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片及影视分析(优质14篇)

小编: JQ文豪

通过研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优秀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些范文范本是写作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好帮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

影视创作中艺术心理定势的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影像艺术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审美性与娱乐性充分调动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机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影像艺术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问题提出思考与对策。

为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上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但就目前而言,其教学效果仍存在以下困境:多数老师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易让学生感觉晦涩平淡而产生厌倦;少数教师虽尝试课程手段创新,又易让学生感觉理论知识不够深入而产生抵触。鉴于此,笔者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与心理需求,尝试将影像艺术引入课程教学,采取自主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生动、丰富、形象的立体教学,提升心理素质,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一、影像艺术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1.情境创设。

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教学中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优秀的影像艺术是人类心理世界的投射,寄托着人类真实而美好的情感世界,所以教师借助影片设计活动情境,更能让学生在影片中与未知的自我、未曾发现的世界相遇,激发学生“不吐不快”的情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生命教育中,为了让学生真切体会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不可复制性,教师截取美国电影《时间规划局》中一个关于心理体验的片段,让学生观影后摸着自己的脉搏,闭眼感受:如果生命只有倒计时30秒,你的内心感觉是什么?通过情境创设,学生无一例外地参与其中,无形中激发了探索欲望,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

2.情绪表达。

优秀的影像艺术会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一定的冲击,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言:“诸多电影故事高手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渴求的双锋际遇。首先,使我们发现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就像一名劈路而行的林中探险者,我们瞠目结舌地步入一个未曾触及的社会,一个破除了陈规俗套的领域,在其间腐朽化为神奇,平常变成非凡。其次,一旦进入了这个奇异的世界,我们又发现了我们自己。”所以,当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氛围后,教师还需适时适地让其表达感受,觉察他人的情感世界。如在引导学生处理失恋危机时,教师截取爱情电影《失恋33天》中黄小仙觉察自己男友已移情别恋的片段,没有直接播放其内心痛楚与委屈的画面,而是先让学生体验:当你处于这样一个情感状态,你的内心会发生什么?让学生体会剧中人物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促其主动表达真实情绪。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学生的内心真实体验被表达后,感受、认知与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觉察反思。

影像艺术往往通过人物一系列的困惑、痛苦与成长等塑造人物性格、表现深刻主题,让人们在影像中自觉地与人物发生情感碰撞,进而影响自身心理活动。如在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独特自我、成就最好自己时,教师选取青春励志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安迪因穿衣风格遭到同事嘲讽的片段,引导学生通过“影片中哪个情境、哪句话让你有所触动?”、“哪位同学的发言让你印象深刻,你的内心在发生什么变化?”的分享,体会安迪对自我质朴诚实形象的认可,更从交流中看到不一样的视角,共同探索人生问题,学会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教学中,教师可从事实与感受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感受世界、觉察自我,丰富生命体验。

4.净化提升。

优秀影像艺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能让观影者看到世间百态,并赋予人们一定的观看视角,进而影响观影者的信仰、习惯和情绪状态。如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在困境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教师选取励志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因开办英语学习班面临被学校开除、采取独特教学模式壮大学校两个片段,让学生在体验人物内心世界基础上,用“你觉得自己从主人公身上学到了什么?”、“如果你内心深处也有这样一个角色,你会对自己有何新认识?”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不仅体会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文化背景、社会观念、人物命运等,更学会了如何凭借坚忍不拔与拼搏进取等优秀品质实现人生、社会价值,在对话中帮助学生形成新感受、新认识与新思考,促其学会通过心理调适赋予生命新活力、新境界与新意义。

5.改变认知。

优秀影像艺术往往具备积极的教育意义,人们可以通过观影感受人物内在优良品质,激发自身潜在的强大力量。如为了让学生获得压力应对方式,教师选取《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在雷雨交加之夜从漫长下水管道中爬出的片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反思自身思维模式,聚焦情节、人物、主题等获得新感悟,尝试改变过往固化的行为模式。教学中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促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学习、尝试、行动中改变认知,获得自我觉醒与完善。

二、影像艺术赏析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与对策。

虽然影像艺术赏析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但在应用中仍存在作品选择不太适当、教师把控课堂能力不够、硬件条件受限等带来的问题。为充分发挥影像艺术的育人优势,笔者认为教师除了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综合素质外,还应侧重培养以下能力:。

1.影像的选择与运用能力。

选择切合教育目标的影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前提,教者首先要准确把握影片选择的价值与贴切原则,即选择的影片不仅是积极向上、促进大学生深入探索和感悟的,还应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共鸣。此外,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性与教育实效性,还需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对所选影片做适当安排与截选,考虑哪些影片是学生提前观看并思考的,哪些是现场调用配合特定教学环节的;思考哪段影片能迅速让学生聚焦于具体事件的经验与感受,哪段能巧妙创设教学情景。上课前,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片段,切忌不加选择地运用影片、大段时间播放影片,削弱教育效果。

2.教学节奏的把握与驾驭能力。

影像艺术能否发挥独特教学魅力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高超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课,提升对影片的鉴赏、解读与思考能力,适时调整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节奏。总体来说,需做到四个“切忌”:。

(1)导入:切忌限制思维。在影片放映前可做简要介绍,但应把握适时适宜原则,不能先入为主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与感受,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丧失影像艺术赏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

(2)引导:切忌感受缺位。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一个贴近教学目标的关键点进行提问,但不能只注重事实层面引导而忽视感受层面的启发。

(3)分享:切忌打断。在创设轻松和谐讨论氛围后,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吐不快”的冲动,教师需尊重学生的表达欲望,避免因课堂时间限制打断学生,导致其体验不深刻、感悟不到位,错失自我探索与探索最佳时机。

(4)总结:切忌冗长。教师在总结时可引用学生分享的最精彩话语,将其与课程理论要点巧妙连接与提升,力争精要、深刻、灵动,但不能话语过长,脱离分享实际。

3.与学生对话的能力。

影像艺术因其互动性、灵活性、渗透性的特点,可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灌输式教育模式,让学生全身心体验、多角度思考,实现与自我、他者的对话,达到自我的教育、提升与完善。所以,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审美与文本解读能力还不够,还需站在学生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困扰,体会他们的态度与情感,倾听他们的表达与诉求,与他们同呼吸、共情感,并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内心情感与智慧调动学生遇见过去与未来的自己,让学生在对话中去体验、感悟和反思,享受自我成长的生命乐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体价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与训练于一体的自我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互动性与体验性。影像艺术赏析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影像搭建体验与思考的平台,在平等对话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情感的支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晓娅.影像中的生死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蒋萃.浅论影视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9).

影视创作中艺术心理定势的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对小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加重视,教育形式与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信息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发展,影视资源进入到了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影视资源进入到教学的领域中充分体现了其独具特色的价值,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变得引人入胜,同时又能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们的语文素质修养。

关键词:影视资源;教学领域;小学语文。

影视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死板陈旧,能有效的拓展学生们的视野而不是局限在课堂之上,也能给学生们的写作带来更多的素材。学生们也能从影视资源当中学到很多东西,例如学习人际交往沟通、生活常识等信息。

一、影视资源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提升学生们对课文的兴趣。

要让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更好的了解首先要让他们对课文有一定的兴趣,而传统教学方式相对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影视资源可以适时的出现在课文开篇教学之前。像一些关于小动物的课文可能书本上只有一些简单的文字介绍以及几张黑白照片,影视资源可以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带到学生们眼前,有效的鸡种学生们的注意力,提升对课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文字和图像之间的真实性,可以在看、听、说中更加深入的了解课文的内容,这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相信等视屏结束时,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课文当中去了。

2.让学生们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们对于外界世界没有足够的认识,接触面较狭隘,因此写作素材也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的提升。影视资源带给学生们的不仅仅是娱乐,还有更多的值得一聊的话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思考意识,让学生们参与到对某些问题的探讨当中去,这也给写作带来了更多的可以写的题材。近年来有很多访谈类节目做得很好,可以作为影视资源让学生们观看。访谈类节目一般涉及的话题较多,涉及面相当广。学生们平时写作所能运用的题材一般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或者人,但访谈类节目能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话题。很多法制节目也能让学生们接触到以前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法律常识问题等。

3.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小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不像成人一样成熟,有的课本知识不能很好的让学生们理解,这时候也可以运用影视资源。影视资源能够运用儿童话的语言以及生动的图片来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书本知识。

4.了解更多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书本知识的教学,更应当拓展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教师们应当鼓励学生们多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多阅读课外书。很多文学著作也能通过影视资源来更好地了解。像《百家讲坛》这类视屏资源能让学生们更容易读懂三国,了解三国。

二、影视资源对十提升学生们综台素质的作用。

1.拓宽学生们的视野。

如果只是单纯的坐在教室里对着书本学习,那么学生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书本,仅仅是几张纸。这样的教育对于学生们来说无法丰富其生活阅历,对外面的世界也了解甚少,就像井底之蛙。如果换作是影视,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影视资源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当之大,可以有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信息,也有与科学技术有关的信息,还能有与大自然有关的信息等等。影视资源运用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贴近生活,走近科学,感受自然,开阔视野。

2.强化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喜好模仿一些事物,这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应当有效地利用起来,例如最常见的就是模仿成人世界的居家过日子,常常是男孩扮演父亲,女孩扮演母亲。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有关口语交际的影视资源,学生们口语就其中的对话或者一些动作进行相应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们理解其表达的意思或者适合运用的场景等。学生们能通过影视资源了解更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东西,并经过模仿而进行体会从而能更好的表达,能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

3.激起写作的兴趣。

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对于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对写作的兴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影视资源较课本而言的主要优势就在其生动的表达方式能更吸引人。写作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可能很喜欢一些童话故事,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创作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这时候可以适时的播放一些与童话故事有关的影视资源来吸引学生们,激发其灵感也激发其对创作的兴趣。动的影像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具有主动性的把看到的事物描绘出来。

三、结语。

总之,影视资源是用视觉的冲击性来代替以往教师单纯的讲解,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会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接受以往单调的词语讲解。这基本上就会让学生自觉的沉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从看、听、说三方面,更好的接受和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使学生更加容易的直观形象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茜.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d].河南师范大学,.

[2]郑少颜.试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赵宝金.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61):46.

作者:张敬双单位:吉林省长春市莲花山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

影视创作中艺术心理定势的运用分析论文

收费站的5个班组是处于生产一线的班组,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收费系列员工全部实行聘用制,一般签订三年左右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bot高速公路收费站建设是高速公路事业的一部分,收费站的形象和文化内涵是该高速公路新文化的缩影和代表,与其他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一样,bot高速公路收费站也需要建设自己的团队,有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就有良好的社会窗口形象,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才有立足之地。bot高速公路收费站团队管理存在的问题心痛。影片通过此种特定环境给“萤火虫”做了一个新的富有悲剧色彩的定义,从而使观众对影片的印象更为深刻。

影视表演艺术作为动作与声音的结合体,其中的场景设计、人物造型与美术有着骨肉相连的亲缘关系,影视艺术不只是将故事将给观众,其画面在推动情节发展上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要有好的美术元素,美术元素的成功运用为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是影视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场景设计为了使观众对影视作品中营造的氛围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影视作品的场景设计上,不仅要与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相符合,还要通过不同的场景变换表现出人物的命运变化,凸显出导演的创作意图,彰显作品的理念构想。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开头: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田地,崎岖的乡间小路远远跑来一个穿着碎花红棉袄,扎着两条羊角辫的女孩,包含期盼的眼神,伴着柔美的音乐,故事娓娓道来。可以说场景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突出那些最富有视觉表现力的内容。场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影视画面的美感,其中两种关系会影响场景构图设计,一种是平面空间关系。

通常情况下,画面中的形象元素被分成虚、实两部分,虚与实又分别作用,形成影视中形与量的对比,比例对比现象。另一种是立体空间关系。通过美术的透视原理,色彩的冷暖对比,画面的明暗,空间层次等可以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出纵深的空间感。视觉上的空间形态会影响人的心理情绪,所以,在表现影视画面的立体空间关系和层次时,根据想对观众所产生的特定的心理影响,使之或空旷、或丰满,而并不仅仅是追求视觉效果。影视造型影视作品是通过荧幕的场景结构、人物造型、色彩对比来再造艺术形象,可以说,造型艺术是影视美术的骨架,是人物内心的外在体现。影视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造型艺术在影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影视作品中的造型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逼真性。人物造型的逼真性要求十分严格,带领观众走进影视作品所创造出的生活环境,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2、运动性。剧组的美术策划应提供可供演员活动的环境,并提供符合演员角色需要的化妆、服装、道具等,为演员的表演提供必要的前提。

3、综合性。影视造型服从于综合性艺术的要求,并能辅助其他的艺术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中美术特点。它是造型艺术的灵魂,一切造型艺术都会随着光线的变换而产生改变,因而能再现生活或者协同其他影视艺术中的美术元素一起去再现生活和表现生活。总结:影视作品中的美术元素是为影视作品的场景呈现、服饰化妆、营造气氛所需服务的。

美术技法在影视作品表现途径上的功效是具象化、艺术化的,它把影视内容与作品传达的情感思想可视化,用艺术的手段提升了影片的主题品位。相信随着影视表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美术元素的渗透会更加炉火纯青,影片的艺术品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性分析论文

一、身体语言的概念及特性。

(一)身体语言的概念。

身体语言又称为肢体语言,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利用身体的肢体部位去做动作,而这些动作是如人语言一般可以用来交流的工具,如点头和摇头。它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弥补语言表达在交流上的局限性。本文所探讨的身体语言是广义的肢体动作所产生的语言含义,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的所有身体动作。与语言的最大区别是无声,最大的相似性就是可以将含义和感情表达出来。

(二)身体语言的特性。

1.伴随性。肢体动作是人生来就具有的行为,肢体的牵动是人自然的状态。追求真实,一直是喜剧表演的精髓,因此如何更好地将生活搬上舞台,成为艺术,肢体语言是一直处于伴随状态的。

2.意指性。身体语言可以像语言文字一样具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在漫长的人类经验的积累基础上,肢体语言也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固定的含义。比如脸部动作嘟嘴,表示生气;自我肢体动作鼓掌,代表高兴;互相性的动作摸头,表示安抚等等。这些约定俗成的肢体语言丰富了人类的表达。

二、身体语言对戏剧表演的重要作用。

(一)使戏剧表演形成节奏。表演艺术是行动的艺术,节奏是行动的灵魂。速度一般是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之一。节奏则是贯穿在表演过程中的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在表演艺术创作中,节奏是指人的精神的o张与松驰,包含内心节奏和外部节奏两个方面。而内心节奏和外部节奏都需要通过身体语言进行表现。

(二)丰富表演的情感表达。无声的“肢体语言”具有极强的情感冲击力。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表现人物,是在体验真实的基础之上体现的,身体语言是一直伴随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体现出其真实可感的内心世界,就需要合理利用身体语言。首先要控制好身体语言的张力,形成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极度伸展或极度收缩的肢体语言中感受演员的情感。

(三)与观众形成更完美的交流。戏剧表演最大的.特点就是与观众的紧密交流,这是需要身体语言的大力配合的。因戏剧表演舞台空间及表演形式的限制,人物的塑造是需要很多解说的,而与观众的交流如果加上很多身体语言,会有助于观众理解角色,同时达到交流的效果。

(一)身体语言的生活化处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体验就是演员在角色性格和规定情境中让自己的自然本性有规律地展现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进行戏剧表演,演员是要在体验角色的基础之上进行创作,只有将角色真实的体验,找到其正确的语言形态,才可以体现出来。而这些语言形态就包括真实可感的身体语言,让大家直视生活中真实的“角色”。因此,在戏剧舞台上,演员的动作应该是进行生活化处理的,比如挑水、劈柴等等,在舞台空间需要虚拟的动作,都需要生活化处理。

(二)身体语言的戏剧化应用。戏剧表演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在特殊的表演形式约束下,让观众感受情感、感受思想、感受精神,这是戏剧能成为艺术的根本,因此戏剧舞台上的表演就应该将生活浓缩,进行戏剧化的表达。我们在戏剧舞台上可以看到很多“夸张”的肢体动作,如笑,必定要活蹦乱跳、前仰后合,这些并不是为了夸张而夸张,而是因为戏剧表演,要在一定的肢体动作认同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性创作的结果。

(三)身体语言节奏的处理。身体语言是节奏产生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内外节奏的产生,两者的关系中“停顿”是一种极特殊的状态。停顿不代表内心的停滞,恰恰相反,这正是由于人物的情感跌宕起伏,内心节奏达到顶点的体现,在表演创作中,合理地运用停顿往往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并充满着对规定情境深刻、具体的感受与判断。因此,停顿是内外节奏成反比的最高表现形式,掌握好这种技巧对于塑造人物、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是相当重要的。

戏剧表演是一项感染人、具有带动性的艺术形式,因此合理利用身体语言是达到表演中交流、思想沟通的重要渠道。同时,表演是一种具有节奏性的艺术,戏剧表演的节奏的产生需要通过肢体动作,我们需要合理地控制身体语言,更好地创新我们的戏剧表演。

参考文献:

[1]杨晓盟.浅谈戏剧表演教学中形体语言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6(15).

[2]廖磊.形体语言的特性及其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研讨[j].戏剧之家,2015(21).

[3]吕静.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13(02).

影视创作中艺术心理定势的运用分析论文

三维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给影视广告的制作和播放带来了巨大变革,漂亮而精彩的画面感受。影视广告在中国的发展热火朝天日新月异,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绩。但其瑕疵也为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相当的阻碍。一方面在影视广告中运用三维技术给视觉效果带了了巨大的革命;另一方面其局限性也限制了其发展。现在,很多制作人对技术过于追求和依赖,而忽视了个人艺术的追求和发挥。技术是用于帮助艺术创作的实现,是一种手段,而不能过份依赖技术。制作人应该更加重视艺术创造过程,不能在有限的技术水平中过于追求视觉效果,而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境地。

我国数字技术的应用现状。

xx年,有两部对中国电影发展史有重要影响意义的电影进入大家的视线。因此,对于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来说,xx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第一部电影《横空出世》是当年北影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它是一部反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过程的故事片,是由陈国兴指导。该片中有大量特效场景,比如爆破、沙漠等,这些统统靠数字技术人工合成。大量应用的数字技术使得该片艺术感染力增强了,画面更加生动,犹如直接再现当时原子弹爆炸的令人震撼的景象。另一部影片《紧急迫降》是同年由上海制片厂制作的影片。该片有许多大家齐心协力空中抢险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为投拍《紧急迫降》,上海电影制片厂当年的审时度势之举,为发展数码电影的目标,累计投资达近亿元,设立了国内第一个特效制作基地。20xx年,《极地营救》诞生,此为上影再花巨资拍摄的视觉大片,该片号称当时国内电影史上运用数字特技最多的`影片。全片镜头数的百分之六十均由数字特技完成,与之前的《紧急迫降》相比,数字技术运用大幅提高。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完全用数字摄影机拍摄的镜头高达影片的40%,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这几部影片之后,数字化时代已经为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掀起了一股数字化浪潮,如这几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鸿门宴》等国产大片,cgt镜头和数字合成技术在这些影片中被大量采用。

在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广泛应用的浪潮中,利用数字技术去改变某个镜头、某个场景的单一的数字化应用已经满足不了中国的影视人,中国的一些电影人开始打造全新的数字电影。北京的三联影视和某动画公司制作的《青娜》,是我国第一部数字短片,也是我国第一部全数字电影。影片展示了数字电影的魅力,主人公青娜是由数字技术制作的虚拟人物。制作者将影片作为载体,表现了当代人健康、快乐、蓬勃向上的一面,通过数字技术体现出一种新的艺术理念。数字技术的应用把中国的影视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胶片电影时代已悄然结束了。

数字技术在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

我国影视产业逐渐开始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影片投资还不大,很多大片也不过在1亿元左右,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点子上。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传统影视技术的一种补充,不能过分对数字技术寄予期望,数字技术制作成本还很高,而且制作水平还在不断发展中,还有待提高。有些数字特技镜头因为制作效果不佳,反倒没有传统技术制作出的特技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只有以数字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让我国的影视制作上一个新台阶。

主观色彩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论文

动画设计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础上,确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状,完成场景环境和背景图的设计、制作。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主观色彩对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摘要:色彩在影视动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动画设计师应当学会运用主观色彩,把握好审美需求与动画主题之间的关系,以期展示丰富的动画艺术效果,增强动画的表现力度,进而设计出完美的作品。本文主要从色彩的设计定位、重构与采集,运用色彩架构动画场景空间,运用色彩传情达意三个层面来简要阐述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1.突出画面美在影视动画作品的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以及强烈的画面感。设计者只有灵活自由地运用色彩,才能发挥出色彩的作用,凸显出作品的画面美,使观众体会到作品的魅力与风格。

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不同的人物搭配不同的色彩氛围,色彩的对比运用能够使多种人物角色在同一空间表达情绪,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展现情感美观众具有联想感悟的能力,影视动画作品中可以利用不同色彩的特定氛围和情绪基调来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形成画面色彩的整体倾向性。

色彩能够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特征,合理利用色彩可以使观众与剧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在不同的影视题材中灵活使用色彩,不仅能够达到以景动人、情景交融的效果,而且能够引导观众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1]。

3.增强运动美在影视动画作品设计中,色彩的调和和对比是相互关联的,色彩太过统一,整个场景过于温和,不能突出重点;色彩对比过度,画面过于浮夸,不协调。要灵活运用色彩,才能充分展现作品中时间和空间的转变。

设计者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表现出忽明忽暗的天空,表现出角色由高兴到失落、由暴躁到温柔的情感特征,使画面具有动态感,让观众产生如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

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色彩进行采集、重构和设计定位。构建理想的动画场景需要科学地运用主观色彩。设计者灵活多变地使用色彩,便可利用色阶上的差异来营造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由一个单一的平面顺利过渡到极富空间张力的领域。

动画片属于非实拍片中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设计者可以尽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极致地发挥色彩中的对比、渐变的魅力,作品才能拥有夸张的表现力。此外,设计者也要把握好故事的发展以及故事情节的需要,全方位地把握色彩感染力,以增强画面美感,才能够快速吸引观众,才能够得到一部完美的影视艺术品。

1.色彩的采集、重构与设计定位自然色和人工色是两个容易相互混淆的概念,设计者在采集和重构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全面的分析。生活中所能看到的颜色都来自自然社会,大自然中的颜色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设计者应当仔细地观察,并且有效提取。

色彩包括传统色、图片色和民间色三种,设计者对原色进行重组、渐变、整合、增减,然后按照自身需要加以创新、改变和调配,能够得到全新的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者在重组过程中不宜破坏原始色彩,应当保留原有的色彩形式。

色彩采集者对色彩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所以采集同一物象时也会出现重组效果完全不同的情况,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创新过程。在色彩重构中,自然色是主要颜色,人工色为辅助色,在重组色彩与原色转换差距不大的基础上,保留其一定的相似性,避免使色彩纯度与色彩亮度的转换过于明显。设计者应当逐渐摆脱原色影响,按照一定的色彩比例进行搭配重组,对整体色或部分色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原色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从而得到新的色彩形式。

设计在动画场景设计中一定要有合理的定位,不同的动画题材在历史背景、受众文化、地域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动画场景设计风格也大相径庭,必须依照动画风格来定位其适合的主观色彩。

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故事的发展情节不太敏感,比较关注画面的色彩变化,容易接受一些鲜艳的颜色。儿童对新奇的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想象力很丰富,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明亮、纯度高的背景色。所以,在设计儿童群体动画片时,对画面色彩的要求要高一些,设计者应当使用多种多样的色彩进行搭配与组合;而中老年人对生活有较为严肃的理解,这一人群善于思考,喜欢清静,老人喜欢的动画应当选用比较沉稳、大气的色彩[2]。

2.运用色彩架构动画场景空间色彩在影视动画场景制作中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具有生动的表述力量,是创造空间艺术的主角。在制作动画场景的过程中,利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呈现出环境的立体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法。以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为例,其中的几个场景设计中,深蓝色和深绿色得到大量重复运用,强烈的对比关系极大拓展了故事环境的空间。在椿死去的场景设计中,随着女主角与枫树逐渐融为一体,火红的枝叶直插云霄,表现出女主角为救族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大义凛然,深蓝的海水灌入天际,营造了一种紧迫、低沉的气氛。冷色调和暖色调的.交替运用可引导观者的焦点转换,由暖色转入冷色,由冷色转入暖色,画面动感和画面层次得以体现,虽然场景用色并不复杂,但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一种纵横空间的视觉效果。

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应用主观色彩时,设计者还需具备专业的色彩控制能力,才能将色阶差异完整地展示出来,将颜色按照不同的明度进行一定顺序的排列,色彩才能在合理的布局中有秩序地逐一呈现,进而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3.运用色彩传情达意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具有明确的表象特征。动画场景中的色彩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人们的内在情感和主观意识间接地决定色彩的情感特征。人们通过已有的色彩观念与所接收到的色彩进行比较和分析,在大脑中进行色彩的联想,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在《大鱼海棠》中,设计者通过灵活运用深色色调以及彩色色调,表达剧情的发展需要,体现题材的意境。影片当中,女主角一袭红衣展现了中华民族以红色象征吉祥的文化底蕴;爷爷苍白的长发最终化为河流和山川,有一种历史感;而在鲲从水中跃起冲向螺旋的天柱即将离去时,又以大面积的蓝色渲染悲剧气息。这种多次重复使用蓝色和红色色调来营造一种压抑痛苦的氛围,能够把观众带入到沉重的故事情节中。在影片即将结束时伴随着暖色色调的使用,逐渐展示和谐温馨的景象,椿和鲲重新相遇在浅色的海天之间,使环境空间得以拓展并且表现出剧情人物在心理上得到温暖。该影片中大胆运用色调,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由此可见,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可以反映人物角色的情绪变化。

色彩可以直接控制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特色与感情基调,是渲染艺术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动画场景设计的核心部分。设计师充分了解其发展规律和基础原理,掌握色彩的综合运用技术,能够提升作品的整体效果。

[2]李佳黛.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与其它普通专业相比,影视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起点较高,收入丰厚。媒体对表演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剧增,影视表演毕业生就业呈现较为灵活的特点。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媒体对表演类人才的需求量更是逐年剧增,影视表演毕业生就业呈现较为灵活的特点。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剧、广告等事业为影视表演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岗位,使影视表演人才在选择岗位时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与其它普通专业相比,影视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起点较高,收入丰厚.

就业方向:全国各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各影视制作公司、剧组、文艺表演团体、教研单位、各单位党政共团、文化传播公司从事表演、管理、策划、组织等工作。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1、表演形式不同。我们所看到的影视表演是需要导演进行前期的制作完成后才展现到观众面前的,也就是说作为演员他们在导演为他们创设的环境中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或情感表述来进行各种材料、剧本、艺术的创作,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剧目设计和制作才能通过电视屏幕或电影银幕来和广大观众见面,而这时也才具有社会价值,而對于一些纪实类等等的剧本,要求演员的表演方式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能夸张、造作,要做到剧情与神情的一致性,做到表演艺术真实化,让观众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戏剧表演则与影视表演不同,它是一种真实的演出,是用自己真实的动作、声音、感情来进行的舞台表演,可与达到与观众进行直接沟通的目的,所以戏剧表演比影视表演更具有表演价值,因为戏剧表演是直接表演给观众看的,不容许有任何的失误,还要照顾到全场观众的视野范围与视听效果,所以台下的功夫一定要到家,否则就会产生失误,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戏剧表演也不能像影视表演一样,如果没演好可以掐了再制作,戏剧表演是不可再重复的。

2、表演时间长短及间隔不同。影视表演在时间的要求上不是特别的严格,据说一部大型的电视连续剧可以跨越好多年才能制作完成,而且也不受连续性的限制,比如说在进行影视制作时,可以根据演员的要求,先进行后期的制作,或者一个场景可以进行反复的拍摄,一个镜头或许要进行多次的试镜,对于人物的演绎更是可以跳跃式的进行,当然这也给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影视表演艺术家必须要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拍摄时很快的进行角色,合理的把握住整个剧情的发展,淡然的面对剧本中各种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做到影视表演胸有成竹。

戏剧表演在时间的要求是就比较的苛刻,因为戏剧本身就是一种舞台剧,是与观众直接沟通的剧目,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可能几天几夜,而是要进行精编、细演,即使出现人物年龄跨度大的剧情,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戏剧表演中,所有的剧情发展都是有时间次序的,人物角色的变化也是连续性的,只要演员在对剧本进行深入演绎的基础上把人物的个性特点、层次关系进行合理衔接与展现就可以了。

1、两者都是一门表演艺术。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都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都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添加乐趣和色彩的,他们都需要有剧本、剧情,需要进行创作,而且还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创作室,其中包括音响、灯光、摄影、化妆等等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只是影视艺术最后还要进行剪辑、整理等等环节,但从总体上看,这两者是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是为满足观众们的精神需要而创设的。

2、演员表演的目的相同。作为表演艺术家,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人民群众创作出一个个鲜活、有力的人物形象,给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以放松感,让大家能欣赏到别具一格的优秀作品,所以演员的表演都是具有美感的,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进行角色的创作,或浓妆艳抹、或蓬头垢面,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形象刻画来对生活进行诠释,对角色进行演绎,让观众通过观看感同深受、久久难忘。

3、演员的训练要求是统一的。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不论是戏剧演员还是影视演员,他们的表演训练过程都是一致的,都在充当着“三位一体”的角色,可以说演员在整个的表演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既是创作的主体,又是创作的道具,更是通过他们的表演来完成创作的对象,要想让剧情能打动观众,能深入人心,演员必须要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艺术来活化形象,征服观众,用他们高强度训练的结果和纤细的情感来对每一个角色进行合理的塑造,把每个人物都演化的有血、有肉、有灵性,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演员表达方式是一致的。虽然演员的表演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但最终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不管用什么方式进行人物的刻画与表演,都要以真实性和生活化为目的,能让人们从表演中去感悟生活,领悟人生,因为自古以来,最真实的表演才是最动人的,最自然的表演才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如果脱离了生活,就等于脱离了群众,没有群众的拥护,表演艺术就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能得到观众追捧的演员一定是在表演艺术上更能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而这一点不论是对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而言都是一致的,也只有能把作品赋予生命活力的演员才是合格的演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寻找一点精神放松和解脱的方式,虽然这两者具有很大的区别,但从根本意义上讲,两者却是互通的,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为广大观众服务的,都是想通过真实化、生活化的艺术表演来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舒缓压力,让大家得到心情的减压,得到美的享受,只要这些表演艺术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进行每一个人物的塑造及刻画,就一定能成为实力派的演员,就一定能拥有更多的粉丝,能给人们带去更多的快乐和感动。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多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播音主持作为一个职业已经有着较长的历史了,但是把其作为专门的学科引入大学课堂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且作为一门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戏曲、声乐、影视表演等,其中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且在多媒体日益发展和完善的今天,播音主持虽作为新型的学科其在发展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就单一的播音主持人来说已经从单纯的新闻播报员演变成了各种各样节目的主持人,例如:综艺娱乐类、新闻媒体类、社会舆论类等,这既扩大了播音主持的涉猎范围也给相应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也加大了与影视表演的关系。同样作为一门艺术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是存在共性的,是没有办法再进行单一论述的,本文以浅析播音主持与影表演的关系为标题,分析探索了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之间的共性、差异性和融合性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共性;差异性;融合性。

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方面的代表人物也都是我们熟知能详的,是我们在大屏幕上都能看到的.,例如知名的节目主持人有:邢志斌、董卿、朱军、何炅等,熟悉的演员有冯小刚、葛优、朱茵等。他们都是以某一专业起步发展起来又同时涉及其他行业的。他们涉及行业的衔接就可以用来证明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之间的共通性,主要表现在:艺术创作形态是相同的。调动主持人或者演员的积极性以及最佳状态是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必须达到的。其在工作时都需要将自己放入到相应的情景和情节中去,要了解和熟知自己播报的内容也要把自己真正的投入到内容中去。例如:《新闻联播》节目的支持人就要以正式、严肃以及端庄的状态来主持节目,其是对新闻进行提炼播报但是不掺杂个人的情感和诉求,是宣读和讲解的状态;《快乐大本营》的节目主持人――快乐家族,他们是综艺娱乐类的节目定性,因此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要注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活跃气氛,以乐观轻松、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和完成节目。这在本质上和影视表演是互通的,演员在面临不同的场次和情景时情感表达也是极其不一样的,例如:实现目标时演员的情绪一定是激情膨胀的,而失败时演员的情绪一定是极其失落和悲伤的,所以就状态来说这两个专业之间的共通性是很多的。

虽然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这两个专业存在很多共通性和共同点,但是其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两个独立的学科,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他们之间存在根本性和本质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一)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

虽然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他们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语言、表情以及形态进行表现和外化的,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就语言来说: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是比较通俗易懂、偏向日常表达的比较口语化,而影视表演的演员是根据特定的情景以及语言环境并伴随特定的情感进行语言表达的,他们的表达方法和语言应用是存在本质的区别的;就表情来说:两种专业的工作人员都是透过摄像来与观众接触,他们在虚拟的环境中调动自己的情绪并竭尽全力进行表达,但是播音员更具亲和力相反演员是以角色定位的,拥有更复杂的情感表达方式;就形体来讲:众所周知影视表演的形体相对来说更加的夸张,而主持人的形体只需要大方得体即可,不需要大幅度的动作表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针对形体影视表演的要求相对更加严格。

(二)内在形式存在差异。

影视表演是表演者通过对当时情景的再现,通过自己对当事人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情节的分析,迅速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而播音员主持人则要通过对现场的控制加上自己富有特点的语言功力,还有就是他的判别能力和积极的反应能力,这就说明播音员主持人的思维能力需要更强一点。在我们形成艺术的个体当中,思维形成的方式会有不同的道路可以选择,这就是主持人和演员的区别。

以具体的熟知人员的例子来进行其融合性的解释,例如:《天天向上》节目支持人欧弟,可以信手拈来的表演一些桥段来调动现场的气氛;倪萍演员出声所以可以及时有效解决舞台上出现的突发状况。这些都足以证明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的关系。大多数的主持艺术中,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主持人在舞台上有表演成分的发挥,像现在有很多艺术类院校为播音主持艺术课程开设了表演课,为了就是让主持人能够学习表演的解放天性,在舞台上更加放松的表现,这些都体现了播音主持与影视表演的融合性。

参考文献:

[1]王轶菁;新中国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

[2]孔涵;伦理学视野下的电视媒体播音主持人员行为研究[d].河南大学.2012.

[3]张潇云;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形体训练内容的教学改革探索[d].成都体育学院.2012.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共性分析论文

目前的高校戏剧表演专业教育中,对学生对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戏剧表演技能本身,而是要从社会的角度展开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戏剧表演艺术素质。这就意味着高校戏剧表演专业教育中,不仅仅需要承担表演艺术传承的责任,还要承担培养社会表演人才的重任,这种表演人才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社会性。在高校进行戏剧表演人才培养时必须认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必须要不断地认识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清楚的知道社会对戏剧表演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这样根据社会需求和要求进行戏剧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二是必须要对表演学有高度的认识,以及正确的认识。高等教育直接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而高校戏剧表演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表演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瑜。戏剧表演在开放教育英语学困生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2]于海阔,李学通。高等教育学视角下的中国戏剧表演教学改革[j]。民族艺术研究,2013,(01)。

[3]安怡,杜建平。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学刊,2011,(05)。

[4]马琳,马贵祥。论戏剧表演教学与声乐教学之间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1,(01)。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同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有着许多共同与相似之处,但根据其体裁及内容形式的不同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发展非常快,尤其是影视表演更是形成了一种不可阻挡之势,但从根本上来看,影视表演里总脱离不了戏剧表演的影子,所以说这两种表演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密不可分。

1、表演形式不同。我们所看到的影视表演是需要导演进行前期的制作完成后才展现到观众面前的,也就是说作为演员他们在导演为他们创设的环境中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或情感表述来进行各种材料、剧本、艺术的创作,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剧目设计和制作才能通过电视屏幕或电影银幕来和广大观众见面,而这时也才具有社会价值,而對于一些纪实类等等的剧本,要求演员的表演方式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能夸张、造作,要做到剧情与神情的一致性,做到表演艺术真实化,让观众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戏剧表演则与影视表演不同,它是一种真实的演出,是用自己真实的动作、声音、感情来进行的舞台表演,可与达到与观众进行直接沟通的目的,所以戏剧表演比影视表演更具有表演价值,因为戏剧表演是直接表演给观众看的,不容许有任何的失误,还要照顾到全场观众的视野范围与视听效果,所以台下的功夫一定要到家,否则就会产生失误,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戏剧表演也不能像影视表演一样,如果没演好可以掐了再制作,戏剧表演是不可再重复的。

2、表演时间长短及间隔不同。影视表演在时间的要求上不是特别的严格,据说一部大型的电视连续剧可以跨越好多年才能制作完成,而且也不受连续性的限制,比如说在进行影视制作时,可以根据演员的要求,先进行后期的制作,或者一个场景可以进行反复的拍摄,一个镜头或许要进行多次的试镜,对于人物的演绎更是可以跳跃式的进行,当然这也给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影视表演艺术家必须要对人物角色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在拍摄时很快的进行角色,合理的把握住整个剧情的发展,淡然的面对剧本中各种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做到影视表演胸有成竹。

戏剧表演在时间的要求是就比较的苛刻,因为戏剧本身就是一种舞台剧,是与观众直接沟通的剧目,所以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可能几天几夜,而是要进行精编、细演,即使出现人物年龄跨度大的.剧情,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戏剧表演中,所有的剧情发展都是有时间次序的,人物角色的变化也是连续性的,只要演员在对剧本进行深入演绎的基础上把人物的个性特点、层次关系进行合理衔接与展现就可以了。

1、两者都是一门表演艺术。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都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都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添加乐趣和色彩的,他们都需要有剧本、剧情,需要进行创作,而且还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创作室,其中包括音响、灯光、摄影、化妆等等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只是影视艺术最后还要进行剪辑、整理等等环节,但从总体上看,这两者是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是为满足观众们的精神需要而创设的。

2、演员表演的目的相同。作为表演艺术家,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人民群众创作出一个个鲜活、有力的人物形象,给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以放松感,让大家能欣赏到别具一格的优秀作品,所以演员的表演都是具有美感的,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来进行角色的创作,或浓妆艳抹、或蓬头垢面,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形象刻画来对生活进行诠释,对角色进行演绎,让观众通过观看感同深受、久久难忘。

3、演员的训练要求是统一的。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不论是戏剧演员还是影视演员,他们的表演训练过程都是一致的,都在充当着“三位一体”的角色,可以说演员在整个的表演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既是创作的主体,又是创作的道具,更是通过他们的表演来完成创作的对象,要想让剧情能打动观众,能深入人心,演员必须要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艺术来活化形象,征服观众,用他们高强度训练的结果和纤细的情感来对每一个角色进行合理的塑造,把每个人物都演化的有血、有肉、有灵性,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演员表达方式是一致的。虽然演员的表演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但最终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不管用什么方式进行人物的刻画与表演,都要以真实性和生活化为目的,能让人们从表演中去感悟生活,领悟人生,因为自古以来,最真实的表演才是最动人的,最自然的表演才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如果脱离了生活,就等于脱离了群众,没有群众的拥护,表演艺术就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能得到观众追捧的演员一定是在表演艺术上更能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而这一点不论是对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而言都是一致的,也只有能把作品赋予生命活力的演员才是合格的演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寻找一点精神放松和解脱的方式,虽然这两者具有很大的区别,但从根本意义上讲,两者却是互通的,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为广大观众服务的,都是想通过真实化、生活化的艺术表演来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舒缓压力,让大家得到心情的减压,得到美的享受,只要这些表演艺术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进行每一个人物的塑造及刻画,就一定能成为实力派的演员,就一定能拥有更多的粉丝,能给人们带去更多的快乐和感动。

参考文献:

[1]王文思.关于我国影视与戏剧表演两者各自特点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10:340.

[5]刘诗琪.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大众文艺,,02:244.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摘要]影视动画中的表演,是一种区别于影视(戏剧)表演的特殊艺术形式,它主要由两个重要的方面组成:一是动画借鉴影视(戏剧)的“影视性”表演,二是角色表现动画的“动画性”表演。前者是动画表演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后者则是动画表演的灵魂和根本所在,,其创作主要通过动画人物设定、画面分镜台本和动画角色带有动画性的表演来实现。

引言。

动画,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正在日益崛起,且延伸到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影院动画、电视动画、网络动画、游戏动画、建筑动画、手机动画等等。影院动画、电视动画,及部分网络动画等都属于影视动画的范畴,在探讨影视动画创作时,不可回避的会遇到一个重要命题――表演,影视动画表演!

商业动画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制作影视动画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而实现这一点,前提是要有消费者愿意花钱去看这些作品。如何让这些作品做到好看、耐看、值得看,这就要依靠动画角色的”表演”了。首先,通过导演所设计的动画角色生动个性的表演,如人物的形象、角色的动作和语言,以此来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进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其次,表演的核心是实现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对应到影视动画中,就是动画角色与动画观众的之间互动,即思想、意识、情感与观念之间的交流。

影视动画表演既要有影视性的表演(重要因素),也要有动画性的表演(灵魂)。前者是与影视(戏剧)表演较为相似的方面。

(1)影视性表演。

影视动画的表演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叙述故事,依赖的仍是画面和声音,即视听元素。如果创作者掌握不好影视基本的视觉如景别、机位、视角、构图、照明、色彩、运动及轴线,听觉如对白、音乐及音效等对于作品连贯与节奏的营造,就会导致影视动画作品视听语言单调而缺少变化。自然也就不能“控制住”观众观赏时的“呼吸”,使观众被吸引在影视动画作品的情节发展中,更不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没有动画角色类似实拍影视中演员的真实、鲜活、个性的表演,以及对此表演恰当的影视化视听表现,会让观众的观赏期待落空,并失去对动画作品的观赏兴趣。因此,动画的影视性表演是影视动画表演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动画性表演。

影视动画的动画性表演,是要通过动画人物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来展示与实现的。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来源于对角色性格的透彻理解与运动时间的;隹确控制。对时间的把握和控制,是动作表演真实性的灵魂所在。而角色在动作表演中所产生出来的质量感,是赋予动画角色真实生命力和存在说服力的关键。动画人物角色的语言表演主要通过配音实现,因此,配音也是影视动画表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合格的动画导演,必须具有驾驭以上两种表演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今敏和宫崎骏都是当代日本的著名动画导演,他们在影视动画的表演上都有自己的建树与成就。

今敏的强项就是动画的影视性表演,强调的是动画的影视节奏,即机位、构图、景别、色彩、光效等。他所设计的画面分镜台本极其的细致准确,以致于后来公映的成片和他所绘制的画面分镜台本几乎没有什么出入。据说他在创作动画片《红辣椒》时,就曾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来构思和绘制该片的画面分镜台本。当然,他也很重视配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

而宫崎骏的侧重点在于动画角色带有动画性的表演,他对动画时间的把握和由角色内心所引起的外化动作的表演把握得十分到位。在保证角色动作流畅的同时,他非常注重角色的动作所反映出的性格和情绪。其动画角色人物的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过的,要求动作的设计既要真实使观众信服、产生共鸣,又要有所夸张,体现动画角色动画性的表演。

二、影视动画表演的创作方法与流程步骤。

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前期创意阶段对于动画表演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前期创意要确定动画作品的美术风格,人物、场景和道具的设定以及画面分镜台本的设计。动画的美术风格、场景和道具设计,尤其是人物设定为后面动画角色的动画性表演打下了基础;而画面分镜台本的设计则直接为动画的影视性表演来服务。

(1)动画人物设定。

动画的美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动画场景设计上,而动画人物设定则是动画表演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你的动画人物设定是随意、草率的,没有经过反复推敲,那么你的动画角色将极可能会是“纸片人”似的没有性格、没有情绪。将来你设计的人物在表演的时候,即使动作再真实、再流畅,也不会为观众所认可并产生共鸣。动画表演不同于真人表演,它是“画”或“做”出来的角色在表演。因此,首先要使人物变得鲜活,要赋予其性格和情绪,使其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2)画面分镜台本。

好的画面分镜头台本,是动画表演关键性的一步,这要求创作者巧妙地运用视听语言元素来“讲故事”。

如何创作出好的画面分镜头台本呢?

(3)动画角色表演。

动画角色表演是动画表演的创意关键与直观反映。有了满意的动画角色,就需要解决其如何“表演”的问题了。

与电影真人表演不同,动画角色和形象是“画”或“做”出来的,所以首先要解决其“动起来”、“动得对”的问题,即角色的动作要符合基本的运动规律,动作要流畅自然。在此基础上,就可进入动画表演的核心――动画角色的动画性表演。将这种动画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则需要动画角色带有夸张性的表演,即通过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来塑造动画角色的性格和情绪。除了在动画角色的造型上设计的夸张外,还需要下大工夫在其动作设计和人物表情上。当然,动画的时间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时间的掌握和控制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绪、人物动作的力度和物体的质感。利用对时间、张数、间隔距离、速率之间的调控,可以控制好动画角色表演的节奏。

需要注意的是,夸张并不意味着角色动作幅度的无限放大,而是经过反复推敲之后所挑选出来的能够精彩传递角色性格、情绪的.动作。这才是动画角色表演的精髓。

下面,以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和《幽灵公主为例进行影视动画表演创作的分析。

系列动画片《柯南》是风靡日本、东亚乃至全世界的经典动漫作品,其成功之处甚多,在此仅从动画“影视性”表演与“动画性”表演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人物设定:主角江户川・柯南名字的来源是著名的推理小说家江户川・乱步和柯南・道尔的“结合体”。性格正直、冷静,给人的感觉是外冷内热。其次,道具设定:阿笠博士发明了许多经典的道具,方便他破案,例如:变声蝴蝶结可以模仿声音,这就有了“沉睡的小五郎”,而追踪眼镜则可以对目标进行定位追踪。第三,台词和动作设定:柯南有很多的经典动作、姿势和经典台词。例如:他在说经典台词“真相只有一个”时的动作,在每部剧场版的片头都有出现。还有,他从皮带里“挤出”一个足球,然后踢向犯人等。

作者青山刚昌在进行人物设定时把主角定成七岁的柯南,重要的一点就是柯南比工藤新一更适合动画表演。柯南是小孩,动作可以夸张变形的幅度要远大于接近成人的工藤新一,适合更自然地进行夸张的、非常态的表演。而成人非常态的表演则会让人感到十分的不自然。另外一个原因是柯南可以让小朋友们更爱看,而让工藤新一作为“幕后主角”则会吸引青、中年观众,扩大了受众的范围。

以《柯南》剧场版《水平线上的阴谋》中的片段为例。影片开头有三个相连的镜头:镜头一是八代英人(人名)坐在车上用手拉安全带,镜头二是俯拍移镜头,在山路上移到一个冒烟的地方,镜头三是从冒烟的地方往下移到一辆坠落山下的轿车。通过这三个镜头,巧妙地完成了时空的跳跃。我们知道是刚才那辆车坠落山下,无需再“表演”这辆车是怎么坠落的。镜头之间的衔接产生时空跳跃,这种跳跃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接下来的镜头是一个慢推镜头,推向这辆轿车里挂着的一个装饰物,而此时我们还不知道这一装饰物代表什么意思,但是下一个镜头马上就揭示了答案。通过这一装饰物转场,转到一艘大客轮的甲板上(印着上个镜头出现的装饰物)。很巧妙地完成了跨时空的转场:一个是半年前、山上,一个是现在、海上的大客轮。影视语言在这里得到了智慧的运用。

而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片《幽灵公主》开头的一个片段完美地体现了动画性表演。男主角在塔楼上射出箭的一瞬间,导演安排了一帧整体膨胀效果的画。箭的变形,很好地外化表现出当时男主角的心情。这一帧的加入就使得整个动作“活”了起来。动画角色表演所体现出来的动画性,也就被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同时,这一动作有了预知性。虽然真实情况下箭是不可能变形的,但在这里,这一帧对动画角色表演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

四、结语。

做好一部影视动画作品,重要且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解决好动画表演的问题。

运用影视意识和影视思维来设计和安排剧情!通过画面分镜头台本的设计使动画的戏剧冲突加强、故事情节流畅,增强影视性!而借助对时间、张数、间隔距离、速率之间的调整来控制动画角色表演的节奏,提高动画性这些都是需要动画创作者们细细考虑并学习的,只有彻底地理解和运用它们,才能够创作出既富有艺术个性,又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动画作品。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艺术媒介决定论”是电影学原理四大基本内容的第一要义。它的核心思想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各门类艺术以各自的表现媒介形成根本区别,电影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第二个层次,艺术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各门类艺术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创作方法。

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创作思路和方法上一脉相承,有很多相同点,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因为电影与戏剧这两种艺术形式在艺术特点以及美学方面的艺术评定标准不一样。

一、艺术媒介与艺术材料。

在《电影学原理》一书中曾经提到,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在艺术理论层面意义上使用了艺术媒介这个范畴;亚里士多德没有对艺术媒介这个范畴进行形而上的定义,但已经隐含了艺术媒介构成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的思想萌芽”.除亚里士多德之外,莱辛也在其着作《拉奥孔》当中论述了关于艺术媒介的“符号化”定义。

其实,《电影学原理》中早就通过严谨的求证和推论,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媒介的定义。艺术媒介,“即艺术的表现媒介,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是艺术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呈现,是某种具体类别的艺术作品的全体对象所构成的集合的总特征”.电影艺术的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戏剧艺术的.媒介是“语言和外部形体动作”.艺术材料即艺术作品是由什么物质材料构成的。稍微宽泛一点的定义是:艺术材料是指用于艺术创作的物质材料。艺术材料是艺术媒介的物质载体,艺术媒介要通过艺术材料才能得到体现。从表演的角度来讲,无论是戏剧艺术还是电影艺术,期间有一种艺术材料是共同作用于两种艺术形式的,那就是演员本身。

戏剧与影视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在其中演员都充当着三方面的作用,作为创作主体的同时还具备工具材料以及被创作对象的作用,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的创作通过表演这个过程来进行表现,创作过程也结合了演员本人的一些个人感情与个人气质,也就是所谓的三位一体,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表演,演员都同时充当着“创造者”“创作素材”以及“表演的最终呈现者”三个角色。

对于演员的培养来说,不管是影视还是戏剧都必须注重基本的素质训练,只有功底扎实了才能走得更远。对于技巧方面的培养来说,现在有一种类似于“无为而治”的观点,认为将生活中的人物原型搬到屏幕或舞台上来就行,不要刻意对演员进行技巧培训。虽然现在流行的一种对演员成功判读的标准很正确,即一个成功的演员创作的人物形象往往会让观众忽略了他是在演戏,并高度评价这种演员的表演水平。然而,不能说他们的演技与表演本身无关,这种说法是对演员的不尊重,而且违背了哲学原理,错把对自然的真实反映当成自然了。

在《电影表演基础研究》一书中,着名影视研究学者齐士龙先生强调了组织行动对于表演技巧的重要性。因为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组织行动贯穿始终,从被动的培养到自我组织表演,最后到完整的组织人物角色扮演。

除此之外,台词的创作也不能局限于剧本,而是应该随着表演艺术创作过程的进行不断更新,融合自己的情感创作出更有感染力的台词,甚至整个作品。在表演过程中时刻记住“行动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而对于我们要研究的表演艺术,节奏的影响同样存在。这里的节奏即剧本本身的角色在剧情中的节奏和演员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节奏。前者需要演员整体把握演出角色的节奏,对于后者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就应该处理好表现的力度和展现角色速度的问题。因为演员在表演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肢体语言的幅度大小、频率、快慢都是一个固有的节奏,节奏掌握得越好,表现效果也就相应地越好。

由此可见,节奏包括演员内心和肢体方面的动作强弱、持续时间等,它体现在整个表演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中。不管是戏剧还是影视艺术作品,剧本塑造的人物个性以及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和剧本叙事的进展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整体节奏,体现着作品的发展速度。一个好的作品总是节奏抑扬顿挫,长短交替,动作表现强弱恰当结合,这些节奏与人物的表演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有机的节奏感受。节奏可以说是一部作品的生命力的体现。

三、结论。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物质材料都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从而进入艺术材料的范畴,但是演员作为两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艺术材料,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在“表演”层面上简单论述一下“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在引领我们进入艺术世界时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才使得表演在两种艺术形式当中的作用日渐重要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平,常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影视教育专业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同时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得演员不得不提高对自身要求,在掌握影视表演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形体训练重视。在整个表演艺术中,形体训练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演员形体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对人物的深入刻画,更加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与认可。同时通过加强对演员形体训练可以使其具有良好的形体素质以及可以进行传情达意的形态表演,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展示出作者索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主题。本文从现阶段形体动作教学在影视表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加强形体动作教学和影视表演结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形体动作教学;影视表演;结合;问题;措施。

一、引言。

影视表演艺术就是演员在摄像机或是摄影机前进行人物创作,从而在变现在屏幕上的一种表演艺术。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演员必须根据作家提供的剧本,根据导演的指导和要求,通过自身的形体动作进行人物特点以及心理活动的刻画。因此形体语言也成为影视表演的重要手段。演员通过多种形体动作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其具有鲜明特征,引起观众注意力,同时加深观众对人物的印象与理解。

二、现阶段,形体动作教学在影视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很多专业艺术院校都会通过戏曲动作或是舞蹈等形式对学生形体进行全面许梿。通过多种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肢体柔韧程度以及动作协调能力等,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外部技能训练进一步掌握更多形体动作表演技巧。虽然学生通过大量训练逐步提高自身形体动作能力和技巧,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将这些能力进行充分运用。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训练过程中,只是一味注重对学生形体动作进行大量训练,忽视引导学生将形体训练与影视表演进行有效融合,造成二者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树立学生创新精神,学生未能对形体动作进行有效创新与发展,造成形体动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加强形体动作教学与影视表演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借鉴和利用戏曲程式化表演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戏曲对生活变现形式的反应被称为戏曲城市化。戏曲程式化主要是对生活中对动作的边艳华、舞蹈化以及规范化,同时进行反复使用。戏曲程式化最为直接的变现形式和手段就是加强对演员形体的塑造。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戏曲基本手势以及基本步态进行仔细研究和总结,对学生进行大量训练。鉴于戏剧本身起承转合的韵律特点,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潜在造型意识的学习与掌握,从而为形体动作与影视表演的有效结合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注重戏曲创造形象表現力的重视和掌握。对戏曲程式化的.规律以及其蕴含戏曲形象本身的思想感情进行学习与借鉴。

(二)设计符合角色的形体动作。

1.遵循科学、规律的训练方法。在日常形体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同时要根据人体结构的特点制定科学、规律的训练技术。在整个形体基础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肌肉张弛、松紧的科学性。根据训练阶段的特点采取阶段性训练方案,进一步提高形体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2.掌握表演艺术。在整个表演艺术中模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教师在开展形体训练课程时,可以先引导加强动物与人的观察与分析,掌握其感觉感官,结合自身的经验,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肢体动作进行全面展示,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学生模仿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人物刻画,使其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特征。

3.形体感受、想象、表现的联系。在日常形体动作训练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人物心理掌握与刻画,以及通过形体表演展示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手段,通过各种声音或是情境渲染使得学生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自身最为直接的表现体现出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摸索与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同时使得学生可以将自身的形体动作与表演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进一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题,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才能表现,提升其综合实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形体动作教学的重视,使其更好的与影视表演时间进行科学融合,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形体智能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开展日常形体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详细系统的训练方案和计划,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同时教师要大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与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有效结合,弥补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创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学生形体训练提供有利条件。学校方面一定要加强对形体动作教育与影视表演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清金.浅析形体动作教学与影视表演实践[j].大舞台,(08).

[2]刘雪梅.浅谈影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中的形表结合[j].艺术科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