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精选21篇)

小编: 纸韵

优秀作文是一枚钻石,经历过岁月的磨砺,在光芒的照耀下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作文示范,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杂交水稻援外与世界粮食安全”国际论坛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主办。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命运与共、和衷共济,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加强粮食安全和减贫领域合作,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建设没有饥饿贫困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在致辞中,王毅表示,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农业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既帮助中国实现粮食自给奇迹,也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政府持续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紧急粮援,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框架下援助资金最多、开展项目最多、派出专家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王毅指出,目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从供应、运输、贸易、储存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切实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包括莫桑比克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都受益于杂交水稻技术。”莫桑比克驻华大使古斯塔瓦在当日的论坛上表示,中国拥有资金、技术和经验,非洲则有肥沃的宜耕土地,基于双方各自的优势,中非可以携手巩固粮食安全。

论坛结束后,古斯塔瓦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莫桑比克依赖从国外进口小麦等谷物,因此,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对莫桑比克的粮食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该国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此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警告称,乌克兰冲突导致全球粮食安全局势迅速恶化,非洲部分地区和中东地区受到的影响尤其巨大,数亿人将在未来数月面临严重的饥饿风险。

为应对当前的粮食供应危机,古斯塔瓦告诉澎湃新闻,莫桑比克目前已经把粮食生产的重点转到了国内。同时,古斯塔瓦还表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莫桑比克民众开始学着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减少了对外界供应的依赖,这也是一个可喜的迹象。

古斯塔瓦还表示,莫桑比克从与中国的粮食合作中获益颇多。目前,在中非发展基金的投资下,中国已成功在莫桑比克实施一项最大的杂交水稻项目——万宝项目。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改良种子,推进机械化水平和当地农民的能力建设,水稻产量已由每公顷1.5万吨跃升至每公顷8万吨。

在当天的论坛上,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湖南省常务副省长李殿勋、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阿尔济耶夫发表了致辞。此外,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老挝国家主席、布隆迪总统等发表了视频致辞。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要求吉林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这也对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指明了方向。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我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我国人民自身努力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断夯实生产能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这就要求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农业科技现代化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第一,要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力量弱、农村发展存在短板等诸多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相关政策倾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要抓手,着力促进粮食产量和质量双提升。在实践中,更好推进良种培育、高效生产等农业科技创新,需进一步增加相关投入。

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农业科技财政支出规模,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着力扩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土壤质量提升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等农业基础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重点支持育种,加强在培育高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方面的技术研发投入,有效提高农业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切实优化农业科技财政支出结构。要创新农业科技财政资金支持模式,转变农业科技财政投入方式,可考虑设立“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相关专项资金,有重点、有步骤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成长能力,提高农业科技竞争能力,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同时,统筹农业科技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研发费用计核方法,简化税收优惠流程,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

第二,要壮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是提升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夯实推动农业发展的现代科学基础,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增加,为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注入了动力和活力。未来,我们依然要在壮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特别是推动重大源头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面向农业产业层面的科技创新应用研究与开发,带动相关重点农业产业更好发展。同时,打造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助推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形成更畅通的、覆盖全国的农业资源协作共用网络,实现一站式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二是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推进与不同地区土地情况相适宜的农业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的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促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三是通过做好农业科技人员的发现吸引、造就培养、流通交流和评价激励等相关工作,壮大农业科技创新力量。

第三,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在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需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效率。

一方面,需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和对接服务的能力。着力支持、引导、实施一批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创新团队计划项目,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积极对接农民需求,服务农业技术创新,联合企业解决好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加强智能化、环保型、复合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提高补贴标准,进而提升耕种收播效率。

另一方面,需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普及程度,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咨询、成果供需发布、价值评估交易等服务项目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利用手机信息推送、广播宣传等形式和途径,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认知程度和应用实践能力。

第四,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政策。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要与时俱进、切实完善对农业科技的各项支持政策。一是要强化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侵犯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督机制;二是要加强规范和引导,有效维护农业科技市场秩序;三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奖励力度,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有力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进程。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近期国际粮价有所回落,但粮食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依然存在,全球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风险。面对风险挑战,中国继续展现大国担当,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努力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近年来,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剧。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超过30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23亿人处于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

业内专家表示,从价格的形成机制看,全球粮食供求关系总体平衡,期末库存消费比远高于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此轮粮食市场动荡并非供求失衡所致,而与资本投资炒作等因素相关。

“目前,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成因比较复杂,不单纯是由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导致减产,还因粮食金融化、能源化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更为复杂的世界经济政治因素叠加造成。”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说。

面对风险挑战,我国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自力更生,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实现了约占世界1/4的粮食产量,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不仅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而且还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推广粮食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贸易、节粮减损等技术和经验,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智慧。

记者了解到,自1979年开始的40多年来,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用了粮食和饲料储藏及加工设备,大米、杂粮、茶叶、果蔬分级等农产品智能分选设备,码垛机器人、自动装车等智能装备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中国向多个国家进行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至70%,超过150万户小农户从中受益。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倡导多边、双边贸易合作,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中国方案。

例如,推动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从全球层面提升粮农治理能力,推动各国在粮食减损、运输、检疫、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国际规则,促进形成公平公正的国际粮食市场秩序;努力推动履行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呼吁各国保持全球粮食贸易开放,敦促取消单边制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呼吁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政策空间。

“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协力应对。”程国强说,中国始终坚持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也致力于将这些经验分享给世界,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合作和治理。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我们对中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表示赞赏。我们期待中国在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实现‘零饥饿’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在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线上宣传活动视频致辞中说。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论文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国家队,表示要自觉担负起共和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

抓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基地更强壮。

“建三江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年生产粮食600万吨以上,粮食商品率96%以上,今后大力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优质粮食产品。”建三江管理局副局长张宝林信心满满地说。

建三江管理局辖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141万亩,其中种植水稻面积1020万亩。建三江管理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使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更加强壮。

该管局以顶层设计引领现代农业。今年,建三江管理局邀请北京农业大学编制《建设农业领域“航母”实施方案》,引进并运用了航天育种生物技术、3s、4g物联网技术、信息化集成技术,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八一农大等多所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请张启发、陈文福两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通过工厂化智能化集中浸种催芽,在全国率先实现100%统一供应芽种。目前,全局农机总动力达到21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5%。科技贡献率达到76%,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3%。在全国率先大面积应用水稻侧深施肥、超早钵育、覆膜机插等先进技术。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以此破解稻谷市场销售形势严峻的不利因素。今年,建三江管理局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积极依托订单、“互联网+”等手段,结合水稻超早育苗生产技术,扩大种植品质好、市场需求旺的“绥粳18”、“三江6号”、“龙粳57”等优质特色水稻品种,特色品种面积达480万亩,其中种植糯稻150万亩。订单种植面积达到420万亩。预计全局今年粮食平均单产585公斤,总产660万吨左右。

通过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来提升粮食品质。以1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以农业科技示范带为重点,构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经过长期实验示范,建三江管理局成功在第四、三积温带成功种植第二、第一积温带的水稻品种,提高了大米的食味值。在垦区率先建设了超声波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推广应用了水稻“三化两管”、玉米“四精两管”、大豆“大垄密”栽培模式和智能化芽种生产等技术30余项。年培训职工农户10余万人次,科技入户率达100%,科技成果转化率96%以上,科技贡献率76%。

抓绿色可持续发展大米品质再提升。

近年来,建三江管理局在“减”上下功夫,在“质”上做文章,下大力气狠抓粮食品质的提升。

建三江管理局率先在全省推广了以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为主的“三减”技术。以水旱田测土配方施肥为前提,实施化肥减量,加快土壤修复改良;推广应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做到精准精确施肥。今年,全局实施“三减”面积达609万亩,侧深施肥400万亩,减氮调磷稳钾技术60万亩,减少各类化学药剂施用面积149万亩。建三江管理局推广应用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亩减基蘖肥10%,亩增产6.8%~10%左右,成效显著,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2018年“十大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探索保护性耕作,坚持免耕深松、黑土层保护、秸秆还田和休耕轮作制度,提高耕地质量。今年,全局休耕土地面积30.5万亩,占全国休耕总面积的13%。

综合利用地表水,坚持节约地下水,注重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以来,全局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入资金23.86亿元,完成工程量6644万立方米,桥涵闸建筑物8304座。今年又完成水利投资3.63亿元,建设拦蓄利用地表水工程,可实现灌溉面积达到223万亩。在全省“两江一湖”规划建设14个大中型灌区工程中,建三江占了4个,全部建成后可灌溉面积723万亩,占14个灌区总面积的52%。2016年11月1日,历经7年紧张施工,青龙山灌区渠首站首台机组成功试水。满负荷运转总装机流量达每秒381立方米,超过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提水流量。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该管局实施绿色城堡、绿色通道、绿色走廊“工程”,营造优良环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绿化面积135万亩,栽植绿色通道1680公里;加强湿地和草原保护,先后建起了洪河、挠力河、勤得利、乌苏里江、建三江等6个国家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5个农场建成国家级生态农场,全局有30万亩土地被列入省湿地保护名录,高标准通过了国家生态局验收。

抓产销体系建设品牌走向大市场。

近年来,建三江管理局上上下下都把闯市场抓销售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建立健全销售体系建设。组织上百家企业成立建三江市场营销协会,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哈洽会”、“绿博会”、“广交会”,举办“建三江稻米节”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与扩大产销区对接,全局优质特色订单种植面积达40%。坚持以中高端市场为主,强化营销手段,发展订单农业。运用集团和私人定制、现场加工、烹饪等体验式展示性营销、众筹和“互联网+”等方式,培育壮大销售队伍。充分发挥“长乐”、“双盛”中国驰名商标和“建三江”地域品牌影响力,依托中粮等世界500强企业,实施“联合联盟联营联销”战略,发挥他们的销售端优势,国内部分一线城市中高端社区完成铺货销售工作,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聚焦发力。

在营销上,每个农场都配备一名副职场领导主抓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同时,以互联网+为平台,推进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深度融合。开设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完善局、场、区三级销售体系,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叫响“中国绿色米都”、“建三江地理标识”地域名片。近年来,建三江大米实现了均质化,绿色有机高富硒,食味值大幅度提升,内在品质优良,为“销得好”创造了卖点。

实施“联合联盟联营联销”战略,依托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建三江科研所实行卖水稻送磨米机,水稻卖的比大米还贵;勤得利农场科技园区实行大米质量可追溯,有机水稻卖出了好价钱。还借助建三江湿地机场三条航线、黑瞎子岛跨境经济合作区、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扩大对俄对外贸易。积极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建立营销点,借小岗村之名,扬“中国绿色米都”美誉。胜利农场东北黑蜂公司在京东商城、天猫等合作,年线上销售额2000余万元。“长乐”系列产品进驻大润发、家得乐等超市上百家,大米等农副产品远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二道河农场与南方航空公司签订“安鲜购-鹳乡米”餐食配送协议,与广州“甘禾”电子商务公司合作销售大米。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明确为约束性目标,数值为6.5亿吨,即1.3万亿斤。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分量举足轻重、意义非同寻常。无论是强调当期粮食产量还是预期粮食产能,都体现了中央对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视。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重要农产品供给。从科技来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从耕地来看,划定9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亿亩大豆生产保护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建成8亿亩“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高标准农田。这些数据反映在粮食产量上,就是总产站稳在1.3万亿斤台阶。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当前供给没有问题,中长期供应也有保障。然而,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发展格局的一大变量是粮食。“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比如,谷物和谷物粉进口依然存在,大豆仍将是进口量最大的粮食品种。随着城镇化推进和消费升级,粮食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而粮食生产又面临水土资源的硬约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高强表示,去年国家对粮食生产采取了多年少有的超常规举措。比如,在大规模春播前,就将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级人民政府;在恢复双季稻、提高最低收购价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此次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首次设置粮食安全指标,就是要释放强烈信号,要求各级政府强化硬约束、出台硬措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粮食产能要确保在1.3万亿斤以上,从品种看要做到“两稳一增”:稳口粮,即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南方双季稻扩种的面积要稳住、单产要提高,黄淮海和西北地区小麦面积要力争有所恢复;增玉米,要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稳大豆,要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力争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

专家认为,从中长期看,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需要的时候产得出、供得上,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从基础上为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今年,农业农村部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任务量比去年增加25%。同时,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开展保护性耕作6000万亩。唐仁健表示,确保耕地数量,要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必须坚决守住红线。同时,由于我国耕地总量少,不可能什么都种,必须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有些品种单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核心技术原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够健全。要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的重点任务来抓,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具体如何行动?万建民认为,一要打牢基础,建好种质资源库和种业基地。现有农作物资源库容量为40万份,新库建成使用后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这是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目前已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种业基地,下一步要打造国家南繁硅谷等种业基地。二要加大创新,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和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水稻、小麦要加快优质专用品种选育、保持竞争力,大豆要加快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选育,生猪、奶牛等品种关键性能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论文

粮食安全要练“本手”离“俗手”成“妙手”

随着全国高考语文场的角逐落下帷幕,各卷作文题便相继出炉,引发社会关注。其中,全国新高考一卷话题“本手”“妙手”“俗手”热议度持续高涨。“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当前,正值“三夏”粮食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当认真思考,用练“本手”离“俗手”成“妙手”的思维,切实担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激发种粮主体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粮食安全的核心技术攻关,书写好粮食安全的“高考答卷”。

练“本手”,需坚定信念,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粮食安全中的“本手”是何意?这里,可理解为坚定的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回望来时路,有无数的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于党的表率,严格要求自己,履职尽责。“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遇到涉及粮食安全方面的大是大非问题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遇到错误言论时,要及时纠正,敢于批评,勇于亮剑,确保粮食安全问题守得住、守得牢。其次,要严守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章党纪党规,不断念好纪律“紧箍咒”,不断检视自己的党性修养够不够,把稳思想之舵,严守纪律底线,从而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做到不负党和人民的选择。

离“俗手”,需多方发力,激发种粮主体的内生动力。粮食安全的“俗手”可理解为不切实际,或可受益一时,但不利于长远发展。面对新发展阶段,涉及到粮食安全的工作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都很多,这不是一家一户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科技人员单方面就能解决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科技成果及时送出去,通过开展现场会、农业科普讲座、农家科普书屋等系列活动,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培训,让农民在学习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粮食生产,从而激发农民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动力,达到省钱、省心又省力的目的;另一方面,确保农民的受益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等要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走一走、聊一聊,既可以让农民群众及时表达自己的种粮诉求,又可以发现农业生产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之处,进而为贯彻粮食安全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成“妙手”,需开拓创新,建设科技兴农的人才队伍。粮食安全如何成“妙手”?耕地就那么多,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成果取得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在粮食安全领域建设一支专业对口、素质优良、勇挑重担的人才队伍,为粮食安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其次,实现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不是一朝一夕、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下大力气,下大功夫才能实现的。因此,选拔的科技人才需保持“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定力,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最终才能有所作为。同时,完善保障措施,基层工作尤其是偏远艰苦地区,生活生产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要加大“人才兴粮”专项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人才工程经费,对重点人才工作任务要安排配套经费支持,建立对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的持续支持机制,从而实现既让人才引进来,又要人才留得住的目标。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这是居安思危的深长考量,是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彻洞察,也是一个大党大国大局的深远谋划。

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了主动。

迈上新征程,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玉米大丰收,亩产1000多斤。”河南省汤阴县韩庄镇王佐村种粮大户黄海涛干劲十足,“收完玉米压茬播麦,机械化秸秆还田,犁地翻耕、播撒麦种,来年的馒头有指望!”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已超九成,全国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新时代十年,中国饭碗端得牢、成色足,为克服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连年丰收,能否高枕无忧?

“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

“从复杂的国际形势看,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从国内看,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稳产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当前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有保障,但粮食供求仍呈紧平衡,大豆油料自给率偏低,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稳产保供的基础还不牢固。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加快构建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确保食物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分析。

尽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但纵观基本面,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粮食产能基础不断夯实。

数据显示,全国划定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可保障我国95%的口粮消费量。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4%,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过45%。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安徽省亳州市十八里镇五得利面粉厂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车间负责人高国刚介绍,“小麦在这里被充分利用,麦皮用来生产杂粮饼干,麦胚制作成化妆品和保健品,身价倍增。”

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越来越多的“大粮仓”变成“大厨房”,大食物、大流通、大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从“吃饱”到“吃好”的消费升级。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要盯紧抓实粮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

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论文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四川要把农业搞好,把粮食生产抓好。”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始终念兹在兹。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大国“粮”策,解决“怎么管”“谁来种”“如何种”三大难题,稳住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划定粮食安全“责任田”,“使命在肩”解决“怎么管”之题。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是重大战略问题,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业务工作,更是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主动担当,优化顶层设计,划分党政同责“责任田”,健全责任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解决“怎么管”“管出效”的问题,做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还要在一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针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撂荒”等问题,牵头负责召开耕地整治专题会、现场办公协调会等会议,层层压实各级责任,分区包片对问题地块进行靶向施策、分类整治。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及各项惠农政策,增强群众共抓土地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聚多方合力,形成耕地保护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激励现代农业“种粮人”,“砥砺实干”解决“谁来种”之题。“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农民种粮能获利,粮食安全就有底气,想要百姓的“米袋子”鼓,必先让种粮农民“钱袋子”鼓。党员干部要争当农村致富“领头羊”、为民服务“农小二”,带头苦干真干勤干,做好政策引导和资源引流,通过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落实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提升种粮补贴发放力度等方式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激活农民生产致富内生动力,真正让农民有钱赚、得实惠、日子过红火。还要积极探索农村人才精准培养模式,鼓励、吸引、培育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着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技素质培训工程,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种粮人”,让“种粮人”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能力让中国饭碗装中国粮,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盘活农业科技“创新源”,“集智聚力”解决“如何种”之题。“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创新是农业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从安徽深化“科技特派员+”行动到江西开展集中育秧,再到黑龙江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都是盘活农业科技“创新源”的火热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集聚各级农业科技力量,研发、引进、试验设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突破农业种源、装备、设施与加工设备等“卡脖子”技术,构建“市场+企业+学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园、创新示范区、科技小院等乡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借助卫星遥感“天上看”、植保无人机“天上飞”、视频监控“实时看”、无人驾驶农机“地上跑”等智能手段推进新型智慧农机作业,织密耕地保护监管网,抓紧收割“丰收在手”,做好收储“丰收入库”。让科技创新火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只有筑牢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根基,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效防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为确保国家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与安全大局的头等大事。

立足新发展阶段,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首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只有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从根本上解决好吃饭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幸福生活。其次,这是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只有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个战略底线,才能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再次,这是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的基础支撑。只有筑牢粮食安全这一国家安全根基,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效防范抵御各类风险挑战,为确保国家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要不断筑牢粮食安全的根基底线,始终保持粮食安全的战略主动。这就要求,必须从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和支撑。

要抓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个根本。坚持不懈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和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与制度框架,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压实地方重农抓粮的政治责任。扩大粮食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

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农业种源、装备、设施与加工设备等关键环节和领域,以破解“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

要抓实粮食高质量发展这个支撑。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实践表明,粮食产业链越坚韧、供应链布局越完善,粮食稳市场保民生的基础就越牢固,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必须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促进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高质高效相统一,全面提升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要统筹利用国际农业市场和资源,立足战略主动、安全可控,加强农业“走出去”战略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强全球农业投资贸易与市场风险监测,促进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加快培育全球性农业食品企业,鼓励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及贸易产业链、价值链与供应链;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和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拓展农业国际合作、促进投资贸易建设的平台作用,抓紧构建安全、持续、稳定的全球农业食品供应网络。

形势与政策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谆谆嘱托化成坚决行动。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落实“藏粮于地”,守好建好“饭碗田”。

一大早,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润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军永就来到田间,“这高标准农田就是给劲,田面平整,设施完善,你看这小麦,长势多好!”

邢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邱海飚介绍,下一步当地将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力争2030年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一系列耕地保护硬措施,不断夯实大国粮仓“耕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8300万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3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指导各地进一步养好用好黑土地。到今年底,全国将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1万亿斤以上。

——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今年种的‘连粳13号’,一亩预计增产200斤,收益增加300元左右。”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田头,种粮大户徐军正忙着收割水稻。

“好种打好粮。我们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全力建设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多出好种子、产更多粮食。”宿城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刚说。

中国粮用上中国种。目前,我国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我国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到2025年育种创新能力将达到先进水平。

——落实“藏粮于技”,种地挑上“金扁担”。

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黄澄澄的大豆、金灿灿的玉米,山东省嘉祥县乡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李华锋正带着乡亲们晾晒收储,“大农机全程护航,今年大豆、玉米实现了一田双收。来年我们准备购置更多农机,带动更多农民科技种粮。”李华锋说。

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介绍,下一步将尽快在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原创技术、生态循环技术、拓展食物来源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

保护好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课题。

——政策更给力,种粮有底气。

“今年每亩收到一次性种粮补贴41.44元、耕地地力补贴95.41元,补贴力度大,丰收又增收。”河北省邱县香城固镇张云固村种粮大户张朝印算起账,“政策托底,种粮有信心,300多亩小麦已经全部种下。”

丰收背后是政策支撑。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05亿元,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先后下拨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政策稳预期、强信心。下一步,各级财政将持续加大种粮支持力度,通过价格支持稳预期、收入补贴保成本、保险扩面降风险,为农民种粮提供全方位保障。

——经营增效益,粮农有赚头。

“合作社托管了2000多亩地,农民每亩种粮成本减少上百元。”湖北省广水市南新村艳阳天专业合作社社长卢建林说,“我们将继续完善产前产后服务,提供粮食烘干、流通、加工一条龙服务,田间连车间,让乡亲们种粮更有赚头。”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222万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各地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直接带动优质粮食增加5000多万吨。

好粮食带来好效益。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着力补上粮食烘干、流通等环节短板,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等“六大提升行动”,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探索订单农业、加工物流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责任再压实,饭碗一起端。

“我们将继续完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配套制度,签订承诺书,列入综合考核指标,层层落实责任。”湖南省保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亮介绍。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今年中央首次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各地各级党委政府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政一把手走进田间看粮食生产,进村入户搞调研,强化硬措施,形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合力。我国将继续完善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制种大县等综合奖励政策体系,不让重农抓粮吃亏。

希望的田野上,冬小麦陆续出苗,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压舱石稳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粮食安全重要性论文

20xx年10月16日是第x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我国第x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为更好服务社会大众,增强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实际效果,x粮食局围绕“改变移民未来——投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和“爱粮节粮保安全,优粮优价促增收”两大主题,积极部署,上下联动,开展了多种形式宣传活动。

为做好本次宣传活动,我局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对活动内容、形式、时间、人员上都做出了统一安排。及时设计制作了爱粮节粮图片展板,编印宣传单和宣传资料,有力保证了本次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

世界粮食日当天,我局组织机关人员在本单位门前广场进行现场宣传,活动场所布置了:横幅标语、宣传手册、宣传画、设立了咨询台,共同宣传世界粮食日活动,重点宣传内容有:1、原粮收购质量、等级咨询;2、粮食政策、法规咨询;3、粮食储藏知识咨询服务;4、粮油营养健康知识,活动现场还散发了《20xx世界粮食日》宣传册200余份,积极宣传节粮与健康知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行动。活动持续一周,取得了积极广泛影响。

督促指导辖区内粮食仓储企业,在粮库院内悬挂弘扬“四无粮仓”精神和节粮减损、科学储粮内容的横幅标语、宣传展板,营造爱惜粮食科学保粮氛围,让“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宝贵精神在干部职工中得到传承。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爱粮节粮”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爱粮节粮意识,营造了全社会“爱粮节粮”的浓厚氛围。

读懂中国粮食安全心得体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粮食生产力的提升力度,推行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粮食安全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的学习活动,从中收获了许多对于读懂中国粮食安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政府的政策举措。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政府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并改良品种,提供贷款补贴和技术支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推动粮食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实行“一地多策”粮食储备政策,确保国家有足够的储备粮食来应对突发情况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无疑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第三段:积极参与农业生产。

了解到政府的政策之后,我深刻意识到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我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我逐渐学会了耕地管理、种植技术和防治病虫害等农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成功地种植了一片丰收的庄稼,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第四段:加强国际合作。

读懂中国粮食安全还让我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粮食安全的资源和经验。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技术援助和粮食援助,帮助他们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全球粮食安全,而且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粮食秩序。

第五段:提升公众意识和科普教育。

在我们的社会中,粮食安全的意识和科普教育仍然相对薄弱。我认为,提升公众的意识和科普教育是读懂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政府应该加大对于粮食安全的宣传力度,推广知识,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认识。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粮食安全教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粮食安全意识,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意识。

总结: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政府的政策措施、个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科普教育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我相信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让我们知道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把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全抛脑后,有些学生,常常浪费粮食,糟蹋粮食,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要知道,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国家执政兴帮的基础。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的粮食消费国,因此,在全球粮食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坐食空山,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充分准备,那就是珍惜粮食、节约粮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更是我们的命根子。如果有哪一顿我们吃不上饭,就不能正常学习工作,吃饭是天下大事,粮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更是珍惜了人们的劳动成果。古诗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生活的地球,可供生产粮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被不断蚕食。就全世界而言,粮食并不富裕。每年都有好几亿人口因贫穷或自然灾害或战乱经受着饥饿。可以这么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粮食是宝贵的,要珍惜粮食。这谁都会说,但在现实生活中,能真正体会粮食重要性的人却并不是很多。在校园里,我时常看到有些住宿的学生将馒头咬了一口就随手扔了,水槽中还有一堆堆白花花的米饭……在他们看来,倒掉一些剩饭剩菜不值得大惊小怪,一点剩下的饭菜也值不了多少钱。他们不知道,这些倒掉的粮食,粒粒都是我们生活在农村的父母用汗水换来的呀!每每看着这些倒掉的饭菜,看着真是让人心疼!

今年是第__个世界粮食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成为节约粮食的表率。节约每一粒粮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应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珍惜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而要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中国粮食安全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和民生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点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可能很多人在谈论粮食安全的时候,并没有触及到核心,就是作为普通人,我们在日常中该如何从自己做起,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中国粮食安全》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形势、政策背景及策略部署,引起了我对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及未来的思考。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呈现良好态势。但同时深入分析,也可发现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书中对我国粮食生产条件、作物种植结构、市场需求、外部农业竞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麦冬的种植、玉米淀粉和蛋白质的研究等,也呈现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途径。阅读这些数据及分析,让我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知更加全面与深入。

第二段,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思辨。

在不断合理化、积极稳妥的政策设计下,我国粮食产业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在享受高质的粮食物美价廉的同时,谋求安全与稳定。本书中对我国粮食生产中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等保障政策进行了介绍。通过对粮食流通现状及相关政策的分析,我深刻认识到,加强生产、完善储备、保障流通等方面功能,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下一步重要举措。同时,也激励我更多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保障粮食安全。

第三段,精准扶贫与消费升级。

新时代下,发展“精准扶贫”、推进“消费升级”是我国营造良好粮食安全环境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本书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粮食生产等方面的精准扶贫政策,以及国内外粮食贸易的情况、粮食质量与安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精准扶贫方面,通过对一些穷困地区的实践,使我感到加强精准扶贫工作是社会公众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消费升级方面,通过对消费者对粮食的尝试需求,强化消费者选择高品质、安全、营养的粮食的意识,也需要思考如何从自己做起,让粮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必需品。

第四段,农民工作坊与粮食经济发展。

本书还回顾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在粮食生产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农民工作坊、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通过对一二线城市和农村的对比,我认识到这些背后是政策推动与实践效果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新技术和创新模式,为农民带来更好的选择,同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创收渠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上,为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未来将是更加开放与协同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粮食安全与乡村进行了深度融合。通过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乡村养殖等方面的调研,我清楚体会到,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粮食安全保障才能得以长远发展,与此同时,乡村经济也将起到维护和促进粮食安全的作用,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模式。

阅读了《中国粮食安全》这本实用性十足的书籍,让我对粮食安全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我国粮食产业和国策的规划与落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涉及粮食安全的问题时,作为社会公众,应该有责任,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只有每个人和组织的责任和行动,才能塑造出更加安全、更加绿色、更加美好的粮食产业。

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

有谁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日子?是世界粮食日。那第一个世界粮食日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又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呢?1979年,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期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每年世界粮食日,包括粮农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都会开展各种宣传与纪念活动。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因此,我今天想要讲话的主题是《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我国历来崇尚“节俭”。《周易》曰:“君子以俭德辟难。”《左传》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唐朝时期的魏征也曾言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古至今,崇尚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反之,当浪费成为一种普遍的习惯,社会的根基就将会动摇。所谓“俭节则昌,淫奢则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生活、对待未来的态度。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中国粮食安全隐患仍存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粮食安全隐患仍存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而此刻的中国,由于近几年粮食产量连续增产,加上国家颁布了“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等一系列积极的农业政策,在这一次粮食危机中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面对朝鲜,海地,秘鲁等共缺粮的现状,中国也只能说是鞭长莫及了。中国的粮食已由出口转未内需。虽说粮食问题在中国远像国际市场那么严峻,但由于国际市场那么严峻,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粮食惜售,如果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爆发粮食危机,这将会使全球的粮食危机日趋恶化。其次,我国还有三千万极其贫困的农民同胞,他们的温饱问题尚待解决。再者今年初发生的'那场堪称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及“五一二”特大地震对农业生产而言,无疑时致命的打击。基于国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应该正式中国粮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不容乐观。

那么,我们中学生该做些什么呢?

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不可能置若罔闻,中国的中学生,数以百万千万计,在人数上可与某些国家相抵。如果我们能规范自身的行为,将会减轻国家的很多压力。

浪费粮食是中学生身上普遍才存在的不良行为。以每人每天浪费一两粮食计,中国的中学生一个月就会糟蹋十万多吨。我不明白学生浪费粮食的动机是什么。只是看到同学们就餐后学校餐厅每张桌子上堆成小山似的剩菜剩饭,我很痛心:高中生的素质就如此低下么?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新闻,不会见不到这样的报导:在一些缺粮国家的街头,有这样一群人走着,他们身上套着空的米袋,上面写着“wearehungry”(我们很饿)的标语。如果看到这些,我们还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心安理得地浪费粮食吗?我们的良心何以安啊,十多万吨,至少可以救助一些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中学生如果不爱惜粮食,那么中国人明天的命运也如同这些套着米袋走的人。

所以我要说,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做好的。国家的粮食安全隐患刻不容缓。作为中学生,我们无权去评论发生这次粮食危机的原因,面对美国将两家上涨的祸首推给中国的做法,我们也无权评论,我们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政客。但我们应该学会用大脑思考问题,明确什么是我们应该做好的,隔空喊话没用,要用理性默默耕耘,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洁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时,你是否知道这是农夫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珍贵资源。

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满意需求。节省粮食、珍惜粮食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当成为节省粮食的表率。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节粮活动,仔细学习节粮学问,自觉增加节粮意识,每天节省一点点,每天奉献一点点,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节约的粮食和资源去帮忙更多需要帮忙的人。

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我给大家提一些节粮的方法:碗里的饭吃洁净,做到不任凭剩饭剩菜;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铺张,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积极监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准时制止铺张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我们以节省为荣,让节省成为一种时尚,让节粮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省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精选

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两个文明,而用馒头打仗,无疑会给物质文明的车轮加上更为沉重的负荷,给精神文明的旗帜抹上一片灰色。

同学们,无论从个人的品德修养出发,还是着眼于希望工程和两个文明建设,让我们珍惜每粒粮食吧!

中国粮食安全读书心得体会

中国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读完相关书籍,我对于中国粮食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此,我想分享我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了解中国粮食资源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粮食资源明显不足,而人口和需求数量却不断增长。通过读书,我了解到中国粮食资源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但是由于种植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加之环境污染和气候异常等问题,造成了粮食安全形势的严峻。

二、认识粮食价值的重要性。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读书让我认识到,粮食的价值远不止于它的营养与滋味,粮食的质量和价格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信通过阅读,更多的人们会重新认识粮食的价值和重要性。

针对中国当前粮食安全形势,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并通过法律、规定等形式来加强粮食产业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推广适宜、高效的种植技术,从而实现提高粮食产量的目标,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增强公众的粮食安全意识,从而推动大众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和自身责任的认知。而这一点也需要我们从个人出发,通过书籍、新闻、宣传等方式加强对粮食安全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加强公众的粮食安全意识,同时支持粮食生产,才能更好地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五、未来展望-粮食产业发展。

通过读书,我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期战略和重大民生问题,政府和农业部门需要通过积极引导、调解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使全社会都能合力推进粮食产业的发展和提升粮食质量,以达到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的目的。当然,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单靠政府,社会上每一个个人也应该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亿万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应该认真学习和践行粮食安全的知识和理念。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粮食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了解到个人在粮食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还可以促进拓展思路,深入探究粮食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让我们共同呼吁更多的民众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以我们的积极行动和力量,共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

说到爱惜粮食,相信很多人就会想起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李绅的《悯农》,他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老师也想把两位名人节约粮食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第一位说的是传奇皇帝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在打江山和坐江山时,规定自家的餐桌上每日上的是三菜一汤再加一碗白米饭。就是在他生日的晚宴上,其岳母自作主张多加了几道菜,也得到他的批评,席间小孩洒了几粒米,他瞪着眼睛,自己以身作则夹起掉了的米粒,并吃掉。他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第二位是一代伟人我们警爱的周。周向来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但是,看看我们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很是挑食,饭菜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还有同学甚至有的菜一口都每吃。浪费现象触目惊心。有人统计每年宁波餐桌上倒掉的饭菜浪费值10亿元。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死去。同学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说,我们的同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更要注重合理的的营养吸收。那就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学校会对各班浪费情况进行评比。

另外,在文明就餐上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几点:

1、安静。

包括进餐厅,排队领饭、汤,就餐过程不说笑,餐具轻摆放,吃好后安静离开。

2、有秩序。

排队进餐厅,管理的老师同学要严格要求。对纪律不好的班级和同学要求整顿好再进入。

3、卫生。

保持桌面整洁。不把食品带出食堂。食堂边的楼梯经常有饭菜,校园也时常有果皮。

上周,学校对小干部进行了培训,希望积极发挥管理、督促作用。班主任老师要每天下班级了解学生就餐情况,每桌指定管理小干部,经常听取小干部汇报,班级开展评比活动。同学也积极监督检举。学校也每天安排人员进行检查记录。每星期进行一次统计,学期评比。

最后,希望我们学能共同努力做到“节约粮食,文明就餐”。

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谋求的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回应的是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安全做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必然缺乏有力支撑。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通过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调动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制度、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强化依法管理合规经营等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进而保障国家总体安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一是要保障种粮农民收益,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二是要保障低收入阶层的购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吃饭问题。三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对粮食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消费升级的转变。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与时俱进,用全新的思维看待和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作为中国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协调作为建立全方位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内在要求,以绿色作为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形态,以开放助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行稳致远,以共享作为惠及粮食安全福祉的终极关怀。

坚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质必然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粮食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历史规律以及人们心理规律等规律体系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复杂的规律体系。要提高认识规律的自觉性和科学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增强运用规律的能力,提高工作本领,立足本国国情、粮情,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坚持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保障系统的构建是站在统筹的高度,通过长期的努力,使粮食问题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必须要遵循全面、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储备等各个环节,寻求粮食安全保障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