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汇总17篇)

小编: 文锋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步骤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1、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2、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象。

看录象,谈话道导入新课。

放一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盛况的录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

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想边读,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又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2)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3)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

5、体会第五段。

1)老师扮演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枝向人们泼酒,为人们祝福。

2)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3)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另人难忘的”,有感情的朗读6----8段。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风、凰、傣、特、咖、啡、端、寿”8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读课文,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7个字。

2、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3、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放大插图或幻灯投影。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时候的情景。

40年过去了,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难忘的时刻。板书“难忘的”。

二、导人新课。

1、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凤凰花傣族咖啡色端着。

3、指导正音。

“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ei,不读wei。

“那天”,“那么”的“那”读na。

4、教师范读课文。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带着问题自己小声读课文。

(1)哪—段讲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2)哪—段讲的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样红,很红。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年—次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上“地毯”,江面上划过龙船,天空中放着花炮,人们热情地欢呼着。)。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图片(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的特写)。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他接过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瓣铺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图片(泼水节盛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今年过节与往年不同,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节,心里也特别高兴。)。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亲切,非常幸福。令人难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四、总结提问:

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五、作业练习。

1.熟读课文。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衣服,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一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二、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读讲课文要图文对照,以读带讲,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在指导朗读训练时,要注意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重现画面内容,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深入情境,以情带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8自然段,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3-8自然段,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观察图画;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能感悟出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那么令人难忘?(因为是和周总理一起过的。)是啊!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赶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边读第3自然段边想。

2、指名回答。(用自己的话说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3、指导朗读。抓住敲、撒、一条条、一串串板书,引导学生读出热闹,激动的场面。

4、出示句子: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1、过渡:周总理来了,他来到了人群当中。(出示课文插图)大家看看今天他穿着什么衣服?引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当中。他穿的是傣族的服装。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2、是的,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同桌合作读4、5自然段,看看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怎样过泼水节的?分句品读指名读自由选择读齐读。

4、拓展练习: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福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福他们。指名选择说。

过渡:总理的祝福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为人们带来了吉祥。人民发自内心地祝福总理健康长寿。他们之间的祝福说明什么?(关怀、爱)。

5、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68自然段。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泼水节把人民和总理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心连心)指名读赛读齐读。

五、书写指导。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风、凰、傣、特、咖、啡、端、寿”8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读课文,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7个字。

2.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3.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放大插图或幻灯投影。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40年过去了,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难忘的时刻。板书“难忘的”。

二、导人新课。

1.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泼水节   因为   敬爱   周思来   总理   花炮。

祝福   健康   幸福   令人。

(2)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凤凰花   傣族   咖啡色   端着。

3.指导正音。

“瓣”,读“ 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ei,不读wei。

“那天”,“那么”的“那”读na。

4.教师范读课文。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带着问题自己小声读课文。

(1)哪—段讲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2)哪—段讲的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二、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样红,很红。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年—次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上“地毯”,江面上划过龙船,天空中放着花炮,人们热情地欢呼着。)。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图片(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的特写)。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他接过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瓣铺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今年过节与往年不同,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节,心里也特别高兴。)。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亲切,非常幸福。令人难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三、练习朗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四、总结提问: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五、作业练习。

1.熟读课文。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第三课时。

—、复习检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再读全文。

2.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1) 凤 凰 傣 特 咖 啡 端 寿。

二、分析记忆字形。

用熟字加—部分减一部分的方法或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泼:三点水旁加“发”字。

因:“恩”字的上半部。

敬:左边草字头下面是“句”字,右边是四笔反文。

恩:上边足“因”宇,下边是心字底。

总:“说”字的右边,去掉下面,换上心字底。

炮:火字旁加“包”字。

祝:示字旁加“兄”字。

福:示字旁,右边是“一”、“口”、“出”。

健:单人旁加“建”字。

康:广字旁,里面一个倒山出头,加上水字底。

幸:上边是“寸”宇,下边是“羊”字少一横。

令:“今”字加—点。

三、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敬:左右两部分相等,左边上半部是草字头,下面是“句”字,右边是反文。

福:示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一、口、田”大小要掌握好,“一”比“口”稍稍长一点,“口”比“田”小,写出来才好看。

康:广字旁的撇要稍长些,里边的笔顺是:                                。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行间巡视,及时进行辅导。

四、巩固复习。

1.认读字词卡片。

2.指名读全文。

3.填字。答案如下:

(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

(水红色)的头巾       (一串串)花炮。

先读题审题,再填空,填完再读,检查是否填得正确。

4.齐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我知道了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每年过一次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感觉与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无比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实在令人难忘,人民的总理与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人民水远怀念他。)。

5.练习背诵自己萍欢的段落。

(1)学生小声自己背诵。

(2)指名背诵。

(3)开火车背诵。

五、作业练习。

2.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写生字。

3.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

2、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

二、自主探究,会文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

1、白由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

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

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风尾们〉),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o。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a.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b.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a、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b、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

c、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

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读,

b、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

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

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

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

三、释疑小结,激情升华。

1、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幸福、难忘?

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

四、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

2、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

2、教师范写“祝”。

3、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教案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风、凰、傣、特、咖、啡、端、寿”8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读课文,想象当时的快乐场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7个字。

2、结合课文观察图画。

3、理解泼水节和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并通过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字词卡片、放大插图或幻灯投影。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泼水节时候的情景。

40年过去了,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难忘的时刻。板书“难忘的”。

1、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尤其是长句子)要多读几遍。标出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2)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新词。

凤凰花傣族咖啡色端着。

3、指导正音。

“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ei,不读wei。

“那天”,“那么”的“那”读na。

4、教师范读课文。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6、带着问题自己小声读课文。

(1)哪—段讲的是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2)哪—段讲的足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同。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读全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在什么时候过泼水节?(风凰花开了的时候,泼水节就到了。)。

“火红火红”是什么颜色?什么是“一年—度”?(是像火一样红,很红。一年一度就是一年一次。)。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傣历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指导朗读。

练习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年—次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提问: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上“地毯”,江面上划过龙船,天空中放着花炮,人们热情地欢呼着。)。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地毯”“驶过”“一条条”“—串串”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快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用自己的活,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投影图片(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的特写)。

(1)提问:周总理怎样来到人群中的,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下身穿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理解“对襟白褂”“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从什么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先找出书上的句子读读,再说说。(他接过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瓣铺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理解“象脚鼓”“地毯”“—起跳舞”等词语。

(2)指导朗读。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接过象脚鼓,敲着鼓点,踩着“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看出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要读出周总理的高兴心情。

小声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投影图片(泼水节盛况)。

(1)提问: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先读出书上的句子,再说说。

理解:“银碗”“祝福”“健康长寿”等词语。

(2)指导朗读。

要读出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真挚的祝福,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真诚祝愿,仿佛泼水节就在我们跟前呈现。读“健康长寿”要慢些。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6.指名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1)提问: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今年过节与往年不同,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过节,心里也特别高兴。)。

“多么幸福”“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指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亲切,非常幸福。令人难忘是使人忘不了。)。

(2)指导朗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词“呀、哇、啊”及感叹号所表达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小声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1.指名分段读全文。

2.齐读全文。

读的时候,注意读好长句子,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课题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1.熟读课文。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了解其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愿望;理解各民族之间团结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难忘。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继续带着大家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瞧,我们来到了风光秀丽的云南。(播放录象)。

2、同学们,那里的傣族人民正在举行热闹的泼水节呢!师板书泼水节。

你们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吗?师补充。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傣族民间有个感人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捧麻乍的天神把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并把这一规定交给一个名叫捧麻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让他按时降雨、放热、降温,使冷热、雨水与人间的农时相符,为人间造福。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七位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

3、今天傣族人民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泼水节,(边说边板书难忘的)这是为什么呢?快打开课文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提出要求:借助贝壳的生字把课文读流利,划出词语、段落。

4、读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写什么呢?

三、写字。

左右结构的六个字柏、泼、特、敬、鲜、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研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了,泼水节到了。(火红火红不仅是讲凤凰花开得鲜艳、有生气,还有感情色彩,它同后面讲的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是一致的。因此要重点理解这个词。)。

小结:火红火红写出凤凰花开得非常鲜艳旺盛,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点明了泼水节到来的时间。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凤凰花开的时间吗?(农历四月中旬,一般为清明节后十天左右,傣族的凤凰花开,泼水节就到了。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进行拜佛、赛龙舟、跳孔雀舞等活动,连续欢庆三天,非常隆重热闹。)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们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声说。

(2)指名说。(今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他们特别高兴。)。

(3)齐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共几句?每句话写什么?这段话写了什么?

(1)学生讨论。(共4句话,第1句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第2句写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第3句话写人们赛龙船放花炮。第4句写人们热情欢呼。这一段写傣族人民热情欢迎周总理。)。

(2)四面八方、赶来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处,范围很大。赶来急着按时到达,生怕来迟了。)。

把赶来换成走来行不行?为什么?

(3)一条和一条条,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要按句子的顺序有条理地说,理解了的词要用自己的意思表达。)。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话,说这句话写什么?(周总理外貌)。

(2)找出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标出。

(3)笑容满面是什么意思?用~~~~标出这个词。

(4)看图,理解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5)比较读课文。先去掉~~~~标出的词读这句话,再加上~~~~标出的词读,体会哪样写好,说说为什么。

(6)自由小声读第2句,用标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小结:周总理穿傣族的衣服、弹傣族人的乐器、跳傣族人的舞蹈,真是和傣族人民心连心,走在了一起。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总理会说什么?傣族人民会说什么?

(3)这段话共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话,第1句泼水节开始,第2句周总理泼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泼水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4)看图理解:周总理端着银碗,向人民祝福;傣族人民有的端着水碗,有的端着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着象脚鼓,个个兴高采烈,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5)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6.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1)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泼水节作文300:难忘的“泼水节”

今天上午,老师吩咐我们下午带些洗洁用品来,今天下午要搞大扫除。下午,同学们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同学们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窗……我和一些同学被分配到了楼梯口。我们正热火朝天在地干活时,一大片水滴泼下来。又过了一会儿,又一大片水哗啦啦地泼下来,幸好我们躲得快。李卓凡再也忍不住了,单枪匹马地上去和他们评理。谁知不幸“牺牲”——被淋了一个“落汤鸡”。衣服都被淋湿了。他只好“休战”。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挂图 音乐《爱我中华》收集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过程:

1、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二、谈话导入。

是的,你们看到的是居住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的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每当泼水节到来时,傣族人民就载歌载舞地庆祝节日。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傣族人民是怎样和敬爱的周总理过泼水节的。

二、读课文,了解人们用怎样的方式欢迎周总理的。

1、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人们如此的喜欢周总理,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总理的,谁来把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词语找出来告诉大家并加以理解(四面八方、一条条、一串串、欢呼)。

4、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啊!大家赶快读读吧。

6、指名说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7、听了这么多的故事,你认为总理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见到他吗?

8、指名说出对周总理的认识。

9、是的,傣族人民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也非常的想见到周总理,他们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迎接总理的到来,他们是那样的激动。此时,我们的心情和他们一样,让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感情的读读吧!

10、生自读第三段。

11、师生交替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周总理来了!”

三、看图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

1、 瞧!傣族人民期盼以久的总理真的来到了人群中,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穿着、表情、动作、人物的心理活动)。

3、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来看看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自读4、5自然段。

5、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读的非常投入,但是从你们的面布表情中告呶遥?忝腔褂幸陕牵?芨嫠呶衣穑?br   6、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8、指名说。

9、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会读的更好。

10、齐读第4——5自然段。

10、师领读,生模仿总理做泼水的动作,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并指名说一说。

11、男生读女生作动作,女生读男生作动作。

四、指导读课文6——8自然段。

2、生自读最后三段。

3、指名说我的发现:三段都是感叹句。

4、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5、生评价。说说感叹句怎样读?为什么?

6、分组比赛读。

五、拓展。

2、你还收集了哪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赶快告诉大家。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敬爱的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破水祝福,同庆盛大的节日。

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了解他忙碌而又光辉的一生。明白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这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引导着孩子们去寻找傣族人民为欢迎总理所做的准备,通过朗读感受到人们对总理无限的崇敬。然后我们从总理的穿着可以看到总理和人民挨得那么近,没有丝毫的特殊,从而感受总理伟大的`平易近人。尤其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孩子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喷薄而出。

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对于课文的朗读,我的示范过多,以至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理解而生成的个性化的朗读较少,除了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表现较好之外,其他地方,多数是孩子们学着我的朗读模式进行的,另外,在课堂上,我应该采用播放记录片的形式,将孩子们课外搜集的资料更加直观和感性的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这样对于孩子们的感情铺垫将更有效,能更好地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发挥作用。

11难忘的泼水节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泼、节、敬、瓣、鲜、毯、驶、炮、乐、祝、福、幸”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观察图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敬爱的周总理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1.本课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

3.理解讲傣族人民热爱周总理的语句。

解决办法:通过查字典,读讲课文,观察图画,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2学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周总理是全国人民最爱戴的好总理,他已经去世二十几年了,人民还怀念着他,因为他关心人民,和人民心连心,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温暖》,还记得讲什么事吗?(周总理关心清洁工人的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歌颂周总理的课文,这是一篇看图学文,我们先看图。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提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从整体上了解图意,提问:

(1)图上有什么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

(2)他们手里拿着什么?(盆、碗、瓶)。

(3)男青年背着什么?(象脚鼓)。

(4)他们准备做什么?(准备过泼水节)。

2.师生共同小结。

这是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1961年过泼水节时情形。那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是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的,他们永远忘不了这个幸福的泼水节,今天我们就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

2.动笔勾画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分析字形。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共有几个自然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共有8个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段是讲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第三段)。

(2)哪段是讲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第四五段)。

4.听录音磁带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1)教师出示傣族人民什么时候过泼水节?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看图,从人物的服装和周围的花儿、树来看)。

(2)分组讨论:“火红火红”“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特别红,一年一次)。

2.教师讲述: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过节的时候,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跳着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过泼水节的时间是傣历六、七月。(农历的清明节后十日左右)(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2)课文中哪句话是说这个问题的?

学习读这段的后半句“因为……一起过泼水节”。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的意思。

(三)学习第三段。

1.读第三段,理解这段主要写什么。

(1)让学生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分组讨论:“四面八方”“赶来”“驶过”“一条条”“一串串”

“四面八方”:指各处,不是一地的意思。

赶来:生怕迟到,按时赶到的意思。

“一条条”、“一串串”课文里是形容船多、花炮多。

2.再读第三段,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从四点回答:一是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二是人们在路上撒满了凤凰花瓣,铺了“地毯”,三是江面上跑龙船,天空上放花炮,四是人们欢呼。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周总理穿着什么服装?(看图,读文以后回答)。

重点理解“对襟褂”“咖啡色”“水红色”等词语。

(2)他是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再次看图从图上周总理的神态理解“笑容满面”一词)。

(3)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周总理特别高兴?(指名读第二句回答)。

2.再读第四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周总理穿着什么衣服,怎样来到人群中的。

(五)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回答下面题:

(1)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读第二句)理解“祝福”一词。(祝人幸福,平安的意思)。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愿什么?

(读第三句)理解“祝愿”一词。(向人们表示良好的愿望)。

2.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1)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读,全段共三句话,第二句读出周总理满心欢喜地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的感情。第三句要读出傣族人民衷心祝愿周总理健康长寿的心情。要慢读“健康长寿”四个字。

(2)背诵课文前,要弄清楚这段的三句话,先讲什么,后讲什么。

(六)学习六、七、八段。

1.指名读六、七、八段,提问:

(1)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开心?

(因为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不同,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的,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节,也特别高兴。)。

(2)“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使人忘不掉)。

2.指导朗读、背诵。

(1)分段指名读,注意语气词“呀,啊”以及感叹号应表达的语气。范读,听录音。

(2)齐读,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3)齐背。

(七)总结。

读全文,提问:

(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节)。

2.学了这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

(知道傣族人民怎样过泼水节。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1961年亲自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他是人民的好总理)。

(八)作业练习。

1.读课后作业第3题,注意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从句子中提出“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练习造句。

3.读作业练习第2题,填空。

4.朗读全文,背诵课文5—8段。

(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一)。

泼水节。

敬 爱。

花瓣。

鲜花。

地毯。

驶 过。

花炮。

欢乐。

祝 福。

幸福。

《难忘的泼水节》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要求认识的12个字,有些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三拼音有“凰、敲、褂、端”,后鼻音有“凤、凰”,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以下引导识字的方式供参考。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互检“战果”。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听,看看还有没有“特务”,如果还有,帮他指出来。

4.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字的,向全班推荐好的方法。

5.对号入座。听一个人说字的特点或看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快。(可从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点,“蘸、端、踩”可用动作演示。)。

6.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二)朗读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朗读本文要始终热情洋溢、幸福快乐,语调可稍高。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1.要理解本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必须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最好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在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问: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

(1)自读自悟。

(2)在小组里读有关段落,并说说从所读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3)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读,说说感受,其他同学可参与读或补充说感受。

(4)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比如,读第三自然段,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要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3.看图听读想象。

(1)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再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三)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一串串一座座。

3.词语积累。

敬爱鲜红火红欢乐欢呼开心幸福。

难忘水红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

4.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四)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一)看图发现。

看课文插图,说说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二)读文体会。

1.自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读第一、二自然段,要用热情而平稳的语调,第一自然段适当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适当强调“特别”、“周恩来总理”和“一起”。

3.教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如:

(1)从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着傣族服装?他的表情怎样?理解“笑容满面”,并练习说话。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三)读中感悟。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五、资料袋。

傣族。

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云南热带、亚热带的坝子上,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个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景谷、双江、金平等自治县。傣族有自己的历法和文献,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民歌,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傣历新年)为傣族重大节日,时间为傣历六月中旬(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傣族男女老幼皆沐浴盛装,拜佛诵经,并举行赛龙舟、斗牛、丢包、泼水祝福等活动。

象脚鼓。

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的鼓面。演奏时斜挂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给舞蹈伴奏。

难忘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泼、龙、恩、凤、凰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多音字“盛”

2、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

4、初步体会傣族人民对周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会写生字;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说设计意图。

(1)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过程中,我随文识字了5个:襟、褂、凤凰、恩为主,词语教学时也分为2个层次,先是带有拼音的难读的字,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和多音字盛。然后是课文中比较长的词语。本课时写了4个字、泼、凤凰、恩,都是随文指导,然后集中书写。我的设计意图是:字词句的教学其实是一条线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让小朋友明白我今天识字重点要读好哪几个。

(2)句与段的教学。

今天学习的重点段落是第3小节,我以“人们是怎么欢迎周的”展开教学,由句子再细化为词语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再由句到段由局部到整体,层层引导学生明白人们赶来了,人们撒满花瓣,人们欢呼都表达子傣族人民对周的敬爱之情。

句与段的学习离不开朗读的指导,朗读的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如精读第3小节时,我就采用了指名读、感悟地读、高兴的读、齐读、男女生分组读等形式。在指导读“周来了!”这句感叹句时,我又采用了提示读,“你欢呼着:他欢呼着,大家一起欢呼着”使小朋友身临其境。

(3)作业设计:

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我翻课后及作业本发现有这么几个类型:生字抄写、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我会填正克确的量词,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造句。因此本课时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字词教学时穿插了多音字“盛”的教学,说话练习:用一组关联词:因为……所以……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好像”造句指导学生把比喻句说得更生动,量词的叠用:一条条、一串串要能理解叠用表示很多,并能正确运用从而能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

(4)课后发现的问题:

1、“对襟白褂”这个词的教学除了读准字音,如果能以学生的衣服为实物教学明白对襟是怎么样的,医生穿的就是白褂,让生字的音、形、义在潜移默化中扎实的完成了教学。

2、语言表达: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如果能让小朋友学习这种写法,学会迁移,比如说:迎春花开了,春天到了。再比如: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们上学了等等,让小朋友学会运用。

文档为doc格式。

泼水节作文:难忘的泼水节

暑假,我们学校举行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夏令营活动,我对其中的“泼水节”印象最深。

这一天,同学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准备好了清水,等候泼水节的到来。

一声今下,泼水节开始了。同学们立即开始泼水了。真是天助我也,陈磊到这时还没接好水,我马上端了一盆水泼在他身上,陈磊就落惶而逃了。

我又接了一盆水向韦子奇泼去,韦子奇一下就变成了“落汤鸡”,头发一缕一缕的,还滴着水珠。我对韦子奇说:“你有一头乌黑的头发。”韦子奇气坏了,连忙向我泼了一大盆水。还好,我闪得快,只湿了一小块。在我不注意时,一盆水向我泼来,我也成了“落汤鸡”了。这时,韦子奇接了一大盆水又向我泼来,吓得我撒腿就跑,韦子奇边追边说:“幸福水来了,幸福水来了,快快接住啊!”我急忙说:“我不要幸福水了,我够幸福了,我受不了啦!”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看录像,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属于哪个民族?(汉族)上节课我们参观了美丽的葡萄沟,见到了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那大家还想不想去看看其他的少数民族朋友呢?(想)。

那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傣族看看吧!

边放录像(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教师边讲解:每年清明节前后(傣历六月中旬),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族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乘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我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读文体会。

1、教师范读课文,生标出自然段。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要求读准生字,不加字漏字)。

3、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

4、师:在傣历六月份,什么花开了?说明傣族的什么节日到了?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理解“一年一度”即一年一次。

5、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不一样,因为谁要来了?(生读第一段)答:周总理。

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生答)。

6、师:人们又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呢?(自由读第三段)。

a、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b、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c、指名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7、那这天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呢?是平时经常穿的衣服吗?(结合图回答)。

a、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插图)(穿着傣族服装)他为什么穿着傣族服装?他脸上的表情怎样呢?理解“笑容满面”并造句。

b、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c、师: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

师:傣族人民一个个都因为能和敬爱的周总理一起过节日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同学们笑容满面地读一读这段。

8、(1)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五段。(重点词语: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2)用“一手……一手……”“一边……一边……”说句子。

(3)老师扮演周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树枝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4)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5)师: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

(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

四、分小组接读课文。男女生赛读课文。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始终要语调高、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结尾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同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我们知道了周总理和人民是心连心的。课后请同学们再去查阅一下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吧!

难忘的泼水节课件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恩寿凤凰”2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初步感受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和幸福。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出示泼水节课件师:想说什么?师:对呀,这就是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泼水节是它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人们在那一天多么快乐,多么开心,为什么又说难忘的泼水节呢?打开课文去读读。要求:(1)不认识的字多读几次。(2)标上小节。学生自由读。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小老师领读音的归类读形的记忆义的理解(2)检查词语(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凤凰花对襟白褂象脚鼓咖啡色水红色火红火红鲜红一年一度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3)检查句子(指名读分小组读)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4)指名分节读课文(结合多音字的学习)(5)读了课文后,谁来说说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谁干什么?(6)简介周总理三:书写指导四:作业完成课后多音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