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包粽子心得体会(优质19篇)

小编: 文锋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还可以与他人分享经验教训。7.以下是一些写作精华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一次包粽子心得体会范文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按照传统习俗,端午节要吃粽子。我吃过很多粽子,但从来不知道粽子是怎样包的。今天妈妈准备了一些材料,要在家包粽子,我可高兴了,我心中的谜可以揭开啦。

上午九点妈妈开始包粽子了。我想包,但我不会,我只有看妈妈包的份了。只见妈妈先用棕叶围成一个圆锥形,再用事先就泡了很长时间的糯米给填满,然后再用棕叶把口给封上,最后再用一根白色的长线把棕叶固定住并且系上。看着妈妈熟练地包着粽子,我的心也痒痒了,便提出我也要包。妈妈先让我讲端午节是纪念谁的,为什么要包粽子等等,然后才允许我包。她一一告诉我包粽子的步骤和要领,我按照妈妈的指示去做,但实际包出来的一点也不好看,我感到很沮丧。妈妈说:“没关系,第一次能包这样就不错了。”但我还是不满意。这时爸爸走过来,看到我包的丑粽子,嘴都快笑歪了。我本来就生气,现在又受到爸爸的嘲笑,我举起粽子,冲爸爸嚷道:“笑什么笑,你认为好包吗?你包个试试,说不定还不如我包的呢。”这时粽子里的糯米却不争气地像小雨点似的漏下来。我难过得差点哭出来。妈妈说:“做什么都要一步步来,看着我,我包一步,你包一步,保管比前面包得好。”我平静下来,耐心地跟妈妈学。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来越像样了,爸爸也情不自禁地夸起我来,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到格外的香。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五月初五,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每到这时,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已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妈妈准备了做粽子的材料,准备向我和爸爸露一手呢!

我跟着妈妈,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妈妈首先拿出糯米,清洗干净。随后加入颗颗饱满的红豆,再加入盐等调味料搅拌均匀,放在一旁备用,然后又把做馅的肉做好,拿出清洗好的粽叶,握成一个倒立的三角把糯米和肉装进去,手一扭一压,为粽子系上“腰带”,一个穿着绿衣裳的小人就出现在我面前。

看过一遍妈妈包粽子的过程,我就跟妈妈一起包。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的心里充满了充实感。

第一次包粽子心得体会范文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可以买到速冻的粽子,但是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端午节的味道。外婆每年都要包粽子,以前的端午外婆都在老家包粽子,而今年外婆在宁波,当然也要包粽子了。我很难得看见外婆包粽子的场面,所以当外婆包粽子的时候,我就跟着她学起了包粽子。

外婆准备了糯米、绿豆、腊肉、粽叶和包粽子的绳子,然后就开始教我包粽子了。外婆首先给我示范了一下,只见她拿着两片粽叶,正反放置,卷成一个漏斗状,盛点米进去,再加上一块腊肉进去,接着盖上粽叶往上折,要全部覆盖住米和肉,否则就会从缝隙里溢出来。然后再绑绳子,先绑上面的一根绳子,然后再把第一根绳子和第二根绳子都绑在一起,这样才会更加牢固一些,煮的时候才不至于散架。

第一次包粽子心得体会精选

中午,我跟爸爸说:“我想学包粽子。”爸爸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爸爸拿来了米和粽叶,爸爸先来了一片粽叶,我也拿了一片粽叶。爸爸先教我怎么折粽叶,心灵手巧这一方面我可是一窍不通,连第一步都不知道怎么折,我尝试了好几十遍都不会折。我本来想跟爸爸说我不想学了,但是看到爸爸这么努力的教我,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只见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小时都过去了,我连第一步都不会,我终于忍不住跟爸爸说:“我不想学了。”爸爸跟我说:“不行,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才学了一点点,你就不想学了,那不是半途而废吗?”在爸爸的逼迫下,我有万般无奈的学了起来。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爸爸对我说:“别学了,你连第一步到现在都不会,我手把手的教你多少次你都不会包。”最后我还是不会包粽子。

第一次包粽子心得体会范文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候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包粽子,往年也包粽子。我包的粽子外形是奇形怪状,五花八门。不过我包的一定是最好吃的。

今天又到端午节,第一当然是要吃粽子啊!每当这个时间,我都会想起我以前包粽子的样子来。用一个字形容:丑;两个字:好丑;三个字:太丑了。然后呢,下锅煮好,会有好多好多米跑到锅里的。

可是今天就不一样了,我从过去的操作中总结经验,已经知道怎么样包好小小的粽子了。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开始包。我在准备好的粽叶三分之一处由下往上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样子。接着往里面放上早准备好,调拌好的.米、蜜枣、花生等粽子的馅料。把这个“漏斗”放满的时候,用剩下的粽叶往下按,封住漏斗的上口,基本上上面呈现的是三角的形状,等三角两边的粽叶相交了,我就把它们合二为一,然后顺着已经包出来的粽子的线条把余下来的粽叶缠上,用完。最后一步就是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上,使它不会散开。

看看,一个很有型的粽子就被我包好了,我叫他铁塔……我爸爸包了一个好大好高的粽子,我叫它高山。

包粽子真快乐,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更快乐!

第一次包粽子心得体会范文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准备包粽子。因为,我感觉粽子吃起来很香,也想自己尝试着包粽子。所以妈妈一说,我立马答应了。

妈妈昨天晚上就泡好了粽叶和糯米,今天上午就能够包粽子了。其实妈妈也是第一次自己包粽子,对怎么包也不熟悉,真是新手上路。妈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和妈妈一起坐下来包粽子。妈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窝起来,把糯米放进粽叶里,又放了一些红豆,就把粽叶包起来。可是妈妈怎么包也包不起来,米老是撒出来。妈妈感觉自己包的方法肯定有问题,于是妈妈把一个买来的粽子“解剖”了,这才知道别人是怎么包出四个角的粽子的。妈妈又重新开始包粽子,这回她终于包出了一个成功的粽子。妈妈一开始包的很慢,可是不一会妈妈就很熟练了,包得又快又好。

我看妈妈包粽子,感觉很好玩,就自己拿起一片粽叶,照妈妈的样子卷起来,把米放到粽叶上,再拿起点红豆按进米里。这个步骤不难,可是好景不长,当我要把粽子包起来的时候,却犯难了,妈妈做的样子看着很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尽管我怎么包都包不起来,米都漏出来了。结果,我一个成功的粽子也没包起来,这让我有些遗憾。可是,我也帮上妈妈的忙了,我帮妈妈剪线绳捆粽子。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倒进水,开火把粽子煮熟。当粽子煮好的时候,我闻到了米香味,我迫不急待地尝了一个粽子,真香啊!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希望我和爸爸妈妈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端午节前一天,妈妈从集市上买来几把粽叶、一些蜜枣和大米放在锅里煮了起来。

妈妈说,粽叶煮一煮就会变软。

端午节那天,妈妈把准备好的粽叶、大米和蜜枣拿到一块便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动作优美而娴熟,包出的粽子既美观又结实。我在一边看得心里痒得慌,也想包一包试试。

“妈妈,我好想包粽子呀!”

“你去玩吧,等会儿粽子熟了可以大吃一顿。”

过了好久我才劝住妈妈。

我选了几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越包越难看,我总是包不好。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我知道:风雨过后就是彩虹。所以我不断努力,经过了好几次失败,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非常的开心......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想,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刻苦专研有决心有信心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第一次包粽子心得体会精选

今天我帮妈妈包粽子。

上午,妈妈买回了米、粽中、蜜枣,说要包粽子,我看见妈妈准备好了各种材料,我也来包粽子了。我包啊包,快包半个小时了,还没包成一个,妈妈呢,已经包了几十个了。这时我只好向妈妈讨教,我按妈妈说的包了起来。第一步把粽叶弯成漏斗状;第二步放入少许米;第三步放入一个蜜枣;第四步再放入一些米;然后用手给米整平;最后一步非常难,就是用粽叶把上面盖上,然后用线把粽子捆好。要注意包成四个角的,我包了好多次,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包好了!我又照这样包了几个,最后一个你猜一猜是什么形态的?答案是“三角炮”!

粽子包好了,妈妈也开始煮了,我熬了好长时间,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粽子才煮好。令人期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我一手提着我的“三角炮”,一手拿着盘子,来到桌前,大吃特吃起来。我吃着自己包得粽子比妈妈包的好吃多了!

端五节就要到了,我提前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我喜欢吃可口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尝试过。

一有粽子,我就吃了个精光。妈妈看了,总是说:“就知道吃,也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就要拜师学艺咯。我乖乖地在妈妈旁边耳濡目染,看了看这个过程,心想:“这根本就难不倒我啊。”

妈妈瞧我这么认真,让我自己动手包。我拿出一大一小两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在这个角里放上糯米、花生、豆沙等做馅用的原料。合上一角,最后将粽叶“五花大绑”起来,这样就大功告成啦!我拿起粽子正准备放入锅里煮,可是,不小心将绳子解开了,只听“哗啦”一声,糯米就像滚玉珠一样一粒接着一粒的滚落了下来。

看到了妈妈面前那成小山的粽子,我心里的牛劲儿起来了,一口气包了好几个大的,便心满意足地等着吃自己的粽子。吃着自己的粽子,心里简直比吃了蜜还甜。

第一次包粽子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节,也称端阳,作文-。按照中华的民风民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艾、猜灯谜……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数包粽子了。这不,今天妈妈在包粽子,我便诚恳地向她讨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亲手来包包粽子。

我先看妈妈演示了一遍,只见妈妈拿着箬叶,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看完了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出来的。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场了。只见妈妈端上来一大碗花生、绿豆和糯米。我开始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

我双手一拍,拿起一张箬叶,观察了一番妈妈的动作后,就依照葫芦画瓢开妈做。先将箬叶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筒。谁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来的圆锥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状太扁平。这时妈妈教我手要倒过来转,使箬叶呈圆锥形才可以。我依言照做,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圆圆的小筒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接下来便是放糯米了。不愧是浸泡过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竟然变得如此黏勺。一勺舀下去,有几十粒粘在勺上。我连忙放入箬叶“筒”中,可是放进去的糯米和绿豆像水滴一样争先恐后地顺着箬叶的缝跑出来。我急忙放入红彤彤的花生“镇压逃兵”又继续深一勺浅一勺地放入糯米。

一勺又一勺,我看着粽子被一层层地填满了。之后,我便“上盖”,可是盖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顽皮地往外钻。我急忙拆开封上的盖,往里一瞅,只见里面一团糟:花生像个大地主,横七竖八地斜躺在箬叶旁;糯米则像一群小淘气,蹿上蹿下,有的趴在箬叶上,有的沿边滑了下去,有的撑破孔底钻下去。天哪!我手忙脚乱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将线胡乱地一团一绕一打结,便满以为大功告成。

粽子包好了,妈妈问我:“然然,饿不饿?”我大声回答:饿!于是妈妈马上端起粽子,三步并做两步冲到厨房,开始煮粽子。不到一小时,粽子煮熟了,剥开箬叶,白里透黄的糯米,红通通的花生和红豆。随着箬叶的清香,伴着民俗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品尝到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丝丝的。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包好了之后,我就把所有的粽子拿到一个大锅里慢慢煮。那会时间非常的漫长,我不时打开盖子看粽子好了没有,四、五个小时之后粽子终于好了。我找出了我包的超迷你粽子,大口的咬了一口。哗,太香了!我差点也把粽叶一块咬下来。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早晨,只听到外公追不及待地对正在赖床的我喊:“小懒虫,起床啦!今天下雨,也没法出去玩,正好家里还有几片棕叶,我们就来包棕子吧!”我一听可以吃到自己最要吃的棕子,便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吃过早饭,我们便开始着手包粽子。外公耐心地说:“首先我们要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放入糯米,然后放入你喜欢的红豆馅,再放上一层糯米,最后……”我开始手忙脚乱地做:巻漏斗、放糯米、放馅、绑粽子。可是前面的步骤轻而易举地就做好了,但绑粽子却让我很费脑子。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是扎紧好还是扎得松一点好?一串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子,我去问外公,外公一边娴熟地包着棕子,一边回答我:“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扎得紧一些,否则煮好后的棕子松松散散的不好吃!”我按外公的方法仔细地绕着手里的棉线。果然,一个漂亮的棕子就包好了。这下我更来劲了,一口气包了十个。啊,我懂得了一个小秘诀:只要坚持,任何困难都会被踩在脚下。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那自己包的香喷喷的棕子,心里像吃了一样甜。

杭州胜蓝实验小学四年级03班:孙语湘。

第一次包粽子

包粽子前要准备竹叶、江米、花生米、葡萄干、蜜枣、绳子。

开始我感觉包粽子非常简单,就是把江米放到竹叶上包起来,等到我开始包的时候就发现粽子包起来并不容易。首先要把竹叶折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把江米放进去再放进去蜜枣或者花生,葡萄干,最后把上面的竹叶拉紧,系成三角形,拿绳子把粽子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我就包了好几个粽子,可是我包的`形状不太好看,绳子系的也不紧,经过我反复的练习包出来的粽子形状像三角尺一般,在妈妈的帮助下绳子也系紧了,终于包出了几个胖胖的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我帮妈妈包粽子,过得非常开心!

第一次包粽子

中国有传统有: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还要包粽子传说是为了纪念中国大诗人屈原。

包粽子要准备好糯米,花生,糖枣和竹叶才能开始包。第一次包时因为没有经验,刚把糯米盛进去竹叶就破了糯米撒了一地,第一次没成功。第二次包时我仔细的包着但在系绳子时绳子断了,粽子掉了下去,第二次也没成功。

第三次包时我手端着的'竹叶把最下端卷起来,卷成杯子形,再用勺子盛进些糯米,再放些花生和糖枣。最后再用剩余的竹叶一卷,绳子一系,我第三次我终于成功了。

粽子终于下炉了,过了一会儿,粽子熟了,我慢慢地将粽子解开,白白的糯米,红红的糖枣和胖胖的花生让人看着流口水,但只怪我的肚子太小吃不了那么多。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今天是愉快的一天,因为我们今天举行了包粽子活动。

下午一点快到了,家长们纷纷来到了学校,家长们来的那么快,也许是高兴的缘故吧!

一点钟到了,我和其他三位同学进行了《感恩有你》的演讲,上台时我很紧张,但是在徐老师的鼓励下,我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大家的信任。接下来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包粽子。包粽子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做好每一步,由于这次大家第一次包,所以甄子杰妈妈上了讲台亲自教我们包。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定形,要做一个角,然后留出放糯米和肉的位置,再把糯米和肉放进去,最后把粽叶盖在上面就行了,如果有多出就捆好。

我照着这样的方法做了一个,果然成功了,我惊喜万分。我又继续做了几个,不过后来的形状就越来越像小“炸弹”了,到头来包的最多的还是徐思媛的外婆。他包的又快又多,而且还整齐。

第一次包粽子

粽子是粮食特别是谷类用植物的叶子包裹成型的一种食品,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像东南亚很多国家如: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等都有这种吃法,但在其他国家不叫粽子,形状也不尽相同,只有在我国才把它叫做粽子。早在传说时代,我国的先民,通过自己辛苦的劳作,有了富余的口粮,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足,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口味,而进行烹饪上的改革,是人类生活富裕的象征。

大家所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也对也不对,公元前278年的端午节这天,一位一心为公,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楚国大臣屈原,由于得不到君王的重用与猜忌,糊涂的楚怀王听信奸佞小人怂恿,把一个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推向了崩溃的边缘,而楚怀王自己也中了秦国的奸计身陷囹圄,最后死于秦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等人勾结又在顷襄王面前陷害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的汨罗江流域。眼看祖国日益衰弱,即将被秦灭亡,自己报效国家的抱负不得施展,忧心如焚,无日可待,写了大量抒发忧愤的诗作,最后在绝望中投进了汨罗江。

当人们得知这一消息,敬重屈原这种高风亮节的品德,怜惜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纷纷把准备过端午节的食物粽子,投进了屈原殉国之地——汨罗江,让那些鱼群吃饱了粽子,就不再吃屈原的肉体,这是百姓们的美好愿望,也是当地百姓对屈原的爱戴。这习俗二千多年来一直都在延续,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

今年的端午,已经临近,我妈问我们这些子女,粽子什么时候包,大家看着快接近八旬的老人家一致都说:“老娘包粽子太辛苦,太累了,今年的粽子就别包了。”其实,我们也无所谓吃不吃粽子,这只不过老人家的一片心意,自从我妈退休后,每年的端午,中秋她都要给我们包很多各种味道的粽子,包好煮熟后,还一家一家给送去,每当过节,她都要做很多好吃的,让我们大家去品尝或给我们送来,这习惯一做就做了三十多年,从未间断过。

在我妈退休之前,每逢佳节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是我外婆、姑婆还有我妈的一些亲朋好友,他们每家每户纷纷的给我们家送这送那,每次我家的大框里都装得满满的像粽子、清明粿之类的食品。这在当时我们国家物质条件相当匮乏的六、七十年代,是多么富裕和幸福的一件事啊!后来我妈退休了,就不让我外婆他们给送了,因为我外婆和姑婆他们自己的子女也很多,每次要做很多,这活是非常繁琐和幸苦的,我妈就自己学着做,这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今年的端午节,我准备自己包粽子,一大早,我就来到菜场,菜场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有的拿着袋子来买菜,有的已经买好中意的物品,装得满满的,心满意足地往家赶。有的吆喝着:“自家种的青菜,大家来看看,嫩嫩的,水灵灵的,很好吃。”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我也不例外,挑挑这,看看那,称了一大块新鲜的三层肉,挑了一大捆刚摘下绿葱葱清香的箬竹叶,买了10斤左右的糯米,准备回家大干一场。

买完了包粽子所需的一切材料后,我迫不及待地往家赶,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先称出五斤糯米用清水浸泡,再把猪肉切成5公分长、2公分宽,1公分厚的'条状形,然后用盐、酱油、酒、糖等调料搅拌均匀酱泡。我也不知道糯米需要浸泡多久,因为平时,我妈在做这些事情时,我认为是很麻烦的事,以后自己也不会去做,所以就没有很好的去观察,也没认真去学习,这次要包粽子,我也没告诉我妈。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很无聊的,在这等待的过程中,我把包粽子的箬竹叶用清水洗净,就去做其他事情。到了晚上七点左右,我看看这糯米被清水浸泡的圆鼓鼓的,颜色也由米白成了雪白了,估计差不多了,就把盐、酱油、白酒、等一些佐料拌匀,然后就拿起粽叶包裹起粽子来,刚开始几个形状包的不太理想,但还是把它们煮了先尝尝味道咋样,不然我这些原料会全报废的,那该多可惜啊!等煮完一尝,还可以,就是米饭稍微偏淡一点,于是,我就在糯米里加了点咸淡。接着我又继续包起粽子来,大约干了两小时,就全部做完,一数有33个。我分成三锅给它煮熟,自己先美美的吃了2个,觉得不比超市里那些卖十几块钱一个名牌的差。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用袋子装了10个粽子,步行走了40分钟,来到了我弟弟居住的南滨花园,准备在他们吃早饭前赶到,让他们分享一下我的劳动成果,品尝一下我的处女作。结果,我妈也在头天晚上包了很多各种口味的粽子,还准备给我送一些来。不过他们看了我包的粽子,品尝后,都认为还可以的。后来,我把剩下的那些全部都送给了我其他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致都认为形、色、味、香俱全,感觉不错。

过了一天,我把剩余的五斤糯米,用同样的方法也包了30个粽子。从这件包粽子的事,得出一个道理,你看看难的事情,不一定就难,只要自己认真用心的去做,就不会感觉繁琐,有时也会觉得挺快乐的,很有成就感,给人增加无穷的乐趣和信心。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早晨,只听到外公追不及待地对正在赖床的我喊:“小懒虫,起床啦!今天下雨,也没法出去玩,正好家里还有几片粽叶,我们就来包粽子吧!”我一听可以吃到自己最要吃的粽子,便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吃过早饭,我们便开始着手包粽子。外公耐心地说:“首先我们要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放入糯米,然后放入你喜欢的红豆馅,再放上一层糯米,最后。。。。。。”我开始手忙脚乱地做:巻漏斗、放糯米、放馅、绑粽子。可是前面的步骤轻而易举地就做好了,但绑粽子却让我很费脑子。是从上往下还是从下往上?是扎紧好还是扎得松一点好?一串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子,我去问外公。

外公一边娴熟地包着粽子,一边回答我:“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扎得紧一些,否则煮好后的粽子松松散散的不好吃!”我按外公的方法仔细地绕着手里的棉线。果然,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这下我更来劲了,一口气包了十个。啊,我懂得了一个小秘诀:只要坚持,任何困难都会被踩在脚下。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那自己包的香喷喷的粽子,心里像吃了一样甜。

第一次包粽子作文

我只会吃粽子,但不会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我看见奶奶正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我好奇地问:“您在干什么?”奶奶笑着说:“我在包粽子。”我兴奋地说:“哇!我最喜欢吃粽子啦!”奶奶依旧笑着说:“过一会你就可以吃了。”说完,又继续包起来。我看了有半分钟,突然乞求地对奶奶说:“您让我包一下粽子吧。”奶奶经不住我的央求,只好让我试一试。

我先挑选好粽叶,放在水里洗干净,哇!真像一条条腰带。再把米也洗干净,放在盆里,然后把粽叶一折,就像“漏斗”一样。奶奶突然对我说:“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漏斗时,手要握实,不然,就不结实。”我听了之后牢牢地记在心里。我小心翼翼地尝试着。

不过还是有偏差:米填少了,粽叶破了无法包。我不气馁,有做了一个,我觉得还是不行:米填多了,丝线扎不住。终于,第三个包成了,一个粽子变成了一个小星星。不过和奶奶包的放在一起,我的还只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做的更好,我又做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漂亮,我高兴极了。

最后,我把粽子交给了奶奶,奶奶把一个个像小星星的粽子倒在了锅里,它们像一群小鸡奔向窝里。闻着粽叶的香味,我口水直流。奶奶看见了:“看你这个样子,真是一只小馋猫。”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我和妈妈也准备在家里包粽子。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集市上,挑选粽子叶,经过仔细挑选,我们买的是一种又宽又长的叶子,因为对于我们新手来说,这种叶子毋庸质疑是最好包的。

回到家里,我们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准备好,有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豆沙,还有洗干净的粽子叶。

妈妈先给我做了几个示范,轻松几下就包好了,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我很有信心。

终于该我大显身手了,可是叶子好像不听我的话,怎么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满头大汗,妈妈看我急得不成样子,就帮我把叶子卷成漏斗形,我拿着大勺子,把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叶里,妈妈告诉我,用粽子叶上端的叶子紧紧的盖住这个“漏斗”,多出来的叶子,要两边一折、再一扭,就把这个“漏斗”完全封闭了,咦!有点像粽子了,最后,还要用绳子把这个粽子进行“五花大绑”,防止它“漏馅”!

经过我这“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起来有点像包子!

包了几个以后,我慢慢的熟练了,粽子的样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我好佩服我自己啊!

虽然我做的“包子”形状不好看,但因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感觉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