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热门18篇)

小编: 书香墨

写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作文短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城关五小五年级杨阳。

圆明园落在北京西北郊海淀区东部,与颐和园比邻,它始建于17,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倾尽财力和智慧,精心创造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10月18日,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毁罪证,便放火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阴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座园林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都葬身火海,成为历史世界史上罕见的暴行。

哪一个中国人不想看看万园之园――圆明园,欣赏那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罕见的.奇珍异宝......然而这一切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这石柱上刻满了当时中国所受到的耻辱,这散落的石柱就是一块块警示牌,不停地警告着人们勿忘历史。

侵略者为什么敢在圆明园内肆意妄为呢?都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侵略者才敢如此嚣张,当时圆明园被毁时,慈禧太后带着咸丰皇帝却逃跑了,他们的懦弱才使中华民族受尽屈辱。

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他们内心贪婪,行为野蛮,不但掠夺珍贵文物,还竟放火烧毁圆明园,致使璀璨的文明毁于一旦,令人无比气愤!

每个中华人民都要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用血与泪换来的教训!一个贫穷、弱小、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凌辱、被侵略的地位。只有万众一心,使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非常的美丽,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壮观。但在1860年的时候,英、法联军让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灰烬。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竟然当场拍卖文物!一个青铜铁器3英镑卖掉了!一副图画则1英镑卖掉了!这……简直就是中国人的耻辱!!!一代名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

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我现在要刻苦学习科学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空高高飘扬。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不可估量、损失、组成、象征、杭州、建筑、宏伟、博物馆、凡是、统统、销毁、罪证、瑰宝、精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教学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引导学生依据文中语句展开想象,理解体会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导入新课。

大家在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大都游览过颐和园。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园林,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比颐和园还要气派辉煌,可是现在怎样了呢?(点击演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图片)现在,圆明园已经毁灭,成了一片废墟(在板书“圆明园”三字后加“的毁灭”,将课题补充完整。)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说什么?(指名说)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3.你们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哪一段让你心酸,愤恨,哪一段让你自豪?

4.学生读有关段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先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接着介绍当年的圆明园是怎样的,最后讲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第二课时

一、走进圆明园

1.课前,老师已经请大家读了文章《圆明园的毁灭》和《雨果致巴特莱的信》,还请大家去搜集大量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那么,你看到圆明园这三个字,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简单说一说。

2.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齐读这句话。(出示第一段)

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1.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可以说: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2.昔日的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选择这篇文章中的句子,结合自己查到的资料说一说。

3.学生交流。

4.圆明园中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可以浓缩为一个词——文化,而且是价值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人,齐读:圆明园的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损失

1.遗憾的是,这么一件无与伦比的杰作,这么一座恍若天宫的人间奇迹,我们却无缘得见。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请看图片(出示五幅废墟图)——只是这样一座座废墟。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00多年。这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原来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楼阁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和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没有了,还有那不计其数的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凡是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都没有了。只留下一根根残留的石柱在呜咽,讲述着这一段屈辱的历史。

3.英法联军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选择文章和资料中的句子说说。

4.放录像,想象整整三天会烧掉什么。

5.面对英法联军肆无忌惮的抢劫,令人发指的强盗行为,当时掌握国家命运的清政府、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守卫北京城的士兵是怎么做的呢?查到资料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6.当我们思维的角度停留在一个方面时,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资料交流只是让我们正视了一下历史。当熊熊大火疯狂吞噬着圆明园时,我们的政府腐败得只想委曲求全,我们的皇帝无能得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保性命,我们的少数大臣、军阀甚至充当了毁灭圆明园的帮凶,而勇敢的士兵、普通的百姓却手执大刀长矛,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洋枪洋炮。

8.是愤怒,是泪水,是叹息,是奋发,是立志……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圆明园被毁灭的日子——1860年10月6日。

四、小结

圆明园本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海淀区,始建于1709年。这一年,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的第四子胤祯,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后胤祯即位,即为雍正皇帝,便将圆明园大规模扩建。到乾隆皇帝时,又在其东郊和东南郊增建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为万春园)。其后的嘉庆、道光、咸丰皇帝也都不惜代价,对圆明园进行扩充营造,1744年基本建成,比颐和园还大850亩,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10多公里。园林景观100多处,宫殿楼阁140余所,桥廊、水榭、亭台难以计数,且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是集中华文化艺术精粹的博物馆。它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壮观的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额尔金父子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加拿大总督,1860年10月,英法联烧圆明园的罪魁之一。老额尔金曾任外交官员,参加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的罪恶活动,并掠走该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像)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没错,作者说的对,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甚至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有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的。圆明园周围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着它。圆明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所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有一写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所建造,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这些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也有许多奇珍异宝。

1860年10月里的一天英法联军的铁蹄踏进了北京城的西北郊。他们这些猪狗不如的禽兽闯进园内,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他们为了销毁罪证,还放火烧掉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便化为灰烬。

如今的圆明园已被侵略者的罪恶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些,我就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理解: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是谁让这座闻名世界的宏伟建筑毁于一旦。

2、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准备好课件。

1、课前,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把学生引进激昂悲愤的情绪中。

2、看着圆明园被烈火焚烧的场面,听着圆明园的建筑倾倒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记得那三句话吗?(出示三句话,朗读句子。)。

4、今天的学习,你想问什么或想知道什么?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瑰宝”“精华”下加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你懂吗?——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4)是谁毁灭了圆明园?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结合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自学课文,有困难,前后左右可以商量商量。

2、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布局精妙。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1)引读,边读边加点“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许多小园、众星拱月。”

(2)谁能结合这幅图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众星拱月”?

(3)圆明园的设计真可谓是匠心独运。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2、建筑风格炯异。

a:“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1)说体会。(殿堂的华丽、楼阁的精巧、买卖街的热闹、村野的幽静)。

(2)想看看这些雄伟、精致、典雅的建筑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什么体会,可以让学生看了以后再说。)。

(3)谁想来读读这段优美的文字。

(4)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b:“园中许多建筑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1)园中的建筑是根据什么来的?

(引导学生归纳:仿照各地名胜,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依据外国建筑。)。

(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先示范一下。我仿佛看到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如镜子般平静,一轮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湖面,多迷人的景色呀!)。

(3)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真实的画面。

3、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圆明园的建筑艺术?(风格炯异、各种各样……)。

4、引读“漫步园内……境界里。”

(1)你们注意到这几个词了吗?(在“漫步、漫游、饱览、流连、幻想”这些词下面加点)说说你对这几个词的理解和体会。

(2)是呀,圆明园的建筑真是包罗万象、风格炯异,怎能不让我们留恋忘返呢?

(3)女同学、男同学比赛读。

5、小结:圆明园布局精妙、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1、说体会。

2、想不想开开眼界,目睹一下这些奇珍异宝?

3、怎么样,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呀!

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这段话吧!

4、读、评、议“1860年……毁掉”。

(在重点词下加点,说说感受。侵略者的贪婪、霸道、野蛮)。

5、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疯狂地抢掠,实在抢不走的就毁,毁不掉的就烧,无情的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我们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是谁毁了它。

(英法联军,清政府)。

6、小结:是啊,国弱被人欺,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说说感受。

3、圆明园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如果你现在站在这个残垣断壁旁边,你想说什么呢?

如今,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你觉得要重建圆明园吗?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你们好,我叫xxx,来自xxxx小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勿忘国耻。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教材。(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根据本组教材的内容、主题,结合着五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特点及其心理特征,参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用词:认识,会写,学会,理解,培养什么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懂得,领会……):

4、把阅读、情感和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情,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感。

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根据本组课文的主题和本课的学习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所以,我把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离现在学生生活的年代已久远,所以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下面我从教法上谈谈如何实施目标。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情况,我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初步的认知,产生学习课文的愿望,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圆明园昔日的壮观已成为历史,单单对语言文字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利用图片、小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课文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在教学中就必须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因此,我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作批注,学生从课文中初步获取知识,发现自己的学习难点,使学生在课堂上用心地有的放矢地学习、探索,最终找到答案。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桌或邻桌的学生配对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来也很上心。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读是阅读中最主要的,让学生读通、读懂,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难点内容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集体讨论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同时互相交流能使学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识。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将本课分为五个环节进行。

这里我准备了《圆明园的毁灭》电影片段,指导观看,导入:1、板书课题;2、设问:看完电影片段,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然后鼓励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提示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边读边画,边读边作批注。

这样的导入,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有的放矢,直奔课文的情感预设点。

在这一环节,我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把不懂的生字词,不懂的语句标记出来,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且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文段摘抄下来。读后,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包括生字词、句子等),并且可以与同桌、邻桌结伴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主要是辅导学困生学习生字词,对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正与指正。最后,教师投示生字、新词,检验学习成果和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所得。

这个环节中,我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任务与索求,都能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包括认识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了解课文大意等知识点。这样,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第一课时完)。

学生学习完生字新词,基本掌握课文整体内容后,就可以进入本课教学的第三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品读交流,体悟情感。

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这部分。曾有一位名教师说过:“让学生在读书中做记号、写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有利于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所以,我投影图片,创设情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4自然段,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上批注,在笔记上摘抄下好词好句。

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我还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反复品读,感受圆明圆昔日的辉煌。这正好体现了“教是为学服务”的观点。

学习完“圆明园昔日辉煌”这部分,旋即引导:“可是,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有两个强盗放了一把大火,把它化成灰烬了。同学们,请你们学习最后一段,把他们的罪行找出来!”通过学生的品读最后一段,认识侵略者的野蛮途径,从“侵入、闯进、掠、毁、烧”等几个重点词语记住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然后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激励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前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的心中可以说是爱恨交织,心情难以平静,所以,在接下来的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教师激情引导: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面对这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话想说的?把你们此时此刻要说的话写下来。

2、学生交流,互相评价。

3、师生小结: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本课教学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氛围中结束。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教师激情引导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在写话中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达到意犹未尽的作用,再次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再现辉煌感受毁灭。

布局合理侵入北京。

建筑雄伟闯进园林。

收藏丰富放火烧毁。

爱恨。

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大家一定都听过北京的圆明园吧!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是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座皇家林园,被誉为“万园之园”,艺术价值极高。

可是,你知道吗?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都拿走了;拿不动的东西,就用大车和牲口来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圆明园防火。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我觉得英法联军很可恶,很令人讨厌。为了得到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入侵北京,闯进圆明园,把许多本属于我们国家的东西拿走,还放火销毁罪证,却不知道羞愧。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香港的拍卖。在拍卖会上,不是拍卖裹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吗?那些都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中的三个。我们国家出高价买回这些东西,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却让我们高价买回来,这都是可恶的英法联军的罪恶。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不能忘记屈辱的历史,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壮则国壮,我们要吧祖国变得更强大,不让别人欺负我们。

五年级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悲伤。我愤怒那无耻的英法联军;我悲伤那昏庸无能的清政府和懦弱的军民。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里面的文物应有尽有,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品,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我们要牢记过去的耻辱,为振兴中华而发愤读书!让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让我们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着名的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代的皇家花园。建于清康熙四八年,到清乾隆九年基本完成。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它的名字虽然叫圆明园,实际上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东、西南三面的许多小园所组成。园中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等名人书画,所以,它又是闻名中外的博物馆、艺术馆与皇家园林。它汇集了中国各地建筑精华,堪称“万园之园”

可惜好景不长。正因为这些的历史文物,就把侵略者的野心勾了起来。1860年10月6日,野蛮的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把圆明园内珍贵文物洗劫一空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直到我国人民这个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结晶,化为灰烬。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没有了!只留下一片废墟和几根残骸,在风中诉说着侵略者的罪恶。

我想作为中国人,都不该忘记这耻辱的一幕,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正因为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才使圆明园这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毁于一旦。所以,我们应该不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为地球”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历史上的遗憾。

当我听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个故事,心中就涌起一阵愤恨;当我在网上看到一张张被掠宝物的图片时,心如刀绞,分外心疼;当我知道清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强迫下先后签订了一千一百多条不平等的条约后,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园林,比北京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还要大许多。园中有民族建筑,西洋景观,还种植了许多奇花异草。它还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既有名人书画,又有青铜礼器。我多想穿越回去看看这“万园之园”啊!

英法联军是可恶的,但是清政府更是无能的!为什么我们打不过侵略者呢?是因为我们得武器比别人差几十倍!为什么武器会落后呢?因为清政府都把钱花在了吃、喝、玩、乐上了!

如果英法联军没那么可耻,清政府没那么无能就好了……。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课文第二十二课,课文加我们后来看的图片,我明白了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百年的耻辱,也是一次不可估量的损失。

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他们将圆明园能拿走的就拿走,能拉走的就拉走,拿不走的就摧毁掉,自己没有的也不让我国存留,最后把圆明园用大火烧掉,圆明园就这样变成了灰烬。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也称“夏宫”,就是这样的园林,也需要耀眼的宝物来装饰。

这一美丽的“夏宫”里也藏着许多奇珍异宝,就拿十二生肖铜头像来说,国家花了高价才拍卖回牛、虎、猴、猪,其它的要不是在个人手中,就是未出现,我想问为什么这些我国的国宝都在外国,还要花高价才能买回来,而且只是所有国宝的一小部分,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被他们拿了?还是被他们抢了?不,是当时我国没能力保护这些宝物,让可恶的强盗把它抢了,现在才买回来。这样的行为让我很难过,愤怒。

如今圆明园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成为了我们百年的耻辱,这一历史记录要我们知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买卖街”,让人流连忘返的中外风景名胜、田园风光——圆明园昔日的风采不复存在!

这都“归功于”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这帮强盗掠走圆明园中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为了毁灭罪证,一把火把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圆明园化为灰烬!

这帮可恶的强盗!

愤怒惋惜之余,不尽追问: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我们的国土上大发淫威、肆意掠夺呢?为什么中国人没能制止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的清朝政府太无能软弱,弱到任人宰割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摧毁。

后来的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日本侵占中国,都是因为中国太弱、太弱!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们要化愤怒惋惜为前进的力量,发奋读书,学好本领,长大后为祖国效劳,让我们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同学们,加油吧!

<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圆明园的毁灭》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别具匠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的优秀篇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教学准备:

1.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

2.文史不分家。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对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

1.以奥运为话题,通过谈话导入本课的学习。

3.毁灭意味着什么?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

2.用简洁的语言按一定顺序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体会情感,引导质疑。

1.齐读第一段,从文字中聆听作者心底的声音。

2.重点品析:不可估量,体会作者痛惜、愤怒的思想感情。

(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研读感悟,升华“爱”情。

1.读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借助文字你能看到什么,然后选择最吸引你的一处,抓住有关的句子或者是词语仔细品味,展开想象,一会儿我们把看到的和同学一起来交流。

2.学生自学并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第二自然段:

重点理解:众星拱月。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圆明园布局独特,规模宏大。

第三自然段。

1.重点体会“金碧辉煌”。抓住“有……也有……有……也有”体会作者用词之妙和园中各种景观应有尽有。

2.出示景观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园中各种建筑风格、景观精美迷人。

3.教师引读,帮助学生理清本段的层次,同时感受圆明园景观之丰富。

4.引导学生读好“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第四自然段:

1.过渡句:……不但……还……。

2.引导学生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圆明园内文物之多及年代悠久。

3.师: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将古今、南北、中西建筑之美和谐集于一身的,这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它已不存在了,它是被英法联军毁灭的,请看侵略者野蛮行径的一幕。

四、再现情境,激起“仇恨”。

1.放录像。

2.同学们,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读读最后一段,读中品味“凡是、统统、任意”等词。

3.思考: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五、表达情感,引发思考。

1.带着我们的情感再读第一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最近,在学校借阅的一本历史书上,了解到了中国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本文讲述了圆明园本是一个昔日辉煌的.天堂,可是受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掠夺。更可恶的是,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把圆明园烧成灰烬。圆明园这座艺术的精华,就化作了灰烬。

随后,在南京、天津签下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者们,我们不会再受到你们的欺辱了。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国家振兴起来了。我们过去所受到的国耻,会永远铭记在心!

上个星期四,老师让我们预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在预习时,我就愤怒不已。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圆的毁灭》这篇课文。学完后,我感触很深。

中国当时科技十分落后,不如其它一些国家富强,“落后就要挨打”。当时强大一些的国家就随意入侵我们的国土,划分我们的国土,十分放肆。他们像贪婪野蛮的强盗一样闯进圆明圆,抢夺奇珍异宝,任意破坏,为了毁灭罪证还放火烧了圆明圆,简直就是土匪。而且,当时清政府无能,中国老百姓思想十分落后,懦弱,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圆明圆化为乌有,不知道反击。当时中国有三亿多人,三亿多人的力量多大呀!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能挽救圆明圆。但他们没有这样想过,清政府也是任有英法联军抢夺珍宝,放火毁灭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圆的毁灭真是令人遗憾,它经历了150年的风风雨雨,却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化为灰烬,只给后人留下了些残垣断壁。无数本应在我们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的珍宝,竟摆在了外国人的博物馆里,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

我希望爱国的朋友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这样描述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当我读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解释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野风光的山乡村野”这两句话时,我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中国有这样一座建筑宏伟、富丽堂皇的艺术瑰宝。

但是,当我想到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昼夜不息,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就这样,我国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读到这时,那读骄傲和自豪已经飞散,而涌上心头的却是愤怒、遗憾、悲哀,我国这瑰宝就毁在两个强盗手中——法兰西、英吉利这两个不知羞耻,没有自尊心的强盗手里。

圆明园的毁灭虽然和这两个无耻的强盗有关,但还有一个人:当时的皇帝。他扔下所有和慈禧太后躲到避暑山庄。我愤怒清帝的昏庸无能和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悲哀我国这一园林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灰烬;我努力,我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圆明园重见天日,东山再起!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它叫《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有很多美丽的景物,有仿造别的`地方做的,有仿造诗情画意做的……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把圆明园里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实在运不动就随意破坏、毁掉。读后我感受到英法联军十分贪婪。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有时也会贪婪。我家买了一个九阳豆浆机。一天晚上,我们家做豆浆喝。我有一个姐姐在我们家住,我们留了一点豆浆给姐姐喝。我呆呆地望着那剩下的那些豆浆,留下了口水,我一次又一次地忍住了那天使般的诱惑,在我的眼里,那剩下的豆浆是美味的、可口的,像汉堡包、甜玉米、大龙虾、螃蟹……味道是那无法形容的。我终于禁不住那天使般的诱惑,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把一些豆浆倒在杯子里又快速地喝下。不料,居然被爸爸发现了,爸爸说:“豆浆没有了,可以再做,人的诚实要是没了,就挽不回来了。”从背包这句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不能太贪婪。

我感受到英法联军十分贪婪。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上个学期,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这悲惨的历史而震撼。当我读到英法联军在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中,任意破坏、销毁时,我心中万分憎恨;当在课外书上读到了时,我又为身为中国人的万般懦弱而悲愤:当英法联军侵入时,士兵们竟各个跪在城门前,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龚自珍的儿子龚橙还给英法联军带路而感到无比的羞耻。看到这里,我又是憎恨,又是愤怒,但我却无能为力,只能是万分惋惜。

时光的列车穿梭在1860年前,那时的圆明园是一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漫步圆明园内:这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这里有各类历史文物,如:十二生肖铜像,青铜礼器,名人书画……这里还有仿照各地名胜的景观,如:海宁的安莱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流连其间,仿佛让人置身在童话般的幻想境界中。

可这美好的一切以不复存在。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走进那个时代,当一名将军,领兵打仗,在战场上我决不临阵脱逃,我要和英法联军誓死拼搏。是可憎的英法联军,毁掉了圆明园辉煌的历史。为了圆明园的'存在,我决不懦弱,一定和敌人决一死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要与他们同归于尽。

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时间也不会倒流。我希望人人为祖国尽一份力,让圆明园的毁灭历史成为我们这代人的警钟,“只有民强,才有国富。”

“落后才会挨打”的历史,时刻提醒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换取祖国的锦绣的未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如果人人献出一份力,祖国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自从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那时候就这么任人欺负吗?难道那时候的清政府就这么腐败吗?这段历史成了中华民族的永久耻辱。

圆明园原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里面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里面的景物还有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竟然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里面还收藏着古时候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可是,以往那座美丽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已不复存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一看见圆明园,顿时眼花缭乱,开始了他们疯狂的抢掠,每个人装进口袋的都是稀世珍宝,他们把圆明园弄得一片狼籍,当他们离开圆明园时竟放火焚烧了这座由两代人民的汗水和心血建起的世界文化财产,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变成了一道残落的清魂。

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我现在要刻苦学习科学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空高高飘扬,永不垂下。

圆明园的毁灭五年级作文

自从读啦《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连绵起伏。我被课文中的圆明园给吸引住,它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还有许多小圆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圆明园有许多建筑都仿照各地的名声,古人诗人的诗情画意,即许多象征着风景的各种建筑建造的。读到这里,我仿佛看见啦圆明园的辉煌和壮大;我仿佛看见啦一座座建筑昂首挺胸地屹立在祖国的土地上;我仿佛看见啦多少人民在不断地修筑它;我仿佛看见这座东方的世界之窗——圆明园!

当我看到圆明园收藏着上至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时,我被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给震撼啦。在拍卖场上,某些名人书画和珍奇异宝可以拍卖到几千亿元。如此多无价之宝,它们该花啦无数银子买的吧!

然而,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侵入。园内很多东西被它们毁灭、破坏,甚至一把大火还把整个圆明园给烧毁。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在呐喊:“指导员,给我一支枪,让我把这群野兽给杀啦吧!”

圆明园被破坏得明目全非,想到这里,我十分气愤和难过。从现在在起,我要为振奋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发达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