进黑暗森林。

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因为它是麻木逐利的,快乐或痛苦,对他的心灵激不起任何涟漪,掀不起任何波澜,毫无意义。

随后指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其自身因素对命运与幸福的影响较小,其拥有或占有的身外之物或期在他人心中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其幸福,作者把这类人比作毫无思想感情的机器,并通过对比指出,依赖外部因素的快乐是低级趣味,只有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高级趣味。

同时又指出,对于普通人难以真正享受发自内心的快乐,其人生就如同一台中,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欲望得到满足则无聊,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而更有诸多人同时陷于痛苦和无聊之中,沦于无法满足远超自己能力的愿望的失望中,无所事事,却不懂节欲,并从内心寻找快乐。

总之,痛苦和无聊是幸福快乐的两大死敌。

《人生的智慧》强调个人的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着重心灵的态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类似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

叔本华没有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的方法,而是提供改变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方法。当普通人领悟自我与世界相互独立自我,不为世界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的样子的时候,就多了一条路:简单的快乐,社会价值观由成功转向成为“人”自己。

当我们把这套理论诉诸现实时,有一种错觉,就是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狭隘立场上,主观臆断地以为这就是在描述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差距:当西方社会庞大而稳定的中产阶级不必攀比世俗成功而是追求内心的幸福意义活成自我、平民甚至无产阶级也能在社会福利的荫蔽下免于挣扎而是简单而快乐地低欲望生活着的时候,中国社会广大的“打工人”却在残酷的内部倾轧中受到物质、欲望、攀比、竞争的多重夹击而活得痛苦不已——很多人从这本书中对中国社会和个人意义产生了悲观感——这就是管中窥豹甚至强词夺理了。

这些理论,反映的根本就不是影射不同社会的差距,而是具有超前性的跨时代预言、验证、反思、借鉴价值。

看似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之间差距的表象,实质是时代与时间的问题。现在的中国社会所暴露出的种种弊病,恰恰也是叔本华那个时代的西方社会的顽疾。

叔本华在书中隐隐约约地对比了这两种生存状态和生活境界,并不是辛辣地对比讽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而是看透了当下的时代而预言未来的时代。

中国人不应该在读罢此书后倍感消沉,而应该意识到叔本华的理论犹如一座发展时间线的标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视角普适于任何文明,只不过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验证了预言,走得慢的中国今天也走到了这座里程碑旁并在叔本华理论和西方实践经验的结合指引下,对前途有所了解,并朝着那个归宿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在未来也能实现每个人的或心灵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质文明的脚步并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找到价值的栖息、意义的归宿。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字

斯托拜阿斯说:“幸福就是施展、运用我们的技巧,并且获得希望的结果。”他还特别指出,他用古希腊文字来说明的是所有需要使用技巧和能力的活动。大自然之所以给予人们力量,最初就是为了让人们有能力和周围的匮乏进行搏斗。

第一类是由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带来的快乐:包括进食、消化、休息和睡眠。一些国家认同这类快乐,甚至是全民的娱乐方式。第二类是运用肌肉力量带来的快乐:包括走步、跳跃、击剑、骑马、跳舞、打猎和各类体育游戏;甚至包括战争和搏斗。第三类是发挥感觉能力带来的快乐:包括思考、观察、感觉、阅读、冥想、写作、学习、发明、演奏和思考哲学等。

出色的感觉能力让我们得以享受认知方面,也就是精神思想方面的快乐。情感能力越是突出和优秀,我们享受到的这一方面的快乐也就越强烈。如果想要让一个平庸的人热切地关注某件事,只能通过刺激他的意欲来使他对这件事产生切身兴趣。但是,意欲如果保持长时间的兴奋,就无法保持纯净,总是会有杂质,与痛苦紧密相连。

一个拥有卓越的思想的人过着双重生活,第一重是他的个人生活,第二重则是思想领域的生活。逐渐地,第二种生活变成了唯一目标,而第一种生活则沦为了实现其目标的手段。普罗大众却总把希望寄托于身外之物上,希望财产、地位、妻儿、朋友、社会人群能够带给自己生活的快乐;在这些东西上面寄托了他一辈子的幸福。所以,一旦这些东西没有了,或者得到这些东西的希望破灭了的话,他的幸福也就随之消逝了。

为什么这类极为少见的天才,就算本身性格脾气很温和,但是对朋友、家人和集体也缺少其他人所拥有的那种息息相关的兴趣。他们自身拥有丰富的内在,所以就算其他所有东西都消失了他们也能够得到安慰。所以,他们总是有一种孤独的气质;特别是当他人从来未曾真正、完全地使他们满足的时候,这种特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他们无法将其他人看作自己的同类。确实,如果相互之间的差异巨大的话,他们对于作为人群中的另类生活其中也就习以为常了。

任何时代的杰出的精神人物都把闲暇看作人生至宝: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闲暇的价值就等同于他自身的价值。“幸福似乎就是闲暇”

那个天赋异禀的人就能够获得更高级的生活,亦即这种生活摆脱了人生的两个互相对立的痛苦根源:匮乏和无聊。换言之,他不用再为了生存而苦苦奔波,也不会无法承受闲暇(闲暇就是自由地生存)。只有人生的两种痛苦互相抵消和中和,人才能够摆脱两者的烦扰。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对于这种问题就有着两种相矛盾的看法:对于幸福来说聪明的头脑是最重要的。以及想要拥有轻松愉快的生活最好拥有简单的头脑。

菲利斯坦人的巨大痛苦就是,任何理念性的事物都不能给予他们快乐。为了避免无聊,他们对于现实性的事物有着无穷无尽的需求。但是,因为现实性的东西很快就会穷尽,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这些东西所能带来的就不再是快乐而变成了厌倦。此外,这些东西还会招致灾祸。相较之下,理念性的东西确是无穷尽的,而且它们本身是无邪无害的。

但是,如果一个拥有百倍财产的人,一旦他对某种东西有了需求又无法得到它的话,他就会感到郁闷。

荷马在《奥德赛》第十八节所表达的意思与这里所说的相类似。这一节的最后两行如下:平凡之人的情绪起伏不定,就像神、人之父所赐予的日子。

人们对财富的尊重要比对其他任何东西的尊重都要更多、更真诚,甚至近乎崇拜,这也不足为奇。甚至连权力也只是获取财富的工具而已。同样不值得奇怪的是:为了实现获得财富这一目标,什么东西都可以被推翻、被抛弃。比如,哲学教授就是这样抛弃了哲学的。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字

《人生的智慧》一书写于叔本华60岁左右,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本书是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幸福的生存,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本书没有他的其他哲学著作那样多的推理,更多的是浅显直白的人生经验,其实就是一碗浓浓的鸡汤,告诉读者为人处世之道理,而这些道理都是依附在叔本华个人的世界观之上。

叔本华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人的自身。在叔本华看来一个人的个性及其价值才是唯一直接与他幸福有关。因为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确定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都生活在同样的一个世界,有人认为世界充满了乐趣,而有人却认为这世界只剩下无聊,不同的在于每一个人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意识。

叔本华将人的快乐分为了感官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快乐。很明显,他将两者进行了高低区别,认为感官的快乐是人们为了抵挡内在空虚而寻找的外在刺激,只能让人们在没有满足欲望的痛苦与欲望得到满足后的无聊之间摇摆。精神充足的人是明确知道自己的才能,在发挥自己的才能之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他们首先寻找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也就是叔本华一直所强调的独处。

然而,人感受到的快乐是否真的有高低之别?每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自己,倘若自己本身就是在声色犬马中找到了最大的快乐,难道不是应该继续这样的生活?通往快乐的道路从来都不止一条,智慧的人也不都爱独处。

二是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在此之中叔本华强调的是财富的作用,毕竟作为一个富二代,正是因为不被生活所困,才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经理去研究自己只想要研究的事情。

三是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叔本华认为我们过分看重自己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不是从真正的自我而是从他人头脑中的表象那里得到满足和快感,是人性的愚蠢和缺点——几乎所有的人毕生不懈的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人们拼命追逐官位、头衔、勋章、还有财富,其首要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别人对自己更大的敬意,甚至人们掌握科学、艺术,也是从根本上出于同样的目的。

所以叔本华再次强调了隐居生活的意义——不用担心别人这样那样的看法,得以恢复自我。确实如此,我们很多时候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活成了别人喜欢的样子,而非自己本来的样子。太在意世俗的力量,而看不到内心的需求。

人的本性决定我们需要与这个世界产生链接,从而确定自己的真实存在。再把影响人幸福的三个因素论证以后,叔本华给出了一些人生的建议,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人不是要寻找快乐,而是要避免痛苦。因为快乐是否定的,痛苦是绝对的。哪怕你一切皆好,但有一点的痛苦,就会让你看不到已得到的幸福,而执着于那一点的不满足。

二是人要活在当下——为将来做详尽的计划首先必须以得享天年为保障,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能活至高龄。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忆有所不同。

三是要认识自己,了解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意愿。四是要热爱独处,因为完全、真正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寻得。在叔本华看来,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五是始终保持与他人交往的警惕。

六是接受命运的安排——我们的一生可比之于一条川的航程,运气扮演着风的角色,他可以迅速推进我们的航程,也还可以把我们推回老远的距离,对此,我们的努力和奋斗都是徒劳无益的。我们的努力和挣扎只是发挥着桨的作用。

然而这个传说中的悲观主义,却这样说——我们依恋这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存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渴望看到这一生存能够永恒地延续。看完这一本书,我们其实又怎么真的能够寻找到人生的智慧呢?或者说人生的真谛对于每一个人是否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

不同的是,我们碌碌无为的过着这一生,而却有人在寻找着为何度过这样的一生。我们大部分人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世界这人生的,就这样匆匆忙忙的度过了无数个一样的人生。我们大抵能够做到的,就是不断的认识自己,寻找真正的意愿和需求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第二章阐述了第一种分类——人的自身,是全文的一个核心章节,占据了相当多的内容。作者首先论述了“愉快”这一人类感觉。他认为人如果愉快,原因是其自身是一个愉快的人;追求愉快是正当的,人们不应该犹豫不决地接受愉快的心情,因为生活的真实性就体现在此时此刻——它无法割裂地连接无尽的过去和将来——此时此刻的愉快。作者认为应把把获得和促进愉快的心情放在各种追求的首位,而增进愉快心情的莫过于健康——避免纵欲放荡的行为、令人不快和剧烈的情绪动荡,以及长时间、紧张的精神劳累;每天至少在户外进行两个小时的身体快速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勤洗冷水浴,饮食有节。相比较而言金钱财富对于愉快心情的贡献最小。

这里作者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妄图给“愉快”这一极度主观的感觉一个定义。首先,每个人的愉快都是有其限度的,一个相对总是心情愉快的人,我们只能说能够使他愉快的事物范围比其他人大,但不能说他是一个“愉快的人”,否则让他遭受各种病痛的折磨,让他经受各种非人的待遇甚至死亡,“愉快的人”还会愉快,这不是很荒谬吗?愉快的对象总是有下限的。否则不分具体对象的“愉快”犯了形而上的错误,或者说这里的“愉快”其实翻译有误。其次,作者认为一个人追求当下的愉快是正当合理的,那么有些愉快当下让人舒服一时,过后却造成了长远的痛苦;有些事情完成的过程中没有一刻是愉快的,完成后却带来了长久的愉快,那么眼前的愉快还有那么重要吗?并且作者所反对的纵欲放荡、饮食无节,在进行的那一刻带来的肯定是极大的愉快,否则人们就不会去干这件事。只是因为伴随着这些极大的愉快的,是极大的空虚与痛苦,所以作者才反对它,那么追求这些愉快的人难道不是在追求此时此刻的愉快吗?作者的说法前后矛盾。我们只能说,有些愉快持续的时间较短,有些愉快持续的时间较长,我们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应追求长远的愉快,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愉快是应当规定崇尚和禁止的,只有当获得愉快的途径违反了社会规则时,才会去惩罚这种行为。但问题又来了,长远的愉快,其愉快的感觉固然长久,但也必定不那么明显,不那么强烈,那么这种愉快与其称其为愉快,不如说是平和,已经脱离了一般感觉的范畴;而短时间的愉快,其感觉必然是强烈、深刻的,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认为前一种愉快就是真的愉快,后一种愉快就是假的愉快?综上所述,如果有人认为自己能够规定他人的愉快,那么这个人就是荒谬的,愚蠢的。他可以说,人为了自身长远的发展,或为了其他特定的目标,应该追求怎样的愉快。但单独拿“愉快”出来说事是形而上的,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接着,作者认为:

1、幸福取决于愉快情绪,愉快情绪取决于身体健康;

2、但身体健康的人如有天生超常的感觉能力也会产生忧郁情绪(天才是忧郁的)——人有愉快型和郁闷型(两者各有利弊);不满情绪越厉害,自杀所需的诱因就越小;愉快情绪越强烈,自杀的诱因就必须越大。这里的见解可谓深刻,以个人之浅薄阅历,实不足以妄加评论。

作者认为幸福有两个死敌:

1、痛苦;

2、无聊。两者在外在和内在两重含义上对立:外在: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痛苦——丰裕和安定产生无聊;内在: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每当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这里实在是指出了人生不幸的根源。

作者认为精神富有的人会寻求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状态,追求宁静和闲暇,思想深远者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人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人最终只能诉求于自身,不应向自身之外期望太多。此处实属不刊之论,个人感同身受,是作者真正令我赞叹之处。到始信峰始信黄山之美,见此语方信叔本华之伟。人类的绝大多数痛苦,都是因为把期望放在了外界的事物身上。

作者认为闲暇被伟大人物视为最可宝贵的东西,因为闲暇之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和这个人自身的价值对等的——“幸福好像就等同于闲暇。”个人赞同叔本华的观点,但是有必要指出,也许有一部分人会将忙碌视为一种幸福。因为我们无法确切得知每个人对自己所忙碌的事物的情感态度。有些人可能终日忙碌,却也感觉到幸福。有些人可能终日清闲,但却感觉痛苦。也许这里的“闲暇”特指的便是那种有益的不为俗务所累的状态,那么这里的思考又纯属累赘了。

叔本华列举了很多哲人的观点,说明智慧是矛盾的:愚人可能比智者更愉快。这里个人还是持上文的观点:离开特定的目标或实际情况讨论“愉快”,是形而上的,是对世界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的蔑视,容易陷入臆断的错误之中。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连愉快这一再主观不过的情感都不能掌控在自己手里,而要随意地评价他人和受制于他人的评价,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可怕。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最近入手了叔本华一套书,包括《关于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补遗》(卷一卷二),其中《附录和补遗》里面的《人生的智慧》我是单独拿出来先阅读的,它是叔本华的代表作之一,既然单独阅读,那就单独写一下读后感。

《人生的智慧》阅读难度并不大,不像一般的哲学著作语句很晦涩,有很多专业术语。这一方面是叔本华写的好,能深入浅出,另一方面是韦启昌老师翻译的好。如果有朋友想读一下,建议也是看韦启昌老师翻译的这本,比较经典。

《人生的智慧》书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鸡汤文,确实,现在心灵鸡汤太多了,多的让人已经感到麻木,而《人生的智慧》不是鸡汤,没有浮夸的故事,是一本哲学书,并且它最大的优点是适合各个年龄段尤其适合年轻人和没有哲学理论基础的人读的书,毕竟大部分的哲学书语句都太过于晦涩,而本书很好的规避了这一点,这让它的受众群体范围扩大了很多。本书放弃了形而上和道德的审视角度,采用的完全是形而下的意义,教导我们如何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叔本华把人所处的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主体和客体。主体即作为人的部分,客体即作为外在事物和境遇的部分。他认为同一个外在事物或境遇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哪怕人们所处的环境相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是不同的,因为决定因素在于主体。他从“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财产等)、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名誉、地位和名声)”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且指出决定我们幸福指数的是我们自身之内的原因,而不是自身之外。也就是说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幸福指数,其它的都是间接影响因素不起主要作用,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持续最为长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而非物质、名誉或其它。

针对人所拥有的财产,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属于人的天然的和迫切的需要,这类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人痛苦,例如食品和食物;第二类是天然的但不是迫切的,那就是满足性欲的需要,要满足这类需要就已经相对困难一些;第三类则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迫切的,那就是对奢侈、排场、铺张和辉煌的追求,这些需要没有止境,要满足这些需求亦是非常困难。叔本华认为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由某一绝对数量的财产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某一相对数量,亦即由这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他已经实际拥有的财产之间的关系所决定。这一点很好理解,一万块钱给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月只有五千元薪水的工薪阶层带来的幸福指数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推高我们的期望,但同时其它妨碍我们达成期望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因此,客观理性的给我们对于财产的愿望界定一个限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实中非常困难,因为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就越口渴。

我们所展现的表象,也就是我们的存在在他人心中的样子,通常都被我们过分看重,我们应该要抑制这一人性的弱点,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是受到这些意见的奉承还是伤害,都应如此,因为这两者其实是悬挂在同一根线上,否则,我们就只能成为别人看法和意见的奴隶。因此,正确评估自身的价值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大有裨益。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并因此会使我们的自身改变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每个人首先并确实是活在自身的皮囊里,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见解之中,一个真正珍视自己价值的人面对侮辱、诋毁都会淡然处之。

叔本华是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位宗师级的哲学家,尼采称他为“我的伟大哲学老师“,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如今我确信叔本华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他的悲观主义哲学并不代表他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他只是把世界的真相剥离出来指给我们看,指导我们怎么去规避人生的痛苦和无聊,幸福的过完这一生。肉眼可见的一切都作为可见性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可见性,而只有意志才是世界的现实。痛苦才是人生的本质,在叔本华看来,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读懂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就能感觉到他的思想其实是透过“悲观”的表象去“乐观”的看待这个世界,既然注定会遇到痛苦的事情,明白了所有该发生的事情必然发生,那么积极的接受这一切,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方式。尼采说:“凡是不能消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这句话,用在这里刚刚好。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读完书看完附录,和那么多伟大的人物一样,我也被叔本华深深吸引。确实,就像尼采说的,叔本华是为自己而写,文字不矫揉造作、不似是而非,非常的坚定、自信。本书,让我对哲学也产生了兴趣。

直接行动就是在当当网上订购了“尼采、柏拉图”,和哲学搭上伙之后,反观之前的读物,觉得层次太过低劣,接收到的知识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消化肠道”,搞不清是第几手了。当真正阅读名著时,会发现,很多我认为新鲜的论断有可能是好几个世纪之前的产物。在19世纪叔本华的书中,发现很多现下都非常“时髦”的观点,如同新瓶装旧酒,可见我的孤陋寡闻。

很多心灵导师都告诫人们要“活在当下”,其实在19世纪叔本华便认为“现在“尤其珍贵。他花了很长一段论述来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们的影响,并明确表示“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现在的重要性“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卖疯了的畅销书《当下的力量》无非也就是围绕这些理念。

大学时候某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令我深深崇拜“你看世界简单,世界便待你简单“,叔本华说“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环境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事物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人对事物的认知,这和心理学的情绪abc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应该说情绪abc理论从这个观点中吸取了养分。

“只有转换变化才是永恒的”

“人的内在冲动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我们睡梦的指引,这些梦带着预示的内容”虽然弗洛伊德说自己没有受到过叔本华的影响,真是这样吗?梦的解析,意识和性在叔本华的书中都是有论述的,而且就像这段对梦的描述一样,都相当之精辟。

“如果我们真的拥有这方面的素质和长处,那我们并不会想到故意去显示、炫耀它—想到我们的这一份拥有,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晒幸福,分得快“的哲学原理。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价值成反比。”所以独处是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有人说当今中国“无大师”估计就是不够孤独,嵇康、阮籍、陶渊明这些真正的隐士,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作品。

总之,在现代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的某些直指内心的“真理”,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时髦论点”以及很多著名的心理学理论观点,在本书中都可见端倪,且更为简练、精辟,不愧为《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在我看来,叔本华是很悲观的。但是好像他对减少苦痛又很有执念,所以也并没有彻彻底底到虚无主义的地步。他的悲观在于他不相信改变。毕竟是二百多年前的书,观点在变化,世界也在发展。所以我认为辩证看这本书还是比较合适的。

叔本华对于独处的重要意义的强调,对骑士荣誉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他对世界苦难内核的洞察,都有极其深厚的意义。但是对于他的观点我有一些不太赞同的地方。

首先是人性格不可能改变的悲观内核。叔本华认为,人生有很多难以预测的苦难,要躲避真实痛苦,不要追求虚假的幸福。我认为人是由经历塑造的,发自内心的成长的力量是有改变自己可能的。此外,既然一个人有不依靠任何外物与外在关系的独处力量,那有什么好失去的呢?如果不占有任何外物,为什么不能超脱地去用勇气去做些尝试呢?我们自己依赖的自己的力量是不会失去的啊。如果没有尝试,只是躲避苦难的话,会一直错过。

其次,我认为他个人经历得出来的结论有些偏激而绝对化。从叔本华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他睥睨众生的强烈的优越感。或许优越感是抵消自身痛苦的利器,但同时过强的优越感可能会造成自我蒙蔽,会影响对世界多样性的认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不同人有不同经历,观点也都千差万别,不同人身上也都有我们可以学习进步的地方。此外,他个人极强优越感会阻碍他现实中与人相处,他不屑于与其他“庸人”交流。为了避免冲突,他怀疑真诚,拒绝表达想法,抵抗自我暴露。他阻断对其他人想法的理解,同时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对其他人的不理解与恶意往往会阻碍自己获得心灵平和宁静。

叔本华自身家境不错,他可以专注于哲学不为生活所迫,他可以独居专心沉浸于精神世界,认同自我。他按照自己本心生活的并且全然接受自己的。我也极其敬佩尊重他自洽的思想体系,他鲜明的观点,他出众的才华。但是对于社会上的大众来说,有他知识储备,强大精神力,有一定物质基础的人并不是那么多,情况也可能不太一样。大多数人是要努力生存,要适应社会,平衡个人和社会冲突,才可以尽最大可能规避苦难与折磨。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自信接受自己,独处是自发的选择,在独处中他们汲取力量,同时他们也不排斥接受不同人观点,不会完全切断与人的交流与联系,他们享受孤独并且可以在这本书找到共鸣。但是也有一些不够自信的人,或许人生早起经历了一些不幸运的事,他们选择的独处更可能是无法与别人相处,抨击世界后无可奈何的措施。他们口中的独处可能只是自我安慰,也不是完全接纳自己。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拒绝与外界联系,也很容易以恶意眼光看世界。他们难以了解新的观点,改变思维误区,紧接着就是进一步的自我封闭带来的恶性循环。但是一旦冰冷的现实出现意想不到的灾难,理想化形象可能会崩塌,现实落差可能会造成长久难以扭转的抑郁。这种情况的话,对这本书的强烈共鸣,可能会带来进一步的恶性循环。

当然我并没有否认这本书巨大的价值与深远影响,也没有否认叔本华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我只是认为看这本书时,应该与时俱进多加辩证思考,而不仅仅是「倾向于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东西」看书是为了找到自己,寻找共鸣。但是看书也是为了看见世界的多样性,增加阅历。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一本书或者一堂课只要有一句话能触动我们,那就是一本好书、一堂好课了。如果把一次触动比喻为一朵浪花,那么,在读这本书时,你会觉得波涛汹涌,浪花翻滚!在阅读前,下了很大决心,要求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来仔细领悟,因为总认为和哲学相关的书籍都是深奥、晦涩难懂。但当我翻开书时,吃了一惊,因为它娓娓道来,通俗易懂,且翻译本的文笔优美,引人入胜。

里面很多观点并不新颖,但却分析透彻,且加以佐证,有理有据,使人觉得言之有理,绝无空洞乏味之感。

前言里,亦非介绍叔本华时,提到他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从小就性格孤僻,孤傲敏感且喜怒无常”,此书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来了。但这样也会觉得叔本华也和我们常人一个样,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总的来说,本书内容还算正面、积极向上,读完后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唤醒藏在我们内心的那份激情!“人们在世间有何种感受,主要在于人以什么方式来看自己所处的世界”。

中国有句古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同样是逛街、参观,但每个人却会有不同的感受,对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提醒我们要注意学习,不断提升、拓展自己“看世界的方式”。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不要轻易地以自己的看法去判断对错,而应该顺藤摸瓜,找到产生这个观点的“方式”,以此提高自己;另外,要尊重别人的意见,错和对都不是绝对的,做到“合而不同”。

“人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格”,这是亚里斯多德的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由此可见,人格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意义非凡!从小的方面来说,人格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事业。中国命相学上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真是有它的道理!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人的人格好坏决定了他对社会是贡献还是损害,而人格不会因为财富、学识、能力的多寡强弱而改变,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那么他拥有的能力越强,只会增加对社会的威胁,因此,科学是把双刃剑,关键就看它掌握在谁的手里,所以我们常强调做事先要学会做人。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大反派,他们拥有超人的能力,却不造福人类,反而杀人如麻、贻害江湖,结果弄得天怒人怨,人人得而诛之!如果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健全他们的人格,金庸笔下的变态杀手、江湖怪人就会大大减少。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工作很少,并不怎么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人格的培养,而把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和亲朋好友聊天时,一旦提及他们的小孩,我都不会问学习怎么样,也不关心他是否爱学习,是否中途辍学,因为在这百花齐放的社会,在学校读书并不是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径。相反,我往往会问他懂事不,是不是经常思考,有没有考虑过人生,有没有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而并不是一时冲动,“读书明理”才是关键所在。

“人生的幸福与悲苦,关键不在于遭遇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自身的感受是什么样。”,“我们更容易抵御来自外界的苦难,但却很难承受自身性格缺陷所带来的痛苦”。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苦中作乐的感人故事,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看,当我们面对苦难、挫折时,应该坦然、乐观面对,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缺一不可,这些我们都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它们的态度。人最大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足,勇于战胜自己。在这次公司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第一场和超声对决,我参加单打,结果输了,关键就在于很少参加正式比赛,心理太紧张了,而在后续的比赛中,自己过了这道心理关,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赢得精彩,输,虽败亦无憾!战胜自己的感觉真爽!一个人幸不幸福,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他要求多少,知足就会常乐,叔本华也开出了幸福良方:“心地善良,思维敏锐,乐观进取,爽朗大方,体格强健这些人自身所应该具备的美好的品德才是获取幸福的第一要素”。

本书中还有许多浪花,比如:

“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

“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心境的平和以及其满足感”。

“在女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她和男人的关系”。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想法上,是一种不幸”。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花了一天的时间,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

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们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乐,其本质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质确实肯定的。举个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顺利的,你很少感受到这些顺利给你带来的快乐,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说牙疼、损失少许钱财,这个痛苦都会时时的拜会你,给你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快乐只是表象,无法持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世上人们都去追求快乐,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权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与其追求快乐,不如避开痛苦。

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丰富,对别人的依赖性很少,才能从独处中自得其乐,而独处对于天才而言,则更是必需的部分。一个无法忍受,无法从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贫乏的,是这世上大多数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开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会好好享受独处的好处。

哲学家,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先行者,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开拓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领先于他们的时代,不被当时所理解,但最终真理就是真理,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会被重新认定;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当代就被大家赞扬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会被遗忘。因为天才就是引领人类的火把和旗帜,他们永远前行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对叔本华的哲学了解不多,不敢妄加评论。这本书告诉你怎样能活得更幸福,是本比较通俗易懂的人生指南。

人们被自己的意欲支配,追求外在的快乐,金钱财富地位荣耀。这些外在的快乐与幸福,只有取得了人们才得到满足。但是,这满足不会长久,内心的意欲又会叫嚣着想要得到更多。

于是,人们就深陷在这样奔波忙碌中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欲望得不到实现就痛苦,没有欲望实现时就迷茫无聊。叔本华告诉你,要摆脱这种在痛苦和无聊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的过程,就要去寻求自己的内心与精神世界。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就会悲观看待,有的则是乐观面对。这是出于每个人个性的不同,而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得到内心的幸福。一个人在精神思想上越是丰富多彩,越有可能得到快乐,沉迷于感官上的满足只会陷入欲望陷阱。

感官的满足简单举个例就是现在的碎片化阅读,获取短时的快乐,最终却只剩空虚与无聊。叔本华总结了三类人们获得快乐的方式,值得参考与学习。一是吃饭睡觉等基本生理需求。二是肌肉力量带来的快乐,例如运动、舞蹈等体育活动。三是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包括观察、思考、阅读、创作、演奏音乐等。

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发展第二第三类乐趣会给人们带了更大的幸福。叔本华在书中还阐释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值得学习,我的叙述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有人认为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觉得他认为人们不是在痛苦就是在无聊中转换是悲观认识,这本书却是在教人们在认清自己后在这样的人生中也能得到自己的乐趣。

和叔本华一样不喜社交,选择独处思考自己人生哲学的人大有人在,那些有着思想乐趣的人会在他这里找到共鸣。

叔本华说过:“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在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庸俗的人,但我也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叔本华的哲学在他30岁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成熟。接下来的其他著作都是他对这部著作里提出的哲学观点的发挥和补充阐述。而尼采,是一个永远的精神思想的漫游者、飘泊者,他永远不会停留在已经获得的结论之上,永远都在激烈地、大幅度地变换和修正自己的观点。

人们辛苦挣来的闲暇,就是为了让人能够自由地享受意识和个性所带来的乐趣。所以闲暇是人生的精华。

用闲暇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丰富的内在。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一个拥有内在丰富的人,就像在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当中拥有一间明亮、温暖、愉快的圣诞小屋。

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海水喝得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名声。

哲学是这世界上唯一能够对付道德和智力范畴的庞然大物的大力神。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致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现在与将来才不致于互相干扰。

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他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

“生活,也让别人生活。”不要心存改变,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真实个性,这包括道德气质、认识能力、长相脾性,等等。

通常,那些具有高贵本性和出众思想禀赋的人,会令人吃惊地暴露出缺乏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尤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

如果不是为情势所迫,那么最好就是对占人类总数的六分之五的人敬而远之,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这是由这一人群的自身道德和智力构成所决定的。

人生就像一盘掷骰子游戏,掷出的骰子如果不合你的意愿,那你就只能凭借技巧,去改进命运所摊派的骰子。

在这一个“铁造的骰子决定一切”的世界,我们需要铁一般刚强的感觉意识,作为承受命运、防范他人的盔甲武器。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战斗。

每个人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深藏于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为这些原则是人们全部的思想、感情和意愿的结果。

伏尔泰曾经相当美妙地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他那种年龄的神韵,那他也就会有他那种年龄特定的种种不幸。

我们终其一生都只是生活在现时此刻。不同时期的现时此刻相互之间的差别在于:在生命开始的时候,我们前面是长远的未来;但在生命临近结束时,我们却看到了我们身后走过的漫长的过去。虽然我们的性格保持不变,但我们的心境却经历了某些显著的变化。

在童年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带有一种新奇的魅力。在并不清楚自己目的的情况上,“从永恒的一面看视人和事”。

因此,在童年时期我们就已经打下深刻的或者肤浅的世界观的坚实基础。

诗的本质就在于从每一单个事物把握这一事物的柏拉图式的理念,也就是把握这一单个事物的最本质、因而也是这类事物所共有的整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