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总19篇)

小编: 笔舞

奋斗是一种追求进步的动力,它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的限制。以下是一些奋斗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我们能够了解到奋斗的不同形式和表现方式。

建党百年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心得体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建党百年,广大年轻的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使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纵深发展。年轻的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筑牢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站得高、站得直、站得稳、站得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直才能行得正,站得稳才能顶得住,站得出才能打得赢。

(一)学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学是基础,是前提,是头道工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常学、真学、深学、精学,不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第一,筑牢政治坚定清醒的理论根基。讲政治是对党员第一位的要求,是我们必备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能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越深入、理解越深刻、掌握越透彻。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刻领会真谛要义,准确把握方向要求,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深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把经常性自学与专题性研讨交流、主题党课、系统培训等结合起来,久久为功、常学常新,增强学习效果。

第二,用好改造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贯穿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实践要求。年轻的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政治宣言,充分彰显了坚强的政治定力和超凡的政治智慧。年轻的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政治定力,提高政治能力。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深刻汲取其理论营养,坚定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

第三,增强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拥护核心上见忠诚。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自觉,政治上坚定拥护核心、思想上高度认同核心、行动上坚决追随核心、组织上自觉维护核心、情感上衷心爱戴核心。要在提高能力上见真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增强执政本领、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思想宝库。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高长期执政能力的思想自觉,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使思维方式和思想认识水平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领,跟上时代节拍,堪当时代重任。要在破解难题上见真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实际应用。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自觉,落实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上,落实到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

(二)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悟透,不仅是懂字面、懂文义,更要懂根本、懂精髓。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进一步从总体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本质特征。

第一,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政治担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又强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到党性修养锻炼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共产党员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要走进思想深处,突出思想温度,既感受真理的力量,又感受人格的力量,深刻理解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深刻体会总书记的崇高信仰、担当精神、价值追求,不断激发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热情和无穷力量。要以“吾日三x吾身”的精神,经常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共产党人的“心经”,洗涤自己的灵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及时校准思想方位,勇于改正缺点错误,真正把思想的伟力转化为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纪律意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人格操守。要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开展党性锻炼,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勇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第二,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思维,可以用“高瞻远瞩”来简要概括。具体而言,从时间上来讲,就是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从空间上来讲,就是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从认识上来讲,就是跳出现象,从本质看现象;从视野上来讲,就是跳出低处,从高处看低处。正是因为具有战略思维,才有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一宏伟论断。而且,无论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无论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还是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等,也都体现了战略思维的运用。

第三,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哲学智慧。哲学具有重客观、抓本质、讲辩证、重历史等特征。哲学思维、哲学智慧对治国理政来说,也有很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着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如,这一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又如,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再如,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第四,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逻辑思考治国理政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如,注重中国问题的历史基因,从历史基因寻求中国问题的历史渊源,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又如,注重从中国历史经验和智慧中寻求坚定自信的基础,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

第五,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本质内涵就是: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这就是说,把人民作为最根本的依靠力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根本的奋斗目标,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这一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展现着真挚的人民情怀。

第六,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都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可以说,问题导向、目标指向和精准发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长点,也是其逻辑起点。

(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而不懂不是真学,懂而不信不是真懂。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就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努力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强化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把能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问题和矛盾作为衡量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学用结合。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加强调查研究结合起来,科学总结实践经验,善于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切实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不断提升,真正掌握履职尽责的本领,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年轻的党员干部要志存高远,不断激发奋进潜力,着力加强理论武装,着力坚定理想信念,着力强化思想定力,不断强化学习的立场、标准、强度、实效,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增智促行。

第二,筑牢初心使命,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推动者。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紧随时代脚步、肩负起历史使命、锐意革新进取,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要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舍身忘我的无私精神,投入美丽新中国的建设中去;要时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理念,拿出勇气,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主动担当作为,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引领者。习近平指出:“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年轻的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历史使命感,心怀党和国家事业,立足本职工作,施展才华、建功青春;必须要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抓住历史给予的机遇,常怀进取之心,保持拼搏奋进的精神状态,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必须怀抱干事的激情,要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朝气,更要有直面困难、破解障碍的勇气,用青年人特有的气魄和胆识打开工作局面。

第四,涵养清廉本色,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实践者。习近平指出:“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年轻的党员干部要注重修炼政治定力,把涵养平和心态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把个人名利、荣誉、进退置之度外,用淡泊、知足和敬畏心态对待“名、利、位、权”,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关系,只有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才能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心得体会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大会上,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是一个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时刻!

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遭受种种屈辱,无数志士仁人艰难求索,以图拯民救国于水火。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1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无论是拯救中华民族危亡,还是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无论是摆脱贫困、实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小康梦,还是昂首挺胸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所有这一切都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实现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有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经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党百年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心得体会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x广大年轻的党员干部必须勇敢、坚定地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全x人民!

(一)担当作为就必须志存高远,心系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脊椎,人是站不起来的;没有理想信念,人的精神世界就会坍塌”“青年一代有梦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人为什么而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对于年轻人而言,立志始终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未来是从梦想起步的,人生是从抱负启航的。古人云:“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无志,非人也”,“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志不强者智不达”,等等。说的都是志向之重要。

志向很重要,而立什么志和怎么立志同等重要。xxx老书记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经这样说:“我出来工作,就是抱着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来的。共产党的目标远大,就是要使我们整个民族都富裕起来。”“不要总想着人民、党对不起自己,要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现在我们工作、生活条件这么好,都是老一辈革命者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还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中国的发展巩固才有希望。”而现实中,有的年轻人今天立志做这个,明天立志做那个,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特别是一遇到挫折和困难,便改弦更张、另起炉灶;还有的一上路就想飞,不想从零做起,更不想从小事做起,一起步就想一鸣惊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年轻人立志一忌不切实际,二忌缺乏定力;要立长志,不可以常立志;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的党员干部,要筑牢精神支柱,做理想坚定的“新青年”,把职位晋升、家庭幸福等个人成功的“小”理想,统一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大”志向上来;要担起千钧重任,做堪当大任的“新青年”,立足岗位做创新创业的“排头兵”;要多积尺寸之功,做脚踏实地的“新青年”,认认真真干好眼前的每一项工作,厚植基层,久久为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分光”“一份热”,让青春无悔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二)担当作为就必须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说过三句话:“人要好好活着,好好地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浅显的大白话里,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有些同志工作的“蜜月期”还没有过,业务还没有搞熟,什么成绩也没有,就把眼睛和心思瞄准到另外一个岗位;有些同志对岗位挑肥拣瘦,觉得工作辛苦、责任太大,或没有实权、油水太少,得过且过,混日子;有的同志总是渴望自己职位能够早日提升,却在工作中抱着为别人干事的心态,机械的被动的完成任务;有的同志干自己的私事风风火火,一到上班时间就浑浑噩噩,无精打采,对领导交办的工作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推了之。

我就想问问这些同志,“不担当,不作为,你当干部干什么?”。xxx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指标再先进,口号再好听,领导上不去,也是老和尚念经,自己念给自己听,群众是不感兴趣的。”他还说:“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高高在上瞎指挥,群众才会服你。”习近平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而岗位不是可以随便挑选的商品,不可能任由你挑选,也不存在只有权力、没有责任的岗位。特别是机构改革后,有的单位岗位有所精简,人员岗位编制十分有限,岗位变得更加稀缺。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单位的骨干,就要服从组织的安排,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党和人民给了你这样一个平台,给了你一个干事创业的地方,你不努力做,那么你在岗位上度过的时光就是在浪费生命,在做无用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单位‘庙小’了,岗位“屈才”了,三心二意、心猿意马,是不能把工作干好的”。

(三)担当作为就必须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差不多先生”,组织上交办的工作虽然都能完成,但是质量不高,有的甚至存在错漏,留下后遗症,究其原因是其内心的懈怠情绪在作怪。当年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勇武多谋而征战河北东西,平定中原南北,建后唐灭后梁。但是,胜利迅速,骄纵奢侈以致亡身也很迅速。一朝取胜便忘了昔日栉风沐雨的艰苦生活,以为该享乐了,该安逸了。宠信伶人宦官当政败国,奢侈荒淫致使将士百姓怨声载道。要知道,懈怠是一种致命的“慢性病”,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消磨人的意志。如果自己不加警惕,任由精神懈怠,长此以往就会滋生骄气、形成惰气、带来暮气、助长邪气。李存勖这个三年河东变河西的故事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典型。自强不息,励精图治不仅仅是国家兴亡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准则,守国守家再展宏图更是一大法宝。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祸害我认为就是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让自己经手的每一件事,都贴上“精品”的标签。用心工作,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敷衍工作,最大的受害者也必定是自己。若你遇事总是应付,把每件事情当差事去对付,就很难有成就感,也很难取得成就。干成事,就是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蓝图变成现实,所创造的业绩,能给群众带来实际利益,能经受住实践和时间的检验。xxx老书记曾经说:“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在机关大院里做盆景,要到群众当中做雪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勤奋敬业,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他的日历上几乎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再苦再累他总有使不完的劲。无论干什么工作,他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各级干部,他常说:“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无声的命令,有效的指挥。”只有把工作当事业做,对每项工作要高标准要求,用心琢磨、用心付出,不仅把事办了,还能把事办好,这样才能越做越有味道,才会觉得有成就感。

(四)担当作为就必须朝气蓬勃,向新向上。

年轻的党员干部要多给自己压担子,在复杂的岗位、复杂的地方摔打自己,增长才干,提升本领。一方面要勤于学习。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读书最能让人的心静下来,也不失为一种排解压力的最好选择。曾经学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结构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新知识太多太多,遇到这样那样的工作难题不知如何解决也与学习不够、出现“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时候都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很多时候有工作新思路却找不到理论依据和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空有一腔担当的热血,却缺乏作为一名将领应有的能力,结果酿成40万赵兵被杀的惨剧。由此可见,敢于担当须有真本事。有了真本事,才能从容地拨云破雾,去伪存真,洞察内里,不停留于表面,不止步于现象,抓得住实质,看得清本质,找得出问题,拿得出措施。年轻的党员干部在能力上要善于担当,提升的路径不外乎学习和实践,所以必须树立“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既向书本学,又向模范学,既向职位比自己低的人学,又向有经验的领导和同事学,做到“真学、善思、会用”,做到学思结合,适应形势,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对此,我希望年轻的党员干部既要广泛学习了解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成为一个“通才”,更要刻苦钻研岗位业务知识,成为能独当一面、有看家本领的“专家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担当作为。《孟子·告子下》有一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莫泊桑说:“天才,无非是长久地忍耐。”达•芬奇讲过:“不经过巨大的痛苦得不到完美的才能。”实践是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强化实践导向,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增强担当,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有些年轻干部不愿意深入基层去实践,说到底是怕吃苦、怕吃亏。基层苦,但苦中有营养;实践难,但难中有收获。年轻干部要成大器,必然要有苦心志、劳筋骨的非常之历。要乐于到艰苦困难地区去,到经济建设前沿去,到维护稳定一线去,真正在那里安营扎寨、摸爬滚打。尤其要多经历一些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多点“热锅上蚂蚁”的经历,这样才会历练中变老练,遇事不慌、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年轻的党员干部要学会大事小事敢于担当,推卸责任者,绝对不可能成大事。领导布置工作,自己不要推,主动扛下来,领导看到你扛着,就认为你是好同志。批评也是一样的,大事你要扛得起,敢于上;批评你也要扛得住,不能一批评你,就说那不是我的事,不能见事不对,就开溜,就推卸责任。敢于担当是多方面的,敢于担当是有作为的基本品质,大担当才有大作为。总之,一个干部怎么样,谁有大局观念,谁有推动能力,谁有驾驭能力,谁有攻坚能力,组织上的评判标准就是看谁在关键时刻顶得住,抗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

(五)担当作为就必须履职尽责,革故鼎新。

责任担当,不仅是干部的工作必须,更是新时代赋予有新作为者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干部只要真正心有责任、胸怀担当,哪怕草拟一个文件、写就一篇信息、组织一场会议、进行一次发言,都会让看似平凡的工作变得意义非凡。然而,实际工作中,不愿负责、不敢碰硬、急于求成、浅尝辄止、敷衍塞责、推拉拖滑、浮浅工作的干部并不在少数。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到一个故事说,有个当官的来到阎王殿,自我标榜说:“我所到之处,只喝别人一杯水而已,因此,我在鬼神面前心中无愧”,阎王爷讥讽道:“当官是为了治理百姓,任何官员都应该去做兴利除弊的事情,如果仅仅认为不要钱就是好官,那还不如设一个木偶在公堂之上,它连一杯水都不喝,不更胜过你吗?”这个故事是对那些不担当、不作为官员的讽刺。而《关键的少数》一书中,华为将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具体分作“三类”并坚决予以淘汰,这“三类人”在我们机关单位中也并不少见:第一类是无所作为的懒汉干部。第二类是明哲保身的公关者。第三类是茶壶里的饺子。无独有偶,又有一则故事,说是深圳的一位领导调研时发现当前干部有四等工作状态,这“四等干部”从高到低依次是:最优秀者用心,其次用脑,三等用力,四等用时。用心做事的干部有政治定力、有理想信念,知大局、明情况、懂规律、创实绩、见成果,可以担当大任;用脑做事的干部能创造性执行各项任务和推进工作落实,可以成为骨干;用力做事的干部任劳任怨,可以守职尽责;用时的干部只知道准时上下班,不推不动、毫无创造,动手无力、空占编制,成了弱化干部战斗力的消极因素。反观现实,每个单位都有这四类干部,而一个单位如果用时干部过多,用心、用脑干部过少的话,那是毫无战斗力和创造性的,甚至会带来很多负能量负影响。所谓“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把担当者用起来,敢于担当就会蔚然成风,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xx委也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就是为积极干事创业的年轻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鼓励年轻的党员干部多用脑、用脑干部多用心,压缩“三类人”和那些用时干部的生存空间,真正让用心用脑的干部名利双收,让用力的干部劳有所获,让“三类人”和用时的干部没有x场。

我们将全力支持年轻的党员干部在工作大胆创新,为干事创业的“出头鸟”们撑腰鼓劲。青年人接受新鲜事物快,时常能迸发出新想法、新点子。工作中,要发挥好这一优势,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用新眼光看待问题,用新角度思考问题,用新思路解决问题,把普通的工作干得不普通,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

(六)担当作为就必须廉洁奉公,清白干净。

“欲惠己时先泽人,欲教人时先律己”。领导要领导好干部,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就要自己挺直了腰板,把自己树立成一面旗帜。“软柿子”是没有办法担起重任的,领导站不稳政治立场,当“墙头草”,干部就会瞧不起,群众就会不信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领导力,失去公信力。年轻的党员干部有令不止、阳奉阴违、政治纪律失守,政治立场不稳,权力欲望膨胀,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便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严守政治纪律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也是增强纪律定力和抵腐定力,做政治明白人的根本保证。由于中青班的特殊寓意,年轻的党员干部常常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会有人上门拉关系、套近乎、攀交情,具有较大的腐败可能和从政危险。有权力,就会有人惦记,就容易成为别有用心的人“围猎”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纪律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在座的年轻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慎之又慎,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独,就是要自我约束。汉代的杨震曾推荐王密做昌邑县令,有一次杨震因公路过昌邑,王密怀揣十金前去他下榻的驿馆,感谢他的知遇之恩,杨震不受,王密急切的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正色道: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从而传为千古美谈。慎微,就是要防微杜渐。古人云:“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事物的演变总有一个由小到大、从轻到重,起于“微”而至于“巨”的过程。《资治通鉴》记载,陆贽是唐德宗年间的宰相,深得德宗宠幸,是个大清官。当时德宗担心陆贽“清廉”过度会“吃亏”,因此密旨道:“有些馈赠一概拒绝,办事不便,重礼可不收,但像马鞭、鞋靴之类的薄礼,收亦无妨。”陆贽义正词严上书皇帝曰:“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涓涓不止,溪壑成灾;利于小者,必害于大。”慎初,就是警诫于事发之前。明代张瀚《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左都御史王廷相乘轿进城,途中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他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一脚踩进了泥坑,便“不复爱惜”了。后来不仅鞋子全被泥水所污,而且全身上下也没有一点干净之处。王廷相对此的感慨是:“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一旦有了第一次,道德的堤坝就会全面崩溃。

跨越百年,初心不改;迈向复兴,使命在肩。从“山路十八弯”的挑粮小道到“条条大路通井冈”的康庄大道,此间的历史性跨越,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沧桑巨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前进,一步步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间正道。不忘来路,才能行稳致远。站在新征程的新起点上,我们不能忘记,这条人间正道,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用党的历史照亮新征程,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史诗,9100多万名党员听到了响彻时空的强音——“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党百年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心得体会

在西藏经常会看到藏族同胞三五成群坐在草地上、树荫下喝酒聊天或者唱歌跳舞。在这边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他们是在“过林卡”。“林卡”,在藏语中的意思为园林,“过林卡”类似于我们所说的“郊游”,是指大家到像园林般美丽的地方一起歌舞娱乐的意思。

过林卡就像我们党员过组织生活,大家聚在一起谈心谈党,交流入党时的初心使命,欢歌在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中。七一即将到来,也是出去过林卡的好时间了,过林卡要留足时间、做好准备、变下花样才能过好,我们党的生日也要像过林卡一样,不仅要过得实实在在,更要过得有滋有味,不仅要弘扬我们党的良好作风,更要鼓励年轻党员们爱党敬业,过好一次我们党员干部的“七一林卡”。

留足时间,让谈心谈话“发人深省”。谈心谈话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开展思想工作和深入了解党员干部、关心爱护党员干部的重要途径。谈心谈话谈什么、怎么谈、谈得好与坏先不说,谈了多久、谈得深入不深入,如果最基本的谈话时间都不能保证,那咱们的谈心谈话就不可能起到作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党员领导不可能对每位同志的状态实时掌握,不可能对处理的每件事情都面面俱到,所以在七一期间,我们的党员领导要放下手中“不可或缺”的手机,留下充足的时间与我们的党员同志面对面交谈。可以谈思想、谈问题、谈矛盾、谈规划,谈到“发人深省”的地步,只要有充足的时间谈心谈话,就会得到实际的有效的答案。

做好准备,让党课“余音绕梁”。一堂生动有趣的党课是能“绕梁三日”,是能让党员干部们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的。课堂的氛围最能表现出这堂党课的成功与否,如果课堂上的党员都是无精打采、味如嚼蜡的样子,说明这堂党课是不成功的,而问题也大多是出在授课人的。授课的内容,授课的形式,授课人的讲课状态等等都对整个课堂是有影响的,而备好课就是这环节中的关键。敷衍了事网上随便下载就用的讲稿,不结合实际不接地气的讲稿,不幽默不能带动情绪的讲稿,都是“欺瞒”不了大家的,党课是要花功夫花心思准备的。当然,不可能所有授课人都具备内容、形式、状态的全面能力,但只要用心准备,扬长避短,就一定有打动人的力量,就必定能讲一堂生动的党课。

变下花样,让主题党日“别出心裁”。主题党日最忌模式化、同质化,支部主题党日照搬照抄,主题不明确,年年一个样,就会导致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起不到教育感染党员的作用,更难免出现走过场现象。要想主题党日有新意,就要活动有意义,就要调动党员干部的参与度和荣誉感。人的存在感价值感是唯心的,没有可以量化的标准,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党员身份,我们都是党的儿女,我们肩负同样的责任使命。集体办一件好事,集体开展一次劳动,集体开展一次走访慰问,集体来一次党史知识抢答,集体开展一次“党建怎样搞”的辩论等等,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参与进来,与我们的党组织绑在一起,这些仪式感的东西就会成为我们共同的经历,更能增强我们对党的集体认同,那我们的主题党日也就搞到位了。

说到底,无论是过林卡还是过七一,都需要我们花心思花功夫去准备,活动搞得好不好就看功夫到不到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和成效总是成正比的。如果在七一期间搞一次“精益求精”的感党爱党系列活动必定会让所有参与的党员难忘。

建党百年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很有幸能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在第一季度中,作为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我戒骄戒躁,不断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各方面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对工作和学习精益求精,无论思想,理论,还是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我将自己第一季度来的情况向组织汇报:

一、政治思想方面。

1.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章,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奋斗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经常看电视新闻、看报纸、阅读时事期刊以及时学习党中央颁布的决策和决议,在思想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2.在入党以前,自己认识到共产党员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但这种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作为一个正在大学里学习的学生,就感到更难。入党后,经过一年来党的教育,我认识到远大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一定要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为远大理想而奋斗,对学生来说,就要端正学习目的,树立刻苦学习的态度。除了努力学好学校规定的各学科外,还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所学专业,选修有关方面的课程,争取获得优异成绩,地掌握为社会服务的本领。

二、学习和生活方面。

学习是我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作为一名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没有好的成绩更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我从自身找原因,给自己加压力,做到上课集中精力,自修时间全神贯注,通过努力,这一年来我的成绩有所上升,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努力认真学习剩下的课程,争取满意的成绩,为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作出的诠释并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平时的生活中,作为一名生干部的我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时刻铭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修养。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关心和团结同学,我还注意经常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以及方针路线,坚持正确的原则与立场,对一些消极思想和不良倾向作坚决斗争。我还经常鼓励思想上进的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日常生活中体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除了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对于学院里的要求和活动,我还积极的组织参加和配合。

三、缺点和不足。

一年来,自己在党组织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

2、学习成绩还不能名列前茅和团结同学还不够普遍;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还要进一步注意自己的学习和言行,要真正做到党员所要求的标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方面努力还不够。

总的说,一年来我较好地履行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上是我第一季度来基本情况,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要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先进的党员同志学习,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此致

敬礼!

汇报人:林永平_。

2021年_月_日。

建党百年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心得体会

“五四运动”孕育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指引青年志士们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电影《1921》将“五四精神”的火种延续,“百年百校·青春诵读”活动意在重温先辈们的理想之言、青春之诗,领会青年之志。

电影《1921》中的“南陈北李”扮演者陈坤、李晨,分别朗诵了自己演绎的角色陈独秀、李大钊的重要作品,前者来自《新青年》的创刊词,后者则是名篇《青春》。“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这振聋发聩之声,通过影片主创的诵读,号召当代青年人要积极、要向上、要奋发。言者谆谆,穿越百年历史,将两个时代的年轻人连接。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群众基础。1921年7月,参与过“五四运动”的共产党先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翻开了历最精彩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就此诞生。在《1921》中饰演年轻“一大”代表的演员,也出现在诵读活动的领读视频中,他们目光赤诚,声声热血澎湃。通过演员声情并茂的朗诵,充满力量的字句越过百年岁月,直抵当下青年的精神世界。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高校的学子们作为学生代表率先响应活动,发布了诵读视频。在李大钊曾担任教授、图书馆主任的北京大学校园里,学子们诵读了李大钊于1916年写下的《青春》;清华大学的学子以毛泽东的青年寄语开场;马克思的经典语录响起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上;上海大学350名学生在李大钊扮演者李晨的带领下,传颂“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铭记踏上漫长征途的革命先辈,电影《1921》联合众多平台发起的“百年百校·青春诵读”活动,为“虽历百年青春依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的一份礼物,也为当下青年献上一堂生动而富有意义的“青春党课”。

电影《1921》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将于2021年7月1日全国上映。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集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苦干实现梦想,奋斗成就伟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我们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实际,按照全面小康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石、铺平道路。

法治国家,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各种措施办法都必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当前,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党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战胜“四大风险”,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肩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涵。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志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将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综合施策,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改革、我们的法治都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迫切性,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实力,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观点和判断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突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党中央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深化了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同志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作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科学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最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党的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全党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组织保障。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力争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同志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不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任务相当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以顽强的工作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靠的是优良工作作风。同志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治党,注重优良工作作风的养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好的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确保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灿烂的未来。

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一个团结统一、纪律严明的党。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把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落实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过程。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内容看,报告主要回答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从意义看,报告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定下了总基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结合人大工作来看,我认为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总书记“7·26”重要讲话重大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带头学、主动学、结合工作实际学。要紧密联系党和人民过去五年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实际、紧密联系莲都这几年改革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加深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通过研读讲话全文,我深刻认识到,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方向、维护核心,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始终与各级党委在思想上合拍、在工作上合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谱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尤其作为一名人大干部,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研判当前形势,站在全区发展大局,分析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总结经验做法,提升工作效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效的举措,主动作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

一是要与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坚决贯彻执行“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决策部署,围绕车俊书记提出的“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新作为;围绕‘六个浙江’‘四个强省’,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落实省党代会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措”三个问题,思考如何打好最美生态牌、绿色发展牌、全域统筹牌、改革创新牌、富民惠民牌。二是要与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相结合。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依法行权,聚焦代表票决制工作、代表主题活动,展现人大的一线意识、一线作用、一线作为。三是要与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相结合。充分认清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重大意义,吹响改革集结号,唱响实干最强音,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实现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美好愿景贡献人大元素。

通过研读报告,我认为开好十九大,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创新事业、推进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宝贵经验,全面部署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人大作为政治机关、工作机关,也是民意机关,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上,在贯彻落实“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上,在贯彻“最多跑一次”“大搬快治”等中心工作上都责无旁贷。落实到自身分管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是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

一是要加强“两站一平台”的建设,让这个代表联络渠道更加顺畅;二是要搞好代表主题活动,让代表活动与当前中心工作紧密度更高一些;三是要更加注重建议办理工作和代表活动的成果转化,把建议办理成效放在提高建议办理落实率、解决率上来。四是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把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固定下来,推进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人民迎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回望百年党史,凝眸庄严党章,激发党员初心,牢记党员使命,意义格外深远。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辉煌业绩,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彪炳史册;“第一个百年”的结束,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同时,开启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恢弘篇章,接续新时代的辉煌。但未来的路还很长,“爬坡向上”的难度不断增加。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停息、不止步、不懈怠,砥砺向前,努力进取,不断前行。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圆满结束,预示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美收官。让乡村振兴了,让人民富裕了,让百姓安康了。我的家乡民乐县就是最好的证明。

巍巍祁连山,绵延千万里。我的家乡就是坐落于祁连山脚下的一座小县城——民乐县,县城虽小,可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让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等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众多党员干部辛劳付出的结果。是他们为民及时贯彻党的章程,落实党的政策才让小县城有了今天的欣欣向荣。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扶贫政策的落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素养,这些变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视党史教育学习,为了小城更美好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心得体会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青海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这是一个充满庄严感和自豪感的伟大历史时刻,这是一场厚重、温暖、昂扬、青春的盛典,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当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那一刻,我们心潮澎湃,信心满怀,倍加振奋。”省委办公厅综合二处副处长李康激动地说,在党的旗帜引领下,伟大祖国、伟大的中国人民正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一步步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用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的实际行动,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感到骄傲,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省政府办公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钱颖说,作为新时代的党务干部,一定要全面系统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得新成效,为实现中国梦的青海篇章而奋勇前进。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振奋不已。”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事处干部巨文娟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人大青年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扎实立足本职工作,履行好人大职责,讲好人大故事,以青年之力投身于人大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机关党委干部祁瑞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深情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精神,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为委员履职服好务、为助推发展尽好责、为凝聚共识出好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过去的101年,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光荣的丰碑。今天我们生逢盛世,更要不负盛世。”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贾存成说,作为宣传思想战线,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继续奋勇向前,不断开创全省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省委统战部综合协调处干部张友星说,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中,坚持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人民服务是我入党的初心,今天通过观看大会盛况、聆听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作为一名党员,必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镌刻在心上,当好党的政策的宣讲员,宣传党的理论,唱响党的声音。”省司法厅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梅贞说。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秦川表示,我们要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履行民政工作职能结合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好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真正把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省妇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何文林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信仰与意志,立足岗位、敬业奉献,认真履行职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座右铭,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妇女儿童,不断提升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需紧紧依靠人民制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迈步新征程,党员干部必需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以“实”托底,讲实话、重实干、求实效,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永久将人民“置顶”。

手”,党员干部要把“讲实话”落实到为民服务中去,当好群众眼中的“狡猾人”“诚恳人”。

重实干,不出虚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一个“干”。实干方能兴邦,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城拔寨的实践者,不当怕风见雨的泥菩萨。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党的形象“代言人”,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党和人民的心,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供应什么;群众反感什么,我们就坚决改正什么。群众工作千头万绪、繁琐简单,要猎取百姓认同、支持和信任绝非易事,只有拿出离得开凳子、撂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掏得出心窝子的实干精神,深化田间地头、深化基层一线,“俯下”听民意、“向上”传民情,不断增加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把群众的喜怒哀乐作为开展工作的“红绿灯”,群众满足的事情,加大力度,连续保持;群众不满足的事情,立说立改,坚决办好,才能收获老百姓的“好评”“点赞”。

求实效,不务虚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脱贫攻坚这场战斗中,党中心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措施都是留意实效的表现。党员干部应时刻谨记,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情都是大事,我们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劳事、烦心事、揪心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点点滴滴做好做实,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人民群众的“小棉袄”。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实”是立党兴党强党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要用“实话、实干、实效”向宽敞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足答卷,让党员干部这张名片在人民群众心中更加靓丽、出彩。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心得体会

百年来,青年的身影活跃在,每一次影响国家民族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里,从“一寸山河一寸血,百万青年百万军”的抗日战争到反侵略战争,从“雷锋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在各个领域,为国家民族的解放斗争、发展进步和繁荣富强默默奉献力量。今天的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立鸿鹄之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总书记多次出席青年活动,并对青年提出殷切希望。去年4月,***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时深情寄语:“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我等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重任,以更强的担当、更高的标准、更大的作为,奋力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此,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生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

要练就过硬本领。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加强知识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把工作视为最好的课堂,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学有所长、业有所专、技有所精的栋梁之才。

要勇于砥砺奋斗。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主动融入公司改革发展,扎实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推进“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地实施,在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要奋力创新攻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立足岗位、围绕自身专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在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项目中攻关突破,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要锤炼品德修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在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新时代,咱们青年从未缺席。从地震中“最美逆行”的战士到森林火灾里的消防英雄,从“最美变脸”的女警到“最美村官”秦玛飞,新时代的青年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和传承着“五四精神”。总书记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不仅是“五四精神”的一颗“种子”——传承者,更是一棵“大树”——扎根在大地、长在新时代,树荫可“乘凉”、树干为栋梁。

正所谓“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作为路灯处的新生力量,我们应该积极摆正位置,自信但不自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方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积极面对各种挫折、考验,锤炼自己的业务技能,练就过硬的本领,使自己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要耐得住寂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就容易却艰辛”。我们要在日常单调重复的生活工作中发挥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创造力,敢于做先锋,打破陈规、走出窠臼,引领时代新风,积聚青春动能,当好桥梁,服务大局,以我们所掌握的各种科技理论知识,带动老同志一起与时俱进,执着追梦,永不低头,做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春风不负赶路人,事业不负奋斗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再接再厉、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在河北西柏坡纪念馆,珍藏着一辆木制独轮小推车。当年在淮海战役里,支前群众就是用这样的一辆辆小推车,将物资源源不断推到前线,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据统计,淮海战役动员群众225万人、大小车辆40多万辆。每一个解放军战士背后,就有9个支援他的乡亲。这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也是“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深刻启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明确要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为《政治周报》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中写道:“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始终重千钧。一路走来,正因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因为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在一幅用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前驻足凝思。当年,8万多红军战士在于都河畔集结出发,开始了万里长征。为了不让红军赤足征战,苏区百姓家家户户打草鞋送给战士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饮水思源,既意味着“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也意味着“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干事业,只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也就能够最终办成。”历史不会忘记,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历史不会忘记,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和风险挑战面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总是同心同德、齐心协力、顽强奋战。

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我们党必将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党的提出了到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1.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

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推翻三座大山,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一直在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要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到20-年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实现到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年翻一番,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3.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如果到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4.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策略,也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以来,我国发展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地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指出,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一定要全面把握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战略基石。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党中央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相应变化。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自身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二是主要国家去杠杆、去债务,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利用国际市场扩张增加出口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三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利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危机感上升,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五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家同我国发展的摩擦上升,而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对我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加重,联手对我国进行牵制和遏制,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努力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5.**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比如,如何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问题,等等。下大气力**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通过着力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通过着力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困难不容低估,风险要高度关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要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只有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顺利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内容看,报告主要回答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从意义看,报告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定下了总基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结合人大工作来看,我认为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总书记“7·26”重要讲话重大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带头学、主动学、结合工作实际学。要紧密联系党和人民过去五年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实际、紧密联系莲都这几年改革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加深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通过研读讲话全文,我深刻认识到,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方向、维护核心,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始终与各级党委在思想上合拍、在工作上合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谱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尤其作为一名人大干部,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研判当前形势,站在全区发展大局,分析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总结经验做法,提升工作效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效的举措,主动作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

一是要与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坚决贯彻执行“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决策部署,围绕车俊书记提出的“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新作为;围绕‘六个浙江’‘四个强省’,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落实省党代会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措”三个问题,思考如何打好最美生态牌、绿色发展牌、全域统筹牌、改革创新牌、富民惠民牌。二是要与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相结合。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依法行权,聚焦代表票决制工作、代表主题活动,展现人大的一线意识、一线作用、一线作为。三是要与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相结合。充分认清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重大意义,吹响改革集结号,唱响实干最强音,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实现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美好愿景贡献人大元素。

通过研读报告,我认为开好十九大,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创新事业、推进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宝贵经验,全面部署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人大作为政治机关、工作机关,也是民意机关,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上,在贯彻落实“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上,在贯彻“最多跑一次”“大搬快治”等中心工作上都责无旁贷。落实到自身分管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是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

一是要加强“两站一平台”的建设,让这个代表联络渠道更加顺畅;二是要搞好代表主题活动,让代表活动与当前中心工作紧密度更高一些;三是要更加注重建议办理工作和代表活动的成果转化,把建议办理成效放在提高建议办理落实率、解决率上来。四是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把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固定下来,推进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苦干实现梦想,奋斗成就伟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我们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实际,按照全面小康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石、铺平道路。

法治国家,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各种措施办法都必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当前,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党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战胜“四大风险”,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肩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涵。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志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将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综合施策,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改革、我们的法治都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迫切性,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实力,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观点和判断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突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党中央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深化了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同志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作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科学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最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党的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全党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组织保障。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力争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同志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不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任务相当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以顽强的工作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靠的是优良工作作风。同志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治党,注重优良工作作风的养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好的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确保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灿烂的未来。

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一个团结统一、纪律严明的党。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把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落实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过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是乘势而上,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置。方位把得准,才能看得远。纵览十三个五年规划可知,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发展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回答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正确把握了不变与变、成绩与短板、继往与开来、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全球的辩证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发展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征程行稳致远。作为政法工作者,身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局起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大局,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汇聚万人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是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政法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是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制胜法宝。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一是护航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司法行政工作,为全力推进平安甘肃、平安兰州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是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合法权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以公平正义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三是深化改革攻坚。破除制约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推进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建设,持续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事实是最好的历史见证者,从“一五”到“十二五”、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后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相信,“十三五”规划的面世,将给我国和世界带来新的惊喜。当理想照进现实,我国经济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面临着经济下滑的压力。尤其是不久前公布的gdp增速为6.9%,更是暴露出过去我国经济发展的某些不足。某些行业产能过剩、腐败的存在以及创新能力不强,都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这样的形势下,习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四个全面”是战略层面的布局,“十三五”规划就是具体到战术层面的布置。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在近几年又步入了新常态,这个阶段就需要精雕细刻了:剔除经济发展的不健康因素、肃清阻挠深化改革的阻力、注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合理配置人才、资金和技术,使市场向法治化靠近。目前,我国反腐斗争持续进行,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国企改革又进一步,“一带一路”、“亚投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这一切都使我们向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毫无疑问,“十三五”规划的面世,必定会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因素,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前进的路途中,不可能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我们应当积极面对,排除阻力,向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苦干实现梦想,奋斗成就伟业。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我们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实际,按照全面小康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石、铺平道路。

法治国家,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改革开放的各种措施办法都必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当前,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党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战胜“四大风险”,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肩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内涵。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志指出,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将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综合施策,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发展、我们的改革、我们的法治都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更加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迫切性,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深化。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强调既要提高经济实力,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观点和判断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突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党中央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深化了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同志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经验,作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科学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最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党的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全党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组织保障。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力争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以牢固的宗旨意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同志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不论环境条件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接地气、通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任务相当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以顽强的工作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靠的是优良工作作风。同志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治党,注重优良工作作风的养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落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好的作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确保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灿烂的未来。

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离不开一个团结统一、纪律严明的党。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把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落实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过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人民迎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回望百年党史,凝眸庄严党章,激发党员初心,牢记党员使命,意义格外深远。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辉煌业绩,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彪炳史册;“第一个百年”的结束,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同时,开启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恢弘篇章,接续新时代的辉煌。但未来的路还很长,“爬坡向上”的难度不断增加。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停息、不止步、不懈怠,砥砺向前,努力进取,不断前行。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圆满结束,预示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完美收官。让乡村振兴了,让人民富裕了,让百姓安康了。我的家乡民乐县就是最好的证明。

巍巍祁连山,绵延千万里。我的家乡就是坐落于祁连山脚下的一座小县城——民乐县,县城虽小,可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让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等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众多党员干部辛劳付出的结果。是他们为民及时贯彻党的章程,落实党的政策才让小县城有了今天的欣欣向荣。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扶贫政策的落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的普及,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素养,这些变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视党史教育学习,为了小城更美好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我个人感觉收获不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学习党史对普通党员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党史,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传承党的精神遗产,从中借鉴、吸收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

二是更加坚定我们党领导中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信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没有经历过革命前辈们沙场的腥风血雨,但我们通过对党史学习,看着一个个先进典型的事例,一样可以激发我们保持和发扬改革时期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增强党性修养、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总的来说,学习党史,收获满满。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党的提出了到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1.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了人民的新要求。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

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发展史上、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推翻三座大山,从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一直在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普遍过上比较殷实富足的生活。这将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时要认识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到20-年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全党同志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实现到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年翻一番,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才能实现翻一番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否则势必走到老路上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3.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如果到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到时候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当前,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要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4.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策略,也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以来,我国发展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多地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指出,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一定要全面把握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纲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了战略基石。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党中央作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以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相应变化。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自身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二是主要国家去杠杆、去债务,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利用国际市场扩张增加出口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三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利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危机感上升,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折冲之中,我们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五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更多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一些国家同我国发展的摩擦上升,而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对我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加重,联手对我国进行牵制和遏制,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努力维护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之,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5.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决胜阶段。指出:“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比如,如何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问题,等等。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通过着力转方式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通过着力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困难不容低估,风险要高度关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要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防控好,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推给上面,也不能把防风险的责任都留给后面,更不能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地制造风险。要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只有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顺利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辞别2015年、迎接2016年,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只剩下5年时间。在这短短5年里实现决战决胜,必须立足于“拼”。

拼斗志。拼者,为实现特定目标不顾一切奋斗之谓也。回望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能从亡国灭种的边缘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至今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顽强斗志拼出来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拼搏精神、顽强斗志。缺少拼搏精神,任何宏伟目标都不可能实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人拼的动力不足、斗志不旺。有的明哲保身,不敢干;有的能力不足,不会干;有的无利不起早,不愿干。这些“不在状态”与拼搏精神相去甚远,若不根本改变,势必影响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监督,激发其拼搏精神和旺盛斗志,带动广大群众做好各项工作。

拼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30多年改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原本一些改革成功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又出现了新问题,需要“回炉淬火”。所以说,改革没有拼的精神与斗志是绝对不行的。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需要以改革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特别要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宏观政策要稳,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底线,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阵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拼质量。现代社会发展必须把质量要求放在突出位置。人民生活讲究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拼质量,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当前,应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化解产能过剩,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有效供给,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完成好“五大任务”,离不开一个“拼”字。爱拼才会赢,才能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拼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在“全面”、难在“全面”。应盯住“全面”、抓好“全面”,在指导思想上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领导工作中,往往抓单项工作比较容易,抓全面、“弹钢琴”比较难,没有拼的精神与斗志是不行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出炉”,党员干部只有发扬拼的精神、保持拼的斗志,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需紧紧依靠人民制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迈步新征程,党员干部必需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以“实”托底,讲实话、重实干、求实效,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永久将人民“置顶”。

手”,党员干部要把“讲实话”落实到为民服务中去,当好群众眼中的“狡猾人”“诚恳人”。

重实干,不出虚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两横一竖一个“干”。实干方能兴邦,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城拔寨的实践者,不当怕风见雨的泥菩萨。作为人民群众的“公仆”,党的形象“代言人”,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党和人民的心,我们要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供应什么;群众反感什么,我们就坚决改正什么。群众工作千头万绪、繁琐简单,要猎取百姓认同、支持和信任绝非易事,只有拿出离得开凳子、撂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掏得出心窝子的实干精神,深化田间地头、深化基层一线,“俯下”听民意、“向上”传民情,不断增加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把群众的喜怒哀乐作为开展工作的“红绿灯”,群众满足的事情,加大力度,连续保持;群众不满足的事情,立说立改,坚决办好,才能收获老百姓的“好评”“点赞”。

求实效,不务虚功。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脱贫攻坚这场战斗中,党中心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措施都是留意实效的表现。党员干部应时刻谨记,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情都是大事,我们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劳事、烦心事、揪心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点点滴滴做好做实,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人民群众的“小棉袄”。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实”是立党兴党强党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要用“实话、实干、实效”向宽敞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足答卷,让党员干部这张名片在人民群众心中更加靓丽、出彩。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选集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内容看,报告主要回答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从意义看,报告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定下了总基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结合人大工作来看,我认为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总书记“7·26”重要讲话重大意义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把“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政治引领,在思想上对标对表,严守规矩维护核心,切实做到真懂真用。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带头学、主动学、结合工作实际学。要紧密联系党和人民过去五年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实际、紧密联系莲都这几年改革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加深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通过研读讲话全文,我深刻认识到,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方向、维护核心,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始终与各级党委在思想上合拍、在工作上合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二、要把“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行动纲领,做到与省党代会、市党代会相结合,与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相结合,不断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总书记的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谱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尤其作为一名人大干部,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研判当前形势,站在全区发展大局,分析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总结经验做法,提升工作效能,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效的举措,主动作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

一是要与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相结合。坚决贯彻执行“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决策部署,围绕车俊书记提出的“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新作为;围绕‘六个浙江’‘四个强省’,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落实省党代会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人大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措”三个问题,思考如何打好最美生态牌、绿色发展牌、全域统筹牌、改革创新牌、富民惠民牌。二是要与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相结合。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依法行权,聚焦代表票决制工作、代表主题活动,展现人大的一线意识、一线作用、一线作为。三是要与区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相结合。充分认清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重大意义,吹响改革集结号,唱响实干最强音,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实现融入“创新区”、建设“中心园”的美好愿景贡献人大元素。

三、要把“7.26”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履职标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区委的中心工作作为人大的履职重点,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研读报告,我认为开好十九大,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创新事业、推进新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宝贵经验,全面部署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人大作为政治机关、工作机关,也是民意机关,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上,在贯彻落实“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上,在贯彻“最多跑一次”“大搬快治”等中心工作上都责无旁贷。落实到自身分管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是进一步做好代表工作。

一是要加强“两站一平台”的建设,让这个代表联络渠道更加顺畅;二是要搞好代表主题活动,让代表活动与当前中心工作紧密度更高一些;三是要更加注重建议办理工作和代表活动的成果转化,把建议办理成效放在提高建议办理落实率、解决率上来。四是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把一些好的做法经验固定下来,推进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辞别2015年、迎接2016年,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只剩下5年时间。在这短短5年里实现决战决胜,必须立足于“拼”。

拼斗志。拼者,为实现特定目标不顾一切奋斗之谓也。回望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能从亡国灭种的边缘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至今天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顽强斗志拼出来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拼搏精神、顽强斗志。缺少拼搏精神,任何宏伟目标都不可能实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人拼的动力不足、斗志不旺。有的明哲保身,不敢干;有的能力不足,不会干;有的无利不起早,不愿干。这些“不在状态”与拼搏精神相去甚远,若不根本改变,势必影响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监督,激发其拼搏精神和旺盛斗志,带动广大群众做好各项工作。

拼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30多年改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原本一些改革成功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又出现了新问题,需要“回炉淬火”。所以说,改革没有拼的精神与斗志是绝对不行的。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需要以改革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特别要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进结构性改革,需要五大政策密切配合、相互策应:宏观政策要稳,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底线,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阵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拼质量。现代社会发展必须把质量要求放在突出位置。人民生活讲究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拼质量,着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当前,应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化解产能过剩,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有效供给,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完成好“五大任务”,离不开一个“拼”字。爱拼才会赢,才能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拼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在“全面”、难在“全面”。应盯住“全面”、抓好“全面”,在指导思想上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领导工作中,往往抓单项工作比较容易,抓全面、“弹钢琴”比较难,没有拼的精神与斗志是不行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出炉”,党员干部只有发扬拼的精神、保持拼的斗志,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总书记强调:“历史是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我个人感觉收获不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学习党史对普通党员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党史,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传承党的精神遗产,从中借鉴、吸收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

二是更加坚定我们党领导中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信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没有经历过革命前辈们沙场的腥风血雨,但我们通过对党史学习,看着一个个先进典型的事例,一样可以激发我们保持和发扬改革时期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增强党性修养、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总的来说,学习党史,收获满满。***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是乘势而上,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置。方位把得准,才能看得远。纵览十三个五年规划可知,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发展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回答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正确把握了不变与变、成绩与短板、继往与开来、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全球的辩证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发展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征程行稳致远。作为政法工作者,身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局起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大局,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汇聚万人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是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政法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是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制胜法宝。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一是护航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司法行政工作,为全力推进平安甘肃、平安兰州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二是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合法权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以公平正义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三是深化改革攻坚。破除制约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推进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建设,持续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得体会

事实是最好的历史见证者,从“一五”到“十二五”、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后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相信,“十三五”规划的面世,将给我国和世界带来新的惊喜。当理想照进现实,我国经济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面临着经济下滑的压力。尤其是不久前公布的gdp增速为6.9%,更是暴露出过去我国经济发展的某些不足。某些行业产能过剩、腐败的存在以及创新能力不强,都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这样的形势下,习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四个全面”是战略层面的布局,“十三五”规划就是具体到战术层面的布置。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在近几年又步入了新常态,这个阶段就需要精雕细刻了:剔除经济发展的不健康因素、肃清阻挠深化改革的阻力、注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合理配置人才、资金和技术,使市场向法治化靠近。目前,我国反腐斗争持续进行,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国企改革又进一步,“一带一路”、“亚投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经济带来新的活力,这一切都使我们向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毫无疑问,“十三五”规划的面世,必定会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因素,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前进的路途中,不可能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我们应当积极面对,排除阻力,向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