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续写范文(18篇)

小编: 雅蕊

优秀作文能够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传递真挚的情感给读者,并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石壕吏续写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续写:

时如箭出弦,日似雁南飞。往复三五载,老妇日思归。

大唐得天佑,安史乱终平。九死得一生,满腹归乡情。饥寒两不顾,思忆促归心。归路数千里,好似一朝尽。

趋步至城门,双木撑病体。窗内灯火暗,檐上鸦声凄。推门门未闭,儿媳独抽泣。失声唤爷娘,泪水落满膝。老妇轻声应,孙儿惊梦起。六眼皆溅泪,三人共相依。

老妇力本衰,又经旅途苦。久病未相医,于事已无补。好景将逝去,噩梦终到来。但求安入土,共与老翁眠。儿媳如何哭,幼孙如何啼。老妇已长眠,阴阳两相间。

战争是何物?只叫人分离!

《石壕吏》续写作文

安史之乱仍在持续。

夕阳渐渐落了下去,我骑着马去找休息地。正当我一筹莫展之时,前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名为石壕村。一对老夫妇迎接了我,把我安顿在了他们的家里。他们家很小,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腾出一间小屋让给我。

夜深了。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阵脚步声。接着就是剧烈的敲门声。我打开窗户就看到几个官吏。“快开门,皇上征兵啦,赶紧交出你家里的壮丁。”门外的一名官吏喊到。老翁翻墙逃走,妇人则是出门看看。“别废话,赶紧把你家的壮丁交出来。”几个官吏的头儿说。“可是家里实在是没人了,我家的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叶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都逝去了呀。”刚说完屋里便传出了婴儿的哭声。老妇人心想,这下完了。随即就听官吏说,“还说没人,你居然骗我们。”忽然间政变冲过去拉住他们,说:“求你们不要进去,那是我还在吃奶的小孙子,还没有满月,他的母亲不会离开的`。”“我可不管,反正今天必须有一个人要跟我们走。”官吏说到。妇人低下头,随即说,“那要不你们让我去服役吧。”于是他们便把妇人带走。

我很难过,很忧愁,唐军全线崩溃的消息令我深感悲伤,难道大唐真的就要这么灭亡了吗?我抬头望着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一片清冷和孤寂。

我紧握住手,咬紧了牙关。官吏一直都是那么的残忍,他们不会在意别人的感受。战争给百姓人民带来了太多的痛苦,我却无能为力。

天终于亮了,我也起身准备继续赶路。……而与我道别的只剩下老翁。我无奈的看着他,脸上是悲也是恨。

不知是早上的雾水飘进了我的眼睛,还是我也感到了悲伤,我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往外流。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返回目录。

石壕吏续写

秋天,石壕村,枯藤老树昏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一天的跋涉,一座村庄展现在我面前,只不过这里没有诗中的杨柳鲜花、鸟啼蝶舞,而是一番残破凄凉的情景。

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被闲置着,虽然可以依稀看出开垦过的痕迹,如今却杂草丛生。一块大石头旁,靠着一块木板,上面凹刻着“石壕”两个大字,字上曾经刷着朱漆,但如今只剩下斑斑驳驳的红字,在昏黄的阳光下显得古老和破败。

我敲响了村口一座房屋的大门。许久,才听见缓慢的脚步声。门开了一条缝,一张苍老而警觉的脸露了出来。

“我从洛阳回华州探亲,”我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可否让我借宿一宿?”

门完全打开了,一位老翁站在门前,一位老妇站在他身后。“原来是回乡的孝子,如果不嫌弃寒舍简陋,借宿一宿当然可以。”老翁脸上的警觉已换成了善意的微笑。

天黑了。我躺在床上,构思着诗句……。

夜深了,只留下月光安详地照着大地。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声响起,诗人被惊醒,正待出门问老翁和老妇出了什么事,从窗户望去,却发现老翁和老妇异常慌乱。老翁翻墙而走,老妇急急忙忙前去开门。

“我等乃征兵的差役,汝家有何男丁,迅速跟我等前去河阳!”

原来抓丁的差役来了!

只听见老妇哀求道:“我的三个儿子已经去邺城服兵役了。最近收到小儿子的家书,另外两个哥哥已经战死了,求求官爷们放过我们家吧!”

差役依旧不依不饶:“你们家就没有人了吗?”

“我的家中已经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难道你们也要把他抓走吗?因为有这个孙子在,他的母亲才没有离开我们。”

“不行!你们必须要有一个去服兵役!”差役粗暴地打断老妇的回答,蛮横无理地说道。

此时,一片寂静……。

停顿了一伙儿,老妇又开口了,声音有些颤抖:“我已年老力衰,无法打仗,但我还能洗衣做饭,请让我跟各位官爷前去服河阳的兵役,如果现在就动身的话,还来得及为将士们准备早饭。”

屋外,传来小声的谈话声。

终于,谈话声停止了,而杂乱的脚步声又一次响起。

声音慢慢远去,直到再也听不见了。

四周又恢复了寂静,却仿佛夹杂着低声的哭泣。

天亮了,却并没有多少光彩。生离死别的痛苦气息依稀飘散在空中,久久未曾散去。我与老翁告别,继续赶路。

前方,是一片阴霾。

南昌二中初一:蔡祉瑄。

石壕吏续写

晚上的时候‘我’投宿到石壕村,听到有人在捉人,出门去看隐约听到,妇人对老翁说‘‘老头子,快起来官役来捉人啦,你快走,咱家就有你一个男丁了,我望风,你快走!’’,老翁从老妇的叫声中惊醒急忙道‘‘老婆子,那我先走,你看着办吧!,说完‘我’就看见老翁和老妇只穿里衣就急急走到墙头。

老翁对老妇说''老婆子我先走了,你小心!’’,老妇对老翁说‘‘老头子小心点,先去‘老王家’躲躲吧!等官役走了我让人捎个信。''说完老翁翻墙走了。

这时只见老妇向‘我’走来亲切的对我说‘‘小伙子,你快走吧’’,我一听连忙问‘‘婆婆为什么要走?’’,老妇看了看我抹了抹眼角抽泣的说‘‘小伙子,你不知道,这年头老打仗,一打仗苦的就是咱老板姓,你看我家冷冷清清,没有男丁,就是因为我的三个儿子都被捉充冰去了,快走吧,小伙子快走吧,他们也快来了!’’。

这时有人敲门,‘我’听到门外有人说:。

‘这年头打仗,为什么让咱们哥三来捉人’。

‘谁让咱命苦是官役那?你看那县太爷,天天大吃大喝也不管事,多好!’。

‘你别想了,有一次我路过县太爷门口听到,你猜我听到什么了?'。

'你快说吧!’。

‘你可被瞎说,可是要掉脑袋的。’。

‘好了好了,别说了,忘了是来干什么来了吗?'。

砰砰砰砰。

瘦的官役说‘‘不行,我们要搜一搜。’’胖的官役默了默没说什么,那个一直没说话的官役道‘‘哥们,算啦吧!我看这老婆婆也委实可怜,不是婆婆和我们走吗?算了’’瘦的官役想了想没说什么,肥头大耳的官役摸了摸下巴道‘‘算了’’。老妇一听连忙道谢‘‘让我和儿媳说几句话吧!’’。‘‘快点说完好赶快走。’’老妇连连道谢转身进了屋。‘我’大概可以想到老妇对儿媳说了什么,应该是关于老翁的吧!

夜深啦,静悄悄的,老妇可能已经走了吧,我听到老妇的儿媳低低的'哭泣,久久未眠,天亮的时候‘我’走到村口,看到老翁,和他打了个招呼,就匆匆走了,‘我’怕看到老翁,‘我’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石壕吏》续写作文

一天,我走累了,不知不觉的到了石壕村。到了一户人家。敲开门,问是否可以投宿一晚。那老妇人说可以投宿。

到了晚上,老妇对我说:我家没啥招待你的了,你就将就将就吧!

我连忙谢了老妇人。

晚上我刚睡下,就听见外面东东的敲门声。我就出去看。

原来是吏来抓丁,来到了老妇人的家。

老妇人慌忙让老头爬墙走了。

老妇慌忙出去开门。

恶吏问她是不是放走了人。

老妇说没。

《石壕吏》续写作文

傍晚将近,落日的余辉照射着这个凄苦的世界。秋风夹带着丝丝寒气削砍着干枯的树木,使得树上仅存的几片枯叶也打着旋飘了下来。一只乌鸦飞过,发出呱呱的叫声,骀荡在这个沉寂的村庄上空,久久不散。

这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敲开了一扇门,开门的是一个枯瘦如柴的老妇人。她满头白发,脸上沟壑纵横,衣服破烂不堪。当她得知这个人是来投宿的时候,忧郁无光的眼中增添了一丝迟疑,短暂的犹豫后,她迅速将年轻人拉进了屋里,旋即关上了房门。

屋里十分简陋:一在行破旧的桌子,一支桌腿下还垫着好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块以保持桌子的平衡;一把同样破旧的椅子斜靠在墙壁上;一张窄小的床摆在一个墙角里,床垫是用干草铺的,被子单薄得似一张纸,让人情不自禁想到布衾多年冷似铁的诗句。还有一扇紧闭的门,不时传出婴儿的哭闹声。

过了不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老头子闻声越墙而逃,慌乱中,这个投宿的年轻人在老妪的`指点下钻到了堆满杂物的床脚。

老妪惊慌地打开屋门,两个官吏模样的人立刻冲了进来,一边用凌厉的目光环视四周,一边厉声喝道:老婆子,你家的拿人哪里去了?老妪被吓坏了,颤抖着声音说:官爷,我们家哪里还有可以打仗的男人啊?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戍守邺城。一个儿子前不久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在前线打仗死了老妇人泣不成声了。哭什么?打仗还有不死人的?你家男人哪去了?官吏怒斥着。没没了老头子早没了。小夫人的声音细若游丝。

不巧的是,此时紧闭的里屋里传出婴孩哇哇的哭声。两个官吏一把推开老妇往里迈,一面恶狠狠地骂:你个死老婆子!这屋里藏的什么?老妇踉跄一步抢在官吏前头,堵在房门前央告说:两位官爷,求你们高抬贵手啊!这是我的小孙孙。可怜的孩子,刚刚没有了父亲,他的妈妈因为孩子太小没有改嫁。她进进出出没有一件完好的衣裳。就求求你们别进去了官吏呸了一声,哐啷一声撞开了里屋的门,眼见一位衣不蔽体的妇人坐在床头嘤嘤地哭。

老子可不管那么多了,今天你总得给我交出个人来!要不然官吏咆哮着,扬了扬明晃晃的刀。可别怪我无情啊!老妪由于着,满脸的皱纹颤动着,老泪纵横。她咬咬牙:那就把我带走吧。虽然我不能打仗,但还可以为士兵们做饭。趁这时还早,我们赶紧上路吧。老人的话淹没在官吏的推搡和呵斥里。

夜也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空气里弥漫着悲怆的声音,是哭声!是凄楚的哀鸣!

第二天清晨,投宿的年轻人就要离开这个在一夜之间经历了风雨的小屋。告别时,他看到的是老头子红肿的双眼。

返回目录。

《石壕吏》续写作文

老妇人被捉走后,老头子与儿媳都非常伤心,老头子夜夜都睡不着觉,心想一个男人怎么能让女人提自己从军。想着想着他就想起去救老妇人的念头。儿媳也同意了老头子的意见。光想不行老头子也行动起来,年轻时老头子做过木匠所以会木活,他为自己做了一把弓箭和一个长矛。为儿媳也做了一根长矛来保护自己。

天一亮,三人便动身了带足了干粮。走了两天终于到了前线的营地,三人在一旁的山里找了个山洞。老头子与儿媳商量了营救计划。天一黑,老头子去救人儿媳留在山洞了看儿子等待老头子救完老妇人与他会合。

老头子在山里向营地跑去。到了营下发现有两个哨兵,他用事先准备好的弓,将两个哨兵射死了。他便穿上他们的衣服潜入营中。他四处寻找老妇人的下落。可是没有找到。这时来了个当兵的人。老头子问他兄弟前些天为你们做饭的老太太哪去了?当兵的说死了。两个字死了使老头子吓了一身冷汗。心想回去吧。刚一回头,老妇人正端着将士剩的饭往做饭的地方走呢。

老妇人也回了头。两人都十分激动。原来士兵说的不是她。

老头子带着老妇人往外跑。可是被当兵的发现了,老头子中了一箭。但他们也成功逃跑了。

与儿媳会合后,他们不想在这个充满战争的地方待了。他们乘船逃跑了,船漂了几天他们登上了一个小岛,从此以捕鱼为生,他们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就是那个岛。

《石壕吏》续写作文

唐肃宗乾元二年,我已经四十八岁了,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洛阳出发,经新安、潼关之处,一天到达了石壕村,在一户人家中借宿,这户人家有四口人,一对老夫妇,都已年过半百,有三个儿子去参军,家中还有儿媳,还有一个仍在吃奶的孙子,我谢过他们之后,因旅途劳顿,便沉沉睡去。

半夜,我昏昏沉沉的醒来,忽然发现我的房间里有个人,是那个老翁,他简单的跟我说明了情况,差役来抓壮丁了,然后便翻墙逃走,老妇人似乎出去跟差役对话了,差役很凶残,老妇人诉说、哭泣的声音让人不禁感到悲哀。

只听那差役凶残的问:“老太婆,你家里男人呢?”,老妇人为了保全丈夫安全,哭着说说:“老妇我家中本有三个孩子,都已被抓去守护邺城,有一个孩子寄回书信,说另外两个兄弟刚刚战死不久。”差役又问:“那你家里还有什么人”老妇人说:“没了我的`几个孩子,家里就更没有人了,还有一个孙子在吃奶,儿媳虽然没有离去,但是衣物吃食也不保,另外还有一个来这里投诉的外乡人,不过有官职在身。”,随即,老妇人好像是怕差役不高兴,连忙补充上:“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无法作战,但是希望官差大人能带我去,如果会去的早的话,说不定还可以赶得上帮军中人做一顿饭呢!”声音中透着凄苦,那差役似乎没有听出老妇人的无奈,凶残的说:“死老太婆算你识相,跟我走吧”我在屋内多么想出来阻止,但是我现在情况也不是很好,出去了,反而可能会害了这一家人。我只能无奈的看着那差役带走老妇人,对老妇人怒骂,催促她快点。

我在床上暗暗叹息,夜深了,各种声响仿佛都消失了,隐隐约约中,仿佛听见老翁和儿媳在低声啜泣,悲伤无比。第二天清晨起来,向老翁辞别离去,想到昨天来时这家人还是和和美美,今天却缺了一人,不由心中悲伤。

返回目录。

《石壕吏》续写作文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是战乱的岁月。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住店,只好投宿石壕村了。村中断壁残埂,蓬篙满地,十室九空,杜甫望见村东一户人家冒着炊烟,便直奔而去。

房主是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妇,还有一个媳妇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大人小孩都面黄肌瘦。

由于一天的奔波,诗人和衣躺在炕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摸二更时分,村中一犬吠,随着街上响起了急促的打门声和叫骂声。杜甫被惊醒,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听着外面的叫骂声和哭喊声,他知道又是抓壮士的来了。

这时,诗人看见房东老头儿披着衣服,翻过院墙逃走了。接着破旧的大门被拍得叭叭乱响,开门!开门!人都睡死了吗?凶狠的叫骂声使人心惊肉跳。老太太哆哆嗦嗦走到门口,颤抖着双手拉开了门栓。

喂~罗嗦什么!我问你,你家还有什么人?一个差吏打断她的哭诉,怒喝道。

就剩下吃奶的孙子了。儿媳因此忍苦守寡,为的就是这一根苗。

一个差吏没听老太太说完,就挥动鞭子要往西屋里闯。

返回目录。

《石壕吏》续写作文

天空灰蒙蒙的,突然,一个声音传入了耳朵。

“快走!!”一听就知道是那些可恶的官吏们,他们现在正“赶”着昨晚抓到的.人到边塞去。其中,也有那个可怜的老妇人。

她一步步,慢慢地走着,因为她已年迈,再加上昨晚没有休息,速度就更慢了。唉,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家里就剩下孙子、儿媳和老头子了,她能照顾和孙子吗?为什么我会这么可怜,儿子战死,现在自己又要为他们办事,唉,我想,我还是任命吧!“老婆子,还不快点走。”

说着,差役就要用鞭子抽打老妇人,老妇人见状,马上跪在地上求饶道:“您就好心饶了老婆子吧,我这老骨头禁不起打,我还可以为你们做饭。”“死老太婆,要不是看你还有用,今天老子就要你黄泉”差役狠狠地说。

老妇人听了,一声都不敢吭,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去。天色也慢慢亮了,老妇人他们,也离战场不远了,一路上,已经有好多人倒在路边,没有再起来了。

可恶的差役,只知道打人。老妇人再也走不动了,就坐在路边,不肯起来。

“死老太婆,快起来,要我们所有人等你一个吗,信不信我现在就抽死你!”“哎哟,差大哥,您就让我这老婆子歇下吧,我实在是没力气了。”“不行,快给我起来。”

说着,便要拉老妇人起来,一个不小心,老妇人就倒在了地上,晕了过去。“死老婆子,别给我装死!!”差役用鞭子向老妇人身上抽打了下去。

这时,老妇人已经失去了知觉。“死了?兄弟们,我们继续赶路。”

差役将鞭子一挥,人们便被带往前线了。鲜红的血从老妇人身上流了出来,洗染了这条道路。

“轰隆”天上开始打雷,天色暗了下来,似乎,它们也在为老妇人叫冤。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不满意,可以再追问,望采纳,谢谢。

续写《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续写:

时如箭出弦,日似雁南飞。往复三五载,老妇日思归。

大唐得天佑,安史乱终平。九死得一生,满腹归乡情。饥寒两不顾,思忆促归心。归路数千里,好似一朝尽。

趋步至城门,双木撑病体。窗内灯火暗,檐上鸦声凄。推门门未闭,儿媳独抽泣。失声唤爷娘,泪水落满膝。老妇轻声应,孙儿惊梦起。六眼皆溅泪,三人共相依。

老妇力本衰,又经旅途苦。久病未相医,于事已无补。好景将逝去,噩梦终到来。但求安入土,共与老翁眠。儿媳如何哭,幼孙如何啼。老妇已长眠,阴阳两相间。

战争是何物?只叫人分离!

石壕吏续写作文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我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还没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打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

家中的老夫妻热情地招待了我,吃过饭后,我便睡了……。

可没想到,当晚就有官吏来抓人当兵。那官吏使劲地敲着门,边敲边吼:“开门!开门!我是来找人当兵的!快开门!”我顿时被吵醒了,出了房间瞧瞧,便看到老翁翻墙出去逃走了,老妇颤巍巍地走出去开门应对那官吏。

见到是一个老妇来开门,官吏顿时不爽地问道:“喂,你们家的男人呢?到哪儿去了?”老妇哀怨地回答道:“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了。其中一个儿子就只托人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去的人永远逝去。唉,哪还有男人啊?”说完,有些抽泣。“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可去服兵役了吗?!”

老妇的眼泪从眼中夺眶而出,边哭边说:“家中再没有什么人了,就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这个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是,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啊!”官吏听后,怒道:“那我们上级的命令我们也必须得遵守。你必须从家中派一个人随我去服兵役,不然我们也不好交差。”老妇无奈,想了想:家中已无人可去。老伴是一家之主,儿媳妇得照顾小孙子,我就随官吏去吧。唉……随后回答官吏:“老妇我虽然衰弱,但请允许我跟从您今夜回营去,赶紧应付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去还赶得上做早饭。”官吏听后,只好作罢,便对老妇说:“好吧,好吧,你跟着我去。”差吏骂骂咧咧地把老妇带出了院子。

惨淡的月光下,老妇回头张望着自己那破旧的小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一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

夜晚以至,话语声绝。

但好像能听到若有若无的,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在旷野上飘荡……。

那一夜,我失眠了。大脑中一片空白,不知是悲,还是恨。

石壕吏续写作文

自从那老妇人被差役带走之后,就被强行领到军中服役。她每天要为士兵们做饭,做那些天天几乎都重样的饭菜,无非是粗面糙饭,就着咸菜。看着这些年轻的娃娃们匆匆地扒完几口饭,就在官吏喋喋不休的吆喝声中,手忙脚乱地拿起武器,排起阵势,大喊着冲出军营,战鼓也咚咚咚地在一旁敲响了。

老妇人知道,一场惨烈无比的白刃战又要拉开帷幕。

这一仗,唐军大胜,回营的士兵们,脸上写满了春风满面的得意神情。他们大声地说着笑着,夸耀着自己的战功,讥讽着敌人的惨败。官吏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酒肉,让老妇人给他们做庆功宴。士兵们就像多年没有吃过肉的狼狗,嗷嗷地叫着。而她,却无心和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做完了饭,她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望着不远处的年轻人,想起来自己的儿子,禁不住唉声叹气起来。

“我的儿啊,你们到底身在何处?我究竟上哪儿去寻你们呢?你们可应该知道,在人间,你们的母亲时时惦记着你们啊!”这个心灵受到摧残的老妇人,阅尽了战争的.血腥,看遍了死神的无情。想着一个个年轻人,吃完了她做的饭,出去打仗就再也没有回来,她的眼泪就从浑浊的眼眶里流出。而更让她魂牵梦萦的,是她死在疆场上的两个儿子,和另一个不知生死的儿子以及同样不知生死的老伴。在无数个夜晚以泪洗面,默默地向自己的孩子们的在天之灵虔诚地祈祷之后,她最迫不及待的念想,就是能见到老伴,得知另一个儿子的消息,哪怕是见上最后一面,然后心满意足地死去。

不久,军营里来了一批新兵,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在她看来,这老兵的身影是那样的熟悉,好似陪伴她度过无数的春秋,一同老去。她感到异常亲切,不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当二人眼光相遇的一瞬间,心弦各自都有所拨动。他也终于认清了她!二人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内心深处,百感交集,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任眼泪无声地洒落。

次日拂晓,士兵们都很早地起来了,准备一场新的战役,她的老伴也在其中。她特意偷偷藏了一个窝头,悄悄地塞进老伴的手里。看着他在队伍中离去的蹒跚背影,一种莫名的悲伤竟掠过心中。

听着远处的战鼓和喊杀,那声音像一根根针扎在她的心里。她闭上眼睛,为老伴祈福:“老天爷,让他活着回来,不要弃我而去。但愿,但愿……”

她坐在军营里,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盼啊盼啊。苦盼到了晚上,才看到那些人从沙场上回来。外面已是深秋之际,黄叶纷纷飘零,一轮寒月挂在天上,冷冷的,远处时不时传来凄凉的虫鸣。

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袭遍了全身,她连忙跑向辕门,在回营的疲惫的士兵中,去搜寻老伴苍老的面容。没有,没有,还是没有。她不甘心,又一个营帐一个营帐地搜寻了一遍,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她呆呆地坐在地上,双眼直愣愣地望着天空。天啊,你夺走了我最爱的孩子们,又夺走了我的老伴,他们可是我唯一的依靠啊!老天,你不长眼啊!

月,已经完全笼罩在云雾里了。树上,挂着一条长长的绳索,和一个老妇人的尸体。

《石壕吏》续写作文

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周围有几颗星星闪烁着。我来到了石壕村,想找一户人家来投宿。

这时,有一队官吏到这个村庄来捉一些人来参军。他们来到一座茅屋前,一边高声叫喊着:"开门!开门!"一边用脚踹着门,在这宁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房屋的后院中,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翁偷偷地翻墙逃走了,一边紧张的左顾右盼,一边又要小心发出什么声响而被发现了。

屋中的老婆婆一直等了很长时间,才把门打开。官吏们立即冲了进去,把屋子搜查了一遍,什么都没有,知道老翁已经逃跑了,十分生气,对老妇破口大骂。这些官吏骂够了,又向下一家冲去。

石壕吏续写作文

傍晚将近,落日的余辉照射着这个凄苦的世界。秋风夹带着丝丝寒气削砍着干枯的树木,使得树上仅存的几片枯叶也打着旋飘了下来。一只乌鸦飞过,发出呱呱的叫声,骀荡在这个沉寂的村庄上空,久久不散。

这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敲开了一扇门,开门的是一个枯瘦如柴的老妇人。她满头白发,脸上沟壑纵横,衣服破烂不堪。当她得知这个人是来投宿的时候,忧郁无光的眼中增添了一丝迟疑,短暂的犹豫后,她迅速将年轻人拉进了屋里,旋即关上了房门。

屋里十分简陋:一在行破旧的桌子,一支桌腿下还垫着好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块以保持桌子的平衡;一把同样破旧的椅子斜靠在墙壁上;一张窄小的床摆在一个墙角里,床垫是用干草铺的,被子单薄得似一张纸,让人情不自禁想到布衾多年冷似铁的诗句。还有一扇紧闭的门,不时传出婴儿的哭闹声。

过了不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老头子闻声越墙而逃,慌乱中,这个投宿的年轻人在老妪的指点下钻到了堆满杂物的床脚。

老妪惊慌地打开屋门,两个官吏模样的人立刻冲了进来,一边用凌厉的目光环视四周,一边厉声喝道:老婆子,你家的拿人哪里去了?老妪被吓坏了,颤抖着声音说:官爷,我们家哪里还有可以打仗的男人啊?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戍守邺城。一个儿子前不久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在前线打仗死了老妇人泣不成声了。哭什么?打仗还有不死人的?你家男人哪去了?官吏怒斥着。没没了老头子早没了。小夫人的声音细若游丝。

不巧的是,此时紧闭的里屋里传出婴孩哇哇的哭声。两个官吏一把推开老妇往里迈,一面恶狠狠地骂:你个死老婆子!这屋里藏的什么?老妇踉跄一步抢在官吏前头,堵在房门前央告说:两位官爷,求你们高抬贵手啊!这是我的小孙孙。可怜的孩子,刚刚没有了父亲,他的妈妈因为孩子太小没有改嫁。她进进出出没有一件完好的衣裳。就求求你们别进去了官吏呸了一声,哐啷一声撞开了里屋的门,眼见一位衣不蔽体的妇人坐在床头嘤嘤地哭。

老子可不管那么多了,今天你总得给我交出个人来!要不然官吏咆哮着,扬了扬明晃晃的刀。可别怪我无情啊!老妪由于着,满脸的皱纹颤动着,老泪纵横。她咬咬牙:那就把我带走吧。虽然我不能打仗,但还可以为士兵们做饭。趁这时还早,我们赶紧上路吧。老人的话淹没在官吏的推搡和呵斥里。

夜也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空气里弥漫着悲怆的声音,是哭声!是凄楚的哀鸣!

第二天清晨,投宿的年轻人就要离开这个在一夜之间经历了风雨的小屋。告别时,他看到的是老头子红肿的双眼。

续写石壕吏作文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回荡在夜里,旁人听来有种说不出诡怪。但敲门声却持续不断,且越来越重,看得出敲门的人已没有了耐心。

这是一个很简陋的房子,它在风中似乎摇摇欲坠。门外是两个衙役装扮的男人,一个高高瘦瘦的,一个矮胖胖的,高的那个拿着根刑棍,矮的腰间有一把佩刀。两人表情皆是不善。在黑夜里显得分处可怖。门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位老妇人正推搡着一个老人,说道:“老头子,你就快走吧,定是那官兵来了,你快带上银子,翻墙走,躲一躲,我去应付他们!”“哎,只能这样了,你千万小心啊!”老头子的老脸上满是无奈与担忧。说罢,便拄着拐杖离开了。这时屋了里走出一位妇女,衣服上到处是破烂,怀里抱着一个婴儿。“你怎么出来了?”老妇人迎上去,“快回屋去吧,没事儿。”“娘,让我去吧……”妇女还没说完就被老妇人打断:“这怎么行?你还要照顾孩子,回去吧。”妇人还要再说什么,门外却传来声音:“快开门,再不开门,我就把这门给拆了!”妇女怀中的孩子似是受到了惊吓,大声啼哭起来,这位妇女无奈只能抱着孩子回屋去,她又回头看了老妇人一眼,老妇人摆摆手,说:“进去吧,进去吧。”妇女走进了屋子,关上了门。

老妇人见媳妇进去了,这才拄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子去开门。门外的衙役正准备用脚踹开门,刚好这时老妇人把门打开了。老妇人看了看两位衙役,故作不知地问:“两位差爷,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还能有什么事?拉人去服役!你家的'男人呢?快把你家的男人统统交出来!”老妇人听着不禁泪流满面,“官大爷,哪儿还有男人啊!我原本有三个儿子,全去邺城服兵役了。今天,一个儿子才来信说他的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我们家已经没有男丁了啊!”两人皆对老妇人的哭诉无动于衷:“别废话了,谁信你呀,快把你家的男人交出来!”老妇人正要张口说话就被那瘦高的衙役用刑棍推倒在地。“官爷,我家的确没有男人了,你不信,我也没办法。”老妇人跪在地上说,“虽然我已经很老了,但杂活儿还能干一些,要不就让我跟你们去服役吧。”两个衙役相视一眼,心想着有总比没有好,于是说:“行,那你跟我们走吧!”

老妇人站起身来,扑扑身上的灰。转身再看了她的家最后一眼,叹息离开。

这一夜,有人一夜无眠。

这一夜,空中飘荡着哭声和呜咽。

续写石壕吏作文

自从那老妇人被差役带走之后,就被强行领到军中服役。她每天要为士兵们做饭,做那些天天几乎都重样的饭菜,无非是粗面糙饭,就着咸菜。看着这些年轻的娃娃们匆匆地扒完几口饭,就在官吏喋喋不休的吆喝声中,手忙脚乱地拿起武器,排起阵势,大喊着冲出军营,战鼓也咚咚咚地在一旁敲响了。

老妇人知道,一场惨烈无比的白刃战又要拉开帷幕。

这一仗,唐军大胜,回营的士兵们,脸上写满了春风满面的.得意神情。他们大声地说着笑着,夸耀着自己的战功,讥讽着敌人的惨败。官吏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酒肉,让老妇人给他们做庆功宴。士兵们就像多年没有吃过肉的狼狗,嗷嗷地叫着。而她,却无心和他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做完了饭,她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望着不远处的年轻人,想起来自己的儿子,禁不住唉声叹气起来。

我的儿啊,你们到底身在何处?我究竟上哪儿去寻你们呢?你们可应该知道,在人间,你们的母亲时时惦记着你们啊!这个心灵受到摧残的老妇人,阅尽了战争的血腥,看遍了死神的无情。想着一个个年轻人,吃完了她做的饭,出去打仗就再也没有回来,她的眼泪就从浑浊的眼眶里流出。而更让她魂牵梦萦的,是她死在疆场上的两个儿子,和另一个不知生死的儿子以及同样不知生死的老伴。在无数个夜晚以泪洗面,默默地向自己的孩子们的在天之灵虔诚地祈祷之后,她最迫不及待的念想,就是能见到老伴,得知另一个儿子的消息,哪怕是见上最后一面,然后心满意足地死去。

不久,军营里来了一批新兵,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在她看来,这老兵的身影是那样的熟悉,好似陪伴她度过无数的春秋,一同老去。她感到异常亲切,不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当二人眼光相遇的一瞬间,心弦各自都有所拨动。他也终于认清了她!二人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内心深处,百感交集,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任眼泪无声地洒落。

次日拂晓,士兵们都很早地起来了,准备一场新的战役,她的老伴也在其中。她特意偷偷藏了一个窝头,悄悄地塞进老伴的手里。看着他在队伍中离去的蹒跚背影,一种莫名的悲伤竟掠过心中。

她坐在军营里,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盼啊盼啊。苦盼到了晚上,才看到那些人从沙场上回来。外面已是深秋之际,黄叶纷纷飘零,一轮寒月挂在天上,冷冷的,远处时不时传来凄凉的虫鸣。

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袭遍了全身,她连忙跑向辕门,在回营的疲惫的士兵中,去搜寻老伴苍老的面容。没有,没有,还是没有。她不甘心,又一个营帐一个营帐地搜寻了一遍,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她呆呆地坐在地上,双眼直愣愣地望着天空。天啊,你夺走了我最爱的孩子们,又夺走了我的老伴,他们可是我唯一的依靠啊!老天,你不长眼啊!

月,已经完全笼罩在云雾里了。树上,挂着一条长长地绳索,和一个老妇人的尸体。

续写石壕吏作文

暮色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悄悄地撒落下来,笼罩了整个大地。耳旁不时传来树叶被阵阵袭来的风凄凉地从树上吹落的声音。忽然看到了前方的一块破烂不堪的石碑,只依稀见得石碑上刻着“石壕村”三个字。远望村径,一片萧条冷落、寸草不生。轻叩一扇布满岁月痕迹的木门,隐约见到一位老妇人在从门内向外张望。说明来意后,老妇人给我安排了一张床,我早早地就睡下了。半夜,我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哗——啦!”我听得出,这是好像是个老人在逃跑的声音,老人跑得跌跌撞撞的,好不容易才翻过了后院那堵墙。我赶紧起身,只见两个满脸横肉,挺着大肚子,手中持着刀和棍子的官吏闯了进来。老妇人吓得直哆嗦,连头不敢抬。只听官吏粗暴地向老妇人喊道:“你们家的男人都死哪去了?还不叫他们都滚出来?”老妇人用微弱的声音颤抖着答道:“我的三个儿子都去打仗了。小儿子刚捎信回来,说两个哥哥都已经战死了,只剩他一个活着了。”

另一个官吏不屑地看着手里的佩刀,说道:“我就不信了!你们家没有别的男人了?老头子呢?”“真的没有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可怜我儿媳,连件干净的衣服都没有。”只见那个手持棍子的官吏的眉毛顿时拧成一团,把木棍狠狠地往地上一砸:“这么说,你是不想交人了?”老妇“扑腾”一声跪在了他的面前,说道:“那就让我跟你们一起回去吧,我虽然没有什么力气,但至少还可以为你们准备早饭。”两个差吏小声商量了一通,点头同意了。

夜已经渐渐深了,小小的村庄万籁俱寂。然而在我的耳边,仿佛仍回响着老太太凄楚的哭诉声,刚刚逃回屋的老人听到老伴儿被抓走的消息后,不禁捶胸顿族,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