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论文(优秀16篇)

小编: HT书生

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篇优秀的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和结构。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和归纳,将这些范文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为的论文集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近日,区统计局全体党员赴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中国精神展”。

全体党员首先再次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展览,通过大量珍贵文献、实物和照片,深入了解平津战役的历史背景及决胜意义,深切感受到了平津军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艰辛历程,感悟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踏着先烈的足迹,大家来到“中国精神展”展厅,展览以建党百年历史为轴,以社会发展进程为线,分为“救国大业、开天辟地”“立国大业、改天换地”“富国大业、翻天覆地”“强国大业、惊天动地”四大板块,集中展示建党以来不同时期极具代表性的60种精神。通过对这些精神的展示与解读,大讲中国革命的故事,大讲中国人民的故事,大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通过参观,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从红船精神开始,韶山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中国精神”正是我们党在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涌现和形成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大家纷纷表示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好、发扬好“中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良好面貌和更高热情投入到统计工作中去。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范文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名字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代名词,他是一滴水,滋润了祖国每一片土地,他是一缕阳光,照亮了大地每一份黑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雷锋精神是崇高的,但学雷锋没有门槛,正所谓“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但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把握好方向。一方面,学习雷锋精神要突出针对性,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到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极参与到岳阳楼区正在推行的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交通综合整治文明劝导等重点工作当中去。另一方面,学习雷锋精神还要务求实效性,严防表面化、口号化、形式化、标签化。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避免一些“作秀式”学雷锋,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切忌“三月来了四月走”。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社会需要雷锋精神,全区上下务必进一步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找准新形势下让学雷锋活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着力点,全力建设“爱心城市”。

1963年3月5日,___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吹响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号角。___年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对学习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在党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全国群众性学习雷锋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入,千千万万个“雷锋”的身影在神州大地上闪动,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雷锋始终是青年先进模范中的一个响亮名字,始终是青年敬仰的榜样。向雷锋同志学习,成为广大青年参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形式,成为广大青年成长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56年的学习雷锋实践中,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雷锋活动,雷锋精神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学雷锋、做好事”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50年来,学习雷锋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入,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学雷锋活动的高潮,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学雷锋典型,展现了一代又一代广州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当历史的车轮进入1994年的时候,一项旨在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事业——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广州蓬勃兴起,它传承雷锋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1994年3月,团中央向全国青年学生发出学习雷锋精神,20___年,开展青年自愿者社区服务活动的号召,___市护士学校成立了第一个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当时在校就读得我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和团支部书记有幸成为服务队的一员,并负责该项活动。短短的一个月就有14个班级约1000名学生分别与___、___街道,___学校等单位结对子,为孤寡老人和弱智儿童提供谈心、体检、搞卫生、做游戏、节日慰问等服务。我们定期与受服务单位联系,及时对活动的效果作出评价和落实改进措施。活动过程中,我们与服务对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校3年多的亲密接触使大家建立了一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作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负责人,我感触很深。回顾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像雷锋那样爱党爱国,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一脉相承,都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青年成长进步的宝贵财富,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学习雷锋活动在新形势下的生动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广大青年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雷锋的精神逐渐被遗忘。但在当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中,我们应该发扬雷锋的精神。雷锋是一个为人民服务、帮助他人、做好事、不留下名字的伟大人物。他有很多好事可以证明。有一次,当雷锋出去在沈阳站换车时,当他走出检票口时,他发现一群人围绕着一个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个女人从山东去吉林看她的丈夫,票和钱都丢了。雷锋用津贴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放在嫂子手里。嫂子含着眼泪说: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雷锋说: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

还有一天晚上,天下起了大雨。雷锋看到一个女人在路上抱着孩子,手里还抱着孩子,背着包袱,在大雨中一步一步走着。雷锋忙着上前打听,才知道嫂子从外地探亲回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她焦急地说:同志,今天雨把我弄糊涂了。还有孩子。我哭不回家!雷锋把雨衣披在嫂子身上,抱起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他宁愿淋湿,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母子送回家。

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从现在起让我们把雷锋精神深深的铭记在心中,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作文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指导,殷切叮嘱: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

福建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实践地的优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深入动员、广泛覆盖,联系实际、彰显特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省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学党史与悟思想紧密结合起来。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关键在领导带头。省委迅速成立由省委书记尹力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把动员大会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到县一级,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印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全面铺开、扎实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学什么?省委把悟思想作为学党史的关键环节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学习教育的“纲”,组织通读研读4本指定学习材料,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历史,更好领悟新思想的真理伟力,增强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坚定新思想的科学指引。

党史学习教育怎么学?省委以上率下、示范带动,组织开展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省级党员领导干部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集体现场学习,省委常委认真学、带头悟、主动讲、抓实干,深入基层宣讲,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挂钩联系九市一区,加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部分老区苏区县的挂钩帮扶力度,现场协调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梳理各地探索实践,总结推广潜心自学、集体研学、领导带学、典型导学、巡听评学等“五学”方式,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提供了有力指导。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贯穿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5月19日—21日,省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暨省级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在龙岩举办。省委书记尹力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抓好“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确保全省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3天时间,学员们认真聆听报告、沉心静气自学、开展现场教学。在毛主席纪念园、红军长征出发地中复村、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每一件历史文物、每一段革命往事,都让学员们引发深思、深受教育。学员们谈认识、说体会、讲形势、提建议,表示将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确保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要求和殷切希望逐步变为现实。

在省委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党组织把潜心自学与集体学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办法,让学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动各级党组织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动全社会学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学习教育出新出彩。

“3月18日,我们通过网络直播,带领网友们‘走’进宁化县长征出发纪念馆,当天直播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三明市“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党史故事云宣讲团成员林梦佳自豪地说。“云宣讲”是三明市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借助网络讲好红色故事的举措之一。

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如何用好这些精神财富?福建省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推荐两批共130个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省市县三级共推荐1182个参观学习点、499条参观学习线路,制作全省红色地图,累计接待参访29.37万批次、769万人次。各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设施学习热潮涌动,参观者络绎不绝,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让红色精神鲜活起来、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是学史明理的鲜活教材。福建省充分发挥优势,在抓紧抓实中央规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3方面学习内容,推荐了《摆脱贫困》《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等10本特色教材,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依托万寿岩遗址博物馆、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等23个新思想实践示范基地,广泛开展主题党日、现场教学活动;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等列入了参观学习点,成为学习教育热门“打卡地”,增强了学习教育的贴近性、实效性。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浓厚氛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贯穿今年工作的一条主线。福建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建党百年宣传工作贯通起来,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同庆百年华诞、共铸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

——重大主题宣传有声有色。

开通福建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各级媒体集中优势资源和精锐力量,“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在福建”等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一大批有分量、接地气的新闻报道和融媒体产品广受欢迎,形成了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宣传态势。

“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和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近日,在参加“追寻建党百年足迹——网络名人福建行”活动期间,网络名人感慨万千。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总粉丝数达1.5亿的25位网络名人,网上总阅读量超过8亿次。此外,央视大型直播《今日中国》“风展红旗如画再谱福建篇章”全网收视率位居当天同时段第一,“中国有约·遇见福建”国际主题采访邀请40多位中外记者和网络大v来闽开展体验式采访,全球传播总量达1.55亿次。

与此同时,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党史上的今天”万屏联动宣传活动,依托8万多处室内外公共宣传载体,滚动播放“党史上的今天”日志海报,并覆盖900多万电视用户、数百个新媒体账号以及主要网站和“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成为人们可随时翻阅的党史“小红书”。

——艺术党课厚植爱党爱国之情。

“一个多小时的晚会气势恢宏、撼人心魄、感人肺腑。”6月23日晚,“百年风华山海交响”福建省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在榕举行,观看演出的党员干部群众心潮澎湃。

党史学习教育中,福建省广泛开展艺术党课,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干部群众爱党爱国之情。大型交响合唱组歌“中国精神”在京成功演出,“颂歌献给党”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音乐会、“梨园百花颂党恩”戏曲晚会精彩纷呈,“习近平用典”主题书法创作巡回展反响热烈,闽剧《生命》、芗剧《谷文昌》等在京和省内展演,电视剧《山海情》《绝密使命》好评如潮,电影《守岛人》传播的“守岛精神”打动无数观众,“看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活动放映电影3.23万场、观影人数188万多人次,《主播说党史》系列短视频成为“爆款”产品,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基层、浸润人心。

——专题宣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这次宣讲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特别接地气。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6月5日,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在泉州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党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7名宣讲团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古田会议、红军长征、谷文昌精神、木兰溪治理、福州古厝保护等故事,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宣讲团23支队伍迅速分赴各地各部门宣讲,覆盖听众15万人次。在省委宣讲团的带动下,各地组织领导干部、党史专家、新时代宣讲师等,整合乡村讲师团、百姓讲师团、红色轻骑兵等宣讲队伍,深入一线提供“菜单式”宣讲服务,开展宣讲3.66万场,受众640多万人次,并依托“学习强国”开展各类“云宣讲”,把党史送到群众家门口、手机端,送到人们心坎上。

——群众性文化活动遍布城乡基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月25日,在福州市晋安区体育馆,响彻全场的大合唱将庆祝建党百年体育健身操舞展演推向高潮,表达了新时代老年人“不忘党恩,永跟党走”的决心。

随着“七一”将近,在线下,读书学史、学习体验、致敬革命先烈、学习先进模范等群众性活动火热展开,教育系统“师生同上党史大课”“一‘马’当先”知识竞赛等十大学习教育载体吸引广大青少年参加;在线上,“学史明理,福建有你!福建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行,“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氛围更加浓厚,八闽儿女洋溢着迎接建党百年的欢欣喜悦。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党史学习教育“贵”在虚功实做,“要”在解决问题,“重”在结合大局。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习教育成效有力推动实际工作。

“我们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继承弘扬廖俊波精神,发扬甘于牺牲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到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事业中,走好新时代‘赶考路’。”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回信,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第一时间,省委带头学习重要回信精神并下发通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活动。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廖俊波同志为标杆,汲取践行党的宗旨、为百姓谋福祉的精神动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截至6月25日,全省已梳理确定办实事项目2.74万个,完成1.51万个。

在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激励下,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全省已设置党员先锋岗、责任区3.41万个,2万多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常态活跃在基层一线,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志愿服务,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学习党的历史,最终要落到开新局上。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决定》,明确8个方面38项重点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部署结合起来,同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把省委的“规划图”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施工图”,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促进、两不误。

今年以来,全省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统筹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全省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今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两年平均增长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7%,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财政收入继续增加,福建省“十四五”开局良好。

与此同时,省委组建26个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其中省委教育工委8个、省国资委3个),真督实导、精准精细,把握方向、压实责任,已完成对178个单位的首轮指导,第二轮指导全面展开。各市、县(区)也派出700多个巡回指导组,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站在百年历史新起点,初心不改,奋斗不息。

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当前四项重点任务,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使命、坚持光荣革命传统、坚持推进自我革命,以党史学习教育新成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福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以实干实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为的论文集合

摘要: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小说中,叙事者多为认知能力敏锐的作家或学者等知识分子。多克特罗赋予这些认知主体一种“僭越的精神”,让他们在追溯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伦理唐悟,做出各异的身份和道德选择。本文认为,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多克特罗僭越的精神历史认知伦理。

多克特罗(edgarlawrencedoctorow,1931-2015)是当代美国为数不多的一流小说家之一。他致力于小说表征历史之可能性的写作实验,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美国历史上多个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分析多克特罗多部小说叙事者的历史认知过程,认为多克特罗利用这些认知主体来解析现实和历史,揭示出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多克特罗的小说叙述者多为作家、知识分子等认知能力极为敏感的人,他用这些认知主体来反思和解析历史,在其小说中建构了一种关于历史的认识论。其第一本小说《欢迎来到艰难时世》的叙事者布鲁,在奄奄一息之际写下了19世纪80年代达科他州小镇从建立到毁灭、再从重建到二度毁灭的历史。在传统西部小说中,广袤的西部给予开拓者关于天堂的想象,成为财富和自由的象征。但多克特罗笔下的西部收回了它对人们美好的许诺:在哈德泰姆斯镇里,好人难得善终,坏人横行无忌,罪恶周而复始地出现,成为人类境况难以拔除的一部分。小说中二度袭击小镇的头号反派特纳有一个代号式的名字“badman”,他所到之处无不一片狼藉,象征着暴力和罪恶的无所不在。然而,他代表的外部罪恶并非导致小镇覆灭的唯一原因。在小镇内部,欣欣向荣的虚假表象之下的利益争端、人心分裂和道德滑坡早已为其结局埋下了罪恶的种子。弗兰克·谢尔顿(n)指出,哈德泰姆斯镇居民对于历史不假思索的乐观主义,不过是人类对自身完善性空洞的幻想,这种幻想让人们把邪恶看作是外在于自我的东西,从而误信文明可以成为经济和道德的保障。身为小镇创始人的布鲁悲痛地写道:“西部和我的生活简直如出一辙:这里的色彩让我们目眩神迷,等我们意识到这不过是一场骗局、一个可悲的断言时,已经太晚了。”布鲁的记录描述了一个在人类贪婪和自私中腐化堕落的西部文明共同体,它也因此成为美国式历史进步信仰的反神话叙事。如阿伦·特拉亨伯格(alantrachtenberg)所说的:“作为神话和经济实体,西部通过政治经济合并与暴力对全国社会文化之形成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神话与剥削、合并与暴力在这一过程中齐头并进。”小说通过解构西部神话揭开了美国表面光鲜但内里充满罪恶的历史,在其中历史呈现出不断重复的面貌,也不乏“今昔未变…‘进步是幻象”的悲观意味。但小说对历史的展望也不尽然是悲观主义的,布鲁为解释小镇命运做出的努力,似乎暗示着人通过认知力的不断完善有可能走出笼罩着罪恶的历史迷雾。布鲁的书写行为意味着被阅读的希望,他期待这段历史在后来者的阅读中带给他们有意义的反思。

出版于1971年的《丹尼尔之书》是一本讲述审判的小说,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对历史的审判。小说的主人公丹尼尔·艾萨克森是20世纪6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有关艾萨克森夫妇——即他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的阴谋叛国案。丹尼尔的成长和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与他的历史意识的完善是分不开的。在一开始他就认为,历史是难以把握和认识的:“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情。一切都是难以捉摸的。上帝如此,革命道德如此,正义如此,人的本性也是如此。”“诗人不知道人类历史进程到底是进步,是戏剧,是倒退,是循环,是波动,是涡流,是向右或向左的螺旋,又或者只是一个连续体……证据存在但是又模糊不定。”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他称自己为“体认的罪犯”(criminalnfperception)和“精神上的他者”(psychicalien),他的父母是向苏联泄密的叛徒,而他则是把美国黑暗的秘密泄露给美国的更为叛逆性的“叛徒”。他自比当代的艾伦·坡,因为艾伦·坡作为一个书写异化的作家是他的榜样,他希望他的书写能够媲美艾伦·坡——挑战和破坏关于美国例外论的种种妄想。对于丹尼尔而言,书写历史既是疗愈性的,也是颠覆性的,它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政治颠覆的手段,他依靠讲述达成了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对他来说,如果生活要继续,那么他的过去以及他对美国的过去的理解,就是一个必须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他的个人历史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衔接起来。

“体认的罪犯”这一身份的隐含之意:观察世界、追寻历史真相的行为带着非法性和僭越性,为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所不容。因此,主动去感受和认知,就成了一种伦理行动,对官方制度以及它对真理的建构产生了威胁。从性质上来说,多克特罗的小说也是僭越性的,所有小说的主人公都极富感知力和体认能力。如果说主动感知即是僭越,那么不去感知便是对官方主流话语投降。

多克特罗的叙事者,无一不在对世界和历史的感知中,基于自身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叙事,将自身感受和经历转变成个人历史。他们都在对历史的书写或追问中试图解放自身,要掌握属于自己的叙事,就必须摆脱外在的强制。类似布鲁和丹尼尔这样的“体认的罪犯”在多克特罗小说中比比皆是。《拉格泰姆时代》的叙述者小男孩是一个冷静的体认者,他不疾不徐的叙述口吻传达出一種开放而多元的历史展望。如他所观察到的,他的白人父亲和母亲想要逃离内在于历史进程之中的差异与变化,把他们在新罗歇尔的房子当作远离历史入侵的港湾,最终被证明不过是幻想。在父亲远游北极期间,母亲努力应对历史变化,成长起来,变得强大而自信。母亲收留了黑人女子莎拉和她的婴儿,并能正常地与科尔豪斯一家交流,父亲则始终持有顽固的种族观念,不愿变通。父亲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之后郁郁而终,他从新世纪中退了出来,而母亲则进入并适应了这个新世纪。父亲之死象征着父权制文化的衰落,也象征着女性开始逐渐以更为平等的身份进入20世纪历史舞台。同样,《世界博览会》的叙述者也是一个行将成年的小男孩埃德加,他的讲述呈现出一种历史连续性。小说的高潮之处是埃德加参观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展现出人们心目中二十年之后,即1959年的景象——技术腾飞、物质丰盛、社会高度文明化。但埃德加意识到,世界博览会作为人类对未来历史的想象,不过是构筑于虚假乐观主义之上的幻想,它并非希望的象征,只是基于一种无视历史的科技信仰。和丹尼尔一样,埃德加也在这种人造历史环境中认识到了人生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获得了对于自身直觉和自我创造力的信心。在多克特罗的小说中,历史叙事构成了一种认识论,一种关于主人公或叙述者如何在认知上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些“体认的罪犯”都极富多克特罗所说的“僭越精神”(aspiritoftransgression),都是在挣脱观念束缚、学会自由思考和反思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个体承担的历史责任。多克特罗要做的,正是唤醒人们身上“僭越的精神”,冲破思想的枷锁,去反思、批判甚至是抛弃那些已经滞后于历史进程、阻碍当下现实的观念。在多克特罗小说中,充满自我意识的反省激发了主人公或叙述者心灵中困惑、犹豫、怀疑的状态,促进了他们对历史、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探索。《供水系统》中佩姆伯顿一路回溯历史,最终揭露了资本家与政府权钱交易、资本与科学合谋损害民众利益的丑恶行径;《上帝之城》中的牧师佩姆伯顿和小说家艾弗瑞特,也是通过对《圣经》和***历史的质疑,才得以不断返回到历史之中,认清了权力机制和戏剧化人性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纽约兄弟》中的兰利是一个最彻底的怀疑主义者,他公然挑战关于上帝、婚姻、战争等的主流认知,其“替代品理论”对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充满了对于人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思。从上述作品中主人公的历史探索中,可发现多克特罗似乎是在倡导一种保罗·利科所说的以自我叙述(narrativesoftheself)来达成的“动态主体性”(dynamicsubjectivity)。在《追求叙事的生活》一文中,利科写道:“我们称之为主体性的东西,既不是一种非连续的事件序列,也不是在演化进程之外的不变实体。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只有动态的叙事结构才能创造出来的身份。”在多克特罗那里,这种动态主体性是在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中,来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学者索尔·弗里德南德曾说:“伦理与历史的认识论维度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联系。”即便是非常推崇叙述史观的海登·怀特也不得不承认,切入历史的视角,不管在认识论上如何多样化,归根结底还是道德的。对历史的认知始终要以伦理关怀为依托。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历史认知与伦理问题一直相互缠结,众多小说人物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伦理启悟,做出了各异的道德选择。他的小说以“僭越的精神”为鼓舞,呼吁人们通过体察历史,成为富有道德内省的个体,从而树立关于历史的负责任态度和理念,更好地理解当下身处的世界并獲得关于自身的洞见。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论文范文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历史长河中昂然屹立、奋勇前进的强大支撑和根本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之中,***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浸润滋养,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鼓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根本,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持久稳定的内在强大力量。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和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和砥砺前行的勇气、意志和决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风骨和品格,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政党在精气神上、在政治品行上的根本区别,决定着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能够历经风雨而生生不息,饱经磨难而朝气蓬勃,跨越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自立自强、奋勇向前。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行为的意志层面的强大力量。它超越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当中铸就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而又彰显于这些具体精神之中,是培育出这些具体精神的本根和基础。它超越于共产党人的具体行为而又在具体的行为中得以表达和确证,体现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之中,并在党自身和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其实践价值和作用,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奋勇前进中战胜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奇迹与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一百年来,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气概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谱写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篇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世代相传。在新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仍然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党经受住任何考验、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就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理想信念的坚定源自于思想理论的坚定,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必由之路,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科学的理论,是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实根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不论时空境遇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忘记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就会失去未来。要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积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用人民群众所期所盼“透视”,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初心、积极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切实把党的初心和使命变成开拓奋进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顽强拼搏、矢志奋斗。党在斗争中诞生,党的事业在斗争中发展,党的力量在斗争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我们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不断斗争的结果。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必须发扬敢拼敢赢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做好斗争准备,选择合理斗争方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思人民之所思,想人民之所想,盼人民之所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永不迷失方向;心中有民,才能牢记党的宗旨,不负人民期待。每个党员都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知重负重,为党和人民担责,为党和人民尽责,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为的论文集合

【提要】本文对企业家精神、企业成长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提出了3个基本假设和16个从属假设。借助剔除了缺失项后的2321个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透过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基于样本公司数据,测算了企业家精神水平,并对不同类型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检验了样本公司数据与所构建模型的拟合性,发现样本公司数据能够与模型较好拟合。隐变量模型检验发现,关于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以及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的支持;但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響的假设没能得到严格支持。在观察变量之间关系方面,只有4个从属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此外,研究发现,子样本与总体样本之间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子样本之间在模型匹配性与输出结果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民营企业与制造业子样本能够与模型很好拟合,并输出有效检验结果。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市场各类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家队伍日益扩大,企业家精神得到有效激发,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后,伴随新经济的兴起和中国加入wto,新经济时代的技术派企业家蓬勃成长。2008年,一大批曾经经历过艰难创业与奋发拼搏成长的优秀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挑战,应对乏力。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导致这一不利局面的原因,既有国际宏观环境的恶化,也有中国企业家精神整体水平一定程度下滑的影响。一方面,发展顺境使得一些企业甚至不需自己作出努力,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扩张和分享改革红利就可以获得搭便车式的快速增长;虚拟经济部门的持续暴利,诱使大量产业资本脱离实业进入虚拟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企业家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奋斗意识的逐渐萎靡。另一方面,创业继承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整体水平的下降;20世纪**十年代创业的那批企业家,绝大部分已经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需要下一代来继承事业;与第一代创业企业家相比,成长于相对优越生活环境的这些接班人,可能并不是一个具有创业创新精神、时代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好的企业家。如何再次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恢复企业发展活力,摆脱经济下行困境,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而且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二、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企业家精神研究概述。

1732年,法国经济学家康替龙在《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家概念,认为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和承担价格风险(招锜昕,2013)。自此以后,学者们对企业家的概念内涵与企业家人格特质等问题展开了研究,19世纪西方学者们开始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但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使用。20世纪初,熊彼特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企业家精神。

国外学者们纷纷从自我研究视角,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而且在研究层面上也包括个体、组织与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彼此之间虽有共性内涵,但也有异质性理解,事实上很难给企业家精神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熊彼特(1934)认为,企业家最突出的动机在于“个人实现”心理,即企业家精神,包括建立“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彼得·德鲁克(1985)继承了熊彼特的思想,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深刻阐述了企业家精神,指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认为“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它”。坎迪隆和奈特则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或不确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贾康、程瑜,2017)。柯兹纳(1973)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能够最早发现新机会并加以把握利用的能力。sextonandbowman(1984)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具有的精力充沛、有雄心、勇敢面对挫折的心理特征。gartner(1988)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造性组织”。onetal.(2006)则发现土地的所有权和对这些土地上资源利用的权力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anamaraperedoetal.(2014)认为企业家精神来自于企业家个人特质的五个方面,即专门或以凸现的方式来创造某种社会价值的能力、识别机遇并利用机遇来创造该价值的能力、利用创新的能力、容忍风险的能力和拒绝接受可获得资源限制的倾向等。lynskey(2012)指出,企业家精神不仅表现为个体的行为特征,更表现为组织的特质;morris(2014)认为,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还应关注企业家的组织管理风格、组织及其环境的开放性互动。nijkamp(2013)认为应该从社会层面进行企业家精神研究,需要将企业过程或企业事件等“关系经理人”也纳入研究范畴;feldman(2001)则强调要关注企业家与背景的互动。

国内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内涵界定上同样没能形成共识。知网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最早从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文献是《上海经济研究》在1983年第5期发表的一篇介绍性文章,直到1998年年度收录数量才达到10篇。1985年,慰祖在《外国经济与管理》上发表了《成就、权力激励论与企业家精神》一文,成为国内最早从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学者。张维迎和盛斌(1989)在《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中指出:区别企业家与一般民众的要素,是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不满足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汪丁丁(2000)把企业家精神概括为三方面:首先是创新精神,其次是敬业精神,第三是合作精神。高希均(2000)认为企业家精神具备有创意、有胆识、敢投资、担风险四个特质。贾良定和周三多(2006)认为,企业家精神由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伦理品质三个层面构成。赵薇和杰弗瑞·德登(2010)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模式,是一种追求机会、整体权衡、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欧雪银(2009)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李军和杨兴时(2010)认为创业精神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特征。钱颖一(2010)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取向,一种态度,是一种时常以新方式整合资源以提高生产力的心态。王丽敏等(2010)认为,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张玉梅(2014)指出冒险是企业家的天性。杨卫敏(2017)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想常人不敢想,干常人不敢干”的冒险精神、“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创新精神、“成功仅是前进的起点,建立一个又一个商业桥头堡”的不满足精神和“勇于承担责任,喜欢征服世界”的英雄主义精神。宋志平(2017)指出,企业家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坚守精神、兼济天下精神。2017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综合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可知,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不统一性,但对企业家精神基本内核总体上都是指向于创新与冒险。

(二)国内外企业成长研究概述。

企业成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已经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早在18世纪,smith、marshall和charlesbabbage等人就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了研究。marshall一直主张规模经济对企业成长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成长是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与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企业家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商晨阳,2012)。stigler(1951)认为,在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决定性因素在发挥影响作用,推动着企业成长。hart(1995,1997)和stead(1996)认为,要实现企业持续成长,必须确保企业经济活动与宏观企业生态系统保持和谐。henriquesandsadorsky(1996)分析了顾客压力、股东压力、社区压力及政府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作用。hamelandprahalad(1994)认为,企业只有在动态环境下形成新的资源结构,才能适应外部形势变化,实现企业持续成长。laursenetal.(1999)指出,企业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企业雇用、培育与激励员工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2001)指出,快速成长企业的创始人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市场增长和技术变革的战略意图、对企业成功更坚定的承诺、更愿意做出牺牲。leosleuwaegenetal.(2002)认为企业成长是规模扩张和不断学习的结果,企业信誉机制和普通法律制度则通过影响市场和要素资源的获取,进而影响成长速度。abell、crouchleyandmills(2001)考察了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等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tovebrink(2018)发现,组织邻近的动态互动可以补充中小企业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2016)指出,文化通过控制其宏观经济影响,通过政治和法律制度,对企业增长有直接的微观经济影响。penrose(1959)《企业成长理论》的出版,正式将企业成长理论确认为了管理学的一个独立研究方向,并且构建“资源-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20世纪80年代,ichakadizes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按照时间顺序把企业发展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从而开创了一种更具实践意义的企业成长研究方式。

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曹利军(2008)指出,创新是实现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庄亚明等(2008)认为,关键种因子、优势种因子和冗余种因子等内源性因素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郭凡生(2009)指出,企业家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力量。汪建等(2013)指出,企业根据产业特征及自身优势来优化整合产业链并占据链中关键环节,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升级及产业链间的耦合以实现产业链优势和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快速成长。方芳和蔡卫星(2016)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成长,但这一促进作用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对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无政府补贴企业的成长促进更加显著。吴先明等(2017)研究发现,工资扭曲对企业成长同时具有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工资扭曲可以提高初创期企业的生存概率。李贲和吴利华(2018)发现,开发区设立促进了企业规模成长,而且开发区设立对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与开发区级别、企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有关,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开发区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传导机制。

从文献回顾可知,企业成长是一个复杂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既有企业家个人因素的作用,也有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更多地是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推进企业持续健康成长,除了企业家个人自身的努力付出、正确决策之外,更多是要积极改造或是适应环境因素,最大化利用好外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研究。

企业家精神造就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主导了美国20余年新经济的兴起,也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为探索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埃森哲访谈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万名企业家,结果表明有79%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功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也被认同为是确保组织健康长寿的关键基因。主流学术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综合才能的展示,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2)的研究指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拉美与东南亚创业与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n(2004)用数据检验了地理集中、企业家精神与区域增长的关系,发现区域企业家精神和区域吸收能力是区域增长的重要解释因子。(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被公认为经济增长、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驱动力,而且政府部门可以在创业精神凝聚中发挥核心作用。richardsonj(2004)的研究发现,创业活动可能是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创业活动也可能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2006)指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企业等商业部门增长的引擎,也是社会部门迅速扩张的推动力。louzhao-hui(2010)分析了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发现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相比,企业家的积极性对企业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正向影响。(2011)指出,在一個充满活力和不断变化的经济中,机会和竞争战略不断变化,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积累动态能力和创造可持续竞争力至关重要,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erg(2014)发现,城市地区比其他区域更富有创业精神,具有高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活动多样性的城市区域,往往表现出高于其他区域的企业家精神水平,有更多机会激励型创业活动。陈俊龙等(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证明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秦辉和戚东梅(2004)认为,企业家精神以企业家素质为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民营企业在创建期正是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过聚荣(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组织能力与成长密切相关,企业家精神在不断克服危机、积累资本的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形成企业发展组织能力的关键动力,从而推动企业成长。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认为,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十分有限,而且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受到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背景因素的影响。任巧巧(2008)指出,企业家精神融合渗透在企业动态竞争优势之中,是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障,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周玉华(2010)通过对美、日等典型企业成长过程的考察,发现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旷锦云和程启智(2010)认为,企业家精神能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能够持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控制力,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是企业之魂。李杏(2011)认为,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发展业绩。李淑芬(2011)指出,优秀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把握企业发展方向,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率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郭治楠(2013)认为,企业家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有利于企业创新精神的养成,进而推动中国创业发展。毛良虎等(2016)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影响组织创新能力提升、组织学习能力提高,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组织学习、组织创新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看,尽管绝大多数文献都支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的论断,但也有极少数的文献发现,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业绩或区域经济增长可能并没有必然的直接作用。而且在上述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了多数,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量化研究并不多,而且没有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进行量化检验。显然,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三、研究变量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一)本文研究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家精神与上市公司成长之间的影响作用。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在文献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量化检验来揭示所设定的隐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与作用程度,验证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

(二)研究变量的确定。

基于文献回顾的结论,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内涵理解为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即是创新精神(cxjs)、冒险精神(mxjs)、企业成长(qycz)三个隐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综合考虑数据库所能够提供的上市公司数据,以及从直观定性分析角度出发,所猜想各数据与三个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决定以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隐变量“创新精神”,以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隐变量“冒险精神”,以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来测量隐变量“企业成长”。

各观察变量定义如下:

研发强度(yfqd):指样本公司年度研发投入支出占全部当年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技术人员占比(jszb):即样本公司当年技术人员占当年全部员工的百分比。

资产负债率(fzbl):指样本公司当年全部负债余额占当年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投资收益占比(tszb):即样本公司当年对外投资收益总额占当年全部利润总额的百分比。

小股东持股比例(xgbl):即样本公司大股东以外其他所有股东所持股份占当年公司全部股份的百分比。

营业收入(yysr):即样本公司当年所取得的全部销售收入总额。

利润总额(lrze):即样本公司当年所取得的全部利润总额。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1.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冒险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担当,是一种敢于开拓全新事业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创新离不开冒险精神。然而在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尽管有不少学者分别从政府规制与法制、金融发展、教育培训、个人特质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但几乎没有学者就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不过,有一些领域的学者就冒险与创新之间关系进行了阐述。汪前进(2000)认为,创新需要冒险精神,创新意味着冒险,大创新意味着大冒险。许全兴(2002)指出,从认识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看,创新需要冒险,没有冒险就不会有创新。韩震(2002)认为,只有大胆冒险进入无法预见其前景的未知领域,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石国兴(2002)指出,创新精神由创新意识、质疑与批判、探索与求实、冒险与牺牲、坚韧与宽容等成分构成。魏寅(2018)指出,创新是一场“壮丽的探险”,惟有以“豁出去”的精神奋勇前行,才能率先抵达顶峰。不过这些观点,都并没有得到定量研究的检验。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h1及其子假设:

h1: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其创新精神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h111: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1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21: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22: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31: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32: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2.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尽管没有学者专门就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但在企业成长相关研究文献中,可以在创业导向下找到一些关于冒险性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的探索。朱吉庆(2008)指出,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对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具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敢于通过冒险、创新和前瞻性行为来把握该机会,从而有效推动企业成长。勾丽(2010)指出,企业家主动性、创新性和冒险性对提高集群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作用。周荣鑫(2012)的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创新性、冒险性以及先动性对企业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都有显著积极影响。王静(2013)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风险偏好程度越低,其成长性越强;也就是说,风险规避型企业家比风险中性和风险趋向型企业家更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王静认为,这一研究结论与众多学者崇尚的企业家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积极作用的认知相悖。冯思宁(2014)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私营企业中,高层个体或者团队管理者更需弘扬创新、冒险等企业家精神,如此中小企业才能在发展迅猛的经济大环境中,更好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得更好市场效益,实现更快发展。金佩华(2014)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创业导向会对企业成长产生直接影响,但创业导向三维度之一的冒险性则未能通过检验,也就是說,承风险担可能会对企业成长产生不利后果。王永杰(2015)指出,企业家精神所表现出的创新性、洞察力和冒险精神等特性,是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动机;但它既有可能带动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成长,也有可能使企业陷入风险和困境。恭元芳(2016)指出,冒险精神不仅能够改变企业思想和生存环境,还有助于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制度,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王洪岩(2017)指出,“互联网+”环境下的冒险活动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综合而言,现有文献对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存在不同观点,而且总体上认为冒险精神可能会不利于中小企业成长。总体上看,多数中国境内上市公司的规模可能都是中小企业,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2及其子假设:

h2: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11: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1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21: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22: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31: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32: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的一部分,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层次性和全员性特点;创新精神不仅能够改变企业思想和生存环境,也能夠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制度,是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王洪岩(2017)指出,创新精神被学者们认为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意识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产品或服务创新也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

学者们一致认为,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本文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3及其子假设:

h3: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11: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营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12: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利润总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21: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企业营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22: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企业利润总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时间节点上,选择了2016年作为研究时点。因此,最终所收集的数据,即是来自wind数据库的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

(二)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尽管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软件amos可以容许输入存在缺失项的数据,但为了提高输出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决定剔除存在缺失项的样本数据。wind数据库实际收录有3443个境内上市公司2016年度的数据,不过有一些上市公司存在一项甚至多项数据缺失,不合适作为研究样本,因此被剔除。最终保留下来作为分析样本的上市公司,实际上只有2321家;其中国有企业795家,民营企业1436家,其他企业90家;制造业企业1715家,非制造类企业606家。

(三)样本数据的主成分提取。

将2321家样本公司的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指定提取三个主成分因子,得到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看,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共同解释了主成分1,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解释了主成分2,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解释了主成分3。主成分分析得出的这一对应关系,和隐变量、观察变量关系的界定完全一致,严格支持了前文用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隐变量“创新精神”,用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隐变量“冒险精神”,以及用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来测量隐变量“企业成长”的研究假定。

(四)企业家精神水平的初步测量。

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简单区分为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并分别用“研发强度”与“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创新精神,用“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和“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冒险精神。为便于变量之间的横向比较,先是对样本公司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换算,即以样本公司变量实际数据除以所有样本公司中该变量值的最大值,得到相对百分数;然后对样本公司各变量分别计算出平均数,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各变量均差异较大,仍不便于综合计算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并进一步计算企业家精神水平。因此,本文再一次对表2所列各类企业各指标均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基于二次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计算各观察变量的算术平均值,得到各类企业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水平值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略好于国有企业,而制造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则明显好于非制造类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精神显著优于民营企业,但在冒险精神上却明显落后于民营企业;非制造类企业虽然在创新精神上只是略低于制造业企业,但在冒险精神上却大幅落后于制造业企业。这一测量结果,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知情况基本一致。

五、隐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与检验。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隐变量之间、观察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进行探索,因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采用因果模式、路径图等来描述变量之间因果关系(kliner.b,1998),并最终借助定量检验输出结果。相应地,结构方程模型也就包含有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侯杰泰,1994)。基于前文分析结果,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结构模型。在amos模型估计方法方面,基于对全部5种估计方法的比较,选择了模型拟合性效果最好的一般化最小平方法。将预处理以后的2321个样本公司的数据输入到结构模型,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下,amos24运行后输出的模型拟合性结果表明,图1所示结构模型可以与样本公司数据较好拟合。多数学者认为,结构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指数cmin/df的值若介于1-3为佳,4或5也属于可接受的临界范围;本文所构建的图1所示结构模型的cmin为28.200,df为11,cmin/df=2.56,显然属于1-3的较佳范围。此外,绝对拟合指标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97,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991,也均大于二者的可接受临界值0.90。因此,完全可以接受采用图1所示结构模型来进行后续的研究假设检验。

(二)模型计算输出结果及其分析。

调用图1所示结构模型,利用amos软件并采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进行估计,输入2321个样本公司数据,最终输出的模型路径系数结果如图2所示,其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研究假设h1、h2均得到严格支持,研究假设h3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表4表明,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有路径系数为0.71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这一相互作用在显著性水平为0.001的条件下高度显著。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向互为因果关系:随着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提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会增强;相应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弘扬,也会带来冒险精神的彰显。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负向影响的假设也得到了严格支持:冒险精神对样本上市公司的成长存在有-0.74的负向作用效果,而且这一负向作用效果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显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有0.44的正向作用效果,但这一路径系数不显著;但如果把显著性条件进一步放宽到尚可接受的0.1,也可以認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研究假设h3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定量检验的支持。

(三)子样本计算输出结果之间的比较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2321家样本公司按照所有制区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三类,将样本公司按照行业区分为制造业与非制造类两类;因此,得到了5个样本量不等的子样本。分别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与非制造类4个子样本数据输入到图1所示结构模型,得到如表5所示结果。

表5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子样本和非制造类子样本数据与结构模型不匹配,无法通过模型得出正确检验结果。这一结果可能与子样本的样本数量有关;国有企业子样本只有795个,非制造类企业子样本更是只有606,分别明显少于民营企业子样本的1436个与制造业子样本的1715个。民营企业与制造业子样本,均与结构模型相匹配,能够输出正确计算结果;但两个子样本的检验结果都与总体样本的结果不一致,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在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关系、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影响作用方面,都存在与总体样本不一致的问题。虽然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支持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的互为因果关系,但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的检验却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存在的是相互间的显著负向影响。显然,在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企业家冒险精神的增强,或显著遏制创新精神的发挥;反过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提升,会抑制冒险精神的增长。

此外,尽管总样本中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在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中,却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表现出正向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可以给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带来企业成长的积极贡献。综合来说,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提升,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创新发展,但却有助于推动企业成长。

六、观察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各观察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冒险精神的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创新精神的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之间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1的各从属假设如图3所示。图3基于全部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6。

图3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研究假设h1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但假设h1的6个从属假设中,却只有假设h111、h131得到了严格支持,其他假设都没有得到支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研发强度之间标准化作用路径系数为-0.23,且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二者之间是负向相关。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强度之间标准化作用路径系数为0.09,同样也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互为因果关系。其他关于资产负债率与技术人员占比、投资收益占比与研发强度、投资收益占比与技术人员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人员占比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h112、h121、h122和h132,都没能通过研究检验,它们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不成立。

(二)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各观察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冒险精神的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的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2的各从属假设如图4所示。将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输入图4所示模型,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7。

创新精神的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与企业成长的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之间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3的各从属假设如图5所示。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输入图5所示结构方程模型后,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8。

图5所示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假设h3下的4个从属假设都没有得到检验支持,这一结论与研究假设h3没有得到检验支持的结论相一致。实际检验发现,研发强度对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的作用系数都为-0.08,而且都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意味着企业的研发强度对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有高度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完全相反。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营业收入的作用系数为0.03,对利润总额的作用系数为0.02,虽然都为正值,但却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假设h321和h322也都没有得到检验支持。

七、主要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对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测量。以往的文献,更多是借助于量表或其他问卷方式收集调研资料,以主观评价数据来对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在不同测试样本中发生较大变动,即使是相同样本,也可能会出现测量结果的差异。本文采用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客观数据,通过对客观数据的两次标准化转换,测量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水平值,并且计算了企业家精神的水平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了比较。

其次,只有部分研究假设得到了检验支持。在3个隐变量假设中,假设h1和假设h2得到了严格支持,只有假设h3没有得到检验支持。而在16个从属观察变量假设中,只有假设h111、假设h131、假设h231和h232共4个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其他14个研究假设都没有得到研究支持。这一结果可能说明,观察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以共同构建了隐变量之间的作用结果,而单独的观察变量测量,由于忽略了这一协同作用,所以难以有效呈现出观察变量之间的作用效果。

再次,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与总体样本之间检验结果的差异,可能表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风险偏好差异。由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制造业企业比非制造类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导致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愿意承担更大投资经营风险,从而在经营上采取了更为大胆冒进的举措。而这种冒险行动,一方面给民营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回报收益,加快了企业成长进程;另一方面,可能也导致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减少了对技术创新的关注,甚至会挤占创新资源,即表现出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负向影响。

最后,创新并不必然直接带来企业成长。创新能对企业成长做出积极贡献,但这种贡献可能并不必然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直接关联,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尤其是研发投入的增加,其实从短期看可能是直接带来企业利润总额的减少。事实上,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创新投入已经成为调节当期利润的手段。部分上市公司在当年利润增长超过预期时,往往会借助增加研发投入,来调节利润的过快增长;相反,在利润增速下滑或是盈利减少的情况下,减少研发投入则成为粉饰财务报表的备用手段。中国部分上市公司的这种非常规做法,显然影响了实证检验的结果。此外,检验结果的不支持,可能还与本文没有对企业规模进行控制有关。上市公司规模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应有联系。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曹利军:《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方式》,《科技与管理》,2008年第5期。

[3]方芳、蔡卫星:《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6年第7期。

[4]恭元芳:《浅谈企业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知识经济》,2016年第14期。

[5]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6]贾康、程瑜:《养护与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11期。

[7]张维迎、盛斌:《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人民出版社,1989年。

[8]招锜昕:《企业家的概念界定》,《当代经济》,2013第8期。

[9]赵晓:《企业成长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10]周鸿勇:《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与健康成长》,《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第8期。

[11]周玉华:《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企业史考察》,《中国市场》,2010年第44期。

[12]庄亚明、李金生、何建敏:《企业成长的内生能力模型与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8年第5期。

(*刘兴国,湖南工业大学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航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双螺旋驱动机制、路径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8vsj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真实控制权、社会资本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剥削行为研究”(批准号71372200)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艺璇)。

abstract:perreviewstheresearchliteratureonentrepreneurship,enterprisegrowthandtheirrelationship,epaneldataof2321listedcompaniesinchinaaftereliminatingthemissingitems,usingstructuralequationmodelanalysistool,throughthemodelconstructedbythepaper,nthesamplecompanydata,thispapercalculatesthelevelofentrepreneurship,andmakesasperteststhefittingbetweensamplecompanydataandthemodel,licitvariablemodeltestfindsthatthehypothesisthatthereisacausalrelationshipbetweenrisk-takingspiritandinnovationspirit,andthatrisk-takingspirithasasignificantnegativeimpactonenterprisegrowth,r,thehypothesisthatthereis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betweeninnovationspiritandfirmgrowthcan'bservationvariablelevel,tion,thestudyfoundtha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testresultsbetweensub-samplesandtotalsamples,andthereweresignificivateenterprisesandmanufacturingsub-samplescanfitwellwiththemodelandexporteffectivetestresults.

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为的论文集合

【提要】本文对企业家精神、企业成长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提出了3个基本假设和16个从属假设。借助剔除了缺失项后的2321个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透过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基于样本公司数据,测算了企业家精神水平,并对不同类型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检验了样本公司数据与所构建模型的拟合性,发现样本公司数据能够与模型较好拟合。隐变量模型检验发现,关于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以及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的支持;但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響的假设没能得到严格支持。在观察变量之间关系方面,只有4个从属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此外,研究发现,子样本与总体样本之间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子样本之间在模型匹配性与输出结果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民营企业与制造业子样本能够与模型很好拟合,并输出有效检验结果。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市场各类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家队伍日益扩大,企业家精神得到有效激发,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后,伴随新经济的兴起和中国加入wto,新经济时代的技术派企业家蓬勃成长。2008年,一大批曾经经历过艰难创业与奋发拼搏成长的优秀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挑战,应对乏力。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导致这一不利局面的原因,既有国际宏观环境的恶化,也有中国企业家精神整体水平一定程度下滑的影响。一方面,发展顺境使得一些企业甚至不需自己作出努力,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扩张和分享改革红利就可以获得搭便车式的快速增长;虚拟经济部门的持续暴利,诱使大量产业资本脱离实业进入虚拟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企业家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奋斗意识的逐渐萎靡。另一方面,创业继承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整体水平的下降;20世纪**十年代创业的那批企业家,绝大部分已经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需要下一代来继承事业;与第一代创业企业家相比,成长于相对优越生活环境的这些接班人,可能并不是一个具有创业创新精神、时代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好的企业家。如何再次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恢复企业发展活力,摆脱经济下行困境,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而且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一)国内外企业家精神研究概述。

1732年,法国经济学家康替龙在《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家概念,认为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和承担价格风险(招锜昕,2013)。自此以后,学者们对企业家的概念内涵与企业家人格特质等问题展开了研究,19世纪西方学者们开始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但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使用。20世纪初,熊彼特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企业家精神。

国外学者们纷纷从自我研究视角,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而且在研究层面上也包括个体、组织与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彼此之间虽有共性内涵,但也有异质性理解,事实上很难给企业家精神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熊彼特(1934)认为,企业家最突出的动机在于“个人实现”心理,即企业家精神,包括建立“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彼得·德鲁克(1985)继承了熊彼特的思想,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深刻阐述了企业家精神,指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认为“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它”。坎迪隆和奈特则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或不确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贾康、程瑜,2017)。柯兹纳(1973)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能够最早发现新机会并加以把握利用的能力。sextonandbowman(1984)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具有的精力充沛、有雄心、勇敢面对挫折的心理特征。gartner(1988)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造性组织”。onetal.(2006)则发现土地的所有权和对这些土地上资源利用的权力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anamaraperedoetal.(2014)认为企业家精神来自于企业家个人特质的五个方面,即专门或以凸现的方式来创造某种社会价值的能力、识别机遇并利用机遇来创造该价值的能力、利用创新的能力、容忍风险的能力和拒绝接受可获得资源限制的倾向等。lynskey(2012)指出,企业家精神不仅表现为个体的行为特征,更表现为组织的特质;morris(2014)认为,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还应关注企业家的组织管理风格、组织及其环境的开放性互动。nijkamp(2013)认为应该从社会层面进行企业家精神研究,需要将企业过程或企业事件等“关系经理人”也纳入研究范畴;feldman(2001)则强调要关注企业家与背景的互动。

国内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内涵界定上同样没能形成共识。知网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最早从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文献是《上海经济研究》在1983年第5期发表的一篇介绍性文章,直到1998年年度收录数量才达到10篇。1985年,慰祖在《外国经济与管理》上发表了《成就、权力激励论与企业家精神》一文,成为国内最早从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学者。张维迎和盛斌(1989)在《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中指出:区别企业家与一般民众的要素,是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不满足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汪丁丁(2000)把企业家精神概括为三方面:首先是创新精神,其次是敬业精神,第三是合作精神。高希均(2000)认为企业家精神具备有创意、有胆识、敢投资、担风险四个特质。贾良定和周三多(2006)认为,企业家精神由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伦理品质三个层面构成。赵薇和杰弗瑞·德登(2010)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模式,是一种追求机会、整体权衡、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欧雪银(2009)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李军和杨兴时(2010)认为创业精神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特征。钱颖一(2010)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取向,一种态度,是一种时常以新方式整合资源以提高生产力的心态。王丽敏等(2010)认为,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张玉梅(2014)指出冒险是企业家的天性。杨卫敏(2017)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想常人不敢想,干常人不敢干”的冒险精神、“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创新精神、“成功仅是前进的起点,建立一个又一个商业桥头堡”的不满足精神和“勇于承担责任,喜欢征服世界”的英雄主义精神。宋志平(2017)指出,企业家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坚守精神、兼济天下精神。2017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综合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可知,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不统一性,但对企业家精神基本内核总体上都是指向于创新与冒险。

(二)国内外企业成长研究概述。

企业成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已经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早在18世纪,smith、marshall和charlesbabbage等人就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了研究。marshall一直主张规模经济对企业成长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成长是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与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企业家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商晨阳,2012)。stigler(1951)认为,在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决定性因素在发挥影响作用,推动着企业成长。hart(1995,1997)和stead(1996)认为,要实现企业持续成长,必须确保企业经济活动与宏观企业生态系统保持和谐。henriquesandsadorsky(1996)分析了顾客压力、股东压力、社区压力及政府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作用。hamelandprahalad(1994)认为,企业只有在动态环境下形成新的资源结构,才能适应外部形势变化,实现企业持续成长。laursenetal.(1999)指出,企业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企业雇用、培育与激励员工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2001)指出,快速成长企业的创始人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市场增长和技术变革的战略意图、对企业成功更坚定的承诺、更愿意做出牺牲。leosleuwaegenetal.(2002)认为企业成长是规模扩张和不断学习的结果,企业信誉机制和普通法律制度则通过影响市场和要素资源的获取,进而影响成长速度。abell、crouchleyandmills(2001)考察了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等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tovebrink(2018)发现,组织邻近的动态互动可以补充中小企业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2016)指出,文化通过控制其宏观经济影响,通过政治和法律制度,对企业增长有直接的微观经济影响。penrose(1959)《企业成长理论》的出版,正式将企业成长理论确认为了管理学的一个独立研究方向,并且构建“资源-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20世纪80年代,ichakadizes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按照时间顺序把企业发展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从而开创了一种更具实践意义的企业成长研究方式。

国内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起步晚于欧美学者。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逐步有学者开始聚焦于研究企业成长问题。赵晓(1999)指出,企业内部资源的不平衡及其动态优化组合,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吴国英(2003)认为,企业应充分通过有效学习来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童纪新和孙孝科(2004)指出,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李铭松(2004)发现,并购本身并不必然会带来企业的成长,企业只有高度重视资源整合,才能真正促进企业成长。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的研究发现,与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相比,企业家的关系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毛蕴诗等(2005)强调,企业成长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力的培育。周鸿勇(2006)认为,软控制力的突破是家族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孟杨(2006)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曹利军(2008)指出,创新是实现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庄亚明等(2008)认为,关键种因子、优势种因子和冗余种因子等内源性因素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郭凡生(2009)指出,企业家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力量。汪建等(2013)指出,企业根据产业特征及自身优势来优化整合产业链并占据链中关键环节,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升级及产业链间的耦合以实现产业链优势和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快速成长。方芳和蔡卫星(2016)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成长,但这一促进作用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对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无政府补贴企业的成长促进更加显著。吴先明等(2017)研究发现,工资扭曲对企业成长同时具有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工资扭曲可以提高初创期企业的生存概率。李贲和吴利华(2018)发现,开发区设立促进了企业规模成长,而且开发区设立对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与开发区级别、企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有关,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开发区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传导机制。

从文献回顾可知,企业成长是一个复杂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既有企业家个人因素的作用,也有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更多地是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推进企业持续健康成长,除了企业家个人自身的努力付出、正确决策之外,更多是要积极改造或是适应环境因素,最大化利用好外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研究。

企业家精神造就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主导了美国20余年新经济的兴起,也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为探索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埃森哲访谈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万名企业家,结果表明有79%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功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也被认同为是确保组织健康长寿的关键基因。主流学术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综合才能的展示,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2)的研究指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拉美与东南亚创业与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n(2004)用数据检验了地理集中、企业家精神与区域增长的关系,发现区域企业家精神和区域吸收能力是区域增长的重要解释因子。(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被公认为经济增长、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驱动力,而且政府部门可以在创业精神凝聚中发挥核心作用。richardsonj(2004)的研究发现,创业活动可能是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创业活动也可能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2006)指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企业等商业部门增长的引擎,也是社会部门迅速扩张的推动力。louzhao-hui(2010)分析了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发现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相比,企业家的积极性对企业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正向影响。(2011)指出,在一個充满活力和不断变化的经济中,机会和竞争战略不断变化,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积累动态能力和创造可持续竞争力至关重要,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erg(2014)发现,城市地区比其他区域更富有创业精神,具有高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活动多样性的城市区域,往往表现出高于其他区域的企业家精神水平,有更多机会激励型创业活动。陈俊龙等(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证明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秦辉和戚东梅(2004)认为,企业家精神以企业家素质为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民营企业在创建期正是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过聚荣(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组织能力与成长密切相关,企业家精神在不断克服危机、积累资本的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形成企业发展组织能力的关键动力,从而推动企业成长。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认为,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十分有限,而且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受到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背景因素的影响。任巧巧(2008)指出,企业家精神融合渗透在企业动态竞争优势之中,是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障,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周玉华(2010)通过对美、日等典型企业成长过程的考察,发现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旷锦云和程启智(2010)认为,企业家精神能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能够持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控制力,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是企业之魂。李杏(2011)认为,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发展业绩。李淑芬(2011)指出,优秀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把握企业发展方向,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率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郭治楠(2013)认为,企业家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有利于企业创新精神的养成,进而推动中国创业发展。毛良虎等(2016)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影响组织创新能力提升、组织学习能力提高,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组织学习、组织创新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看,尽管绝大多数文献都支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的论断,但也有极少数的文献发现,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业绩或区域经济增长可能并没有必然的直接作用。而且在上述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了多数,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量化研究并不多,而且没有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进行量化检验。显然,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一)本文研究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家精神与上市公司成长之间的影响作用。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在文献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量化检验来揭示所设定的隐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与作用程度,验证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

(二)研究变量的确定。

基于文献回顾的结论,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内涵理解为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即是创新精神(cxjs)、冒险精神(mxjs)、企业成长(qycz)三个隐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综合考虑数据库所能够提供的上市公司数据,以及从直观定性分析角度出发,所猜想各数据与三个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决定以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隐变量“创新精神”,以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隐变量“冒险精神”,以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来测量隐变量“企业成长”。

各观察变量定义如下:

研发强度(yfqd):指样本公司年度研发投入支出占全部当年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技术人员占比(jszb):即样本公司当年技术人员占当年全部员工的百分比。

资产负债率(fzbl):指样本公司当年全部负债余额占当年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投资收益占比(tszb):即样本公司当年对外投资收益总额占当年全部利润总额的百分比。

小股东持股比例(xgbl):即样本公司大股东以外其他所有股东所持股份占当年公司全部股份的百分比。

营业收入(yysr):即样本公司当年所取得的全部销售收入总额。

利润总额(lrze):即样本公司当年所取得的全部利润总额。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1.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冒险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担当,是一种敢于开拓全新事业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创新离不开冒险精神。然而在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尽管有不少学者分别从政府规制与法制、金融发展、教育培训、个人特质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但几乎没有学者就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不过,有一些领域的学者就冒险与创新之间关系进行了阐述。汪前进(2000)认为,创新需要冒险精神,创新意味着冒险,大创新意味着大冒险。许全兴(2002)指出,从认识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看,创新需要冒险,没有冒险就不会有创新。韩震(2002)认为,只有大胆冒险进入无法预见其前景的未知领域,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石国兴(2002)指出,创新精神由创新意识、质疑与批判、探索与求实、冒险与牺牲、坚韧与宽容等成分构成。魏寅(2018)指出,创新是一场“壮丽的探险”,惟有以“豁出去”的精神奋勇前行,才能率先抵达顶峰。不过这些观点,都并没有得到定量研究的检验。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h1及其子假设:

h1: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其创新精神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h111: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1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21: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22: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31: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32: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2.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尽管没有学者专门就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但在企业成长相关研究文献中,可以在创业导向下找到一些关于冒险性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的探索。朱吉庆(2008)指出,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对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具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敢于通过冒险、创新和前瞻性行为来把握该机会,从而有效推动企业成长。勾丽(2010)指出,企业家主动性、创新性和冒险性对提高集群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作用。周荣鑫(2012)的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创新性、冒险性以及先动性对企业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都有显著积极影响。王静(2013)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风险偏好程度越低,其成长性越强;也就是说,风险规避型企业家比风险中性和风险趋向型企业家更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王静认为,这一研究结论与众多学者崇尚的企业家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积极作用的认知相悖。冯思宁(2014)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私营企业中,高层个体或者团队管理者更需弘扬创新、冒险等企业家精神,如此中小企业才能在发展迅猛的经济大环境中,更好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得更好市场效益,实现更快发展。金佩华(2014)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创业导向会对企业成长产生直接影响,但创业导向三维度之一的冒险性则未能通过检验,也就是說,承风险担可能会对企业成长产生不利后果。王永杰(2015)指出,企业家精神所表现出的创新性、洞察力和冒险精神等特性,是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动机;但它既有可能带动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成长,也有可能使企业陷入风险和困境。恭元芳(2016)指出,冒险精神不仅能够改变企业思想和生存环境,还有助于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制度,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王洪岩(2017)指出,“互联网+”环境下的冒险活动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综合而言,现有文献对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存在不同观点,而且总体上认为冒险精神可能会不利于中小企业成长。总体上看,多数中国境内上市公司的规模可能都是中小企业,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2及其子假设:

h2: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11: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1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21: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22: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31: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32: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3.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关于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的研究,有一些是散落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文献之中,也有一些文献专门针对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杨敬仁和万红根(2002)指出,企业应加强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树立市场意识,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激发员工创造性,进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周雪晴(2003)认为,企业必须保持创新精神,努力突破由过去成功经验所形成的固有行为模式,才能在竞争中迎来持续发展。伍刚(2012)深入研究了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分析,认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李冬艳(2013)认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体现和核心反映,在引领方向、开拓市场、变革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对企业成长具有突出影响。恭元芳(2016)指出,创新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层次性和全员性特点;创新精神不仅能够改变企业思想和生存环境,也能夠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制度,是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王洪岩(2017)指出,创新精神被学者们认为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意识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产品或服务创新也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

学者们一致认为,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本文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3及其子假设:

h3: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11: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营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12: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利润总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21: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企业营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22: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企业利润总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时间节点上,选择了2016年作为研究时点。因此,最终所收集的数据,即是来自wind数据库的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

(二)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尽管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软件amos可以容许输入存在缺失项的数据,但为了提高输出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决定剔除存在缺失项的样本数据。wind数据库实际收录有3443个境内上市公司2016年度的数据,不过有一些上市公司存在一项甚至多项数据缺失,不合适作为研究样本,因此被剔除。最终保留下来作为分析样本的上市公司,实际上只有2321家;其中国有企业795家,民营企业1436家,其他企业90家;制造业企业1715家,非制造类企业606家。

(三)样本数据的主成分提取。

将2321家样本公司的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指定提取三个主成分因子,得到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看,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共同解释了主成分1,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解释了主成分2,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解释了主成分3。主成分分析得出的这一对应关系,和隐变量、观察变量关系的界定完全一致,严格支持了前文用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隐变量“创新精神”,用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隐变量“冒险精神”,以及用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来测量隐变量“企业成长”的研究假定。

(四)企业家精神水平的初步测量。

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简单区分为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并分别用“研发强度”与“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创新精神,用“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和“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冒险精神。为便于变量之间的横向比较,先是对样本公司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换算,即以样本公司变量实际数据除以所有样本公司中该变量值的最大值,得到相对百分数;然后对样本公司各变量分别计算出平均数,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各变量均差异较大,仍不便于综合计算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并进一步计算企业家精神水平。因此,本文再一次对表2所列各类企业各指标均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基于二次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计算各观察变量的算术平均值,得到各类企业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水平值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略好于国有企业,而制造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则明显好于非制造类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精神显著优于民营企业,但在冒险精神上却明显落后于民营企业;非制造类企业虽然在创新精神上只是略低于制造业企业,但在冒险精神上却大幅落后于制造业企业。这一测量结果,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知情况基本一致。

(一)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与检验。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隐变量之间、观察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进行探索,因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采用因果模式、路径图等来描述变量之间因果关系(kliner.b,1998),并最终借助定量检验输出结果。相应地,结构方程模型也就包含有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侯杰泰,1994)。基于前文分析结果,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结构模型。在amos模型估计方法方面,基于对全部5种估计方法的比较,选择了模型拟合性效果最好的一般化最小平方法。将预处理以后的2321个样本公司的数据输入到结构模型,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下,amos24运行后输出的模型拟合性结果表明,图1所示结构模型可以与样本公司数据较好拟合。多数学者认为,结构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指数cmin/df的值若介于1-3为佳,4或5也属于可接受的临界范围;本文所构建的图1所示结构模型的cmin为28.200,df为11,cmin/df=2.56,显然属于1-3的较佳范围。此外,绝对拟合指标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97,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991,也均大于二者的可接受临界值0.90。因此,完全可以接受采用图1所示结构模型来进行后续的研究假设检验。

(二)模型计算输出结果及其分析。

调用图1所示结构模型,利用amos软件并采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进行估计,输入2321个样本公司数据,最终输出的模型路径系数结果如图2所示,其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研究假设h1、h2均得到严格支持,研究假设h3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表4表明,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有路径系数为0.71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这一相互作用在显著性水平为0.001的条件下高度显著。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向互为因果关系:随着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提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会增强;相应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弘扬,也会带来冒险精神的彰显。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负向影响的假设也得到了严格支持:冒险精神对样本上市公司的成长存在有-0.74的负向作用效果,而且这一负向作用效果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显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有0.44的正向作用效果,但这一路径系数不显著;但如果把显著性条件进一步放宽到尚可接受的0.1,也可以認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研究假设h3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定量检验的支持。

(三)子样本计算输出结果之间的比较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2321家样本公司按照所有制区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三类,将样本公司按照行业区分为制造业与非制造类两类;因此,得到了5个样本量不等的子样本。分别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与非制造类4个子样本数据输入到图1所示结构模型,得到如表5所示结果。

表5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子样本和非制造类子样本数据与结构模型不匹配,无法通过模型得出正确检验结果。这一结果可能与子样本的样本数量有关;国有企业子样本只有795个,非制造类企业子样本更是只有606,分别明显少于民营企业子样本的1436个与制造业子样本的1715个。民营企业与制造业子样本,均与结构模型相匹配,能够输出正确计算结果;但两个子样本的检验结果都与总体样本的结果不一致,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在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关系、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影响作用方面,都存在与总体样本不一致的问题。虽然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支持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的互为因果关系,但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的检验却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存在的是相互间的显著负向影响。显然,在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企业家冒险精神的增强,或显著遏制创新精神的发挥;反过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提升,会抑制冒险精神的增长。

此外,尽管总样本中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在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中,却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表现出正向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可以给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带来企业成长的积极贡献。综合来说,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提升,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创新发展,但却有助于推动企业成长。

(一)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各观察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冒险精神的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创新精神的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之间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1的各从属假设如图3所示。图3基于全部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6。

图3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研究假设h1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但假设h1的6个从属假设中,却只有假设h111、h131得到了严格支持,其他假设都没有得到支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研发强度之间标准化作用路径系数为-0.23,且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二者之间是负向相关。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强度之间标准化作用路径系数为0.09,同样也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互为因果关系。其他关于资产负债率与技术人员占比、投资收益占比与研发强度、投资收益占比与技术人员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人员占比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h112、h121、h122和h132,都没能通过研究检验,它们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不成立。

(二)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各观察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冒险精神的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的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2的各从属假设如图4所示。将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输入图4所示模型,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7。

创新精神的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与企业成长的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之间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3的各从属假设如图5所示。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输入图5所示结构方程模型后,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8。

图5所示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假设h3下的4个从属假设都没有得到检验支持,这一结论与研究假设h3没有得到检验支持的结论相一致。实际检验发现,研发强度对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的作用系数都为-0.08,而且都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意味着企业的研发强度对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有高度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完全相反。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营业收入的作用系数为0.03,对利润总额的作用系数为0.02,虽然都为正值,但却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假设h321和h322也都没有得到检验支持。

首先,本文对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测量。以往的文献,更多是借助于量表或其他问卷方式收集调研资料,以主观评价数据来对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在不同测试样本中发生较大变动,即使是相同样本,也可能会出现测量结果的差异。本文采用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客观数据,通过对客观数据的两次标准化转换,测量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水平值,并且计算了企业家精神的水平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了比较。

其次,只有部分研究假设得到了检验支持。在3个隐变量假设中,假设h1和假设h2得到了严格支持,只有假设h3没有得到检验支持。而在16个从属观察变量假设中,只有假设h111、假设h131、假设h231和h232共4个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其他14个研究假设都没有得到研究支持。这一结果可能说明,观察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以共同构建了隐变量之间的作用结果,而单独的观察变量测量,由于忽略了这一协同作用,所以难以有效呈现出观察变量之间的作用效果。

再次,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与总体样本之间检验结果的差异,可能表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风险偏好差异。由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制造业企业比非制造类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导致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愿意承担更大投资经营风险,从而在经营上采取了更为大胆冒进的举措。而这种冒险行动,一方面给民营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回报收益,加快了企业成长进程;另一方面,可能也导致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减少了对技术创新的关注,甚至会挤占创新资源,即表现出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负向影响。

最后,创新并不必然直接带来企业成长。创新能对企业成长做出积极贡献,但这种贡献可能并不必然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直接关联,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尤其是研发投入的增加,其实从短期看可能是直接带来企业利润总额的减少。事实上,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创新投入已经成为调节当期利润的手段。部分上市公司在当年利润增长超过预期时,往往会借助增加研发投入,来调节利润的过快增长;相反,在利润增速下滑或是盈利减少的情况下,减少研发投入则成为粉饰财务报表的备用手段。中国部分上市公司的这种非常规做法,显然影响了实证检验的结果。此外,检验结果的不支持,可能还与本文没有对企业规模进行控制有关。上市公司规模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应有联系。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曹利军:《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方式》,《科技与管理》,2008年第5期。

[3]方芳、蔡卫星:《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6年第7期。

[4]恭元芳:《浅谈企业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知识经济》,2016年第14期。

[5]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6]贾康、程瑜:《养护与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11期。

[7]张维迎、盛斌:《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人民出版社,1989年。

[8]招锜昕:《企业家的概念界定》,《当代经济》,2013第8期。

[9]赵晓:《企业成长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10]周鸿勇:《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与健康成长》,《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第8期。

[11]周玉华:《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企业史考察》,《中国市场》,2010年第44期。

[12]庄亚明、李金生、何建敏:《企业成长的内生能力模型与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8年第5期。

(*刘兴国,湖南工业大学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航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双螺旋驱动机制、路径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8vsj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真实控制权、社会资本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剥削行为研究”(批准号71372200)阶段性成果。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范文

《红色》由杨磊执导,徐兵、孙强编剧,张鲁一、陶虹、周一围、李天柱等主演的抗战剧。该剧以淞沪会战后沦为孤岛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身怀绝技却隐居做小会计的徐天,因帮共产党运送物资和保护恋人田丹而身不由己卷入了腥风血雨的厮杀,最终与日本人展开生死对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征文范文三篇,欢迎品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近日,区统计局全体党员赴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中国精神展”。

全体党员首先再次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展览,通过大量珍贵文献、实物和照片,深入了解平津战役的历史背景及决胜意义,深切感受到了平津军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艰辛历程,感悟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踏着先烈的足迹,大家来到“中国精神展”展厅,展览以建党百年历史为轴,以社会发展进程为线,分为“救国大业、开天辟地”“立国大业、改天换地”“富国大业、翻天覆地”“强国大业、惊天动地”四大板块,集中展示建党以来不同时期极具代表性的60种精神。通过对这些精神的展示与解读,大讲中国革命的故事,大讲中国人民的故事,大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通过参观,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从红船精神开始,韶山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中国精神”正是我们党在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涌现和形成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大家纷纷表示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好、发扬好“中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良好面貌和更高热情投入到统计工作中去。

“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每当这雄壮的旋律响起时,我总是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传承革命先辈们的“红色精神”与“红色事业”。

说起革命先辈们,我就会想起: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这一个个坚贞不屈的革命烈士,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祖国幸福的明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我敬佩董存瑞怀抱炸药包毅然拉开引线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我感慨邱少云在燃烧的熊熊烈火中为了隐蔽保护自己的战友,为了取得胜利而咬紧牙关任烈火吞噬的坚强意志!我钦佩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而毫无畏惧的大义凛然……但这些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可这段历史,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思,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

祖国的尊严与繁荣,是先辈们用热血换来的,如今,祖国的未来落在我们的肩上——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明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要担负起这份责任,牢记使命,团结一致,为中国开辟一条走向世界的道路,从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生活也不会一帆风顺。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坚定信念,传承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因此,我们要挣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里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同学间要团结友爱、别人遇到困难时去及时帮助别人,在校外的公交车上给人让座……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青少年。

可是在今天和平的环境里,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有些人在舒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一些青少年自立、自强意识差,自私、自利观念强,缺乏爱心与同情心,遇到一点困难就退避三舍,受到一点挫折就寻死觅活。遥想当年革命年代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敌军围追堵截等的艰难条件下,创造出无数壮举,现代人应该感到汗颜。当战火时代的硝烟散去,没有了炮火轰鸣、缺衣少粮的艰苦岁月,有的则是过于安逸的生活。殊不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的手上,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笔丰厚的财富,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业,拥抱人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我们要爱国,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更应该立下这为祖国增光添彩的红色誓言。

很久以前,就听大人说过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血战台儿庄和台儿庄会战),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那个战火纷飞、贫困潦倒的时代,无辜的老百姓被日本人毫不留情的屠杀,面对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他们就像是碾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他们满手沾满了鲜血,残害了无数生命,是不折不扣的“魔鬼”。英勇的战士们用牺牲给我们换来了今天开心幸福的生活,我打算去看一下,了解一下英雄的故事。

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去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路上,我无比的期待,期待那气势雄伟,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它会引起我许多幻想;期待纪念馆里无所畏惧的英雄前辈们,他们会让我坚定人生的目标。我期待看到他们。于是,我便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不停地唱啊,笑啊。行红色之旅,撒一路欢笑。

刚到那里,我被哪里的景物迷倒啦,路边到处都是绿荫,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路边的花朵,娇艳欲滴,人们在这里开心快乐地劳作。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战争孕育的摇篮,鲜血四溅,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体。

其中有一面墙上都是子弹打的孔,密密麻麻的,不禁让人觉得又回到哪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我们的英雄前辈们,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在艰苦的奋斗,而我们不仅不好好珍惜,而且破坏,这样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为我们而战斗的中国军人。

我在看那些中国军人使用的盒子枪,步枪的同时,不注意的看到了一个视频,如今令我记忆犹新:一位国将将大洋分给战士们,可是,他们都没要,都扔在地上,其中,一个战士代表告诉首长说:“我们命都不要了,要这些大洋做什么,只求抗战结束后,给咱们立块碑”。说完就齐声喊:“杀敌报国”。说罢,就冲向阵前。战士们深知不是在立功,而是在西去,只能拼死奋战。

1938年,日军矶谷师团孤军南下,进犯徐州,李宗仁决定在徐州以北的要塞(台儿庄)与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他命令孙连仲部、张自忠部、汤恩伯部完成对日军的合围,并炸掉运河浮桥。中国军队破釜沉舟,浴血奋战,歼敌万余人,几百名日军伤残士兵绝望的剖腹自杀,引火自焚,台儿庄之战大获全胜。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加大了中国军民永反外敌的坚强意志。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

现在我们只有切身地去感受历史,回忆历史,去聆听那些饱受日本侵掠者欺凌、摧残的幸存者的含泪倾诉,去聆听那些真实记录片的倾诉,才能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看到两个民族之间无法用时间磨灭的深仇大恨。这个恨,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曾经在中国的领土上掠夺财富,欺压我们的同胞,奸杀我们的同胞,这个深仇大恨,永生永世都不能忘。

如今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身为党的阳光下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论文集合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是1921年7月23日,其建党的纪念日是每年的7月1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摘要: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和外交空间。当前,大庆油田经过60年的开发,后备资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稳产难度持续加强。大庆石油人通过围绕“加强党建、科技创新、拓展技能、狠抓生产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不断挖掘、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力推动大庆油田持续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能源战略;稳产。

1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的背景。

1949年新中国建立,国家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全国需要石油1000多万吨,基本全部依靠进口,物资也及其贫乏,外储资金基本全部用于购买石油。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地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或缺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1958年中苏开始交恶,大批苏联专家撤离,实施技术封锁,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打压新兴的中国,国内正处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大浪滔天中,国家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1958年川中石油会战的失利,让刚刚发展起来的石油工业,又处在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石破油出,惊天一喷,喜见工业油流,宣告了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国外石油界流行的海相生油论,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性转变,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节,王进喜作为劳模来到北京,看到长安街来往的汽车都背着大气囊,羞愧难当、伤心落泪,誓夺拿下大油田,再来北京报喜。1960年6月1日,大庆首列原油外运,从发现到外运,只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开创了开发世界级大油田的历史记录。

2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

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和外交空间。一座油田的寿命大概二三十年,大庆油田作为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经过60年的开发,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总体效益逐步下滑。油气勘探己转入低、深、难领域,长垣进入“双特高”,综合含水率达到94%以上,外围面临“三低”挑战,深层气进展艰难,“老问题”叠加之多前所未有,新问题解决如同滚石上山。要想持续稳产,难度极大。稳产极其重要,考验极其严峻。能不能继续稳产,是对全体大庆石油人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严峻挑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稳产是大庆石油人最大的政治和大局。面对日益严峻的稳产形势,大石油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围绕“加强党建、科技创新、拓展技能、狠抓生产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五轮并驱”全力服务油气,推动大庆油田持续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奠定坚实的基础。2018年大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4166.8536万吨,目前仍保持着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水平,仍然占据着中国石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的份额。大庆油田依旧“老当益壮”。

2.1立足基层、强化党建促稳产。

团结带领群众、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从会战时期的“员工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泥”发展起来的“三基”工作,是大庆油田的优良传统。始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涵养基层战斗力。一方面以筑强堡垒、当好先锋为目标,加强党组织建设。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设立三联型党支部,从上到下将不同岗位党员编入一个党支部,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有机整体,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机关党建与基层党建有效融合,促成了一个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执行力强的战斗堡垒。一方面以凝心聚力、创新创效为目标,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堅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建立以职工服务中心、基层服务站点和职工小家为网络的三级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开办员工创新大讲堂,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活动,为员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以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机关基层有机结合,融入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通过持续加强党建,完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形”的重塑和“神”的重铸,构建了有利于保障大庆持续稳产、有利于企业持续深化改革、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党支部,这些党支部承担起新的使命,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在伟大梦想的引领下,开拓创新,勇于变革、永不懈怠、团结奋斗,为油田稳产攻坚克难、保驾护航。

2.2立足实际、科技创新助稳产。

资源有限,科技无限。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若要保障大庆油田稳产,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根本也在科技。大庆石油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坚持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一直坚持“往远看、往前抢”,充分发扬“三超”精神、工匠精神和钉子精神,重科技、讲创新,按照油田需要、重大配套、生产急需和长远储备四个类别,实施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群策群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着力解决制约勘探开发的瓶颈难题,科技攻关加快“新陈代谢”,既要把原有的优势开发技术做到极致,保持领先,又要找准差距不足,紧跟前沿。一大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油田发展的不竭动力,多项研发成果打破国外垄断,荣获国家和集团科技进步大奖。

2.3苦练技能、拓展能力保稳产。

大庆油田位于中国东北部,四季不分明、气候条件恶劣。一年一半夏季,一半冬季。夏季暴雨连天、道路井场泥泞湿滑,抬仪器时往往一脚下去,就拔不出腿。冬季漫天大雪、地冻三尺,零下二三十度施工属于常态,而夏季和冬季正是测井施工最繁忙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要想高效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这些严酷的环境因素,必须战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年的经验孕育出了“七分准备.三分生产”的生产理念,建立了一套指挥灵、行动快、制度严、抓的狠的生产组织系统。一方面在信息掌握上下功夫,采油厂、钻井队与各技术服务公司并网共享生产信息,及时了解采油厂生产计划,时时掌握钻井队施工井型和进度,因时、因地、因井,科学合理安排生产;一方面在生产准备上做文章,各项工作提前就位,项目列全、风险吃透、时间定准,不出纰漏。另外,生产指挥靠前站,工作重心不断前移,生产现场与机关后勤无缝衔接,一切以井为中心,围绕优质服务转,“白+黑”“5+2”,领导24小时轮流值班,手机24小时开机,生产调度24小时值班,保障队伍24小时待命,形成了主动沟通、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出击、主动攻关“五个主动”服务精神,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快节奏、高效率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优质服务。

2.5搭建平台、培养人才保稳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油田始终把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一方面通过核心人才薪酬改革选拔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把经验丰富、有两把“刷子”且愿意吃苦耐劳的同志安排到重点岗位,给他们搭平台、铺好路,尽其才、成其才,推动各项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岗位业务技能要求,加强青年人才储备,强化教育培训和實践练兵,以技能竞赛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考促训,以比促练。出台具体奖励办法,在薪酬待遇、评先选优、职称晋级、选拔任用方面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激励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锻造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人才队伍。

3结束语。

进入新时期,我们不断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使其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使其体现到新的发展实践中,把“爱国”情怀体现到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上;把“创业”激情体现到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一心一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把“求实”态度体现到严细认真、精益求精,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上;把“奉献”精神体现到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自觉维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局上。时代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大庆石油人准备在新的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构建万里长城,续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华美篇章。

参考文献:

[1]尹卓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j].现代企业文化,2014(3):110.

摘要:它超越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当中铸就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而又彰显于这些具体精神之中,是培育出这些具体精神的本根和基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历史长河中昂然屹立、奋勇前进的强大支撑和根本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浸润滋养,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鼓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根本,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持久稳定的内在强大力量。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和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和砥砺前行的勇气、意志和决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风骨和品格,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政党在精气神上、在政治品行上的根本区别,决定着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能够历经风雨而生生不息,饱经磨难而朝气蓬勃,跨越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自立自强、奋勇向前。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行为的意志层面的强大力量。它超越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当中铸就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而又彰显于这些具体精神之中,是培育出这些具体精神的本根和基础。它超越于共产党人的具体行为而又在具体的行为中得以表达和确证,体现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之中,并在党自身和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其实践价值和作用,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奋勇前进中战胜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奇迹与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一百年来,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气概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谱写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篇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世代相传。在新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仍然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党经受住任何考验、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就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理想信念的坚定源自于思想理论的坚定,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必由之路,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科学的理论,是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实根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不论时空境遇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忘记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就会失去未来。要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积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用人民群众所期所盼“透视”,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初心、积极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切实把党的初心和使命变成开拓奋进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顽强拼搏、矢志奋斗。党在斗争中诞生,党的事业在斗争中发展,党的力量在斗争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我们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不断斗争的结果。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必须发扬敢拼敢赢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做好斗争准备,选择合理斗争方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思人民之所思,想人民之所想,盼人民之所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永不迷失方向;心中有民,才能牢记党的宗旨,不负人民期待。每个党员都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知重负重,为党和人民担责,为党和人民尽责,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提要】本文对企业家精神、企业成长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提出了3个基本假设和16个从属假设。借助剔除了缺失项后的2321个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透过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基于样本公司数据,测算了企业家精神水平,并对不同类型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检验了样本公司数据与所构建模型的拟合性,发现样本公司数据能够与模型较好拟合。隐变量模型检验发现,关于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以及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的支持;但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響的假设没能得到严格支持。在观察变量之间关系方面,只有4个从属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此外,研究发现,子样本与总体样本之间的检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子样本之间在模型匹配性与输出结果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只有民营企业与制造业子样本能够与模型很好拟合,并输出有效检验结果。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市场各类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家队伍日益扩大,企业家精神得到有效激发,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后,伴随新经济的兴起和中国加入wto,新经济时代的技术派企业家蓬勃成长。2008年,一大批曾经经历过艰难创业与奋发拼搏成长的优秀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挑战,应对乏力。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滑。导致这一不利局面的原因,既有国际宏观环境的恶化,也有中国企业家精神整体水平一定程度下滑的影响。一方面,发展顺境使得一些企业甚至不需自己作出努力,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扩张和分享改革红利就可以获得搭便车式的快速增长;虚拟经济部门的持续暴利,诱使大量产业资本脱离实业进入虚拟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部分企业家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奋斗意识的逐渐萎靡。另一方面,创业继承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整体水平的下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业的那批企业家,绝大部分已经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需要下一代来继承事业;与第一代创业企业家相比,成长于相对优越生活环境的这些接班人,可能并不是一个具有创业创新精神、时代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好的企业家。如何再次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恢复企业发展活力,摆脱经济下行困境,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而且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一)国内外企业家精神研究概述。

1732年,法国经济学家康替龙在《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家概念,认为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和承担价格风险(招锜昕,2013)。自此以后,学者们对企业家的概念内涵与企业家人格特质等问题展开了研究,19世纪西方学者们开始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但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使用。20世纪初,熊彼特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企业家精神。

国外学者们纷纷从自我研究视角,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而且在研究层面上也包括个体、组织与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彼此之间虽有共性内涵,但也有异质性理解,事实上很难给企业家精神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熊彼特(1934)认为,企业家最突出的动机在于“个人实现”心理,即企业家精神,包括建立“私人王国”、对胜利的热情、创造的喜悦、坚强的意志。彼得·德鲁克(1985)继承了熊彼特的思想,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深刻阐述了企业家精神,指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认为“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它”。坎迪隆和奈特则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或不确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贾康、程瑜,2017)。柯兹纳(1973)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能够最早发现新机会并加以把握利用的能力。sextonandbowman(1984)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具有的精力充沛、有雄心、勇敢面对挫折的心理特征。gartner(1988)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造性组织”。onetal.(2006)则发现土地的所有权和对这些土地上资源利用的权力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anamaraperedoetal.(2014)认为企业家精神来自于企业家个人特质的五个方面,即专门或以凸现的方式来创造某种社会价值的能力、识别机遇并利用机遇来创造该价值的能力、利用创新的能力、容忍风险的能力和拒绝接受可获得资源限制的倾向等。lynskey(2012)指出,企业家精神不仅表现为个体的行为特征,更表现为组织的特质;morris(2014)认为,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还应关注企业家的组织管理风格、组织及其环境的开放性互动。nijkamp(2013)认为应该从社会层面进行企业家精神研究,需要将企业过程或企业事件等“关系经理人”也纳入研究范畴;feldman(2001)则强调要关注企业家与背景的互动。

国内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内涵界定上同样没能形成共识。知网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最早从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文献是《上海经济研究》在1983年第5期发表的一篇介绍性文章,直到1998年年度收录数量才达到10篇。1985年,慰祖在《外国经济与管理》上发表了《成就、权力激励论与企业家精神》一文,成为国内最早从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学者。张维迎和盛斌(1989)在《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中指出:区别企业家与一般民众的要素,是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不满足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汪丁丁(2000)把企业家精神概括为三方面:首先是创新精神,其次是敬业精神,第三是合作精神。高希均(2000)认为企业家精神具备有创意、有胆识、敢投资、担风险四个特质。贾良定和周三多(2006)认为,企业家精神由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伦理品质三个层面构成。赵薇和杰弗瑞·德登(2010)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模式,是一种追求机会、整体权衡、具有领导能力的行为。欧雪银(2009)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李军和杨兴时(2010)认为创业精神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一个特征。钱颖一(2010)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取向,一种态度,是一种时常以新方式整合资源以提高生产力的心态。王丽敏等(2010)认为,冒险精神是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张玉梅(2014)指出冒险是企业家的天性。杨卫敏(2017)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想常人不敢想,干常人不敢干”的冒险精神、“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创新精神、“成功仅是前进的起点,建立一个又一个商业桥头堡”的不满足精神和“勇于承担责任,喜欢征服世界”的英雄主义精神。宋志平(2017)指出,企业家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坚守精神、兼济天下精神。2017年9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综合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研究文献可知,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精神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不统一性,但对企业家精神基本内核总体上都是指向于创新与冒险。

(二)国内外企业成长研究概述。

企业成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已经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早在18世纪,smith、marshall和charlesbabbage等人就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了研究。marshall一直主张规模经济对企业成长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成长是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与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企业家则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商晨阳,2012)。stigler(1951)认为,在企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决定性因素在发挥影响作用,推动着企业成长。hart(1995,1997)和stead(1996)认为,要实现企业持续成长,必须确保企业经济活动与宏观企业生态系统保持和谐。henriquesandsadorsky(1996)分析了顾客压力、股东压力、社区压力及政府的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影响作用。hamelandprahalad(1994)认为,企业只有在动态环境下形成新的资源结构,才能适应外部形势变化,实现企业持续成长。laursenetal.(1999)指出,企业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企业雇用、培育与激励员工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2001)指出,快速成长企业的创始人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市场增长和技术变革的战略意图、对企业成功更坚定的承诺、更愿意做出牺牲。leosleuwaegenetal.(2002)认为企业成长是规模扩张和不断学习的结果,企业信誉机制和普通法律制度则通过影响市场和要素资源的获取,进而影响成长速度。abell、crouchleyandmills(2001)考察了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等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tovebrink(2018)发现,组织邻近的动态互动可以补充中小企业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2016)指出,文化通过控制其宏观经济影响,通过政治和法律制度,对企业增长有直接的微观经济影响。penrose(1959)《企业成长理论》的出版,正式将企业成长理论确认为了管理学的一个独立研究方向,并且构建“资源-能力-企业成长”分析框架。20世纪80年代,ichakadizes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按照时间顺序把企业发展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从而开创了一种更具实践意义的企业成长研究方式。

国内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起步晚于欧美学者。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逐步有学者开始聚焦于研究企业成长问题。赵晓(1999)指出,企业内部资源的不平衡及其动态优化组合,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吴国英(2003)认为,企业应充分通过有效学习来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童纪新和孙孝科(2004)指出,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李铭松(2004)发现,并购本身并不必然会带来企业的成长,企业只有高度重视资源整合,才能真正促进企业成长。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的研究发现,与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相比,企业家的关系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毛蕴诗等(2005)强调,企业成长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力的培育。周鸿勇(2006)认为,软控制力的突破是家族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孟杨(2006)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曹利军(2008)指出,创新是实现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庄亚明等(2008)认为,关键种因子、优势种因子和冗余种因子等内源性因素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郭凡生(2009)指出,企业家是推动企业成长的关键力量。汪建等(2013)指出,企业根据产业特征及自身优势来优化整合产业链并占据链中关键环节,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升级及产业链间的耦合以实现产业链优势和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快速成长。方芳和蔡卫星(2016)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成长,但这一促进作用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对小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无政府补贴企业的成长促进更加显著。吴先明等(2017)研究发现,工资扭曲对企业成长同时具有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工资扭曲可以提高初创期企业的生存概率。李贲和吴利华(2018)发现,开发区设立促进了企业规模成长,而且开发区设立对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与开发区级别、企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有关,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开发区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传导机制。

从文献回顾可知,企业成长是一个复杂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既有企业家个人因素的作用,也有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更多地是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要推进企业持续健康成长,除了企业家个人自身的努力付出、正确决策之外,更多是要积极改造或是适应环境因素,最大化利用好外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研究。

企业家精神造就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主导了美国20余年新经济的兴起,也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为探索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埃森哲访谈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万名企业家,结果表明有79%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功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也被认同为是确保组织健康长寿的关键基因。主流学术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综合才能的展示,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2)的研究指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拉美与东南亚创业与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n(2004)用数据检验了地理集中、企业家精神与区域增长的关系,发现区域企业家精神和区域吸收能力是区域增长的重要解释因子。(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被公认为经济增长、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驱动力,而且政府部门可以在创业精神凝聚中发挥核心作用。richardsonj(2004)的研究发现,创业活动可能是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创业活动也可能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2006)指出,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企业等商业部门增长的引擎,也是社会部门迅速扩张的推动力。louzhao-hui(2010)分析了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发现与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相比,企业家的积极性对企业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正向影响。(2011)指出,在一個充满活力和不断变化的经济中,机会和竞争战略不断变化,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积累动态能力和创造可持续竞争力至关重要,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erg(2014)发现,城市地区比其他区域更富有创业精神,具有高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活动多样性的城市区域,往往表现出高于其他区域的企业家精神水平,有更多机会激励型创业活动。陈俊龙等(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证明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秦辉和戚东梅(2004)认为,企业家精神以企业家素质为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中国民营企业在创建期正是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过聚荣(2004)指出,企业家精神、组织能力与成长密切相关,企业家精神在不断克服危机、积累资本的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形成企业发展组织能力的关键动力,从而推动企业成长。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认为,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十分有限,而且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受到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背景因素的影响。任巧巧(2008)指出,企业家精神融合渗透在企业动态竞争优势之中,是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障,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周玉华(2010)通过对美、日等典型企业成长过程的考察,发现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旷锦云和程启智(2010)认为,企业家精神能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能够持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控制力,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是企业之魂。李杏(2011)认为,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发展业绩。李淑芬(2011)指出,优秀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把握企业发展方向,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率提高,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郭治楠(2013)认为,企业家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有利于企业创新精神的养成,进而推动中国创业发展。毛良虎等(2016)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影响组织创新能力提升、组织学习能力提高,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组织学习、组织创新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看,尽管绝大多数文献都支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成长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的论断,但也有极少数的文献发现,企业家精神对企业业绩或区域经济增长可能并没有必然的直接作用。而且在上述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了多数,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量化研究并不多,而且没有学者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进行量化检验。显然,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一)本文研究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家精神与上市公司成长之间的影响作用。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在文献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量化检验来揭示所设定的隐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与作用程度,验证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

(二)研究变量的确定。

基于文献回顾的结论,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内涵理解为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两个方面。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即是创新精神(cxjs)、冒险精神(mxjs)、企业成长(qycz)三个隐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综合考虑数据库所能够提供的上市公司数据,以及从直观定性分析角度出发,所猜想各数据与三个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决定以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隐变量“创新精神”,以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隐变量“冒险精神”,以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来测量隐变量“企业成长”。

各观察变量定义如下:

研发强度(yfqd):指样本公司年度研发投入支出占全部当年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技术人员占比(jszb):即样本公司当年技术人员占当年全部员工的百分比。

资产负债率(fzbl):指样本公司当年全部负债余额占当年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投资收益占比(tszb):即样本公司当年对外投资收益总额占当年全部利润总额的百分比。

小股东持股比例(xgbl):即样本公司大股东以外其他所有股东所持股份占当年公司全部股份的百分比。

营业收入(yysr):即样本公司当年所取得的全部销售收入总额。

利润总额(lrze):即样本公司当年所取得的全部利润总额。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1.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冒险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担当,是一种敢于开拓全新事业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创新离不开冒险精神。然而在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尽管有不少学者分别从政府规制与法制、金融发展、教育培训、个人特质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但几乎没有学者就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不过,有一些领域的学者就冒险与创新之间关系进行了阐述。汪前进(2000)认为,创新需要冒险精神,创新意味着冒险,大创新意味着大冒险。许全兴(2002)指出,从认识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看,创新需要冒险,没有冒险就不会有创新。韩震(2002)认为,只有大胆冒险进入无法预见其前景的未知领域,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石国兴(2002)指出,创新精神由创新意识、质疑与批判、探索与求实、冒险与牺牲、坚韧与宽容等成分构成。魏寅(2018)指出,创新是一场“壮丽的探险”,惟有以“豁出去”的精神奋勇前行,才能率先抵达顶峰。不过这些观点,都并没有得到定量研究的检验。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h1及其子假设:

h1: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其创新精神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h111: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1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21: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22: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31: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其研发强度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h132: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其技术人员占比有着显著的相互影响。

2.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尽管没有学者专门就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问题进行研究,但在企业成长相关研究文献中,可以在创业导向下找到一些关于冒险性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的探索。朱吉庆(2008)指出,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对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具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敢于通过冒险、创新和前瞻性行为来把握该机会,从而有效推动企业成长。勾丽(2010)指出,企业家主动性、创新性和冒险性对提高集群企业成长绩效有积极影响作用。周荣鑫(2012)的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创新性、冒险性以及先动性对企业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都有显著积极影响。王静(2013)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风险偏好程度越低,其成长性越强;也就是说,风险规避型企业家比风险中性和风险趋向型企业家更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王静认为,这一研究结论与众多学者崇尚的企业家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积极作用的认知相悖。冯思宁(2014)的研究发现,在个体私营企业中,高层个体或者团队管理者更需弘扬创新、冒险等企业家精神,如此中小企业才能在发展迅猛的经济大环境中,更好参与市场竞争并获得更好市场效益,实现更快发展。金佩华(2014)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创业导向会对企业成长产生直接影响,但创业导向三维度之一的冒险性则未能通过检验,也就是說,承风险担可能会对企业成长产生不利后果。王永杰(2015)指出,企业家精神所表现出的创新性、洞察力和冒险精神等特性,是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动机;但它既有可能带动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成长,也有可能使企业陷入风险和困境。恭元芳(2016)指出,冒险精神不仅能够改变企业思想和生存环境,还有助于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制度,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王洪岩(2017)指出,“互联网+”环境下的冒险活动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综合而言,现有文献对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存在不同观点,而且总体上认为冒险精神可能会不利于中小企业成长。总体上看,多数中国境内上市公司的规模可能都是中小企业,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h2及其子假设:

h2: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11: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1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21: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22:企业的投资收益占比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31: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营业收入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h232: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利润总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3.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关于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的研究,有一些是散落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文献之中,也有一些文献专门针对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杨敬仁和万红根(2002)指出,企业应加强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树立市场意识,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激发员工创造性,进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周雪晴(2003)认为,企业必须保持创新精神,努力突破由过去成功经验所形成的固有行为模式,才能在竞争中迎来持续发展。伍刚(2012)深入研究了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分析,认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李冬艳(2013)认为,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体现和核心反映,在引领方向、开拓市场、变革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对企业成长具有突出影响。恭元芳(2016)指出,创新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层次性和全员性特点;创新精神不仅能够改变企业思想和生存环境,也能夠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制度,是企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王洪岩(2017)指出,创新精神被学者们认为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意识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产品或服务创新也与企业成长绩效正相关。

学者们一致认为,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本文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3及其子假设:

h3: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11: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营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12: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利润总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21: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企业营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22: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企业利润总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时间节点上,选择了2016年作为研究时点。因此,最终所收集的数据,即是来自wind数据库的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

(二)样本数据的预处理。

尽管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软件amos可以容许输入存在缺失项的数据,但为了提高输出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决定剔除存在缺失项的样本数据。wind数据库实际收录有3443个境内上市公司2016年度的数据,不过有一些上市公司存在一项甚至多项数据缺失,不合适作为研究样本,因此被剔除。最终保留下来作为分析样本的上市公司,实际上只有2321家;其中国有企业795家,民营企业1436家,其他企业90家;制造业企业1715家,非制造类企业606家。

(三)样本数据的主成分提取。

将2321家样本公司的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指定提取三个主成分因子,得到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看,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共同解释了主成分1,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解释了主成分2,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解释了主成分3。主成分分析得出的这一对应关系,和隐变量、观察变量关系的界定完全一致,严格支持了前文用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隐变量“创新精神”,用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隐变量“冒险精神”,以及用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来测量隐变量“企业成长”的研究假定。

(四)企业家精神水平的初步测量。

本文将企业家精神简单区分为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并分别用“研发强度”与“技术人员占比”来测量创新精神,用“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和“小股东持股比例”来测量冒险精神。为便于变量之间的横向比较,先是对样本公司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换算,即以样本公司变量实际数据除以所有样本公司中该变量值的最大值,得到相对百分数;然后对样本公司各变量分别计算出平均数,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各变量均差异较大,仍不便于综合计算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并进一步计算企业家精神水平。因此,本文再一次对表2所列各类企业各指标均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基于二次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计算各观察变量的算术平均值,得到各类企业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水平值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略好于国有企业,而制造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则明显好于非制造类企业。国有企业的创新精神显著优于民营企业,但在冒险精神上却明显落后于民营企业;非制造类企业虽然在创新精神上只是略低于制造业企业,但在冒险精神上却大幅落后于制造业企业。这一测量结果,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知情况基本一致。

(一)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与检验。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隐变量之间、观察变量之间的影响路径进行探索,因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采用因果模式、路径图等来描述变量之间因果关系(kliner.b,1998),并最终借助定量检验输出结果。相应地,结构方程模型也就包含有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侯杰泰,1994)。基于前文分析结果,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结构模型。在amos模型估计方法方面,基于对全部5种估计方法的比较,选择了模型拟合性效果最好的一般化最小平方法。将预处理以后的2321个样本公司的数据输入到结构模型,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下,amos24运行后输出的模型拟合性结果表明,图1所示结构模型可以与样本公司数据较好拟合。多数学者认为,结构模型与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指数cmin/df的值若介于1-3为佳,4或5也属于可接受的临界范围;本文所构建的图1所示结构模型的cmin为28.200,df为11,cmin/df=2.56,显然属于1-3的较佳范围。此外,绝对拟合指标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97,调整后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991,也均大于二者的可接受临界值0.90。因此,完全可以接受采用图1所示结构模型来进行后续的研究假设检验。

(二)模型计算输出结果及其分析。

调用图1所示结构模型,利用amos软件并采用一般化最小平方法进行估计,输入2321个样本公司数据,最终输出的模型路径系数结果如图2所示,其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研究假设h1、h2均得到严格支持,研究假设h3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表4表明,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有路径系数为0.71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这一相互作用在显著性水平为0.001的条件下高度显著。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向互为因果关系:随着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提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会增强;相应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弘扬,也会带来冒险精神的彰显。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的负向影响的假设也得到了严格支持:冒险精神对样本上市公司的成长存在有-0.74的负向作用效果,而且这一负向作用效果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显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有0.44的正向作用效果,但这一路径系数不显著;但如果把显著性条件进一步放宽到尚可接受的0.1,也可以認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研究假设h3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定量检验的支持。

(三)子样本计算输出结果之间的比较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2321家样本公司按照所有制区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三类,将样本公司按照行业区分为制造业与非制造类两类;因此,得到了5个样本量不等的子样本。分别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与非制造类4个子样本数据输入到图1所示结构模型,得到如表5所示结果。

表5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子样本和非制造类子样本数据与结构模型不匹配,无法通过模型得出正确检验结果。这一结果可能与子样本的样本数量有关;国有企业子样本只有795个,非制造类企业子样本更是只有606,分别明显少于民营企业子样本的1436个与制造业子样本的1715个。民营企业与制造业子样本,均与结构模型相匹配,能够输出正确计算结果;但两个子样本的检验结果都与总体样本的结果不一致,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在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关系、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影响作用方面,都存在与总体样本不一致的问题。虽然总体样本的检验结果支持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的互为因果关系,但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的检验却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存在的是相互间的显著负向影响。显然,在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企业家冒险精神的增强,或显著遏制创新精神的发挥;反过来,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提升,会抑制冒险精神的增长。

此外,尽管总样本中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在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中,却发现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对企业成长表现出正向作用;也就是说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可以给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带来企业成长的积极贡献。综合来说,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提升,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的创新发展,但却有助于推动企业成长。

(一)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各观察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冒险精神的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创新精神的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之间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1的各从属假设如图3所示。图3基于全部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6。

图3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研究假设h1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但假设h1的6个从属假设中,却只有假设h111、h131得到了严格支持,其他假设都没有得到支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研发强度之间标准化作用路径系数为-0.23,且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而且二者之间是负向相关。企业的小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强度之间标准化作用路径系数为0.09,同样也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互为因果关系。其他关于资产负债率与技术人员占比、投资收益占比与研发强度、投资收益占比与技术人员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人员占比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的假设h112、h121、h122和h132,都没能通过研究检验,它们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不成立。

(二)冒险精神与企业成长各观察变量之间假设检验结果与分析。

冒险精神的观察变量“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占比”“小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的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2的各从属假设如图4所示。将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输入图4所示模型,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7。

创新精神的观察变量“研发强度”“技术人员占比”,与企业成长的观察变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之间的作用路径,及研究假设h3的各从属假设如图5所示。2321家样本公司数据输入图5所示结构方程模型后,amos运算输出的路径系数及其检验结果见表8。

图5所示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假设h3下的4个从属假设都没有得到检验支持,这一结论与研究假设h3没有得到检验支持的结论相一致。实际检验发现,研发强度对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的作用系数都为-0.08,而且都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意味着企业的研发强度对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有高度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完全相反。企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对营业收入的作用系数为0.03,对利润总额的作用系数为0.02,虽然都为正值,但却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假设h321和h322也都没有得到检验支持。

首先,本文对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测量。以往的文献,更多是借助于量表或其他问卷方式收集调研资料,以主观评价数据来对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容易在不同测试样本中发生较大变动,即使是相同样本,也可能会出现测量结果的差异。本文采用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客观数据,通过对客观数据的两次标准化转换,测量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水平值,并且计算了企业家精神的水平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水平进行了比较。

其次,只有部分研究假设得到了检验支持。在3个隐变量假设中,假设h1和假设h2得到了严格支持,只有假设h3没有得到检验支持。而在16个从属观察变量假设中,只有假设h111、假设h131、假设h231和h232共4个假设得到了检验的严格支持,其他14个研究假设都没有得到研究支持。这一结果可能说明,观察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以共同构建了隐变量之间的作用结果,而单独的观察变量测量,由于忽略了这一协同作用,所以难以有效呈现出观察变量之间的作用效果。

再次,民营企业、制造业子样本与总体样本之间检验结果的差异,可能表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风险偏好差异。由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制造业企业比非制造类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导致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愿意承担更大投资经营风险,从而在经营上采取了更为大胆冒进的举措。而这种冒险行动,一方面给民营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回报收益,加快了企业成长进程;另一方面,可能也导致民营企业或制造业企业减少了对技术创新的关注,甚至会挤占创新资源,即表现出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负向影响。

最后,创新并不必然直接带来企业成长。创新能对企业成长做出积极贡献,但这种贡献可能并不必然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直接关联,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尤其是研发投入的增加,其实从短期看可能是直接带来企业利润总额的减少。事实上,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创新投入已经成为调节当期利润的手段。部分上市公司在当年利润增长超过预期时,往往会借助增加研发投入,来调节利润的过快增长;相反,在利润增速下滑或是盈利减少的情况下,减少研发投入则成为粉饰财务报表的备用手段。中国部分上市公司的这种非常规做法,显然影响了实证检验的结果。此外,检验结果的不支持,可能还与本文没有对企业规模进行控制有关。上市公司规模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创新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应有联系。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曹利军:《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方式》,《科技与管理》,2008年第5期。

[3]方芳、蔡卫星:《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成长:来自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6年第7期。

[4]恭元芳:《浅谈企业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知识经济》,2016年第14期。

[5]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6]贾康、程瑜:《养护与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11期。

[7]张维迎、盛斌:《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人民出版社,1989年。

[8]招锜昕:《企业家的概念界定》,《当代经济》,2013第8期。

[9]赵晓:《企业成长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10]周鸿勇:《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与健康成长》,《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第8期。

[11]周玉华:《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企业史考察》,《中国。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的论文

伟大的党建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理想、践行初衷、承担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战斗、忠于党、不辜负人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历史长河中昂然屹立、奋勇前进的强大支撑和根本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浸润滋养,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鼓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根本,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持久稳定的内在强大力量。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和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和砥砺前行的勇气、意志和决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风骨和品格,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政党在精气神上、在政治品行上的根本区别,决定着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能够历经风雨而生生不息,饱经磨难而朝气蓬勃,跨越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自立自强、奋勇向前。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行为的意志层面的强大力量。它超越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当中铸就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而又彰显于这些具体精神之中,是培育出这些具体精神的本根和基础。它超越于共产党人的具体行为而又在具体的行为中得以表达和确证,体现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之中,并在党自身和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其实践价值和作用,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奋勇前进中战胜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奇迹与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一百年来,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气概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谱写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篇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世代相传。在新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仍然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党经受住任何考验、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就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理想信念的坚定源自于思想理论的坚定,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必由之路,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科学的理论,是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实根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不论时空境遇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忘记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就会失去未来。要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积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用人民群众所期所盼“透视”,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初心、积极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切实把党的初心和使命变成开拓奋进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顽强拼搏、矢志奋斗。党在斗争中诞生,党的事业在斗争中发展,党的力量在斗争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我们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不断斗争的结果。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必须发扬敢拼敢赢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做好斗争准备,选择合理斗争方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思人民之所思,想人民之所想,盼人民之所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永不迷失方向;心中有民,才能牢记党的宗旨,不负人民期待。每个党员都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知重负重,为党和人民担责,为党和人民尽责,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党史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立足自身实际,全方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入脑入心,在学史增信中汲取奋进力量。

以建党精神铸魂,笃学真学知史明史,汲取思想力量。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撰写了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坚持把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有序开展个人自学、示范领学、青年联学、创新活学,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的指示批示精神上见成效。

以建党精神明理,常学常新育人励己,汲取经验力量。好书不厌百回读,真理就要千次学。坚持把党史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创新多种学习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学习渠道,限度调动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的积极性,主动对照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情况,以严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体检”,补齐思想短板。同时,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旗帜鲜明地和抹黑人民英雄的行为作斗争,用真历史滋养真担当,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以建党精神为鉴,善作善成昂扬奋力,汲取服务力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建党精神为镜,可以知兴替。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在察民情、访民意基础上,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建立台账逐件交办,加快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集中办实事与一直办实事的关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加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开创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摘要:它超越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当中铸就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而又彰显于这些具体精神之中,是培育出这些具体精神的本根和基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历史长河中昂然屹立、奋勇前进的强大支撑和根本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浸润滋养,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鼓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根本,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持久稳定的内在强大力量。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和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和砥砺前行的勇气、意志和决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风骨和品格,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政党在精气神上、在政治品行上的根本区别,决定着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能够历经风雨而生生不息,饱经磨难而朝气蓬勃,跨越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自立自强、奋勇向前。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行为的意志层面的强大力量。它超越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当中铸就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而又彰显于这些具体精神之中,是培育出这些具体精神的本根和基础。它超越于共产党人的具体行为而又在具体的行为中得以表达和确证,体现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之中,并在党自身和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其实践价值和作用,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奋勇前进中战胜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奇迹与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一百年来,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气概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谱写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篇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世代相传。在新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仍然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党经受住任何考验、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就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理想信念的坚定源自于思想理论的坚定,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必由之路,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科学的理论,是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实根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不论时空境遇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忘记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就会失去未来。要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积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用人民群众所期所盼“透视”,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初心、积极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切实把党的初心和使命变成开拓奋进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顽强拼搏、矢志奋斗。党在斗争中诞生,党的事业在斗争中发展,党的力量在斗争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我们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不断斗争的结果。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必须发扬敢拼敢赢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做好斗争准备,选择合理斗争方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思人民之所思,想人民之所想,盼人民之所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永不迷失方向;心中有民,才能牢记党的宗旨,不负人民期待。每个党员都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知重负重,为党和人民担责,为党和人民尽责,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党史激发奋进力量,实干开创美好未来。连日来,我省文化文艺战线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感悟深邃思想,砥砺初心使命。大家纷纷表示,在新的征程上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不断推出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色的优质文化成果、优秀文艺作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力量。

从安徽博物院“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到安徽省文化馆“百年光辉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展,再到“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围绕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组织推出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展示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袁华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我们要增强责任感,牢记为民情怀,把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在给群众不断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突破。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奋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文化和旅游新的贡献。”

红色,是江淮文艺百花园最鲜亮的底色。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何颖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远跟党走,始终做到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信念不移、使命不忘、斗志不减。(下转3版)。

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上接1版)我们要以初心维护核心,以初心坚定信心,以初心激发决心,以初心涵养廉心,赓续红色血脉,接力奋斗前行,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担主责、抓主业、当主角,努力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江淮大地创新创造的故事,推动安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和时代特征的创新型文化强省、致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争取更大光荣!”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令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要扎根基层、贴近百姓,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城乡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让每一名基层群众都能惠享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界首市文化馆馆长王海涛介绍,近日,该市相继开展“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庆祝建党百年”——界首市直机关书画作品展等活动,从机关到社区,从党员干部到基层群众,大家踊跃参与,用笔墨抒怀、用歌声赞颂,深情礼赞党的百年辉煌成就,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江淮各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的光辉历程,涌现的英模人物,发端孕育的伟大精神,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我们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立足明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文艺精品、展时代形象的实际行动,用实实在在的文艺活动丰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明光市文联主席任亚弟介绍,该市举办“中国梦·劳动美·明光篇”职工摄影展,记录全市发展时代新貌;创作琴书《扶贫楷模鲍铁柱》,歌颂“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获得者;推出歌曲《小康之路离不开伟大的党》,展现党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丰功伟绩,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近日,省文联组织创作的大型报告文学《我们的村庄——脱贫攻坚中的安徽故事》出版发行,真实讲述我省16个乡村通过脱贫攻坚发生历史巨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江淮大地上干部群众奋力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该书作者之一、作家储劲松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就是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多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多写反映人民群众真实生活和真实心灵的文章。”

摘要: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和外交空间。当前,大庆油田经过60年的开发,后备资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稳产难度持续加强。大庆石油人通过围绕“加强党建、科技创新、拓展技能、狠抓生产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不断挖掘、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力推动大庆油田持续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能源战略;稳产。

1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的背景。

1949年新中国建立,国家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全国需要石油1000多万吨,基本全部依靠进口,物资也及其贫乏,外储资金基本全部用于购买石油。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地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或缺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1958年中苏开始交恶,大批苏联专家撤离,实施技术封锁,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打压新兴的中国,国内正处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大浪滔天中,国家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1958年川中石油会战的失利,让刚刚发展起来的石油工业,又处在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石破油出,惊天一喷,喜见工业油流,宣告了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国外石油界流行的海相生油论,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性转变,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节,王进喜作为劳模来到北京,看到长安街来往的汽车都背着大气囊,羞愧难当、伤心落泪,誓夺拿下大油田,再来北京报喜。1960年6月1日,大庆首列原油外运,从发现到外运,只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开创了开发世界级大油田的历史记录。

2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

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和外交空间。一座油田的寿命大概二三十年,大庆油田作为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经过60年的开发,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总体效益逐步下滑。油气勘探己转入低、深、难领域,长垣进入“双特高”,综合含水率达到94%以上,外围面临“三低”挑战,深层气进展艰难,“老问题”叠加之多前所未有,新问题解决如同滚石上山。要想持续稳产,难度极大。稳产极其重要,考验极其严峻。能不能继续稳产,是对全体大庆石油人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严峻挑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稳产是大庆石油人最大的政治和大局。面对日益严峻的稳产形势,大石油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围绕“加强党建、科技创新、拓展技能、狠抓生产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五轮并驱”全力服务油气,推动大庆油田持续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奠定坚实的基础。2018年大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4166.8536万吨,目前仍保持着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水平,仍然占据着中国石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的份额。大庆油田依旧“老当益壮”。

2.1立足基层、强化党建促稳产。

团结带领群众、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从会战时期的“员工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泥”发展起来的“三基”工作,是大庆油田的优良传统。始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涵养基层战斗力。一方面以筑强堡垒、当好先锋为目标,加强党组织建设。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设立三联型党支部,从上到下将不同岗位党员编入一个党支部,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有机整体,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机关党建与基层党建有效融合,促成了一个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执行力强的战斗堡垒。一方面以凝心聚力、创新创效为目标,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堅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建立以职工服务中心、基层服务站点和职工小家为网络的三级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开办员工创新大讲堂,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活动,为员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以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机关基层有机结合,融入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通过持续加强党建,完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形”的重塑和“神”的重铸,构建了有利于保障大庆持续稳产、有利于企业持续深化改革、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党支部,这些党支部承担起新的使命,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在伟大梦想的引领下,开拓创新,勇于变革、永不懈怠、团结奋斗,为油田稳产攻坚克难、保驾护航。

2.2立足实际、科技创新助稳产。

资源有限,科技无限。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若要保障大庆油田稳产,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根本也在科技。大庆石油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坚持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一直坚持“往远看、往前抢”,充分发扬“三超”精神、工匠精神和钉子精神,重科技、讲创新,按照油田需要、重大配套、生产急需和长远储备四个类别,实施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群策群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着力解决制约勘探开发的瓶颈难题,科技攻关加快“新陈代谢”,既要把原有的优势开发技术做到极致,保持领先,又要找准差距不足,紧跟前沿。一大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油田发展的不竭动力,多项研发成果打破国外垄断,荣获国家和集团科技进步大奖。

2.3苦练技能、拓展能力保稳产。

大庆油田位于中国东北部,四季不分明、气候条件恶劣。一年一半夏季,一半冬季。夏季暴雨连天、道路井场泥泞湿滑,抬仪器时往往一脚下去,就拔不出腿。冬季漫天大雪、地冻三尺,零下二三十度施工属于常态,而夏季和冬季正是测井施工最繁忙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要想高效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这些严酷的环境因素,必须战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年的经验孕育出了“七分准备.三分生产”的生产理念,建立了一套指挥灵、行动快、制度严、抓的狠的生产组织系统。一方面在信息掌握上下功夫,采油厂、钻井队与各技术服务公司并网共享生产信息,及时了解采油厂生产计划,时时掌握钻井队施工井型和进度,因时、因地、因井,科学合理安排生产;一方面在生产准备上做文章,各项工作提前就位,项目列全、风险吃透、时间定准,不出纰漏。另外,生产指挥靠前站,工作重心不断前移,生产现场与机关后勤无缝衔接,一切以井为中心,围绕优质服务转,“白+黑”“5+2”,领导24小时轮流值班,手机24小时开机,生产调度24小时值班,保障队伍24小时待命,形成了主动沟通、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出击、主动攻关“五个主动”服务精神,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快节奏、高效率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优质服务。

2.5搭建平台、培养人才保稳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油田始终把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一方面通过核心人才薪酬改革选拔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把经验丰富、有两把“刷子”且愿意吃苦耐劳的同志安排到重点岗位,给他们搭平台、铺好路,尽其才、成其才,推动各项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岗位业务技能要求,加强青年人才储备,强化教育培训和實践练兵,以技能竞赛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考促训,以比促练。出台具体奖励办法,在薪酬待遇、评先选优、职称晋级、选拔任用方面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激励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锻造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人才队伍。

3结束语。

进入新时期,我们不断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使其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使其体现到新的发展实践中,把“爱国”情怀体现到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上;把“创业”激情体现到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一心一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把“求实”态度体现到严细认真、精益求精,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上;把“奉献”精神体现到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自觉维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局上。时代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大庆石油人准备在新的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构建万里长城,续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华美篇章。

参考文献:

[1]尹卓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j].现代企业文化,2014(3):110.

摘要: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小说中,叙事者多为认知能力敏锐的作家或学者等知识分子。多克特罗赋予这些认知主体一种“僭越的精神”,让他们在追溯和理解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伦理唐悟,做出各异的身份和道德选择。本文认为,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多克特罗僭越的精神历史认知伦理。

多克特罗(edgarlawrencedoctorow,1931-2015)是当代美国为数不多的一流小说家之一。他致力于小说表征历史之可能性的写作实验,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美国历史上多个重要时期。本文通过分析多克特罗多部小说叙事者的历史认知过程,认为多克特罗利用这些认知主体来解析现实和历史,揭示出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成为一种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伦理责任的一种途径。

多克特罗的小说叙述者多为作家、知识分子等认知能力极为敏感的人,他用这些认知主体来反思和解析历史,在其小说中建构了一种关于历史的认识论。其第一本小说《欢迎来到艰难时世》的叙事者布鲁,在奄奄一息之际写下了19世纪80年代达科他州小镇从建立到毁灭、再从重建到二度毁灭的历史。在传统西部小说中,广袤的西部给予开拓者关于天堂的想象,成为财富和自由的象征。但多克特罗笔下的西部收回了它对人们美好的许诺:在哈德泰姆斯镇里,好人难得善终,坏人横行无忌,罪恶周而复始地出现,成为人类境况难以拔除的一部分。小说中二度袭击小镇的头号反派特纳有一个代号式的名字“badman”,他所到之处无不一片狼藉,象征着暴力和罪恶的无所不在。然而,他代表的外部罪恶并非导致小镇覆灭的唯一原因。在小镇内部,欣欣向荣的虚假表象之下的利益争端、人心分裂和道德滑坡早已为其结局埋下了罪恶的种子。弗兰克·谢尔顿(n)指出,哈德泰姆斯镇居民对于历史不假思索的乐观主义,不过是人类对自身完善性空洞的幻想,这种幻想让人们把邪恶看作是外在于自我的东西,从而误信文明可以成为经济和道德的保障。身为小镇创始人的布鲁悲痛地写道:“西部和我的生活简直如出一辙:这里的色彩让我们目眩神迷,等我们意识到这不过是一场骗局、一个可悲的断言时,已经太晚了。”布鲁的记录描述了一个在人类贪婪和自私中腐化堕落的西部文明共同体,它也因此成为美国式历史进步信仰的反神话叙事。如阿伦·特拉亨伯格(alantrachtenberg)所说的:“作为神话和经济实体,西部通过政治经济合并与暴力对全国社会文化之形成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神话与剥削、合并与暴力在这一过程中齐头并进。”小说通过解构西部神话揭开了美国表面光鲜但内里充满罪恶的历史,在其中历史呈现出不断重复的面貌,也不乏“今昔未变…‘进步是幻象”的悲观意味。但小说对历史的展望也不尽然是悲观主义的,布鲁为解释小镇命运做出的努力,似乎暗示着人通过认知力的不断完善有可能走出笼罩着罪恶的历史迷雾。布鲁的书写行为意味着被阅读的希望,他期待这段历史在后来者的阅读中带给他们有意义的反思。

出版于1971年的《丹尼尔之书》是一本讲述审判的小说,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对历史的审判。小说的主人公丹尼尔·艾萨克森是20世纪6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有关艾萨克森夫妇——即他父母在20世纪50年代的阴谋叛国案。丹尼尔的成长和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与他的历史意识的完善是分不开的。在一开始他就认为,历史是难以把握和认识的:“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情。一切都是难以捉摸的。上帝如此,革命道德如此,正义如此,人的本性也是如此。”“诗人不知道人类历史进程到底是进步,是戏剧,是倒退,是循环,是波动,是涡流,是向右或向左的螺旋,又或者只是一个连续体……证据存在但是又模糊不定。”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他称自己为“体认的罪犯”(criminalnfperception)和“精神上的他者”(psychicalien),他的父母是向苏联泄密的叛徒,而他则是把美国黑暗的秘密泄露给美国的更为叛逆性的“叛徒”。他自比当代的艾伦·坡,因为艾伦·坡作为一个书写异化的作家是他的榜样,他希望他的书写能够媲美艾伦·坡——挑战和破坏关于美国例外论的种种妄想。对于丹尼尔而言,书写历史既是疗愈性的,也是颠覆性的,它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政治颠覆的手段,他依靠讲述达成了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对他来说,如果生活要继续,那么他的过去以及他对美国的过去的理解,就是一个必须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他的个人历史才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衔接起来。

“体认的罪犯”这一身份的隐含之意:观察世界、追寻历史真相的行为带着非法性和僭越性,为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所不容。因此,主动去感受和认知,就成了一种伦理行动,对官方制度以及它对真理的建构产生了威胁。从性质上来说,多克特罗的小说也是僭越性的,所有小说的主人公都极富感知力和体认能力。如果说主动感知即是僭越,那么不去感知便是对官方主流话语投降。

多克特罗的叙事者,无一不在对世界和历史的感知中,基于自身经验创造属于自己的叙事,将自身感受和经历转变成个人历史。他们都在对历史的书写或追问中试图解放自身,要掌握属于自己的叙事,就必须摆脱外在的强制。类似布鲁和丹尼尔这样的“体认的罪犯”在多克特罗小说中比比皆是。《拉格泰姆时代》的叙述者小男孩是一个冷静的体认者,他不疾不徐的叙述口吻传达出一種开放而多元的历史展望。如他所观察到的,他的白人父亲和母亲想要逃离内在于历史进程之中的差异与变化,把他们在新罗歇尔的房子当作远离历史入侵的港湾,最终被证明不过是幻想。在父亲远游北极期间,母亲努力应对历史变化,成长起来,变得强大而自信。母亲收留了黑人女子莎拉和她的婴儿,并能正常地与科尔豪斯一家交流,父亲则始终持有顽固的种族观念,不愿变通。父亲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之后郁郁而终,他从新世纪中退了出来,而母亲则进入并适应了这个新世纪。父亲之死象征着父权制文化的衰落,也象征着女性开始逐渐以更为平等的身份进入20世纪历史舞台。同样,《世界博览会》的叙述者也是一个行将成年的小男孩埃德加,他的讲述呈现出一种历史连续性。小说的高潮之处是埃德加参观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展现出人们心目中二十年之后,即1959年的景象——技术腾飞、物质丰盛、社会高度文明化。但埃德加意识到,世界博览会作为人类对未来历史的想象,不过是构筑于虚假乐观主义之上的幻想,它并非希望的象征,只是基于一种无视历史的科技信仰。和丹尼尔一样,埃德加也在这种人造历史环境中认识到了人生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获得了对于自身直觉和自我创造力的信心。在多克特罗的小说中,历史叙事构成了一种认识论,一种关于主人公或叙述者如何在认知上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些“体认的罪犯”都极富多克特罗所说的“僭越精神”(aspiritoftransgression),都是在挣脱观念束缚、学会自由思考和反思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个体承担的历史责任。多克特罗要做的,正是唤醒人们身上“僭越的精神”,冲破思想的枷锁,去反思、批判甚至是抛弃那些已经滞后于历史进程、阻碍当下现实的观念。在多克特罗小说中,充满自我意识的反省激发了主人公或叙述者心灵中困惑、犹豫、怀疑的状态,促进了他们对历史、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探索。《供水系统》中佩姆伯顿一路回溯历史,最终揭露了资本家与政府权钱交易、资本与科学合谋损害民众利益的丑恶行径;《上帝之城》中的牧师佩姆伯顿和小说家艾弗瑞特,也是通过对《圣经》和基督教历史的质疑,才得以不断返回到历史之中,认清了权力机制和戏剧化人性在基督教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纽约兄弟》中的兰利是一个最彻底的怀疑主义者,他公然挑战关于上帝、婚姻、战争等的主流认知,其“替代品理论”对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充满了对于人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思。从上述作品中主人公的历史探索中,可发现多克特罗似乎是在倡导一种保罗·利科所说的以自我叙述(narrativesoftheself)来达成的“动态主体性”(dynamicsubjectivity)。在《追求叙事的生活》一文中,利科写道:“我们称之为主体性的东西,既不是一种非连续的事件序列,也不是在演化进程之外的不变实体。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只有动态的叙事结构才能创造出来的身份。”在多克特罗那里,这种动态主体性是在个人对历史的参与和认识中,来塑造个人身份、实现个人自由并界定个人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学者索尔·弗里德南德曾说:“伦理与历史的认识论维度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联系。”即便是非常推崇叙述史观的海登·怀特也不得不承认,切入历史的视角,不管在认识论上如何多样化,归根结底还是道德的。对历史的认知始终要以伦理关怀为依托。在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中,历史认知与伦理问题一直相互缠结,众多小说人物在探索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伦理启悟,做出了各异的道德选择。他的小说以“僭越的精神”为鼓舞,呼吁人们通过体察历史,成为富有道德内省的个体,从而树立关于历史的负责任态度和理念,更好地理解当下身处的世界并獲得关于自身的洞见。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100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理论探索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新征程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求我们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代表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100年来,我们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断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党执政就有了最大底气,就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懈努力。

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对党忠诚,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鲜明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党的伟大精神的铸造史。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犹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李大钊同志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事业有多伟大,征途就有多艰险。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同困难和挑战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蕴含鲜明的红色基因。

回望百年党史,党的一大是伟大的开端,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激励着我们党永远坚守,砥砺着我们党坚毅前行。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重传承红色基因。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共产党人作为民族的先锋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强调这种先锋分子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是不谋私利的,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往直前;不是狂妄分子,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倡导“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四个一定要”的要求,即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作出重要论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整体性概念,要求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回望过往历程,在百年接续奋斗中,我们党始终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鼓舞下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眺望前方征程,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我们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要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对党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统一于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指导,殷切叮嘱: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

福建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实践地的优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深入动员、广泛覆盖,联系实际、彰显特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省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学党史与悟思想紧密结合起来。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关键在领导带头。省委迅速成立由省委书记尹力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把动员大会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到县一级,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印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全面铺开、扎实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学什么?省委把悟思想作为学党史的关键环节和根本要求,紧。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做合格党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党建理论创新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是鼓舞广大党员干部投身伟大斗争的精神武器,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永恒实践价值。

今天,我就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丰富内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要求四个方面讲授一堂专题党课。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伟大建党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原点,它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初始样态,贯穿于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无不以其为底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特殊的国情,面对照搬“城市中心论”遭遇的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难题。经过28年浴血奋战,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古田会议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大别山精神、吕梁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内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虽然内涵不一、形态各异,但都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范畴,都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因,共同引领着中国革命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挫折走向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长期战乱留下的烂摊子,面对西方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威胁,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领导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在这段热气腾腾的岁月里,全党、全社会保持着昂扬的精神风貌,抗美援朝精神、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垦荒精神、西迁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无不体现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重整山河、再造乾坤的信心决心。这一时期产生的精神形态,是伟大建党精神培土添新、拔节成长。这种新的成长,实现了其跨越时空的价值传续。邓小平在谈到提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信心时,曾将这两个时期产生的精神并提,强调“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绘就了小岗精神、特区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精神画卷。这些具体精神形态,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百年党史深处伸展开来,顺势拔节、扬花抽穗,不仅为革命精神增添了新色彩,也铸就了新的精神标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奋进新时代征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战疫情、斗贫困,化危机、应变局,形成了以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为代表,包含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蒙古马精神、硬骨头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探月精神等内容的精神图谱,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已深深融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之中,并不断开枝散叶、结出硕果。

伟大建党精神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百年历史伟业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坐标。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放在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首位,凸显了坚定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具有灵魂支柱的意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伟大建党精神把“真理”与“理想”联系在一起,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相统一。精神源于信仰,信仰决定理想。坚持真理,就是把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不移的理想,始终保持深刻把握规律的历史自觉,始终保持站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主动。坚守理想,就是把实现理想作为坚持真理的具体体现,保持头脑清醒,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把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现实目标和未来目标、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统一起来,在不懈奋斗中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烙印下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代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铸造。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心、使命、主题串在一起,组成中国共产党砥砺奋斗和不断前进的历史链。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构造的核心要素,决定着红色血脉的纯正。矢志践行初心,勇于担当使命,关系到伟大建党精神的基因质量。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历史品性,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历史实践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英勇斗争中经受各种考验,磨练革命意志,在面临危险时奋不顾身,在遭遇挫折时一往无前。正是有着这样的伟大建党精神,我们党才能干成近现代中国其他政党或政治力量干不了、办不成的大事,才能创造出世界上别的执政党难以想象的惊人奇迹。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贯彻中国共产党根本组织宗旨,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人民情怀。“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响亮的话,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源和力量之基。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把忠诚于党与忠诚于人民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逻辑和行动逻辑。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人民至上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圭臬。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揭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内涵,对淬炼党性和赢得民心具有重大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深刻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维护巩固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性成果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百年接续奋斗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取得了彪炳千秋的巨大历史性成果。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性精神成果的典型体现,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这些历史性精神成果,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任务。

深刻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发扬党的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丰富发展党的精神谱系的必然要求。伟大建党精神同党的其他革命精神一样,都是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都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最本质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富精神滋养。珍视这笔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昂扬奋斗姿态,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清醒和思想自觉。

深刻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永葆中国共产党先进本色的必然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一条是要坚持真理。所谓坚持真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始终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的根本保障。

深刻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坚守信仰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题中之义。坚守信仰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根本一致、完全统一的。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仰,在当下就是要体现和落实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深刻认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这一重要内涵充分集中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来自人民,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本世纪中叶必须完成的伟大历史任务。完成伟大历史任务需要伟大精神赋能添力。

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要求。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保持强大定力。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定力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立场的坚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信。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党性修养中强化政治意识,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思想水平,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工作能力,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内在自觉。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增强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内生动力来自对党忠诚的党性觉悟、对人民负责的使命当担。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就是要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品格、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姿态、发扬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用伟大建党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提高实干能力。中国共产党的实干能力来自共产党员敢于牺牲、英勇拼搏的斗争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要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不竭动力,以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优良传统与工作作风,埋头苦干、艰苦奋斗。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增强创新活力。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活力来自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对谋求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守。增强创新活力,就要深刻认识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基本矛盾、基本问题、基本国情,脚踏实地、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就要勇于实践、敢于斗争,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环节不折不扣、迎难而上、大胆突破;就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提高群众工作方法与水平,让伟大建党精神永葆生机、代代相传。同志们,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但也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行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永葆朝气蓬勃、不胜不休的奋斗激情,就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时时铭记初心、处处担好使命、事事实干苦干,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不负人民,努力创造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作文范文

曾建同志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红色基因的时代剧本。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学习曾建,我认为,就是要向他那样做人、做事,积极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学习曾建,争做“有信仰”组工干部。信仰坚定,才能发自内心地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尽忠职守。曾建自从参加工作辗转过上十个部门单位和地方,始终勤奋工作在一线,去世的前三天还在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家论证而工作到深夜。没有坚定的信仰,是不可能做出如此的表率。学习曾建,就是要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时刻以曾建为镜,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曾建,争做“有担当”组工干部。“为官避事平生耻”。面对繁重的工作,曾建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会让工作“欠账”。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等,不管有多难,从不退缩、从不推诿,总是以极其负责的精神勇挑工作重担。学习曾建,就是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学习曾建,争做“有情怀”组工干部。“一条毛巾、一双解放鞋、一双雨鞋、一顶草帽”,是曾建留在人民群众心中最生动的形象。他的一生,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学习曾建,就是要学习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像他那样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学习曾建,争做“有气节”组工干部。不管身居什么岗位,曾建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底线,用他的一身正气,为党员干部树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模范标杆。学习曾建,就是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不为名利所缚、不为利所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

红色记忆薪火赓续主题征文2。

周末,至善教育举行了一次以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地点是在资兴的百灶居红色教育基地。

一大清早,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坐着大巴车来到目的地。下了车,我们纷纷换上了红军服,系上小皮带,个个都神气十足的样子,看起来像极了真正的小红军。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活动项目:毛毛虫赛跑。开始我们组的组员不以为然,老是一次次地输掉比赛,后来终于意识到了比赛的重要性,于是都开始发力。我也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最后累得满头大汗总算是打平了。比赛结束后,大家开始跟着老师学唱红歌,个个认真地唱着,激情满满,气势如虹。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打鬼子”的环节。游戏开始后,我们高喊着:“冲啊!冲啊!”几颗手榴弹同时飞了出去,在敌军中间炸开了花,战场上硝烟四起,浓烟滚滚,我趁机瞄准目标抬手就是一枪,砰!砰!砰!接二连三地倒下了几个“鬼子”。我们扛上步枪,冲向“鬼子”的营地一起俘虏了剩下的敌人,把他们带到了长官面前,接着便是一片欢呼声“我们胜利了!胜利了!”结束后,长官领导我们举起右手,庄严地开始宣誓:“我宣誓!重走长征路,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此时我的心中油然而出一种信念: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中餐是体验民族文化---长桌宴。当地老百姓为我们这次参加活动的两百多人准备了好几条长长的桌子,桌上摆满了丰盛至极的美味佳肴,大家吃得可欢了。饭后我们转移到隔壁的大厅进行了才艺展示,我踊跃报名上台表演,并展示了自己最擅长的“朗诵”节目。因为这次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所以感觉不尽人意,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表现得更好。下午还进行了许多特别好玩的项目:滑索道、拔河、齐步走等等。滑索道是我一直很期待的项目,因为通过它让我战胜了恐惧,使我变得更加地勇敢。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就到了返程的时刻,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坐上了回家的大巴。直到现在我还一直沉浸在这次有趣的活动中,久久不能忘怀。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论文

伟大的党建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理想、践行初衷、承担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战斗、忠于党、不辜负人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百年大党历久弥新,百年征程旗帜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让人无比震撼、无比激动。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将之自觉贯彻于我们各项公安工作中,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警心斗志、建设过硬铁军,更加全面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靖安公安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引领,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牢牢把握使命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靖安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我们要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要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公安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需要的困难和问题。要深入推进“双提升”工作,切实抓好案事件回访、警民微信群建设等工作,大力加强公安正面宣传,争取更多群众对靖安公安的理解和支持。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服务意识、丰富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力争使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公安机关承担着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望大、要求高。要进一步发扬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好作风,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努力为推动靖安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坚决捍卫政治安全。要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牵引,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深化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实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工作,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进一步提升基础防范水平和源头治理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安定。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纵深推进反诈攻坚,更多地破小案、更好地控发案、更快地破现案、更准地办好案,切实保障人民安宁。要坚决落实改革强警要求,深化推进警务机制和勤务制度改革创新,及早谋划、及时规范地推动各项改革工作落实落地,助推靖安公安高质量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警更要本领强。公安机关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纪律部队,具有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传统。要不断增强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充分运用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动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形象持续提升。要聚焦“两个维护”“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公安队伍自身素质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升队伍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历史长河中昂然屹立、奋勇前进的强大支撑和根本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就是因为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浸润滋养,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鼓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根本,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持久稳定的内在强大力量。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和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和砥砺前行的勇气、意志和决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党的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风骨和品格,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政党在精气神上、在政治品行上的根本区别,决定着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能够历经风雨而生生不息,饱经磨难而朝气蓬勃,跨越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自立自强、奋勇向前。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行为的意志层面的强大力量。它超越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当中铸就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而又彰显于这些具体精神之中,是培育出这些具体精神的本根和基础。它超越于共产党人的具体行为而又在具体的行为中得以表达和确证,体现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之中,并在党自身和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彰显其实践价值和作用,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奋勇前进中战胜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奇迹与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一百年来,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气概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谱写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篇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世代相传。在新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仍然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党经受住任何考验、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就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理想信念的坚定源自于思想理论的坚定,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必由之路,是党的灵魂和旗帜,是科学的理论,是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实根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不论时空境遇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忘记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就会失去未来。要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积极同党中央要求“对标”,用人民群众所期所盼“透视”,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初心、积极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切实把党的初心和使命变成开拓奋进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这样我们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顽强拼搏、矢志奋斗。党在斗争中诞生,党的事业在斗争中发展,党的力量在斗争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百年来,我们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不断斗争的结果。实现伟大梦想的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必须发扬敢拼敢赢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做好斗争准备,选择合理斗争方式,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思人民之所思,想人民之所想,盼人民之所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心中有党,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永不迷失方向;心中有民,才能牢记党的宗旨,不负人民期待。每个党员都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知重负重,为党和人民担责,为党和人民尽责,党就能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指导,殷切叮嘱: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

福建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实践地的优势,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把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深入动员、广泛覆盖,联系实际、彰显特色,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

省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学党史与悟思想紧密结合起来。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关键在领导带头。省委迅速成立由省委书记尹力任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把动员大会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到县一级,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印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全面铺开、扎实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学什么?省委把悟思想作为学党史的关键环节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和《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这一学习教育的“纲”,组织通读研读4本指定学习材料,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历史,更好领悟新思想的真理伟力,增强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坚定新思想的科学指引。

党史学习教育怎么学?省委以上率下、示范带动,组织开展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省级党员领导干部赴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集体现场学习,省委常委认真学、带头悟、主动讲、抓实干,深入基层宣讲,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挂钩联系九市一区,加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部分老区苏区县的挂钩帮扶力度,现场协调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梳理各地探索实践,总结推广潜心自学、集体研学、领导带学、典型导学、巡听评学等“五学”方式,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提供了有力指导。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贯穿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5月19日—21日,省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暨省级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在龙岩举办。省委书记尹力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抓好“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确保全省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3天时间,学员们认真聆听报告、沉心静气自学、开展现场教学。在毛主席纪念园、红军长征出发地中复村、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每一件历史文物、每一段革命往事,都让学员们引发深思、深受教育。学员们谈认识、说体会、讲形势、提建议,表示将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使命,确保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要求和殷切希望逐步变为现实。

在省委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党组织把潜心自学与集体学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办法,让学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动各级党组织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动全社会学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学习教育出新出彩。

“3月18日,我们通过网络直播,带领网友们‘走’进宁化县长征出发纪念馆,当天直播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三明市“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党史故事云宣讲团成员林梦佳自豪地说。“云宣讲”是三明市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借助网络讲好红色故事的举措之一。

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如何用好这些精神财富?福建省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推荐两批共130个省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省市县三级共推荐1182个参观学习点、499条参观学习线路,制作全省红色地图,累计接待参访29.37万批次、769万人次。各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设施学习热潮涌动,参观者络绎不绝,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让红色精神鲜活起来、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是学史明理的鲜活教材。福建省充分发挥优势,在抓紧抓实中央规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3方面学习内容,推荐了《摆脱贫困》《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等10本特色教材,引导人们更好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依托万寿岩遗址博物馆、木兰溪治理展示馆、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等23个新思想实践示范基地,广泛开展主题党日、现场教学活动;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等列入了参观学习点,成为学习教育热门“打卡地”,增强了学习教育的贴近性、实效性。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浓厚氛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贯穿今年工作的一条主线。福建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建党百年宣传工作贯通起来,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同庆百年华诞、共铸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

——重大主题宣传有声有色。

开通福建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各级媒体集中优势资源和精锐力量,“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在福建”等重大主题宣传浓墨重彩,一大批有分量、接地气的新闻报道和融媒体产品广受欢迎,形成了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宣传态势。

“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和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近日,在参加“追寻建党百年足迹——网络名人福建行”活动期间,网络名人感慨万千。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总粉丝数达1.5亿的25位网络名人,网上总阅读量超过8亿次。此外,央视大型直播《今日中国》“风展红旗如画再谱福建篇章”全网收视率位居当天同时段第一,“中国有约·遇见福建”国际主题采访邀请40多位中外记者和网络大v来闽开展体验式采访,全球传播总量达1.55亿次。

与此同时,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党史上的今天”万屏联动宣传活动,依托8万多处室内外公共宣传载体,滚动播放“党史上的今天”日志海报,并覆盖900多万电视用户、数百个新媒体账号以及主要网站和“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成为人们可随时翻阅的党史“小红书”。

——艺术党课厚植爱党爱国之情。

“一个多小时的晚会气势恢宏、撼人心魄、感人肺腑。”6月23日晚,“百年风华山海交响”福建省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在榕举行,观看演出的党员干部群众心潮澎湃。

党史学习教育中,福建省广泛开展艺术党课,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干部群众爱党爱国之情。大型交响合唱组歌“中国精神”在京成功演出,“颂歌献给党”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音乐会、“梨园百花颂党恩”戏曲晚会精彩纷呈,“习近平用典”主题书法创作巡回展反响热烈,闽剧《生命》、芗剧《谷文昌》等在京和省内展演,电视剧《山海情》《绝密使命》好评如潮,电影《守岛人》传播的“守岛精神”打动无数观众,“看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活动放映电影3.23万场、观影人数188万多人次,《主播说党史》系列短视频成为“爆款”产品,让党史学习教育“声”入基层、浸润人心。

——专题宣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这次宣讲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特别接地气。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6月5日,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在泉州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党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7名宣讲团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古田会议、红军长征、谷文昌精神、木兰溪治理、福州古厝保护等故事,深深感染了在场观众。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宣讲团23支队伍迅速分赴各地各部门宣讲,覆盖听众15万人次。在省委宣讲团的带动下,各地组织领导干部、党史专家、新时代宣讲师等,整合乡村讲师团、百姓讲师团、红色轻骑兵等宣讲队伍,深入一线提供“菜单式”宣讲服务,开展宣讲3.66万场,受众640多万人次,并依托“学习强国”开展各类“云宣讲”,把党史送到群众家门口、手机端,送到人们心坎上。

——群众性文化活动遍布城乡基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月25日,在福州市晋安区体育馆,响彻全场的大合唱将庆祝建党百年体育健身操舞展演推向高潮,表达了新时代老年人“不忘党恩,永跟党走”的决心。

随着“七一”将近,在线下,读书学史、学习体验、致敬革命先烈、学习先进模范等群众性活动火热展开,教育系统“师生同上党史大课”“一‘马’当先”知识竞赛等十大学习教育载体吸引广大青少年参加;在线上,“学史明理,福建有你!福建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行,“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氛围更加浓厚,八闽儿女洋溢着迎接建党百年的欢欣喜悦。

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党史学习教育“贵”在虚功实做,“要”在解决问题,“重”在结合大局。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习教育成效有力推动实际工作。

“我们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继承弘扬廖俊波精神,发扬甘于牺牲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到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事业中,走好新时代‘赶考路’。”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回信,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第一时间,省委带头学习重要回信精神并下发通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活动。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廖俊波同志为标杆,汲取践行党的宗旨、为百姓谋福祉的精神动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截至6月25日,全省已梳理确定办实事项目2.74万个,完成1.51万个。

在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激励下,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全省已设置党员先锋岗、责任区3.41万个,2万多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常态活跃在基层一线,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志愿服务,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学习党的历史,最终要落到开新局上。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决定》,明确8个方面38项重点任务,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会部署结合起来,同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把省委的“规划图”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施工图”,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促进、两不误。

今年以来,全省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统筹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全省经济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今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两年平均增长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7%,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财政收入继续增加,福建省“十四五”开局良好。

与此同时,省委组建26个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其中省委教育工委8个、省国资委3个),真督实导、精准精细,把握方向、压实责任,已完成对178个单位的首轮指导,第二轮指导全面展开。各市、县(区)也派出700多个巡回指导组,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站在百年历史新起点,初心不改,奋斗不息。

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当前四项重点任务,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使命、坚持光荣革命传统、坚持推进自我革命,以党史学习教育新成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福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以实干实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干”的劲头、“实”的作风,在追赶超越中不断开创新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及设计表达能力的提升。基于亲身经历和成果梳理,探求东京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学术交流渊源和发展路径,总结和比较各高校城市设计教学培养目标、方式、特色,提出教学改革和创新构想,为城市设计教育发展提供多样化视角。

关键词:东工大;国际联合工作坊;城市设计;建筑学科。

(一)薪尽火传——东京工业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发展渊源。

1.东京工业大学:基于技术理性和研究室制度的师徒传承。

本科最后一年开始参与研究室的各种学习和研究活动,周边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固定,有利于开展连续性的思考和深入研究。“东工大学派”是以批判式反思(counter-thinking)著称的[1],学生在对教师观点反思和质疑基础上建立自身的建筑观。这种批判性质疑往往是积极的,是相互间认知的相同性和对立性共存的一种方式。

在东京工业大学执教的筱原一男是日本代表性的建筑教育家,在其建筑设计经历中可见证日本当代建筑的发展史。其创建的“筱原学派”和一般的学派大不相同,师徒之间的传承关系是在批判中确立的。最为著名的便是筱原一男、坂本一成和奥山信一之间的三代师承关系(见图1)。筱原一男作为“筱原学派”的创始人,致力于探索建筑作为一种“架构”的表达方式,其学生在继承“筱原学派”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延伸和拓展。如,筱原一男的“上原通”和奥山信一的“椎名町”间存在某些相似的表现形式——住宅的顶层都用了类似桁架的结构,但二者在表达方式上很不一样,“椎名町”所获得的空间效果就不是一种“架构”方式。此外,坂本一成的“家型”概念系统脱离了筱原内外隔绝、分界明确的设计特点,故坂本和奥山都是在“脱架构”或“脱构筑”的过程中探索建筑自由的可能性,从而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体系。

2.华南理工大学:地域技术和在地实践的深厚积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创建于1932年,在87年发展历程中,分别经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1932—1938年)、国立中山大学(1938—1952年)、华南工学院(1952—1988年)、华南理工大学(1988年至今)4个阶段。得益于林克明、胡德元、夏昌世、陈伯齐等老一辈建筑家的探索实践,华南理工的建筑学科逐渐形成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教育传统,同时建立起以学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确立“专业基础+专业深化”两阶段培养模式,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通过高年级建筑设计“专门化”和导师制,训练学生的研究型设计能力[2],为开展建筑学研究型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

新时期城市设计发展对城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1999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孙一民的带领下将“城市设计”作为建筑教学重要内容,在国内创新设立本科“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机制,促进跨学科的协同设计训练,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跨界整合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继往开来——东京工业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交流渊源。

东京工业大学与起步期的中国建筑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22—1937年,东京工业大学(及其前身东京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科培养出刘敦桢、柳士英、龙庆忠、陈伯齐等近40位建筑师,对20世纪前半叶中国建筑界影响深远。作为岭南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龙庆忠先生,将东京工业大学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建筑思想运用到国内建筑教学中,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防灾经验,创立中国现代建筑防灾学说,延续发展至今,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立亚热带建筑研究体系的陈伯齐先生引领下,华南理工大学也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亚热带地域建筑学科架构。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整体发展、建筑教育改革和学术研究成就,以及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均离不开这些优秀的传统基因。

由于历史原因东京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与交流曾一度中断。随着2013年“筱原一男建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成功举办,两校间合作与交流再度兴盛,包括学术交流互访、研究生交换和联合培养机制、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以及邀请日本专家参与华南建筑学院各年级学生课程作业评图,坂本先生工作室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合作完成“常州工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设计项目等。

(三)携手并进——构建“开放协同+学研互动”的城市设计联合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自2009年起,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参与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与东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联合工作坊強化实地调研和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跨地域思考能力和解决城市问题的社会责任感、专业意识和基本素养。工作坊由东工大奥山信一教授和同济大学王方戟教授共同主持,东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所高校为核心成员,每年再另外邀请一所高校(一般是设计基地所在城市的高校)参与。学员多数为各高校具有城市设计背景的研究生,其中包括少数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专门化”方向的学生。东工大强调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凸显研究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华南理工大学以“研究生+本科生”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更强调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近几年的工作坊实践来看,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在设计过程中表现活跃,具有较为突出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但由于接受专业教学和训练时间相对较短,其城市设计能力和经验稍显不足。新时期城镇化发展转型使存量更新成为中国城市发展重点,城市设计作为对城市空间形态实施管控的有效手段,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3]。工作坊的系列研究主题表现出对城市更新的地域性研究及建筑设计中城市环境的持续关注(见表1)。以空间资源、建筑改造为基点,重塑场所形态与价值。通过场地调研、方案讨论、评图汇报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建筑设计中建立对城市和环境的总体认知。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

工作坊时间设置为3周,包括前两周的实地调研、同济大学现场设计+汇报交流(一般为每年的11月中旬左右)和东京工业大学(一般为次年的2月初左右)最终汇报三个环节(见图2)。每个环节全体师生均全程参与,整体教学架构和计划清晰合理。环节一,全体学员根据任务书要求,搜集资料、实地调研、完成初步方案构思;环节二,完善调研资料后前往同济大学,各小组开展方案设计及深化工作,完成阶段性汇报和中期公开评图答辩;环节三,各校师生前往东京工业大学,利用一周时间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完成最终公开答辩和评图活动。工作坊过程中,中日各高校师生持续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并相互学习。

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主要包括场地调研、方案设计、过程指导和集体评图等多个环节。教学目的是通过界定真实场域的城市问题,引导学生从多维度深层次探索城市设计的创新理念与方法。由于中外各高校在文化背景、地域因素、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师生的城市设计理念、方法、技术和表达也呈现多样、复杂、冲突甚至博弈的现象,成为联合工作坊的最大特色。文章主要以2017年的工作坊为例,从概念导入、方案设计和成果表达三方面对差异性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

2017年工作坊主题是“地扪村公共中心改造”。基地所在的黔东南自治州茅贡乡地扪村,是一处典型的侗族聚落,千三河沿村落蜿蜒流过。村寨内有大量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粮仓,也有鼓楼、风雨桥、卡房等公共建筑。基地位于村落的主要入口区域,也是村落的公共中心。任务书要求学生通过对村落的田野调查,理解村落的自然和社会状况,以及当地的建造方式和条件,重塑村落的公共中心。

(一)概念导入。

由于工作坊时间安排紧凑,为使各组学生尽快在某个研究方向上达成共识,任务书中要求每组学生基于调研成果,以关键词的方式提出最初的设计主题和概念。鼓励各组从多样化视角提出设计关键词,并随设计方案的不断深入,实时对关键词进行调整和优化。工作坊8个小组提炼的关键词见表2。

这组设计不仅反映了建筑空间的连续性,还强调了建筑与整体环境的沟通和联系地形高度差异,正是沟通和融合的重要因素学生利用屋顶的形状变化和堆砌的楼梯,采用横向连接和纵向重叠的方式,使原本独立的建筑单体连接起来,形成外部空间的连续性(见图3)。

图3第三组(walkthrough)建筑及周边环境空间组织设计。

(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过程中,中日各高校学生持续交换设计理念、相互学习和交流,体现出不同制度和文化背景下设计教学的差异性。各种思想在碰撞与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新颖而“有深度”的研究方向,多样化的设计成果也体现出对复杂城市问题更好的适应性。

1.侧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结合。

东工大建筑教育不仅包括建筑意匠与建筑设计方向,还包括建筑工程各领域(建筑结构、环境设备、材料和构造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强调通过技术手段创造性解决问题[6]。华南理工大学早期建筑教育深受东工大影响,很早便形成强调基本功、重视建造技术和工程实践,主张借鉴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教学特点,鼓励学生将技术研究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尊重地域性文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7]。工作坊第二组学生(同济+华南+东工大)由日方学生领衔,在建筑功能布局和结构创新方面表现突出。侗寨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核心,尽管两者选材方面具有一定差别,但设计思想却存在共通点。学生抓住这一特征,创新性提出结合两种结构的设计理念,然后共同探讨建筑空间序列和结构形式,合作完成设计。例如,小学建筑首层采用混凝土结构,二层及以上保留侗寨特有的木结构形式,通过新的建造方式将两种结构有效连接,采用喷漆贴面等装饰艺术融合不同材料,达到一种平衡的视觉效果。同时整个一层建筑空间面向街道开放,强调功能复合与公共性,以满足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审美需求。总体来看,第二组设计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效应用传统建筑设计元素营造新建筑风格,表达出积极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态度(见图4)。

(三)成果表达。

由于课程训练模式侧重不同,中日学生在工作坊最终成果展示中选取的媒介方式和工具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中方学生倾向于运用各类软件渲染写实型或意象型表现图来描绘建筑及空间的细节、场所准确的尺度、比例关系。而日本建筑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强调手绘是概念和设计之间最好的连接。日方学生通过线稿图示语言将建筑内部结构及空间中的人物活动和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诠释了建筑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中日双方在建筑教学中皆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力度有所不同,日方学生在制作能力和模型表达技巧上更具优势。中日双方学生通过协同合作,创造性结合电脑制图、手绘表达和模型制作等多种设计表达方式,生动地表达出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见图5)。

(四)小结。

通过对工作坊各环节学生差异性表现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旨在创造一个文化传播、教学互补和方法研究的平台。同时,学生的表现也反映出各高校鲜明的城市设计教学特色:东京工业大学强调建筑空间尺度和建造技术等环节,同济大学从系统、规划方法角度出发思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注重扎实的建筑学基础和类型学传统,华南理工大学则指向更强的地域适应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全球交流与合作背景下,要提高中国高校城市设计教学和实践水平,需更多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联合教学活动。通过交流检视自身不足,也平行地看到各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特色,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建构完善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方法,不断推动城市设计教学和实践的创新式发展。

从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全过程可以看出,中日各高校通过真实的城市场域切入城市设计研究,从最初彼此不太了解到逐步深入交流,最终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合作交流状态——國际化视野下的地域性城市空间更新研究。这种跨文化和领域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突破了常规教学按年级和专业区分的传统模式,强化学生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是对国内外城市设计教学资源的一种有效整合和创新运用(见图6)。

(一)开放式教学思想和创新理念对中国城市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1.强化国际视野:教学理念的共享。

作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东工大工作坊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体验式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为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加深学生对城市规划与设计真实问题的理解。不同国家和高校导师针对课题提出不同观点并引发讨论,为学生提供多维视角的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思考。同时导师的教学和实践理念相互交流,也可有效促进教学,长远来看对整体教学会产生积极影响。

来自中日四所高校的教师在相互交流和互动中展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差异。中方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外部环境与建筑结合的角度出发,从原有地形、外部环境中提取设计理念,对既有城市空间及建筑单体进行改造;日方教师则鼓励学生追求开放自由的设计思路,注重建筑单体的再生,强调对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和交通空间的深度挖掘。难能可贵的是,师生们在教学理念碰撞、磨合和演进过程中或达成共识,或打破固有模式获得新视角,或争执不下而“分道扬镳”等,体现出开放式教学对启发思维的重要意义。

2.创造多元体验:培养模式的革新。

在当下复杂的全球化进程中,从跨尺度、跨学科的多元角度理解城市设计尤为重要。城市设计的核心意义在于承上启下,提供后续设计指导,整合地方社区的多样性需求,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跨越既有学科、方法和文化桎梏,整合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等资源,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联合设计工作坊是推动城市设计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作为一个短期项目,既有集中的头脑风暴环节,又有渐进式深入研究环节。由于时间紧凑竞争性强,学生大多以主动、开放的态度快速学习和吸收。过程中小组成员(随机组合)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开展跨国家和学科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师指导和集体评图过程中,中日不同教学理念融合与渗透,相关领域观点、知识交织与碰撞,也在客观上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前沿研究:社会实践的开放。

当前城市设计教学在以课堂和工作室传授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形式上更开放和多元,也更贴近真实的城市环境和生活,对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很大。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整合国内外城市设计教育资源形成动态的实践教学网络,创建知识共享的交流环境,使学生以包容的心态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兼具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和国际化视野。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绝大多数选题都围绕具有浓厚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场域展开,通过地域性城市空间更新研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作出回应。2018年工作坊研究主题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正是对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活化和发展历史街区,如何凸显其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有力回应。文化观念和教育背景的差异,促成了工作坊师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学生对城市设计的理解获得长足进步,也有利于激发其将来对城市设计工作和相关领域研究的热情。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构想在城市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反映出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改革和创新构想的实践应用特色。

基于传统建筑学教育的优势,开创性提出人居环境学科城市设计教育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持续推动贯穿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改革探索。该课程体系早期的局部课程实验项目“基于城市整体观念培养的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在2005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拓宽专业基础。借鉴国际先进的专业教学模式,继承自身悠久教育传统,建立以国际化视野及复合型知识结构为目标的宽口径基础型教学体系。以国内外各类型城市设计案例为教学素材,加强实地调研和实践训练,培养从国际化视野思考和解决城市设计问题的社会责任意识、专业精神和基本技能。

深化实践基础。应对城市发展的转型挑战,优化以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深入研究型教学体系。依托中国城市转型的现实需求,设置中外大学共同关注的前沿性城市设计课题,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2.以城市设计教学为核心,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教育与研究合作。

利用国际合作平台和学科优势资源,建立常态化的双向对等国际联合教学机制,提高城市设计专业教育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建立国际教学名师主导、梯队层次合理的联合教学团队。以长江学者、教学名师孙一民教授和密歇根大学城市设计专业负责人roystrickland教授担任教学主持,伯克利加州大学perterbosselmann教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vincentnatin教授等知名学者作为课程海外导师,建立教研经验丰富、梯队层级完备的高水平双语教学团队。

依托国际一流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教学合作平台,依托优势一级学科群,华南理工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城市系统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与都灵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华南都灵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利用这些科研机构,建设覆盖本科及研究生全过程的国际教研合作平台。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城市设计课程,基本涵盖从单一街区到城市局部地段,再到城市区域总体的规划与设计内容,尺度和规模跨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尺度)思维向城市设计的(尺度)思维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城市形态的认知和设计组织能力,应循序渐进,依次建立从单一尺度规模到连续、复杂尺度规模之下的设计训练模式。尤其应从城市设计学科的内核出发,注重连续尺度的概念,从地块到街区、从重要节点到区域等,建立承上启下的形态要素关联和动态发展观念,以此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思维和多维尺度下的空间设计能力。

系统衔接建筑学科的现有教学体系,以本科四、五年级的“城市设计专门化”主干课程为核心,推动教学组织、课程结构和成果考核模式的改革。以促进学科协同与合作为目标,逐步推进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人居环境大学科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和设计训练模式优化。

城市设计作为独立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最多只能依托三个一级学科进行建设,因此,一开始就带有其他学科的方法论基础和知识背景,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偏向。在结合实践项目设置设计训练题目时(尺度和规模往往较大),会碰到多维尺度下的城市认知和形态组织问题,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现有解决思路是:针对城市设计的学科交叉性,以多专业共同参与的毕业设计板块为主干,促进跨学科的协同设计训练,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跨界整合能力的创新人才,拓展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强化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毕业设计实践训练。

5.創建“开放协同+产学研互动”的合作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国际影响力。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优质的国际化科研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强化国际合作中的产学研一体化优势,构筑双向交流互动的创新人才培育平台,结合设计竞赛、公开评图和展览等活动开展各层面的教学成果国际交流。

多专业协同的开放式课程结构。整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的多学科教学团队,鼓励跨专业的学生协作,创建以城市设计专门化主干课程、毕业设计板块的长题设计为核心,以通识性的概论课程等为基础,以理论讲授、讨论课、国际联合工作坊、案例现场调研、国外访学交流(studytrip)等短期专题训练为补充的开放式课程体系。

产学研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依托重大工程设计项目,在本科高年级及研究生教学中建立实践型研究、联合设计、短期访学、联合培养等互动合作模式,促进“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等国际交流,共同培养双方的高素质城市设计人才,形成具有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及研究成果,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科影响力。

四、结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和地区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活动日益频繁。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常态化地开展与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大学、代尔夫特理工、慕尼黑工业大学、都灵理工、香港中文大学、淡江大学等高校的联合教学和工作坊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中,以城市设计为主题(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工作坊占据多数。2018年,建筑学院又获批了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的“城市设计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体现了城市设计学科及专业在大建筑学科教学体系中不断增加的重要性。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教育通过联合工作坊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参与国际联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拓展了与不同文化背景学者沟通的能力和跨学科、跨文化思维方式,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城市设计面对的真实问题。作为一种前瞻性教学模式,国际联合教学突破了传统城市设计教学边界,整合了国内外优势资源,提供多元教学体验,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和培养创新意识搭建了平台。国际教学交流与合作不仅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更是开放式教学思想与创新理念的融合。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城市设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实践空间,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培养城市设计学科所需的创新性、国际化人才,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是城市设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东工大国际联合城市设计工作坊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可为城市设计教学提供传承与创新的另一视角,基于技术理性和地域特征,建构更加多元化、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技术整合思想、关注时代性和地域性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综合素质和设计整合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性教学方法为支撑的城市设计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2]何镜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探析[j].南方建筑,2012(5):4-6.

[6]奥山信一,平辉.日本东工大建筑学设计教育体系[j].建筑学报,2015(10):6-11.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onof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exchangesandteachallyinthefieldofarchitecturedisciplines,itisverycommontocarryoutjointdesignteachingwithurbandesignasamulti-disciplinary,openandinclusivetopic,whichhasbecomeanhem,tokyoinstituteoftechnology,tongjiuniversity,southeasar,anotheruniversity(usuallytheuniversityinthecitywherethedesignbaseislocated)isinvited,basedontheteachingtraditionsandcharacteristicsofeachschool,teachersandstudentsaroundtherealcitymarketarea,fromtheperspectiveofurbandesignandarchitecturalrenewal,foratotalofthreestages,cessemphasizesthecollisionandgameofdifferentconcepts,theexpansionandinnovationofdesignthinking,npersonalexperienceandresults,thispaperexplorestheacademicexchangesanddevelopmentpathsoftokyoinstituteoftechnologyand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summarizesandcompares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designobjectives,methodsandcharacteristicsofurbandesignteachinginvariousuniversities,ceptionprovidesadiversifiedperspectiveforthecurrentdevelopmentofurbandesigneducationinchina.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范文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近日,区统计局全体党员赴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中国精神展”。

全体党员首先再次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展览,通过大量珍贵文献、实物和照片,深入了解平津战役的历史背景及决胜意义,深切感受到了平津军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艰辛历程,感悟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革命精神。踏着先烈的足迹,大家来到“中国精神展”展厅,展览以建党百年历史为轴,以社会发展进程为线,分为“救国大业、开天辟地”“立国大业、改天换地”“富国大业、翻天覆地”“强国大业、惊天动地”四大板块,集中展示建党以来不同时期极具代表性的60种精神。通过对这些精神的展示与解读,大讲中国革命的故事,大讲中国人民的故事,大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为“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通过参观,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从红船精神开始,韶山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中国精神”正是我们党在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涌现和形成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大家纷纷表示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好、发扬好“中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良好面貌和更高热情投入到统计工作中去。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范文

很久以前,就听大人说过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血战台儿庄和台儿庄会战),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那个战火纷飞、贫困潦倒的时代,无辜的老百姓被日本人毫不留情的屠杀,面对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他们就像是碾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他们满手沾满了鲜血,残害了无数生命,是不折不扣的“魔鬼”。英勇的战士们用牺牲给我们换来了今天开心幸福的生活,我打算去看一下,了解一下英雄的故事。

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去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路上,我无比的期待,期待那气势雄伟,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它会引起我许多幻想;期待纪念馆里无所畏惧的英雄前辈们,他们会让我坚定人生的目标。我期待看到他们。于是,我便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不停地唱啊,笑啊。行红色之旅,撒一路欢笑。

刚到那里,我被哪里的景物迷倒啦,路边到处都是绿荫,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路边的花朵,娇艳欲滴,人们在这里开心快乐地劳作。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战争孕育的摇篮,鲜血四溅,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体。

其中有一面墙上都是子弹打的孔,密密麻麻的,不禁让人觉得又回到哪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我们的英雄前辈们,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在艰苦的奋斗,而我们不仅不好好珍惜,而且破坏,这样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为我们而战斗的中国军人。

我在看那些中国军人使用的盒子枪,步枪的同时,不注意的看到了一个视频,如今令我记忆犹新:一位国将将大洋分给战士们,可是,他们都没要,都扔在地上,其中,一个战士代表告诉首长说:“我们命都不要了,要这些大洋做什么,只求抗战结束后,给咱们立块碑”。说完就齐声喊:“杀敌报国”。说罢,就冲向阵前。战士们深知不是在立功,而是在西去,只能拼死奋战。

1938年,日军矶谷师团孤军南下,进犯徐州,李宗仁决定在徐州以北的要塞(台儿庄)与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他命令孙连仲部、张自忠部、汤恩伯部完成对日军的合围,并炸掉运河浮桥。中国军队破釜沉舟,浴血奋战,歼敌万余人,几百名日军伤残士兵绝望的剖腹自杀,引火自焚,台儿庄之战大获全胜。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加大了中国军民永反外敌的坚强意志。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

现在我们只有切身地去感受历史,回忆历史,去聆听那些饱受日本侵掠者欺凌、摧残的幸存者的含泪倾诉,去聆听那些真实记录片的倾诉,才能去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看到两个民族之间无法用时间磨灭的深仇大恨。这个恨,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曾经在中国的领土上掠夺财富,欺压我们的同胞,奸杀我们的同胞,这个深仇大恨,永生永世都不能忘。

如今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身为党的阳光下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作文范文

摘要: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和外交空间。当前,大庆油田经过60年的开发,后备资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稳产难度持续加强。大庆石油人通过围绕“加强党建、科技创新、拓展技能、狠抓生产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不断挖掘、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力推动大庆油田持续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能源战略;稳产。

1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的背景。

1949年新中国建立,国家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全国需要石油1000多万吨,基本全部依靠进口,物资也及其贫乏,外储资金基本全部用于购买石油。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地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或缺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1958年中苏开始交恶,大批苏联专家撤离,实施技术封锁,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打压新兴的中国,国内正处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大浪滔天中,国家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1958年川中石油会战的失利,让刚刚发展起来的石油工业,又处在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石破油出,惊天一喷,喜见工业油流,宣告了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国外石油界流行的海相生油论,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性转变,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国庆节,王进喜作为劳模来到北京,看到长安街来往的汽车都背着大气囊,羞愧难当、伤心落泪,誓夺拿下大油田,再来北京报喜。1960年6月1日,大庆首列原油外运,从发现到外运,只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开创了开发世界级大油田的历史记录。

2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

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际地位和外交空间。一座油田的寿命大概二三十年,大庆油田作为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经过60年的开发,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发难度日益增大,总体效益逐步下滑。油气勘探己转入低、深、难领域,长垣进入“双特高”,综合含水率达到94%以上,外围面临“三低”挑战,深层气进展艰难,“老问题”叠加之多前所未有,新问题解决如同滚石上山。要想持续稳产,难度极大。稳产极其重要,考验极其严峻。能不能继续稳产,是对全体大庆石油人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严峻挑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稳产是大庆石油人最大的政治和大局。面对日益严峻的稳产形势,大石油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围绕“加强党建、科技创新、拓展技能、狠抓生产和人才培养”等五个方面,“五轮并驱”全力服务油气,推动大庆油田持续稳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继续奠定坚实的基础。2018年大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4166.8536万吨,目前仍保持着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水平,仍然占据着中国石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的份额。大庆油田依旧“老当益壮”。

2.1立足基层、强化党建促稳产。

团结带领群众、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从会战时期的“员工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泥”发展起来的“三基”工作,是大庆油田的优良传统。始终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涵养基层战斗力。一方面以筑强堡垒、当好先锋为目标,加强党组织建设。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设立三联型党支部,从上到下将不同岗位党员编入一个党支部,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有机整体,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机关党建与基层党建有效融合,促成了一个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执行力强的战斗堡垒。一方面以凝心聚力、创新创效为目标,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堅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建立以职工服务中心、基层服务站点和职工小家为网络的三级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开办员工创新大讲堂,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活动,为员工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以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机关基层有机结合,融入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通过持续加强党建,完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形”的重塑和“神”的重铸,构建了有利于保障大庆持续稳产、有利于企业持续深化改革、有利于增强广大职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党支部,这些党支部承担起新的使命,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在伟大梦想的引领下,开拓创新,勇于变革、永不懈怠、团结奋斗,为油田稳产攻坚克难、保驾护航。

2.2立足实际、科技创新助稳产。

资源有限,科技无限。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若要保障大庆油田稳产,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根本也在科技。大庆石油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与坚持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一直坚持“往远看、往前抢”,充分发扬“三超”精神、工匠精神和钉子精神,重科技、讲创新,按照油田需要、重大配套、生产急需和长远储备四个类别,实施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联合攻关,群策群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着力解决制约勘探开发的瓶颈难题,科技攻关加快“新陈代谢”,既要把原有的优势开发技术做到极致,保持领先,又要找准差距不足,紧跟前沿。一大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油田发展的不竭动力,多项研发成果打破国外垄断,荣获国家和集团科技进步大奖。

2.3苦练技能、拓展能力保稳产。

大庆油田位于中国东北部,四季不分明、气候条件恶劣。一年一半夏季,一半冬季。夏季暴雨连天、道路井场泥泞湿滑,抬仪器时往往一脚下去,就拔不出腿。冬季漫天大雪、地冻三尺,零下二三十度施工属于常态,而夏季和冬季正是测井施工最繁忙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要想高效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这些严酷的环境因素,必须战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年的经验孕育出了“七分准备.三分生产”的生产理念,建立了一套指挥灵、行动快、制度严、抓的狠的生产组织系统。一方面在信息掌握上下功夫,采油厂、钻井队与各技术服务公司并网共享生产信息,及时了解采油厂生产计划,时时掌握钻井队施工井型和进度,因时、因地、因井,科学合理安排生产;一方面在生产准备上做文章,各项工作提前就位,项目列全、风险吃透、时间定准,不出纰漏。另外,生产指挥靠前站,工作重心不断前移,生产现场与机关后勤无缝衔接,一切以井为中心,围绕优质服务转,“白+黑”“5+2”,领导24小时轮流值班,手机24小时开机,生产调度24小时值班,保障队伍24小时待命,形成了主动沟通、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出击、主动攻关“五个主动”服务精神,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快节奏、高效率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优质服务。

2.5搭建平台、培养人才保稳产。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油田始终把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一方面通过核心人才薪酬改革选拔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把经验丰富、有两把“刷子”且愿意吃苦耐劳的同志安排到重点岗位,给他们搭平台、铺好路,尽其才、成其才,推动各项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岗位业务技能要求,加强青年人才储备,强化教育培训和實践练兵,以技能竞赛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考促训,以比促练。出台具体奖励办法,在薪酬待遇、评先选优、职称晋级、选拔任用方面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激励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锻造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人才队伍。

3结束语。

进入新时期,我们不断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使其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使其体现到新的发展实践中,把“爱国”情怀体现到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上;把“创业”激情体现到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一心一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把“求实”态度体现到严细认真、精益求精,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上;把“奉献”精神体现到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自觉维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局上。时代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大庆石油人准备在新的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构建万里长城,续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华美篇章。

参考文献:

[1]尹卓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新时代内涵[j].现代。

企业文化。

2014(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