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艺术创作工作总结精选

小编: 笔舞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艺术创作工作总结篇一

一、坚守初心,在理论武装上取得新进展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通过读原文、悟真理、集中研讨等方式,认真研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必读书目,做到理论上学懂弄通,思想上坚信不疑,意志上坚韧不拔,行动上坚定不移。二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切实把初心和使命体现到实际工作中,确保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三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牢记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勇担使命,在担当作为上取得新进展

作为教文旅局分管党建的副局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区直部门指导联络组副组长,要切实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区直部门的指导联络工作。一要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工作。认真组织好教文旅局党组和14所学校的学习。以主题教育推进会、印发应知应会知识提示的、主题教育重点工作清单等形式,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入脑入心。二要加大宣传力度。9月1日正式启动之前,加大对主题教育的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主题教育开展后,及时归纳总结各学校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涌现的亮点特色、典型经验,开展专项整治的成效的先进经验做法,积极和新闻媒体对接进行宣传报道。

三、寻找差距,在思想洗礼上取得新进展

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教育系统楷模和身边榜样,查找自身问题和工作短板,有的放矢抓整改。一是发现问题。对自身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做一次大排查、大扫除,列出问题清单。二是找准“症结”。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的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找一找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的差距,深刻检视反思,明确努力方向。三是坚决整改。敢于向自己亮剑,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时刻查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倾听同志、群众的批评,认真剖析原因,勇于剔除自身的“病垢”。

四、严抓落实,做到在分管工作上取得新进展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主题教育同推动海州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聚焦制约海州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逐项研究提出解决问题、逐条改进工作措施,逐一推动有效落实。作为分管党建副局长,要带头做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活动,对主题教育及时部署,及时督导检查,真抓、真做、真查、真改。把分管工作抓实抓牢,做好局长的参谋和助手,为海州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艺术创作工作总结篇二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

一、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

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二、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二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是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三、学习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要做到“十二个必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从历史方位、重要任务、工作主线等方面,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概括为12条。(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14年5月,在第二次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在2021年8月召开的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落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要求,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一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二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四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五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作为统战/机关党建干部,要矢志不渝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强调共同性的同时,也要尊重差异性。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