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菲的世界心得(热门13篇)

小编: 雨中梧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取的宝贵经验,是我们通过实践发现的有关知识和道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苏菲的世界》,它带我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苏菲是一个普通的初中女孩,在放学回家时收到了几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了哲学家艾伯特的学生。然而,这个平静的世界下的真相比苏菲想象中的复杂,她跟随着老师的脚步,运用她独特的智慧,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另一个世界。

这本书讲述了哲学的历史与发展,从仰望星空的柏拉图,到神秘的中世纪哲学,从关注时政的苏格拉底到总结自然规律的亚里士多德。这个世界,哲学无处不在。在这个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世界中,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提出了人先有感性概念,和人先有感性概念这两种说法,孰对孰错。在这个有趣的问题中,我更支持后者,当然,柏拉图的说法也很有道理,不过我更相信,人没有天生的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大多是人们从无数经验中总结而出来的。哲学就是这么的奇妙,只要你言之有理,皆有可能。而我就是喜欢哲学的这一点,每人都可以各抒己见,争做真理之海中最洁白的浪涛。

如果世界从魔术师的帽子里拉出来的兔子,大多数人都是在兔毛底端的杂菌,不断往下爬。而哲学家则会迎难而上,不断向毛尖冲刺。当然,中间落下的人数不胜数,但仍有小部分人,抓紧兔毛,去把兔子看个清楚。苏菲正是那一小部分人,锲而不舍,激流猛进,在不断的探索与失败中去找寻真理的那一道光。光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如果这种精神让我们用在任意一个领域,那都是事半功倍的。

苏菲的世界阅读心得

苏菲的世界阅读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苏菲的世界阅读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苏菲的世界阅读心得精品7篇】,供你选择借鉴。

看到这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好奇作者是怎么写一个人的世界。看了前两页,也确实勾起我看下去的欲望。但万万没有想到它讲的是哲学。

在我以为自己看不下去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哲学可以这样去学习的。我就像书里面的苏菲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谈到哲学,也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哲学。马儿为什么叫马,何为马,在没读着本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也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可能是某一时间,我们偶然间从电视上见到这种东西,旁人对我们说,那是马儿,我们从此就认识那是马了吧。每天总会见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却从未提出一句:为什么?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

在高中时,我们要学习政治里的哲学生活,那是四本政治书中最难学的一本。我的确也很讨厌哲学,太难理解了。但《苏菲的世界》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从哲学的角度向我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一直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世界就像魔术师变出的白兔,人类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处,把所有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而哲学家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断攀登白兔的毛发,目的是为了看清魔术师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义。《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

读完全书后,我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用一句话说: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它,使我打开了哲学世界的大门;它,使我走进了专属于苏菲的世界;它,使我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安适中赫然惊醒,并努力向上攀爬到“兔子皮毛的顶端”;它,就是《苏菲的世界》。它,使我能与苏菲携起手来,共同用新奇的目光去探索这个世界。

乔斯坦·贾德笔下的《苏菲的世界》风靡全球。少女苏菲在与神秘的哲学老师艾伯特的书信中,学习到了许多哲学知识。经过不断思考与探索,她发现自己仅仅是书中的人物,而后又解开了自己周围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此书已开放性的结局结尾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与想象。

苏菲这一人物形象,在这本书无疑是最出彩的。她活泼乐观、为人友善、善于思考。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她身上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她总是满怀着好奇心不断去寻找问题,发出问题,然后又不停地实践、探索以寻求答案。她在艾伯特的帮助下学习了哲学知识,并且努力探求事情的真相,她在不竭的思考与探索中找到了事情的真相,而我在她的探索中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不就是在不断寻找、不停思考,努力探索中前进吗?我们祖国的历史长河,不正是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得出理论的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吗?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不正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不断地探索的过程吗?屈原在《离骚》中说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实,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整个世界,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得以进步,从而发展壮大、获得成就的。

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要学习苏菲这种探索精神,努力学习来建设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将在《苏菲的世界》中学习得来的优秀品质与精神,实践到现实生活中,付诸于行动里,做一个更加优秀的新时代好少年!

《苏菲》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哲学史,我看到了人类是如何进步的,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学习,这对我来说但是一个新的名词,我一向以为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就是讲道理的,和科学历史等等没什么关系,自从看了《苏菲》我才明白哲学是一种包含所有学科的中和性课程,但是务必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学习。

乔斯坦贾德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教师,十分幽默的教师,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比如书中有几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童话人物,像小红帽,爱丽丝之类的,很可爱的想象。还有他的授课方式——写信,对话(至于那影碟,我们看不见,只有苏菲明白这是什么感觉)与其他哲学书相比之下个性多姿多彩,我想他必须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不仅仅困扰了苏菲,也困扰了读者。之后作者化身为艾伯特(艾勃特)一一为苏菲(读者)解答。那哲学是什么什么人能成为哲学家在此,做这个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当然小孩子最贴合这个要求,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小孩子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作者在解释哲学时用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喻成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但是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做一回小说推销员,《苏菲》一书与感情小说一点关系也没他有能够让人大开眼界,能够是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也能够让人对哲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许会激励人成为一个哲学家。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学家说人死后会透过某种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认为人死后会住在一颗星星上,会活在一朵云彩中,当我们敲开每朵云,可以拜访这朵云的主人吗?这样带有好奇的思考还叫哲学吗?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最明显的不同是:人会思考。”

哲学的种.种问题被每一种文化关心着,历史上,有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提出过不同的答案。哲学家如同魔法师,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产生的念头给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乔斯坦·贾德说:“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婴儿,刚刚落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们闪亮的瞳孔正向世界传递着“为什么”,可惜的是婴儿不会写,不会说,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只需提出问题就好,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好奇心。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似乎对世界开始习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缺乏了婴儿时代的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我们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学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视角。

阅读前几章,以为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

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创造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这样评价本书的:“《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它唤醒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

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带领我们走过了几千年来的哲学的发展史。从最初的自然派哲学家,到理性主义,到古典派哲学家,到繁荣蓬勃的希腊文化,印欧文化、闪族文化,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文化,再到豁然开朗的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现代的笛卡尔,经验主义,浪漫主义,唯物主义,存在主义……丰富的内容带我们走过沧桑,让我们得到一种哲学的洗礼与升华。毕竟,从古至今如此多的哲人有着如此多的理论,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对于世界、生命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创新着。而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看着哲学的发展历程,看着古代哲学家们一些关于世界的荒谬的解释,或者看着一些哲学家们的全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看着这些突如其来、迎面涌来的思想,自己原有的一些观念的确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自己也对这个世界开始了一些全新的思考。

今天继续读《苏菲的世界》,这是网师下学期的选修课程,必须得在假期读完。当今晚看到一连串的哲学大师,诸如恩培窦可里斯、德谟克利特斯、苏格拉底这些名字出现在书中,在走近他们的同时,开始担心起来。好在一切看起来还算顺利,今晚读到了78页,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记录,像我这样迷恋小说、贪看韩剧,还容易被电影吸引的人来说,能够抵挡这么多诱惑,坚持抱着这样的一本探究世界起源和构成的书籍来读,实在是很不简单。看到这里不得不承认,本书确实在同类书中,算是富有趣味性的,也能看明白。当高深的理论与生活的常识相结合时,就算是通俗易懂的。

苏格拉底最誉为“最聪明的人”,而他却总是觉得自己很无知。他每日里在市中心的广场不停地向身边匆匆而过的人群提出自己的疑问,他从来不会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可以让众人不得不在连番的辩论失败后,承认他说的是正确的。书中拿他和耶稣相比较,认为两人都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失去生命。不由想起昨晚看《建党伟业》中的一句话“革命就要流血牺牲”。看来没有一部分人的勇敢牺牲,就没有后面人的勇往直前。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牺牲赢得了后人的关注,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我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读着,没有如以往一般先翻到后面看结尾,再回过头来看中间的情节,我就想这样跟随着苏菲,跟随着神秘人写给苏菲的一封封信,看一下他想告诉苏菲的究竟是什么。说实在的,他已经跳起了我的好奇心。也难怪苏菲会对这样的信充满期待,他让一个女孩找到了生活的童话。他在女孩的面前砌起了一道爱的墙。

看过《苏菲的世界》的朋友必须会这样认为:它是一本简单而又深奥的小说。它以前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会使我兴趣十足,一会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这矛盾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整本书。

14岁少女苏菲收到的陌生来信带她走进了一个她几乎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引导她的思维走进了人类更深、更本质的思考。

苏菲的世界阅读心得

读完了《苏菲的世界》,我开始从新观察这个世界(就是从白兔的一根细毛的顶端看),太奇妙了!我居然在写一篇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不可思议!我居然会写字!但是如果你大叫出来别人会认为你是疯子,因为他们正在从皮毛深出继续往下爬。

这个故事我觉得应该继续写下去,苏菲他们怎样了?变成真正的人了吗?如果某天我们发现我们也是某个故事里的人物而已,那么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是上帝吗?应该是吧,我们不知道呀。

如果某天我收到一些古怪的信,如果我发现房间里有一只白袜子,床底下有一根红丝巾,枕头下面有一个金色的十字架项链,如果某天我发现我认识一个叫艾伯特的哲学家,如果某天我发现我是一个故事里的世界里的人物!我一定会惊讶死的。但这只是如果,如果不是呢?是啊,我们不知道啊,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苏菲的世界》里有两点我认为出错了:第一:书上说让苏格拉底向一个人提出问题,只要这个人的回答令苏格拉底不满意,就说明苏格拉底的确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就像有很多种答案可以解开这道题一样,如果苏格拉底和那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呢?如果两个想法都是对的呢?第二:我认为艾伯特不应该让苏菲见到他。他说过,一个哲学家要有好奇心,但是如果他和苏菲见了面,苏菲本来对他很好奇,这不是大损苏菲的好奇心吗?可能是我错了,因为也许我的想法和他们的不太一样。

苏菲的世界是个奇妙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从兔毛的顶端来看它吧。

苏菲世界心得体会

在《苏菲的世界》这本哲学小说中,作者约斯坦·贾德通过一个14岁的女孩苏菲的成长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思考的重要性和哲学的奥义。本文旨在通过总结阅读这本书的体会,思考自己关于生命和人生的困惑,并给予自己一些启示。

第二段:人生的意义。

通过苏菲一步步的探索,我深刻理解到人生的意义并非在于追求权力和物质的满足,而是在于思考人生的问题,寻找内心的真正满足。苏菲通过思考生命起源、死亡的含义以及宇宙的奥秘等问题,逐渐意识到人类的存在并无固定的答案,但正是这种问题的追问让人生变得有意义。正如苏菲在书中所说:“思考是我,我是思考。”只有通过思考,人才能超越生活的琐碎,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第三段:自由与责任。

这本书中还涉及了自由与责任的重要议题。苏菲在去寻找哲学家的途中,遇到了不少被压迫的人,他们缺乏自由和人权。这让我明白到自由并不只是指个人的自由,还包括为他人争取自由的责任。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当承担起关注社会和世界的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争取解放。正如书中描写的哲学家所言:“为了真理,为了自由。”

第四段:思考与审视。

通过苏菲的成长过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往往没有停下来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到每个人在追求快乐和满足的时候都应当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生活的方向。如苏菲在哲学家课程中所说:“很多人的生活只是不停地负重前行,没有思考到底要去哪里。”只有思考和审视过去,我们才能拥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丰富的人生。

第五段:探寻内心的奥秘。

最后,这本书也提醒着我探寻自己内心的奥秘。苏菲通过与哲学家的对话和思考,逐渐认识到人类内心的复杂和神秘。内心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了解的地方,通过思考和反思,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和潜力。正如苏菲所说:“弥补受到当代文化的冲击,探索真实自己的奥秘是迫切而重要的。”

结尾: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思考的重要性和人生的意义。通过阅读和思考,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我明白到自由不只是个体的自由,还包括为他人争取自由的责任;我意识到思考和反思对于人生的指导和发展至关重要。我也开始探寻自己内心的奥秘,去发现真实的自己。带着这种体会,我将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思考,探索内心,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现在想想“苏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对于哲学是不感兴趣的,以至于这本书我还未真正的看完,是对知识的挑剔或是对一些理论的无法接受还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选择的只是适合我的东西。在选择的过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转变。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著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像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我还是对哲学不感兴趣,可我已经开始思考,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识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在他面前,还有什么奇迹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迹的主角还是我们自己。

是否曾经想过,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儿?

我只知道,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思考过。可能不只是我,几乎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因为我们早已熟悉这个世界。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就如作者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只有哲学家,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想探究魔术师的秘密。

这本《苏菲的世界》,带着主人公苏菲爬回兔毛尖端的同时,引领读者进入了哲学殿堂。让我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哲学是什么?我想,可能,哲学就是认识自己,不一样的自己。

合上这本书,回忆起带给我感触最深的“我思故我在”。或许,我们活着的世界也只是造物主写的一本小说罢了,连我们是否真正存在都需要证明。笛卡尔说过:“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作文/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思考。如果我思考,那么人生就意味着虚无缥缈。”他认为,我们应该要怀疑一切,但不能怀疑“怀疑”这件事本身。这种观点,让我觉得与“庄周梦蝶”相类似。到底是周公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周公?在处于“毛皮深处”的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可是,这样的一个思考,却让我犯迷糊,让我感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启蒙书,它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它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书中主人公是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好奇心是苏菲这个人物的灵魂,也是哲学的灵魂。“你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回答“我是我”。而苏菲不一样,她认为这个答案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叫苏菲,是不是我不存在了呢?”好奇心一步步地指引她探索下去,探索人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和哲学大师一样思考那些根本问题。如果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好问的苏菲,也不会有苏菲神奇的经历。如果没有好奇心,就不会有如此蓬勃发展的哲学。

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精神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亚、达芬奇等进行了一次心声的对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人类的文明,“哲学”并不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理解的高深理论。以前我对哲学抱着望尘莫及的想法,现在才发现其实我从来都不了解哲学。

以上是我不完全的见解,这本书我虽然理解和感悟不是很透,但是我相信哲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认真感悟生活,就能理解哲学。我相信哲学是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学问。

苏菲的世界心得收获

假期读完的第三本书——《苏菲的世界》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刚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抱着一种很期待的期望。

书中主要讲述着哲学。尽管我对哲学还一无所知,但却有着十足的兴趣。开头伴随着两个令苏菲(还有我)深思而费解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后来,苏菲与她的哲学教师见面了。

书中介绍了很多和哲学有关的知识,也正是艾伯特与苏菲长久的谈话内容。但是后来却发生着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故事——我被深深吸引住(我不得不承认,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全部明白)。

读到书的后一半部分时,主人公改变了。叙事的角度不再是苏菲,而正是苏菲一直只闻其名不知其人的同龄女孩席德。苏菲与席德的`生日相差一天。但席德却知道一切。苏菲的生活全部出现在席德的爸爸送她的生日礼物——《苏菲的世界》上。这是一本书,爸爸从书中教会他的女儿哲学。然而席德真真切切地觉得苏菲与艾伯特真实的存在。爸爸送席德的书写上了句号。

《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苏菲的世界》,书中有一句话——“宇宙就好想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我们比哲人们缺少的只是一颗好奇心,一颗智慧的头脑。

这本书中主要讲了:苏菲收了两封信,信中分别写了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苏菲收到的陌生来信带她走进了一个她几乎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引导她的思维走进了人类更深、更本质的`思考。

就像我小时候一样,见到一盏灯,妈妈就告诉我那是灯,会亮。但是我知道那是灯会亮后,没有更深的去理解为什么会亮。这就和兔子皮毛深处的寄生虫一样只满足于现在,并没有去探索。世间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规律的循环跟意义。我要从现在开始做起,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并从中得道想要的结果和正确的理论道理。我想也是我看后的真实感想。现在我们还小对哲学的理解有限的,希望我们以后要好奇哲学家的一些理论知识,多发现宇宙的一些奇特奥密。比如地球是圆的为什么?亚洲人头发是黑色,等等,多看看与哲学之类的书籍。

其实哲学并不陌生。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意义颇深的人类哲学发展史,它延伸出了人们对哲学世界的向往与渴望,对人类自身问题的好奇与不解,它见证了每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无知转变为智慧,由困惑到了解自身哲学,本书为我们开启了哲学之门与致知之门。在茫茫大千世界给予人们前进的期望。

《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智慧的世界,亦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召唤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礼赞,这种赞叹不是虚无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至高寄托,人们在这种思索方式下总能找到睿智的缩影。使人们不只满足于当下所知,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超乎前人的,他用事实验证了哲学不只是夸夸其谈,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究,是人们的必备饮食、精神营养。

在宇宙的世界里,我们的星球似乎是一个想象力被束缚的存在。认为所有的事物均有其出现的理由,却并未进行仔细地思考。例如:“人是从何而来?”,“生物是如何进化而来?”。就这样,很久以后开始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哲学有时更像一架天平,无论何物放上去,立刻显而易见,无可否认。

诚然,哲学家并不深究“万物从何而来?”这类问题,他们更多思考的是一种东西为什么存在而自然的形貌又不断改变,他们从事物的机理出发,研究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为何会有某一种事物的存在,再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上。对自然的很多疑虑做出哲学方面的思索,将人们从“人从何而来?”的圈子中释放出来,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构造。从而使人们更好的了解自我与社会。当今中国社会被实物主义占领,对于人们来讲哲学显得太过于飘渺。可是,从某种意义来讲,哲学是我们的一剂良药,它以某物的本质为药理,对症下药,就好像鲁迅的笔杆子,很深刻的揭露这个世界的假象,让更多的人看清这个世界的美丑。

许多人在迷茫的生存中失去自我,宇宙的意义在他们看来是无稽之谈,每个人都是自顾自地活着,用肉体的富足掩饰精神的颓败。从本书的故事来讲,不仅仅使我们提升对人生的理解,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认知。此书能够提高人心灵的层次,将人们的细末神经经过放大镜无限的放大,最终数清命运的纹理。大多数人仅有在自我的生命即将结束时才了悟人生的哲学,后悔终生晚矣。我们要尽早探求生命的哲学,充分考量人生的价值,不可惶惶终日,最终无法挽回。

《苏菲的世界》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自然的秘密是说不完的。我们总是在认识自我以后开始关注整个世界,在世界中寻觅新的人生哲学,去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用心体会。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这显然是一部哲学的入门级作品,虽然女主角只是个15岁的小姑娘,但我相信这本书不论对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受益颇丰。

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一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是想知道为什么,所以不断的探索这个世界,不断的发现新的知识,但是,随着对世界、对宇宙的探索更加深入,我们发现相对于已掌握的知识来说,竟然还有越来越多的事情是我们仍然无法解释的。

难怪苏格拉底说: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人类能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被好奇心的驱使去探索世界,以至于我怀疑好奇心消失的那天才是人类灭亡的开始。而这也在提醒我们每个人不要过于习惯身边的一切,不要沉溺于以往的经验之中,用一种好奇的喜欢发问的态度去看待我们所在的世界,这也是《苏菲的世界》要让我们每个读者认识的道理。

春天快到了,也快开学了。我与同学结伴去新华书店买书。《苏菲的世界》吸引了我的目光,因此前不久,我刚看过一部电视剧《绿光森林》,其中的主人公也叫苏菲,她聪明、善良,最后她还感动了嫉妒心很强的姐姐。这让我对《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充满好奇。再加上同学老师的推荐,我便买下了这本书。

初尝。

哲学,在我的印象中,是一门非常枯燥,深奥的学科。对于从未接触过哲学的我,理解起来一定很费力。我就像收中的苏菲一样,带着一大串的疑惑,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们的“哲学之旅”。

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这位神秘老师,我开始思考,从古希腊到康德。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苏格拉底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思考的问题。渐渐地,我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它少了几分枯燥,多了几分生动,大量的历史内容,加上苏菲的好奇心和她不凡的经历,让这本书读着像侦探小说,亲身经历这惊险的过程,而心中对万物的好奇则渐渐被唤醒。

回味。

从愉快中,我读完了这本书,我闭上眼,细细回味着书中的内容。有一段比喻让我印象深刻。

这段话像一击响的雷声,把已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适的生活好久的我惊醒。我被哲学家的勇气震憾,也为我们的所好悲哀。毫无疑问,这本书救了我,把我拉回了毛尖,让我再度像婴儿一样,用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对,万物感到新奇。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问一个正在饥饿边缘的人,回答一定是“食物”。如果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回答一定是“温暖”。因此我认为赫拉克里特斯说得很对,世间的事都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未生病,就不会知道健康的滋味,如果世上从未有过战争,我们就不会珍惜和平。

人生短暂,拥有的能有多少?

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吧,别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人的一生也许会遇到许多不幸,有些人能够坚强的面对,而有些人却选择了逃避,甚至甘愿失败,也有的人只会怨天尤人。《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在不幸中寻找幸福,苏菲是幸运的,因为她为真理而活着,不是为别人而活着。一个人再有头脑,再有抱负,如果单单只是为他的“责任”而活着,那也许太没意义了。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最大的体会就是:人活着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为了真理,生命的真理!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思索什幺才是“真实的自我”。有时担心自我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梦,或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呢?也许自我就像苏菲一样,像爱丽丝般去梦游仙境?或者我单单只是一个思想体,仅有精神,没有实体,并非真实存在?然而,这似乎是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尽的思索。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我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我是谁?”,反倒期望自我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我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靠“习已为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阅读时,我总想像自我就是那充满好奇的苏菲,把书本里的神秘哲学家当成启蒙自我人生的教师,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着来自哲学家抛出的各种问题。

也许,只要抱着好奇心,就能够成为一位哲学家吧?以往,人们认为哲学家只是把自我从世上万物所得到认知,经过思考的历程,提出了自我的见解。而我认为,哲学也能够是一种人生,因为里面包含着你对世界的观感,随着人生的成长与际遇,人的想法也会因而改变。人生,就应当尽可能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跟着他一齐体验他看这个世界的态度与角度;人生,就应当了解自我是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了解自我是独特的,才能不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缚,才能开始活出全新的自我,让自我有个精彩无憾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挪威了不起的作家乔斯坦·贾德,借苏菲之口,以非常平淡的口吻,道出了令人唏嘘的事实。

所谓的习惯,是指时间积久养成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设想一下,当我们的习惯受到某种冲击时,我们会变得怎么样?就像你突然搬家了,突然转学了,你会不安,也就是没有安全感。

习惯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安全感。相较之下,不习惯则是我们的好奇心。

前段时间我看过一档节目叫奇葩说,其中有个“天问”——高等生物的蛋我们该不该把它砸了?黄执中先生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好奇心,那他虽生犹死。

世界,是我们最大的常规生存环境,适应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可是,每个人最初接触世界时却是带着好奇的。犹记得小时候我为雨而奇,为雷而惊,为火而惧,可大人告诉我不要去淋雨,否则会生病的;不要怕打雷,那只是天空的一声巨响;不要玩火,不要靠近火,否则会受伤。

就像苏菲的妈妈告诉苏菲的:“不要再说这些话。”大人们都在干什么?这个不要,那个不准,可是,太多习以为常的东西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世界的渴望。其实,这不要那不准的所谓真理是在敲碎我们脑子里从小拥有的那颗蛋,让我们少去了探索世界的动力与好奇心。

记得之前的一个晚修,还没上课,我站在走廊看星星。有个大人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看星星,然后他说了一句让我很不舒服的话:“星星有什么好看的?快回去上课吧,在这里站着被领导看见不好。”

我不是叛逆的另类人,但我不希望自己活成别人眼中只懂务实的精灵,更不希望自己一味关心芝麻琐事,却懒得抬头欣赏满天星辰。我希望教育充满理想和情怀,而不是无限放大功利心,仿佛考试分数之外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我曾为鲜花而喜,为蝴蝶而笑,为毛毛虫而惊,而大人们觉得这一切再平常不过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但我确信,大人们也曾有过丰富的童心,他们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好奇与惊喜。

我不认为这样的胡思乱想是幼稚而愚蠢的:即使白天天黑了,你也只会想,要下雨吧,却没想过会不会是太阳消失了。

我渴望成熟,但成熟不是让你变得麻木,变得一切都习以为常,变得不再需要追问和反思。请不要当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你应当努力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哪怕只是为了看看魔术师帅不帅。

“亲爱的苏菲,我不希望你长大之后也会成为一个把这个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人。”“我希望你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这话是说给苏菲的,也是说给我的。我必然长大,变得成熟,但我的精神拒绝麻木,我的心灵渴望生动。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在看《苏菲的世界》之前,就听很多人说这本书很好看。要是单看书名,几乎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本讲哲学的书。所以,在书香博客的任务下达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读这本书。结果,买了这本书后,感觉被骗了。《苏菲的世界》是挂著故事之名的哲学书。

《苏菲的世界》称得上是一本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它介绍了西方的哲学史。从几千年前的北欧真话,古希腊神话讲起,一步一步地一直谈到了当代哲学的潮流。时间上跨越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直到近现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哲学巨匠也在书中依次粉墨登场。从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哲学之父卡迪尔,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随后是“浪漫主义运动”时期的黑格尔,再后是十九世纪中后叶的马克思、达尔文以及同时代的尼采,最后法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传奇人物萨特。

从哲学书来看,《苏菲的世界》在创作出版后不久就成了畅销书并被誉为名著是有它的理由的。《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借助艾伯特给苏菲上的哲学课而将一整部西方哲学简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们婉婉道来。本书在阐述哲学观点时运用的例子生动有趣;书中通过一个女孩的角度来思考哲学,增加情切感,使哲学更易懂;写作方式很有创意,哲学家通过书信来教导哲学,此外,书中有书,故事中有故事。

对于这一点,我真的很欣赏作者乔斯坦贾德,他一定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教师,十分幽默的教师,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我很喜欢他对“哲学是什么?”的解答:什么人能成为哲学家?在此,做这个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当然小孩子最符合这个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作者在解释哲学时用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关于小白兔,将它比喻成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宇宙是兔子,人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真是太生动形象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课外看的第一本学术性的书,收获还是很大的。以前我一直以为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自从看了《苏菲》我才知道哲学是一种包含所有学科的中和性课程,也没有想象中难懂,它还与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是一门值得学一下的一门学科。

苏菲的世界心得

读完《苏菲的世界》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喜欢,这也是我所有单个书里面花费最长时间看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虽然是没有结局的结局,但这就是哲学,就像问问题一样,哲学家一定不会错,留给我们的是追寻内心和思辨。以前希望有个所谓结果,但如果真有了个结果那不就成了一部小说嘛,我想这应该不是乔斯坦对于这本书的定位吧!所以结局只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面即涉及到了从古至今的各哲学流派与其代表人物代表思想和发展史,又穿插了一个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哲学故事,写的很有深度。我在看书时也一直在想,这些哲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说实话看完了之后对于那些哲学家的思想我只有大约1/10的印象,不敢说吸收了。

刚好今天下午写日记时,我借用纪伯伦“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经典短文对我最近一些不好的思想做了反省,如写日记实质上是为了磨炼我的毅力,但最近思想上明显处于懒惰和放纵的状态;佛学中的修禅即为专注和静心,但我这两天通过休闲后明显感觉自己收不住心,看书中哲学部分时明显不如前几天时的专注,心浮躁了;还有就是虚荣心,人性中还是逃不开世间物质欲望的浮华和人心的贪婪虚荣。所以当我写到这些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哲学,我知道我们只要还活着那就逃不开世间各种欲望、惰性、贪婪、虚荣等等的诱惑,其实有了这些才能被称为一个人,但哲学让我学会了思考,让我们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命起源到宇宙形态,从因果关系到辩证主义再到历史唯物辩证法等等,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全的思考“做人何为正确!”,哲学教会了我站在更高的层次和角度思考自己,我想这就是我学习哲学的目的吧!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意义颇深的人类哲学发展史,它延伸出了人们对哲学世界的向往与渴望,对人类自身问题的好奇与不解,它见证了每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无知转变为智慧,由困惑到了解自身哲学,本书为我们开启了哲学之门与致知之门。在茫茫大千世界给予人们前进的期望。

《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智慧的世界,亦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召唤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礼赞,这种赞叹不是虚无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至高寄托,人们在这种思索方式下总能找到睿智的缩影。使人们不只满足于当下所知,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超乎前人的,他用事实验证了哲学不只是夸夸其谈,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究,是人们的必备饮食、精神营养。

在宇宙的世界里,我们的星球似乎是一个想象力被束缚的存在。认为所有的事物均有其出现的理由,却并未进行仔细地思考。例如:“人是从何而来?”,“生物是如何进化而来?”。就这样,很久以后开始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哲学有时更像一架天平,无论何物放上去,立刻显而易见,无可否认。

诚然,哲学家并不深究“万物从何而来?”这类问题,他们更多思考的是一种东西为什么存在而自然的形貌又不断改变,他们从事物的机理出发,研究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为何会有某一种事物的存在,再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上。对自然的很多疑虑做出哲学方面的思索,将人们从“人从何而来?”的圈子中释放出来,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构造。从而使人们更好的了解自我与社会。当今中国社会被实物主义占领,对于人们来讲哲学显得太过于飘渺。可是,从某种意义来讲,哲学是我们的一剂良药,它以某物的本质为药理,对症下药,就好像鲁迅的笔杆子,很深刻的揭露这个世界的假象,让更多的人看清这个世界的美丑。

许多人在迷茫的生存中失去自我,宇宙的意义在他们看来是无稽之谈,每个人都是自顾自地活着,用肉体的富足掩饰精神的颓败。从本书的故事来讲,不仅仅使我们提升对人生的理解,更多的是对自我的认知。此书能够提高人心灵的层次,将人们的细末神经经过放大镜无限的放大,最终数清命运的纹理。大多数人仅有在自我的生命即将结束时才了悟人生的哲学,后悔终生晚矣。我们要尽早探求生命的哲学,充分考量人生的价值,不可惶惶终日,最终无法挽回。

《苏菲的世界》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自然的秘密是说不完的。我们总是在认识自我以后开始关注整个世界,在世界中寻觅新的人生哲学,去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用心体会。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这显然是一部哲学的入门级作品,虽然女主角只是个15岁的小姑娘,但我相信这本书不论对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受益颇丰。

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一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总是想知道为什么,所以不断的探索这个世界,不断的发现新的知识,但是,随着对世界、对宇宙的探索更加深入,我们发现相对于已掌握的知识来说,竟然还有越来越多的事情是我们仍然无法解释的。

难怪苏格拉底说: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人类能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被好奇心的驱使去探索世界,以至于我怀疑好奇心消失的那天才是人类灭亡的开始。而这也在提醒我们每个人不要过于习惯身边的一切,不要沉溺于以往的经验之中,用一种好奇的喜欢发问的态度去看待我们所在的世界,这也是《苏菲的世界》要让我们每个读者认识的道理。

春天快到了,也快开学了。我与同学结伴去新华书店买书。《苏菲的世界》吸引了我的目光,因此前不久,我刚看过一部电视剧《绿光森林》,其中的主人公也叫苏菲,她聪明、善良,最后她还感动了嫉妒心很强的姐姐。这让我对《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充满好奇。再加上同学老师的推荐,我便买下了这本书。

初尝。

哲学,在我的印象中,是一门非常枯燥,深奥的学科。对于从未接触过哲学的我,理解起来一定很费力。我就像收中的苏菲一样,带着一大串的疑惑,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们的“哲学之旅”。

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这位神秘老师,我开始思考,从古希腊到康德。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苏格拉底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思考的问题。渐渐地,我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它少了几分枯燥,多了几分生动,大量的历史内容,加上苏菲的好奇心和她不凡的经历,让这本书读着像侦探小说,亲身经历这惊险的过程,而心中对万物的好奇则渐渐被唤醒。

回味。

从愉快中,我读完了这本书,我闭上眼,细细回味着书中的内容。有一段比喻让我印象深刻。

这段话像一击响的雷声,把已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适的生活好久的我惊醒。我被哲学家的勇气震憾,也为我们的所好悲哀。毫无疑问,这本书救了我,把我拉回了毛尖,让我再度像婴儿一样,用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对,万物感到新奇。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问一个正在饥饿边缘的人,回答一定是“食物”。如果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回答一定是“温暖”。因此我认为赫拉克里特斯说得很对,世间的事都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未生病,就不会知道健康的滋味,如果世上从未有过战争,我们就不会珍惜和平。

人生短暂,拥有的能有多少?

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吧,别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人的一生也许会遇到许多不幸,有些人能够坚强的面对,而有些人却选择了逃避,甚至甘愿失败,也有的人只会怨天尤人。《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在不幸中寻找幸福,苏菲是幸运的,因为她为真理而活着,不是为别人而活着。一个人再有头脑,再有抱负,如果单单只是为他的“责任”而活着,那也许太没意义了。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最大的体会就是:人活着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为了真理,生命的真理!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思索什幺才是“真实的自我”。有时担心自我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梦,或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呢?也许自我就像苏菲一样,像爱丽丝般去梦游仙境?或者我单单只是一个思想体,仅有精神,没有实体,并非真实存在?然而,这似乎是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尽的思索。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我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我是谁?”,反倒期望自我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我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靠“习已为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阅读时,我总想像自我就是那充满好奇的苏菲,把书本里的神秘哲学家当成启蒙自我人生的教师,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着来自哲学家抛出的各种问题。

也许,只要抱着好奇心,就能够成为一位哲学家吧?以往,人们认为哲学家只是把自我从世上万物所得到认知,经过思考的历程,提出了自我的见解。而我认为,哲学也能够是一种人生,因为里面包含着你对世界的观感,随着人生的成长与际遇,人的想法也会因而改变。人生,就应当尽可能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跟着他一齐体验他看这个世界的态度与角度;人生,就应当了解自我是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了解自我是独特的,才能不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缚,才能开始活出全新的自我,让自我有个精彩无憾的人生。

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柏拉图关心的是永久不变的事物与流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所以世界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是由某种物质做成。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比如虽然说人不可能踏进头一条河流,但你不得不承认,河流在某一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只要它存在,必然会冠以河流的称呼,虽然他在许多方面细细想来,是发生了变化的。)。

对柏拉图而言,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简而言之,我们对于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确的观念,但是我们却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比如,即使我们看过了许多个不规则的圆形,我们脑海中却依然记住一个圆形内所有的角度加起来一定是三百六十度,也许这个圆形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过我们依然清晰地感觉出来。)。

柏拉图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我们用自己的感官约略认识的世界);另外一个是理型的世界(我们用理性来确实的世界,这些理型或形式是恒久不变的)。

所谓理想国就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