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棉花姑娘说课稿(优质22篇)

小编: 琴心月

编写教案模板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是一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案模板范文,供各位教师参考和探索。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我上的是国标本第一册的第七课《秋姑娘的信》。这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背课文和识字写字。

二、教法说明。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设计时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价值为一目标,让孩子在读中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秋姑娘美好的心灵交汇,从而让孩子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同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为孩子展示潜质潜能和语言实践打开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

三、教学设计。

(一)走进文本,感受人文内涵。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朗读、理解文质兼美的文本的时候,才能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根据这个理念,我对第二课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归谬激疑,探究学文。

让孩子们带着“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都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去读书,实实在在的给足时间,让他们读准、读通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接着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一封信互相交流,并且我要求学生用“我喜欢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

2、读信说信,语言实践。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我利用媒体依次出示秋姑娘给大雁的信,让孩子自读,不仅再次感受秋姑娘至诚至爱的美好心灵,而且跃出文本,让孩子初步感受书信的基本格式,有机地拓宽知识面。

接着,我又要求孩子照样子说一说秋姑娘在信中会跟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说些什么,为孩子搭建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给孩子创设一个发挥潜在智能的机会。

3、挖掘资源,丰富积累。

在课文中有几处知识点,我也一一挖掘。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要冬眠?松鼠喜欢吃什么?(旨在感悟“充足的食品”一词)小树裹上“冬衣”中“冬衣”是什么?为什么要裹?(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这些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4、感情朗读,整体回归。

在学生了解信的内容后,我设计“换位朗读”,告诉孩子:“你现在就是秋姑娘,你该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关爱之心呢?”孩子在品读“多加小心”“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充足的食品”“别忘了”“裹上冬衣”等词句的过程中,把秋姑娘的内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情朗读了2——5小节后,我引读: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吧?借这个问题引读文章的第七小节,让孩子的感悟与文章的内涵更吻合,让孩子的体验与文中人物的情感更接近。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指导孩子背诵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和秋姑娘的心灵美。

(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1、内容延伸,探求知识。

读完全文,我让学生思考秋姑娘还会对其他朋友说些什么?”这样操作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秋尽冬来之际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对他们课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是为了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更好地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2、作业拓展,实践体验。

最后我也是以秋姑娘信的形式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作业如下:(多媒体出示作业内容。)。

让学生采集落叶观察,并动手做一做树叶标本,也是让学生走出书本,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在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这里,大家都很欢迎。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便给果娃娃们打扮起来。她给苹果喷了一身香水,羞得苹果的脸儿都红了;她给橘子穿上一件黄外套,橘子高兴得把树枝都压弯了;石榴看见了很着急,于是秋姑娘送了她一件紫裙子,石榴乐得露出了“牙齿”。

秋姑娘来到花园里,将菊花仙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白雪公主”挥舞着雪白的长袖,洁白无瑕;“黄皇后”穿着黄色的裙子,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她们笑得那么灿烂。

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稻谷一夜穿上了金黄的衣裳,大豆撑开黄色的外壳,争先恐后往外蹦。高粱染红了头发,玉米露出了“大黄牙”。棉花则在秋风中扭来扭去,那身上的棉桃就像一个个绿色的铃铛。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秋姑娘来到了山上,把一片片枫叶染得火红火。杨树的叶子枯黄了,飘飘扬扬落下来,有的像小孩荡秋千,有的像蝴蝶,还有的像降落伞。

秋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把世界装扮得如此色彩斑斓。真是一位杰出的“化妆师”!

小学语文《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

教学。

各位老师:

一、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全文共六个自然段。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浅显易懂,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根据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因此,在教学《棉花姑娘》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上。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第一课时,重点是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品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并整体感知全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一课时的教学。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准备突破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星、雪”两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捉什么地方的害虫的常识,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写字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选择一种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自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等。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而“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在教学中我还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学习生字、感悟语言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三、

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本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版块:

1、谈生活激兴趣。

课一开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了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农村吗?”“那你知道农民伯伯在地里、田里都种着些什么呀?”“棉花有什么用处?”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为切入点,这样不但在语文课中溶入了常识知识,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

2、细细读,品滋味。

在教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样子;另一幅是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她裂开嘴笑了。然后以“看了这两幅图后你想说些什么?”引出第二版块内容的学习----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这两段内容的学习,我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内容上。在这里,我进行了变序教学,因为觉得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结构大致相同,内容刚好相反,在这里一起拿出来通过对比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3、听故事明概况。

我以:“棉花姑娘刚才不是愁眉苦脸的吗?现在怎么又那么高兴了?那棉花姑娘的病是怎么好的呢?小朋友们想听棉花姑娘治病的故事吗?”为过渡,然后教师一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一边播放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听完后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了什么?通过“你听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檐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不但较好地落实了学习目标2,还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听故事要听清要点这一听的技巧。

然后又以“这个故事还藏在我们的书里,小朋友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进入“做游戏,学生字”这一环节。

4、做游戏、学生字]学习生字我主要采用自学法,因为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具有识字的能力,如果教师再手把手地教每个字,那不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吗?在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时,我把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读课文及学写“星、雪”两个绳子都溶入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和棉花姑娘交朋友中,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学习方法,不但能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乐学、爱学,同时学得也扎实。

四、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棉花姑娘》一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它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展现课文内容,突出重点,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小学语文《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范文。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复习: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第7课。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

(1)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那就小火车开起来;。

(2)这儿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一起来;。

(3)这儿还有些词语呢,谁能读?(指名。

2、大家真不错!还记得秋姑娘给谁写了信吗?我们一起听一听。

板书:青蛙、大雁、松鼠、山村孩子。

3、信里写了些什么呢?你们一定很感兴趣吧!咱们一起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赏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句。

师:大家看!秋风轻轻地吹,一片片枫叶在空中飞舞,秋姑娘的信可真多呀!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接着往下读,找一找。(学生自由读书)。

师:找到了吗?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师:你喜欢哪封信?能读读吗?(学生选择读自己喜欢的信,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点拨、指导)。

师: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很远很远的南方过冬呢!秋姑娘在信中会让他们小心什么呢?(学生发言设想:a、小心掉队了;b、小心撞上了飞机;c、小心被猎人打中)对啊,真是要多加小心,能读好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青蛙的那封信)。

(2)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学生发言设想:秋姑娘很关心小青蛙)那你能读出秋姑娘的关心吗?(指名读)(教师带青蛙头饰)师:现在呀,我就是小青蛙,冬爷爷快来了,我得找个地方睡大觉了,谁来演秋姑娘呢?先准备准备吧。(学生自由读书准备——指名师生表演——喜欢这封信的同学一起表演读)。

师:**同学,你喜欢哪封信呢?(生读秋姑娘写给松鼠的信)。

(3)你为什么喜欢这封信呢?(学生发言设想:松鼠很可爱)是啊,松鼠很可爱,可是很贪玩,连过冬的食品都忘记了准备。幸好有秋姑娘的提醒。秋姑娘想得可真周到,能读出来吗?(指名读)大家都喜欢吧!同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同桌比赛读)你觉得同桌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那你们愿意演给大家看吗?(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师:还有一封信谁喜欢呢?(学生读写给山村孩子的信)。

(4)是这封吧?秋姑娘没忘记在冬天穿着单衣的小树苗,提醒山村孩子给他裹上冬衣。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发言设想:怕小树冻坏了)是啊,多细心的秋姑娘啊,能读好吗?(指名读——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读)。

3、看,秋姑娘在每封信里都是那么关心、体贴别人!我们把4封信连起来读,好吗?(全班齐读2—5自然段)。

4、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想想看,想好了,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小组交流后指名说)。(学生发言设想:a、一封写给小猴,别太淘气了;b、一封写给可爱的熊猫,要保护好身体,别着凉生病;一封写给小朋友们,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

5、你们说得太好了!秋姑娘就是这样一封一封寄去了她的关怀,等到冬爷爷来的时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能读好最后两句吗?自己试试(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6、秋姑娘的信多有意思呀,我也想读了。(。

四、小结。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秋天的落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公园里、马路边去找找,明天带来,和同学们说说样子和颜色。

评析:

今天听了《秋姑娘的信》这节课,感觉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

1,切实过好认读关。学生读了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得准确,句子读得通顺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会认、会记、记得牢,会写并写得漂亮。这些应是一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2,体现了语文学习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时,注意抓住事物表象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让学生建立起词语、句子与事物表象之间的联系,进而让学生自愿走进课文的情境(如教师问学生秋姑娘在信中会要大雁小心什么,还有师生戴头饰表演等等),读出了形,读出了神,读出了情。这样的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的读书活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如读完四封信后,老师问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学生马上想到了给“熊猫”“小白兔”“种子”“小老虎”等等对象写信)。这样的读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3,带头饰表演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并初步运用了语言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乐趣。

《棉花姑娘》小学语文说课稿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八组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动物医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阶段的阅读训练重点及低年段的识字写字为重点的要求,制订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让学生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俗话说:“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本课的三维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多媒体课件激趣法。

新课标指出本阶段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游戏学习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学生的最爱。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做法。在教学生字词时,通过开火车读等小游戏达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3、换位表演法。

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孩子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表现出来。在读、演棉花姑娘的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各种形式的换位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分角色表演。以读演代讲,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朗读的教学难点。

4、拓展延伸法。

在课的最后阶段,利用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交流。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同时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在汇报交流时,顺学而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得好不如学得好。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学习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1、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读棉花姑娘和演棉花姑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帮互助、互评互学,实现生生互动,学会倾听、评价、合作,在读中感悟、演中体验,在演读感悟中学习本文。

2、学会感情朗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之能和谐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个人朗读、表演读、换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演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学会积累词句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进行拓展练习: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以开小火车形式巩固字词。

(二)理解课文。

1、理解第1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棉花姑娘怎么了?

在学生的答案中探究: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是可恶的蚜虫让棉花姑娘生病了,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句式相同,易于理解。精讲第2自然段后,让学生自学3、4自然段,这一由扶到放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3、学习第5自然段。

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知道朗读。

4、学习第6自然段。

七星瓢虫有没有把棉花姑娘的病治好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穿插说话练习:碧绿碧绿的()学白雪白的()。

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她的心情怎么样呢?你来说说看。

(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说一说。

1、捕鼠能手——猫头鹰。

猫头鹰的食物主要是野鼠,一只野鼠一个夏天要糟蹋一千克粮食,而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就能捕上千只野鼠。也就是说: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就能为人类保护1000千克粮食,抵得上三个人一年的口粮。

2、除害飞行家——蜻蜓。

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飞行家。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

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四)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五)作业:结合课文精选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燕子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蚜虫。

本课板书分三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

评价:

1、在各板块的设计上,有点重复。

2、在指导朗读设计上,还可以更深入些。

3、没有指明设计的是第几课时。

4、在目标设计上还带有第一课时的目标,不够明确。

5、教学过程中,还可结合写字教学。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人物美。

3.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的朗读悟童话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堂。

1、师出示大雪纷飞的图片,学生欣赏并说说感受。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幅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啊?大家喜欢冬天吗?大家在冬天都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2、生自由回答。

(是的,大家都喜欢这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孩子们的雪人堆上了,瞧,他们在雪地里玩得多欢啊!)。

3、师:孩子们,是不是也期盼着快点下雪,好美美的露一手呢!今天老师就带给大家一个发生在冰天雪地里发生的童话故事《雪姑娘》。(板书课题)。

二、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

教师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并用自己最喜欢的词语造句。

嘴唇照耀欣欣向荣花冠夜莺无影无踪。

忧郁依然欢欢喜喜榕树似乎繁华似锦。

(首先,老师要考考大家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请大声的读出你认识的词语吧!谁能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呢?)。

三、回顾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浏览课文。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你觉得雪姑娘漂亮吗?为什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雪姑娘的。

2、指名学生回答。

(请你读一读,读出你对白雪姑娘的`喜爱之情。)。

3、指名学生读描写白雪姑娘外貌的句子,注意读出白雪姑娘的美丽。(赛读)(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有没有想挑战他的?)。

(甜蜜的笑意可以看出白雪姑娘肯定是个开朗大方的孩子。)。

4、品读伊万夫妇和孩子们喜爱白雪姑娘的句子。

(同学们,不仅你们喜欢白雪姑娘,伊万夫妇和孩子们也很喜欢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呢?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划出伊万夫妇和孩子们喜爱白雪姑娘的句子。)。

四、精读课文品味文意。

(白雪姑娘要是能一直和大家在一起该多好啊!可是随着日子越来越暖和,白雪姑娘的心情却越来越差,为什么呢?)。

品读白雪姑娘离去时痛苦的句子。

1、指名学生读5----9自然段,划出描写雪姑娘的句子。

白雪姑娘却倚坐在窗边,神情越来越忧虑。

(雪姑娘神情忧郁,她在想什么呢?)。

(指导朗读,将雪姑娘心事重重的感觉读出来。)。

白雪姑娘却更加悲伤了。她总是离开小伙伴们,躲在不见阳光的阴冷角落里,像大榕树底下一朵胆怯的小花。

(冬去春来,冬天最后的一点残雪也融化了。到处是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白雪姑娘却高兴不起来,甚至躲起来了!可见,她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白雪姑娘不情愿地去了。忽然,背后传来了一声叹息。

(雪姑娘为什么不情愿和小伙伴出去玩呢?既然不情愿去,为什么最后还是去了呢?从这里可以看出雪姑娘的什么样的矛盾心理?)。

2、范读,分小组朗读。(读出白雪姑娘对我们的留恋和离开时的痛苦)。

3、品读大家爱雪姑娘、关心雪姑娘的句子。

(可是,大家非常爱她,关心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你这是怎么啦,亲爱的孩子?”玛露莎爱抚地把白雪姑娘抱了起来,“你不舒服吗?为什么不高兴?”

(模仿关心你的人,读一读这一句。)。

(白雪姑娘的话虽然很简单,但却隐藏了很多很多的感情,想一想:雪姑娘为什么不把这个秘密告诉妈妈呢?)。

(多么纯真善良的姑娘啊,又想让别人不担心,内心又很痛苦,只能努力装着平淡的语气。)。

小伙伴们邀请白雪姑娘一起去采草莓和鲜花。

(大家越是这样对待白雪姑娘,白雪姑娘就越痛苦。最后白雪姑娘融化了。大家的心情怎样呢?)。

4、体会大家失去白雪姑娘的心情。

(齐读,指名读。模仿爸爸妈妈的口吻,体会玛露莎痛苦的心情。)。

五、课文赏析感情升华。

活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孩子们,如果白雪姑娘知道了大家都在找她,她会怎样呢?假设你是白雪姑娘,你想对爸爸妈妈和孩子们说什么呢?)。

六、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伊万夫妇和孩子们对白雪姑娘的喜爱和白雪姑娘对人世间的依恋之情,这些都是金钱都买不到的人间真情。

七、快乐作业巩固知识。

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1、冬天到了,雪姑娘又回来了。……。

2、大家呼喊着:“雪姑娘,你在哪儿啊?”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我上的是国标本第一册的第七课《秋姑娘的信》。这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同时使人感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背课文和识字写字。

二、教法说明。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设计时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价值为一目标,让孩子在读中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秋姑娘美好的心灵交汇,从而让孩子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同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为孩子展示潜质潜能和语言实践打开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

三、教学设计。

(一)走进文本,感受人文内涵。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朗读、理解文质兼美的文本的时候,才能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根据这个理念,我对第二课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归谬激疑,探究学文。

让孩子们带着“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都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去读书,实实在在的给足时间,让他们读准、读通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接着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一封信互相交流,并且我要求学生用“我喜欢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

2、读信说信,语言实践。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我利用媒体依次出示秋姑娘给大雁的信,让孩子自读,不仅再次感受秋姑娘至诚至爱的美好心灵,而且跃出文本,让孩子初步感受书信的基本格式,有机地拓宽知识面。

接着,我又要求孩子照样子说一说秋姑娘在信中会跟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说些什么,为孩子搭建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给孩子创设一个发挥潜在智能的机会。

3、挖掘资源,丰富积累。

在课文中有几处知识点,我也一一挖掘。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要冬眠?松鼠喜欢吃什么?(旨在感悟“充足的食品”一词)小树裹上“冬衣”中“冬衣”是什么?为什么要裹?(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这些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4、感情朗读,整体回归。

在学生了解信的内容后,我设计“换位朗读”,告诉孩子:“你现在就是秋姑娘,你该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关爱之心呢?”孩子在品读“多加小心”“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充足的食品”“别忘了”“裹上冬衣”等词句的过程中,把秋姑娘的内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情朗读了2——5小节后,我引读: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吧?借这个问题引读文章的第七小节,让孩子的感悟与文章的内涵更吻合,让孩子的体验与文中人物的情感更接近。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指导孩子背诵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和秋姑娘的心灵美。

(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1、内容延伸,探求知识。

读完全文,我让学生思考秋姑娘还会对其他朋友说些什么?”这样操作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秋尽冬来之际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对他们课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是为了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更好地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2、作业拓展,实践体验。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夏姑娘走了,秋姑娘带着魔法棒来到了大自然。秋姑娘是一位魔法师,她只要用魔法棒一点,秋天就会焕然一新。

秋姑娘又来到果园,梨子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梨子,像一个个可爱的小葫芦。走近一看,梨子脸上还长着许多小雀斑呢!梨子很多,把树枝越压越弯,有的梨子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还有红艳艳的苹果和长满刺的榴莲也都成熟了!

秋姑娘又来到了公园,菊花仙子开花了,她们形态各异,有的像洋娃娃的头发,有的像天空燃放的烟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个小绒球。那菊花五颜六色,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真是美不胜收!

树林里,一片片金黄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纷纷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轻轻地飘到地上,像给大地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秋姑娘真美,她给我带来了快乐,我爱秋天!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这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在童话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秋姑娘对松鼠、小树、大雁等动物的热爱、贴心,读完本课以后,要背诵课文、学会正确识字。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设计时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价值为一目标,让孩子在读中感受秋姑娘对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秋姑娘美好的心灵交汇,从而让孩子们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同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为孩子展示潜质潜能和语言实践打开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

三、说教学教学流程。

(一)走进文本,感受人文内涵。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朗读、理解文质兼美的文本的时候,才能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根据这个理念,我对第二课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归谬激疑,探究学文。

让孩子们带着“秋姑娘给她的好朋友都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去读书,实实在在的给足时间,让他们读准、读通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接着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一封信互相交流,并且我要求学生用“我喜欢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交流,旨在培养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

2、读信说信,语言实践。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我利用媒体依次出示秋姑娘给大雁的信,让孩子自读,不仅再次感受秋姑娘至诚至爱的美好心灵,而且跃出文本,让孩子初步感受书信的基本格式,有机地拓宽知识面。

接着,我又要求孩子照样子说一说秋姑娘在信中会跟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说些什么,为孩子搭建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给孩子创设一个发挥潜在智能的机会。

3、挖掘资源,丰富积累。

在课文中有几处知识点,我也一一挖掘。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要冬眠?松鼠喜欢吃什么?(旨在感悟“充足的食品”一词)小树裹上“冬衣”中“冬衣”是什么?为什么要裹?(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这些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4、感情朗读,整体回归。

在学生了解信的内容后,我设计“换位朗读”,告诉孩子:“你现在就是秋姑娘,你该如何通过朗读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关爱之心呢?”孩子在品读“多加小心”“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充足的食品”“别忘了”“裹上冬衣”等词句的过程中,把秋姑娘的内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感情朗读了2――5小节后,我引读: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吧?借这个问题引读文章的第七小节,让孩子的感悟与文章的内涵更吻合,让孩子的体验与文中人物的情感更接近。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指导孩子背诵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和秋姑娘的心灵美。

(二)、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

1、内容延伸,探求知识。

读完全文,我让学生思考秋姑娘还会对其他朋友说,这样操作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秋尽冬来之际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对他们课外知识的一种补充,也是为了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更好地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2、作业拓展,实践体验。

最后我也是以秋姑娘信的形式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作业如下:(多媒体出示作业内容。)。

让学生采集落叶观察,并动手做一做树叶标本,也是让学生走出书本,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在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板书设计:

大雁南去。

松鼠要冬眠。

青蛙准备食品。

山村孩子给小树裹“冬衣”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秋姑娘信》小学语文说课稿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物。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江苏南通海门市实验小学一年级:芒果甜心7。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观摩了王老师的一堂《棉花姑娘》,我感触很深。这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课,有些环节很值得我学习。

首先王老师的教态亲近随和,很具有亲和力,时而洋溢,时而婉转,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寓教于乐,扎实训练;师生互动,交流自然,使课堂成为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王老师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愉悦地学习课文。采用多种策略创设不同的.激趣情景,看画面、做游戏、猜字谜、表演等多个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巩固“识字”与“读文”的学习,使学生融入课堂、融入文本。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王老师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技巧。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他们能感受到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间的童趣,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缺乏体验。王老师就借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优点,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识字、理解课文的能力。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扩展。在朗读上,本节课以读贯穿教学,王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课文角色,分角色进行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会怎么想?她心情怎么样?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啄木鸟飞来了,青蛙跳来了,他们一个个都不能帮自己,棉花姑娘的心情又会怎样?三次同样的请求,王老师用适当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高兴——失望——痛苦、急切”等不同的感受。通过对课文充分的朗读,将语言逐渐吸收内化了。

整堂课中最出彩的是王老师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王老师创设了一个环节,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七星瓢虫向棉花姑娘介绍自己的外形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在介绍过程中感悟语言,感悟情感,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年级《棉花姑娘》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八组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动物医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阶段的阅读训练重点及低年段的识字写字为重点的要求,制订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让学生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

俗话说:“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本课的三维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多媒体课件激趣法。

新课标指出本阶段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游戏学习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学生的最爱。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做法。在教学生字词时,通过开火车读等小游戏达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3.换位表演法。

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孩子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表现出来。在读、演棉花姑娘的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各种形式的换位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分角色表演。以读演代讲,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朗读的教学难点。

4、拓展延伸法。

在课的最后阶段,利用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交流。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同时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在汇报交流时,顺学而导。

五、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得好不如学得好。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学习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1、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如在读棉花姑娘和演棉花姑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帮互助、互评互学,实现生生互动,学会倾听、评价、合作,在读中感悟、演中体验,在演读感悟中学习本文。

2、学会感情朗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之能和谐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个人朗读、表演读、换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演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学会积累词句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进行拓展练习: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以开小火车形式巩固字词。

(二)理解课文。

1、理解第1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棉花姑娘怎么了?

在学生的答案中探究: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是可恶的蚜虫让棉花姑娘生病了,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句式相同,易于理解。精讲第2自然段后,让学生自学3、4自然段,这一由扶到放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3、学习第5自然段。

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知道朗读。

4、学习第6自然段。

七星瓢虫有没有把棉花姑娘的病治好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穿插说话练习:碧绿碧绿的()学白雪白的()。

棉花姑娘的病终于好了,她的心情怎么样呢?你来说说看。

(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说一说。

1、捕鼠能手--猫头鹰。

猫头鹰的食物主要是野鼠,一只野鼠一个夏天要糟蹋一千克粮食,而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就能捕上千只野鼠。也就是说: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就能为人类保护1000千克粮食,抵得上三个人一年的口粮。

2、除害飞行家--蜻蜓。

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飞行家。一只蜻蜓一小时能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

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四)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五)作业:结合课文精选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棉花姑娘》语文说课稿

青蛙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蚜虫。

本课板书分三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

评价:

1、在各板块的设计上,有点重复。

2、在指导朗读设计上,还可以更深入些。

3、没有指明设计的是第几课时。

4、在目标设计上还带有第一课时的目标,不够明确。(这里已作修改)。

5、教学过程中,还可结合写字教学。

小学语文《棉花姑娘》教案设计

课次2。

教具:生字卡、挂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字,会写8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

2、读好请示的语气。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试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些字。

2、接力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出生字卡上的生字。

4、找“小老师”领读生字。

5、识字游戏:找朋友把和一家子的拼音朋友贴在一起,全班齐读,介绍识字方法。

6、给生字组成词语。说一句话,学生交流。

三、朗读感悟。

1、生字都认识了,再来读课文,同学们就会觉得很轻松了,快来试试吧。

2、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组讨论交流。棉花姑娘都请谁来帮忙?结果怎样?

4、趣味对读。

(1)、分组、分排、分角色朗读对话。

(2)、小组朗读表演。师指导朗读方法。

5、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扩展练习。

2、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

五、合作总结。

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助棉花姑娘而是他们确实帮不上忙,如:棉花姑娘向你请求帮助的话,你打算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设想好的`同学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说给它们听听。

生病的棉花病好了的棉花。

燕子——————空中。

啄木鸟——-——树干。

青蛙——————田里。

一年级《棉花姑娘》语文说课稿

《棉花姑娘》是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全文共六个自然段。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浅显易懂,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根据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因此,在教学《棉花姑娘》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上。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第一课时,重点是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品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并整体感知全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一课时的教学。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准备突破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星、雪”两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捉什么地方的害虫的常识,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写字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选择一种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自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等。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而“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在教学中我还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学习生字、感悟语言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本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版块:

1、谈生活激兴趣。

课一开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了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农村吗?”“那你知道农民伯伯在地里、田里都种着些什么呀?”“棉花有什么用处?”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为切入点,这样不但在语文课中溶入了常识知识,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

2、细细读,品滋味。

在教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样子;另一幅是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她裂开嘴笑了。然后以“看了这两幅图后你想说些什么?”引出第二版块内容的学习----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这两段内容的学习,我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内容上。在这里,我进行了变序教学,因为觉得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结构大致相同,内容刚好相反,在这里一起拿出来通过对比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3、听故事明概况。

我以:“棉花姑娘刚才不是愁眉苦脸的吗?现在怎么又那么高兴了?那棉花姑娘的病是怎么好的呢?小朋友们想听棉花姑娘治病的故事吗?”为过渡,然后教师一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一边播放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听完后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了什么?通过“你听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檐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不但较好地落实了学习目标2,还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听故事要听清要点这一听的技巧。

然后又以“这个故事还藏在我们的书里,小朋友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进入“做游戏,学生字”这一环节。

小学语文教案《棉花姑娘》

1、认识“姑娘”等7个字,会写8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1、识字、写字和朗读。

2、读好请示的语气。

讨论法。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试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些字。

2、接力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出生字卡上的生字。

4、找“小老师”领读生字。

5、识字游戏:找朋友把和一家子的.拼音朋友贴在一起,全班齐读,介绍识字方法。

6、给生字组成词语。说一句话,学生交流。

1、生字都认识了,再来读课文,同学们就会觉得很轻松了,快来试试吧。

2、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组讨论交流。棉花姑娘都请谁来帮忙?结果怎样?

4、趣味对读。

(1)、分组、分排、分角色朗读对话。

(2)、小组朗读表演。师指导朗读方法。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

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助棉花姑娘而是他们确实帮不上忙,如:棉花姑娘向你请求帮助的话,你打算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设想好的同学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说给它们听听。

生病的棉花病好了的棉花。

燕子——空中。

啄木鸟——树干。

青蛙——田里。

小学语文一年级:《棉花姑娘》教案一等奖

1、复习生字,会写文中要求的6个生字。

2、熟读全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有关蚜虫和七星瓢虫的有关知识。

一、复习生字。

用游戏法进行复习:《捉蚜虫》黑板上画几朵棉花,每朵花上贴一个画有一只蚜虫的小纸袋,纸袋上写一个生字,袋里面放一些小的外形剪成虫子形的生字卡片。学生如果认识纸袋上的字,就可以到袋里面拿一张写有这个字的小卡片,说明他捉到了一只蚜虫,最后进行统计,看看谁捉到的虫子最多。

二、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三、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四、生字书写。

1、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可分三小组进行教学:“只、星”是上下结构的字,主要特点是“上小下大”;“雪、帮”也是上下结构的字,特点是“上大下小”,“雪”字的第十笔“一”不能写出头,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求掌握好。“请、就”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注意两边不要分得太开,提醒“就”字最后一笔“丶”不要落下。

2、请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写,描红练习。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五、展示台。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蚜虫、七星瓢虫、棉花的小知识。

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特色: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说教,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示范、演示。

一年级《棉花姑娘》语文说课稿

1、《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非写实性的儿童文学,纵观人教版全套教材,童话在其中占了比较大的篇幅。单小学一年级上下册一共就编入了21篇童话故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这一课程目标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段首选文体的地位。

2、本篇课文从内容上看,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从写法上看活泼有趣,各段句式相似,通篇课文采用对话形式,拟人手法。

《新课标》提出第一学段识字与阅读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其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现行的教材跟原教材比,识字量大幅度增加,在写字数量上相对减少。在识字教学中需要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激发识字自主性,强化随文识字。

二、学情分析。

说完教材,再看学情。

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识字、写字)孩子们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及书写规律,但自主识字的能力有待提高。开始学写合体字,初步了解合体字的构字特点,但间架结构和田字格占位掌握度不高。(朗读与交际上)同时,孩子们喜爱读童话,说童话,演童话,这为本课朗读与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渠道很多,在生活中他们对益虫、益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搜集资料很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课标》对第一学段要求和单元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2、在朗读感悟中了解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推普生浓厚的兴坡,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课时目标:

1、认识“姑、娘”等6个生字,会写“请、帮”。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运用“请你帮--”“对不起--”进行口语交际。

4、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四、教学模式。

在《浙江省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的引领下,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实验小学低段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互动游戏,激趣导读;整体感知,激法导学;聚焦阅读,激情导思;情景交际,激情导练;规范写字,激兴导书。并力求在落实模式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与阅读为思路,以彰显低段阅读教学,识字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为重点,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平台,落实“摒弃繁复,追求本真”的教学思想。

五、教学方法。

俗话说:“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本课的三维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多媒体课件激趣法。

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游戏学习法。

“兴趣是的老师”,游戏是学生的最爱。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做法。在教学生字词时,通过开火车读等小游戏达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3换位表演法。

表演是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之一,孩子兴奋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各种情态表现出来。以读演代讲,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朗读的教学难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得好不如学得好。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学习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1、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帮互助、学会倾听、评价、合作,在读中感悟、演中体验,在演读感悟中学习本文。

2、学会感情朗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的方法就是读,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个人朗读、表演读、换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演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学会积累词句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进行拓展练习: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六、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互动游戏,激趣导读。

本环节我通过以下三步来实现。出示:1、看故事,玩“变脸”,2、小竞猜,读“姑娘”,3、展图片,学课题。第一步,我饶有兴趣地对孩子们说:老师带来一些故事,如果你看过的话就做笑脸,没看过就做哭脸。在游戏中,孩子们得到放松,为课堂高效增添了动力和活力。

之后进入第二步:小竞猜,读“姑娘”。猜一猜,这是哪个童话故事。在。

叫一叫灰姑娘中,孩子们初步认识“姑娘”这两个生字,并读好了轻声。第三步:展图片,学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去认识雪白雪白的姑娘”,它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棉花姑娘”引入课题,读好课题。

(二)整体感知,激法导学。

根据我校“先学后教”的理念和第一学段孩子的特点,我利用导学单,让孩子们大声地去读课文,把自己预习时画上笑脸的难认的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接着,让孩子们做一个小游戏:请故事主角一一上台,并将名片贴在黑板上。孩子们在读读认认中,轻轻松松地梳理了课文内容。

(三)聚焦阅读,激情导思。

此环节,抓住“盼”这一字眼,把阅读与识字写字相结合。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角色体验,识“盼”。学生初读课文后,用图片和话外音结合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蚜虫的可恶,然后进入棉花姑娘的角色,此时,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多样的,有些孩子说棉花姑娘感觉很痛,有些说觉得浑身发痒,总知是无比痛苦,棉花姑娘盼望医生治病急切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体验下,“盼”字的学习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朗读自然声声有“盼”。

此环节,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学习“蚜”,讲故事认识“治”,看图和角色体验学习“盼”,体现了低年级识字的方法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学生在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中轻松地识字,投入地朗读,顺利地进入角色。

第二步:角色对话,解“盼”。聚焦第二自然段,通过自由读,指生读,接龙读的方式读通句子。继而关注对话,读好请求的语气和帮不上别人时抱歉的语气,进一步走进棉花姑娘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在同桌互读,加动作读中中理解“盼”。第三步:角色朗读,演“盼”。在学好第二自然段后,让孩子们在划一划中发现第2、3、4自然段句式相似的特点。聚焦三组对话,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读,分角色朗读,特别是我和美丽小组推选出的孩子们一起带上头饰,完全进入童话世界,用语言,用表情,用动作绘声绘色的进行表演,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掀起一个课堂的高潮。

(四)情景交际,激情导练。

此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的表演自然而然的发现了请求和帮不上别人忙时的句式:请你帮--对不起--。拓展出示喜鹊的图片的同时老师戴上帽子,大家好,我是喜鹊,你知道我的捉虫本领吗?你是棉花姑娘会怎么请我帮忙呢?师生一问一答,为同桌进行口语交际作好示范,学生的展示自然精彩。

(五)规范写字,激兴导书。

此环节,重点教学“请、帮”二个字。接下来我重点讲一讲“帮”字的教学。第一步,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帮”字的间架结构特点,上大下小,上面要盖住下面。左上竖撇要往左拉得长一点,右上的耳朵横撇弯钩碰到横中线就要钩。下面的巾最后一笔从中心点起笔,压线写。第二步示范,教师的示范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让他们看清每一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以及运笔时的提、按、快、慢。关键处老师进行强调,第三步练写,低年级学生练习书写之前,练写前强调坐姿和握笔的姿势;第四步反馈讲评,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对写得好的字用红笔圈出,特别好的画双圈,以此鼓励学生认真写字。学生写错了字或者不认真写,教师用笔标出,让其订正或重写。再利用“美丽”小组合作的形式两两互评,在写的有进步的字上打上五角星。

七、板书设计。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黑板上也留下了一些内容,本课的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配上了鲜艳的图片,体现童话故事的童趣,更能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同时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展现课文内容,突出重点,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年级《棉花姑娘》语文说课稿

《棉花姑娘》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纵观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融科学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本课是一篇童话,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角色丰富,插图精美,对话内容口语化,句式不断复现。符合一年级儿童的阅读心理。

二、说教学目标。

教师的有效设问,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第一学段目标“细化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并结合本教材编者的意图和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本课的具体语言文字,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我把借助插图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和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作为教学的重点。据此,第二条目标也是本课教学难点所在。

三、说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围绕“明确目标,有效设问,提高效益”这一主题,凸显以“读”为主线,以“对话”为主要途径,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由于课标倡导教师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所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见悟法。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的“无能为力”。

2.情境教学法。借助课文图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

(二)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自读、观察、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读说议的形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简单走向丰厚”

课的开始,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学生肯定能很快猜出本文的主人公棉花姑娘。随后,我会让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课题。请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我将有重点地指导“花”的书写。板书完,我会让学生齐读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我在引领学生通过书空的形式板书课题时,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虽不是实际书写,但在书空的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学语文,写字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真所谓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从被动走向主动”

(此质疑环节的设置,旨在“以学定教”、“以疑促学”,让学生由“冷”变“热”。正如美国一教育家所说“那些不设防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就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2.接下来,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将“、病”等字词读准确。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留意学生不容易读准的词语,如“斑点”、“树干”、“可恶”等词,板书在黑板上,在学生朗读完后加以指导。并通过一些词指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一开始可能都比较繁杂,我会通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让学生简单地概况本文的大致脉络。

(我们读文章,除了所谓的要把文章读“厚”,更重要的是要把文章读“薄”。通过不断引导,我们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3.趣味识字,自主学习。

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呢?我在这一环节中试图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学起来。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观察“姑、娘”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的规律。鼓励学生用学过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通过猜字谜、捉害虫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自评、互评中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三)精读感悟——“从空谈走向思考”

生字学完,我会让学生借助插图,带着问题学习默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1.借助插图,体会心情。

学生在交流时,肯定会找到这一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先读一读,并问他,你为什么这样读?在读这一句时,课文里哪幅插图帮助了你理解这句话?当学生说出后,我会让学生再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这句话,并相机评价,能借助书上的图画来读书,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就叫会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加强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阅读文本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插图。这不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避免了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学。)。

2.欣赏语句画面。

文中的第二、三、四、五段是故事的经过,这部分角色丰富,也是学生需要仔细品读的部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我除了要抓住重点字词外,还会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棉花姑娘急切的心情以及感受燕子、啄木鸟、青蛙的“无能为力”。通过教师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体会祈使句请求的语气。

(能否读好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本环节,我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赋予学生抒发感情的机会。)。

3.指导生字书写。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奇”、“星”这两个难写易错的字,先以孩子自己的观察为主,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加以适当点拨和整理。师范写后,学生练写。在巡视的过程中我会强调写字的姿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的每一学段里,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在这里安排学生练字,正和课堂开始时的书空相呼应,这样,通过书空和实际练字两种不同的手段,既指导了学生的写字练习,同时也避免了因单一的写字练字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到这,我的课堂教学已接近尾声,我会让学生跳出文本看文本,让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课都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迁移,从盲从走向独立。

对于课后练习,我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作为第一份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第二份作业,让学生回去把今天的童话故事讲给父母听。

小学语文一年级:《棉花姑娘》教案一等奖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姑、娘、蚜、盼、治、啄”等五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1——4小节。

3、练习朗读对话,能够读出焦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棉花)

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3、认识“姑、娘”两个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并随文识字:

1、(课件展示第一幅插图,去掉燕子)同学们,图片上的棉花姑娘低着头,一幅有气无力的样子,她怎么了?(学生自由发言)

2、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你知道在她身上爬来爬去的坏蛋是谁吗?请到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它的名字并圈出来。(学生圈出:蚜虫)

3、你觉得“蚜虫”的“蚜”字怎么记比较好?(形声字)

4、(回到图片)身上长满了可恶的蚜虫,这时的棉花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回答)

5、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用怎样的一句话来表达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读最后一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6、(出示“盼望、治病”)在这句话里有这样两个词语,你明白它们意思吗?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说说。

7、“盼”和“治”都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你记住了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交流识字方法)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四、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五、复习生字,承上启下。

1、一次次请求都失望了,同学们,棉花姑娘向我们求救了,你听,她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下面的一段话)

小朋友,我是棉花姑娘。我身上长了许多蚜虫,可难过了。我多么盼望着有人给我治病啊。可是燕子、啄木鸟、青蛙都说没有办法给我治病,小朋友,你有办法吗?快帮帮我吧!

2、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按照课文的意思,只要有道理即可)

六、结束:

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谁给治好的呢?请大家课后读一读课文5、6自然段就能知道答案。

七、课后作业:

熟读全文、做一个文中出现的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小学语文教案《棉花姑娘》

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识字写字,感悟文意。

朗读课文,感悟情感。

生字卡片、课件。

两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

(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2)学生小组内分析。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

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

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

(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5.教师情景导读。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周三下午,潘老师带着一(3)班的孩子一起学习了课文《棉花姑娘》。课文是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低段的教学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潘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认字,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堂轻松、活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音频、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习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识字方式多样、有效。在教学生字上有侧重点,并不是面面俱到。潘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并有记字方法的反馈,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啄”字的教学中,结合图片和字理,一下就能记住为什么是口字旁。

三、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潘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在潘老师上的这堂一年级语文课上,我相信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一快乐。同时,多种合作的形式,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课堂气氛融洽。整节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确是一堂好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