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端午节(实用17篇)

小编: 梦幻泡

优秀作文触动了读者的内心,引发了共鸣,让读者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小编特意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我家的端午节日记

每年一次的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开始包粽子。

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见奶奶和爷爷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放在桌子上了。我赶紧洗了把脸,就叫爸爸、妈妈一起起床吃粽子。

爸爸妈妈很快来到桌子旁,我们一家一边吃,一边谈论粽子。我对爸爸说:“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形状呢?”爸爸没有回答,随口说起了粽子的来历:“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许多爱国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

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愤怒,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投到江里,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爸爸说完了。我说:“屈原好样的!奶奶,粽子怎么包呢?”奶奶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的糯米和鲜红和大枣,如果不包大枣,也可以包肉啊、红豆啊、蜜枣啊等。”

啊!端午节不仅让人忘不了,还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每个地方过端午节的时候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在你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家的端午节。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人五点就起床,按照习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双手捧起晶莹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时间我觉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读书时还觉得眼睛特别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学后,我撒开腿就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闻到粽子香,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先给爸爸妈妈一人解了一个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给我自己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饭桌上,我们一家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完饭,妈妈给我耳朵上抹了雄黄酒,给我嘴上摸了唇膏,给我手腕上戴了红线绳,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样香,就让我到学校去学习。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端午节的风俗有很多,比如包粽子、插艾叶等。我家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的其中之一,当然是包粽子呀!

妈妈说过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比如:粽叶、糯米、葡萄干、蜜枣、丝线,准备好了之后,可别忘记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变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问:“我不会包那怎么办呀?”别着急我来做个示范,妈妈回答说。说完妈妈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入卷好了的粽叶里,接着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绳就可以了。

嘿嘿!接下来,就由本大师来包个粽子给你们瞧瞧吧!我匆匆忙忙地拿来一片粽叶,可是怎么也包不成漏斗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漏斗型,我抓了一大把糯米往里塞,又拿来了葡萄干往里放……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我家的端午节就是这样过的,你们家呢!

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买来了艾草。只见艾草比水芹菜长出一大截,上边还有一些艾叶。第二天中午,我就看见爷爷把艾草插在窗户上和门上。这种艾草可以防止蚊虫侵入,和蚊香片的用处一样,不过还比蚊香片更美观,更环保。这时我家真是香满堂。有艾草的香味,丁老师发的香荷包的香味,我爷爷煮的粽子的香味,还有一种别人家没有的香味,就是我家栀子花的香。这种花雪白雪白的,向四处展开,有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就连花骨朵都有一股清香。

吃中午饭了,“哇!”我开心地大叫。只见桌上有牛肉、鸡翅、肉圆……我一口气也不喘地吃呀吃。粽子终于登场了,这粽子是我小姑包的。粽叶是绿色的,还有一点被煮黄的样子。我家的粽子很与众不同,是粽叶包的,但是没有用线捆,直接弄一个孔,再用第二片叶子的尖尾插好,就是用粽叶打了一个结。我妈妈说:“明年端午我一定要学会这个本事。”粽子里裹着糯米、红豆、花生、蜜枣,又香又粘又甜,吃上去别有一番风味。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又称娃娃节。中午吃完饭,我泡了一个艾水澡。我觉得非常舒服,浑身上下都显得雪白雪白的。洗完澡,妈妈给我穿上了她买的新衣服,别提我有多开心了。妈妈又给我戴上了一个老虎形状的香囊,这是妈妈亲手做的,上面有好几朵开放的小花,还有几只小鸟在枝头歌唱。老虎胡子和尾巴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妈妈还给我的手腕和脚腕上扣上了五彩的绒线,它们像五条蛟龙保护着我。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在端午节的这天,早上妈妈叫我早早的起床了,说让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很高兴的答应了。我在厨房里看到了菠萝,就问妈妈,妈妈我可以把菠萝包在粽子里吗?妈妈回答说当然可以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卷成圆圆的筒形状,放上糯米、红枣、菠萝,然后用竹叶包起来,用线缠上去。一个可爱又好吃的粽子就完全包好了,妈妈开始煮粽子。

开饭了,我们一家人吃着自己包的粽子,高兴极了!

中午,二姑妈来到我家,请我和姐姐一起去吃了肯德基、冰激凌、还有薯条可乐等等。这个端午节过得真高兴啊!

我喜欢这个端午节,我希望每天都过这个端午节。

我家的端午节

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妈妈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细细的线把粽叶困住,一个不大不小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要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

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雪白雪白的大蒜,肉红色的鸡蛋,碧绿的小三角形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香气扑鼻。

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装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

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雾茫茫的田野,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特别安静,你无意看一看,也许就看见邻家来挖草的孩子。相互一笑,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碧绿的青草上,露珠还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风俗习惯,那么,在你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家的端午节。

作文。

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今天我家的风俗就是传统的北方特点,我妈妈今天给我们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妈妈都在我家包粽子。见姥姥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个漏斗形的,然后就把糯米放到了里面,一叠,用细线一裹,就扔进了锅里。我也蠢蠢欲动,想试试怎么包粽子。我也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的,卷成一个漏斗形。我把米放进去,可是,我放进去的米一会儿就漏光了。姥姥说:”楠楠啊,你都没有把粽叶卷好就把糯米放了进去,你不漏光谁漏光啊?”我一看妈妈,真的,下面一点都没有缝隙,再一看我的,一个小洞。怪不得咧!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终于没有了缝隙。我终于自己做了一个粽子,吃起来一定很香!

妈妈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没有了胃口。蒜那么辣,怎么可能一口气吃下去一个蒜呢?姥姥、爸爸、妈妈、姥爷,甚至我那可爱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么香。我尝试性的拿起一个,小心翼翼的剥开,放进嘴里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还有一丝辣味。真好吃!我吃了一个又一个,总是吃不腻,真好!

姥姥往笑笑受伤挂香包,一会儿也给我做了一个。姥姥说:“你必须戴完今天,不然就不吉利了。”我顺从的点了点头,说:“遵命!”姥姥和大家都笑了。

我家的端午节端午节快到了,每家每户都要插艾草、吃粽子,好像就连空气里都充满了粽叶的香味,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家端午节特别温馨,快来跟我看一看吧!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我的床头,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我慢慢的睁开双眼,“起床喽”我边喊边伸了个赖腰。

“咦!什么味道”,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像是从厨房飘过来的,肯定是奶奶在煮粽子,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兴冲冲的冲进厨房。揭开锅盖一看,“哇”看着这翠绿的叶子,这嫩嫩的粽子,真诱惑人,让人着迷。我的口水已经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看你急的,还没熟呢?”奶奶说。“哦!知道了!”我赶忙盖上锅盖。“唉!”那只好等着了。干脆先到我们家的“花园”玩一会吧!这时怎么回事,我家的这些花花草草一个个都昂着头,那兴高采烈的样子,难道他们也知道今天是端午节,也闻到了粽子的香味,也想吃粽子?时间过的可真慢,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爷爷做了一桌子的菜,闻闻,好香啊!“主角上场喽”爸爸把粽子端了上来。这味道太特别,太清香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端午节。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家都会包粽子。先用水把大米淘好,就开始蒸大米,蒸好大米以后,把粽叶洗干净,就开始包了。有蜜枣的、豆沙的、小米的。粽子的形状更奇特了,为三角体,粽皮为深绿色,像一块块绿宝石在闪闪发光。在我的期待中,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出锅后的粽子颜色像翡翠一样,馋的我直流口水。粽子用料不同,味道各异,大米的有馒头的味道,黑米的有巧克力味,糯米的有牛奶的味道,味道相当好。

除了包粽子,姥姥还会给我和妹妹每人绣一个香包,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以外,还有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有驱蚊作用。

我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买来了艾草。只见艾草比水芹菜长出一大截,上边还有一些艾叶。第二天中午,我就看见爷爷把艾草插在窗户上和门上。这种艾草可以防止蚊虫侵入,和蚊香片的用处一样,不过还比蚊香片更美观,更环保。这时我家真是香满堂。有艾草的香味,丁老师发的香荷包的香味,我爷爷煮的粽子的香味,还有一种别人家没有的香味,就是我家栀子花的香。这种花雪白雪白的,向四处展开,有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就连花骨朵都有一股清香。

吃中午饭了,“哇!”我开心地大叫。只见桌上有牛肉、鸡翅、肉圆……我一口气也不喘地吃呀吃。粽子终于登场了,这粽子是我小姑包的。粽叶是绿色的,还有一点被煮黄的样子。我家的粽子很与众不同,是粽叶包的,但是没有用线捆,直接弄一个孔,再用第二片叶子的尖尾插好,就是用粽叶打了一个结。我妈妈说:“明年端午我一定要学会这个本事。”粽子里裹着糯米、红豆、花生、蜜枣,又香又粘又甜,吃上去别有一番风味。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又称娃娃节。中午吃完饭,我泡了一个艾水澡。我觉得非常舒服,浑身上下都显得雪白雪白的。洗完澡,妈妈给我穿上了她买的新衣服,别提我有多开心了。妈妈又给我戴上了一个老虎形状的香囊,这是妈妈亲手做的,上面有好几朵开放的小花,还有几只小鸟在枝头歌唱。老虎胡子和尾巴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妈妈还给我的手腕和脚腕上扣上了五彩的绒线,它们像五条蛟龙保护着我。

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我家过端午节作文

粽子的外形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你能说出它包含这几个角、几道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粽子的颜色也很诱人,他有翠绿的粽叶包裹着。煮熟以后,颜色变深了,剥开墨绿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米团里镶嵌着深红的玛瑙枣。红、白、绿三色互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极了,咬一口馅儿,甜而不腻,黏而爽口。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的滋补品。

在一个非常热闹的端午节,大人们都在厨房里忙碌地包粽子。她们似乎个个都很熟练。我找了个空位子挤了进去,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包粽子,尝一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是什么味道。”妈妈高兴地说:“好呀!好呀!”我照着妈妈的手势摆好,妈妈怎么动我也怎么动。当时,我笨手笨脚的,根本跟不上妈妈。终于,该绑绳子了。我拿着一根绳子,想去绑的时候,粽子总是不听我的使唤。一会跳到那,一会有蹦到这。我见妈妈这么轻轻松松地就绑好了绳子。就让妈妈帮助我一下。粽子在妈妈的手里一动不动,妈妈的手好像一个柔软的睡枕,粽子很快就呼呼大睡了。等我把绳子绑好的时候,我心里乐开了花。经过完成第一只粽子后,我有了足够的经验。可以赶得上妈妈的速度了。几个包完后,我想给粽子换换照形。我用心地包着,一个比一个有趣。终于盼到煮的时候,妈妈把粽子一下子全部倒进了锅里。半个小时后,我们的劳动成果终于亮相了。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我们亲口尝着自己包的粽子,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像是融入了我们的心里。啊!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这时,我才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

陈老师曾经答应教我们包粽子,今天陈老师终于通知我们去她家包粽子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陈老师家。陈老师要求我们先做半小时作业再包粽子,我们只好服从“命令”了。漫长的半小时终于过去了,这时我们几个同学都兴奋得想大显身手。

陈老师从厨房端出了米、粽叶、麻绳,我们几个同学立刻围在桌子旁抓起麻绳、粽叶摆弄开来。陈老师对我们说别急,先认真看她包,看完后我们再包也来得及。陈老师可真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见陈老师先拿起两片又宽又长的粽叶,熟练地卷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几勺米,装进了“喇叭”里,然后右手抓住粽叶放在左手拍几下,陈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为了让米实一点,粽子会更好吃点。最后再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绳一系,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

现在轮到我们了,我想原来包粽子这么简单,就这么几步有什么难呢,我原以为很复杂呢。可是我包了半天要么包得是扁的,要么是圆的,总是包不成形,最后勉强包了一个粽子米粒还露在外面,其他同学也和我一样显得笨手笨脚。陈老师见了又教了一次,我们耐着性子再包了几遍,终于包得好点了。我们望着有棱有角的粽子很开心,虽然包得还不是很结实,但却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经过今天包粽子,我明白了:很多事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

我们家也不例外,只不过是我们家在过端午节前时妈妈早就包好了粽子所以在过端午节时我们家早就吃上了包好的粽子。

首先,我们准备好:五花肉、糯米、酱油和粽叶。做法:猪肉切成5公分条,用酱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过肉的酱汁加盐拌匀,停置10分钟后再拌到均匀为止;粽叶2张背背相对,由叶蒂1/4处折成一直角匙状,取约2匙米铺在叶匙内,肉条直放其中,再铺2匙米盖满肉条,托叶匙的手要保持开头,配合另一手的动作;将粽叶剩余部分由米末处折盖上去在折处把两边的角折好。粽身由托叶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将盖叶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绳将折叶处绕紧扎好,再绕扎整个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在锅中,放入冷水用火滚后改用中小火续煮30分钟,熄火焖15分钟。

45分钟过后,香喷喷的粽子就好了。

我家的端午节日记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是我国很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而建立的。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想主张富国强兵,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但受到奸臣陷害,被楚怀王流放。

最后秦国吞并了楚国,屈原很悲愤,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就投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自尽的那天立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风俗有:划龙舟、包粽子;用雄黄酒在头上画王字可以驱毒还可以镇邪;端午节还可以戴上长命缕,长命缕可戴在小孩的脖子上,小孩的手臂上,还可以挂在床和摇篮上,长命缕可以避灾难、除病、保佑健康和长命百岁。

我们家过端午节会回老家,和家人一起看划龙舟,为自己村的龙舟加油,那里的气氛很热烈,有划水声、打鼓声、呐喊声关键就在最后看哪一组胜利,得冠军的组会感到很光荣。

吃端午饭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坐在一起吃,一边吃一边说,说的当然都是划龙舟的趣事。粽子是我最喜欢吃的一样食物,最近妈妈每天都给我煮粽子吃,粽子里面有糯米、豆子、肥猪肉和蛋黄,外面包的是蕉叶。

粽子有甜味,有咸味,也有无味,我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糯米,咸咸的,粘糊糊的,还混合着一种独特的蕉叶的味道,真好吃!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妈妈说今年要包豆沙粽子,我高兴地在一旁拍手叫好。

妈妈先把粽叶放到锅里煮10分钟,做好豆沙。我负责把糯米和枣分别泡到水里。一切准备妥当,妈妈开始给我做示范。她先将粽叶卷成圆锥形,将泡好的糯米、枣和豆沙一起放进去,再把粽叶卷好,并用线绕好系紧,这样粽子就包好了。我照猫画虎,可总也包不好,我没有气馁,继续努力,终于包好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心里可开心了。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大家都会吃粽子呢?”妈妈回答:“这是因为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楚国诗人。他们国家的君王不听他的劝告,与秦国结成盟友,最终被秦国人所杀害。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要灭亡,就跳入汨罗江以死明志。人们为了不让水中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将粽子投入江中。从此,这一天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我听着妈妈讲述历史故事,不知不觉中已“消灭”了三个粽子。

我家的端午节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上7点就起了床因为我猜到今天一定会有好吃的粽子的。刚刚起床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立刻起了床刷牙洗脸。

我像一只豹子向粽子扑去,妈妈马上给我剥了一个,我一口气吃了三个。哈,我吃饱了。我高兴的说道。妈妈说:今天我们出去玩。哦,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出去玩了!

今天我来到了一个地方我爸爸个我讲起了端午节的来历: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爸爸给我讲完又带我出去玩了,时间过的真快啊!今年的端午节又过去了。我们一家高兴的回家了。

我喜欢端午节的粽子,我也喜欢端午节的来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端午节!

我家乡端午节作文

不知不觉,离开家乡近八年了。

又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让我想起童年时在家乡那个可与春节相比的端午节。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过那里,称她是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小山城之一(另一个是沈从文的老家湖南凤凰)。

家乡的人十分看重端午节,在节日即将来临时,人们就上山去割艾草,也会把家里清扫一遍。五月初,这个小山城就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艾草味了。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艾草,家里的角落也都要喷上雄黄酒。每当这时,我就跟在奶奶后面,看她端着一只漂着一层雄黄的海碗,嘴里嘬满一口,然后一下一下地喷向老屋的每个角落。

我很好奇,追着问:“奶奶,为什么要喷雄黄?”奶奶便会神秘地左顾右盼,然后悄悄地摆摆手,说:“小孩子家,莫问!”

我又偷偷地跑去问妈妈,她说:“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听到,若是它听见了,不就驱不了它了吗?”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于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黄酒,学着奶奶的样子,往床头喷一喷。我想,以后我就再也不会做噩梦了。那雄黄酒的味道可真不好闻,不过一想到已经把“邪”给驱赶了,我就扬扬得意起来。

端午节,也同样是孩子们期盼的节日。

端午节一到,我从幼儿园回家,一进屋,就会看见厨房桌台上摆着一大锅煮好的艾草汤(其中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的草根、树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午饭后。妈妈就会用这艾草汤水给我洗澡,洗完后,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里也透着艾草的气息呢。接着,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鸡”挂在我的脖子上,“公鸡”的尾巴上翘着几根长长的染红的鸡毛,下面是用艾草织成的装红蛋的袋子,我便欢欢喜喜地上幼儿园去了。

这可是我扬眉吐气的日子!平时在幼儿园,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这一天却不一样,我挂着“小公鸡”把头仰得高高地,两只手背在后面,得意扬扬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因为我家的“公鸡”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学回家后,我就可以向长辈们讨红蛋了。我一边唱着“鸡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来看鸡仔,鸡仔出来拗桃花,桃花开,李花开,开到婆婆心里花花开……”,一边向奶奶、外婆要红蛋(红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后把红蛋放到艾草袋里。

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两个妈妈+一个生母,一个养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几个红蛋。挂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时候我就想:哈哈,家里亲戚多,真是好啊!

哦,家乡的端午节!此时,我在广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洋洋,快来,吃粽子啦!”奶奶呵呵地端来刚从锅里拾上来的粽子。“噢!”我应声而出,赶忙问:“奶奶,哪个是我包的?”其实,不用奶奶指点,我一眼就看出那个躺在粽子堆里的“四不象”。我如获珍宝般轻轻地剥开粽子,白白的糯米包裹着红枣、花生、蜜枣,还有一小块儿肉馅,真是好看!这可是我的独创,各种馅混在一起。“看,我包得粽子!”我高兴地带着自己的作品,满屋子巡游展示。谁说我年纪小,不会包粽子的,有志者事竟成。来年过端午节,我会把粽子包得“三不象”。总有一天我包的粽子会和奶奶一模一样。

我刚品尝完自己的杰作,奶奶就来出了大红的丝线扣在了我的手腕上,又把彩色的丝线扣在我的脚踝上,说是“百脚神”。更有趣的是还往我的脖子上套了一个彩线编织的蛋兜,里面装着在粽子锅里煮熟的鸭蛋。哈哈,走起路来,胸前的蛋兜一晃一晃的,可好完了!

我问奶奶:“是不是端午节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要吃粽子,扣丝线,戴蛋兜呀?”奶奶笑咪咪地说:“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我们家乡扬州,过端午节的时候大人们还会喝雄黄酒,赛龙舟等,其他的地方有的菖蒲、艾草,佩香囊,比武,击球……”

哦,原来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我喜欢我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走在路上我问妈妈:“‘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端午’的‘端’是开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秦国包围后,写了《怀沙》这首诗,跳入汨罗江,自杀而亡。南方人这时候还会赛龙舟呢!”

一进大姨家,香喷喷的粽子味迎面扑来。“啊,真香!”我大叫一声,吓他们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绿色“粽子衣”的粽子,脱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还有一个红“嘴巴”。粽子一端上来,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大姨夫咬了一口,满嘴长了许多白“胡子”。我们哈哈大笑。大姨夫却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唇,说:“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们在一片欢笑中,都吃了粽子,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我喜欢过端午节,因为可以吃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跟大家一起玩真的很高兴。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昨夜子规声啼催,今朝汨罗带泪归。

《离骚》一曲哀民生,谁人诵之不含悲。

屈原,这位本欲厉治革新的伟大诗人,因小人谄害,终未被重用,且横遭流放,眼见国破民苦而无力回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罗江。

"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民的流离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怀着满腔的报国志而无法施展,他的苦闷可以想见,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选择。

人民为纪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赛龙舟,有了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伟大的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是的历史反思。

我家过端午节作文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热闹非凡的春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晌午到了,奶奶煮了一大锅粽子,当掀开锅盖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粽香,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倒三角形的粽子,自言自语道:这个一定是红枣豆沙味的。我边吹气边剥开它一层一层的绿衣裳,哇!哇!哇!天啊,一个雪白的.饭团上镶嵌着几颗油亮亮的红宝石的红枣豆沙粽便呈现在我眼前,我撒上点点白糖,咬了一大口,又黏又甜,又鲜又香。吃了一个红枣粽后,我还没有解馋,我又拿了一颗蛋黄粽,掰开白白的饭团,露出了里面黄橙橙的蛋汁,蛋汁顺着糯米团子慢慢地流下来,像一条金色的小河缓缓流过,我迫不及待的想品尝它的美味,一口接着一口地吃了起来,直到小肚子鼓鼓的。

吃过午饭,爸爸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的忠臣,后来他受到奸臣的陷害被迫流放,他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就跳进了汨罗江里,楚国的老百姓怕江里的大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了很多米饭、肉等食物给鱼儿吃,后来人们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

吃过晚饭,是我们家过端午节的重头戏,奶奶又给我们分配任务了。爸爸负责把艾草、菖蒲、蒜头用草绳绑好挂门上,妈妈用雄黄酒洒在房间的角落和门口,奶奶负责用黄烟把每间屋子都熏一遍,全家人都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奶奶还说每年这个节日都需要做这些事情,这样可以驱邪避灾,赶走蛇虫,保佑住宅安宁。奶奶说我小,就让我站在门口看他们做,希望我长大以后,自己可以学着做,把我们家的传统传承下去,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奶奶,也觉得奶奶说得对。

我家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听长辈们说:过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在我们这里端午各家各户门上都要贴纸鸡、纸符、挂艾草。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而最令我高兴的是,奶奶给我做了个特别的头饰。

它先是用红、绿、黄、紫、橙五种颜色的纸剪成椭圆状。再叠在一起,并且是一层比一层短。然后用线缠成山丹丹花样。更好看的是奶奶又用彩纸给我粘了个粽子。外面是用一条一条的,五颜六色的纸像编筐子一样编成的袋子。里面装上江米,最后弄一个花边封上口。巧妙地用一根线把花和粽子系在一个发夹上,还要挂上艾草。这样一个玲珑可爱的头饰做好了。奶奶说:“戴上它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上我看起点缀装饰作用。

我戴着它在镜子前照来照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左瞧瞧右看看,别提心里多美了!比吃了粽子还要甜。

即使过完节,我也会把它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头饰,里面更包含着奶奶对我的心意,厚爱,也倾注着奶奶的.心血。我想:这将是我过的最难忘的一个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