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论文范文(19篇)

小编: 翰墨

英语的学习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英语学习的练习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

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论文

教学目标:通过教师介绍、学生试教、观看录像片段教学、师生评课等过程,使学生掌握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方法。

课的类型:综合类。

教学方法:讲、练、评相结合。

教学重点: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具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掌握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幻灯式投影机一台;投影片;vcd机一台;幼儿学数学(中班)vcd一盘;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纸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承上启下、直接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给学生介绍幼儿按物体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

1、帮助学生理解“外部特征”。

老师手拿一本书,请学生边观察边对该书进行描述。最后,老师小结:物体的外部特征一般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

2、指出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意义(能加强对颜色、形状的认识,为幼儿正确使用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借书证打下基础)。

3、指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按不同的外部特征分类的具体教学要求不同。

出示投影片,通过对该表的横向对比让学生体会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干扰因素、物体的分类种数、每类物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幼儿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这与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是相符的。

4、给学生介绍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

(1)首先指出教学时除了要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以外,还要注意联系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如教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认识颜色进行教学;教幼儿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时可以结合幼儿认识的形状进行教学;教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等外部特征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比较大小,长短等内容进行教学。

(2)以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和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为例,介绍分类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试教: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1、请一位学生选择以上的一个内容进行片断教学。

2、学生集体评课,指出该同学的优点与不足。

3、教师启发性地评课。

(三)、观看采用新方法的教学片断——可爱的小蚂蚁(中班)。

1、请学生留意该教学片段中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突出的不同点。并留意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气氛与教学效果如何。

2、看录像教学片断。

3、师生共同评论该录像教学片段(重点指出该片断中老师让幼儿自主地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使学生获得更扎实的基础基础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发挥其最大的优点,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作出一步的探讨。)。

三、小结。

四、作业。

从“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中挑一个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要求用2—3种教学方法,并在下一节课选几位同学试教。

板书设计:

第二节物体分类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把相同名称和物体放在一起。

(二)、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表格: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投影)。

颜色。

教具要求。

教学要求。

形状。

教具要求。

教学要求。

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

教具要求。

教学要求。

英语教学法论文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稳步实施,思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它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是重要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思辨能力这一概念,才开始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起步较晚,对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培养模式,致使我国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受到制约,使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意义十分重大。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阐述思辨能力。

作为技能概念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80年代开始被引入我国。一直以来,专家和学者们对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观点不一,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是将思辨能力概括为一种反思性的核心能力,通过利用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来判断事情[1]上形成了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可从认知和精神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思辨能力理论知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具备理论品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仍明显重视度不足,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大多数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颇深,沿用老套的机械记忆法开展英语教学,虽然对巩固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却起不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作用。正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致使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提炼主题、阐述过程和分析原因等类型的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思维出现断档,即便写出了答案,也是思路模糊,逻辑性差,有的甚至答非所问、词不达意。二是忽视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有机协调。大学生很多认识仍停留在感性层面与自身和教师均有很大关系,学生平时懒于思考,教师也大多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没能培养学生理性探究意识,没能引导学生透过表象去深入挖掘本质,未能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有机协调发展,因而难以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三是课堂教学注重“提分”而非思辨能力培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具备交际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注重提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致使有些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不能有效地认同西方的文化,这样就使学生学习英语应有的兴趣丧失,求知欲降低,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三、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分析。

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笔者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自己对思辨能力的认识,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一是下大力气提高师生对思辨能力培养的认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要求通过宣传等有效途径不断强化广大在校师生不断提高对培养思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在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同时,高校应不断为英语教师创造培训和研讨的机会,让广大教师之间通过课程观摩等方式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横向交流,使他们通过不断学习积累具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系统知识,促使教师成为思辨能力培养的构建者与行动者,也可使得教师在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动性和与带动性。[2]高校还应该不断组织精干教师研究系统的培养方法,定期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进行检验,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从而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增加优势。二是注重对教学评估体系的创新。创新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能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对广大师生的束缚,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评估中加入思辨能力评估,并将其评价定位多个维度,课堂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考试测评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使学生考试压力降低,从而有心思、有精力、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深入推理和探讨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三是注重对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英语课堂设置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为重,缺乏针对思辨能力培养的专题课程设置,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课程优化,适当增加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的专题课程或专题活动,使大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培养思辨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结束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浩.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5月第34卷第5期:147.

[2]李丽君.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科教导刊,4月(下):117.

英语教学法小论文

英语作为我国成人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在优化课程结构与促进成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方面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作用。从成人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囿于成人学习者自身及外部因素的制约,其教学目标的焦点不在于英语这门学科能够使成人学习者习得了多少语言,具备怎样的外语表达与交流能力,而在于多大程度上能够增进成人学习者对世界的了解以及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基于此,成人英语教学必须实行从由强调培养语言技能到以传授语言文化知识为主的转变(黄骥,),从而扩大成人学习者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综合素质。就有效实现成人英语的课程目标来看,翻译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极其适应成人学习者的群体性特征。

二、翻译法对成人学习者特征的适应性。

所谓翻译法,又称语法翻译法,指在外语教学中,通过母语将目的语的语言点、词汇和语法进行综合剖析讲解,保证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有深切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掌握水平。

翻译法有相当长远的历史渊源。一般而言,传统的翻译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郑庆珠&孙会军:;徐玉红&孙咏梅:):一是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为学习者的母语;二是侧重遴选经典、有影响力的目的语文学范本,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三是将目的语的语法明确列为学习的重点;四是通过双语词汇表来实现对目的语词汇的掌握;五是在学习过程中辅有大量的书面翻译练习;六是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讲授,教师在课堂上起着权威和主导的作用。

在漫长的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翻译法因之不太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实用性不足而在近代被听说法、交际法等教学法逐渐取代,在某些方面的突出作用仍然得到了广泛认可:

1.翻译法注重双重语言的交替思维,有利于学习者的智力发展。在翻译法教学中,当进行母语和目的语的对照互译时,学习者会不自觉地利用本身所具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的语言信号同母语对照,思考目的语的句法结构,并通过记忆将语言知识储入脑中;加上由于语系不同,母语的词、语、句往往拥有多种目的语的表达,反之亦然。为进行一定量的翻译练习。需要学习者诉诸脑海中所有语言知识,经过一番认真运思才能达成。因而,此类翻译练习通常能有效训练学习者的扩散性思维,促进包括记忆力、思维力在内的学习者心智的发展。

2.翻译法由于用母语教学,能够减少情感过滤,增加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威多森(widdowson)(1979)认为:“翻译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不失为最有效的学习手段。”在日常外语教学中,翻译法通过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并使用母语来讲解各种语言结构和现象,既能让学习者充分接触不同的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使外语学习变得亲近易懂、富有情趣;又能减少学习者的焦虑情绪,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3.翻译法有助于学习者养成阅读和书写的习惯,增强学习者自我学习的能力。翻译法适合各种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不论是初学者还是基础较好的人,都可以在翻译法中学有所获,发展自己的语言和认知能力。就成人学习者而言,他们本身所具备的一些语言学习特征使得翻译法非常适合成人英语教学。成人学习者的这些语言学习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良好的母语能力。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较之儿童,成人学习外语的一大困难在于语言习得机制的完全不同。儿童由于其语言习得过程始终跟他们的身心成长发育相伴,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能够得到充分激活,因而其语言的生成和掌握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而成人要想成功习得一门外语,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接触与训练,才能有效排除业已形成的母语习得系统的干扰,使外语得到内化。这既导致了成人学习者学习英语时往往力不从心,难有所“得”(王初明,);也使他们通常具备良好的母语能力,特别是成人学习者对母语的理解掌握远非一般儿童所及。他们对目的语的语音、句法或许难求甚解,但通过母语来理解和领会目的语蕴涵其中的内容与意义则能触类旁通,堪称胜任。

(2)健全的思维能力。跟儿童相比,成人学习者的一个显著之处是他们具有健全的思维能力,更加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对此,不少成人英语的研究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加以论述(张美娟,2001;涂艳蓉&秦志勇,2001;刘墨,)。尽管模仿和机械记忆能力比不上儿童,但成人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意义记忆能力要远强于一般的儿童,极其擅长从众多事物中理清头绪,对相关联的信息和现象加以推理归纳。这也是为什么成人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往往强于听说能力的缘故。在学习英语时,虽然他们“有口难言”,词穷句寡,但并不妨碍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去理解英语文本中包含的实际内容与中心大意,形成自己的判断。

(3)丰富的社会人生阅历。与发达的思维能力相应,成人学习者的社会阅历、人生体验亦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日渐丰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已经开始独立生活,而且在工作生活中见闻广泛,历练丰富,熟悉社会运行的方式与规则,也更多地了解现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与变化。这使成人学习者在正式进入外语学习之前,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世界认知图式,十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把接触到的语言信息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并运用成熟的思维能力缩小理解范围,顺利地获取或推导出有意义的相关信息(赵小沛,)。同时,一旦成人学习者发现通过英文这层媒介确实获得了有用信息后,将大大提振他们的学习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

以上成人学习者的群体性特征既构成了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基础,同时也预设了成人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可能发展空间,勾勒出了成人英语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从现有情状出发,成人学习者在一定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有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或取得的最大收获。比照成人英语学习者的群体性特征和翻译法的优势,显而易见的是,翻译法相当契合成人英语学习者的群体性特征,不仅让成人英语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调动成人学习者的积极性(蔡晓蕙,2006;刘炜,),而且有利于提高英语课程在成人教育中的影响与地位。

为充分发挥对成人英语学习者的促进作用,翻译法必须在具体实施中推行某种程度的变通,方能适应时代与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现实。就当前情况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改进与完善:

1.教学内容。与传统翻译法偏重经典的文学范本不同,成人英语教学翻译法强调教学内容必须贴近时代、符合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兼顾英语学科知识跟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成‘人教育的英语课程教材长期以来照搬普通教育的大学英语教材,造成教学内容跟学习者特征及其需求相脱节,既不利于英语教学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令成人学习者失去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择取迎合成人学习者需求的英语教材,加以创造性的使用以稳固成人学习者的语言基础。

除此之外,成人英语中的教学内容还必须注重“当代社会生活经验”――这一点既吻合成人学习者拥有丰富的社会人生阅历的群体性特征,同时也观照了当今世界与现实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为成人英语教学注入鲜活的时代与生活气息。在这方面,随着信息传媒技术的飞速进步,相关内容已经非常方便汲取。例如,成人英语教学完全可以直接采用有关的英语话语新闻(newsinbrief)、专家问答(q&a)以及某些介绍性短文,这类文字通常不但用语通俗生动,而且其内容具有一定趣味性与思想性;在教师的深入讲解之下,成人学习者不仅可以知悉其中蕴涵的信息与知识,更能借此得以感受时代发展的脉动,体验英文字母所带来的兴奋与满足。2.教学策略。重视母语的使用,不单是秉承传统翻译法的特长,更重要的是符合了成人学习者通常是纯熟的母语使用者这一群体性特征。

另外,调整传统翻译法中的某些教学策略与做法也是必须的。传统翻译法把语法列为学习的重点,但是,在成人英语教学中大可不必拘泥于对语法规则的刻板讲解,而应着重于对语篇的意义的阐释一即便碰到难解的'语法现象,也只限于对之解释到足以让成人学习者明白句子的含义即可。特别是在讲解相关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英文材料时,要注意避免对语言点做过多的引申式讲解,以免学习者产生枯燥之感。此外,跟传统翻译法强调密集的翻译练习不同,成人英语教学中不必安排过多的翻译练习,只可酌量安排内容简要的英译汉练习。例如,可以叫成人学习者把某些英文新闻话语或谚语名句翻译成中文,这样既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思维,同时又不超出他们的英语能力,便于完成学习任务。至于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尤为必要的。信息技术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做到图文并茂,使英语教学显得更为形象感性,增大成人学习者对英语的兴趣。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开发中有关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实际中多大程度上实现教育目标的问题。教学评价本身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此处的“教学评价”,专指对学生学习成绩与效果的评定。

正如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一样,特定的教学目标也同样规定了教学评价所涉及的内容、方式。联系成人英语教学目标的转变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表现来看,对成人英语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宜过多,标准不宜过严,因为“过多”与“过严”,在当下的教育现实中对成人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产生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是适得其反。成人学习者通常不具备普教学生那样持久稳定的学习环境,其学习行为呈现灵活多变的特质,很难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连续多方位的评价,反而比较适宜采用相对简单有效的评价方式,也即期末测试的传统方式。在推行成人英语教学评价时,为准确反映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测试的题型设计进行创新,使之具有良好的效度。成人英语测试的内容必须以平时课堂教学的知识为基础,题型以思辨性、判断性的题目为主,着重考察成人学习者透过英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例如,可以先列出一段英文,然后要求学生用中文回答相关问题,此举既考察了成人学习者的思维判断能力,又符合他们母语能力强的特点。

4.教师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教师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成人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尤其需要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在传统的翻译法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与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上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要做的只是接受与服从。师生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主体-客体”关系。时至今日,成人英语教学必须坚决把师生关系由“主体-客体”转为“主体-主体”,亦即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双主体师生关系,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转向师生之间平等的合作性共建。在成人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尽管成人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上要比其他科目更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与引领,但对于谙熟世事、心理成熟的成人学习者来说,教师早已退去神秘、崇高的光环,更多的只是一位在语言学习上的成功者。教师作用的发挥主要在于为成人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上提供相应的协作与资源,满足他们对语言文化知识的追求。

成人英语教师还应该是卓越的课程开发者与创造者。长期以来,成人教育课程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很多课程包括英语课基本都沿用普教的教学要求标准,难以应对当前成人教育飞速发展的多元化现实。为摆脱旧有窠臼,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成人英语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自觉地把成人英语课程开发当做实现自己专业化成长的突破口,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课程加以改进创新。

四、小结。

任何教学法都有其特长和局限。本文提倡在成人英语教学中优先应用翻译法,主要着眼于应对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转变,但并无排斥其他教学法的用意。采用何种教学法还应视具体的教学任务与情境来定。以成人英语的普遍情况来看,随着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浪潮的滚滚向前,作为成人教育重要课程的成人英语,亟须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展开创新,为增进成人学习者的国际理解力与文化素质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翻译法虽然是比较古老的外语教学法,可是结合日益变化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发展。本文对成人英语教学翻译法所做的阐述只是一个初步探讨,在某些地方尚不够细密周全,需要在今后的探索中充实完善,同时也冀望有心的同人不吝批评回应。

英语教学法方向论文题目

3、对话与合作: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4、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5、共赢性博弈论。

6、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

7、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8、国际政治经济学范式论。

9、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10、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适当论”的视角。

11、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12、imf援助效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13、-国际金融危机传播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

14、国际私法法经济学分析评述。

15、美元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探析。

16、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17、干散货国际海运的经济学分析。

18、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中的中国因素研究。

19、铁矿石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分析。

20、美国新型保护主义的动力机制。

21、《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论。

23、“霸权稳定论”与当代国际经济法——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诠释。

24、试析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机制论。

25、霸权稳定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26、论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法经济学视角下的利益追求。

27、论中国问题意识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28、国际价值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兼谈新编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体系。

29、论国际营销学与国际经济学对rca的不同把握。

30、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小国理论——依附论理论体系的批判性解读。

31、产业经济学理论对提高浙江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兼论产业基地建设。

32、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济学。

33、论国际旅游经济学的演进与发展。

34、论国际关系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35、依附论与拉美国际政治经济学。

36、论比较优势的微观实现机制——兼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由分离到统一。

37、论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印关系。

38、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流派——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40、经济政策、汇率和资本流动——论芒德尔对国际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41、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局限性、逻辑起点与微观基础。

42、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读《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构建》。

43、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

44、“文明冲突”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45、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霸权稳定论为视角。

46、论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分野与发展前沿:基于英美学派局限性的视角。

47、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

48、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对地区主义的不同理论解释述评。

49、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

51、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

52、论印度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中的作用——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53、美国知识产权强保护政策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霸权稳定论的视角。

55、论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

英语教学法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必要性,然后根据实际计算机教学过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最后对使用该教学法应重视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本文可以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发展给予一定的建议与帮助。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项目教学法。

前言:

我国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以及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目前,计算机行业属于我国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之一,因此,计算机专业自然也就跻身于大部分中职院校的主要专业,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怎样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水平的发展,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概述。

通过观察大量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状况我们可以发现,时常出现有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对课堂基础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与掌握的状况;一些老师与学生仍然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该课程学习的方式,对于计算机教学中与计算机维护或是网络应用相关内容的学习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致使教学质量的失衡,然而大部分学生以为计算机的教学价值是学习怎样高效快速的使用软件与工具,导致了教和学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除了较为常见的实践教学与基础内容教学之间失衡的情况之外,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未来方向的选择还是相当迷茫,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无法保持步伐的统一,这也就意味着中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始终无法胜任社会上技术性较为高端的职位。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制定项目的教学目标。

对于项目教学法的运用,首先是要制定相应的项目教学目标。项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根据计算机教学的实际内容来进行,并且结合计算机工作的具体状况,应当是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相统一。例如“计算机编程教学”,对于该科目的项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包含如下几点:其一,将计算机编程教学中所运用到的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结合使用作为基础,制定教学流程,确保任务和学生能力相符合或是稍微高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为此预留一定的学习空间;其二,提出学生应以实际工作的完成作为主线来进行项目的要求,并且以团队的方式上缴项目报告书。对于项目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进行一定的限制与固定化,包含各小组成员的实际工作、理由以及项目完成的过程、处理问题的方法、项目总结与自我评价等。设定这样相应的教学目标不但包括了中职院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还包含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发展目的,例如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总结能力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力等。目标越是明确的项目教学目标越有利于老师进行教学评估与总结。

2、实行项目教学。

在制定了合理科学的项目教学目标后,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从主体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角色。项目教学目的实现以任务的方式分配给学生,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将学生均质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由学生组合而成的学习团队来进行与工作行为相关的项目可能还缺少相对成熟的处理形式,因此老师可以选用如下两种处理方式,其中一种形式是以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去完成项目;另一种形式则是先对项目的进行作出预先的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完成项目。下面仍以变成项目的教学为例,在老师指定相关教学目标后,对程序设计公司的编程部门所处理的日常工作项目的程序做一次演示,让学生清楚一个编程小组中所包含的各种角色以及各个岗位相应的责任与任务。接着再由学生对其所在小组进行角色的分配,根据编程工作部门的作业形势,实行编程项目。虽然说项目教学是老师设立的教学目标并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过程,但倘若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老师也应当协助学生建立支架,点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3、进行教学评价与总结。

项目教学法之所以能够发挥重大的教学作用在于学生完成项目之后,老师能够依据学生所上交的项目报告书来对学生某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而老师在进行项目报告的评审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之后,老师可以根据项目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分类,对各个学习团队的配合情况、组员的学习表现、职业技能的发展等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将一些较为特别的项目报告书拿出来作为典范,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与评价,找出各小组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存在的劣势与优势,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对项目报告书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批评学生的不足之处,二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点的欠缺与改进。但不管是老师评价或是学生小组之间的互评,都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最大限度实现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

三、运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地方。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就相当于一名顾问与导向,指引学生更好的展开项目的学习并且把实践和理论有效的统一起来,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处理与项目相关的问题,激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还应注意的是老师在运用项目教学前应充分考虑对学习情境的设计,这一点对于项目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学习情境的资源应当来自于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并且推动其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老师还应依据实际的教学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与培养方向,选取合适的项目,要突出一定的重点所在,但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

四、结束语。

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态度,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继而相应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并且推动学生的职业水平发展,推动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英语教学法的论文

象形记忆法是专用于幼儿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当中利用一些与文字较为接近的实物,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将文字与实物之间建立起充分的联系的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教授幼儿“花朵”的“朵”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对花朵进行观察,让幼儿记下花朵的形象,接着将“朵”字上方的“几”字联想为未开放的花骨朵,而“朵”字下方的“木”字则联想为花朵的枝叶,于是未开放的花朵的形象与汉字“朵”就在幼儿的头脑当中建立起来了一个稳固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轻松易于操作,有助于幼儿轻松接受并记忆所学内容,并学会如何运用类似的方式对其他的汉字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长期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将来幼儿对于文字的接受与理解,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形象与抽象的思维转换,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二、特例计算法。

快乐教学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幼儿语言的教学活动,同样可以应用于幼儿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幼儿数学教学方法,叫做“特例计算法”,也就是在幼儿的数学教学当中,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数学计算的教学方法。举例来说,在我们教授幼儿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幼儿分为三到五个人为单位的'小组,让幼儿计算某几个小组合并之后的人数,或者从某小组分离出一定数量的人数之后的小组人数,通过这样形象又直接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结果和意义。幼儿可以通过对小组人数的变化的观察来进行数学计算的思考,也就是在亲身参与到活动的过程当中,学习到数学计算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迅速理解数学计算的思维方式,并找到自己的方式将数学计算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有助于让幼儿更加快速有效地理解并记忆数学计算的基本原理。

三、游戏教学法。

幼儿的快乐教学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游戏教学法”。所谓游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亲身参与到游戏的过程当中,在教师的提点和游戏的潜移默化之下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引进游戏来帮助幼儿学习数数、引进表演来帮助幼儿吸收新的语言和文字、引进竞赛来帮助幼儿更熟练使用计算、引进室外教学来帮助幼儿学会专注等等。在幼儿教育当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重点在于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保证游戏对幼儿所产生的趣味效果。在这样大量的游戏与活动当中,幼儿将会在一个非常愉快的氛围当中无意吸收到大量的知识,并且通过游戏本身对幼儿的感官刺激,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些知识的用法与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当中的设计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象形记忆法、特例计算法、游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当中最大化吸收所学知识,并学会如何运用[3]。将快乐教学法运用与幼儿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建立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利用更加高效、有趣的方式进行学习,与此同时,通过这些特殊的学习方式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学会合理面对困难与压力[4]。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幼儿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品质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

英语教学法方向论文题目

长期以来,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英美文学类课程一直在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学类课程不但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英美国家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还可以提升学生们文学鉴赏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敏感度。

在英美文学类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法侧重于教师的“讲,即以教师的既成的教学材料为主要学习内容,教师通过讲解把既定的文学知识教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只能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把文学常识“倒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死记硬背文学常识,既不能理解作品的内涵,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如何在了解英美文学史上代表作家和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是新时期英美文学课程面对的挑战。

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自主性文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

首先,什么是自主性阅读?自主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外时间内,学生们选择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阅读。

而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文学阅读就是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讲授的文学知识相关的其他文学类书籍进行阅读。

其中包括,小说、诗歌等的原著文本,相关文学评论,文学理论书籍等资料。

以上资料既可以来自传统书籍,也可以来自网络等媒体资源。

那么在如此繁多,林林总总的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中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选择,进而达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呢?可见,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由。

在解决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这一理由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自主性文学阅读的功能和目的是什么。

如上所述,自主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外时间内,学生们选择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其他材料进行阅读。

那么自主性文学阅读的功能和目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相关文学原著文本的阅读,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

下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而对英文原著的阅读,不仅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自主性文学阅读不仅仅包括对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还包括相关文学评论,文学理论书籍等。

阅读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书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作家的时代背景、文学流派、写作特征。

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学分析、文学评论的观点和策略,对学生完成相关研究和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摆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生面前需要解决的理由就是要弄清英美文学阅读材料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阅读材料的阅读策略。

论相关阅读材料;针对某一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学评论,以上各类阅读材料都分别包括英文和中文两种版本。

另外,根据阅读材料的来源不同,又分为来源于网络的阅读材料以及传统的书籍等纸质的阅读材料。

根据阅读材料种类的不同,阅读者的英语水平,鉴赏水平,和阅读兴趣、阅读目的的不同,又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英语的阅读策略大致可以分为浏览、略读和精读。

对于一般的作家作品介绍的阅读材料,可以采取浏览的阅读方式。

而对于英美文学作品原著,阅读者可根据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选择英文原著或者是汉语译本进行略读。

而对于与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相关的文学评论,大部分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只能阅读汉语版本。

对于文学评论类文章,要采取精读的阅读方式。

只有经过细致的阅读和深思才能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中的人物特点,写作手法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主题。

由此可见,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不同种类的文学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同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与文学相关的阅读材料当中,如何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同时又对学生学习英美文学有较大帮助的相关阅读材料是每一位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解决的理由。

笔者认为在进行自主性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时,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所选自主学习材料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如何选择自主阅读材料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呢?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以学习者的阅读需求为基础,以学习者的选择标准为准绳。

在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之前,应尽可能地对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期望、语言水平、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趣味性、难易度、信息量等方面的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做到有据可循,有的放矢。

第二,教师和学生所选择的材料应紧密围绕教师授课内容也要密切贴近教材。

如上所述,进行自主性文学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所选择的阅读材料应该与英美文学课程的课堂学习息息相关。

选择教材、课堂所学文学知识相关的阅读材料,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所学文学知识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当然,自主阅读的其他目的还有提升学生英语鉴赏能力和通过文学作品陶冶自身情操。

而我们的教材大多收录了英美文学史上较有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

因此,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文学阅读材料绝对能够达到提高学生鉴赏力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第三,教师所选择的材料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本准绳。

因为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顺利地读完所有与教材相关的英美文学家的原著作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当中的指导作用,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选择较为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英美文学作品。

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师可以在讲授某一位英美作家的时候,推荐学生阅读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推荐与此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学评论。

而文学评论类的文章如果是英语原著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此,对于文学评论类的文章,还是阅读汉语的比较有实效。

如果仅仅依靠授课教师一个人选择阅读材料,因为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鉴赏水平,和阅读兴趣不同,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

因此,在教师选择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每一位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水平,鉴赏水平,和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英美文学阅读材料。

结语:综上所述,英美文学类相关阅读材料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阅读策略阅读不同种类的相关文学材料,可以帮助英语专业本科生有效地理解教材中的出现的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等。

同时还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各种与文学相关的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所选自主学习材料应以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为主要目的。

第二,教师和学生所选择的材料应紧密围绕教师授课内容也要密切贴近教材。

第三,教师所选择的材料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本准绳。

只有坚持以上三个原则,才能使学生在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浅谈英语教学法

教学包含“教”和“学”两个因素,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课的成败。如果选择的方法不得当,就可能有“教”而没有“学”,课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科的特点,还要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只有学会适应学生,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一、一节英语阅读课。

该课的课题是《mikeandme》,文章讲述的是篮坛巨星乔丹与作者的相遇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随着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投影屏幕上即显示出课题和一幅简单的画--一个篮筐,给学生一些空间去猜想课堂内容。

按照阅读课的惯例,我喜欢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引入新课,从而使学生活跃思维,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interactive)的目的。首先我会根据图画进行提问,随后让全体学生讨论反馈的答案,把课堂教学引向高潮,此时再进行阅读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分阶段布置不同的任务(task)。(1)听录音,做判断正误练习;(2)略读(skimmingskill)课文,回答几个大问题;(3)细读(scanningskill)课文,找出课后问题的答案,相邻同学互相做问答练习;(4)通过上下文推断(inferringskill)课文中部分难点或生词的意思,达到理解课文全意的目的;(5)让学生逐段找出重点短语,(如有时间,用找出短语连句),并将重点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记住;(6)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课后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算是一节完整的阅读课,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只有少部分同学只是表面做作,没有真正参与活动,没有理解问题的意思,答题时随声附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改变教学方法。这就是说,即使课前设计的方案再好,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最需要解决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你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你所在班级的学生的特点;二是你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如果解决好这两点,其他诸如学生的课堂纪律、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参与课堂活动之类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教法要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

一套好的教材必须配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谓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方法。(1)新课的引入: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败,启始阶段很重要。课开始时,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不用担心学生不参与。初三学生,在中学已经学习了两年多,对于周围的环境和老师,都有了较多的了解,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他们仍然是孩子,不能完全理解家长和老师对他们学习的期望和要求,难免因为贪玩而忽略了学习。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之有的学生前两年没有认真学习,到了初三赶上班级进度很困难,因而丧失了信心,对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尤其是英语。老师适时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会在老师所创设的氛围中努力学习。这节阅读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引入阶段,我根据图画设计的问题是:whatdoyouthinkwhenyouseethispicture?doyouknowsomethingaboutbasketball?lookatthispicture,who’she?学生很快回答it’smikejordan.下面再问有关球星的问题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班上的解立忠、朱思远、严鑫伟等几位男同学非常喜欢打篮球,只要涉及到这类的课,他们都会很积极地参与,而且兴趣很浓,不需要老师再去提醒他们听讲。因此,我认为课的引入方法能否吸引学生,是完成一节课教育任务的关键。

(二)练习的形式很重要。

设计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一种轻松的环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习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增强记忆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即使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仍有一些学生不愿参与课堂活动。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就会不同。在课上分小组活动,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即使是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这时课堂看似混乱,但得出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正是这种自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时间去讨论、去研究。对于那些在同学面前很少发言、表现拘谨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可以不用担心当众出丑,表现就会积极很多。

小组活动还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对学得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去完成较难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单独辅导。

(三)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态度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关心并鼓励学生学习。而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另外,教师的态度在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不喜欢你,即使你的课教得再好,他们也不会感兴趣。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材与教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上面所提到的小组练习,可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允许的自由,充分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当学生被信任和尊重时,他们总会自觉自愿地向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去发展。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学生是有自己的审视能力的,当他们取得成绩或犯错误时,教师对他的态度会使学生有鲜明的感受。如果学生从你的态度里感受到你只是在就事论事地批评他,对他本人和他的将来则抱有很大希望,他会非常努力地改正缺点和错误。相反,一旦他意识到的是鄙夷和不屑,他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这种伤害非但不能刺激他进步,反而会造成他学业上的退步。

一个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得到同样的回报,学生会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表达他们对所爱戴的教师的关注和支持;一个总是重视学生成功,而不是一味责怪他们失败的教师,会最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宽容的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主动,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

教育是门艺术,值得教育者花费毕生的精力去探索和追求它的至高境界。在这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学会了向最好的老师--我的学生学习。是他们使我懂得什么样的方法是好方法。是他们使我真正理解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英语教学法论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教育领域合作的加强,针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全新看法颠覆了传统教育学视阙下英语教学作为单一语言教学的观点,而将社会文化属性加诸于英语语言教学。因而在此一现实环境下,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例来促进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要素方面的累积可谓十分重要,社会文化学强调对语言体系的学习过程,同时加重了任务型教学的比例。这些变化都催生了英语教学的现实进展,同时也为社会文化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社会文化学概念肇始于二十世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著作,维果斯基与传统的心理学家不相同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将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侧重点的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重视利用方法论来解决人类的心理活动。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研究之中,其有关学习途径的基本思想来源建立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前提,将知识和概念建构于学习者的心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入达到对特定社会文化的理解,进而加深语言学的基础与实际应用水平。因而,英语教学便是一种在社会文化影响下进行的语言文化活动,其有关学习的态度、能力、意志等因素均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因而赋予了教学活动本身更多的社会学属性。在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中,对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的关照超过了对语言和教学本身的关照,教学者和学习者都需要明确语言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完成社会文化中关于交流、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具体的语言(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可行的载体和手段而已。

二、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已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学者lantolf等人便认为学习者在交际情景中所进行的大部分交际活动都与其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他们使用语言来处理其相应的事务和遭遇。在国内类似的应用也早有研究可查,主要体现在对我国英语教学体制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比如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就针对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应该完善以英语培养为核心、加强英语语言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达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相关的知识性技能。近年来,英语教学在英语学习大纲的变化之下也相应的产生了较多变化,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结合本土社会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环节的自由、平等,减少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尊重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实践方式的基础上引导性的进行英语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减轻了英语教学的固有负担,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社会文化学概念进入到英语教学行列中之后,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响应,勇于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冲击,不断从现实教学环节中总结经验,并且通过革新思路、改变教学互动环节、进行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力,这既是文化教学领域内关于传统教学的改革方案,也是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获得独特生命力的体现。社会文化学将普通的教学、学习模式改为了引导式、互动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应用,在应用层面加深对英语语言的整体理解,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丰富语言见识、增长文化内涵、实现良好的社会文化修为。同时,社会文化学概念也更加深入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之中。通过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论的应用与结合教学的相关论述,基本可以明确目前受到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英语教学已经凸显了其重要性,并不断的丰富其应用前景,即使只是小规模的应用也已经为基于社会文化学的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将其社会文化教学与知识性教学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外国语言教学水平的提升。结语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于发展绝对不只是语言学相关门类中窄小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学这一大分支也该占有一席之地,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文化教学中,英语既起着与中国本土教学文化和西方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也扮演着应用型语言在社会中良好发展的角色,未来,只有深刻的把握社会文化学理论,将英语教学的现实情景之中加入更多社会文化元素才能完善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相关属性,促进社会文化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顾嘉祖.迈向特色创新阶段的我国符号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5):1-2.

[3]langacker,tionsofcognitivegrammar,: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standforduniversitypress,.

英语教学法论文

摘要: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数学学科作为一门主要的必修学科,不仅非常难以理解,而且还非常抽象。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寻找能够有效帮助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更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讲述了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

不可否认,数学学科是一门贯穿实际生活的学科,高中阶段的学习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如何更好的学好数学成为广大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也不相同,所以就需要寻找一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含义与现状。

高中生由于学业繁多,再加上要面临人生最大的抉择―――高考,难免会出现一些压力,导致学习状态不佳,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灌输性教育,不利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再加上每个学生的智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相同,很难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极大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在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课堂上实现分层教学,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课下也能自觉地学习,并且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如果分层教学方法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就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式,帮助学生重新找回人生目标,并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和练习作业的设计,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深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还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逐渐喜欢上这种教学方式时,就不会再责怪老师偏心,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合作和学习。教师在实行分层教学中可以总结自身的不足,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提前做出充足的准备,使高中教育更有目标、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因材施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而如何真正地实施因材施教,是广大教育者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分层教学法的提出,就完全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并且在多个国家都被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数学的学习,并非一味的记数学公式和概念,每一个人记忆能力和智力发展都不相同,对于事物都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所以数学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教育学生。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学生而言,也许每个人的起点都是相同的,智力也都相同,但就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逐渐有了差距,就意味着他也许一生都会与别人有所差距。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强求统一,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统一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为学生之间划分一个等级,合理的依据每层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教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熟悉地了解这节课的知识,教师就给他们提出一些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教师可以为他们反复讲解,让他们真正清楚知道如何获得知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基础选择学习目标,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作业辅导层次化。

对于作业分层辅导化,就是运用一种阶梯原理,每层学生的作业都不相同,让学生们都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学习过程。分层作业辅导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理解,让每一个学生在遇到难点知识时都能够及时的消化,或者向教师和同学请教。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是一环连一环的,当学生对上一节的知识难点都没有掌握,以后的学习就会感觉更加吃力,如果教师不进行复习,而继续讲解新的知识,学生就不会学以致用,反而会更加厌恶学习。

在教学中,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掌握本节知识并进行巩固;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先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联系已知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于差等生,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利用好每一次的学习时间,掌握好新知识的预习,旧知识的复习。再布置课堂练习题时,教师尽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建立分层评价制度。

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这只是教师单纯片面的看法。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一无是处,或许他们在另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教师需要通过自己去挖掘每个学生的天赋,引导他们走向正轨。

学习差的学生,也会有自身的长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到不同学生的优点。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就应当在学习中不断地鼓励和支持,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热情关心,会对自身产生信心,去学好数学。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戒骄戒傲,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自己。也要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学习成绩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的评价可以激励鼓舞学生,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到动力,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才会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完成高中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自考英语教学法

1、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是,着眼于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与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2、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课程。3、1922年,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的一大进步。4、1939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5、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6、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7、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8、是很广泛的,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了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9、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和的艺术门类。

10、音乐教育的特征:、、、。

11、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一、,其体现在:

1、美化心灵的作用。

2、调节情感的作用。

3、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

二、,其体现在:

1、超越现实的作用。

2、振奋精神的作用。

3、信号象征的作用。

三、,其体现在:

1、健全大脑的作用。

2、健康心理的作用。

3、人际关和谐化的作用。

四、,其体现在:

1、愉悦养性作用。

2、怡情健身作用。

3、参与自娱作用。

12、音乐教育的协同教育功能——协同效应包括:、、。

13、《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是它的。音乐教育具有、、、的作用。

(二).简答题。

14、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儿童期通常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其身心发展经历了六个较大的阶段。

16、音乐审美能力。

17、音乐审美趣味主要表现。

18、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的因素:

19、音乐教学基本原则包括:

20、以中小学为主要对象常用音乐教学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我们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对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归纳如下: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四、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21、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22、音乐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23、常见的音乐教学媒体:

24、运用音乐教学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人与工具的关系,态度积极。

二.正确处理主与辅的关系,讲求实效。

三.正确处理优势与局限的关系,整体优化。

25、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教学原则。

26、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27、奥尔夫乐器分类。

打击乐器。

音条乐器。

28、卡巴列夫斯基主要音乐教育主张:。

29、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观点:。

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案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案

目标:

1、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情景。

2、能说己在夏天的体验。

准备:每人发一张“夏天来了”调查表,幼儿在家中、幼儿园里、大街上等地方寻找夏天,并画下来。

过程:

一、谈谈说说:夏天是什么样的?

二、故事欣赏《快乐的夏天》。

1、蟋蟀什么天气去找好朋友的?找了那些好朋友?

2、蟋蟀和好朋友们为什么觉得夏天很快乐?

三、说说自己在夏天里的快乐感觉。

1、启发幼儿谈谈在夏天里可以参加的活动和做的事。

四、欣赏歌曲《hello,夏天》。

英语教学法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转型,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模式必须改革。

而数字电子技术一直都是学生比较头疼的课程,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明确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本文是笔者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应用项目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数字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设计内容广而且极难掌握,学生大多摸不着头脑,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这种形势下,探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具有实用价值。

1.项目化教学的准备工作。

1.1项目的选取工作。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是格外重要的,所选取的项目要典型且在实际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成功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1)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调研与分析,由老师带领学生归纳出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同时,根据当今高等学校的教学趋势,将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重新整合,而后将典型的电子产品引入日常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项目的选取要有层次,由简单到复杂。

数字电子技术中的集成电路有很多种,按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与项目相关的产品有小中大等规模的集成电路。

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与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也需重视。

学生在设计项目时,可以将项目涉及到的知识分散开来,让它们在不同的环节中体现。

从易到难,从测试单个集成芯片功能到设计、制作完整的电路。

(3)项目要具有代表性和可实施性,让学生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例如,在典型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老师可以先说出自己设计理念,然后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制定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与制作项目数字钟的拓展方面,可以将可编程逻辑器运用到数字钟的制作中。

1.2项目的准备工作。

确立项目之后,教师要先开发出产品的完整电路,以此证明该项目的可实施性,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然后让学生五至六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制定本组项目开发计划,给每个组员分配明确多的任务,监督组员的进度情况。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2.1提出项目任务,收集资讯。

在进行该项目之前,教师对学生提出基本的设计要求,给学生下达任务,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图书馆收集资料。

学生为了激发自己对项目开发的兴趣,需要自己在课下查询资料、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要整理、记忆相关资料,以此来提高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例如,项目“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中,首先,教师要大致讲解逻辑代数的相关知识,再以案例为载体,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一些设计方法,最后对学生提出项目任务。

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再根据所学知识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2项目计划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任务要求和整理的资料,初步制定项目计划书,计划书应大致包括电路的设计步骤、电路的调试步骤以及计划实施的相关步骤等,还有项目任务进度和组员分工。

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积极讨论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出项目计划书,教师也应深入各组进行指导。

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更能理解合作共赢的含义,此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起到指导作用。

这种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讨论并制定出项目计划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调动了学生多的积极性。

2.3项目方案决策。

各小组经过讨论制定出计划书后,每组选一名成员对本组计划进行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适时地进行补充,而教师及其他组的成员可对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问题,由讲解者回答,教师点评并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导学生进一步优化或者再重新制定方案。

例如,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后,提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根据几个设计方案成本、可操作性、典型性,最后选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指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让学生进一步优化各自的方案。

2.4项目方案实施。

项目的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每组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电路的调试、芯片的安装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工作。

每个小组可选取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分析,对比各个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从而优化自己的方案,最终找到理想的电路。

例如,在“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通过实施不同的设计方案,将亲身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得出最终结论,这比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

若在电路开发中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走出困境,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以保证项目的开发顺利完成。

2.5项目检查与成果展示。

学生自己进行项目检查,不仅可以提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判断出电路是否正确。

在实施项目计划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制作的电路反复检查,及时纠正电路中的错误,然后可以让教师或其他组成员检查,相互之间交换检查结果。

确保电路无误后,各组展示制作的电路,学生自主发言,与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3.结语。

项目的评价可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依据。

主要是考评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最后由教师总结各组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的办法和大家的经验。

项目的开发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项目完成后,学生要独立撰写项目总结报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思索、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总结经验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11).

[2]丁娟.项目化学习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3]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16(19).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2).

英语教学法论文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老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老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老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老师中心”、“老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老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老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老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3、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老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安塞腰鼓》一课中,我主要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最后结合老师讲评,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体现出来生命美和力量美。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英语教学法论文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课程在我国的课程大纲中逐渐占据较大比重。

就当前社会来说,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与要求都在日益加大,相对给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标准。

该文在分析当前教学法的基础上着力探讨项目教学法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计算机软件的教学提供更多应用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当前形势下,计算机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来临,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中,计算机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和位置。

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属于应用范围较广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将项目教学方法应用到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软件课堂教学质量,将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水平。

下面就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1项目教学法的意义与特点。

从而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通过信息采集、完善方案并且亲自参与项目实施,由此学习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教师上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不但能够全方位的挖掘学生潜力,还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自主摸索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在小组实践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真正做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2)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特点。

首先,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要素,是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

教师在给予学生一个比较独立的项目后,经由学生分组后围绕这个项目的内容进行深刻的探索讨论、分析研究,然后让学生在主动的合作交流下积极展开思考,最终从中找出问题并且设法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却不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促使他们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自主学习并且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2在计算机软件教学当中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当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国民当中已经相当普及,这给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的教学环境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作为以项目这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项目教学法对于硬件资源投入的要求很低,便于教师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任务,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以汽车维修检测专业教学为例,可供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较为有限,而相关的资源和设备要求又比较高。

又如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也需要大量器材试剂和实验品,因而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形成了制约。

反观计算机软件项目教学法,其对硬件投入的需求很少,因而可以使学校的相关成本支出得到降低,进而使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配置。

通过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使多种教学资源得到整合,从而使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另外,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也可以使软件开发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3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

对于软件教学来说,应当在整体过程之中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对计算机软件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各种启发性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进而根据其思考的结果来提出相应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对于学生们的思考结果与解决方法,教师应当予以适当的评价,以使学生可以对其所犯的错误得到理解和认识,进而使学生效率得到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且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激发,增强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是否可以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也极大影响着学生们学习效率的高低。

更加良好的学习气氛与教学气氛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过去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因而往往存在着脱离实际的情况。

学生们往往学习兴趣不高,对相关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方法也并不了解,因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通过实践和创作来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是如何学以致用,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powerpoint软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插入图表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在初步介绍相关功能和操作方法之后安排课后作业。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份带有图表的幻灯片作品。

学生们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不仅对相关的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而且实际操作技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注重开展分层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在不断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之上探索出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必须要注重开展分层教学。

在计算机教师拆分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具有针对性、有意识的分层项目,根据难易程度不同,对项目进行组合,而后将项目分配给学生。

在分配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结合。

比如,在开展word操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名片的设计和制作。

教师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要求。

仅仅要求基础薄弱的学生按照模板进行名片的制作,而对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制作名片,并且要求他们对名片的版式、色彩、字体等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出名片的特色。

4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计算机软件教学,在当今教育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软件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计算机软件教学不仅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密切关系,更关系到了学校的发展。

在教师开展计算机软件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对教学课时进行严格控制,注重引进项目教学法,目的在于提高计算机软件教学的水平、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2]董毅.计算机软件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ol].求知导刊,2016(11).

英语教学法论文

摘要:当今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定义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思考,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涉当代教育的成败,结合当前教育痼疾,从教育的构成要素以及教育的根源、教育的本质出发探析得知教育就是教育。

关键词:教育;教师;学生。

一、直面实事:教育本身。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二卷引论中指出:“我们对逻辑学所提出的规律的意义,对‘概念’、‘判断’、‘真理’等等及其各种划分做初步反思时,我们决不会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语词’,即‘对语词单纯的象征性理解’。那么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1]所以,我们谈到教育,就得回到教育这一事实本身。研究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必过的坎儿,所以我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要素的理解,对“何为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马克斯范梅南解释道:“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2]因此,学生能不能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有着莫大的关系。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并且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但这些教育工作人员真是教育者吗?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得打上大大的问号!在《语文建设》第1期中有一篇文章,其记录了一节公开课结束后的一个片段:主持人:你希望老师怎样上语文课?学生:希望老师能让我们自己读书、自己思考,不喜欢老师讲给我们听。学生的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的根本问题本就是人的发展问题。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尽管在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些教师仍旧忽略了教育这一本质特点,如一位青年教师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四个问题都没有说清楚,并在学生满脸疑惑想继续问下去时示意学生坐下,这就是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而不敢放手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学生思维活跃,超过了自己的预设,致使自己无法掌握课堂。

从何谈起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呢?甚至让我们从何谈起教育呢?做教师易,做教育者难。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做孩子的先生,先要做孩子的学生。”若教师只是将受教育者当作道具,将课当成舞台,那就是假教育。而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试想,若教师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没有使学生成为有意义的受教育者,那我们谈教育中介系统也无多大意义,谈教育更是“索然无味”。

二、追根溯源:教育背后。

在探求事物的本源上,西方哲学一直遵循着古希腊的传统,认为事物的根源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背后,故我们再从教育背后谈教育,怎样探究教育背后的原因呢?笔者认为,我们唯有不断从问题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教育目的看,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在目前的教育方针中有鲜明体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3]从此段话中,可看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即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对人才性质的要求,而一些学者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是政治的产物”,这些恐怕都是对这段话的过度解释,还有甚者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着手,认为“教育是经济的产物”,这更是不恰当的解释。故谈对教育的理解,我们还得追根溯源从人那里开始。叶澜老师在《新基础教育》一书中提到,我们过去的教育的弊端,就是“大量养成以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以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缺乏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

[4]而对这种教育的校正与超越,则是“人的主动发展”,唯有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人和创造幸福的人生的人。如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版)极其强调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其中“主动”一词出现12次,“自己”一词出现了45次,可见课堂逐渐从传统的“师本课堂”转向“生本课堂”,语文老师也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江苏省扬州中学戴老师在上《想念地坛》这一课时,她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需力。课上她组织学生一起思考、一起讨论、一起研读文本,使得学生在深刻领悟史铁生的人生态度这一基础上,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堂课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将语文的“人文性”贯穿其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达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课程目标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源是人。

三、实事本质:教育就是教育。

在与孩子的实际生活中,在许许多多微小的经历当中,人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意识就产生了,这种意识被马克斯范梅南称为“教育学意向”,即“我们面对孩子时我们发现被召唤时的一种主动回应”。[2]他说:“教育学的意向也是我们面向孩子的最基本体验,我们将孩子看作是走进我们生活的另一个人,他向我们提出要求,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因此我们今后遇到“儿童的阅读体验本身是什么?对一个年幼儿童而言读书是怎么一回事?”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随意作答,倘若仅凭借自己对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理论的掌握以及平时的教学经验就设定答案,这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身处其中进行人文体验后才能作答,如在指导学生如何作文时,教师应做到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自己先下水”,即教师勤练笔,就作文题目进行认真思考,然后写成文章,体会学生写作时的所思所想,再在评讲时谈谈自己对该题目的思考以及文章的不足,这样教师才是真的与学生感同身受,并能在教学中找准着力点,加强教学效果,做到事半功倍。而回答“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而究竟该如何着力,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单单是身体,心智水平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教育的本质,从教育根源出发,以阅读教学为例,有的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本,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以及内涵,而有的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表层意思,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此时教师万不可以同样的要求、统一的进度来要求这些不同的学生,应做到耐心对待,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这才是对教育最忠诚的态度。

倘若非得就“教育是什么”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笔者非常赞同张楚廷先生的回答,那就是“教育就是教育”,颇具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的气势,而且,“教育就是教育”绝对不是一个伪命题,尽管这一回答非常简单且万能,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从教育的自身来阐明、解释教育,张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再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了教育的本源意义,这是对当今社会纷纷质疑教育并认为“教育是无用的”最有力的回答,而他也主张人们就该问题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展开,并沿此走下去,因为我们与其多说教育,不如多思考、多领悟、多体验、多践行,以“不忘初心”的态度将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弄得尽可能明白、清楚一些,这才能“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薛晓阳.教育原理与策略[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4]叶澜.新基础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案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案

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与特征,并会进行简略的装饰,幼儿园中班英语教案,水果.。

2、会用…的…的句式描述水果的特征。

准备:

1、拟人化的水果(在苹果上贴五官和四肢,打扮成老奶奶,橘子的一只)。

2、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若干。

3、剪好的五官、四肢,勾线笔、剪刀,彩带、双面胶。

过程:

一、情景表演:苹果奶奶的生日。

1、出示苹果奶奶:这是苹果奶奶,今天她特别高兴,由于今天是她的生日,等会幼儿很多多少水果朋友都要来为她庆祝生日。

2、出示橘子爸爸:看谁来了,这是橘子娃娃,她熬头个来给苹果奶过生日,他说,我是绿绿的、酸酸的橘子爸爸“祝苹果奶奶生日快乐!”

二、说说知道的水果。

1、玩游戏隔袋猜物:请小朋友到袋子里来摸一摸,摸了以后说一句好听的话,说说是这样水果的样子、外形或味道,然后再把这个水果娃娃出来。(个别幼儿说出后集体操练,所有的水果摸完后在集体完整操练一次)。

2、猜猜还会有哪些水果会来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呢(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三、打扮水果:

1、幼儿自选相应的五官、四肢粘贴在水果上:去过生日要打扮患上漂亮一点,可这些水果娃娃都还没打扮呢,怎样打扮呢?(讨论怎样打扮)。

2、交代操作要求:先容操作质料。

3、说说本身打扮的是谁:要求用一句描述性的话说出这种水果。

四、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

1、幼儿扮演水果娃娃,打扮的什么水果就扮演什么水果娃娃。给“苹果奶奶”庆祝生日:扮演什么水果就说一句好听的话:如:我是黄黄的梨宝宝,祝奶奶生日快乐!

2、分脚色操练。

3、在“生日歌的乐曲声中,幼儿唱唱、说说、互相交流。”

英语教学法论文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

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教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

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教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案幼儿英语教学法教案

我把识字活动巧妙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无意识状态下进入学习。例如,开始识字前,我组织幼儿谈话:你的家在哪里?这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无意中被引发起来,他们都想知道谁和自己是邻居,晚上可以和谁一起回家。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出示地名卡片,谁住在这个地方就请迅速站在一起,并且请其中一名幼儿举起这个地名卡片。这样的游戏反复进行几次以后,幼儿对本溪的许多地名已经能够准确认读出来了。

2找准教育切入点,抓住幼儿想要的原则。

现在的孩子都很自我,那么我就从这点入手。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却包含了父母和整个家族的希望。谁都渴望自己的名字被别人记住,被伙伴亲切呼唤。于是,生活点名就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把幼儿的名字用纸板制成名字卡片,每天都让幼儿来感受老师和伙伴对她(或他)的重视。生活点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月,全体幼儿注意看卡片,由老师来点名,被点到的幼儿只要能站起来问候大家一下就行,如:“大家好”,“大家上午好”,“嗨,我是xxx,请大家多多关照”等等;第二个月,则是由幼儿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自己点自己的名字,再根据教师每天预设的主题说一句话,主题的范围很广,由最初的“我喜欢的动物”,“我喜欢的水果”,“妈妈属什么”,到后来的“我长大要做什么工作”,“我想到哪里去旅游”等等都是我们的谈话内容,幼儿的思维和口语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到了第三个月,幼儿对于同伴名字的汉字基本上都认识了,就由全班幼儿一起点名,被点到的幼儿可以根据要求说一句成语或说一个英语单词等等。尽管现在孩子的名字越来越有特色,含有大量的不常用汉字,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没有成为学习的障碍。因为小伙伴就在身边,人有多熟悉,字就有多简单。每天的生活点名,我们都有意外的惊喜和想不到的收获,幼儿的能力一天天在提高,而且充分体现出“我想,我要”的原则。

3从涂鸦汉字到汉字加减法,遵循渐进性原则。

在开始学习阶段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识字量,应以培养识字兴趣、习惯为主要目标,然后逐渐加大识字量,最后有计划地进入阅读阶段。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识字教学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一手段。我组织幼儿涂鸦不是简单的画,而是有计划地去画一些象形字的图片。例如画山,要画出山峰和山谷;画鱼之后一起分析,哪是鱼头,哪是鱼身,哪是鱼尾;画瓜之后指出哪是瓜架,哪是瓜秧,哪是瓜。然后请幼儿观察图和字的相似之处,在幼儿是懂非懂时明确告诉孩子中国的许多汉字是由物体的形状变化而来的,并指出它们一一对应的位置。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象形字也就这样被记住了。在幼儿认识一些独体字以后,我就会带孩子们做汉字加减游戏。这也是从汉字卡片过渡到儿歌学习的一个中间环节。在幼儿的观念里,只有数学才会用到加减法,对汉字加减有点意外。但在我讲解之后,自己亲自读过之后,就非常喜欢了,经常在自由活动时大声背诵,还会哈哈大笑起来。这种方法贴近幼儿生活,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在汉字的组合和拆分中,幼儿常常出语惊人,创意无限。他们几乎感觉不到识字是最终的任务,而是独特想象,大胆表达的开始,这非常有利于孩子对汉字的认识和记忆。有汉字加减游戏做铺垫,我们许多儿歌里有复习,更多的是拓展,再利用古诗的平仄押韵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候幼儿的学习,已经不需要用故事去导入了,只要一看到儿歌,幼儿就会明白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新任务。

4玩中找规律,游戏中突破难点,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

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寓教于乐是幼儿教育的精髓。我们每天识字活动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唱《识字歌》,歌曲曲调不变,歌词随学习内容不断更新,幼儿可以自由创编动作,这就是一个愉快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永远是游戏,如走路游戏,找妈妈游戏,分类游戏,猜谜游戏等等,教师要强调游戏二字,幼儿想到的也是游戏,而不是要上课了。例如在学习儿歌《走路》时,内容是这样的:小鸟会飞,小鱼会游,小羊会跑,小兔会跳。我把“鸟”、“鱼”、“羊”、“兔”四个字讲成小动物的样子,并且模仿它们飞、游、跑、跳,重点指出飞字长了两个翅膀,游字有三点水,跑字迈开了大步子,跳的时候双脚上下动。幼儿活动时动静交替,以模仿小动物走路的形式来区分四个动词的不同,也就是掌握这四个字的过程。在最后加一个《字宝宝找妈妈》的游戏,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分类游戏也是从数学活动中借鉴过来的,例如在众多汉字中找出带有“木”字旁的汉字,用绿色彩笔圈起来,告诉幼儿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找出带有“虫”字旁的汉字,用红色的彩笔圈起来,告诉幼儿这些字都和昆虫和小动物有关。时间一长,幼儿就会自己总结出,哪些字和水有关,哪些字和土有关,哪些字和口有关等等。这里面有知识的系统分类,更有对中国汉字的深刻理解。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幼儿,我计划利用半年的时间,每天加上一个汉字谜语,从最初简单的日月一起来(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到中期的金字塔(鑫),吉普在奔驰(辆),一直到后期的巾帼英雄(好),表里如一(回)等等。从简单加减到动脑筋思考,这种汉字游戏被孩子们玩转起来了。这时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多认识几个汉字,还有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自尊、自信。

作者:杨桂华单位:本溪市联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